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现代军阀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我是疯子





现代军阀 第三章合作愉快!
谈判过程是枯燥而无聊的,可是林峰现在是孤家寡人一个,他只能亲自上阵,首先确定台湾还将在蒋家父子的统治下,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这样。
这也没办法,毕竟蒋家父子是台湾的地头蛇,接下来就是如何安排林峰了,林峰将出任陆军少校参谋、总统府国策顾问、财经委员会主任助理(时机成熟转为主任)。
这些职位都是三巨头深思熟虑拿出来的,首先林峰本人是个军人,他肯定要干老本行了。这也有助于林峰改造台湾的军事力量,说实话现在的台湾如果没有美国撑腰,早就被大陆共产党收复了,还容你在这得瑟。
其次,总统府国策顾问可以和蒋家保持密切关系,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及时沟通。最后,财经委员会主任这是蒋经国即将卸职的职务,林峰担任这个职务,可以利用其强大的技术推动台湾经济的发展。
只要老百姓生活好了,后方就稳定了,有了强大的经济实力才能实现华夏民族的复兴。这三个职务恰好包括军事、政治、经济各个方面,不过林峰也不能一步就得到这三个职务,首先林峰先要到蒋某人的总统侍从室当侍从武官,然后逐步提升。
接下来,需要选一个基地来作为太空和台湾之间联系的中转站,蒋经国认真考虑一下说:“台东山脉最合适,台东山脉位于中央山脉的东侧,是台湾最东面的一条山脉。因靠近太平洋,又称海岸山脉。台东山脉北起花莲溪口,南至台东卑南溪口,西接台东纵谷,全长约140公里,宽约10-15公里,山势直且狭。在靠近太平洋一侧,多断崖峭壁,断崖*贴海岸,浪潮侵蚀剧烈,悬崖峭壁的地形蔚为壮观,海崖的高度常达数百米至千米,形势险峻。而且这里与西岸平原地带截然相反,这三县是台湾开发最晚的地区,而且除稍早开发的宜兰平原外,绝大部分地区至今仍是荒山野岭、地旷人稀,我们可以将靠海的悬崖掏空或者进行填海也可以,”
“听经国这么说,我觉得台东也合适,李先生觉得如何?”一旁的蒋某人听到蒋经国介绍后也不禁点头同意,林峰现在也没有好的想法就暂时定在台东山脉。
大的框架确定之后三人之间气氛融合了许多,三人之间也相互交流不少。林峰发现蒋氏父子性格差异蛮大的,蒋某人此人性格多少有点“倔”有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势,对待敌人心狠手辣。
蒋经国则要比蒋某人温和的多,蒋某人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深,在政治上表现就是一党专政,而蒋经国则受西方文化影响要深一些,他在政治上不排除多党制甚至两党制,这在他日后执政生涯就可以看出来。
大家看一下历史,中国历史出现’两党制’或者‘多党制’都是国家混乱不堪、内斗不休的时候,比如中唐时期牛李之争、宋末新旧之争,但是一味独裁专政也不行,因为这会导致官僚腐败、社会矛盾激化。
适合中国国情应该是以专政为主,以民主为辅,执政党的地位保持不变,但是他只有行政权,参政党将会获得司法权中监察权,民众将获得一部分检查权和全部审判权(这里主要包括媒体监督和独立*官),立法权将归所有人所有,军队远离政治。
这些都只是林峰初步的想法,要把他们变成事实就要有足够的势力,首先林峰要把台湾的经济发展起来,现在台湾的生活水平还很落后赶不上发达国家。
三巨头详细谈妥了一些细节,然后一起又回到了总统府客厅,客厅里的人都等的有些坐不住了,现在可以说他们完全和外界失去了联系,又不知道总统到底怎么样了,他们正急的团团转的时候就看见蒋某人三人谈笑风生的走了进来,看到这种情况,大伙心里都舒了一口气,看样子今晚不用丢掉性命了。
蒋某人一进来坐在沙发上,指着林峰说:“此人,林峰,明天起就任中华民国总统府少校侍从武官,兼任蒋经国主任的助理。今天发生一切,各位务必严守秘密。”
说完看了林峰一眼,示意林峰说几句。林峰向四周敬了个礼然后说;“刚才多有得罪,请各位多多包涵,以后大家就是同朝为官,日后林峰必有厚报。”
众人虽然心里不痛快,可也不能当着蒋某人的面甩脸色,那是不给蒋总统面子,在台湾不给蒋总统面子你还想好过?
