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闯王李自成新传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老茅
李鸿基松了一口气,说道:“那位郡主我见都没见过,有什么舍不得,只不过她自己肯定不愿意,你又能拿她怎么办?”
贺景见李鸿基没有发火,才放下了心,道;“不管她愿不愿意,她都得做,闯王直接赐给洪承畴就是。”
李鸿基想了想,道:“不妥,有道是强扭的瓜不甜,你也说那位郡主在闯王府恐怕还有图谋,她若不肯配合,事情办砸了反而不美,看来还得动点脑筋,这样你到军营把我军最好的军医找来,我有些问题问问军医看可不可行?”
贺景一头雾水,使用美人计还要找军医干吗,莫非闯王想用春药,摸了摸怀里,刚想说自己身上有,又想到若闯王看到自己随身带着春药,不知会怎么想,连忙叫了一名手下吩咐道:“你去把咱们最好的军医找来。”
那名手下应了一声,快速朝军医处跑去,李鸿基已带着贺景回到了书房,坐了一会儿,贺景的手下已领了一名老军医过来,那人留着雪白的胡须,光看那的胡子会认为他有七八十岁,看他的脸却是满面红光,只有六十不到的样子,走路的姿势更是虎虎生风,可以和一个壮年人媲美。
那人一见李鸿基,正要下拜,李鸿基连忙扶住,道:“老先生请起,看老先生的气色非凡,不知先生高寿?”
那人道:“回闯王,老朽已七十五了。”
李鸿基一怔,这年头七十岁的人都很少,看他的样子再活个十年二十年恐怕都不成问题,倒像精通养生之道,医道应该不差,说道:“老先生好福气,还没请教先生的大名。”
那人拱了拱手,道:“闯王不必客气,老朽姓尚名炯。”
尚炯,他就是后来在李自成营中赫赫有名,因医术高明,救活过许多大将被尊称为老神仙的尚炯,看来自己营中捡到了宝啊,李鸿基大为高兴:“尚老医师,本王是久仰大名,没想到已在我营中,本王待慢了。”
尚炯见李鸿基听过自己名字,也不感到奇怪,他走南趟北,不知救过多少人,这次在陕西,刚好看到闯军大势招收大夫,他看到许多伤员在痛苦的呻吟,一时动了侧隐之心,报了名,后来见到闯军对待百姓很好,军中需要的医生很多,就留了下来,很快他的医术在众人之中就脱颖而出,被公认为闯军中最医术最高明之人。
尚炯道:“区区薄名,不足挂齿,闯王有何事,还请吩咐。”





闯王李自成新传 第三章大明郡主上
见了尚炯,李鸿基暂时把刚想的事丢下,对尚炯道:“尚老先生,你医术如此高明,不知现有多少徒弟?”
尚炯不明白李鸿基问他徒弟干什么,但还是回答道:“跟老朽学医的也有十余人,如今大多都已出师,现在跟在老朽身边的只有一人。”
李鸿基道:“尚老医师行医几十年,才教出了十余名徒弟,太少,太少,本王有一个想法,想在西安建一个专门培养军医的书院,由尚老先生任院长,到时不出数年,尚老先生门下可能就多出数百名弟子,不可尚老先生可否屈就?”
尚炯大喜,道:“多谢闯王看重,老朽岂有不愿之理。”尚炯虽然医术高明,他也很想把自己的本事传给后人,但限于条件,收徒只能一个一个的教,否则没有那么多病人上门,多收了门徒,门徒生存不下去也是枉然,他如果不是走南趟北,而象一般医师一样只呆在一个地方,生怕教了徒弟抢自己的饭碗,可能收徒还到不了十几人,若闯王能出资开办学院,以后自己的学生满天下,那自己也能流传千古也说不定。
李鸿基见尚炯愿意,马上吩咐邢秀娘拔出一笔银两,专门开办医校,以一期能培训二百人为准,抽调军医处的大夫作教师,尚炯见李鸿基做事雷厉风行,自己也要回去作好准备,正要向闯王告退,李鸿基突然向他问道:“尚老先生,不知有没有一种药物吃了会使人产生幻觉,感觉自己已经死了,但过后对身体却无害。”
尚炯道:“这种药物现成的没有,但要配制却也不难。”
李鸿基本只是随便问一下而已,没想到真能有,忙问道:“这种药物配制难不难,几天可配制出来?”
