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到国外当军阀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天棒槌儿
这16人中有4人分别是喷气式战斗机,遥控制导,火箭发动机,和雷达电子方面的德国专家,还有10人是日本派往德国学习深造的各行业的专家。他们是希特勒派往日本,帮助日本在高新武器上有所突破,能给盟军制造多多的麻烦,以期扭转现在的颓势。这4名德国专家,和10名在德国学成回国的日本专家,才是李获之最最看中的宝贝。只要能活捉这14名专家,可以说就能得到这个时代德国一大半的高科技精髓。
雪雁号开足了马力,正以25节的航速在大西洋上飞驰着。这个速度对于军舰不算什么,但对于一艘万吨级的货船来说,只能说是疯狂。李获之从前世的记忆力知道,这艘潜艇会在1944年6月11日,通过南大西洋进入好望角。他们要赶在它前面进入该海域,等待i-29潜艇的到来。
时间终于来到1944年的6月9日,李获之的雪雁号,通过急速的航行来到了南大西洋的指定海域。雪雁号静静的停在大洋上,船舱里的一群人员正在忙碌着,他们就是水下监听设备的操作人员,现在他们个个都聚精会神的关注着舱室里的设备,一名监听人员,正戴着耳机专注的聆听着从大洋深处传来的各种声音。要从这些复杂的各种声音中,分辨出潜艇的声音,在这个没有电脑对比的时代,那可是一个技术活,需要日积月累的经验,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监听人员。雪雁号上的监听人员是一名白人名叫迈克.卡尔,是李获之在美国高薪挖来的。本来这名监听人员,是美国驱逐舰上的现役监听员,执行完任务正在家里休假。被找上门的李获之用手中的钞票忽悠到船上的。
迈克.卡尔正做在一张椅子上,戴着耳机闭着眼睛。好像在闭目养神,突然迈克.卡尔猛然的睁开了双眼,拿起桌上的铅笔,不停的在一张海图上比比画画,不时还在一张白纸上计算着什么。迈克.卡尔的一系列举动,惊动了监听室里的所有人,也包括站在监听室里焦急等待消息的李获之。李获之来到迈克.卡尔的身边,默不作声的看着迈克.卡尔在海图上不断的比划着。大概过了有3分多钟,迈克.卡尔抬起头说道“李,你要等的客人来了。”
李获之面无表情的问道:“你能确定吗?”
迈克.卡尔回到道:“李,我虽然没有监听过你所说的这艘潜艇,但现在有一艘潜艇,正在离我们5海里的地方潜行。这艘潜艇和我所监听过的,无论是德国潜艇,还是美国潜艇所发出的声音都不一样。以我的经验来看是日本潜艇无疑,更具你提供的航海路线来看,就是我们要找的潜艇。”
李获之听完迈克.卡尔的话后,一脸欣喜的说道:“好,卡尔你继续监听锁定目标,现在离天黑还有5个多小时,我们要跟着它走,你千万不要丢失目标。”
说完命名船长马上开船跟上水下的目标,为了不暴露意图,不能跟得太近,但也不能离得太远,以免丢失目标。命令一下,船上的人都都忙碌了起来,各自跑步来到各自的岗位,按部就班的操纵着各自的设备。
此时水下的i-29潜艇还不知道已经被跟踪了,它们还在按既定的路线在水下航行着,这时,声呐兵向艇长木犁鹰一中佐报告道:“报告艇长,声呐监听到水面有一艘大型船只,在离我们大概3海里的后方,和我们同向航行。”
木犁鹰一中佐听到报告后问道:“能确定是商船还是军舰吗?”