所以众人在蒋某人的压力下也勉强接受了林峰,可这不代表以后会好好和他相处。毕竟在座各位在台那都是名震一方的人物,今天如此被人削掉面子,众人脸上都不太好看。
随后众人寒暄了几句就告辞回去了,整个大厅只剩下林峰三人,正在这时,一个秘书模样的人急匆匆走进来,在蒋经国耳边叨咕几句就走了,蒋经国先看了林峰一眼说:“彭明敏跑了,逃亡海外,”
林峰也很意外,这个台*分子还是逃了,“没关系,他要是老实了还好说,如果他还蹦沓以后有的是机会收拾他,”林峰不以为意的回答,虽说没抓到彭明敏有些遗憾,但也不影响大局,在林峰眼中他就是一个跳梁小丑。
林峰和蒋经国随意聊些经济方面的问题,林峰虽然不是经济学家可是他作为一名高级情报员并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再加上他超前的眼光多少也能指出一些台湾目前窘况。
事实上如果把经济建设比作建房子的话,农业就是打地基,地基打不好再高的楼也盖不起来;工业就是主体墙和承重墙,是房子主体结构,商业就是一些连接墙和分隔墙等,因此最重要的还是农业和工业,只有农业发展起来民众才有饭吃,只有工业发展起来国家和民族才能强大起来。
他的超级战舰虽然是个战役指挥舰,可在它的数据库中有大量的其他信息,因为在星际旅行时那些超级战舰的乘员也需要娱乐放松,所以它的数据库当中有很多非战斗信息,可以说为了满足不同人的需求,研究人员几乎将联邦中各种信息集合一起,可以说是包罗万象。林峰只要通过飞碟和月球上的基地取得了联系就可以很轻松获得所需的资料。
和蒋经国聊了一下经济问题后,林峰就告辞了。林峰走后,蒋氏父子坐在沙发上默然无语,“这是一次机会,应该是最后一次机会”
不一会,蒋某人打破了沉默,“你好好跟着他做,将来你们的成就比我大”
蒋经国郑重地点点头,“看来台湾又不平静了”。
自总统府出来后,林峰驾驶飞碟来到台湾东海岸,寻找建基地的合适地点,最后选了一个濒海的悬崖,然后有迅速飞回月球,地球和月球这点距离对于已经实现星际旅行的林峰来说就象台湾和大陆的距离一样。
经过短暂修正这准备,他又再次启程前往台湾,这次他带来三百工程机器人和一百战斗机器人,还有打量先进施工、挖掘设备。
林峰还是先到总统府和蒋经国商量,首先将台东山脉部分地区划为军事禁区,来作为林峰新的基地,然后林峰通过扫描知道那里没有人居住,就把工程机器人派往目的地建设基地,以后这个就叫一号基地,月球的那个叫总基地。
这些工程机器人非常强悍,不一会儿功夫就清理一大片可供小型飞碟起降的地方。随着飞碟降落,林峰指挥这些工程机器人还有使用先进的挖掘设备经过一个小时的奋斗,临海的主体山脉已经被挖空,剩下就是建设能源站和工厂了,这些就要慢慢来了。
为了不被人发现,林峰采用了立体模拟伪装系统,从别处看来这里就是断崖、乱石滩,如果你不靠近用手抚摸,你是不可能发现这里的基地,跟随林峰而来的蒋经国刚从乘坐飞碟的震撼中恢复过来,就有被这种超现代伪装术震撼了,他看着这些仅靠视觉不出真假的伪装断崖,不由感慨到:“中国崛起有希望了。”
林峰望着如墨的夜色对蒋经国说,“现在我们有很多事情要做,当前最要紧的是我们重新寻找台湾的定位,之前美国一直将台湾视作制衡大陆的棋子,可是随着时间推移,当今世界美苏争霸,苏强美弱导致美国在亚太地区处于战略退缩阶段,特别最近几年,美国国内已经出现要缓和和大陆的关系的声音,而且这种声音越来越强,一旦美国和大陆建交,你说台湾该如何?”