尚炯回道:“只要有材料,配制不难,老朽三天就能配好。”
李鸿基喜道:“好,要什么材料,你尽管向主管军需的人要,我会让他们全力配合你,三天后你给有一份可供数人使用的药物给我就可以。”
尚炯应了一声,退了下去,闯王为什么要这种奇怪的药物他也不好问,回去准备就是。
贺景已经有点明白,道:“闯王,这药是给洪承畴吃的吧,吓吓那小子也好。”
李鸿基道:“你说得不错,正是给洪承畴,当然仅仅这样还不够,还需做另外一件事。”悄悄的嘱咐了贺景一番,贺景点头不已,忙去准备。
随着闯王的许多亲兵做进了闯王府,原先王府的一些丫环都住进了内院,朱玉风也刚刚搬了进去,这天,朱玉风正在内院擦洗桌椅,贺景走了过去,对她道:“你过来。”
朱玉凤不知出了什么事,忐忑不安的来到贺景跟前,闯王府的总管本来是邢富贵,但在商洛人少他还能胜任,到了西安,闯王府比原先何止大了百倍,他哪管得过来,只能做一名管事,事实上的总管却是贺景,朱玉凤躲在王府,最怕的便是他,贺景的眼光毒辣,每次朱玉凤一被他盯到就浑身不舒服,好象所有的秘密都要被他揭穿了似的。
贺景见她过来,上下下下打量了一下,道:“唔,长得不错,从今天开始,你不用再干那些粗活了,调为闯王的侍女,以后只需给闯王端荼递水就行了。”
朱玉凤大喜,没想到这么快就可接近贼首,忙向贺景行了一个礼,道:“多谢总管大人。”
贺景没有再理她,自顾自地走了,朱玉凤心中一阵狂喜,马上跑回了自己的住处,将那瓶鹤顶红翻出来,紧紧的抱在杯里,默默的祈祷:“娘亲,女儿就快要为你报仇了,你保佑女儿一定要取得成功。”
朱玉风还没祈祷完毕,屋外传来了一阵脚步声,朱玉凤连忙将那瓶鹤顶红藏在身上,门推了开来,进来的是她妹妹朱玉莹,朱玉风松了一口气,朱玉莹今年只有十一岁,西安城破时她吓坏了,还好身边有个姐姐可以依靠,没多久就回复了活力,她长得活泼可爱,管事倒没有给她安排重活,只是让她陪李慧梅读书,但李慧梅不愿读书,她的空闲时间多得很,虽然小小年纪,但经历了一场巨变,也成孰起来,经常回来帮她姐姐干活。
朱玉凤看着妹妹又有点犹豫起来,自己若是毒杀了贼首,被五马分尸也会含笑九泉,但妹妹肯定也会被连累,她还如此之小,自己又于心何忍。
朱玉莹看到姐姐脸上变幻不定,大感奇怪,摇着朱玉凤的手道:“姐姐,你在想什么,我刚想和你一起擦洗,没想到你回来了,咱们还是一起把活干完了,省得又挨那个老婆子骂。”
朱玉凤爱怜的摸了一下妹妹的头:“不用了,总管已经把我调为闯王的侍女,以后这些活不用再干了。”
朱玉莹大惊:“姐姐,你要去侍候那个贼首,他一定会欺负你的,不要去好不好?”在朱玉莹的心目中,敢于造反的李鸿基无疑是个大大的坏人,长得也是凶神恶刹,青面獠牙,现在姐姐要去侍候他,当然是一件可怕的事。
朱玉凤苦笑一声,道:“傻妹妹,你以为这里还是王府吗,早已成了贼窝,去不去可由不得我了。”
朱玉莹不吭声,想了半天,才下定了决心,道:“姐姐,那我陪你去好了。”
