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木匠皇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獨坐池塘
一道亮光划破了天空,街道里冲出来无数的明军,他们的身上清一色的鸳鸯战甲,手里拿着各种兵器,迅速的将院子围了起来。
院子里面也亮起了火光,喊杀声瞬间便响了起来,无数的人从院子里面的房间里冲了出来。这个院子可是骆思恭特意挑选的,大小正合适。
很快,里应外合的战斗便开始了,冲进去的黑衣人也很凶悍,不过面对数倍于几的明军,黑衣人很快便显得力不从心了。
撤退很快便开始了,没有说溃退是因为这些人还是有些秩序的,没有向乌合之众一样没有方向
不过他们显然小瞧了外面的明军,他们刚刚翻出院子的墙头,外面便响起了爆豆似的枪声。惨叫声顿时响了起来,不过很快便被枪声压力下来。
站在雅间窗口的骆思恭和魏朝,脸上全都带着喜色,相视一眼之后,骆思恭道:“魏公公,咱们下去看看吧!”
“是啊!京营的这些兵,打起仗来确实没的说,战斗力非凡。可是就是不知道留活口,如果我们再不下去,恐怕这些人就要被杀光了!”赞赏的看着下面的明军,魏朝的心里都要乐开花了。
“大人,你看那边!”张添羽目光紧紧的盯着一处,因为那里忽然亮起了一盏灯笼,那是一个距离这里只有一里远的一处小院。
在这样的夜里,那只红色的灯笼显得很是诡异,骆思恭顿时皱起了眉头。骆思恭还没想明白,一边的魏朝却大声的道:“快,骆大人,带着人去那里!他们的头头在那里,我们快去!”
一听魏朝的话,骆思恭顿时心中大震,脸上露出了狂喜的神色,带着锦衣卫快步的向着外面走去。
在那个亮灯的地方,一个少女焦急的四下看着,听到周围的喊杀声,他的眼中带着兴奋和激动。身子靠在门上,不断的四下看去,在听到远处有人跑过来之后,她顿时喜极而泣,用手捂住了脸。
伸手将挂着的灯笼摘下来,少女提着灯笼快步的向那群人跑去,当看到一个人的时候,少女的身子猛地颤抖了起来,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了。()
我是木匠皇帝 第五百一十八章 撤军
没有丝毫的忧郁,少女来到魏朝的身边,恭敬的行了一礼,道:“女儿见过父亲,父亲交代的事情已经办好了。黄婆婆和范先生都在里面,女儿却任过了,这里面没有密道。”
慈爱的看着少女,魏朝脸上闪过一抹喜色,笑着点了点头,道:“好,很好!为父会向皇上给你请圣旨,以后你就跟在为父身边吧!这么多年真是难为你了,为父对不起你啊!”
