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闯王李自成新传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老茅
接到命令的亲兵匆匆下去,准备人手防备那队蒙古人,整个城主府都紧张起来,对各个地方的把守晋都严密了许多,李双喜他们的到来,一下子让无敌城如临大敌。





闯王李自成新传 第二十三章曹文诏之死
李双喜等人进了城,由一名士兵将他们引入了驿站,又对他们警告了一番才离去,李双喜也无法怪他们,若他是城主,对这么三百人一起进入城中肯定也要严密防范,莫说指定位置给他们住了,说不定还会不放他们入城。
见布里等人脸上都有些愤慨,连忙警告道:“大家忍耐一下,不准惹事生非,还有今天就在驿站里休息,没事都不要出去,如果要出去必须经过我的允许,要在天黑前回来,不准打架斗欧。”
众人应了一声:“是。”都先忙碌着给自己的爱马喂水,给它们加料,又有十余个蒙古人将带来的牛羊安排好,因是在草原,唐军在建城时就已归化好,每个城池的驿站都有专门放牛马的地方,他们就是不住驿站也没办法,若要寻客栈住,就是住得下那么多人,那些牲畜也没地方安排。
随着他们住了进来,整个驿站的守卫明显加强了许多,等安排好时,布里来到李双喜面前道:“将军,我们有些人想出去逛一逛。”
李双喜皱了皱眉,道:“如果只想出去逛一逛就没必要,有什么东西要买的话我吩咐人给你们买就是,你们的汉语说得还不太好,如果出去容易引起麻烦。”
布里只是一个小部落的首领,以前在草原上放牧时经常要受到那些大部落欺压,自己辛辛苦苦养出的牛羊还要交出一大部给那些大的部落进供,有时要打仗,他们还要出兵,死伤惨重的多是他们,好处却很少捞到。
投靠唐军后,唐军专门给他们划了一块草场,各种以前在草原上需要用高价才能买到了茶,盐,还有布料,汉人的其它东西都能很容易在城中买到,唐军建好城池后,只是在城池附近的地方才会给汉人开荒,其它地方的草原依然用来放牧,牧民大多数是归附的蒙古人,在这样的草场里,不必担心有人会来抢,也不必担心牲畜会饿死,比他们以前在草原上放牧要轻松的多。因此他们对现在有生活还是很满意。
李双喜是将军,可以统领上万人,是布里的部落全部人口的五倍,因此布里对李双喜的话倒不敢违背,他们投靠唐军不久,还没有见识过多少城里的繁华,每次进城都会让他们流连忘返,若是平时就算了,今天无敌城里士兵表现的警惕,让李双喜不得不严格起来,若是放这些蒙古人出去,惹出麻烦来引起双方打斗那就要闹笑话了。
在李双喜的严厉下,所有人都老老实实,要采购的物品,李双喜只派他的亲卫前去,李双喜要选一百名汉人前去草原,一方面是在城里蒙古人不方便办事,另一方面也怕蒙古人不听指挥,这一百人可以随时弹压,这些蒙古人毕竟刚投唐军不久,在纪律方面还不会那么遵守,李双喜倒不怕他们不忠,他们的家人全在唐军手里捏着,为了家人,不会有人敢造反。
这夜,二百多名唐军战士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一直盯着李双喜他们住的驿站,所幸他们并无异动,天亮后,唐军看着他们离去,所有的人才放下了心,唐军的守城官猜到这是唐军派出去执行秘密任务的队伍,至于什么任务他猜了半天也不得要领。
此时已是五月中旬了,唐王府已接到了马维兴的报捷信,兰州已经占领,俘虏了肃王全家,整个甘肃除了嘉峪关全部落入了唐军手里,同时唐军也将宁夏形成了包围。