朱玉凤紧紧的搂着妹妹,知道她这句话不知要下多大的决心,自己虽然远远的看过那贼首一眼,知道不是如妹妹所想长的青面獠牙,但想到马上要去侍候他,又何偿没有惧意,妹妹能说出陪自己的话,不知鼓起了多大的勇气。
两人抱着半天,默默的流泪,直到有人喊着小玉的名字才把她们惊醒,小玉是朱玉凤在登记时随口取得名字,听声音喊人的正是内府的管事,连忙打开门出去,那管事是田玉珠的奶妈,随田玉珠陪嫁进了闯王府,另两位夫人都没有陪嫁丫头、嬷嬷,身边的丫环都是后来才招的,她的地位自然极高。
田嬷嬷见喊了半天,朱玉凤才出来,颇不高兴,骂道:“死丫头,你聋了,不要以为到了闯王身边就可以不听我的话。”
朱玉风连忙道:“奴婢不敢,拜见嬷嬷。”
田嬷嬷见朱玉凤行礼,脸色才好了一点,道:“你跟我来,我带你去闯王书房,以后你就在那里侍候闯王。”
朱玉凤应了一声:“是。”跟在田嬷嬷身后,朱玉莹也想跟着过去,朱玉凤回头朝她一摆手,朱玉莹见姐姐不乐意,加上自己心里也害怕,停了脚步。
田嬷嬷先把朱玉凤带到了厨房,指着一碗人参鸡汤道:“这是给闯王做的,你端到闯王书房去。”
朱玉凤连忙将碗端起,随着田嬷嬷来到李鸿基的书房,田嬷嬷停了下来,道:“好了,你自己进去吧,以后你的工作就在这里了,我先走了。”丢下朱玉凤,田嬷嬷转身离去,朱玉风的心砰砰乱跳,此时四下无人,只要掏出自己怀中的鹤顶红往碗里一放,这个贼首很可能就死在自己手上。可是这样一来,妹妹怎么办,放还是不放,一时犹豫不定。




闯王李自成新传 第三章大明郡主下
朱玉凤站在门外半天,左思右想下不了决心,这时房里传来了一个声音:“谁在外面?”
朱玉凤慌忙回答:“奴婢给闯王送参汤。”
李鸿基应道:“进来吧。”
朱玉凤一咬牙,从怀中拿出鹤顶红,飞快的倒入了参汤中,推开门进入了闯王的书房,端着玉碗,向坐在当中的李鸿基走去,将参汤端到李鸿基的身旁,跪了下去,道:“奴婢参见闯王,这是厨房为闯王准备的参汤,请闯王趁热喝了。”
李鸿基打量着这个秦王府的郡主,虽然低着头看不到她的脸,但光露出的那段白析的脖子就惹人瑕思,酥胸挺拔,腰肢纤细,正是处于女子的黄金年龄。
李鸿基不由的对她道:“把头抬起来。”
朱玉凤有点促促不安,但心里更多的是紧张,兴奋,害怕却已没有了,听了李鸿基的话,抬起头来直视着李鸿基,李鸿基看得一呆,朱玉凤不但长得美貌如花,比起田玉珠。邢秀娘她们更多了一种养尊处忧的富贵气质,脸上还有一股娇媚的神态,仿佛能惹起人心里深藏的爱怜。
李鸿基伸手抬起了她的下巴,抚摸了一下她白嫩的脸蛋,朱玉凤闭上眼睛,强忍着羞辱,心想只要他能喝下这杯参汤,自己的大仇就能得报,让他占点便宜也无妨。
李鸿基看着眼前的美女,虽然贵为郡主,但此时也只能由自己为所欲为,尤其是她高耸的胸脯由于强忍着怒气更是起伏不停,李鸿基只觉得一股欲火涌起,就想把眼前的女子抱起来放到床上姿意蹂虐一番。
尤其是想到眼前的这位郡主为了让自己喝下她手中的参汤报仇,恐怕也不会激烈的反抗,多半只能任自己摆布,心中的欲火更是不能控制,想起还要利用她招降洪承畴才勉强克制住自己,心里也暗暗吃惊,自己什么时候变得如此邪恶了。
