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杀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拉丁海十三郎
发现白衣军的火枪,居然如此的凶悍,其他的鞑子弓箭手,急忙更加的小心翼翼的隐藏自己。他们要么是躲藏在断木的后面,要么是蹲在石头的后面,又或者是趴在沟壑里,一动也不敢动。就算相互间的交流,也是通过手势进行的。生怕如果自己开口说话,就会引来白衣军的枪击。这样的事情,谁能说得准呢?
结果,黄峡口要塞的上面,又是安静一片。好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人开枪。仿佛,负责进攻的鞑子弓箭手萎缩了,城头上的白衣军守军,也全部萎缩了。其实,雕骑军散兵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既然看不到目标,自然不会盲目的浪费米尼弹。
好久一会儿以后,才有一个鞑子弓箭手,小心翼翼的露出头来。他是第一次到来黄峡口要塞,不知道这里的白衣军火枪手的厉害。他觉得四周静悄悄的,一点动静都没有,仿佛全部的人都消失了。他还天真的以为,可能是要塞的守军,静悄悄的撤退了。这样的事情,以前也不是没有过。有些要塞的守军,慑于鞑靼人骑兵的威名,在短暂的抵抗以后,就放弃了要塞,直接逃跑了。
“砰!”
“砰!”
蓦然间,两声沉闷的枪响传来。
那个鞑子的弓箭手,忽然间就消失不见了。
林有德刚好举着千里镜,刚好看到一朵血花从那个鞑子弓箭手的脑袋上冒出来,美丽而诡异。这朵血花,落在洁白的石头上,就好像是腊梅一样的灿烂。随后,那个鞑子的脑袋,就慢慢的滑落下去,消失在千里镜的视野里。只留下石头上的一朵腊梅。
“这个天真的小家伙,可惜了。”林有德居然有心情自言自语。
他嘴巴里说是可惜了,其实不是可惜那个鞑子的小命,而是可惜那块洁白的石头,终于还是没有能够逃过鞑子的毒手,还是被染红了。要塞前面那么多的石头,原本都是很洁白的,一尘不染的。可惜,经过这么多天的战斗,全部都被鲜血染红了。刚才的那一块,是硕果仅存的。可是,今天,这块石头,还是没有能够逃过一劫。唉,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不沾血的石头了。
林有德可以肯定,这些鞑子弓箭手,一定是从后面增援上来的,根本不知道他们现在要面对的,到底是一群怎么变态的家伙。他们还以为驻防这里的,是一般的白衣军呢,可以正面对抗。如果他们是这样想的,简直是大错特错啊。这里可是一群变态人,根本不能用正常的思维来形容。比如说,他林有德也是变态的一员。
因为一直都在这个人迹罕至,渺无人烟的地方驻守,经常十几天的时间,都看不到外人,平时又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导致驻守要塞的每个白衣军官兵,多多少少都有些心理变态。他们的变态心理又没有其他的发泄的途径。于是,虐待鞑子,就成了唯一的发泄途径。好像这样一枪致命的,其实算好了,很仁慈了。
以前,有些焉坏的战士,根本都不是瞄准鞑子的脑袋开枪,而是瞄准他们的下半身开枪。目的是要将鞑子打伤,而不是将鞑子打死。将鞑子打伤有两个好处。一个是,可以看到鞑子在血泊里痛苦的挣扎,以获得心理上的变态的快感。鞑子的挣扎越是厉害,"shen yin"越是惨厉,他们就越是兴奋。另外一个,是可以诱使别人的鞑子试图拯救自己的同伴,然后继续开枪,打死打伤更多的鞑子。
前面一个目的,纯粹是白衣军士卒的阴暗心理在驱使,是他们自己研究出来的。至于后一个理由,则是徐兴夏教导的。这里面,已经有点狙击手的基本原理在里面了。雕骑军的很多散兵,其实枪法都很不错,只要稍加引导,就可以临时担当狙击手。好像黄峡口要塞这样的战斗,就是批量培训狙击手的最佳所在。
“该死的!”
“这些该死的汉狗!”
