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穿越1879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狼途
李经述深呼吸一口气,心想面对这样一个皇帝,要回答好如何强国这样高度抽象的问题,绝不能开门见山给他讲民主共和或君主立宪,而要讲究策略:光绪皇帝刚满二十一岁,长期住在紫禁城内,正处于爱做梦的年纪,要给他一个真实的梦境打动他,也就是说,要给他一个强国之梦,一个君临天下之梦!
李经述于是直视光绪皇帝的眼睛,漫不经心地说:“臣昨晚做了一个梦。”
光绪皇帝果然上钩,奇怪地问:“什么梦?”
李经述一笑,滔滔不绝讲起自己的梦和自己的梦想:“臣梦见皇上登上泰山之巅,鞭执天下,万邦来朝,泰西诚服,成为王中之王!臣梦见皇上指挥着千军万马,还有坚船利炮,将祖宗之土,北扩莫斯科,东到东京,西吞欧美大陆!臣梦见皇上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四万万国人美其服,甘其食,乐其居,万世太平由皇上开启。”
其实,李经述自己的强国之梦,是想重做中国的大总统,用坚船利炮、潜艇坦克,守卫中国的“海棠”土,让四万万中国人民都活得有尊严!他曾无数次在镜子前对自己说:“我有一个梦想,让科学与民主,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让四万万中国人民过上泰西腐朽堕落的生活!我有一个梦想,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是中国的行省,印尼是中国的香料地,印度是中国的茶叶种植园,澳大利亚是中国的牧场!!我有一个梦想,分裂日本,拆迁沙俄,打破英国,让中华帝国的旗帜,在世界之林高高飘扬!!!”
这种话他排练了很多次,语气铿锵有力,情绪饱满,对光绪皇帝说到最后,李经述两眼放光,光绪皇帝很激动,因为在宫里,西宫的太监们都不太把他当回事,要真能实现李经述说的强国之梦,那怕只有一天,肝脑涂地他也乐意。光绪皇帝赶紧问,这些美梦如何成真?
时机已到,李经述这才跟兴致勃勃的光绪皇帝讲起具体的新政措施,他把一本集合了自己和容闳、李提摩太、严复等人智慧的《西洋各国维新变法考》交给光绪皇帝,称中国只要“练就十万强兵,开办一万工厂,兴办一万学校”,即可实现强国之梦。
光绪皇帝翻阅了《西洋各国维新变法考》,很感兴趣,就其中一些细节,比如如何议事,君主如何指导宪法的颁布,详细询问李经述,君臣一问一答,不知不觉谈了两个时辰,涉及八股、办学、铁路、开矿、购舰、练兵、教育等,光绪皇帝对李经述更加刮目相看,他越发觉得翁同龢阻挠他和李经述见面是出于和李鸿章的私人恩怨,心里对翁同龢公私不分很不痛快。
最后,光绪皇帝问李经述:“中国变成世界强国,你以为需要多长时间?”
李经述仔细想了想,很多改革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容易生乱,于是回答说:“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十年发展,臣以为不出三十年,中国可超越大英帝国。”
“哦?需要三十年?”光绪皇帝毕竟还年轻,觉得这时间有点长,追问了一句,“需要这么久?”
说三到五年可以让中国民主、富强,显然是吹牛皮,改革会触动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不会一蹴而就,李经述点点头,回答光绪皇帝说:“是的。三十年中国一定行。”
“朕知道了。”光绪皇帝还年轻,有点急于求成,听到强国需要这么长时间,面色有一点不悦,道:“你去山东好好干吧,不要让朕失望。”
李经述面见完光绪皇帝,按照李鸿章的指点,备了一份厚礼,去颐和园慈禧太后那谢恩。一般二品以上的官员出京任职,到颐和园给慈禧太后谢恩,是晚清官场的潜规则。
见慈禧前,李经述先送了李莲英一辆价值千金的豪华洋马车,还有十个印度产的极品大烟,李莲英一高兴,便告诉他慈禧太后喜欢什么样的东西。
李经述便通过李莲英,向慈禧太后进贡了一座瑞士产的精致玻璃箱八音盒,里面音乐一响,就会有舞女跳舞,还有一尊印度产的镶嵌翡翠宝石的玉面佛像。
李经述曾问过李鸿章,中国为什么办什么事情都要送礼?这社会有不送礼能办好的事情吗?