收回了在朱玉凤脸上的手,端起了那碗参汤,吹了一口气,对朱玉风道:“起来吧,以后不用跪着。”
朱玉凤起了身,眼睛却死死的盯着那玉碗,李鸿基已把碗放到自己唇边,朱玉凤感觉到自己的心都要跳了出来,却又见李鸿基把碗移开了,把汤放在桌上,对她说道:“你在发抖,你很害怕我吗。”
朱玉凤暗恨自己不争气,连忙道:“不,奴婢是为能服侍闯王而高兴,只有那些明朝的贪官污吏,土壕劣绅才会害怕闯王,婢子怎么会害怕呢。”闯军占领了陕西后,宣传队扩充很大,许多王府仆役也有接触,多是明朝怎么**,官员怎么坠落,闯军对百姓怎么好的内容,当然不会有有人平等,消灭剥削的思想,闯军缴获的土地并不是公平的分下去,而是先军人优先,然后才沦到一般平民,不过平民人太多,还是拿了大头,一般的百姓对闯军已是感激不尽了。
李鸿基点了点头,将碗放了下来,道:“嗯,你说得有理,你家是在哪里?”
朱玉凤趁机大哭:“奴婢家就在西安,奴婢是被强抢进的王府,父母都被王府的奴才害死了,现在家里已经无人了。”
李鸿基一拍桌子,手一挥,放在桌上的参汤顿时被手扫到了地上,咣铛一声,汤洒了一地,李鸿基好象还末发觉,道:“可恶的王府刁奴,哪个奴才害死了你的父母,说给我听,我一定替你报仇。”
朱玉凤呆呆的望着倒在地上的玉碗,根本没听清李鸿基说什么,李鸿基拍了她一下才反应过来,朱玉凤跳了起来,马上道:“闯王,汤洒了,奴婢来收拾。”
李鸿基把她按在椅子上:“不用,等下收拾也不迟,你刚才说父母是被王府的奴才害死,到底是哪个,我为你作主。”
朱玉风盯着地上的汤汁,只觉得心惊肉跳,口里回道:“那几个奴才已经逃跑了。”
李鸿基道:“没关系,只有他们不逃出陕西,就能把他们抓回来。”
朱玉凤如坐针毡,哪顾得上和李鸿基说话,恨不得马上把地上的汤汁给擦掉,这时门外传来了一声:“报告,贺景求见。”
李鸿基喊道:“进来。”朱玉凤彻底死了马上把证据消灭的心,忙道:“闯王有事,奴婢告退。”
李鸿基道:“你不用回避,以后常常要在这里。”
贺景已进来,他手里抱着一条哈叭狗,闻到了鸡汤的香味,从贺景手中跳了下来,就要过去舔食,朱玉凤眼前一黑,想要制止,那狗已舔了起来,朱玉凤刚站起来的身体一软,坐了下去,只见那只狗只舔食了几口,已倒在地上,叫都没叫出声来,蹬了几脚已经断了气,鹤顶红见血封喉,果真明不虚传。
房里一时之间静了下来,三人都望着那条狗,不言不语,李鸿基和贺景心里都在想:“乖乖,好利害的毒药。”而朱玉凤脑里已是一片空白,自己不但报不了仇,还要连累姝姝,完了,也不知道贼军会怎样对待自己和妹妹两人。
朱玉凤只觉得过了很久,那个贼首好象才发应过来,手指着她道:“你是什么人,竟敢谋害本王。”
朱玉凤已豁了出来:“我就是秦王的女儿,玉凤郡主,你这个叛贼,竟敢公然反叛朝庭,占据番王府邸,我这次不能杀你,早晚会有人能取了你的狗命。”
李鸿基大怒道:“好,好,原来是朝庭郡主,我自问对得起你们一家,自古以来有哪个叛军会放了朝庭的番王,我将你们全家都放回,跟你可以说并无大仇,你何必还要处心极虑来害我?”
