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资源大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月下的孤狼
方彬早就在平川县的主大街上找到了一处面积不下百平米的二层小楼,这里的所有人原本是平川县机械厂,近几年来,由于平川县机械厂的境遇每况愈下,为了筹集职工工资,不得不将原本是出租的这里改为了出售,方彬花了一笔钱,将其彻底地买了下来。这也是方明远的意思,一来,可以保证饭馆的稳定,不会因为房租的问题而不得不经常改换地点;二来,也是考虑到随着经济的发展,平川县房地产的价格一直是稳中有升,买下来日后肯定不会吃亏。
而李东星县长也兑现了他的诺言,方家饭馆进入平川县,方方面面的各个部门,无人设卡难为方家——县长大人看上的饭馆,没有谁会不开眼地去招惹。堂堂县长大人,来平川之后,也没有听说有什么独特的喜好,不过是对这鱼头泡饼高看一眼。况且这鱼头泡饼在平川县内也是好评如潮,很多人都企盼着他们前来平川县内开业,所以整个饭馆开业的筹备过程,十分地顺利。很快就进入到了房屋装修过程。
方明远从记忆里找了一家中档的饭馆装修,画成了示意图,交给了由周援朝介绍而来的一家装修公司,令其又不禁为之惊艳不已。与平川县里的那些饭馆完全不同,装修完了的方家饭馆不但显得大气美观,而且在平川县内是别具一格,与其他饭馆从外观到内部有着明显的区别。毫无疑问,装修完了的方家饭馆,肯定是平川县内档次最高的,也是最具有特色的。
而与此同时,方明远则是忙于在平川县内寻找仓库和合适的店面,招募店员,筹备自己第一家超市的开业。周援朝也开了一辆面包陪着他在县里跑前跑后。
如今的周援朝在平川县的邮政系统里也是位实权的处长,托方明远的福,如今的他现在在平川县里也算是小有身家——当年他所购的那些猴票,一直留到今天。
“你是说三年内这猴票能够翻到二百四十元一枚?”如果说是其他人这样说,周援朝肯定是一口唾沫喷过去,你小子想钱想疯了吧,八分的邮票涨到了六十元,居然还不知足,还想着要到二百四十元,你当这猴票是金子做啊!可是这是方明远所说,他就不得不认真考虑考虑。当年八毛的时候,他想卖,就是被方明远阻止了;后来八元的时候,他又想卖,还是被方明远阻止了;再后来,猴票一张三十元的时候,他觉得简直都已经是顶了天了,方明远仍然阻止了他。后来所发生的一切,无疑证明了方明远的判断是再正确不过的了。
“周叔不相信?那还是老话,我出七十五元一枚的价格,把您手中所有的猴票都吃掉!不过这钱要等我手头的资金周转过来后才能给付,周叔意下如何?”方明远似笑非笑道。
周援朝立时就是一个激零,每一次他想出售时,方明远都是这样,直截了当地在市价上涨价百分之十至二十,从他的手中收购。“不卖,我信你的判断还不成,这钱可是日后有大用的!”
方明远无所谓地一笑道:“周叔既然不愿卖,那也没关系,您就手里捂着吧。反正您什么时候打算卖,一定要提前通知我一声就行。”
说说笑笑间,他们已经来到了一处厂门前。
“你看这里怎么样?”周援朝指着厂门道,“这里原本是平川县农机厂的老厂区,前两年,他们迁到县里的另一边去了,这里就留下了这么一片场区和场房。他们倒是有心想将这里卖出去,但是平川县里根本就无人愿意接手,但是这厂房拆除了又有些可惜,所以就一直拖到了现在。”
方明远看了看四下里,这里已经接近平川县城的边沿,但是好在平川县城也不大,坐公交车到县中心,也不过才七八站地。而且这里的交通相当的便利,平川县内仅有三路公交车,在这里全部都有一站。对于平川县的居民们来说,前来这里显然是十分的方便。





重生之资源大亨 六十五章 超市?还是批发市场?
六十五章 超市?还是批发市场?