站在魏朝身边的骆思恭一愣一愣的,没想到这个少女居然是魏朝的女儿,太监的女儿,让骆思恭有一种啼笑皆非的感觉。不过在太监里面,这种事情并不稀奇,只是骆思恭没想到魏朝居然会有女儿。
在紫禁城里,大部分的太监都是年少的时候被送进宫里的,可是有一部分确不是。这一部分人实在成年之后被送进宫里的,这些人都是因为生活所迫,有妻儿并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
魏朝虽然进宫的时候只有十几岁,可是那个时候他已经有了妻室,并且有了女儿。后来因为家里遭了灾,他便和妻女失散了,一晃这么多年还是被魏朝找到了。
“魏公公,这是怎么回事?这个是你的女儿?”将抓捕的事情布置下去之后,骆思恭迫不及待的来到魏朝身边,一脸好奇的问道。
“是啊!咱家在进宫之前便有了妻子,这个便是我的女儿。说起来这件事情还是要谢谢骆大人,上次在咱家从骆大人那里知道了白莲教圣女身边有一个非常信任的侍女。咱家就留上心了。在派人到白莲教卧底的同时,自然是好好的查了查这个侍女。不查不要紧。一查才发现平萍儿是咱家失散的女儿!”魏朝的脸上很是激动,神色间满是感激。
事情很是巧合,在发现这件事情之后,魏朝亲自见了一次萍儿,确认了两个人的父女关系。在那之后,萍儿便成了东厂在白莲教里面最大的卧底。
“魏公公心怀宽广,能让亲生女儿舍身犯险,骆某实在是佩服至极!”骆思恭连忙保全当胸。一脸真诚的看着魏朝,只是眼中闪着莫名的味道。
身为东厂的督公,魏朝自然是智力超绝,转瞬间就明白了骆思恭的意思。原本自己不过是想女儿立功之后,自己就能在天启皇帝那里为女儿弄一个合法的身份。听到骆思恭的话,魏朝顿时变了心思。
知道这是骆思恭在提醒自己,魏朝顿时心领神会的点了点头。如果说自己派女儿去白莲教卧底。那么女儿不但能够洗白,自己还落下了大公无私的印象,功劳自然是大大的,好处自然也是多多。
感激的看了一眼骆思恭,魏朝笑着抱拳道:“骆大人果然心思缜密,咱家知道了!”
两个人谈话的同时。锦衣卫和东厂的人都已经冲了进去,这不过是小院,里面的人也不多,战斗并没有持续多久的时间。很快几个人便被押了出来,这里面自然就有那个文质彬彬的范先生。黄婆婆也身在其中。
不过当二人看到与魏朝站在一起的少女,脸上满是震惊和不敢置信。在想明白怎么回事之后。两个人的眼中便全是仇恨,仿佛要将魏萍儿撕碎一样。
“你对的起圣女吗?当年要不是圣女,你早就饿死在街头了,现在居然出卖圣教,你不会有好下场的!”似乎为了抒发自己心中的愤恨,黄婆婆狠狠的瞪着魏萍儿,破口大骂。
不过押着黄婆婆的是东厂的番子,顿时脸色变得很是难看,只见他一伸手,便将黄婆婆的下巴摘了下来。黄婆婆便只能发出呜呜的声音,不过眼睛却更加的狠厉起来。
将身子靠在魏朝的怀里,魏萍儿不敢去看黄婆婆,脸上满是位居的目光,身子都在不断的颤抖。
轻轻的抚摸着女儿后背,魏朝的脸上满是疼惜,同时还有那么一丝悔恨。不过看向黄婆婆的目光却是异常的冰冷,仿佛在看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具尸体。
一边的骆思恭虽然看到了魏朝的目光,可是骆思恭却没丝毫的表示,仿佛什么都没看到一样。骆思恭心里十分的清楚,这些人的生死不是自己和魏朝能够决定的,他也相信魏朝不敢私下做什么。
虽然折腾了一晚上,可是骆思恭的脸上却没有丝毫疲累的神色,依旧是精神奕奕,看向紫禁城的目光中的带着欣慰。
此时的辽东大地上,孙承宗却没能松一口气,原本以为会很顺利的战役陷入了焦灼。原本以为很快就能拿下的抚顺,打了三天却没有丝毫的陷落的样子。
看着面前的地图,孙承宗的眉头皱的紧紧的,天气越来越冷,已经越来越不适合大军作战了。这几天因为冻伤不能行动的士卒越来越多,孙承宗知道在不撤退恐怕就撤不了了。
听到身后有脚步声,孙承宗并没有回头,只是声音略带沙哑的道:“有什么事情吗?没有事情不要打扰老夫!”在孙承宗看来,在这样的深夜里,能够打扰自己只能是自己的亲兵。
不过孙承宗的想法很快便落空了,因为身后响起的是熊廷弼的声音,略微有些担心的道:“大人,这么晚了,怎么还不休息?”
