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风骚重生传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橘子奏鸣曲
没错,大张作为一个谈判专家,他虽然在谈判的时候是会跟对方各种讨价还价,但是他对风险却是非常的小心!当发现公司要收购的公司有风险,他绝对不会想着什么改造对方公司之类的事儿,对于他来说公司收购了对方之后,那还要面临风险,要去改造的话怎么都要面临失败的风险,这就是有可能会亏啊!但是如果见到了不小的风险之后,直接选择撤退呢?那自然就没有风险了!同时不仅仅是大张会这么选择,基本上业界通行的做法都是跟大张的做法一样——比如碰到了类似萨博这种情况的公司,那么收购方就会评判风险系数。
如果风险过高,觉得自己没办法搞定萨博,那么自然就不收购了,而如果觉得自己有办法搞定,那就是先收购,然后回头收购成功了再开始各种搞定。很少有人跟贾鸿渐一样,是在收购之前就尝试着收服要收购公司的刺头的!所以贾鸿渐这么一个做法,还真是让大张觉得大开眼界了!同时贾鸿渐做的事儿还太神奇了,居然就是跟这帮子设计师、工程师们聊了一两个小时,这就差不多搞定了?真的假的?贾总这水平还真是让人觉得……高山仰止啊!
就在大张各种觉得贾鸿渐牛逼的时候,有人有些不乐意了。就在贾鸿渐这边基本上收服了萨博的工程师以及设计师的时候。一直在旁边没怎么说话的工人代表们不干了!之前贾鸿渐一直是在跟工程师设计师说话,基本没怎么跟工人代表说话。虽然被晾在了一边,但是工会代表们之前到是没有什么不满。但是现在看着工程师设计师什么的好像都已经被贾鸿渐给拉走了,都被贾鸿渐给洗脑了。工人代表们这可就不干了!“贾先生,您好像到现在为止还没跟我们说过如果收购成功对工厂以及工人怎么安置吧?”
贾鸿渐听到了话之后,微笑着扭头过来看了看工人代表——大叔努德斯特伦。这工人大叔胖胖的,有些谢顶,穿着一身类似工作服似的制服,看起来不像是工程师和设计师那么白领,显得更加的蓝领更加的亲民。不用说这工人代表基本上就是萨博工厂里面的工会主席之类的角色,就像是nba劳资谈判的时候。球员工会主席那也是要出席各种谈判场合的嘛!
“努德斯泰伦先生,你好,对于收购之后工厂工人的安置我们是这么想的。我们并不准备继续关停工厂的生产线,整个工厂我们也不准备迁移走,而是准备加大投资,增加咱们工厂的产量……”贾鸿渐微笑着说道。他来瑞典之前,那可是好好的研究了一下瑞典这边的工会。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在谈判中能赢,那是一定要知道自己对手大概是什么风格的,要知道人家大概的行事准则!
本来贾鸿渐心里想到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会。那都是类似黑帮的存在——一方面他们每隔几年就要跟资方谈判,要提高工人基本工资之类的,然后如果资本家受不了了。选择关停工厂并且把生产线运出,转移到别的国家开工厂,这些工会还会组织工人封锁工厂,来个反关停抗议!你妹的,这是弄的让人只能给他们涨钱的节奏,让人家老板连选择不在这里玩的权利都没有!如果老板硬是要把工人都辞退,要把工厂关停,这帮工会成员还真能组织工人们来个跟警察对抗,来个霸占工厂好几个月的事儿!这样以来老板的钱那要损失多少啊?回头这些事儿还不太好索赔去!
