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是木匠皇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獨坐池塘
“陈林见过老祖宗,见过骆大人!”年轻的太监不是别人,正是陈洪的干儿子陈林。见到骆思恭和魏朝之后,陈林赶忙的走到二人的身前。
“你来这里有什么事情吗?”魏朝虽然知道有事情发生,可是在陈林面前,他才是老前辈,面无表情的道。
四下看了看,陈林也没请示两个人,面容严肃的道:“你们都站远一点,不要让人过来,咱家有话和老祖宗和骆大人说!”
周围的人谁也没有动,这些都是东厂和锦衣卫的精锐,全都是骆思恭和魏朝的心腹,自然不会听魏朝的吩咐。除非是天启皇帝的话,否则这些人恐怕谁的话也不会听。
骆思恭和魏朝也是眉头微蹙,不过平日里陈林很是乖巧,这次应该是真的有事情。两个人各自点了点头,周围的人便迅速的退了下去。
等到周围没有人了,陈林将脑袋凑到两个人的中间,道:“两位大人,宫里出事情了,王公公让我来找两位进宫!”
骆思恭和魏朝眼睛都是一缩,居然不是天启皇帝找自己两个人入宫,反而是王承恩找自己两个人入宫。心里顿时打了一个突突,骆思恭和魏朝都想到一个可怕的可能,那就是天启皇帝出事了。
一把将陈林拉过来,骆思恭眼睛血红,道:“到底怎么回事?”
“骆大人,不要再这里耽误了,进宫之后自然就知道怎么回事了,现在快走吧!”陈林脸上异常的焦急,没有在说什么,只是不断的催促两个人尽快进宫。
骆思恭和魏朝互相看了一眼,谁也没有在说话,招呼人之后便急急忙忙的赶奔皇宫。
大明朝的紫禁城里,现在每个人都是噤若寒蝉,没事都不出去,除了做自己的事情之外,每个人都不敢开口说话。皇宫里面死人了,这原本不是什么大事情,皇宫里死几个人实在是太正常了,不过这次死的人是中毒死的。
此时天启皇帝的寝宫里,几位老太医正在轮流的为天启皇帝的诊脉,面色异常的凝重。外面也站满了人,正在坐月子的张皇后都来了,太后和张皇后的妃子也都在这里。
不过现场主事的人却是十几岁的信王朱由校,看着跪在地上的一大群宫女太近,朱由校的脸色一片铁青。万历皇帝宠爱郑贵妃,他的父亲不受宠,他和天启皇帝的待遇自然是非常的不好。
在信王朱由校的记忆里,大哥是自己的支撑,每次有什么事情都是大哥替自己背黑锅。与其他的皇子不同,天启皇帝和信王的关系非常的好。
另一侧的偏殿里,刚刚赶到皇宫里的魏朝和骆思恭见到了王承恩,两个人迫不及待的问道:“皇上龙体可好?”
来的一路上,陈林已经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天启皇帝中毒了。要知道天启皇帝的膳食很是安全,每一天都是有人尝菜的,诡异的是尝菜的太监没事,天启皇帝却中毒了。
“皇上龙体已经没有了大碍,陛下中毒不深,经过御医的调理,没有生命危险了!”虽然天启皇帝没事情了,可是王承恩的脸色却是十分的难看。
魏朝和王承恩顿时松了一口气,只要天启皇帝没有事情,事情就还有转圜的余地。不过两个人的心里也是十分的清楚,皇宫里出了这样的事情,无论是锦衣卫还是东厂,谁也脱不了干系,
看着两个人,王承恩的脸色依旧很是难看,声音中也没有了以往的和善,冷冷的道:“你们还是好好想想怎么追查凶手吧!这件事情非同小可,你们不能掉以轻心。”
天启皇帝看不上魏朝,王承恩原本还是替自己的老朋友叫屈,总觉得天启皇帝对魏朝有偏见。可是现在王承恩觉得魏朝实在是太差劲了,身为东厂的督公,宫里面居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可见魏朝的无能。
“这件事情很诡异,皇上的膳食都是咱家亲自安排的,尝菜的太监也每日轮换,不敢有丝毫的掉以轻心。可是尝菜的太监没有什么事情,可是皇上却中毒了。”王承恩看着魏朝和骆思恭,将事情慢慢的说了出来。
魏朝贺骆思恭对视了一眼,眼中全是骇然,不过谁也没有说话,王承恩的话显然还没有说完。
“如果事情到了这里就结束了,或许还能说得过去,可是尚膳监却死人了。两个宫女和两个太监,全都是中毒身亡的,每个人都是脸色青黑,他们和皇上中了一种毒。咱家也查过了,他们吃的皇上用膳之后剩下的,宫里面这种事情你们也是知道的。”王承恩眼中闪过一抹狠辣,这些人实在是太不听话了,居然敢偷吃皇上的膳食,虽然是剩下的。