熊廷弼夜晚出来训营,没想到孙承宗的帐篷还亮着灯,便走过来看看,没想到孙承宗还没有睡。
“飞百啊!年纪大了,睡不着啊!”孙承宗见是熊廷弼,脸上顿时闪过一抹喜色,笑呵呵的看着熊廷弼,中气十足的说道。
“大人,这么冷的天,您的身体也不是很好,要早点休息啊!现在拿不下抚顺没关系,我们可以再来过,大人的身体可是比抚顺城重要的太多了!”看着一边放着的茶碗,熊廷弼就知道孙承宗又喝了不少茶水,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虽然平日里孙承宗精神矍铄,身体很是不错,可是熊廷弼却很清楚。对于年过花甲的孙承宗来说,辽东的苦寒之地,实在是太不适合了。可是熊廷弼也知道,这辽东之地不能没有孙承宗,不然恐怕会很麻烦。
“飞百啊!现在天气这么寒冷,抚顺城又有准备,我们想要拿下抚顺城似乎不容易啊!”深深的看着熊廷弼,孙承宗的脸上带着一丝犹豫,在这个时候,孙承宗也有些拿不定主意了。
轻轻的叹了口气,熊廷弼自然知道孙承宗这话的意思,可是熊廷弼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如果给他一个月,那就足以将抚顺城打下来,可是现在这样子却让人无能为力。
低着头想了想,熊廷弼沉声说道:“大人,现在我们的的选择无非是两种,第一我们尽快撤军,减少损失。第二继续攻打抚顺,不计损失的拿下抚顺城。”
“你是怎么想的?”微笑着看着熊廷弼,仿佛一切忧愁都不在了,孙承宗又恢复了原来的神态。
“大人,下官以为现在应该撤军!”抬头看着孙承宗,熊廷弼语气十分的严肃,目光中闪动着坚定地光芒。
笑着点了点头,孙承宗的脸上闪过一抹欣慰,语气轻松的说道:“说说为什么?”
“大人,抚顺不过是一座城,以后有的是机会拿下来。外面那些却都是大明的士卒,更是辽东的精兵强将,他们损失一点都是我们承受不起的!”熊廷弼脸上闪动着疼惜,语气中带着不可动摇的坚决,目光炯炯的看着孙承宗。
叹了口气,孙承宗脸上带着笑容,语气轻松的道:“既然如此,那就撤军吧!”()
我是木匠皇帝 第五百一十九章 完结
时间慢慢的走到了十二月,雪花漫天飞舞,这是入冬以来,京城下的最大的一场雪。连续下了整整一天一夜,到了这个时候还没有停下的意思。
十一月虽然是天启三年中的一个月,可是这个月却不寻常,在这个月里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孙传庭班师回朝,辽东的大胜,京城中白莲教叛匪和建奴探子被擒,一件一件事情都在说明一件事情,那就是大明朝强大了!
此时天启皇帝正躺在暖阁的床上,不远处恭敬的站着三个人,正是锦衣卫都指挥使骆思恭和东厂督公魏朝。两个人的身边还有一个年轻的太监,正是天启皇帝派去查案子的陈林。
“皇上,事情已经查清楚了,这是臣整理的奏折!”骆思恭恭敬的给天启皇帝行李,将自己的奏折交给了一边的王承恩,脸上带着浓浓的喜色。
接过王承恩递过来的奏折,天启皇帝慢慢的翻动了起来,脸上看不出喜怒。奏折上面写了详细的写了关于白莲教的事情,对于白莲教和建奴勾结的事情写的很详细。不过上面的一个名字,让天启皇帝的神色有些些许变动,范文程这个名字实在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没想到范文程会到京城来,天启皇帝的脸上变得有些古怪,将手中的奏折放下,天启皇帝缓缓的点了点头,道:“骆爱卿,差事办的不错,没有辜负朕的期望!”