哪怕就像是nba也有劳资谈判谈崩了的事儿——从90年代到2012年之间。nba总共有过两次缩水赛季,这两次缩水赛季都是因为劳资谈判没谈拢。结果明明往年nba开始的时间都到了,愣是球员们没有球打!球员们跟老板们进行劳资谈判。为的是啥?其实就是主要谈各种顶薪工资帽的事儿。在nba里面,各种顶薪到底能有多少钱,那nba都是经过劳资协商之后有一个比例的!假设某个nba赛季,官方规定球队的工资帽是1亿美金,然后就有一些规则规定打了几年以上的球员是有资格获得比如最高占工资帽35%比例的顶薪,而这么一个薪水就是最高比例了,那么联盟这年的顶薪就是3500万美元一年!
在球员看来,老板们一年最多就掏1亿美金出来发工资,但是老板赚的钱肯定不值一亿啊,而且再说了随着nba国际化推广的成功,不说每个赛季老板自己经营赚的钱,就算是每年账面不赚钱,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nba的国际市场越来越大,这nba球队本身就在增值!80年代一个nba球队才几千万美元,到了21世纪,那不是变成了几亿美元,而是变成了十亿二十亿美元!这增幅多快啊!所以球员看来老板本身靠着持有球队那就在不断赚钱,当然应该给球员们更高的工资了!可是老板们自然不愿意多掏钱,就会用各种理由来劝说,比如什么给球队老大太高的工资了,给角色球员的工资就少,然后球队实力就弱之类的。两边谈的拢还好说,谈不拢呢,那nba自然就开打不了。
贾鸿渐本来是担心瑞典这边工会会不会闹罢工之类的,万一他们看到中国土豪老板过来收购,一口气就是憋着要大幅度增加工资呢?不给就各种闹,就不让开工呢?所以贾鸿渐必须查查瑞典工会大概啥脾气,大概有过什么样的案例。结果不查不知道,一查吧觉得瑞典工会还真不错!虽然说瑞典工会这边每三年就要进行一次劳资谈判,每三年就要重新跟资方谈判一下平均工资以及最低工资线的问题,不过呢瑞典工会基本上不会抵抗老板要关厂以及转移生产线的事儿!他们的态度就是老板不玩儿了?可以!老板想走了?没问题!爱走就走,不拦着!这对资方来说当然是好事儿了!所以到了现在,瑞典以前的纺织企业那都转移走了,现在瑞典国内没有一家纺织厂了!
这对于贾鸿渐来说,那就是一个保障啊,至少万一中的万一咱搞不定工人们了,咱还可以顺利的走不是?这起码让资方心里就有底了啊!当然了,有对资方这么自由的待遇,那么资方当然也得付出一些额外的东西——瑞典这边的工会基本上是会跟资方谈,因为他们不会反对资方退出以及转移,但是也要保证工人们失业之后可以再就业,那么如果老板想要以后万一不想玩儿了可以顺利搬迁走,那么现在就要出点血,就要老板出钱在业余时间给工人们花钱进行培训,提高工人们的业务以及学历水平等等,这样工人们在老板推出之后,也能顺利的找到别的工作,不至于没有其他技能就找不到其他工作。
对于这么通情达理的工会,贾鸿渐觉得还是比较有好感的,毕竟这总比那种流氓气的工会好吧,总比那种只能涨工资,老板不涨不玩了,还强制不许人家把厂子搬走的工会好吧?所以在这么一个情况下,贾鸿渐就计算了一下之后,觉得反而扩大瑞典这边的工厂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儿!