声呐兵小声报告道:“能确定,是商船”
木犁鹰一点了点头道:“继续监听,只要对方没有发现我们就不要理它,我们的任务极其隐秘,不能轻易暴露目标”
“嗨”声纳兵回答道。
跑到国外当军阀 第四十章 砍树行动2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着,雪雁号紧紧的跟随在i-29潜艇后面,5海里的地方航行着。太阳一点一点的向海平面下落去,天色渐渐的暗了下来。此时的李获之正在船舱里,给以李敢带队的特战队员,反复的讲着晚上行动的步骤和要点。虽然整个行动计划,已经演练过无数遍了,但是为了求一个最后的安心,还是不厌其烦的给队员们讲解着。到了下午5点钟左右,李获之解散了特战队员们,让大家抓紧时间进餐,晚上的行动会消耗大量的热量,现在就必须摄取热量,以待晚上行动所需。
晚上8点左右天已经黑透了,寂静的大洋上,除了天上的月亮发出的微弱亮光,洋面上一片漆黑。此时的雪雁号,为了不引起已经i-29潜艇的警觉,刻意拉开了跟踪的距离,这个距离已经超出了,i-29潜艇上声呐监听的距离。
i-29潜艇上的声呐兵经过监听,发现跟在后面的船不见了。他立即向木犁鹰一中佐报告了监听结果,因为他们要趁着夜色的掩护,上浮给电池充电。时间是耽搁不起的。木犁鹰一听完声呐兵的汇报,没往深处想,以为是商船改变航向,向非洲大陆方向航行去了。一声命令下,浮出了水面。他们现在要开动柴油发动机给蓄电池充电了。要赶在天亮前完成充电,并下潜由于商船的干扰,已经比计划晚浮出水面近1个小时了,现在必须抓紧时间了。随着i-29潜艇的上浮,发动机轰隆隆的转动了起来,潜艇在水面航行的速度也明显加快了,这时,潜艇盖也打开了,艇内的人员在艇里憋了一整天了,现在他们要趁着夜色,来到甲板上呼吸点新鲜空气。由于甲板面积有限,艇内的人员被分成十多个小组,每次上来10多个人透气,透气时间半小时。
没有乘坐过潜艇的人,永远也不会明白新鲜空气的宝贵,长时间生活在一个密闭的大铁罐子里。各种难闻的气味混杂在一起,让人苦不堪言,再加上这艘潜艇为了隐蔽潜行,每天只能利用晚上上浮换气,潜艇里在长时间的航行中空气中充斥着各种令人作呕的问道,对人简直是一种折磨。也正因为艇内环境的恶劣,所以艇内人员个个都向往着这每天30分钟的放风的机会。
今天首先上到甲板的,是动力舱的10多个人非值班人员,他们一上到甲板,就贪婪的做着深呼吸,还不停的活动着自己的各个关节,来缓解一天工作的疲劳。今天的天气真好,明月当空漫天的星宿。大洋上风平浪静,潜艇在洋面航行得很是平稳。这样的天气可不是能经常遇到的,经过几分钟的活动,艇员中的烟鬼们,拿出了香烟,围在一起。贪婪的吸食起来,潜艇里环境密闭,是不允许抽烟的。在甲板上的放风时间也是唯一的吸烟机会,这些烟鬼们,怎么可能错过这个机会呢。