李鸿章道:“中国就是人情社会,孔圣人收学生,还得收几斤腊肉作学礼呢。礼多人不怪呀。”
李经述的礼物,果然收到了效果。慈禧太后收了李经述两样贡品,玻璃箱八音盒和玉面佛像,心里十分喜欢,加上李莲英在一旁介绍李经述文韬武略,颇有战功,慈禧太后问了他几条自强之策,也颇为满意,道:“怪不得李中堂在哀家面前说,他的位置后继有人,你果然有定乾坤之才,哀家会跟皇上说说,维新变法有利于爱新觉罗的江山社稷,你署理山东巡抚,放手干吧,哀家给你撑腰。你还有什么要求吗?”
李经述回答说没有其他要求,慈禧太后还赏给李经述一些福字荷包、银钱,恩赐他可以在颐和园的西苑门内骑马。
李经述从北京回到天津的府邸,谭嗣同上门拜访了。谈道维新变法,谭嗣同毫无顾忌地说:“古之变法维新,多有牺牲,如今这世道,恐怕最后非得流血不可。”
李经述摇摇头,道:“本官是武将出身,在战场上杀敌,不管是日本兵还是法国兵,眼睛都不会眨一下。但是,在国内变法维新,我还是希望少些流血牺牲。那些喜欢把枪口对准手足同胞的人,不管如何把自己的愚昧凶残,挂上替天行道或正义真理的旗帜,上台后难免会施行暴政,对民众来说,会是噩梦,对民族来说,更是灾难!”
谭嗣同一听,极为佩服:“我没李兄看得深远”。
李经述留谭嗣同在家吃饭,之后两人便约定十天后同去山东济南府。
十天后,秋风渐起,李经述在天津安排好北洋水师和新军军务,让段祺瑞、冯国璋负责把新军开到山东驻地,自己带着席慕兰、容雪等家眷,由亲军护卫,往山东进发,王士珍建议沿路考察民情,李经述便没从水路前往烟台。
那日天色阴沉,李经述一行人的车马在官道上准备离开,谭嗣同还没有到,李经述心里正在着急,谭嗣同和一个中年汉子骑高头大马赶到,“达达”的马蹄声越来越近。
那中年汉子背了一把青龙长刀,刀长十余尺,刀身镶有双龙吞月的图案,霸气外露。李经述骑马上前迎道:“原来是王五大哥,我们又见面了。好久不见,上次在日本你为国出力,我还没有好好感谢你呢。”
“王五虽是一介草莽,为国为民,义不容辞。”大刀王五一拱拳,对李经述说。
谭嗣同骑马上前说,然后给李经述介绍同他一起来的中年汉子:“这次听说我要跟巡抚大人去山东,山东现在拳匪闹得很凶,王五大哥特赶来相助。”
王五给李经述行抱拳礼,李经述说:“王五大侠行走江湖多年。此去山东,我们正需要这样的人才,求之不得呀。这样,我们一行中,两位夫人是女流之辈,她们的安危就交给王五大侠负责了。这次是私事,我一定要付酬劳的。”
大刀王五脸顿时黑了,还是不要,道:“为朋友办事,绝对不能收钱。”
席慕兰微微一笑,打圆场道:“也是。我们这样的无价之宝,巡抚大人倾家荡产也付不起镖银呢。”
一行人被席慕兰的话逗得哈哈大笑,尽释前嫌,上路了。
车马在路上走了两天。才进入山东境内,德州知州宋森荫早率领官兵到边界迎接,一行人到德州吃晚饭。晚饭席间,李经述问宋森荫道:“本官听说山东境内最近拳匪为患。滋杀教民,连普通百姓也劫杀。可有此事?”