李鸿基对马维兴发出再接再厉,拿下嘉峪关,然后出关,一直向西,直到拿下整个青海的要求,并派出贺景送去大量物质犒军,贺景到兰州去还有另一个目的,就是把肃王一家带回西安。
此时山西前线双方的战事成胶着状态,陈奇榆和曹文诏两人两路相攻,唐军就是死守不出,若是靠得近了,就是一顿大炮猛轰过来,官军只得后退,后来曹文诏接受了现实,唐军不想战,他就是再怎样也拿唐军无可奈何,但没有朝庭的命令,曹文诏又无法撤兵,只得屯兵于城下,这种打又不能打,退又不能退的状态,让官兵的士气急速下降。
崇祯在曹文诏出兵后,就日盼夜盼胜利的消息,陈奇榆开头拿下了武乡县,崇祯都是一阵兴奋,不容易啊,终于打赢了一次,自从唐军击败满人以来,李鸿基已是压在大明头上的一座高山,本想趁其两败其伤时消灭他,没想到出了皇陵被毁一事,只得先剿匪,高迎祥等人被送到京城,第二天,大理寺就对义军的首领宣判,全部凌迟处死,总算出了崇祯一口恶气,他当然盼望曹文诏能够再展神勇,把唐军也灭了。
可是二月的时间过去了,曹文诏却毫无进展,要知道战事一起,银子就象流水一样哗啦啦的出去,一月的时间就是几十万两银子丢了进去,崇祯不停的催促曹文诏尽快进兵,让曹文诏比败了还难受。
此时甘肃已丢了消息经过大半个月终于到了朝庭手里,崇祯勃然大怒,却找不到可以发泄怒火的对象,甘肃全境已丢,所有的官军不是殉职便是已投降,曹文诏还要他出力攻打唐军,暂时不能处罚,接到甘肃丢失的消息,崇祯在朝堂上大发一通脾气后,见大臣们都战战兢兢,却拿不出可行的办法来,崇祯索然无味,退朝后,杖毙了两个触怒他的小太监才稍微消了点火气。
他对曹文诏的毫无进展再也无法容忍了,发了一道严厉谴责的旨意给曹文诏,要求他立即进兵,否则着其锦衣卫法办,曹文诏接到崇祯的旨意,傻了眼,这不是让官兵直接去送死吗,他左右为难,不得已招聚众将相商。
众人在祁县城下也憋得难受,贺人龙道:“部堂大人,朝庭即有旨意,那就打吧,早打早结束,也省得如此难受。”
贺人龙这话说得丧气,一点信心也没有,众人也都有同感,没人对他进行反驳,要进攻对方拥有众多火器的坚城,确实一点胜算也没有。
艾万年道:“部堂大人,如今不打也不成了,否则怎样向皇上交代。”|
幕僚汪民相气愤的道:“打,打,你们有把握吗,若是输了,那不是让部堂大人陷入险境吗。”
李卑道:“那怎么办,打又不能打,不打又不行。”
监军孙茂霖道:“大人,不如我们一起上书,向皇上讲明实情,请皇上收回成命。”
曹文诏摇了摇头:“没用的,这里的情况已经向皇上说过多次了,可是皇上听了那些不懂军事的书生搀言,总以为我们是畏敌如虎,不肯拼命,只要有勇气接战,必会胜利。”
李卑小心翼翼地道:“那部堂大人是准备要打罗。”
曹文诏狠狠的点头:“打,皇上有旨,我等必须出战,各将听令。”
众人一凛,跨上一步,道:“未将在。”
“各人回去准备,明天全军出击,攻城。”
“是。”众人一抱拳,出了曹文诏的大营,有人扭头一看,发现曹文诏的眼睛里隐隐有泪痕。
第二天,官军吃过早饭,鼓声响了起来,数万官军向祁县缓缓逼近。
虽然外面围着数万官军,李万成却很悠闲,每天喝茶聊天,官军来了,只在城头发炮就可以了,和曹文诏比起来,简直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狱。