见天启皇帝这么说,骆思恭终于松了一口气。脸上带着感激的说道:“承蒙皇上圣恩,赦骆思恭之罪责。臣自然感激涕零。能够戴罪立功,多亏皇上洪福齐天,臣不过是叼天之光。”
摆了摆手,打断了骆思恭拍马屁的声音,天启皇帝将目光转向了一边的魏朝,道:“朕听说王承恩说了,这次东厂的差事办的很不错,把奏折拿来朕看看吧!”
魏朝的脸上带着喜色。将手中的奏折递给了王承恩,这次差事圆满完成,自己终于不用担心天启皇帝让自己去给先帝守灵了。
看了一下魏朝的奏折,上面详细的记录了粉碎建奴的过程,着重的写了魏朝的儿女卧底的事情。经过骆思恭的提醒,魏朝原本想要写成是自己派女儿去卧底的,可是后来却捉摸明白了。这是骆思恭在坑自己。
魏朝没有女儿的事情,大家全都知道。现在突然出现一个卧底女儿,虽然没有证据证明不是魏朝派去的,可是有些事情是不需要证据的。如果让天启皇帝认为自己欺瞒骗功,自己就是想去给先帝守灵都没机会了。
想通这一切之后,魏朝顿时满身冷汗。没想到在合作的最后,骆思恭也要坑自己一下。想着骆思恭那笑容满面的样子,魏朝顿时觉得后面发凉。
在想明白骆思恭的险恶用心之后,魏朝自然不会上当,将事情的经过详细的写上了。没有一点夸大和不时。无论对于东厂还是锦衣卫,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唯一不能做的就是欺瞒皇帝。
天启皇帝轻轻的翻动着魏朝的奏折,脸上闪动着莫名的意味,当看到奏折上的一个人时,天启皇帝的脸色顿时变得阴沉了起来。
“魏朝,这件事情是真的吗?”天启皇帝目光直直的盯着魏朝,脸上闪动着怒气,显然是要杀人。
“回皇上,这件事情确实属实,魏萍儿一直知道这个人的存在。臣经过多方查探,韩大人的府邸上确实有这样一位宁先生。据说这人叫做宁完我,在建奴探子里的地位仅次于范文程。不过韩大人对他的身份是否知晓,奴卑不敢妄自猜测!”魏朝躬身施礼,偷眼看着天启皇帝。
不过天启皇帝的神色却平静了下来,脸上露出了几分莫名的意味,轻轻的敲打着手中的奏折,仿佛在想着什么紧要的事情。
忽然天启皇帝转过头看着魏朝,沉声说道:“魏朝,你觉得这件事情因该怎么办?”
魏朝怎么也没想到天启皇帝会问自己,抄家两个字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看着天启皇帝平淡的面容,魏朝连忙道:“皇上折杀奴卑了,奴卑不过是皇上的家奴,这种大事奴卑哪有说话的份。无论皇上怎么决断,奴卑都回尽全力去办!”
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面容一场的严肃,目光在三个人的脸上扫过,道:“这样最好,到什么时候都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也不要忘了你们的职责。”
三个人顿时心中一凛,天启皇帝的话让几个人都感觉到了冷冽。魏朝更是心中有鬼,额头上都已经渗出汗水了,刚刚升起的一丝得意,瞬间便没有了。
将手中的奏折放下,天启皇帝沉声说道:“派人在暗中盯着,这件事情朕要好好的想一想,有了决断朕会通知你。切记不要打草惊蛇,也不要对韩大人做什么!”
“是,皇上放心,奴卑一定做的妥妥帖帖的。”魏朝连忙躬身施礼,语气中满是坚决。
满意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将目光看向了一边的陈林,道:“你的事情也说说吧!虽然凶手已经找到了,不过朕听说第一个被搜出毒盐的并不是凶手?”