方明远点了点头,至少从交通便利这一条来说,这里已经符合了他的要求。虽然说距离县中心有一段距离,但是只要有便利的交通和丰富的货品、优惠的价格、周到的服务,就不必担心没有客人来。这里将是他踏足商业的第一块试验田,未来也将是他的根基所在,所以容不得有一点点的马虎大意。
厂大门并没有锁着,周援朝轻轻地一推,就将其推了开来,厂门口是一片开阔地,水泥的地面,方明远心里盘算着,这里倒是可以开辟为停车场,虽然说如今的平川县,私家车几乎可以称之为没有,但是公家福利采购的数额与后世相比起来,这比例可是要大得多。而且用不了多久的时间,那些个体劳动者们,就会逐渐地购置货车,预先留有余地,无疑是件好事。至于目前,也可以先当做自行车的停放地。
向厂区走不了几步,一座厂房出现在了方明远二人的面前,厂房从外表看起来,有些破旧,墙上的玻璃窗有多扇已经破碎,厂房的大门上也是锈迹斑斑,看起来果然是如周援朝所说的那样,这里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没有人再来了。透过两旁的玻璃窗,方明远可以看到,里面空荡荡地满是灰尘,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丢弃在了其中。
“明远,你要在这里开什么超市?那是什么东西?”周援朝低声地问道。
“周叔,超市是超级市场的简称,又可称为自选商场,就是以顾客自选方式经营的大型综合性零售商场。这是许多国家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的主要商业零售组织形式。它最早产生于三十年代的美国,当时美国正处于经济危机中,当时的一位美国人创建了全世界第一家超级市场,他这家货场中,商品的平均毛利润不过百分之十,而当时,美国其他商店中,这一项是百分之二十五到百分之四十,所以它一经推出,就立即得到了美国国民的欢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50、60年代,超级市场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较快的发展。在超级市场中最初经营的主要是各种食品,以后经营范围日益广泛,逐渐扩展到销售服装、家庭日用杂品、家用电器、玩具、家具以及医药用品等。不过这这东西在咱们华夏也算不上什么新鲜事物了,我记得华夏第一家超市在八三年就已经在京城里出现了。只是它的面积不大,只有二百多平米,前来的客人一多,就有些拥挤。而且他们只出售肉食和蔬菜、副食这几种商品,价格更是比普通地方贵得多,所以去那里的大多都是外国人。京城人也就是进去看看,不会买什么东西。”方明远笑道。
“针对外国人?咱这里哪有那么多的外国人?”周援朝吓了一跳道,“明远,你可要想清楚了,咱平川县人可穷,别说价格比普通地方贵得多,你就是贵个百分之一,恐怕很多人就不会来你们这里了。你投资这么多,可别赔了!”他已经知道了方明远将手中的猴票抵押贷款四十万一事,一方面他不禁有些担忧,这样大的一笔巨款,若是投资失败,也就意味着方明远将面临着贷款和猴票上双重的损失;另一方面,他也不禁有些钦佩,一个乡镇里的少年,凭借着自己出众的远见,居然能够在小小的猴票上,积蓄到了如此可观的资金。而且还居然有这样超乎寻常的魄力,敢将其投入到了商业上。反观自己的现状,那是深感不如。
方明远自信地一笑道:“周叔,你就放心吧,等到这家超市开办起来,商品的价格不但不会比外面贵,而且保证比他们还会有较大幅度的优惠!”