宋森荫说:“确有此事,入夏以来,拳匪多在曹州、济宁一带滋扰,现在蔓延到泰安、东昌、济南三府。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一千人。”
李经述一听,甚为惊讶,道:“为何拳匪如此横行?”
宋森荫道:“山东这些年各地遭受严重的水旱灾害,百姓灾难深重,十室三空。洋人趁机救灾,二十多家教堂拔地而起,灾民入教者数千人。现在没有入教的民众和教民打官司,经常输,平民觉得洋人在教民背后撑腰,官府怕洋人,所以仇视洋人和教民。加上鲁西南地区,素来‘风气强悍’,拳匪打着扶清灭洋的口号,攻打教堂,很多乡绅也参加了。这些拳匪趁机抢劫财物,绑架勒索,杀害人命,不只教民遭殃,一些非教民也被攻击,家破人亡。”
谭嗣同道:“这就是巡抚大人说的,把自己的愚昧凶残,挂上替天行道的旗帜,对民众来说,果然是噩梦和灾难。”
李经述夸赞谭嗣同说:“壮飞悟性不错,没想到我们此次新政还未实施,首先就得面对拳匪之乱,也好,大乱往往是大治的开始。”
谭嗣同很奇怪,问宋森荫道:“拳匪这样无法无天,官府不管吗?”
宋森荫道:“不瞒诸位大人,山东前任巡抚仇教排外,纵容拳匪,才被朝廷免职,我等也没有办法。”
李经述心想,历史上,李鸿章临终时嘴里还痛骂毓贤纵容拳匪误国,自己这次一定要把拳匪之祸扑灭在萌芽阶段,绝对不许拳祸蔓延!因为李经述知道,义和团的拳民,虽然和刺杀沙俄皇太子尼古拉的那位日本警察津田三藏一样爱国,但最终会害了自己,害了国家,害了人民!





穿越1879 第108章 让子弹飞
李经述就任山东巡抚,人还没走到山东,就得面对拳匪之乱。当时山东拳匪打着“扶清灭洋”的口号,攻打教堂,很多乡绅也参加。这些拳匪抢劫财物,绑架勒索,杀害人命,不只教民遭殃,一些非教民也被攻击,家破人亡,李经述觉得要遏制拳匪,必须“擒贼先擒王”,便问山东德州知州宋森荫道:“拳匪们如何发展拳民?可有头目?”
宋森荫回答说:“据下官查实,山东拳匪的头目有两个,具体名字下官不知,只知道他们外号‘大师兄’、‘二师兄’,在德州、济南各村庄设祭坛,招收青壮年拳员。他们请神时,一般都是磕头念咒语,然后仰面躺下,一会就起来手舞足蹈,气喘如牛,号称自己神仙附体,刀枪不入。”
李经述一听,说:“这跟太平长毛是一路货啊?说说看,他们都请的什么神?”
大刀王五这时站起身,对李经述说:“巡抚大人,我走镖时,看过山东的拳匪请神,什么玉皇大帝、张天师居多,连孙悟空、沙和尚、猪八戒也请。有时诸葛亮、赵云、张飞也有。”
李经述笑道:“这些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神?山东不是孔孟之乡吗?怎么老百姓尽信这样的怪力乱神?哪有真人能刀枪不入的?荒谬!要是真能刀枪不入,太平长毛还能被剿灭吗?”