不过他的部下却是好战分子,一个个都叫嚣着要和官军决战,被李万成拿出唐王的命令把他们骂了个狗血喷头,这些人见到唐王的命令也不敢造次,只好天天到城头看看远处官军的军营,过过干瘾。
这天,李万成还是在和赵良极,拓养坤他们在闲聊,亲兵来报:“报,将军,官军来进攻了。”
李万成不耐烦的道:“进攻了就进攻了,有什么了不起,告诉孙和斗,用大炮把他们赶走。”
亲兵咽了一口痰,道:“大人,这次官军好象动静挺大,几万人要同时进攻一样。”
李万成一愣,官军从刚开始的大规模炮战以来,一直都是小打小闹,最多派数千人来试探一下,若沾不到便宜马上退走,这次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众人对望一眼,都兴奋起来,李万成马上道:“走,咱们去看看。”众人忙跟了上去。
还没等他们到城头,已经听见惊天动地的大炮声音,那是已方的大炮,同时还隐约听到官兵呐喊着冲锋的声音,李万成等人马上加快了脚步,小跑着上了城头。
到了城头,炮声隆降响起,震得人耳朵都要聋了,唐军的大炮竟然已全部在发射,众人大讶,要知道,唐军开始有一百多门炮,在这两个月时间,商洛生产的迫击炮又有一半运到了这里,现在唐军在前线的大小火炮加起来有二百五十多门,祁县城头放了三十门重炮,一百二十门迫击炮,这些炮同时开火,可以想象威力有多大。
李万成找到了孙和斗,问道:“怎么样了?”
孙和斗却听不清他说什么,此时大炮的声音已盖过了一切,孙和斗只好摇手表示不知道他说什么,李万成急了,跑到城头亲自朝下看。
他往外一伸头,顿时惊呆了,城下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官兵,正在往祁县城头冲来,唐军的炮弹如雨点般的落在了官军阵营中,无数的官兵被炸得粉身碎骨,要知道,祁县城头现在有整整一百二十门迫击炮,每分钟可发射十发炮弹,一分钟唐军就可以发射一千二百发炮弹,那要炸死多少人。
李万成口里呐呐自语:“疯了,疯了,官军疯了。”
此时最前面的官军已冲到了城下,十成人顿时少了七成,他们架起云梯往上爬去,唐军的火枪手居高临下,根本就不用瞄准,一排排的子弹射过去,这些刚刚只登上云梯几步的官兵就惨叫着倒下。
这时,官军的大炮才进入了射程,开始向城头轰击,李万成的亲兵忙把他拉了回来,不时有炮弹也落到城墙上,唐军才开始有了伤亡。
唐军的重炮马上反应过来,追着官军的火炮齐射,每一轮,官军的大炮都要报费数门,曹文诏铁青着脸,看着那些英勇的官兵一个个死在唐军的炮火之下,心如刀绞。
贺人龙,李卑,艾万年等人站在曹文诏身后,每个人都面如土色,从没有见过如此猛烈的炮火,个人的武勇在此处发挥不了半点余地,每个人心中都升起了惧意,这仗还怎么打。
孙茂霖看着官兵的惨烈,全身都在发抖,来到曹文诏跟前,哀求道:“曹部堂,够了,不能再让他们去送死了,退兵吧。”铙是孙茂霖是个太监,当过多年监军,也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情景,心中不忍起来。
曹文诏惨然一笑:“退兵,我还能退兵吗。”向孙茂霖行了一礼道:“孙公公,退兵就拜托你了。”
孙茂霖连忙扶住:“曹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
曹文诏甩开孙茂霖扶着的手,举起手中的长剑,高喊道:“兄弟们,不怕死的跟我冲啊。”