周援朝仍然有些不放心地道:“明远,不是叔不信你,可是你怎么样才能够吸引平川的县民呢?我可是在这里呆了一辈子,别说是那些县城附近的农民还有普通企业里的员工了,就是我们这些人,这一个月的工资都恨不能捌成八瓣花,你若是价格订得太低,能回本吗?将这里租下来,一年也要用不少钱呢。这些你可都要考虑好,别把钱打水漂了。”
方明远不由得笑了起来,这个问题其实具有相当大的共性,在前世里,他也曾经有过在超市里看着那些商品的价格,有着一种仿佛是自己看花了眼的感觉——怎么可能和外面的市场价相差这么多?这么低的价格,超市还能赚到钱吗的疑虑。但是随着他年纪逐渐长大,这里的窍门自然也就明白了。
“周叔,为了保证售价的低廉,必须做到进货价格的低廉,只有大量进货才能压低进价,而市场的商品均事先以机械化的包装方式,分门别类地按一定的重量和规格包装好,并分别摆放在货架上,明码标价,顾客实行自我服务,可以在市场里随意挑选。而且市场内的商品品种齐全,挑选方便 。人们可以在一个商场内购买到日常生活所需的绝大部分商品,免除了许多麻烦。同时,商品上自动标价、计价、结算效率高,也节省了顾客的时间。而且由于商场的经营效益好,降低了成本,所以商品的价格相对也较低廉,所以这一销售方式才会受到广大顾客的欢迎。”
方明远其实还有一句话并未说出口“超市里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和其他现代化设备。便于管理人员迅速了解销售情况,及时保存、整理和包装商品,自动标价、计价等,因而提高了工作效率,扩大了销售数量。”这一做法,短时期内在华夏境内还无法实现,其成本也有些过高,方明远并没有打算在这个时候就引入这样的管理办法。但是像收款机这样的设备,却并不是什么稀罕物品。
“包装也都全部机械化,自动标价、高速的计价和结算,你说的这些怎么可能办到?”周援朝难以置信地道。
方明远一笑,周援朝的反应并没有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不过他亦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多做解释,他已经委托香港的公司收购一批二手的超市设备,想来等这里准备地差不多的时候,那些设备也就运来了。到了时候,事实胜于一切雄辩。
而且这一模式在如今的平川县来看,也许成效还不会太明显,但是一旦在这里运转顺利,令一切走上正轨,方明远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奉元,那里才是超市真正发展壮大的地方。数以百万计的庞大人口,幅射全省的影响力,还有来自华夏四面八方的人流,都会为超市提供源源不断的顾客。从而带来丰厚的利润和巨大的资金流,为方明远的下一步扩张奠定稳固的基础。
“周叔,您就只需要记住一句话——谁能让消费者用最少的支出、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低的价格在最优质的服务下完成一次快乐的购物,谁便能最大化的占有市场竞争的优势。”方明远以此为两人间的谈话暂且地划上了一个句号。
不过方明远越向里走,眉头就越发的紧皱,这处厂房目前看起来有些过大,而他目前所打算开的超市,并不像后世里的超市那样包罗万象,而是只打算局限于食品、副食、家庭的日常用品这几项,而以华夏如今的商品供应品牌来说,根本无法以这几类商品将如此大的厂房填满,如果说将这里租用下来,那么无疑就不得不闲置相当大的一部分厂房,这对于方明远来说,肯定是不能接受的。
不过,这所看到的一切就令他越发地想起了另一个念头,这里的厂房既然如此的宽阔,交通又相当的便利,如果说能够将这里发展成为一处批发市场的话,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平川县位于潍南区的西部,距离潼川、奉元、潍南都不远,交通也算是便利,不但有铁路连接三地,还有通畅的公路运输,而这三市都是秦西省中比较重要的城市,人口众多,据方明远所知,似乎到目前为止,三地还没有一个成规模的商品交易市场。如果说能够在这里兴建起一座大规模的商品交易市场,那么无疑将对三地的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经营活动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方明远清楚地记得,前世中像以小商品闻名的义乌,到2000年后,在义乌商品交易市场从事批发交易的人员超过50万人,带动义乌市小商品制造业2万多家,带动义乌周边地区小商品制造企业超过4万家,带动产业就业超过100余万人,充分体现了流通带动产业等经济发展的活力。
方明远越想越是兴奋,自己怎么就把这一块给忘记了,如果说能够成功地促成这一市场的建立,无疑可以令平川县的经济有一个明显的提升,增加县里的财政收入,提高县城居民的收入水平,同时也将对自己的超市计划有着强大的推动力。
“周叔,走,先送我去县政府!”方明远一扯仍然在琢磨他的话的周援朝,兴奋地道。




重生之资源大亨 第六十六章 不谋而合
第六十六章 不谋而合
李连星最近很忙,也很烦心。平川县的财政收支如今令他烦透了心。县里的大批县有企业,如今大多都只能保本经营,每年所创造出来的经润,能够保证其本厂职工工资和医疗费用的报销,这就已经很不错,它们不但每年向县财政上缴不了多少钱,反而需要县财政不时地对其进行反哺,否则的话,这些企业就有可能会面临着关门倒闭的可能。而因此所产生的大量下岗职工,无疑又会造成县里的不稳定。
平川县的人们穷啊,这一点点的工资就是他们收入的全部,没有了这一点点的工资,他们的家庭就会很快地陷入困境,孩子无法继续读书,老人无法看病。李东星虽然有心改变这一切,但是捉襟见肘的县财政,却肯定无力对这些县办企业给予足够的支持。没有了钱,这些企业就是想要进行技术革新,也是有心无力。只能眼看着原本属于自家用市场份额,被其他厂家甚至于是外地厂家所夺去。
李东星为此甚至于愁白了头发——真正自己主政一方,却又想干出一番实事来的时候,这才发觉,想要真正地做一点实事,原来是这么难!