宋森荫脸红了,低声道:“说来惭愧。事实就是这样的,一般的老百姓读书少,看戏知道一些神,他们认什么神,拳匪号称都能请,然后号称这些神仙附体,刀枪不入。”
大刀王五说:“什么刀枪不入?我看只是一些江湖杂耍卖艺。有时候拳首嘴里还会喷喷火,那也是事先喝了烧酒。”
“哦!民间杂耍呀?”李经述听到这,心中便有数了,不要说1892年的山东,就是再过一百多年,还是有一些所谓的大师装神弄鬼,搞什么空中抓蛇的小把戏,骗胸大无脑的女明星献身或者认干爹。李经述说胸中有了应对之策,宋森荫提醒他说:“巡抚大人,您可要万分小心,山东的拳匪很凶悍的,下官曾率官军拘捕过一些拳民,他们仗着人多,打死官军三人。”
“不足为虑。”李经述点点头,对宋森荫说:“宋大人,本官一定除恶务尽,将拳匪绳之以法。”
当时天已经完全黑了,李经述一行便没有再赶路,在德州歇了一晚,第二天便赶往山东省府济南。
新任巡抚到了有名的“泉城”,济南全城的主要文武官员和当地一些有头有脸的乡绅都出城迎接。山东布政使张人俊参见李经述,行礼道:“巡抚大人不辞劳苦来鲁,下官等未能远迎,失敬失敬!”
李经述看了张人俊一眼,他大约四十岁左右的年纪,额头很宽,有点塌鼻子,其貌不扬,但精神气十足,说了一些场面话后,李经述笑道:“张大人,说起来,我们还是亲戚呢。你的堂叔张佩伦,乃是本人的妹夫!本官来山东,他还特意给你带了家书。”
“啊?是吗?”张人骏很惊讶。他幼年颖悟,十九岁中同治甲子科举人,1868年就中同治戊辰科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庶吉士,以兵科、户科、吏科给事中掌广西、湖广、山东、四川各道监察御史,为人凝重,操履端洁,察史颇严。在官科道时,正值堂叔张佩伦因马尾海战失败被贬,他谨言慎行,缄默言事,很少向人提起他和张佩纶的关系。
李经述看张人骏脸色不对,挥手撤下了身边人,告别了济南乡绅,只留下张人俊一个人。
晚清的布政使职责是承接上级指派的政务、法令宣达各府、厅、州、县。督促其贯彻实施,而且还管理府、州等各级官员,按期发放俸禄,考核政绩,上报督抚。另外布政使还负责征收全省各地赋税,负责财政收支,统计全省各府户籍、税役、民数、田数等民事内容,相当于现在的省长,于是李经述详细询问张人骏济南、泰安等地的拳匪情况。
张人俊为官还算勤勉,对拳匪之乱心中有数,回答道:“下官查实,这半年来,仅济南、东昌、泰安三府,就发生拳匪之祸一百四十六起,教民死亡一百二十七人,非教民死亡四十六人,被烧毁房屋二百多间。”
李经述听闻老百姓死亡这么多人,十分愤怒,对张人俊道:“看来这些拳匪,是托‘扶清灭洋’之名,实际上纠众劫财,刀枪不入乃是愚民,欺骗善良百姓,我们不得不出手压制。你马上去发布告,在山东全境禁拳,违者严惩不贷,一定要把拳匪之祸扼杀在萌芽之中,否则百姓会遭更大的灾祸!另外,派官兵配合本官带来的新军,严守各出省关口,不得让一个拳匪逃到外省。”
张人骏面露难色,道:“山东拳乱,背后多有有势力的乡绅支持。以前的官府都是不管的,也管不了。”
李经述厉声道:“以前是以前,以后乡绅如有支持拳匪者,一经查实,财产充公。
张人俊问道:“告示的内容具体写什么?”
