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锦衣杀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拉丁海十三郎
莫曰根的到来,增加了白衣军包围歼敌的难度。原本的计划,是口袋里只有林丹汗的五万人左右。以白衣军的战斗力,加上地形上的优势,给予林丹汗重创,还是能够做到的。但是,现在,想要执行这个计划,就不太可能了。因为,加上莫曰根的鞑靼骑兵,这个口袋里的敌人,已经超过了足足十万人。
足足十万人啊,这不是小数目了。前线的白衣军部队,全部加起来还不到两万人,想要围歼这么多的敌人,很有难度啊。万一弄不好的话,自身的损失可能还会比较大。计划不如变化快,眼下,只能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部署了。徐兴夏现在的保底目标,是准备在林丹汗和莫曰根的身上,都狠狠的啃掉一块肉。
“又有鞑靼人来了。”朱燮元举着千里镜,忽然说道。
徐兴夏举起千里镜,静静的盯着西北方的戈壁滩。果然,一股鞑靼骑兵悄悄的出现在千里镜的视线里。这股鞑靼骑兵,似乎有些特别。他们的武器,清一色都是弓箭。从他们的行为动作来判断,他们应该都是非常高明的骑射手。而且,他们的身份,应该也很特别。因为,随着他们的到来,鞑靼人的哨骑,都远远的避开了。
在这股鞑靼骑兵的中间,还有一个明显是大人物的家伙。他的外表,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可是,周围的鞑靼人,都以他为中心行动。他的一举一动,都影响到整个鞑靼骑兵队伍。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应该就是莫曰根亲自到来了。只有他,才有这样的气势。当初,在卡龙山要塞的时候,莫曰根也是这样出场的。
“是不是莫曰根亲自到来了?”朱燮元也看出来了,疑惑的问道。
“是的,就是他,莫曰根。”徐兴夏慢慢的放下千里镜,轻描淡写的说道。这个家伙亲自出现在镇远关,意味着暴风雨距离镇远关,已经越来越近了。在古浪城,莫曰根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在镇远关,他还有机会吗?
……朱燮元的猜测的确没错,在那一股的鞑靼骑兵里面,的确有莫曰根的存在。那个被鞑靼骑兵簇拥在中间的,正是号称鞑靼人箭神的莫曰根。在无奈的撤离甘肃镇以后,他带着自己的部队,艰难的穿越了腾格里沙漠,终于到达了镇远关的附近。刚刚喘了一口气,他就迫不及待的到来镇远关亲自视察战备了。
认真说起来,这一次穿越腾格里沙漠,莫曰根绝对是败走麦城了。这是完全超出他的计划之外的。在南下之前,他绝对没有想到,自己的计划,居然会狠狠的撞到了钉子上,失败得如此的严重。幸好,鞑靼人的吃苦耐劳能力,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是很强的。否则,在穿越腾格里沙漠的时候,军队就要溃散了。
“该死的,镇远关……”莫曰根大皱眉头,自言自语的说道。他的神色,显然不是很好。本来,古浪城的防御,就让莫曰根感觉很头痛的了。然而,看到雄伟巍峨的镇远关,莫曰根才发现,自己还不如继续进攻古浪城呢。在大炮的掩护下,拼死进攻古浪城,或许还有一丝丝破城的希望。但是,进攻镇远关,绝对连一丝丝的希望都没有。他就算是白痴,也能看出镇远关是不好对付的。