“县长,方明远请求与您见面。”秘书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道,“他现在已经在门外了。”
“方明远?”李东星一怔后这才反应过来方明远究竟是谁,他微微地皱了皱眉,现在正是工作时间,这个小家伙跑来找自己有什么事?有心不见吧,可是想想老上司的叮嘱,再想想他背后的苏爱军,李东星还是决定见一见方明远,看看他到底是有什么事。
“李伯伯好!”方明远一进门就先亲切地叫道。令他身后随他一同前来的周援朝为之一怔,虽然说他也听说了这位新来的李东星县长似乎对方家是照顾有加,但是却没有想到已经亲密到了这个地步。
李东星看了一眼周援朝,这个人似乎有些面熟,好像在哪里见过。
“李县长,您好,我是邮政局的周援朝,以前您到我们那里视察过。”周援朝连忙自我介绍道。
“呃……”李东星依稀还有一些印象,这一位似乎是邮政局里的青年干部,还曾经受过嘉奖。不过方明远前来,他跟着这又算什么?不过他自然不会当面询问这样的问题了。
“李伯伯,我这一次来,一来是为了前来感谢您当初对我们方家的援手之恩,现在我小叔已经开始在平川县装修店面,相信很快我们方家的鱼头泡饼就会登陆平川县城,满足平川县居民们对于鱼头泡饼的需求。”方明远的嘴一向比较甜,这一次自然也不会例外。
李东星点了点头,这倒是一个好消息,鱼头泡饼不但自己喜欢,这平川县里喜欢的人也不少,方家饭馆应自己的邀请前来平川,传扬出去,也能够为自己争得一部分人气。
“李伯伯,我还有一个好消息想向您汇报,我们家不仅打算要在平川县里开饭馆,还打算开一家超市,为广大的居民们服务。开业时,希望李伯伯能够亲临指导我们的工作!”方明远故作神秘的道,“李伯伯,届时可是有港商前来参加的。这可是您开展招商引资的好机会!”
李东星闻言不由得吃了一惊,在平川县这样的小地方能够看到港商的出现,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他们来平川,你怎么知道?”李东星奇怪地问道。这样的事情自己这个做县长的都没有得到消息,怎么一个少年倒能够信誓旦旦地保证。周援朝在一旁亦是吃了一惊,他可没听方明远提到过还有港商前来。
“因为他们将以一批超市用的设备入股我家超市,算是我们超市的股东啊。”方明远笑哈哈地答道。抛出了这么大的一个诱饵,他就不信李东星不上钩。如今平川县的财政处境,他也知道一二,不管是为了改善县财政,还是为了招商引资,李东星都绝对不会忽略此事。而且经过这一段时间,方明远从各个方面汇总而来的消息,也说明了李东星来平川县,是真的想做出一番事业来,而不是想在这里混政绩。
“入股你家的超市?超市!超市是什么?”李东星这才察觉到,方明远话里的新名词。
于是方明远又将超市解释了一遍,李东星这才释然——不就是另一种的综合商场吗。不过……李东星突然意识到了,方家的这个超市的规模恐怕不小吧,否则怎么还能得到港商的注资?而且这样一来,这家超市岂不是成了合资的企业。这在平川县里可是头一家!李东星的心中不由得泛起一股强烈的喜悦,这可是从天而降的大馅饼啊。仅仅凭此一项,恐怕今年自己的干部考核成绩就会是一个令人满意的优!
“方明远,你家的这个超市资本有多少?”李东星沉声问道,“港商又会在其中占据多少股份?”