这下魏朝和骆思恭真的吃惊了,尝菜的没事,天启皇帝吃了却中毒了。要知道天启皇帝的膳食,都是尝菜的当着天启皇帝的面吃的。可是事后偷吃的人,中毒死了,这就证明天启皇帝的饭菜里有毒,而不是通过其他的方式下毒的。
要知道尝菜和天启皇帝之间,那是没人有机会下毒的,那这究竟是怎么做到了?魏朝和骆思恭都陷入了沉思,这次的事情太棘手了。
紫禁城里的事情虽然很大,可是消息封锁的很是严密,不要说普通人,大臣们现在也不知道事情怎么样了。不过辽东和京城不一样,这里的态势非常的紧张。从草原回来的努尔哈赤发现了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铁岭和开原丢了。
时间进入了十一月,辽东下了一场大雪之后,天气天寒地冻,无论是明军还是后金已经没有办法在托下去了。大战在即,双方都在整军备战,这一战至关重要。()





我是木匠皇帝 第五百一十四章 兵发铁岭
天气变得越来越寒冷,地面上的雪在阳光的照耀下直晃人的眼睛,辽东的大地一片银装素裹。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雪让很多人都措手不及,战斗的双方都陷入了焦急中。
站在铁岭城的城头,孙承宗皱着眉头乡下看,身上披着熊皮大氅,头上戴着熊皮帽子,这样才能抵挡寒冷的东风。回头看了一眼站在身边的熊廷弼,孙承宗轻轻的叹了口气。
“大人,因何叹气?”熊廷弼心情很是激动,这次不但收回了铁岭和开原,同时还堵住了建奴的退路。听说西北那边打的不错,自己这里也不能丢人。
轻轻的摇了摇头,孙承宗拉了拉身上的大氅,道:“飞百,我们的计划恐怕是要落空了,这样的天气打起来恐怕很不容易啊!”
熊廷弼内心十分的火热,没想到熊廷弼却给自己教了一盆冷水,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熊廷弼也能明白孙承宗说的话。
如果没有这场大雪,建奴自然是不甘心失败,肯定要将铁岭和开原夺回去,那样就有的仗可打了。可是这场雪实在是太大了,在这样的天气下,建奴不可能选择来攻打明军防守坚固的城池,那和送死没有什么分别。
“虽然我们站住了开原和铁岭,可是想要恢复以前的局势却并不容易。原本在开原的北方,海西女真的叶赫部驻扎在那里,他们是大明坚定地盟友。在东北方,则是海西的女真的其他部落。可是现在呢?”孙承宗脸上没有丝毫的表情,目光盯着城外。语气中有着说不出的失落。
虽然孙承宗没有说什么,可是熊廷弼依旧能够体会孙承宗的心情,因为这和他的心情一样。正所谓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当年萨尔浒一战,大明在辽东两百多年的优势荡然无存。
原本和大明朝站在同一阵营的海西女真,哈达和辉发被建奴吞并了,乌拉部很多人战死,大部分人也就建奴整编了。现在剩下的只有叶赫部。叶赫部能够得以保存,是因为叶赫部投降了野猪皮,成为了爱新觉罗家族的附庸。
回想着一件件事情,熊廷弼也只能无奈的叹气,辽东的局势糜烂至此,多数的罪责都要归咎于朝堂上那些整日争斗的大臣们。尸位素餐,无能至极!这是熊廷弼相对他们说的话。
这也是这么多年。熊廷弼骂他们的原因,在熊廷弼看来就是这些人断送了大明朝。其实在熊廷弼的心理,未尝没有怪过那位二十年不上朝的皇帝,不过这却只能压抑在自己的心理。
见熊廷弼陷入了沉思,孙承宗没有在开口说话,只是静静的站在那里。寒风吹在脸上都仿佛没有感觉到。雪白的胡子随着风飘动,身子却依旧坚定地站在那里。
良久,熊廷弼吐出一口浊气,笑着说道:“大人,时移世易。很多事情是不能用一样的目光看的,正所谓是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孙承宗的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也没有回头,语气中带着欣喜的道:“说来听听!”
“既然大人有兴趣,那下官献丑了!虽然现在的情势大不如前,可是下官却觉得这不过是表面,其实情势比以前好的太多了!”熊廷弼脸上带着笑容,刚刚的颓然一扫而空,身上带着的确是前所未有的自信。
笑着点了点头,孙承宗慢慢的转过身,饶有兴趣的看着熊廷弼,道:“有些意思了,说来听听!”
