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王李自成新传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老茅
陈贞慧恍然大悟道:“难怪方贤弟有一段时间到处找铁匠,想必是被那个西蒙剌激,想要自己也打造一支了。”
方以智惭愧的道:“可惜方某才智愚顿,用了数月时间,做出来的都是废物,等想再找到西蒙,把他的枪支借来观看时,那西蒙却去了京师,后来我在京师也没有寻到他,只好作罢。”
李鸿基放下了心,自己的火枪还应该超过欧洲同期的火枪,加上有自己的指点,唐军的火枪更新只会快过欧洲,到时欧洲人就会发现,亚洲无论是文明,还是在兵器方面都要强于欧洲。不过,他没未想到方以智竟会想到自己来做短枪,虽然他失败了,但那只是没有人引导的原故,更坚定了不能让两人从自己手中溜走的决心。
李鸿基一笑道:“两位要看此枪威力,那就请到院中一试如何?”
两人连忙站起来,道:“好,请要请教。”柳如是和顾媚两人也大感兴趣,跟了出来。
李鸿基对刚才解枪的侍卫点了点头,那名侍卫从方以智手中接了火枪,方以智只觉眼一花,手中的枪已落到别人手里,他眼里满是不舍,但那枪本就是那名侍卫所佩,他也无可奈何,不过,他打定主意,一定要从李鸿基手里讨到一支短枪。
到了院中,侍卫熟练的拿出子弹,咬开了包裹的纸衣,数秒不到已装好了子弹,望了李鸿基一眼,见李鸿基一点头,对着一百多米外的一颗大树扣中了板机,只听“砰。”一声巨响,火枪冒出了一阵轻烟。
身后跟出来的柳如是和顾媚两人吓了一大跳,李慧梅却若无其事,显然这声音经常听到,方以智和陈贞慧也骇了一下,但他们更关心的是火枪的效果,连忙走到了大树前,两人吸了一口冷气,见大树上轰出了一个深深的大洞,这若是打在人身上那还得了,怕不要一枪毙命。
客栈中的人也听到了动静,纷纷朝这边看来,有人还想进来看看到底是什么东西在响,被李鸿基的侍卫客气的挡了回去。
方以智从侍卫手中抢过那把短枪,这短枪的威力比他家中长枪的威力大得多,让他不能不惊奇,此时枪口还冒着热气,方以智更觉喜爱,向李鸿基请求道:“李兄,能不能让小弟试一枪。”
李鸿基点了点头:“当然,当然。”示意侍卫给方以智装上子弹,侍卫为难的看着李娃,把空枪给方以智还可以,若给方以智的短枪装上了子弹,那对唐王就有了威胁,为了唐王的安全,当然不能轻易把武器落在别人手里,唐王的命令又不能不听。
李娃悄悄吩咐几人挡在了李鸿基的面前,才对那名侍卫点头,侍卫接过方以智的短枪,给他快速装上子弹后,递给了他,眼中却死死盯着他的双手,若他一旦对唐王不利,马上就要上去夺枪。
方以智接过了短枪,学着刚才侍卫的样子,对准身边一棵稍近的大树,扣动了板机,“砰。”又是一声巨响,这次众人都有了经验,没人受惊,方以智马上走到大树旁,却见大树只是擦破了一点皮,子弹从侧面穿了过去。
方以智握枪的手现在还有点麻,他没想到火枪的后座力有这么大,差点让他脱手,正是因为没有估计到火枪的后座力,他才打偏了,方以智不服气的道:“再来。”
这次侍卫没有犹豫,给他重新装上了子弹,方以智又瞄准了刚才那棵大树,“砰。”又是一声巨响,这次众人已看到树皮纷飞,子弹正打在树中央,一个大洞穿树而过,中间已是空心。
回到厅中,众人还沉浸在刚才火枪惊人的威力中,连不懂一点军事的柳如是和顾媚也知,若唐军都装备了此种短枪,战力会多么强大,难怪朝庭和蒙古人,满人都败在唐军手中。
陈贞慧更多的是茫然,唐军的战力是如此强大,就是他此次能打击到唐军又如何,在如此实力面前,朝庭根本没有机会,一时之间,他只觉的心恢意冷。
方以智的想法又不同,他此时总算见到了传说中唐军威力无比的火枪,他相信只要有样品,他一定可以造出相同的火枪来,到时朝庭也可以在火器上和唐军争雄,而那些只靠长箭,大刀的游牧民族永远别想威胁到汉人的政权,他心中正在转着念头,如何才能向李鸿基讨要一支火枪。
李鸿基知道方以智心中转着的念头,他此时还紧紧的握着那支火枪,侍卫几次伸手问他要,方以智都不放手,李鸿基只得叹道:“方贤弟对此枪如此喜欢,为兄本来无论如何也要送一支给你,可惜啊,可惜……。”
方以智听到可以送他一支火枪,心中一喜,听到李鸿基说可惜,心中更是一紧,忙道:“可惜什么?”