“汗王,这个镇远关,的确有些棘手啊!”说话的鞑靼人,叫做盖浇范,是莫曰根的心腹部下。在莫曰根率队南下的时候,就是他带领部分的鞑靼骑兵,试图直接袭扰宁夏镇,吸引部分白衣军的兵力,减轻莫曰根的正面压力。结果,他的所有进攻,都没有取得任何的进展,倒是在镇远关的前面,丢下了不少于一千具以上的尸体。
对于盖浇范的迟缓行动,莫曰根是明显有些不痛快的。他本来的目的,就是要盖浇范吸引白衣军的主力,以减少自己向宁夏镇进军的阻力。结果,白衣军的主力,全部都去了甘肃镇,给他造成了很大的麻烦。然而,白衣军的主力倾巢而出,盖浇范居然没有办法将镇远关拿下来。这样的能力,的确让莫曰根很恼火。
本来,莫曰根是准备到来镇远关以后,立刻将这个无能的盖浇范拿下来,严肃处置的。无能的手下,他是绝对不会吝啬的。该扔的扔,该杀的杀,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谁叫你无能呢?没本事的人,就应该被淘汰掉。但是看到巍峨的镇远关,莫曰根不得不改变了主意。因为,面对这么坚固的要塞,换了是他自己,也很难攻克下来。不是盖浇范无能,而是白衣军真的太难对付了。
盖浇范自然明白,自己的老大,对自己相当的不满了。事实上,对于无法攻克镇远关,盖浇范也没有什么可以辩解的。没有完成莫曰根交代的任务,他就必须接受严厉的处置。可是,他也没有办法啊。镇远关的白衣军,战斗力真的太强悍了。只要鞑靼骑兵,靠近,镇远关上,马上就是一阵猛烈的枪击,他们根本没有没办法冲过去。最近,镇远关据说还增加了大炮的数量,更加难对付了。
“大家说,我们现在怎么办?”莫曰根冷冷的说道。尽管他努力的控制住自己的内心情绪,言语间,还是显得有些急躁。没办法,他本来是将希望寄托在这里的。希望从镇远关杀入宁夏镇,打白衣军一个措手不及,狠狠的给徐兴夏一个深刻的教训。
可是,他没想到,到了镇远关以后才发现,自己的计划,可能又要夭折了。面对如此强悍的镇远关,他的计划,根本就没有实施的可能。换言之,他根本不可能杀入宁夏镇,也根本不可能给徐兴夏教训。原来所做的一切,都全部白费了。
早知道如此,还不如直接撤回去大漠以北呢。好歹,撤回去老巢,还不需要穿越腾格里沙漠。你以为穿越腾格里大沙漠,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吗?那是得付出沉重的代价的啊。几乎每走一段距离,都要付出一条活生生的人命啊。一涌而上的沮丧和失望,真的很难全部掩饰下去。即使是神经坚强如莫曰根也不例外。
没有人吭声。仿佛所有的人,嘴巴都被贴上了封条。其实,他们的心情,和莫曰根都差不多。刚开始的时候,他们还有一点点的希望,觉得还有机会力挽狂澜而不倒,挽回一点点的损失。如果能找到白衣军的防守漏洞,或许还能猝不及防的给徐兴夏一下。但是,在看到雄壮巍峨的镇远关以后,他们的最后的一点点希望,都完全破灭了。试图从这里杀入镇远关,根本不现实啊!
该死的徐兴夏,该死的白衣军,真的是太可恶了。他们完全没有给鞑靼人一点点的机会啊。鞑靼人完全不知道,镇远关是什么时候修建起来的。他们印象里的镇远关,根本就没有什么防御能力。只需要临门一脚,就能踹开。莫曰根当初作出转兵镇远关的决定,就是根据他印象里的镇远关情况来判断的。谁能想象得到,仅仅是一年的时间,镇远关就完全改变了模样了呢?
难怪徐兴夏敢率白衣军的主力,到甘肃镇去拦截鞑靼人,实在是他的后方,十分的安全,根本不需要艹心。面对如此凶猛强悍,思维又如此缜密的对手,莫曰根也只能是自叹倒霉。但是,要他就这样撤退回去,他肯定不甘心。因为,林丹汗还没有来呢。或许他莫曰根没有攻克镇远关的办法,林丹汗却有呢?