“增加产量?”当时工会主席就愣住了!他真的没想到啊,贾鸿渐怎么会选择要增加产量呢?本来在通用旗下,这萨博就一直亏本,到了06年的时候虽然产销量都达到了历史新高,但是07年立马就下滑了,现在08年第一季度预计下来整个一年下来搞不好萨博的销量只能在7-8万台的规模,这比06年能下降了一半!而且美国的经济危机也传导过来了,未来市场肯定更加萎缩,在这么一个情况下还增加产量?这不亏的更多么?生产出来的车子放在仓库里不卖出去,这是会有折旧损失的啊!不是说车子放了一两年了还跟全新的一样啊!而且再说了,之前贾鸿渐不是一直在跟工程师们设计师们说要提高产品档次和售价么,提高售价了那销量肯定要下降啊,更不用说在这种经济萧条的世道了!贾鸿渐怎么就要增加产量了呢?(未完待续。)





风骚重生传 第四千零三八章 豪车黑幕
“没错,增加产量!”贾鸿渐信心十足的说道,说这话的时候他眼睛里都闪烁着自信的光芒。萨博的工程师们和设计师们本来应该是坚决站在工会那边的,可是在进过之前一两个小时的谈话之后,他们现在还真有点站在贾鸿渐这边了。但是他们又不知道贾鸿渐这话说的到底有没有道理,所以一下子迷茫的又看向了工厂的工会主席,想看看这工会主席怎么说。“增加产量?贾先生,现在世道可是挺不好的,未来一年甚至两年可能经济都不会景气,在这么一个情况下我们如果向您所说的又要提高档次增加售价,又要增加产量,那您怎么保证我们增加产量之后都卖的出去呢?”努德斯特伦问道。
“当然可以保证,因为收购成功之后,我们就有全球仍然在快速增长的第二大汽车市场——中国!”贾鸿渐此时充满自豪的就说道,“也许你们不太了解中国市场,那么我来给你们稍微介绍一下。中国市场在2007年,乘用车销量达到了629.75万辆,同比增长21.68%,比起2006年多出了157.6万辆!这意味着,中国在去年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汽车消费市场。
同时,去年销售的472.7万辆轿车中,大约超过80%由私人购买,私人消费成为轿车市场的绝对主体。另外,统计数据还显示,在2007年全国完成的880万辆汽车产销中,排量小于1.3l的车型共销售164.39万辆,占乘用车销售量总量的26%,与上年同期相比,市场占有率下滑5.7%。这些数字代表什么?代表着中国市场还在逐步扩大。同时因为中国的金融管制,所以美国所引起的经济危机并不太容易传导到中国!同时因为中国生产的产品,大多数外销的都为中低端产品。本身就是价格竞争力很强的产品,在经济不好的情况下。价格便宜的产品销量可是会增加的!在经济好的时候,欧洲的消费者可能会买萨博,但是经济不好了可能就买丰田了,同样,他们在经济好的时候可能是买三星的电视机,而经济不好了就买长宏电视机,这对中国经济来说其实反而是一个利好!”
贾鸿渐说道了这里顿了顿,回忆着自己脑海中记忆下来的数据。“虽然07年欧洲汽车销量总体还增长了1%,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增长已经放缓,而且今年面临着经济危机的威胁,整体数据不下降就不错了。在欧洲市场,萨博的竞争对手主要有日本车美国车和欧洲车,但是在中国市场一切都不一样了。在中国虽然萨博的价格定位档次依然面临诸多竞争对手,但是豪车市场竞争并不激烈,毕竟中国人是在慢慢有钱,一些净胜对手还未把中国当成主要的战场!现在中国销量最多的仍然是一万到三万欧元之间的汽车,在这么一个价格区间中。主要是中外合资以及我们华夏汽车为代表的本土车企在竞争……”
大概的给这工会代表以及旁听的设计师工程师们大概的讲解了一下中国市场的状况之后,他又说道:“在中国市场上,因为以前没有什么太多豪车来开拓市场。所以这是一块充满了机遇的土地!虽然说我们萨博没有保时捷有名,但是美国的林肯照样也不为中国人所知,甚至jeep也不太为中国人所知!起码在中国市场上,我们跟很多竞争对手是在一条起跑线上。但是他们这些厂商没有我们华夏汽车所有的资源!”