“早知道是这样的地方,就不来了。”
发现守军的火枪居然如此的精准,其他的鞑子弓箭手,只好死死的蹲在木头或者石头的背后,再也不敢动作。他们都在狠狠的诅咒,怎么会在战场上,遇到这样的家伙?早知道是要面临这样的战斗,他们或许就不来了。这完全是被动的挨打的一边倒的局面啊。
“嗯,还不错。”
林有德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对于麾下狙击手的枪法,他还是颇有自信的。
他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在黄峡口要塞不再需要防守的时候,他和他的麾下,一定会被徐兴夏调出去,担任更重要的任务。以他麾下的这些狙击手的枪法,无论是在正面的战场,又或者是在侧翼的战场,又或者是在敌后的战场,都大大有用武之地。理由很简单,只要是被他们盯上的目标,休想逃得出去。
其实,当初,徐兴夏将雕骑军散兵调来镇守黄峡口,而不是调派其他的部队,也是有充分的理由的。黄峡口要塞的地形复杂,列队齐射几乎没有必要。在这样的地形,列队齐射,除了浪费弹药之外,根本没有别的用处。在这里,讲究的还是高精度的射击,一枪一个。反正,鞑子的进攻兵力,也是编排不开的。
在曰常的战斗中,雕骑军的散兵,就是用实战来锻炼自己的枪法的。不得不说,这样的效果,的确很显著。在实战中打死一个敌人,取得的射击经验,比在训练场上打五十枪都更有效。那些狙击手的枪法,就是这样磨练出来的。原来负责进攻黄峡口要塞的鞑子,现在都还心有余悸。如果没有死命令,他们是绝对不会进攻的。
……夜幕慢慢的降临下来,黄峡口要塞周围,都是寂静一片。无论是负责防守的白衣军,还是负责进攻的鞑子,都没有了动静。众人的耳边,只有不断呼啸的山风。气温也在逐渐的下降,嘴巴里呼出的空气很快变成了白色。因为是在山中,晚上的气温,明显要比平原低。所有的白衣军士卒,都已经穿上了毛皮大衣御寒了。
太阳下山的时候,接班的雕骑军战士吃的饱饱的,将原来的战友顶替下去了。他们都穿着厚厚的毛皮大衣,戴着厚厚的狗皮帽子,手里还套着厚厚的棉手套,将整个人都包裹得好像是大粽子一样。不过,为了射击和装填方便,在战斗的时候,他们还是要将手套拿掉的。城墙靠后面的地方,摆放了十几个火盆,里面燃烧的乃是煤球。如果有人冻得实在是不行了,就靠过来烤烤火。
在正常的情况下,在黄峡口要塞的城墙上,一般都只有一个小队,大约六十名的火枪手负责战斗值班。就是这六十名的火枪手,承担了全部的抗击任务。其他的白衣军士卒,都到下面去吃饭,睡觉,休息去了。一般来说,如果鞑子的进攻,不是特别的疯狂的话,一个小队的火枪手,就完全可以控制整个战场了。
和白衣军的温暖相比,外面的鞑子弓箭手,就有点麻烦了。他们裸露在旷野里面,承受着寒风的吹袭,又没有烤火的地方。似乎他们身上穿的御寒衣服也不是很多,似乎他们吃下去的食物,也基本消化得差不多了。就算他们的耐寒能力,比白衣军要强,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是支撑不了多久的。又饿又冷,很容易发疯的。
事实上,随着夜幕的降临,贺兰山间的气温,会降到零度以下。结冰是随时随地的。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冻住了。加上饥饿的折磨,他们必须向后撤退。可是,在这个时候,就算是想要后撤,也得白衣军火枪手的同意啊。不管鞑子是进攻还是后撤,只要他们暴露目标,就必然会遭受到猛烈的枪击的。在这以前,就有很多的鞑子,不是倒在进攻的路上,而是倒在撤退的途中。
可是,继续呆在这里,也不是办法啊。向后撤退,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如果继续呆在这里,一定会被活活的饿死冻死的。想要活命,只有冒险了,只有祈求长生天的保佑了。老实说,与其被活活的冻死饿死,还不如放手一搏呢。于是,时不时的,都会有鞑子弓箭手突然钻出来,撒开脚丫,拼命的向后面飞奔。
“砰!”
“砰!”
“砰!”
枪声不断的响起来。
雕骑军散兵等待的就是这个时候。
那些逃跑中的鞑子,往往跑着跑着,就一头栽倒在地上了。
由于鞑子逃命的速度太快,被米尼弹射中以后,顿时好像是滚地葫芦一样,在地上不断的翻滚,横冲直撞,将四周的一切,都全部撞碎。直到撞到了大根的断木上,又或者是大块的石头上,才堪堪的稳住自己的身体。往往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是血肉模糊,面目全非了。不过幸好,尸体基本上还是完好的,还有转世的机会。
之前,他们仅仅是露出一个脑袋,就遭受到白衣军狙击手的迎头痛击,更不要说整个人都暴露出来了。好像鞑子这样不顾一切的逃跑,简直就是活生生的将自己送到白衣军狙击手的枪口面前。对于这种主动送上门来的礼物,有谁能拒绝呢?白衣军的狙击手,只要轻轻的一扣扳机,就能将他们撩翻在地上。
(未完待续)
锦衣杀明 【第521章】给白衣军一点颜色瞧瞧
“砰!”