此时的雪雁号,在离i-29潜艇8海里外的大洋上航行着。雪雁号的后船舱门打开了,船舱里李获之,带着李敢和20名身穿蛙人设备的特战队员,正在把3艘橡皮艇从舱门推进大西洋中。这3艘橡皮艇,是李获之专门为这次行动在美国买的,这些橡皮艇可都是配有高速马达的,在海面上能快速的机动。3艘橡皮艇载着李获之和特战队员们,一来到洋面上,橡皮艇上的高速马达都响了起来,经过一段很短的启动助跑,橡皮艇就加速到近40节的航速。橡皮艇像一片树叶在大洋中起伏飞奔。由于橡皮艇的马达噪音太大,李获之在确定了i-29潜艇的方位后,采取了从i-29潜艇的侧面绕道而行,赶到i-29潜艇的前面去等待它自投罗网。
i-29潜艇甲板上的10多名日本水兵,围坐在一团抽着香烟,聊着女人,不时的哈哈的大笑,这时几个头戴氧气面罩,身穿潜水衣,身背氧气瓶的人,浮出了水面从潜艇的舰艏爬上了潜艇。这几个人一上到潜艇的舰艏迅速的取下面罩,掏出藏在防水袋的无声手枪,身手敏捷的向潜艇尾部的甲板移动,此时在甲板上的日本人,还没有察觉到已经有人爬上了潜艇。还在热热闹闹的打屁聊天,根本就没想到危险已经离他们越来越近了。李敢和李获之带着特战队员,从舰艏分两路绕开潜艇中部高高凸起的舰桥,冲到了甲板上,还没等甲板上的小鬼子反应过来,特战队员们手中的无声手枪朝着小鬼子们开火了,随着噗噗噗的微小声音,小鬼子们一个个都中弹倒下,其中还有好几个滚进了大西洋中。特战队员们迅速的上前,对着没有断气的小鬼子果断的补枪。战斗在无声无息中开始,也在无声无息中结束了。
李获之拉过李敢在他耳边小声说道:“你马上带人爬上舰桥,控制住潜艇的舱盖,注意安全。听到没有?”
李敢回答道:“少爷你放心吧,你就等着瞧好吧。”
李敢带着2名队员爬上了舰桥,用带来的铁链一头锁在舰桥上的密封舱盖上,另一头锁在舰桥的爬梯上,这样就造成了潜艇的密封盖永远也无法关闭了。李获之带着几名队员站在甲板上,用弓弩向三艘橡皮艇投射绳索,把3艘橡皮艇系在潜艇上,同时橡皮艇上的人员也陆续的爬上了潜艇。看来很是顺利的行动,其实就在刚才出现了出人预料的意外。当李获之他们的橡皮艇绕道来到潜艇的前方时,由于夜色的掩护更本就可能不到潜艇在哪儿,只能靠耳朵听潜艇发动机的声音,来辨别潜艇的方位。在大家好不容易辨别到潜艇方位靠上去后,又发现鬼子的潜艇速度很快,已经跑到他们前面去了。如果不用橡皮艇上的马达是根本追不上潜艇的,他们又只好打开马达绕到潜艇的前面,这时一名队员用望远镜观察到潜艇上,有几个亮光在一亮一暗的闪烁,这就是那几个鬼子烟鬼在抽烟的火光。借助着几个微弱的亮点,队员们才准确的来到了潜艇的航线前面等着。这才能在潜艇驶到橡皮艇面前,特战队员们爬上潜艇的舰艏。
也只有这个时代的潜艇,才能这样在航行中被人爬上来,要是换作后世的潜艇都是水滴型艇身,更本就不会有攀爬的可能。幸运的是,这个时代的潜艇都还不是水滴型艇身,艇艏和普通舰船一样,是大西洋舰艏,舰艏顶部还有一小块甲板,甲板上还有装上了一门“克虏伯”37毫米防空高炮和一门4联装的20毫米“毛瑟”机关炮,为了避免机炮操作人员跌入海中,甲板四周还焊有栏杆,李获之等人就是抓住栏杆爬上潜艇的。
待到特战队员们都爬上了潜艇,李获之也爬上了舰桥,来到了密封舱盖的傍边,对着李敢小声问道:“下面的人被惊动了没有啊?”