“建交?不能吧?怎么可能?”蒋经国听到这个消息,一脸的不敢相信,可他知道林峰来自未来不可能胡说八道。
“你也觉得不可能,可这一两年之后就会发生,以毛主席英明神武怎么会看不透当前形势。”
林峰淡淡一笑,接着说:“所以,从现在起我们就要寻找台湾新的定位,我们不能做任何人的棋子,我们要做自己的主人,我觉得我们要首先明确一点,不管将来发生什么,台湾和大陆一定会统一,这是不容置疑地,也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我们给台湾找个新的定位,这样才不会给民众带来思想上的混乱,以免给台*分子可乘之机。只要我们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军事强大,那么谁都无法把我们当棋子。”
“我觉得我们首先可以作为海外华人的守护者,等将来统一了,台湾可以作为一个特殊的地区存在,现在我们首先要先将大陆地区潜伏的特务能回来的都回来,所有的情报任务取消,我们要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日本、美国、东南亚各国,我们花费那么多金钱不是为了对付自己中国人,而是要为了那些异族。”
“经济方面你不用太担心,我已经有计划了,事实上历史上你实行的小康计划就很好,我们只要结合经验教训重新制定一份台湾经济发展计划就可以了,在家上我的技术和资源上支持我有把握让台湾经济更上一层楼。”
“我们还要想办法解除和大陆方面的敌对状态,这对我们双方都有好处,我想他们一定很乐意这么办的,而且,这件事要尽快,尽量抢在中美建交之前。”
蒋经国一边听林峰分析当前形势一边接受林峰提出的建议,当他听到最后一个建议时眉头不自觉皱了一下。




现代军阀 第四章小康计划
林峰很明白蒋经国心里,事实上让他放弃当前的台湾对外政策不难,关键是蒋某人。作为和共产党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蒋某人,你让他放弃反攻大陆的计划,那还不如杀了他,精神上很可能他会觉得了无生趣,身体很快就会垮了。
这绝不是蒋经国愿意看到的,当然林峰也希望蒋某人能多活时候,因为有蒋某人在上面压着,那样他有更多时间来发展,而不用担心宵小捣乱,可是现实由不得不尽快和内地取得联系。
不过这件事交给蒋氏父子头疼去吧,他要赶紧制定台湾经济发展计划,现阶段台湾经济在美国的帮助下也有一定的实力,只不过相比发达国家就差了很多,六十年代初期台湾的”进口替代”工业已有了相当的发展。
在此基础之上,当局将整个经济发展重点逐步转向”出口加工”工业。为使这一工业部门加速发展,台湾建立了一些专门的出口加工区,并用各类经济刺激把国内及外国资本引向该部门。”出口加工”工业的发展使台湾的整个工业生产水平大大提高。
七十年代,台湾开始注重发展全岛的基础设施和诸如钢铁,石油化工等资本密集型重工业。当时,台湾着重搞了十项大的项目,如公路设施、机场、港口、电讯等等工程。
同时,台湾大力培训发展重工业及向技术集型工业过渡所急需的技术人才。由于尽早地注意了自身经济结构的调整,1973年和1978年两次严重的世界性能源危机,均未对台湾经济造成大的冲击。至七十年代末,”台湾经济奇迹”已经开始引人注目。
现在林峰只要结合前世的经验总结出一整套适合台湾发展的几经规划,首先,台湾当局当年提出小康计划还是有其合理性的。
首先是农业方面,台湾传统上是农业地区,但最近几年农业的增长落后于工业的增长速度。台湾只有25%的土地适于耕种,1953年开始,台湾当局确定了“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带动农业”的经济发展战略。
台湾农业进入较快发展时期,被称为台湾农业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代”。可是好景不长自60年代末农业进入停滞阶段后,已经到了要对农业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的时候了,从过去注重农业生产与增加粮食自给转为农业、农村与农民生活的全面发展,从过去传统机械耕作转为现代化农业劳作,提高技术含量,打造台湾现代农业园。
农业生产结构已逐渐由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的传统农业,逐渐转变为农林牧渔综合发展的多元化农业与商业性农业。林峰手中有联邦一批高产高质的各种农业技术资料,另外他还有一些生活食用的的水稻和小麦、玉米的种子,虽然没有种植用的种子效果好,但是这些也不差,起码比现在地球上的种子要先进多了。
其次,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工业了,七、八十年代台湾经济进入快车道。自80年代以来,由于台湾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台湾当局于1986年提出实行自由化、国际化、制度化的经济转型。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机制,并以产业升级和拓展美国以外的外贸市场作为重大调整内容,确定以通讯、信息、消费电子、半导体、精密器械与自动化、航天、高级材料、特用化学及制药、医疗保健及污染防治等十大新兴产业为支柱产业。