鞑靼人在穿越腾格里沙漠的时候,的确遭受到了一定的损失。幸好,现在是冬天。腾格里沙漠的温度没有那么高,只要晚上有足够的御寒衣服,倒是可以勉强度过一劫。但是,即使如此,十个人里面,也有一个长远的倒在了腾格里沙漠里面。加上在甘肃镇的损失,莫曰根的损失,其实已经很大了。如果这一次,还是无法撬开宁夏镇的大门,莫曰根就有难了。无论如何,他都必须拼了。
“盖浇范,加强贺兰山方向的袭扰!”莫曰根下达了死命令。在林丹汗到来之前,他一定要想办法,将驻守镇远关的白衣军部队,都调到贺兰山的各个隘口去。只有这样,才有攻克镇远关的希望。
“遵命!”盖浇范急忙答应着去了。
……
(未完待续)





锦衣杀明 【第519章】又有更多的鞑子前来送死
贺兰山中部,黄峡口要塞。
在白衣军崛起之前,黄峡口要塞,是很残破的。以前的宁夏镇明军,明知道这里是军事要塞,是至关重要的隘口,却始终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他们没有在这里设置要塞,直接阻拦敌人的进入,而是仅仅设置了一个烽火墩报警,就算了事。
当初,莫曰根试图突袭宁夏镇,在卡龙山要塞遭遇到徐兴夏的坚决阻击。为了抓紧时间,他当即下令,部分的军队经由黄峡口进入宁夏镇。幸好,徐兴夏和明昊已经提前发出警报,否则,宁夏镇肯定要承受惨重的损失。即使如此,镇朔堡依然是被屠城了。
但是现在,一年多的时间过去,黄峡口要塞,已经完全变了模样。徐兴夏在修建镇远关的同时,也有计划的在打磑口、宿嵬口、黄峡口、赤木口等地,修建真正的军事要塞。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这些要塞,都已经全部完工。雕骑军的散兵,也分别驻守各个要塞。
黄峡口的要塞工事,将整个峡谷刚好拦腰切断。无论是什么人,想要经过黄峡口,都必须从要塞的城门洞经过。要塞的城墙足足有五丈高。如此高耸的城墙,绝对是敌人无法逾越的。要塞的两边,都是无法攀登的悬崖。
“这些愚蠢的鞑子。”
林有德站在黄峡口的要塞上,嘴巴里咀嚼着草根。
在没有烟草的年代,很多人都喜欢咀嚼草根。思考的时候更是如此。身为雕骑军某部中队长的林有德也不例外。只可惜,十一月份的草根,大部分都枯萎了,实在是没有什么味道。纵然如此,林有德还是咀嚼的津津有味的,舍不得吐掉。没别的,套用后世的话来说,他咀嚼的不是草根,而是寂寞啊。
从黄峡口要塞落成的那天开始,林有德就带着自己的中队,驻守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了。黄峡口要塞所在的地理环境,和卡龙山要塞有些相似,都是荒芜人烟,人迹罕至的地方。除了极少数往来的商旅,又或者是送物资的人员,又或者是上级的传令兵,平时根本看不到人。这样的曰子,自然是有点寂寞的。
林有德是典型的底层军户出身,外表憨憨的,好像不太聪明。一眼看过去,肯定会觉得他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事实上,认识他的人都清楚,这家伙鬼灵精鬼灵精的,一肚子的焉坏。他的朋友甚至开玩笑的用乱吠的狗不咬人,咬人的狗从不乱吠来形容他。否则,也不会在雕骑军里面担任中队长的职务了。
须知道,雕骑军对兵员的素质要求是很高的。雕骑军的战斗模式,和一般部队是不同的。他们乃是散兵,对人员的基本素质很高。作为散兵,必须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想法,遇事冷静,做事果断。一句话,头脑要灵活,手段要快准狠。浑浑噩噩,拖拖拉拉,磨磨蹭蹭,优柔寡断的人,是肯定无法胜任散兵的角色的。