李敢回答道:“还没有呢”
“哪就好,快把催泪瓦斯放下去吧,我怕时间拖久了会出事情的”李获之命令道。
由于害怕日本人受过强烈的军国主义的教育,会采取自沉和自己同归于尽,那样虽然自己和队员们都有潜水设备道没有什么生命危险,但是得不到潜艇上的资料和专家,岂不是白费心机。所以李获之选择了不劝降,不强攻,直接使用催泪瓦斯。舱口的几个人纷纷的拿出了催泪瓦斯,一起拉开了引信,只见手中的催泪瓦斯,呲呲的冒出了刺鼻的白烟,几人立即把手中的催泪瓦斯向舱内扔去。
这时的潜艇里更本就还不知道,艇外发生的事情。被安排在第二批上甲板放飞的是武器操作组的非值班人员,他们正在舰桥下方集合,准备接替甲板上的放风人员。突然几道白色的烟团,从舱门口飞了进来。站在舰桥下正准备爬出舱门的一名日本水兵,率先发现了不对。还没等他看清是什么东西时,已经感到了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随着烟雾在舱内弥散开来,舱内的人员不停的咳嗽,眼睛几乎睁不开了,眼泪鼻涕一块儿流,还有好几个家伙发现不对用毛巾捂住了口鼻,以为能有所防范,他那知道,潜艇是一个密闭的环境,催泪瓦斯的作用在这里面被大大的提升了,在外面随着时间的推移空气的扩散,催泪瓦斯的浓度会降低,而在潜艇里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浓度不但不会降低,反而还会有所增加。
跑到国外当军阀 第四十一章砍树行动3
潜艇里的人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现在他们只想能快速的爬出这个该死的铁罐子,到外面去呼吸新鲜空气。一个一个的日本水手。爬向了舰桥通向舱门口的梯子,李敢和他的队员戴上了防毒面具,看见从舱门口爬出来的人穿的是日本人的军装,二话不说,上去就是一刀,然后用手一推,把尸体扔到海里,由于舱口太小,只是爬出了10来个人就再也没有人能爬出来了,李获之趴在舱门口听到舱内的咳嗽声越来越小。他知道,现在很多人都已经出现了窒息,陷入了昏迷。他立即随着梯子滑进了舱室内。李敢和他的特咱队员们也都跟着滑进了舱里。李获之,一进到舱里,就向潜艇的后方走去,他要到中部的艇员舱寻找专家,李敢带着手下在潜艇里,对蜷缩在地上的日军水兵官兵们,疼快的挥舞着手中的匕首,送他们回到靖国神社。
李获之来到中部一个舱室,打开舱室的门。发现舱内横七竖八的躺着几个身穿便装的人,其中还有4个白种人。目标找到了,李获之招呼特战队员们把这些人都先背到甲板上去,不然时间久了很可能出现窒息死亡的事情。
特战队员们,把这几个行动目标挨个的背到了甲板上,让他们能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李获之,继续在潜艇里搜索着,他现在需要找的就是这艘潜艇上所装载的货物,根据历史记载这艘潜艇上面装载着,梅赛施密特me-163“彗星”战斗机的hwk509a-1火箭发动机、一台梅赛施密特me-262喷气式战斗机的jumo004b涡喷发动机、艾索达·芙拉西尼鱼雷艇发动机图纸、一枚v-1火箭的弹体部分、tmc音响水雷、矾土矿石和汞镭合金、20部“英格玛”密码机。还有证据表明该潜艇还装有一定数量的u-235氧化铀,还有me-163和me-252喷气战斗机和火箭助推器、滑翔炸弹和雷达设备的设计图。终于在潜艇的尾部货仓里,找到了十几个装着这些东西的木箱。
这些东西对于李获之来说,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高科技珍品。如果能完整得到这些东西,至少让李获之以后的路少走几十甚至上百年,二战后的美苏为什么能快速的发展期那么多高科技武器,还不就是因为美国人,大量的搜捕德国的科技专家去美国为他们服务,而苏联比美国人慢了一步,没有抢到多少专家,但他们得到了大量的实物工厂,和研究数据于图纸。这也就造就了两个超级大国的诞生。李获之,有了这些高科技技术和人才,也就和美国苏联一样站上了德国这个科技巨人的肩膀上,只要能给他足够的时间,那么赶苏超美将不是梦话。
李获之现在最急迫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这艘潜艇里的东西搬空。还必须在天亮前,天一亮就可能被盟军发现,那可不是闹做玩的。搬完潜艇里的东西后,还要把这艘潜艇隐藏好,这艘潜艇对于接下来的任务可是至关重要的。李获之爬出潜艇来到甲板上,看到甲板上躺着的10多名专家都已经清醒了过来。这些专家看着手拿无声手枪的特战队员,一个个显得很是纳闷,他们一点都搞不明白,为什么潜艇在航行中会出现被人偷袭的情况,还是这种让人毫无察觉的偷袭,现在都稀里糊涂的成了别人的俘虏。
这时一名白种人坐了起来,用德语问道:“你们是什么人,你们为什么要偷袭我们,你们要干什么?”