李经述心想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就“禁拳”,他让张人俊以新任山东巡抚的名义,发布第一道禁拳的谕民告示:“国家与泰西各国订约,有保护教堂之责,平民若有冤屈,可向地方长官申诉,平民和教民都是我同胞,一律平等相待,重大冤屈可直接来巡抚府衙呈诉,切勿私自报复,以暴制暴,否则依法治罪,绝不宽贷!乡绅如有支持拳匪者,一经查实,财产充公。”
“这样的告示贴出去,山东将大乱呀!!”张人俊看李经述很年轻,好言相劝。
李经述回答说:“本官心意已决,张大人无需多言,照办就是了。”
第二天,禁拳的谕民告示贴到了城墙上,还有街道上,济南城沸腾了,大街小巷百姓交头接耳,有赞赏之,也有咒骂声。那天早上,李经述刚起床,来到巡抚衙门的后院中晨跑,这是他多年的习惯。那天,天空很蓝,像半块蓝色水晶,几缕白云在庭院上空悠悠浮动,金色的阳光从一棵老槐树上倾泻而下,两只羽毛未丰的小鸟从树杈的鸟巢里探出肉呼呼的头来,张开大嘴巴,叽喳地叫个不停,红色的钩舌清晰可见,仿佛在跟李经述打招呼。
李经述刚到济南,人生地不熟,晚上没有睡好,打了一个哈欠,伸了一下懒腰。这时,谭嗣同匆匆跑进来报告:“巡抚大人,刚府衙前门的守卫来报,十来个乡绅模样的人,还一百多位红布包头的人要往巡抚府衙里闯,说今天非得见大人,我看他们红带扎腰,腰间插着大刀,恐非善类,便让大刀王五带人拦住了他们,你看怎么办?”
“何人如此大胆??”李经述道:“红布包头,红带扎腰,还带着大刀,想必是那些拳民了。领头闹事的人是谁?”
谭嗣同说:“听他们说话,好像拳匪的大师兄、二师兄都来了!”
“哦,大师兄,二师兄?”李经述想起来了,这两人正是拳匪的头目,他笑道:“哦,仗着有乡绅撑腰,这么嚣张?本官正要派人去请他们,他们竟然送上门来,跑到巡抚府衙来闹事,也罢,叫王士珍带上五十个亲兵,跟本官去收拾他们。”
李经述、谭嗣同、王士珍来到府衙前门时,大刀王五正横刀站定,纹丝不动,犀利的目光盯着前来闹事的大师兄和二师兄,他那气场,好像关羽再世,闹事的上百个拳民乱哄哄的,却谁都不敢上前走一步。
过了一炷香的时间,两个胆大的拳民想硬闯,大刀王五把刀子往地上一插,飞身一脚踢过去,其中一位拳民的身体飞出去五六米远,另一位拳民看大刀王五刚插刀的地方,底下的青石砖块都开裂了,目瞪口呆,刀子哐当一声掉在地上,双手一摊退后了,说自己是跟来看热闹的。
“大哥,不好,他是关羽附体,最怕的人是东吴陆逊了。大师兄快发功,把陆逊请来附体,取他的人头。”“二师兄”熟悉三国,看大刀王五的青龙刀,还有气势很像关羽,催促“大师兄”赶紧发功,干掉大刀王五。后面的拳民也纷纷要求大师兄发功,大师兄看了大刀王五一眼,此人一身正气,出手又不凡,恐怕不是好惹的,便一抓脑门,回头转移话题说:“我们先找巡抚大人要紧,一会再回来教训他!”
说曹操曹操就到,李经述这时带人走到了府衙门口,和颜悦色,让大刀王五放拳民的大师兄、二师兄还有十来个乡绅进府衙,到西议事厅议事。来闹事的大师兄和后面的乡绅一看李经述面带微笑,看来并无恶意,加上以前的官府也不曾为难他们,胆子大了,便跟着他进去了,其他人则被王士珍带人拦在了巡抚衙门外。
在西议事厅,大师兄、二师兄等人行礼参拜李经述,行完礼后就座。一位为首的乡绅陈长寿站了起来,他七十岁左右,一身长袍,胡子花白,道:“巡抚大人,我们都是本地的乡绅,大人发布告示,禁止拳会活动,但拳会扶清灭洋,都是忠于朝廷的义士!老朽窃以为官府应该提倡,前任巡抚大人就是这样做的。”
“义士?”李经述脸色突然一沉道:“灭洋?你们灭的都是我中国同胞,死的都是中国老百姓!前任巡抚昏庸无知,才被罢免。本官绝不会饶恕!既然诸位都来了,我们就好好算算旧账!”