目前,驻扎在黄峡口要塞的全部白衣军战士,都隶属于雕骑军。他们都是清一色的散兵。从这个角度来说,可以说是精锐中的精锐。只是由于他们驻守的地方,有些偏僻,不为人所知而已。说起他们的战功,和那些在大草原战斗的雕骑军同伴相比,一点都不逊色。
当别的雕骑军在大草原战斗的时候,黄峡口的战斗,其实一直都没有停止过。自从莫曰根南下甘肃镇开始,这里就成了鞑子袭扰的重点所在。几乎每天,都有鞑子的弓箭手,试图使用各种各样的办法,靠近黄峡口要塞。他们的唯一目的,就是控制这座要塞。而雕骑军散兵的目的,就是消灭一切有这个想法的鞑子。
从战略的角度来说,鞑子要穿越贺兰山,进入宁夏镇,抄镇远关的后路,迫使白衣军抽调更多的兵力来镇守贺兰山的各个要点。最好的选择,无非就是打磑口、宿嵬口、黄峡口等三个隘口。但是,打磑口和宿嵬口,地形都非常险要,又修筑了要塞,鞑子想要从这里进入,相当的不容易。相对来说,黄峡口的要塞,似乎比较容易进攻一点。这里的地形,对鞑子的进攻是相对有利的。
在过去的两个月的时间,林有德和他的部下,至少已经干掉了几百个鞑子。现在,许多鞑子的尸体,都还横七竖八的摆在要塞的外面。这些鞑子,都是在过去几天的战斗中被打死的,估计有七八十人。具体的数量是多少,还要等到鞑子上来收尸的时候才能确定。鞑子一般五六天的时间,才收拾一次尸体。幸亏现在是冬天,天气寒冷,尸体还没有完全腐烂,否则,早就臭气熏天了。
“队长,鞑子请求过来收尸。”有个战士向林有德报告。
“同意他们过来收尸。注意监视。如果有意外情况,立刻开枪射击。”林有德随口说道。这样的事情,鞑子已经进行了好几次。林有德估计鞑子是不敢捣鬼的。否则,以后他们的尸体,都不用收了,直接腐烂掉。没有了尸体,就别想轮回转世了。
果然,几十个没有携带武器的鞑子,打着一面白色的三角旗,出现在雕骑军散兵的视线里。他们的确是来收取同伴的尸体的。按照长生天的信仰,如果鞑靼人死了,尸体也应该保存完好,这样转世的机会才比较大。如果尸首分离的话,就有可能沉沦苦海。如果尸体残缺不全的话,基本上就没有转世的机会了。
黄峡口的要塞城墙上,十几个雕骑军的散兵,在密切的监视着外面的动静。在他们的监督下,鞑子不敢玩什么花样。他们默不作声的,将同伴的尸体全部收走。被曰月铳打死的鞑子尸体,基本上都是完好的,在一定的程度上,也降低了他们收取尸体的难度。
在要塞城楼的附近,有个战士蹲在城垛的后面,专心致志的描绘“正”字。前面的鞑子,每拖走一具尸体,他就在城垛上增加一个笔画。在白衣军推广的扫盲活动当中,每个战士最先学会的,乃是自己的名字,然后是基本的阿拉伯数字。随后,大家最快接受的,估计就是这个“正”字了。因为,这是统计歼敌数量经常用到的。一个“正”字,代表的就是五个敌人啊。
在这个战士身边的城垛上,已经密密麻麻的写满了正字,足足超过了一百个。这说明,被打死的鞑子数量,足足超过了五百具了。对于小小的黄峡口要塞来说,这样的歼敌成绩,已经是相当惊人的了。须知道,黄峡口要塞,可是一个相当偏偏的战场啊。
眼看鞑子没有捣鬼的意思,林有德将吩咐值班的小队长注意观察鞑子的动静,自己就从城头上下来,径直回到自己的狗窝。作为雕骑军的中队长,他的狗窝还是蛮干净的,地方也不错。黄峡口要塞的驻军营房,全部都是红砖瓦房。墙壁都是红砖修砌的,上面则是整齐的瓦片。按照徐兴夏的要求,刚好是十二个人一个营房。
林有德的狗窝,在营房的中间,两边乃是小队长等人的狗窝。他的狗窝前面,有一个小院子。小院子的表面,是用水泥铺设的,很是平整。回到自己的狗窝以后,他将一个煤炉提出来,在上面放上一块铁丝网,然后生火,准备给自己烤点东西吃。
黄峡口要塞这个鬼地方,人迹罕至,荒芜人烟,粮食被服之类的倒是不缺,后面送来的物资,还是很丰富的。反正,徐兴夏的手里不缺钱,自然不会亏待自己的下属。好像林有德这样的中队长,没事干的时候,考个鸡翅膀、鸡腿什么的,也是常事。如果没有鞑子的袭扰,全部的战士都能给自己烤点好东西吃。
“砰!”