李获之走到这名白人的身前用德语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担任的什么职务”
那名白人听见李获之的问话后,抬头看着李获之回答道:“我叫安格拉·默克尔,我隶属于德国军备部,只是一名研究人员没有担任任何职务”
李获之听完安格拉·默克尔的话,知道这些人就是自己要找的人。德国的军备部,是类似于后世中国总装备部一样的部门,这个部门汇集着这个时代全欧洲的高科技人才,这个部门主持着德国所有的高科技武器研究。至于安格拉·默克尔是否担任什么职务,李获之才没兴趣去证实,只要能证实这些人是自己需要的专家就行了。李获之指了指安格拉·默克尔旁边的人问道:“他们都和你一样属于德国军备部吗?”
安格拉·默克尔听到李获之的问话,知道自己刚才的回答暴露了大家的身份,就警觉的反问道:“你还没告诉我,你们是什么人,要干什么”
李获之根据安格拉·默克尔的反应就知道,这些人就是历史上记载的德国派往日本的专家。只要没有抓错人什么事情都好说。李获之笑了笑对着甲板上的所有人大声说道:“非常荣幸见到大家,首先我要告诉大家一个坏消息,我们是来自亚洲的盟军,你们现在已经成了盟军的俘虏,所以请大家对自己,要按一名俘虏的标准来约束自己。”
说完停了下来,左右的打量着这些人,这些人也许是早有了心理准备,没有表露出什么惊讶和诧异,反而是很平和的接受了自己的新身份。看到这些人的表情李获之想起了,前世对德国人和日本人的战俘的评价,特别是对日本战俘的评价,当时全世界一致公认,日本战俘是全世界最听话,也是最有纪律性的。现在从这些人的表现来看来看果然如此。其实这些人也都不是真真的军人,他们不过是些为军人服务的科技工作者,他们中不可能有狂热的军国主义者,说到底他们只是为了生存下去,而不得不依附在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的身旁。
对于这些人的表现,李获之很满意,也很高兴,继续说道:“各位,我还要告诉大家一个号消息,大家虽然现在都是战俘身份了,但我们会严格的按日内瓦公约对待大家,如果有谁愿意为我工作,我不但会立即解除他的战俘身份,还会给予不低于你们在本国所受的待遇,如果你们能努力的为我工作,表现优秀的,我还会把你们的家人接出来,和你们团聚。”
听完李获之的话,坐在甲板上的10多个人个个眼睛放光,好像抓到了救命稻草的落水者。一下子就来了精神,马上就有人当场表示愿意为李获之工作,什么事情只要有了带头的,马上就会出现跟随者,这就是人类的从众心理在作怪。不过,李获之很高兴看到这样的情况的出现,甲板上的人都纷纷表示愿意为李获之工作,反正是战俘身份,与其逼你劳动还不如主动劳动,何况主动劳动还会带来这么多好处。看到这些人都表示愿意为李获之工作,他的心中可是乐开了花,马上说道:“好好好,现在大家马上去潜艇里把所携带行李带上,我马上安排大家到我们的船上去”
搞定这些专家,李获之心中开心不已。他立即让人呼叫雪雁号,让雪雁号立即开到潜艇的位置,把这些宝贝专家接到船上去,随带着把潜艇上装载的这些宝贝疙瘩搬上船。雪雁号离i-29潜艇本来就在不远处跟随着,接到命令后雪雁号加大了马力,快速赶到了i-29潜艇的旁边。i-29潜艇现在已经处于停泊状态,雪雁号停靠在潜艇傍边后,从甲板上伸出了一个起重臂,这个起重臂是李获之在美国让船厂加装的,专门用于吊装i-29潜艇里装转的货物,特战队员用带轮的手拖车,把成箱装在潜艇里的货物,推到舰桥处的舱门口,使用起重臂吊到雪雁号的甲板上,特战队员们有条不素的搬运着潜艇上的货物时,李获之已经带着14位专家。乘坐橡皮艇进入到雪雁号的船舱里。把这些专家妥善安排好后,李获之带着在i-29潜艇里,搜获的密码本来到了电讯室里,让电讯人员按这个密码本,向外不间断的发一封电报。