李鸿基道:“可惜唐王曾有严令,火枪不准外流,本来,为兄担点风险送给你没什么,可是每支火枪都有编号,给何人使用都有登记,丢了一支枪,为兄最多受点处罚,可你身边的这位兄弟却非被处死不可。”
方以智把枪翻过来一看,果然上面有编号,刻着阿拉伯数字,编号有五位,此枪编号为300271号,方以智虽不认识前面的那个罗马数字,但他曾学过阿拉伯数字,见李鸿基所说不假,只好恋恋不舍的将火枪交给那名侍卫,他总不能知道别人会掉脑袋还想强要吧。
众人又聊了一会儿,李鸿基见大家都心不在焉,便告辞而去,李慧梅已看出李鸿基想招览两人的用意,虽然没有捣乱,出了客栈却道:“爹爹,左右不过是两个书生罢了,此次来参加科举的就不下万人,何必对他们如此看重。”
李慧梅知道柳如是和顾媚分别对方以智和陈贞慧有意思后,对方,陈两人隐隐有敌意,认为两人配不上柳如是和顾媚,陈贞慧已有三十多岁,他的儿子已是十几岁,顾媚才十七岁,李慧梅倒是一厢情愿的认为柳如是和顾媚两人若要嫁,还不如嫁给李鸿基。
李鸿基笑道:“这两人可不是一般的书生可比,你没看见,让他们参加科举好象还不情愿吗。”
李慧梅奇怪起来,道:“是啊,他们倒象是特意陪两位姐姐来参考的,好奇怪哦!”
李鸿基道:“一点也不奇怪,以后你就会知道。”
见李鸿基不愿说,李慧梅倒也不打破沙祸问到底,眼珠溜溜乱转,问道:“爹爹,你真的打算让两位姐姐参考,不怕丢了你唐王的脸面。”
李鸿基道:“这是监考官员的事,我可不管。”
李慧梅道:“我知道了,两位姐姐貌美如花,你一定是不忍让她们失望,是不是,不如把她们都娶回家去,好不好?”
李鸿基想起柳如是秀丽的容颜,还有顾媚盈盈如水的眼波,心中一荡,心想这两个小妞倒是名不虚传,难怪能红遍整个金陵,可惜好象对自己要招揽的两人有意,拍了拍李慧梅的头:“胡说,小孩子那么关心大人的事干什么?”