朱玉凤道:“我母亲死就在你们手里,我当然要为母亲报仇。”
李鸿基故意向贺景问道:“秦王妃是我们杀的吗。”
贺景道:“回凛闯王,秦王妃是自尽而死。”
李鸿基道:“即是自尽,那就冤不得我闯军,那是她自己想不开。”
朱玉凤哭道:“若没有你们,我母亲怎么会自尽。”
李鸿基道:“那可不一定,说不定她就是想不开呢,她想寻死谁知道什么愿因。”
朱玉风怒眼圆睁,正想大骂几句,李鸿基已发话道:“先把她押下去,过几天再审




闯王李自成新传 第四章同赴黄泉 上
洪承畴正在大牢里满腹心思,从李鸿基来看他到现在已过了三天,这三天来,闯军给他的伙食又比平常好了许多,洪承畴却再也没有心思吃饭,总是在想自己还有几天日子,洪福知道闯军对洪承畴下了最后命令,担心连累自己,更是苦苦哀求他投降,让洪承畴更是心烦意乱。
牢外又传来了数人的脚步声,现在还不是送饭时间,洪福一惊,道:“老爷,是不是要老爷命的人来了。”
洪承畴定了定心神,事到临头反而安静了下来,对洪福道:“好了,你不用怕,闯军不会杀你的,去开门吧。”
洪福哆嗦着走到牢门前,门已经被推开了,见闯军押着一名女子进来,洪福连忙闪开,闯军士兵将洪承畴侧面的一个牢门打开,将那名女子推了进去,把门锁上就头也不回的走了。
洪承畴一头雾水,这个牢里大半年了只有出去的人,还没有一个人进来,忙向那名女子瞧去,越看越是眼熟,这不是秦王府的玉凤郡主吗。洪承畴是三边总督,多次到过秦王府,自然也见过郡主几面,但还是不敢确定,试着叫了两声:“郡主,郡主。”
朱玉凤被闯军押入大牢,已是万念俱灰,突然听到有人叫自己近一年没人叫的郡主称号,恍若梦中,连忙抬眼望去,大吃一惊道:“三边总督洪大人,你怎么会在这里。”
洪承畴连忙拜倒:“下官参见郡主,郡主千岁千岁千千岁。”
朱玉凤叹了一声,道:“洪大人请起吧,坐牢中还讲究什么。”
洪承畴起身后,连忙问道:“郡主,你怎么会在这里?”
朱玉凤将自己的事说了一遍,洪承畴听得热血沸腾,自己这几天的惶恐不安顿时丢下,再次向朱玉凤拜倒,道:“郡主为报母仇,藏身在贼巢中大半年,最后虽然杀贼末成,但已是可歌可泣,不但远比我大明那些投降官员品行高洁,就是比之古之烈女也不逊多让。”
朱玉凤见洪承畴还关在牢内,必是不肯投降,遂道:“比起冯师礼那些助纣为虐的奸人,洪大人威武不屈,才是我大明真正的忠臣。”
洪承畴想起这几天的动摇,不由有点惭愧,道:“臣只是尽本份罢了。”
朱玉凤这大半年虽然没出王府,但与那些仆役接触颇多,那些人谈起外面的事也不再避她,对外面的百姓的生活了解远比从前要多,不由的道:“若是我大明的臣子都能各尽本份,这西安又怎会被贼军攻破。”
洪承畴默然半响,道:“郡主不必担心,贼军只是癣疥之疾,朝庭的大军很快就会打回来,到时郡主必可恢复自由。”
朱玉凤道:“我这次刺杀贼首,早已存下必死之心,唯一担心的只是妹妹,不知贼军会怎样对她?”