“当年萨尔浒一战,与其说是杨镐的失误,不如说是整个大明朝的问题。朝中奸佞当道,边军废弛,战力低下,那一战打败也是在所难免。虽然大明那个时候控制着辽东,又有海西女真助战,战败却也在预料之中啊!”熊廷弼叹了口气,虽然早已经放开了,可是心中还是有些伤感。
满意的点了点头,孙承宗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当初来到辽东的时候,孙承宗便将熊廷弼当成自己的接班人培养,现在终于有模有样了。
“那现在呢?现在大明的情形如何?”能够看得清过去并不值得夸耀,能够看得心在的情势才是最重要的,孙承宗沉声道。
“现在自然是不同,当今皇上自从登基开始,亲贤臣,远小人。澄清朝堂,重用能吏,整编王师,已经有了圣主之姿态。重用大臣这样的贤臣,整顿辽东军马,现如今辽东兵强马壮,想要恢复当初的局面,不过是时间问题。剿灭辽东,将建奴犁庭扫穴,也是不日之功。”熊廷弼笑呵呵的说着,最后还拍了一下孙承宗的马屁。
摇了摇头,孙承宗略微有些无奈的道:“你啊!不知道怎么说你!不过你说的没错,皇上圣明,大明朝中兴有望!”
“报!”孙承宗和熊廷弼还想在说什么,一个声音打断了两个人的谈话,一个斥候从城下跑了上来。
见斥候一脸的风霜,孙承宗和熊廷弼的面容都严肃了起来,这是散发出去的侦骑,看来是有什么大事情发生了。
“禀大帅,建奴已经拔营了,他们从开原城北向东走,速度很快。经过叶赫部的领地,如果没有阻拦,很快就能进入女真人的防线了。”斥候脸上没有丝毫的表情,在紧急的军情他们都报告过,怎么做不是他们决定的。
听完斥候的禀告,孙承宗摆手示意斥候下去,转过身对熊廷弼道:“你觉的现在怎么办合适?”
熊廷弼眉头皱的紧紧的,他没想到建奴真的没有打过来,想了想,道:“大人,如此天气,极为不利于大军行动。更何况我们虽然有两万骑兵,余下的不过是步卒,想要在这种天气里追击建奴,实在是困难的很。如果出兵拦截建奴,恐怕得不偿失,稍有疏漏,便是前功尽弃。”
赞同的点了点头,现在如果追击,战败的可能非常的大。正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建奴的在绝地发挥的战力肯定非同小可。更何况建奴多骑兵,如此雪天不利与自己这一方。可是这么好的机会,如果放过实在是让人不甘心。要是有人趁机参合一本,这个贻误战机的罪名,可不是那么好抗的。
“大人,为今之计,下官是这么想的。既然等不到建奴,那么主动出击便是最好的选择。当然不能去拦截建奴的人马,下官觉得最好的办法是回师,直奔抚顺城。趁着建奴无暇顾及,抚顺兵力空虚,将抚顺拿下来。这样便可以进取聊赫图阿拉。一旦抚顺从新收复,那么便等于将建奴钉在了这里,使其无暇顾忌叶赫和蒙古诸部!”熊廷弼眼中闪着亮光,当初熊廷弼就觉得应该打抚顺,不过被孙承宗说服了。
现在有了这么好的机会,熊廷弼自然不会放过,说完之后,熊廷弼满含期待的看着宋承宗。
静静的思索片刻,孙承宗缓缓的点了点头,现在与建奴在野外对战,自己一方获胜的可能非常的小。可是攻打抚顺城,孙承宗却极为有信心,这一战必胜。
“好,那就按照飞白的提议,传本帅令,整军出发,直取抚顺!”孙承宗面容严肃的下着命令,一句话下面便动了起来,经过一天的准备,第二天一早大军便开拔了!