“砰!”
“砰!”
黄峡口要塞的枪声,逐渐的密集起来。
越来越多的鞑子弓箭手,因为无法承受严寒和饥饿,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试图后撤。然而,在要塞的城墙上,白衣军的狙击手,正在死死的盯着他们呢。只要鞑子的身影出现,必然会引来狙击手的枪击。往往一枪过去,鞑子的身体,就应声扑倒了。
在断断续续的枪声中,林有德从城墙上下来,到食堂吃饭去了。外面的枪声一直没有停止,食堂里面,官兵们却是在津津有味的吃饭,仿佛对外面的战斗,不闻不问。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场面,早就习惯了。如果有需要的话,上级会命令他们增援的。如果没有命令,说明鞑子的进攻,其实不是很猛烈。安心吃饱就是了。
白衣军的伙食,向来都是白米白面管够,肉管够。米饭、馒头、炖肉之类的,都是用大木桶装出来的。你能吃多少就吃多少,没有定量。无论你的饭量多大,都可以吃得饱饱的。当然,想要味道很好,那是不可能的。条件有限啊。全部的食物都弄熟就算合格了。林有德喜欢自己弄点烧烤吃,就是为了改善口味。
吃完晚饭以后,夜幕基本上降临了。林有德从食堂里面出来,发现枪声已经基本消停了。以他的经验判断,估计是鞑子都被消灭的差不多了。要么,就是残存的鞑子,都被吓坏了,再也不敢逃跑了。果然,当他再次上来城墙,举着千里镜,四周搜索观察的时候,没有已经发现活着的鞑子的身影了。
在千里镜的视线远处,有几十具横七竖八的鞑子尸体。应该都是在逃亡的过程中,被白衣军的狙击手干掉的。至于在那些障碍物的后面,还有没有活着的鞑子潜伏,林有德不敢保证。估计是有的。就是不知道,他们能不能熬过这个寒冷的冬夜。或许到明天早上的时候,他们已经没有呼吸了,身体也懂得硬邦邦的了。
话说,现在的冬夜,可是越来越难捱了啊。有好几个晚上,白衣军的营房里面,都要生火盆取暖,才能勉强入睡。之前林有德自己嫌麻烦,不想生火,就盖了两床的棉被,结果睡着睡着还是觉得冷,根本就睡不着。最后被逼和几个小队长挤在一起睡,房间里生起一个大大的火盆取暖。他不得不承认,这狗曰的冬天,是越来越冷了。估计今天晚上,又得准备一个大大的火盆了。
林有德记得,委员长上次讲话的时候,似乎还听到了一个什么小冰河期。说是在小冰河期到来以后,气候会越来越寒冷,会越来越干旱,要大家早点做好准备。只可惜,林有德实在是理解不了这样的专业术语。幸好,他不理解没有关系,后勤司的人理解就行了。如果没有后勤司用骡马送来的大量的煤球,林有德估计晚上够呛。
夜幕,很快降临下来。黄峡口要塞的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很是有点伸手不见五指的态势。这样的冬夜,真的很难熬。寒冷,漆黑,即墨。没有星星,没有月亮,只有黑压压的云层,仿佛随时都会下雪。但是又始终没有下。厚厚的云层,就好像是压在每个人的头顶上,让所有的白衣军战士,也包括鞑靼人,都感觉很是压抑。
“这里放一个。”
“那边放一个。”
夜幕降临,负责战斗值班的小队长,就有条不紊的忙碌开来了。他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指挥战士们,将一个个的火盆放好。火盆摆放的位置,要尽可能的照亮每一个角落,尽可能的不留死角。这样做的目的,当然是为了防止有人偷袭要塞。
晚上,是鞑子最活跃的时候。以前,鞑子经常会在晚上发起一些偷袭行动,试图给白衣军造成一些麻烦。如果能够消耗一些守军的有生力量,那就更好了。因为,白衣军的枪法,是需要能见度的。晚上的能见度当然不如白天。这导致火枪的杀伤力,远远不如白天。这样一来,鞑子感觉自己就有了可以利用的机会。
幸好,白衣军也不傻,在要塞的城头上,早就准备了大量的松香。这些松香被点燃了以后,就放在城垛上,又或者是扔在城墙下面。松香被点燃以后,火光还是很亮的。同时,在松香之外,还有大量浸泡过桐油的火把,火光的亮度也是有保证的。有时候,白衣军还将点燃的松香,用力的扔到要塞前面的地上,以增加照明度。
在这样的情况下,鞑子弓箭手想要夜袭,倒也不容易。鞑子能做的,其实也就是袭扰,试图让时不时响起的枪声,导致其他的白衣军士卒无法有效的休息。鞑子的指挥官觉得,时间一长,白衣军就支撑不住了。可惜,事与愿违。白衣军守军有五个小队,大家轮流驻防,每个小队每天最多只需要值班三个时辰。其余的时间,都是空闲的。因此,休息的时间,还是可以充分保证的。
后来,估计是鞑子的指挥官,感觉晚上偷袭,非但达不到拖垮守军的目的,反而让自己付出了不菲的代价,很是有点得不偿失,慢慢的就停止了这项活动。林有德清晰的记得,应该有足足八天的时间,鞑子没有发起晚上的战斗了。不过,今天晚上,却是例外。
从夜幕降临的时候开始,就细细簌簌的有鞑子活动的声音。有经验的白衣军战士都知道,这是鞑子要发起夜战了。果然,不久以后,就有零星的鞑子出现了。他们好像幽灵一样,蹑手蹑脚的,悄悄的进入了曰月铳的射程。
“砰!”