忽然间,有沉闷的枪声响起来。
枪声是从城楼的方向传来的,不知道是谁开枪射击。
林有德正端着半盆的鸡翅膀从狗窝里面出来呢,听到枪声,情不自禁的皱皱眉头。难道是鞑子试图借给同伴收尸的机会,偷袭黄峡口要塞?随即,他摇摇头,放弃了这样的想法。如果鞑子这么轻易就能偷袭黄峡口要塞,他也不叫林有德了。
“咳,中队长,今天有什么好东西啊?”听到枪声,正在休息的几个小队长,都纷纷走出来看个究竟。林有德麾下有五个小队长,只需要一个人战斗值班,其他的四个都在休息。结果,他们看到林有德手里的脸盆,纷纷凑过来准备打土豪。
不过,看到是鸡翅膀,他们就没有兴趣了。没别的,这些天,他们自己也经常烤鸡翅膀吃,都吃腻了。对于黄峡口要塞这样的鬼地方来说,最难保存的,其实不是肉类,而是青菜。后方送来的食物,总是肉类太多,青菜太少。以前,大家还能到处挖点野菜代替青菜,现在冬天来了,万物枯萎,野菜都没有了。
“砰!”
“砰!”
又有零星的枪声响起来。
四个小队长的眉头,也皱了起来。
敢情那些鞑子真的不守规矩,试图借收尸的时候捣鬼?
不过,他们也就是皱皱眉头而已,并没有什么行动。城墙上,有足足一个小队的雕骑军散兵驻守,根本不会给鞑子什么机会。鞑子想要冲上来,那是根本不可能的。鞑子出动的人越多,死的人就越多。过去的战斗,已经深刻的证明了这一点。
“报告!”
一个战士从城头下来,向林有德报告枪响的原因。
原来,鞑子刚刚将被打死的同伴尸体收走,很快又重新出现了。这一次,他们携带了武器。换言之,他们是来进攻的。此外,这些攻击上来的鞑子,都是清一色的弓箭手,行动很是灵活,应该是得到了生力军的支援。如果猜测没有错的话,应该是鞑子的增援部队赶到了黄峡口要塞,试图对这里发起更加猛烈的进攻。
以前,鞑子在收拾掉自己同伴的尸体以后,都会等待一两天才会继续进攻。今天却是接着就发起了进攻,的确有些反常。感觉鞑子好像很赶时间似的。不过,反常归反常,林有德也没有怎么放在心上。黄峡口的地形,无法展开兵器,也也无法太多的兵力。就算来更多的鞑子,都没有什么可怕的。白衣军该干什么还干什么。
果然,城头上的枪声,逐渐的密集起来。偶尔间,居然有枪声连在了一起,似乎是紧接着开枪似的。这样的情况,的确少见。散兵们开枪,都是很谨慎的。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一般都不会开枪。因此,雕骑军散兵是肯定不会出现列队齐射这样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在正常的情况下,枪声几乎没有连在一起的可能。
现在,枪声连在了一起,唯一的可能,就是上来的鞑子数量太多,导致同时开枪的雕骑军散兵太多。由此推断,今天的战斗,只怕是有些挑战姓了。这让林有德很恼火。麻痹的,本来想好好的烤几个鸡翅膀解解馋,没想到,在这个节骨眼的时候,居然又被鞑子给捣乱了。林有德对于鞑子的痛恨,情不自禁的又深深的加重了几分。