曹文诏的亲兵们跟了上去,高举着官军的帅旗,向硝烟处冲了进去,官军见到了帅旗,士气大振,鼓起勇气,买力的向前冲去,齐声大喊:“杀。”竟有盖过炮声之势。
官军的炮兵也不再躲闪,大炮不停的发射,掩护着他们的主帅冲锋,孙茂霖呆呆得望着曹文诏的帅旗一直向前,竟奇迹般的没有炸掉,眼看着就要冲出唐军火炮的打击范围,终于有数颗炮弹一起在官军帅旗边爆炸,官军的帅旗马上断成数截,淹没在人流中。
孙茂霖想起曹文诏的话,如梦初醒,马上传令全军撤退,清脆的鸣军声响起,官军如蒙大赫,潮水般的往后退去,可是要退也不容易,唐军的炮弹还是如雨点般落下,许多人冲锋时拼命想冲出唐军炮火覆盖的范围,此时却暗恨刚才冲锋时太快,以至于不能早点退出这个地狱般的场景。最终也只有不到三成的人能撤回来。
孙茂霖望着七零八落的部队欲哭无泪,短短半个时辰的进攻,五万大军,此时恐怕只剩下二万人就不错了,孙茂霖希望曹文诏还能活着,找到了他的亲兵,见一群人围着,顿觉不妙,他挤了进去,见地上躺着的正是曹文诏,他的一条大腿没有了,胳膊也断了半截,脸上显然有他的亲兵替他擦拭过,此时已是干干净净,孙茂霖竟然看到曹文诏的嘴角好象露出一丝笑容,好象是庆幸终于解脱了似的。
曹文诏的亲兵见了孙茂霖,马上跪了下来,哭道:“监军大人,我们部堂英勇战死,你可要作主啊。”
此次大败,肯定要有人承担责任,曹文诏是主帅,又已死去,自然是承担责任的最佳人选,亲兵怕其他将领会将战败的责任全推到曹文诏身上,那时让曹文诏死的都不安宁。
孙茂霖动容的道:“放心吧,曹部堂英勇善战,为鼓勇士气,不惜亲身率军冲锋,此仍可歌可泣,我会向朝庭申请嘉奖。”
亲兵才放了心,抬着曹文诏的尸身下去,见官军退了下去,唐军的炮击终于停止了,祁县城下堆满了层层叠叠的尸体,至少有数万具,这是一场血淋淋的屠杀,唐军的伤亡微乎其微,只有官军的大炮能够带来一点伤害,伤亡的数字还不到一百人。
拓养坤在旁跃跃于试,道:“大人,下令出击吧,我保证可以将他们全歼。”
李万成看了看远去的官军,又看了看城下的尸体,道:“算了吧,今天死的人够多了。”
唐军都默然不语,过了一会儿,祁县的城门打开了,一队一队的唐军走了出来收拾城下的尸体,整个祁县东门的场地都已染红,许多大坑中汇聚了四周流过了鲜血,形成了一个个血池。到处是断臂残腿,还有人炸出来的肠子。饶是唐军中大部分都是老兵,收拾尸体时还有不少人忍不住呕了出来,许多人数天吃不下饭,见了肉马上呕吐。
孙茂霖率军返回了太原,通知陈奇榆这路军已大败,让他也撤退,写战报时,孙茂霖又犯了难,这次失败仍是皇帝亲自下令出击,这能怪谁,难道能说是皇上错了吗,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除了三个总兵,谁也担当不起,这三人手握重兵,又岂能干休。
孙茂霖无法可想,找来贺人龙,李卑,艾万年三人商议,三人一言不发,却谁也不肯承担半点责任,孙茂霖无法,还是只能写曹文诏轻敌冒进,不听良言,才导致大败,写完奏章,孙茂霖的脸已发红,他默默祈祷:“文诏兄,你不要怪我,我也是迫不得已。”




闯王李自成新传 第二十四章嘉峪关
朝庭不知道的是甘肃并没有全境落在唐军手里,此时嘉峪关还在官军手中,马维兴拿下兰州后停了下来,只是派出人员前往甘肃以西的永昌,山丹,甘州说降,这三处地方见事不可为,爽快的降了,唯有去嘉峪关的人毫无所获,反被守将扣住。