此时的女真队伍里,士气非常的低落,一场大雪浇灭了大多数八旗子弟的斗志。当努尔哈赤听说开原和铁岭丢了,自己的儿子阿拜战死时候,便倒在床上。这对于原本就士气低落的女真人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在这种情况下,再次进攻铁岭和开原,简直是在痴人说梦。经过大家的劝谏,努尔哈赤放弃了原本的计划,直接绕道回到兴京。
不过此时的努尔哈赤不知道,明军已经挥军攻打抚顺去了,不知道他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又会是什么反应。
与努尔哈赤一样,天启皇帝现在也是很愤怒,不过却只能躺在床上。身子异常虚弱的天启皇帝,脸色虽然好了很多,可是依旧有些发青。
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魏朝和骆思恭,天启皇帝一句话也没有说,这两个人已经在那里跪了一个时辰了,原本疼惜臣子的天启皇帝这次却一反常态。
招呼了一声站在一边的王承恩,天启皇帝道:“去把窗户打开!”闻着屋子里刺鼻的中药味道,天启皇帝觉得自己头都涨坏了。
“皇上,您现在身子很是虚弱,现在又是冬天,怎么能开窗子呢?皇上还是要以龙体为重啊!”王承恩一愣之后,便赶忙阻拦道。
深深的看了一眼王承恩,天启皇帝也没有在坚持,道:“将屋子里的香炉都搬出去,窗子也要开,屋子里的味道一定要放掉。你挑几扇距离朕远一些的,去办吧!”
王承恩见天启皇帝态度坚决,只能点了点头,转身去安排人做事了。
天启皇帝将目光转回到跪在地上的两人,目光中的神色很是复杂,良久才轻声的道:“都起来吧!年纪都不小了,地上还是有些凉。”()




我是木匠皇帝 第五百一十五章 三方准备
跪在地上的魏朝和骆思恭顿时松了一口气,连忙谢恩之后站了起来,不过脸上的神情依旧不敢有丝毫的放松,恭敬的站在一边,等待着天启皇帝问话。
看着双腿不断颤抖的两个人,天启皇帝的心理也闪过一丝不忍,对着站在一边的王承恩摆了摆手,吩咐道:“拿两个锦墩来吧!跪了这么久,想必也没什么力气再站着了。”
“臣有罪,是在不敢坐!”骆思恭连忙走出来,恭敬的行了一礼,强忍着酸疼道。
笑着摇了摇头,天启皇帝轻声的道:“好了,都坐下吧!事情已经到了真个地步了,追究责任已经没有意义了,想一想怎么戴罪立功才是最重要的。”
骆思恭和魏朝对视了一眼,两个人都恭敬的坐在了一边,这次宫里面出了这么大的事情,都是他们的失职。天启皇帝只是让两个人跪了一会,显然已经是对两个人的格外施恩了。
“太医已经查出来了,朕是中毒了,那几个死去的太监宫女也都中毒了。现在宫里面人心惶惶,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们两个人查,无论如何一定要给朕一个交代。”天启皇帝语气慢慢的严肃了起来,因为死过一次,人便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
天启皇帝怕死,这次的事情让他胆寒,自己现在绝对不能死,这是天启皇帝不断告诉自己的话。大明朝刚刚有起色,自己怎么可以就这样死去。
“皇上。臣毕竟是外臣,宫里面的事情似乎不便插手。东厂高手如云。魏公公又能力超群,臣觉得这件事情让魏公公做正合适。”骆思恭略微沉吟了一下,脸上的神色几次变化之后,小心翼翼的对天启皇帝说道。
皇宫大内,牵扯是在太大,这里面到处都是天启皇帝的女人,如果稍有差池,骆思恭百死莫赎啊!不过他也担心给天启皇帝留下办事推诿的形象。骆思恭也是思虑在三才说出来。
天启皇帝没什么感觉,骆思恭的话说的也有道理,便略微点了点头。至于骆思恭说的魏朝查办此案,天启皇帝心里并不放心,魏朝的能力他很清楚,这件事情他办不了。
一边的魏朝脸色顿时一片死灰,他觉得骆思恭就是在推卸责任。如果真的将事情交给自己,恐怕自己这次要遭殃。虽然想要反驳骆思恭的话,可是魏朝却不知道从哪里说起,只能低着头坐在那里,
“魏朝,你觉得这件事情怎么样?”天启皇帝将目光转向一边的魏朝。虽然心里对魏朝不满,现在却不能做什么。宫里已经是人心惶惶了,现在处置魏朝,只能引起更大的恐慌。
“皇上,奴卑自当肝脑涂地!”魏朝连忙跪倒在地。脸上带着几分决然,不管是谁。这次自己一定要把事情查出来。
看着骆思恭和魏朝,天启皇帝皱着眉头想了想,叹了口气,道:“宫里的事情还是由宫里解决吧!外面的白莲教和建奴也不老实,你们两个还是去忙吧!”
听完天启皇帝的话,骆思恭顿时松了一口气,可是魏朝却是面如死灰。
摆了摆手,示意两个人出去,天启皇帝慢慢的闭上了眼睛。将宫里面的人想了一便,最后天启皇帝的思绪落在了一个人的身上,想到是那个人贪婪的目光。
嘴角挂起了笑容,天启皇帝喃喃道:“狗越是拴着就越凶,现在这条狗也栓的差不多了,是该放出来咬人了!”转向一边的王承恩,天启皇帝淡淡的吩咐道:“把陈林找来!”