在描述了中国市场的广阔以及高速成长性,再给这些瑞典人介绍了一个他们所不了解的远东庞大的市场之后,贾鸿渐又如此说道:“其他的豪车竞争对手,他们基本上都是整车进口,这就有高额关税问题,同时他们又处于对利润的渴望。以中国关税高为借口,大肆提高售价。获取超额利润,这是很不道德的行为。而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样的行为!比如说宝马7系轿车,成本大约是4万欧元,在美国销售的价格大约是4.8万欧元,在英国因为税收问题价格要比美国贵1.2倍左右,在5.7万欧元到5.8万欧元之间。这么一辆车出口到了中国,到岸的价格是5万欧元,再进行各种税费征收之后,按照常理来说,售价应该是在8万欧元左右,但是在中国市场上销售实际价格却是在12.1万欧元!这些钱都被车企和销售公司给赚了!”
在这么一个年代,欧元换人民币的比例基本上就是1:10,所以兑换起来很容易,而这么帮着他们欧洲人以欧元来计算,不仅仅是他们容易理解,贾鸿渐也容易算不是?要是换算成美元或者英镑,贾鸿渐还真要拿计算器来算了!话说回来,他说的这么一个问题那真是在中国市场上真实存在的!宝马7系的车,成本价就是40万人民币的样子,在美国市场上卖48万人民币,在英国卖60万人民币左右,而经过长途海上运输,到了中国的时候税前价格应该是50万人民币左右,交过了税也应该价格是80万人民币,结果真的销售起来那价格都要到120万人民币了!这多余的四十万人民币哪儿去了?真的买了车的人,那是在抱怨咱国家税多,收的太多了,而实际上呢其实大部分的钱都被车企和销售公司给赚走了!人家就是摆明了坑傻子呢,然后回头还把黑锅给甩在中国政府头上,弄的好像是中国政府害的车价飙到了120万,好像从50万到120万之间的差价都给中国政府赚去了似的,实际上政府抽的税也不过是30万,而他们车企和销售公司赚了40万!
贾鸿渐给了这帮子瑞典人了一点时间来消化这些中国市场上的奇葩情况,然后看着瑞典人好像缓过劲儿来了,他才继续的往下说,“那我们可以选择的,就是在豪车里打价格战!虽然说能买得起豪车的人不缺钱,但是不缺钱并不代表他们不喜欢更便宜一点的东西。真的要说起来贪便宜,我们中国人那是比犹太人更加抠门的存在!真要说让全世界的民族来排名谁是抠门冠军,我个人觉得我们中国人应该拿金牌,然后犹太人拿银牌……话说回来,在这么一个情况下,咱们如果设置成瑞典工厂大批量生产零件,只在瑞典进行部分组装供应欧洲市场,然后其他的零件运输到中国去,在中国的工厂进行组装。
那么成本就能下降很多!中国整车进口的关税是25%,再加上17%的增值税,而零部件以及零配件进口关税只有10%!虽然组装起来之后还要交增值税,但是税费能低不少!一部成本跟宝马7系相同的车子,他们整车进口之后价格应该在8万欧元,而我们可能6万到7万欧元就行!然后他们卖到12万欧元,我们就卖六到七万欧元,然后我们还有欧洲汽车碰撞试验唯一的五星成绩作为宣传,怎么都应该我们热卖啊!只要广告打的到位,我认为中国消费者不是傻瓜!”
“在中国的豪车领域打价格战?”工程师们设计师们纷纷就这么一点思考了起来,而工会主席则是思考另外的话——“在瑞典大量生产零配件零部件,小部分欧洲消化,另外的运到中国去组装?”工会主席知道,这样以来的话,如果真的能够打开中国市场,那么至少瑞典工人的薪水是足足的!毕竟零配件零部件都要在瑞典这边生产啊!这就意味着只要打开了销量,那么萨博这边工厂里的产量肯定要比通用入主的时候产量高啊!这样一来好像所有人都获利了,瑞典萨博的员工们工人们没有失业,而且开工充足赚的还更多。同时华夏汽车这边收购了优质资产,可以成功的打入高档车市场,最后中国的消费者也能避免被德国骗子们当傻子耍,看起来好像除了德国佬比较吃瘪之外,其他人都获得了利益了!这听起来很好啊,太像是一个好主意了!