经过近10年的经济转型,台湾经济在自由化、国际化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产业升级也初现成效,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占制造业的比重目前已达%,其中信息产业发展尤为突出,其产值已名列世界前茅。
台湾对外出口市场的重心也逐渐从欧美转向亚洲,对美国出口比重已由1984年的%下降到1995年的%,对亚洲的出口比重则由1988年的%上升到1995年的%。出口产品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电子、信息、机械、电机和运输工具产品已占总出口的50%以上。
台湾当局制定了稳定中求发展等经济政策。如在发展策略上先发展农业及劳动密集型工业,再发展资本与技术密集工业;先发展进口替代工业,然后发展出口导向工业,较好地结合了台湾的实际情况,并有效地利用了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契机。
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和设备,台湾始终都没有走到这十大产业前列,其产品在国际上落后于欧美和日本地区,现在有了林峰这个因素的加入,林峰决定将台湾打造成材料、机械、信息、电子、轮船与飞机制造、半导体与通讯、精密加工、航天、化工与制药、环境科学科研基地,让中华民族站在世界科技前沿。
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林峰要结合他手中的资料好好规划一下,首先要发展钢铁冶炼,钢铁是一个国家工业的基础,后世中国就是因为冶炼不出合适的钢材,导致各种工程项目要么停顿,要么高价购买外国钢材,特别是特种钢材这一块。
台湾虽然没有铁矿资源,但是月球有啊,月球上的铁不仅丰富而且易开采,这样冶炼厂原料解决了。剩下就是设备和技术了,现在林峰最不缺的就是技术和设备,他缺工人,台湾没有足够的产业工人。
短期内只能靠智能机器人解决了,还要想法外聘一些,不过外人终究不让人放心,什么时候台湾有了自己的产业工人才算彻底解决问题。
有了钢材作为工业原料,那么汽车工业就可以发展起来了。这各行业最重要的是发动机行业,虽然到了星际时代这种只在陆地上跑得的车已被那种可以上天入地的车淘汰,各大汽车商已不再生产这种车。
但是还是有一些古董爱好者为自己专门保留一些作为娱乐享受一下,这些发动机设计资料林峰超级战舰都有,都是一些发烧友没事收集的,现在都便宜了林峰。
有了这些资料还不行,关键是机械加工能力,特别是精密加工能力,如果这两方面不达标的话,即使林峰有先进的技术资料依然无法转化成实际成果。
想到这里林峰开始整理一些资料,逐步完善台湾经济发展纲要:一、十大建设1)核能发电厂实际上这是一个核聚变发电站,目前世界各国掌握的是不可控的核聚变反应如氢弹,只有林峰这个来自星际时代的人的掌握着可控核聚变技术,这种技术在星际时代最为普遍,对于现代人来说则完全陌生。
当然了为了掩人耳目,还要建一座核裂变发电厂,同时为了安全,防止核泄漏林峰都要采用已经成熟的技术,材料设备都要由超级战舰里的小型工厂来制造。
2)大炼钢厂这也是重中之重,为了防止依赖外国钢品太深,并解除过去因钢源不一,影响产品精度的缺点,决定在高雄的中国钢铁公司的基础上引入新技术和设备,对其进行产业升级和改造,逐步将其打造成为世界头号钢铁企业。
3)大造船厂将中国造船厂和台湾造船厂合并,将合并后总部迁往基隆,整合两厂的资源结合林峰的技术和设备打造中国的造船业。
4)石油化工产业在高雄开发两处石化工业区—“仁大(即仁武、大社)石化工业区”和“林园石化工业区”。兴建中国石油公司高雄炼油总厂,提升台湾的塑胶、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及化学品工业之发展,减少国内工业对外的依存性,且将增加下游加工产品在外销上的竞争力。
5)汽车及发动机厂这个一定要建,中国人一定要有自己的汽车,一定要有自己的‘心脏’。台湾要举行赛车比赛,要看着中国人的自己造的车超越欧美和日本的。
6)航空航天飞机厂7)半导体产业园8)计算机信息技术中心9)生物及医药科研基地10)全台湾铁路及高速公路、港口、机场计划包括南北高速公司、中正国际机场、铁路电气化、北回铁路工程、苏澳港工程、台中港工程这些都是林峰结合蒋经国主政时提出的十大建设计划,再加上自己后世一些经验弄出来的,这些都是要在七十年代初的五年内完成。
事实上,由1950年到1970年大约二十年间,台湾已完成由农业生产到轻工业生产的初期累积,接下来势必要进入重工业的发展阶段,可以说林峰这个计划对台湾经济来说都是一场及时雨。如果这个计划得以完美实施,台湾整体实力将上升一个台阶。
这时蒋经国走了进来,看了林峰一眼,说:“父亲已经同意我们的计划,从今天起台湾的对外战略将发生变化,他也将隐居幕后,台湾的未来将由我们来掌控”。林峰有些担忧地说:“总统身体不要紧吧?”