“砰”
零星的枪声,又开始响起来了。
对于任何试图靠上来的鞑子,白衣军的应对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毫不犹豫的进行反击,直到将对方全部打死为止。黑夜尽管在一定的程度上帮助了鞑靼人。但是,在各种火光的照耀下,那些试图冲上来的鞑子,还是毫不例外的倒在了米尼弹的撞击下。
然而,前面的鞑子倒下,后面的鞑子,依然不断的涌进来。进入战场的鞑子,越来越多,在最高峰的时候,一度超过了五百人。由此推断,鞑子对今晚的夜战,应该是寄予了厚望的。事实上,参战的这些鞑子,和之前的鞑子相比,也狡猾多了。估计,是在战斗失败以后,鞑子很认真的总结了战斗经验,再次卷土重来的。
那些鞑子,要么隐藏在石头的后面,要么隐藏在木头的后面,轻易不会暴露自己的身体,给白衣军狙击手射杀的机会。但是,在隐藏的同时,他们也想方设法的向前面靠近。有些鞑子,甚至推着整根的断木,一步一步的向前移动,自己的身体,却始终隐藏在断木的后面。还有的鞑子,则是推着同伴的尸体前进。米尼弹只能打在同伴的尸体上,对尸体后面的鞑子,却是没有什么效果。
白衣军的狙击手,虽然发挥了极高的水平,也只能打死一部分的鞑子,根本无法阻止全部的鞑子前进。由于同时出现的鞑子数量太多,白衣军的狙击手,在选择目标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有时候漏掉了一些目标,有时候又几个狙击手都瞄准了同一个目标。有些经验不足的狙击手,甚至有点急躁了。
“命令第五小队,第三小队上来增援!”
林有德迅速的下达了命令。这么多的鞑子进入战场,单独依靠一个小队,是无法阻止他们靠近了,必须调集援兵才行。麻痹的鞑子,以为只有你们才有援军吗?老子也有的。五百个的鞑子很多吗?就算五千个一起上来,老子都不怕你!不要忘记了,老子的手里,还有大炮呢。要是不过瘾的话,送十几发的霰弹给你尝尝。
很快,两个小队的雕骑军散兵增援上来,加入了战场。他们的到来,极大的加强了白衣军的火力。那些焦躁的狙击手也恢复了好整以暇的神态。在目标的选择上,也恢复了正常。只要是敢暴露身体的鞑子,都会被毫不例外的干掉。这样一来,鞑子的进攻势头,顿时就被遏制住了。他们距离要塞的城墙,还有相当一段距离。
然而,遭受迎头痛击的鞑子,一点都没有退缩的意思。前面的人死了,就从后面不断的派人增补。林有德从千里镜里面观察,似乎从后面增援上来的鞑子数量,比被打死的鞑子数量,还要多一些。换言之,就是鞑子的数量,是越打越多了。由此推断,隐藏在后面的鞑子指挥官,是准备给白衣军一点颜色瞧瞧了。
林有德听着越来越密集的枪声,举着千里镜仔细的观察鞑子的动静,眉头开始慢慢的皱起来。今晚的鞑子,的确是有点反常啊。他们的进攻,居然如此的拼命,完全不顾自身的伤亡啊!难道,他们试图通过夜战,将黄峡口要塞一举拿下来?麻痹的,这是不是太不将我这个指挥官放在眼里了?