跑到国外当军阀 第四十二章砍树行动4
(恢复更新,感谢新老读者阅读)
李获之所下令向外不间断的发一封电报,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其实李获之是想用这封电报,钓一艘德国的潜艇。
这艘潜艇就是前面提到的柳树行动中,所有潜艇中价值最高的两艘之一,除了已经被捕获的i-29潜艇外,还有一艘是德国的u-219,根据历史记载。u-219潜艇载有运往日本的氧化铀和2架me-262喷气式战斗机,1945年5月装有240吨物资的德国ixb型u-219潜艇从基尔军港出发驶往日本。该潜艇还载有前往日本的德国空军联络官乌尔里克·基斯勒将军、科学家海因茨·施利克博士、1名v-2火箭专家和2名日本技术军官等人。
这艘潜艇里所装载的货物和人员,李获之最看重的就科学家海因茨·施利克博士,他作为一名工程专家,对**的研究有着很高的造诣。在这一时期已经研制出了红外光**,作为武器最重要的引信,**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大到原子弹,小到给中炸弹都有**的身影,李获之知道,在未来的战争中,可控制性的高精度武器,对**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有了这个宝贝,什么制导炸弹,钻地炸弹,穿甲弹等武器的研制将不在困难。当然现阶段肯定是要先研制原子弹使用的**。
至于潜艇上的其它货物和人员,那也个个都宝贝,从i-29潜艇上搞到的导弹技术是v1弹道导弹,u-219潜艇上的可是v2巡航导弹,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李获之作为一个未来人,当然知道这两种导弹在后世是多么的厉害,多么的风光。现在就有机会搞到这两种先进武器相关的技术,和美苏这两个超级大国站到同一起跑线上,这样的机会怎么能错过啊。i-29潜艇上只有me-262喷气式战斗机的发动机,而u-219潜艇上的可是,完整的me-262喷气式战斗机。可以说u-219潜艇上装的可是完整的喷气式战斗机技术。而在i-29潜艇上截获的500多公斤的氧化铀只能制造一枚核弹,能再次在u-219潜艇上,搞到500多公斤的氧化铀李获之当然不会嫌多啊。
现在的u-219潜艇也这朝着这片海域开来。李获之的砍树行动的下半部分,就是截获这艘潜艇。李获之早就有了针对这艘潜艇的完整计划,现在要抓紧时间把i-29潜艇上的货物搬空,然后下潜到水中以免白天被盟军发现。雪雁号上的人员正在紧张的吊运潜艇上的货物,李获之伸了个懒腰,说道:“大家抓点紧啊,干完活好去喝庆功酒啊。”
工作人员异口同声的笑着回答道:“好咧。”
航行在大西洋上的u-219潜艇,电讯员收到了一封,来至日本i-29潜艇的求救电报。电讯员拿着译好的电报,来到艇长冯·葛伟奇的面前,敬礼报告道:“报告艇长,刚刚收到了我们的盟友,日本人的潜艇把i-29发来的求救电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