“嗯,我家投入了不少于三十万,港商那里,以机器加资金折算二十五万。占股份的百分之四十五!”方明远在来的路上都已经想好了,反正那港资说白了也是他自己的资金,届时再调整也不过是自己一句话的事。
“五十五万元!”李东星大吃了一惊,这样巨额的投资在平川县内,除了国有的那几个大型企业外,可以说是少有的大手笔了。
“方明远,你家又要在平川县里开饭馆,又要投资超市三十万,这么多的资金……”他的话虽然是没有说完,但是意思却是很明确。这也就是双方间的关系比较不错,否则李东星肯定是暗地里进行调查。不管怎么说,一向贫困的平川县内突然冒出个家产在数十万元的私人,怎么能不令他这个做县长的心生怀疑。
“李伯伯,您看前几天的奉元日报了吗?里面有一条是关于交通银行对私营经济进行抵押贷款的……”
方明远的话还未完,周援朝和李东星已经是异口同声地叫道:“那个人是你!”这样的大事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不仅仅是奉元日报,还有人民日报,奉元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此事是大报特报,他们想不注意此事都不可能。
方明远点了点头道:“的确就是我们,抵押品是猴票!”
“猴票?”李东星不禁有些糊涂。
“周叔叔,这事就由您来为李伯伯解释吧,反正那些猴票的来龙去脉,您也很清楚。”方明远看了一眼已经有几分呆滞的周援朝,暗地里用手捅了他两下。周援朝这才如同大梦初醒般地连忙向李东星解释整件事的过程。关于猴票的这一块,他是自始至终参与的,所以说的也是相当的详细。
李东星好半天才彻底地消化了这一惊喜,看了看坐在那里的方明远,心中不由得大发感慨——他怎么当时就能够判断出,这猴票在短短的这几年里,就会狂涨到如今的这个地步?既然是这样,那么这一笔收入的来源无疑是正当的,没有任何违法犯纪的地方。他也就放心多了。这样干干净净的投资,才是他所需要的。
“好好好,想不到咱们平川县里如今也要出一家合资企业了!这样的好事,我届时一定会去!”李东星欣然同意。
“不过,李伯伯,我这一次来,其实还是有一事想与伯伯商榷。”方明远话题一转道,“不知道您对于批发商业有什么看法?”
“批发商业?你说的就是批发商吧?”李东星想了想,站起身来,从办公室的书架上拿下了两本书来,翻至其中的一页道,“我可没有那么好的记性,所以只能是照本宣科了。”
“自从人类社会出现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以后,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商品购销量逐渐增大,流通范围不断扩展,生产者和生产者之间、生产者和零售商之间常常难以进行直接的商品交换,或者他们之间直接进行买卖不如由中间商业来作媒介对他们更为有利,由此而产生了专门向生产者直接购进商品,然后再转卖给其他生产者或零售商的批发商业。批发商业的产生,使商业部门内部有了批发、零售之间的分工,有了一种不与消费者直接发生关系的商业。批零分工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批发商的存在可以减少交易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改善供求关系,调节市场供求,在商品流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事实上,只要存在以分工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只要在大量生产大量消费之间存在着各种结构性矛盾,批发商就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并且市场经济越发展,这种必要性也就越发的突出。”李东星合上了,笑道,“所以我认为,这批发商的存在也是经济发展所必须的。”
方明远心中一喜,看来李东星很可能最近也在考虑建立商品批发市场一事,大家居然是不谋而合!




重生之资源大亨 第六十七章 一拍即合
第六十七章 一拍即合
李东星确实如方明远所想的那样,最近也在考虑建立商品批发市场,不过与方明远不一样,他纯粹是被逼出来的。急于改变平川县县财政收入日渐枯竭的现状,李东星可是花费了不少脑筋来为县经济找出路。而小商品批发市场就这样进入了他的视野。平川县的交通便利,境内铁路和公路都十分畅通。而且也有着一定的工业底子,若是能够在这里建设一座商品批发市场,将幅射力延伸到邻近的几个县市,这事情还是大有作为的。
而且李东星考虑到平川县内如今也有不少的批发业主,不过都是分散在县城里的各个地区,而且店面的规模都不大。其幅射力也只能勉强满足平川县自身的需求,这个商品批发市场建立起来,纵然不能如他所想的那样,聚拢来自各地大量的批发业主,也可以将县内的这些人集中到一起,既便于管理,也省得周边的住户对其不断的投诉。不过李东星这也是一个设想,还只是在论证阶段,远远没有到实施的地步。
1...3334353637...16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