“回皇上,第一个被搜出毒盐的是一个太监,叫做张立,是尚膳监的一个小太监。奴卑查过张立的来历和情况之后,发这个张立并没有资格出入宫禁,他不可能拿到这种有毒的毒盐。不过奴卑并没有排除他的嫌疑,或许他还有同伙的存在。”陈林说到这里便看着天启皇帝,似乎等待着天启皇帝理解似的。
示意陈林继续说,天启皇帝认真的听着,这是关乎自己生死的大事,由不得自己不慎重啊!
“后来奴卑经过对张立的审问,知道这个张立在宫里还有一个对食,乃是在暖阁当差的宫女,同时也是这次接触到御膳的宫女之一。奴卑经过对这些人仔细的审问,御膳至始至终都没有离开过人,但是单独照看御膳的有三个人,其中便有这个宫女百合。”陈林脸上虽然没有什么表情,可是心理却很高兴。
经过这次的事情,陈林在宫里的地位高了很多,不但树立了威信还收了不少手下。其他的几位大太监虽然不愿意看到,可是这是天启皇帝宠信的,同时又是陈洪的干儿子,大家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点了点头,这个宫女确实嫌疑比较大,沉声说道:“不过一个宫女,想要弄到毒盐似乎也不容易,最后你是怎么确定她的身份的?”
“奴卑在这宫里面也有些日子了,奴卑没想到在这宫里面打听了一下,发现这个宫女百合居然还有一个对食,乃是尚膳监管采买的太监刘德。因为本身的关系,刘德能够经常的出入皇宫,外面的人就是通过这个路径将东西送进来的。”陈林心中很是庆幸,自己能够找出这里面的关联,真的是花费了好些功夫和心思。
这个刘德能够做到采买太监的位置,自然也不是易与之辈,每次都要查看一下送进来的东西。只不过宫女百合告诉他自己喜欢吃家乡的盐,所以每次家人都要拿一些进来。虽然不明白为什么不吃宫里的盐,要知道那都是上好的食盐。可是自己的爱人在床上吹枕头风,对于一个太监来说,自然是没有办法拒绝。
当然头几次全都是正常的食盐,渐渐的刘德也就放下了心,再一次不注意的情况下,毒盐便被送了进来。
“这个百合是什么身份?为什么要如此做?”天启皇帝看着陈林,刺杀皇帝,一般人可是没有这个胆量。
“回皇上,这个百合是白莲教圣女的妹妹,机缘巧合之下才进到了宫里。在宫里已经七年了,不过因为姿色不错,皇上登基之后便被安排到了暖阁。”陈林语气没有丝毫的波动,不过心底也在发颤。
天启皇帝冷冷的瞥了一眼陈林,这里面的事情自然是没有这么简单,各种钱色交易肯定非常多。如果真的要追求起来,恐怕宫里面会有一大批太监宫女被抓起来。
低着头想了想,天启皇帝将目光转向一边的魏朝,道:“魏朝,这件事情交给你,给朕查清楚,这个百合怎么就到了暖阁。查清楚之后,报到朕这里来,朕倒要看看,谁敢在朕的眼皮底下搞鬼!”
“是,皇上放心,奴卑一定即心竭力,不辜负皇上的期望!”魏朝面容严肃的接下的任务,不过心里却却是大喜过望,这个陈林还是年轻啊!
天启皇帝又将目光看向一边的陈林,道:“差事不错,你们几个都下去吧!奖赏很快便会传旨,朕从来不会亏待功臣!”
“是,皇上!”三个人恭敬的施了一礼,转身退了出去。
见三个人都走了,天启皇帝将目光转向了身边的王承恩,目光严肃的道:“让内阁传旨辽东,让孙承宗回京吧!明年又是新的一年,朕要做些事情了!”