这是必须的!贾鸿渐为了收购萨博,那是死了多少脑细胞啊!都是在给萨博想出路好么!收购了萨博之后,既然不关停萨博这边的工厂,那么自然是最好零配件零部件都在瑞典这边生产了,这样运输到了国内组装一下,也可以说是瑞典品质不是?毕竟只是组装车子,这不可能出多大的问题吧?毕竟对于能够出的起七八十万甚至一百多万买车的人来说,从逼格角度上考虑,人家也希望车子是进口的,哪怕不是整车进口最好也是零配件进口然后国内组装的不是?这点是有些崇洋媚外,但是咱也可以利用起来嘛!而另外一点,像是什么德国某些厂商玩儿的这些花活,那也是咱可以用来抓他们小辫子的!不管到时候是咱们保密然后跟他们打价格战呢,还是舆论先行的曝光他们黑幕呢,反正咱们都能有主动权!这样以来,这么一个萨博品牌,实际上搞不好真的能在中国市场上翻起来一些浪花的!(未完待续。)




风骚重生传 第四千零三九章 良心价
工会听到了贾鸿渐保证了不裁员也不降低平均工资,那自然就没有什么意见了,特别是在贾鸿渐他们保证了按照之前通用的投资来拨款给工人们在工作之余进行培训什么的,那工会就更没有一点意见了!这么一个跟工会谈判的过程,那还真是显示出来了白领和蓝领之间的区别。
就工厂的工人来说,那当然就是蓝领了。蓝领工人们跟潜在工厂的收购者谈判的时候,关注点很简单——钱和工作机会!只要不要让人下岗,只要给的钱至少跟之前一样,那么一切都好说!不管新老板未来想把公司往什么样的路线上引,那都跟蓝领工人们没有什么关系,他们也不太关心。他们需要做的就是照章办事,就是按照工作规章来老老实实的干活,然后拿钱回家养老婆孩子!而白领就不一样了,像是设计师以及工程师等等,那考虑的东西就多了。他们不仅仅要考虑工作机会和工资等等一系列的事儿,他们还要考虑什么新老板对公司未来的定位啊,以及对未来产品的思路啊什么的。其实真的要说起来,老板未来对企业怎么设计对产品怎么考虑,那管这些白领什么事儿?但是人家就表示他们要关心,因为他们要坚持他们的企业文化……
大张在贾鸿渐的身后,亲眼看着自己的老板一点点的收服了萨博的白领和蓝领,他可真是觉得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之前的时候,他可是一直觉得这帮萨博的人是没办法搞定的,是觉得搞定的难度太大太大了,可是谁知道当贾鸿渐来了之后,就这么跟萨博的白领以及蓝领在一起聊天,聊了三四个小时之后。就让这帮人拜服了贾鸿渐,甚至看样子他们已经觉得萨博是非贾鸿渐不卖的架势了!这么一种巨大的转变,在大张看来简直太匪夷所思了,简直就像是魔术一样!
在此时,大张可以说终于明白了为啥公司内部一直说这企业是贾鸿渐一个人赚出来的了——这大张并不是公司一建立就进入公司的,而是在99年左右才加入了公司的。在这些年里面。虽然看到了贾鸿渐掌管了公司的方向,但是他一直都觉得公司应该是贾刚和苏萍赚出来的,只不过这老两口为了培养儿子的能力,所以他们只做日常管理,然后一些关键的决定就让贾鸿渐来做——其实说白了就是镀金,大张甚至觉得贾鸿渐那些做出来看起来非常正确的决定,搞不好就是背后贾刚和素萍帮忙出的主意,只不过是让贾鸿渐宣布了出来,弄的好像是贾鸿渐自己想出来的。这样以来才能给贾鸿渐在公司内部树立威望。这样才能让贾鸿渐扶着名为爹妈的拐杖在一线实习啊!这样来个十几年下来,再笨的人被爹妈这么手把手的教,那怎么都能出师了吧?然后再加上十几年里面贾鸿渐在公司里树立的威望,这到时候简直太好管理了,绝对不会有人不服,绝对不会有人当刺头的!