“是,皇上!”脸上没有丝毫的表情,可是王承恩的心理却大震。因为和魏朝的关系,王承恩和陈洪的关系自然没有那么亲密,对于陈洪的这个干儿子,王承恩也没有什么好感。
不知道为什么,王承恩总觉得陈林和许显纯很像,这两个人都是那种贪图权利,心狠手辣之辈。相比于这两个人,王承恩更喜欢文质彬彬的曹化淳。
想起许显纯,王承恩的心理忽然闪过一丝不妙的预感,天启皇帝如此提拔许显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骆思恭年纪大了,锦衣卫指挥使得职位也做不了几年了,天启皇帝这是在培植自己的亲信。
从许显纯联想到陈林,王承恩觉得魏朝的处境恐怕不妙了,不过他也只能无奈的叹口气,魏朝的好话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虽然思绪很是纷乱,可是王承恩脚下却不慢,一会儿就将陈林找来了。
“陈林,你干爹在去辽东之前,恳请朕好好照顾你。这么长时间了,朕没给你什么差事,觉得你年轻。不过这次朕给你个机会,不要让朕失望!”天启皇帝看着陈林,神色淡然的道。
跪在地上的陈林顿时心中大喜,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心中激动异常。在外人看来,自己也是天启皇帝的心腹太监,可是陈林自己非常的清楚,自己差的远了。没有实际差事的内侍,即便是在得宠,那也不是真的得宠。
“皇上尽管吩咐,无论什么事情,奴卑哪怕上刀山下火海,也一定为皇上办成!”陈林等待这个机会太久了,只要差事办的漂亮,自己的地位肯定要上好几个台阶。
点了点头,天启皇帝沉声说道:“宫里面居然有人大逆不道,朕很是愤怒,朕把这件案子交给你去办,你能办好吗?”
“皇上放心,臣一定办好!”陈林知道这件事情非同小可,可是不想付出怎么可能有回报?一个头磕到地上,陈林语气严肃的说道。
“好,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了,朕给你半个月的时间,将事情查的清楚明白!”天启皇帝嘴角微翘,脸上带着期盼的道。
陈林知道这是皇上故意给自己这么长时间的,这样的案子陈林自负用不了半个月,虽然没有反驳天启皇帝,可是陈林告诉自己一定要在三天内破案。干爹临走之前和自己说出,无论皇上交待什么差事,一定要办得比皇上希望的还要好,只有这样才能出头。
见陈林答应了,天启皇帝示意他出去,道:“去吧!不要让朕失望,这次的差事办好了,朕在东厂给你位置。”
“奴卑谢皇上,奴卑一定不会辜负圣恩!”陈林顿时大喜,躬着身子退了出去,脸上带着决然。
等到陈林出去,天启皇帝叹了口气,道:“朕累了,要休息一下,不要让人来打扰朕。”
一边的王承恩连忙恭敬的道:“皇上放心,奴卑在门外守着,不会有人打扰皇上!”说完王承恩也躬着身子退了出去。
在紫禁城的门口,骆思恭和魏朝走在一起,两个人谁也没有说话。许久,魏朝咬牙切齿的道:“骆大人,我们动手吧!将那些人全都抓起来,时不我待啊!”
骆思恭的脸上带着几分犹豫,有些迟疑的说道:“魏公公,现在动手时机不成熟,一旦有失恐怕前功尽弃啊!”
“骆大人,这些咱家自然知道,可是抓人已经是打草惊蛇了。更何况宫里出了这样的事情,你我已经没有了退路,成败在此一举。”魏朝眼中闪过一抹疯狂的神色,天启皇帝没用自己查宫里的事情,如果外面的事情在没有起色,恐怕自己就知道去给先帝守灵了。
沉吟了半晌,骆思恭缓缓的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那骆某就听魏公公的,回去就安排,三天之内或许就能见分晓了。”
魏朝用力的点了点头,没有在说话,转身大步的离开了,步伐中满是决然。
骆思恭则是在宫门口站了一会儿,轻轻的叹了口气,随即也大步的走了出去。
在京城南城,住着很多下九流的人,唱戏的打把势卖艺的,这些人全都住在这里。相比对城北的贫困,这里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
南城有一家很大的园子,名字叫做乐园,这里面吃饭、赌场、戏台子、妓院全都是由,就是这个时代的一条龙服务。每日里这里都聚集无数人,有的好赌、有的好嫖,乐园全都能把这些人吸引了。
1...187188189190191...24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