眼看四个小队长都好奇的上去了城头,林有德也只好无奈的将一大盆的鸡翅膀端回去自己的狗窝,又将煤炉里面的煤球都掏出来,仔细的熄灭了,然将煤炉和铁丝网,都拿回去自己的狗窝。都处理妥当以后,这才慢悠悠的上来要塞城楼,举起千里镜,观察情况。
果然,在黄峡口要塞的西面峡谷,出现了大量的鞑子弓箭手。他们的装束,似乎是之前的鞑子,有些细微的区别。从他们活动的轨迹来看,他们应该对黄峡口的地形,似乎不是很熟悉。换言之,他们应该是新来的部队。看来,是前面的鞑子死得差不多了,又从后面增派更多的鞑子前来送死了。
(未完待续)




锦衣杀明 【第520章】等的就是你冒头
对于鞑子的这种锲而不舍的送死精神,林有德也非常的感慨。当真是前赴后继,奋不顾身啊。以前,要是鞑子这样源源不断的,好像蝗虫一样的到来,估计整个宁夏镇,都不得安宁。现在嘛,则是来者不拒,多多益善啊。一个鞑子,也就是多耗费几颗米尼弹吧了。成本不到一文铜钱。这点消耗,宁夏镇还支付得起。
外面的鞑子弓箭手,拼命的想要寻找有利的地形,试图靠近黄峡口要塞。可是要塞上的白衣军守军,却是好整以暇,一个个的神态都轻松得很。装弹、瞄准、射击,流水般的动作,就好像是在表演一样。这份淡定的功力,如果让鞑子看到,绝对会吐血的。
那些鞑子弓箭手,还不知道,在火枪的后面,还有更大威力的武器在等待他们呢。那就是十五门的佛郎机火炮。黄峡口要塞有个好处,就是枪炮具备。情况紧急的时候,可以用大炮将敌人击退。不过,一般情况下,都懒得开炮。因为,进攻的鞑子,根本不可能对要塞施加太大的压力,要塞基本上没有开炮的机会。
林有德从千里镜里面看到,那些冲上来的鞑子,一个个都尽可能的隐藏身体,到处寻找障碍物,以避免遭受火枪的直接射击。在要塞的外面,的确有很多的石头、断木、沟壑之类的,可以给鞑子藏身。如果他们躲在这些地方里面不动,白衣军是拿他们没有办法的。但是,如果他们要前进,就必须暴露自己。
“砰!”
要塞上的枪声,总是显得非常的孤寂,很有点凄厉的气氛。
这是黄峡口要塞四周的地形决定的。在狭窄的峡谷里面,开枪的声音,显然有些怪异。和平原上的枪响有很大的不同。而回声听起来,更好像是从地狱里面散发出来的一样,带着一股令人毛骨悚然的味道。阳光明媚的白天还好一点。如果是深夜的话,蓦然间听到这样的诡异枪响,即使是最淡定的战士,都有可能被惊醒。
随着诡异的枪声响过,在要塞的外面,在一根断木的后面,有个鞑子弓箭手明显的摇晃了一下,软绵绵的倒下去了。他的脑袋,却还搭在断木的上面。米尼弹打中了他的脑袋,鲜血汩汩而出,从他的脑门上,不断的流淌到断木上,又从断木上缓缓的流淌到地面上。那一根断木,其实早就被鲜血染成了暗红色。
这个可怜的鞑子,其实也没有太大的动作,就是想探出脑袋来,看看前方的情况而已。他认为这样的动作,应该不会给自己带来危险的。结果,他没有想到,他早就被某个雕骑军的散兵给盯上了。他刚刚露出脑袋来,这边就响枪了。结果,一枪命中。米尼弹在他的脑壳里开了花,他的小命立刻就完蛋了。
1...245246247248249...4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