听到此事,唐军都义愤填膺,要求马维兴马上发兵,拿下嘉峪关,却被宋献策止住,嘉峪关是万里长城西端主宰,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从初建到筑成一座完整的关隘,经历了168年(1372-1539年)的时间,是明长城沿线九镇所辖千余个关隘中最雄险的一座。
嘉峪关自建以来,屡有战事。明正德年间的1515-1522年,吐鲁番满速尔兵数犯河西。当时嘉峪关只是座孤城,以致满速尔兵两破关城,并屡掠附近诸部民众牛羊。直到1539年嘉峪关建成为一座完整的军事防御工程后,关城锁阴边陲,又有明墙暗壁相合,才真正成为固若金汤的天下第一雄关。
唐军在不到二十天的时间里拿下一省之地,许多地方都是主动投降,马维兴只留下小部兵马,大部份原明朝官员都得以留任,若有点风吹草动,恐怕许多地方都要反复,宋献策劝马维兴停下来,是怕嘉峪关的险峻,若是不能快速攻下,徒损士卒事小,惹得以前的地方反复事大,还是先把占领的地方巩固再说。
另一方面宋献策也在等待贺景的到来,现在的各种补给都已快跟不上了,贺景来后,补给也会跟着来到,唐王的犒赏也可以大大提升士气,对嘉峪关一座孤城,反而不用太放在心上,现在不能说降,等他们的补给没了,不降也不行。
嘉峪关的守将为林日瑞,林日瑞原名日烺,因避东宫太子慈烦讳,改名日瑞,若历史没有改变,他会在崇祯十五年,升任甘肃巡抚、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崇祯十六年,贺景攻下兰州后,进遏甘州,围城半月,城破,在巷战中被俘,拒降。在崇祯十六年十二月被贺景凌迟处死。
此时他却还只是一个都司,手下只有三千将士,但都是经久战阵的精锐之士,从林丹汗被皇太极击败,逃到青海以来,为了取得补给,林丹多次率军攻打嘉峪关,妄图攻破嘉峪关进入甘肃抢劫,最多时出动了二万人,都被林日瑞依托坚城,粉碎了林丹的梦想,据说林丹是忧愤而死,除了不能打败皇太极外,恐怕在只有三千人的城下屡次吃瘪也不无关系。
马维兴派出去劝降的是原甘肃的总兵杨麒,马维兴兵围兰州后,董学礼进城劝降,杨麒亲手将肃王府的人捆绑后献城,得到马维兴的夸赞,这次在他看来,说降一个小小的都司,易如反掌。
林日瑞一见杨麒,就想将他杀了,身为朝庭的总兵,城中尚有一万多人,未出一兵一卒抵抗,还把肃王捆绑献给唐军,如此不忠不义之人,留下世上有何用,杨麒大为恐惧,他本来就怕死才会投降,没想到这个低自己数级,以前在自己面前连座位都没有的人不但对他破口大骂,还想杀他,杨麒苦苦求饶,林日瑞的副手郭天吉看不过去,劝道:“大人,此等人杀之有污刀斧,不如暂且监禁,等叛军来攻时,再在两军阵前用来祭旗。”
林日瑞想了想,倒也不忙先杀他,到时等唐军来了,在两军阵前斩杀,也可激励士气,便道:“好吧,先把他押下去,严加看管。”
杨麒象死狗一样被拖了出去,丢进了大牢,暂时保住了性命,林日瑞在杨麒拖下去后,忧心忡忡,以前敌人再多,有后方源源不断的支援,依靠完善的城防,他从没怀疑敌人可以从他手中攻下关隘。
可现在敌人从后方来,嘉峪关再险,没有了补给也只会活活困死,何况嘉峪关主要是防备外面的游牧民族,面对后方来的袭击,却并非那么牢不可破,林日瑞只得吩咐所有人加紧修建防御工事,随时准备迎战来犯的唐军。
可他们等来的却不是唐军,竟然还是蒙古人的侵袭,崇祯八年的六月,原林丹汗的手下大将贵英率军一万人再次进犯嘉峪关。