大师兄和二师兄先前没料到官府会追究他们的责任,一听李经述这话,环视议事厅,已经立了不少荷枪实弹的亲兵,这时候想开溜,已经太晚了,心里顿时紧张起来。额头上直冒冷汗。
这时,陈长寿说:“大人初到山东,可能还不了解当地的民情,教民大都是洋人的奴才,食洋人的救济粮,就忘了自己是中国人,专门仗势欺压良民,一肚子坏水!那些教民还目无尊长,根本不把我们这些乡绅放在眼里。”
“放肆!”李经述厉声喝道:“本官岂会不了解民情?本官曾亲入灾区救灾,知道灾民的苦处!不管是谁的饭,百姓只要家人不被饿死。便比什么都好。据本官了解,大多数教民都守规矩。即便他们有错。生杀大权也只有官府能决定,你们凭什么动用私刑,罔顾人家性命?而且,本官听闻拳民们还劫财,烧毁民房,打家劫舍,眼里还有没有王法?这跟土匪有什么区别?”
听李经述的语气越来越犀利,大师兄越来越心慌,答非所问,道:“官府向来袒护洋人和教民,我们非把洋鬼子全灭了不可。”
李经述哈哈大笑,道:“就凭你们的几把大刀,能敌得过洋人的枪炮吗?”
二师兄拍拍胸脯,道:“大师兄说了,拳民们念了咒语。就自有神助,洋鬼子的枪炮奈何不了我们。”
李经述冷笑道:“本官听说,前些日子在德州,拳民杀了官兵,也被官兵杀死二十七个,他们不是刀枪不入吗?”
这时,在座的乡绅开始议论纷纷,有人对拳民刀枪不入表示怀疑。大师兄涨红了脸,诡辩道:“被打死的拳民是心不诚,功力不够。”
李经述一听,明白了,这话说出了一切邪门歪教或“大师”糊弄人的“秘诀”:“完全信教主说的话,才算心诚,一旦你信了,你就上当受骗了;如果你不信,人家就说你心不诚,达不到效果。这样,他们的谎言就永远不会被拆穿”。不过,李经述没那么好糊弄。略加思考,便道:“你们的功力谁最厉害?想必大师兄吧,大师兄的心,肯定是诚的。功力肯定够啦?给本官表演一下刀枪不入吧。如果你真能刀枪不入,本官就收回禁拳令。”
“大人此话当真??”二师兄抢着说:“我们大师兄的功力,有目共睹,我们亲眼看他发功,铁布衫罩体,火铳都打不伤。”
二师兄没想明白,大师兄表演时,火药的分量偷偷减少了十分之一,所谓的铁布衫,也只是胸前藏了一块铁板。坑人的二师兄把大师兄逼到了墙角,大师兄浑身大汗淋漓,又不好拒绝,只好硬着头皮答应表演一次。
“好!”李经述派人让王士珍收了外面拳民的刀子,把他们都放到院子的小校场里来,让他们睁眼瞧一瞧大师兄怎么发功,到底能不能刀枪不入。
只见大师兄向前走了大约一百步,转过身子,拱手像东南方向拱手作揖,跪下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躺在地上,然后双唇蠕动,开始振振有词:“天灵灵地灵灵,日月照我,托塔李天王,快快附我身,麻里麻里哄。”然后,他站起身来,双腿叉开,两手下垂,开始疯狂摇头。
王士珍举着火枪,瞄准后问道:“好了吗,我数三声,就开枪了,一、二、三……”
拳民们都觉得差不多了,屏住呼吸,想看看大师兄到底能不能刀枪不入!李经述也睁大了眼睛,盯着大师兄的脸,下令王士珍开枪,让子弹飞一会!




穿越1879 第109章 中西文明冲突
李经述和拳民们都屏住呼吸,等着看大师兄怎么“刀枪不入”。王士珍也举枪对准了大师兄,准备扣动扳机,让子弹飞。这时,一阵冷风吹来,大师兄突然睁开眼,大声喝道:“大人,且慢!”
1...4445464748...1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