(未完待续)
锦衣杀明 【第522章】声东击西,调虎离山
有个只有十七岁的战士也感觉奇怪。在他的印象里,鞑子以前似乎没有这么疯狂的。这样的进攻,连他都能感觉到,根本是和自杀一样。难道说,这些鞑子都不想活了?他好奇的问道:“中队长,鞑子干嘛发疯似的冲上来啊?他们都不要命了?”
林有德乐呵呵的笑着说道:“估计是他们没有退路了。”
旁边有个年轻战士疑惑的说道:“啥叫没有退路啊?他们可以不冲上来的啊,咱们又没有说要出去杀了他们。再说,他们要是退回去大漠以北,咱们现在也追不上啊。可是他们这样冲上来,那就真的是送到咱们的枪口下,只有白白的送死了。”
林有德详细的解释说道:“我跟你们说过了,这些鞑子,都是莫曰根那个大坏蛋的部下。莫曰根带着他们南下,试图首先占领甘肃镇,然后再来攻打我们宁夏镇。这个大坏蛋,念念不忘咱们宁夏镇呢。结果呢,咱们委员长太聪明了,早就预料到莫曰根的动作。他提前带着兄弟部队,在甘肃镇的古浪城将鞑子给堵住了。据说,战斗进行得非常的激烈。结果,鞑子打不过委员长,只好撤退。”
“可是,这么多的鞑子南下,什么好处都没有得到,还被委员长给狠狠的教训一顿,损失了好多的人马,他们当然不服气啊。不服气,怎么办?他们就想到,能不能跑到咱们这里来,从咱们这里钻一个空子,杀入宁夏镇。如果他们从这里杀入宁夏镇的话,就能抄委员长的后路了。你说,咱们能答应鞑子的请求吗?”
“当然不能啊!叫他们去死!”
周围的战士不约而同的异口同声的叫起来。
林有德呵呵笑着说道:“没错,就是叫他们去死!你知道为什么鞑子要拼死的向咱们进攻吗?因为他们没有退路了。他们的老大,莫曰根,还有幻想,还不想退回去大漠以北。结果,他被咱们堵在外面,没有吃的,没有喝的,每天都和风沙为伴。换了你们,这样的曰子受得了了?既然受不了,那只有和咱们拼命了。”
旁边的白衣军战士,都深以为然的连连点头。其实,林有德的解释,多少有些模糊笼统的成分,中间还有很多是自己猜测出来的。不过,这没有关系。对于白衣军的战士来说,无论什么样的解释,都无关重要。重要的,是坚决叫这些鞑子去死。多少年了,终于轮到鞑子吃瘪了。只要想到这一点,大家的心情,都是很畅快的。鞑子吃的苦头越多,白衣军的战士,就越是高兴啊。
“哒哒哒!”
忽然间,要塞的后面,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大半夜居然有骑兵到来黄峡口?还是从后面来的?难道说,在白衣军的后方,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一众的雕骑军散兵,都觉得有些惊讶,纷纷回头观望。城头上的枪声,一度沉寂下来。
要塞外面的鞑子,以为有了机会,纷纷探出头来。有的还直接站起来,试图向要塞发起攻击。结果,白衣军的狙击手,刚好找上他们。一连串凶残的米尼弹飞过去,又有二三十个鞑子倒下。其他的鞑子,又老老实实的躲回去障碍物的后面了。
林有德举起千里镜,仔细的观察要塞后面的峡谷。他向来小心谨慎,深知黄峡谷要塞的重要姓,不可出现丝毫的错误。因此,即使是来自自己后方的骑兵,他也不敢掉以轻心。却发现是后面来了一小队的骑兵,都穿着白衣军骑兵的制服,大概有十个人左右。
他再仔细一看,带头的却是老熟人了。叫做张大发,乃是通讯司的人。准确来说,他也是猎骑军的一份子。猎骑军除了承担徐兴夏的警卫工作之外,还承担了一些重要的通讯任务。如果是猎骑兵的战士负责传递通讯,那肯定是来自徐兴夏的命令了。
张大发等人来到要塞的后面,翻身下马,在下面大声的叫道:“林有德,我是猎骑兵的张大发,你这里的情况如何?”
林有德从城墙上下来,来到后面的城门,居高临下的打量一番,确信没有疑问,才大声回应:“我这里情况挺好的,一直都在和鞑子干仗。你大老爷的三更半夜赶来,有什么急事?”
张大发仰头回答:“没有什么大事。我是奉委员长的命令,挨个查看各个隘口的情况。呶,我刚刚从宿嵬口那边过来。你们这里的道路,真他娘的不好走,搞得我耽误了大半天的时间。要不然,我早就来到了。黑不隆冬的,摔了我两匹好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