林丹自从被皇太极击败后,率众十余万人逃亡,到达青海后,尚有二万精锐战士,林丹还想依靠这两万战士东山再起,为了能够笼络住人心,他只得向嘉峪关进攻,可是面对这天下第一雄关,林丹只能损兵折将,眼看部众越来越少,再也没有机会向他的大敌皇太极寻仇了,林丹一病不起,丢下了他重建大蒙古的希望,撒手而归。
林丹的部众由他手下大将贵英接管,此时离林丹逃到青海已有两年了,他们以前带过去的各种日用品早已用完,其它东西尚可忍受,唯有盐茶两项不可或缺,没有茶叶,肚里的油腻不能去除,长期会造成便秘,拉稀,没有盐,会变得手软脚软,全身都没有力气。
但嘉峪关的可怕已让蒙古人有了恐惧心里,林丹汗数次率军也没有攻下,他们更不敢造次,他们只能依靠走私贩子运来的少量盐茶苦苦支撑,到现在再也支撑不下去,没有这两样东西,他们只能慢慢等死,那还不如博一把,能死在马背上也算死得其所。
林日瑞率军登上了十余米高的城楼,嘉峪关城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成重叠并守之势,壁垒森严,与长城连为一体,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的军事防御体系。现在关城以内城为主,以黄土夯筑而成,西侧以砖包墙,雄伟坚固。内城开东西两门,东为“光化门”,意为紫气东升,光华普照;西为“柔远门”,意为以怀柔而致远,安定西陲。
门台上建有三层歇山顶式建筑。东西门各有一瓮城围护,西门外有一罗城,与外城南北墙相连,有“嘉峪关”门通往关外,上建嘉峪关楼。嘉峪关内城墙上还建有箭楼、敌楼、角楼、阁楼、闸门楼共十四座,整个建筑布局精巧,气势雄浑。
登上关楼远眺,长城似游龙浮动于浩翰沙海,若断若续,忽隐忽现。塞上风光,奇特景色,尽收眼底,可城下万余名蒙古士兵的呼呵声却给这美丽的景色凭添了无数的杀气。
城下的蒙古人已开始进攻了,他们一部分人下马,扛着简陋的云梯就往上爬,其他的蒙古人一边骑马飞奔,一边取箭向城楼攒射,城楼的明军也开始了猛烈的还击,箭象雨点般向蒙古人落去,在蒙古人中间溅起了一阵阵血雨。相反,蒙古人的箭支对明军却没有什么伤害,箭楼太高了,蒙古人的箭飞到明军跟前时,箭的力道已尽,明军用刀稍微一拔就可以打落,只有一些特别力大的蒙古人用的强弓可以给明军造成伤害。
城墙上的滚石也开始往下砸去,蒙古人所做的云梯甚是粗糙,只要多被几块石头砸到就会散架,不过,现在的石头大多数砸在爬墙的蒙古人身上,一个个脑浆迸裂,有的连惨叫声都没发出,一声不吭倒了下去。
很快城下就倒下了数百具蒙古人的尸体,蒙古人却象发疯了似的,一点也不在意伤亡,反而加大了攻击力度,又有一批制造粗糙的云梯搭上了城墙,城下密密麻麻的挤满了蒙古人,明军毫不客气,箭支,石头,火油一刻不停的往下倾倒,火油倒在蒙古人的身上,让他们痛的哇哇狂叫,随即被明军抛下的火把点燃,沾到油的蒙古人立马变成了一个个火球,在地上滚来滚去,妄图把火扑灭,却只能图劳无功,很快火焰吞没了他们的全身,还有很多云梯也被点燃,城下成了一片火海。
这种打击挫伤了蒙古人的勇气,何况城下一片大火,也不利于进攻,蒙古人终于撤退,留下了一千多具尸体,城楼上的明军也累得坐了下来,刚才蒙古人的进攻太猛烈,所有人都拼命向城下丢东西,此时蒙古人退后,他们才感到了累。
1...7374757677...2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