洪承畴想起自己不知还有几天好活,心里也是黯然,不知该怎样安慰这从小金枝玉叶的郡主,望着牢中郡主绝美的容颜,想起自己的妻妾儿女,更是神伤。
牢门突然又吱的一声开了,洪承畴抬头望去,见贺景走了进来,洪福在旁边跟着。
贺景看了洪福一眼,道:“你先出去。”
洪福点了一下头,忙弯腰出去。贺景道:“洪大人,你考虑的怎样,闯王又给了你三天时间,再不答应,那今晚就是你归天之期了。”
洪承畴在郡主面前怎肯示弱,昂然道:“洪某仍大明重臣,安然投靠区区匪贼,叫你家闯王死了这条心,洪某会在黄泉路上等着他。”
贺景道:“好,好,洪大人果然有骨气,那就休怪我军不给你机会了,你好好准备吧,晚上送你上路。”贺景说完,转身就走。
朱玉凤大叫道:“你们把我妹妹怎样了?”
贺景回过头来,对朱玉凤道:“你竟然敢谋杀闯王,还是多想想自己吧,你妹妹都是被你连累的。”
朱玉凤喊道:“你们到底把我妹妹怎样了?”
贺景头也不回,只听咣的一声,牢门已经关好了,牢里只剩下两人。
留下的两人都一屁股坐在地上,洪承畴终于确定了自己的死讯,脑里一片空白,只是翻来覆去的想起了一句话,我要死了,我终于要死了。
朱玉凤没有得到妹妹的消息,更是心焦,不知究竟会怎样对她,不由抬头往洪承畴看去,见洪承畴脸色苍白,满头是汗,吓了一跳,叫道:“洪大人,洪大人。”
洪承畴抬起头,茫然的向朱玉凤看去,只感觉一个丽人在前面呼唤着自己的名字,依希便是自己最宠爱的第五个小妾,他不由叫着她的小名:“裙儿,裙儿,我要死了,你来看我了吗?”向朱玉凤那边扑了过去,却被铁拦挡住。
朱玉凤看洪承畴脸上红通通的,向她逼来,连忙退后,洪承畴只觉得自己的裙儿离自己越来越远,想去追却被东西挡住,不由大叫:“裙儿,你别走,不要丢下我。”
朱玉凤感觉到了洪承畴不对劲,大声叫道:“洪承畴,皇上有旨,还不接旨。”
洪承畴身躯一振,揉了揉双眼,眼前的人哪是他的小妾,明明是大明郡主,一个机伶,忙跪下道:“微臣接旨。”
朱玉凤看着洪承畴的模样,仿佛刚刚做过一场激烈的运动似的,疑惑的问道:“洪大人,刚才你怎么啦,我叫你怎么不应。”
洪承畴抹了一把冷汗,想起刚才的情景不由羞愧,回道:“没什么,刚才做了个恶梦。”
朱玉凤对他大白天没睡觉突然作起了恶梦感到奇怪,忍了几下,又想起了朱玉莹,问道:“洪大人,我妹妹还在贼军手里,不知贼军会对他怎样?”
洪承畴定了神,说道:“没关系,郡主刺杀贼首都没怎样,贼军在处置郡主之前不会为难玉莹郡主。”
朱玉凤是关心则乱,想到妹妹应当再差也不会超过自己,稍微放下了心。
夜幕很快降临,洪承畴一直紧盯着牢门,好几次都产生幻觉,以为门已打开,这次他又听到了脚步声,忙竖起了耳朵,声音越来越近了,门也吱的一声开了,贺景已走了进来,洪承畴已确定不是幻觉,对进来的贺景道:“看来洪某的大限已到,不知能否给洪某一个完尸。”
贺景微笑的道:“洪大人放心,闯王对大人还是很看重,在酒菜里下了无色无味的毒药,喝下去后只会沉睡,不过再也醒不过来,闯王知洪大人风流倜傥,决定让这位大明郡主一起陪你死,让大人在黄泉路上也不至于寂寞。”
1...4546474849...2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