可是到了现在,他真的相信了公司里面的传言了——感情看起来好像真的贾鸿渐像是有一个人推动整个公司发展的能量啊!难道公司真的就是贾鸿渐一个人赚出来的?他爹妈贾刚和苏萍就纯粹是坐享其成?真的假的?至少大张想来想去,觉得贾刚和苏萍应该没办法这么隔着上万公里的遥控贾鸿渐来说服这帮瑞典人吧?要说服瑞典人这个事儿。那难度多高啊!操作起来的话,那真的是每一个词句都要斟酌的!虽然说有翻译。但是翻译也是要根据贾鸿渐说的词句的情感倾向什么的,来选择外语中差不多的词汇不是?人家外语中也是有很多意思相近但是细节上的情感表达却不同的词汇啊!要能够说服这帮萨博的人,绝对是要非常精密的操作的,绝对不是什么贾鸿渐在家里背好了稿子,过来照本宣章就行了的!
同时大张看着贾鸿渐在说服那些人的过程中,也在观察贾鸿渐的表情和动作细节。也在观察瑞典人,他明确的感觉到了贾鸿渐不少话是针对瑞典人的反映来的。一些话可能瑞典人表现的不太感兴趣,这贾鸿渐就转换了话题不说了,而瑞典人感兴趣了,贾鸿渐就深入的叙述。同时在说的过程中。贾鸿渐那眼睛一直是在闪亮着,一直是在细致的观察着瑞典人的各种细微的面部表情变化!所以看起来真不像是背稿子!
贾鸿渐并不知道大张在心里完全更改了对他贾鸿渐的评价,如果他贾鸿渐知道的话,相信他也不会在意,很可能只是一笑了之。说实在的,他现在年纪也不小了,而且这么多年创业下来,他对这些虚名真的是不在意。说是他占爹妈的便宜,还是他爹妈占他的便宜,那随便呗!反正他爹妈和他都是一家人。而且再说了,这贾鸿渐没几年就要退休了。俗话说的好,将死之人其言也善,咱虽然不是将死之人,但是咱的职业生涯也就是只有4年了,所以对于咱们这种已经到了职业生涯末期的人来说,荣誉什么的真的没太多必要来争啊。
这边搞定了瑞典的谈判之后,第二天大张他们就按照贾鸿渐的指示回到了美国,去跟通用继续谈判价格问题,而贾鸿渐呢则是带着叶静在北欧这边玩儿了一圈。为啥贾鸿渐他们不参与到跟美国通用总部的谈判呢?很简单,这种事儿谈起来,那真是很可能谈个一年两年的!跟这种大集团谈收购品牌,怎么可能说三两天就出结果?这么收购一个品牌,怎么价格都是以亿美元为单位的,到时候一个百分点的价格变化那都是几百万美元啊,换算成人民币都至少一辆千万人民币呢,这还不值得讨价还价?
而且在贾鸿渐看来,刚开始通用开价必然是会高的,因为通用现在整个集团的形式还没有危机到必须赶快卖子品牌的地步——人家最惨的时候是要破产了,其实在破产的时候去买品牌那就最便宜了,但是贾鸿渐不想等那么久,觉得还不如稍微多花点钱,在通用破产之前就把萨博买下来拉倒了。既然这么一个谈判还要持续很久,为啥他不带着叶静干脆在周边几个国家旅游一圈呢?他们俩的签证那可是14天的啊,而现在不才花掉了两天时间么?剩下快两个礼拜时间不旅游一下,不浪费了么?
1...15891590159115921593...16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