“是,皇上,奴卑这就去吧!”王承恩转身离开了,至于天启皇帝要做什么,他可不敢过问。()
我是木匠皇帝 第五百二十章 孙承宗回京
积雪满地,在阳光的照耀下很是晃人眼,走在上面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阳光虽然很是明媚,可是积雪却没有丝毫要化的意思,天气还是很冷的。
德胜门外,无数的差役在不断的忙碌着,有的和工匠在一起,有的则是自己手里拿着工具。他们在做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沿街清扫,每有人说话,每个人都扫的很认真,仿佛在做一件极为崇高的事情。
在一边的树下,几个官员围绕着一个太监站在那里,似乎在研究着什么。太监身上披着大红色的披风,一双手揣在一起,听着身边的官员在说话。
“你们都听好了,不是咱家为难你们,这次事情有多大你们都清楚。内阁首辅大学士孙大人回京,皇上带领百官在德胜门外迎迎接,如果事情办不好,那丢的就是皇上的人,你们这些人谁吃罪得起?”太监似乎年纪不大,不过地位很高,说起话来很有分量,正是陈林。
几位官员连忙点头,这个时候不是玩骨气的时候,陈林代表的是天启皇帝,更何况这次迎接的是孙承宗孙大人。皇上带领百官出迎,这是何等为威势啊!
训斥完几个小吏之后,陈林似乎又布置了什么,众人又分散开忙碌去了。
“小陈公公,事情办得不错啊!威风凛凛的!”一个声音在不远处响起,充满了调笑和善的意味。
微微一愣,陈林赶忙回头。出现在他面前的是一脸庄重的骆思恭。身上穿着天启皇帝赐予的蟒袍,腰间挂着一把宝剑。看起来儒雅的很。不过双眼开合见露出的狠厉,让人觉得有些冷,也能说明骆思恭不是单纯的文官。
见是骆思恭,陈林赶忙躬身施礼,笑着说道:“原来是骆大人,骆大人取笑了,咱家不过是皇上身边的奴卑,怎么当得起大人如此赞誉?”
对于骆思恭。陈林还是希望自能够好好的亲近一下,毕竟自己和魏朝不合,能够和骆思恭建立一些关系,这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联系。
“小陈公公客气,谁不知道陈公公乃是皇上跟前的红人,小陈公公既然是陈公公的干儿子,自然是前途不可限量。本督可是听说了。这次小陈公公事情办得不错,皇上很是赞赏,看样子已经是管事太监了吧?”
虽然嘴上不断的谦虚,可是陈林脸上的喜色和傲然却怎么也掩盖不住,一边的骆思恭将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对于陈林又看低了几分。至于骆思恭的神色自始自终都没有变过。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静静的看着陈林。
“骆大人,您怎么来这么早?有什么事情还要您亲自去做啊?”陈林看着骆思恭,有意无意的道,想要拉近自己和骆思恭的关系。
深深的看了一眼陈林。骆思恭意味深长的道:“本督要自己来做,那是因为手下的人不会办事。实在是放心不下!”留下呆愣在原地的陈林,骆思恭摇着头走了。
对于骆思恭来说,即便是结盟也是和陈洪,陈林还没有这个资格。不过和陈洪毕竟不在京城,和陈林搞好关系就很重要了。可是让骆思恭没有想到,自从上次立功之后,陈林已经变得有些翩翩然了。
虽然发现了这点,可是骆思恭却不会说出来,无论陈林接受不接受骆思恭都不会说。有些时候,在远处静静的看着,就是获得利益最好的方法。
看着骆思恭的背影,陈林总觉得骆思恭话里有话,似乎在说自己什么。眉头皱着看着骆思恭,陈林陷入了沉思。
时间过得很快,德胜门前的人越来越多,无数的平民官绅聚集到这里,大臣们也来了不少了。不过都是按照惯例,来的早的官职都是比较低的,来的越晚官职越高。
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大臣们都在互相的讨论什么事情,脸上全都挂着笑容。不过这些人都很明智的避开了一个话题,或者说是一个人,那就是孙承宗。按道理说,这既然是天启皇帝给孙承宗安排的迎接,可是这里的人却都非常默契的没有提到这个问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