“年龄大了,不过不要紧”
“你来看一下,我刚刚整理台湾近期的投资计划,我们的财政可以支持吗?”
“明天召开财政部会议我们讨论讨论”




现代军阀 第五章财政会议
“听说没,政府要开工建厂了?还要招大量的工人,哎,你说咱这样的能进工厂吗?听说这里的工人待遇老高了”
“外面早传得沸沸扬扬了,而且,今天报纸上再也不见一些政治之类的东西了,全是经济建设的讨论,哎,你说怪不怪?”
“唉,咱们老百姓还是不要相信他们的好,说的好听,哼,不知这些家伙打什么坏主意,我们上的当还少吗?”
“就是,就是,我们小老百姓只要平平安安就好,政府老这么折腾来折腾去,到最后还是我们老百姓倒霉,唉!”
“给位,啊,各位,这次可是真的,听说蒋院长亲自发表谈话,还有什么他的李助理已经做出保证,政府打算建几个大工厂,还要修路,到处都是招工点,大伙还是去看看吧,说不定能挣几个钱贴补家用。”
“对对,老王头说得不错,大伙瞧瞧去”
随着今早政府新一轮宣传攻势的开展,整个台湾岛都沸腾起来,经济与发展第一次成为热门话题,以前台湾人议论最多就是特务啊、共党啊、间谍啊等等政治之类,而现在经济发展被整个台湾人议论纷纷,似乎所有人都是经济专家。
行政院财政部内部会议,行政院院长严家淦坐在上首,两边分别是行政院副院长蒋经国和财政部部长李国鼎,其余都是财政部各司的负责人,包括内部单位会计处、统计处,还有所属机关国库署、赋税署、国有财产局、关税总局。
林峰作为蒋经国的特别助理和经济顾问也参加了本次会议,这次会议主要内容就是讨论林峰提出的即将实施的“台湾十大建设”。
严家淦首先开口说:“蒋副院长提了一个经济发展计划,大家也都仔细看了,现在都谈谈自己的看法吧”严家淦就是蒋某人安在行政院里帮助蒋经国的主力干将,在行政院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只要蒋副院长想要做的事,严院长一定大力支持。
来之前林峰特地了解了一下他,知道他是蒋某人的心腹。严家淦于1972年再度当选“副总统”,“行政院长”则由蒋经国接替。1975年4月,继蒋某人之后出任“总统”,旋即领衔推举蒋经国出任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暨中常会主席,拱手将最高权力转移至蒋经国手中,时称“蒋严体制”时期。
“院长这个计划嗯,怎么说呢,就是这个十大建设是不是有点太疯狂了,我们是不是一下把摊子铺得太大,我想恐怕我们的财政负担不起啊,”赋税署署长见大伙默不作声,他赶紧把自己的困难提出来,先把自己的责任撇干净再说。
有人带头发言,气氛就活跃了许多,一时间会议室内议论纷纷,不过大部分人都不赞同实施这个计划,或者赞同部分实施,反正都不赞同全部实施这个计划。
这个时候蒋经国咳嗽一声,扫视大家一眼,说:“李助理你给大家说一下吧”。
林峰站起来,先四周看了一下说:“大家无非担心我们的财政不足以实施这个计划,说实话最近几年我们加工出口型经济发展很快,但是我们也要有忧患意识,加工经济毕竟要依靠外人,如果我们还不加快经济转型的话,一旦遭遇经济危机那对于我们而言将是一场灾难。这个计划如果能够被顺利执行,那么我们将形成自己拳头产业和支柱经济,从此我们将立于不败之地,可以抵御外界经济危机对我们的冲击。当然了,我也知道要想实现这个计划很困难,但是一旦我们能够成功那么各位都将是历史的功臣。”
12345...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