李慧梅耍娇道:“我已不小了,以后爹爹不准再说人家是小孩子。”
李鸿基回道:“好啊,你不小了,那明天爹爹就给你挑个郎君。”
李慧梅顿时不依,拳头在李鸿基身上乱锤:“坏爹爹,坏爹爹,你就会拿这个来吓唬人家。”侍卫们连忙把已紧跟的距离拉远了一点,任由李慧梅打闹,免得遭受到她的泄鱼之殃。
闯王李自成新传 第四十二章改弦易辙
李鸿基走后,柳如是、顾媚、陈贞慧、方以智又交谈了一会儿,话题都离不开唐军的火枪,众人都在猜测唐军到底有多少短枪装备了军队,柳如是更是打定了主意,要在唐军中立下脚来,脱离她在朝庭中妓女的身份。
等各自回房后,方以智刚想拿起来读,陈贞慧已推门进来,方以智知道他肯定有重要话对自己说,才避过柳如是和顾媚的耳目,忙让他了坐下来。
陈贞慧叹了口气,道:“密之,看来为兄想差了,唐军的强大不是你们可以想象的,单靠在科举上给唐军出点丑,对唐军来说根本无关痛痒,可惜,你我两人在南京听到曹部堂兵败身死时,还以为曹文诏也只是浪得虚名之辈,白白损失了朝庭的精锐,现在想来,曹部堂凭着远逊于对手的武器,能和唐军对持数月不败已是难得。”
方以智本不同意让柳如是牺牲来打击唐军,听到陈贞慧的话好象有回转的余地,连忙道:“定生,那么就不要让两位姑娘参考吧,若被唐军发现了,恐怕两位姑娘都难逃一死。”
陈贞慧道:“不行,计划不能变,正因为唐军强大,才更要加以打击,不过,两位姑娘的安危你不要担心,你没见到那个李本对她们有多上心,又是找客栈,又是帮她们找朋友,还对我们竭力拉笼,若两位姑娘出事,李本一定会将她们保下来。”
方以智呆了一下呆,道:“不错,这个李本一定是唐军中的重要人物,否则,他不可能有这么多的亲兵,而且我估计,唐军中的短枪不会太多,否则,他们现在马上就可以全面向朝庭进攻了,能让亲兵都佩带短枪的人,地位起码也是将军以上,不过,此事太大,若真出了事,恐怕他想保也保不下来。”
陈贞慧虽知风险太大,但他此时正是一腔热血,想为朝庭效力,将朝庭的大敌削弱,方以智哪能轻易说动他,叹息道:“如果真的不能保下来,那算我欠她们一命就是,等我完成心愿,再以一命还给她们就是。”
方以智想了想道:“定生,不必让她们牺牲,我有更重要的事做,不能为这小事坏了另外的计划?”
陈贞慧大奇,道:“何事更重要?”
方以智道:“我已决定了,这次一定好考好,加入到唐军当中,到时有机会知道唐军的各种秘密,若以后朝庭也能造出火枪来,那不是比用科考来打击唐军有用的多?”
陈贞慧一惊:“密之,此事万万不可,一旦你的身份暴露,不但会连累你自己,连你父亲也会受到牵连。”
方以智握着陈贞慧的手道:“那还要请定生兄帮忙,你回去后,马上写信把这件事告诉家父,也好让他老人家有个准备,一旦唐军知道我的身份,你务必要证明我并没有背叛朝庭,这样,家父才不会受到连累。”
陈贞慧还是摆手道:“不行,不行,密之,你若不中举倒也罢了,一旦中举,那时天下皆知,唐军要查你的底细很容易,怎可以瞒下去,那岂不是白白送死吗。”
方以智道:“没关系,就是唐军知道我的身份又如何,家父虽然是湖广巡抚,但不代表他的儿子就可以不背叛朝庭。”
陈贞慧还是道:“密之,你再想想,此事太过危险。”
方以智概然道:“若不冒险,焉能成事,何况,我等为了朝庭牺牲两名女子是迫不得已,自己又何尝不能牺牲,定生,你想想,若是朝庭能得到火枪的制法,尚可以和唐军抗衡,否则大明三百年的江山,只怕真要败在李自成手里了。”
陈贞慧见方以智铁了心,大为感动,道:“好,密之放心,令尊那里我自会解说,若你真的出事,我会作证替令尊洗脱罪名。”说完将方以智的手紧紧握住。
两人对望一眼,相视而笑,定下了决心,两人反而轻松下来,以前两人虽是一腔热血,却要利用两名女子,总觉得有愧于心,决定了由自己来,心中的大石放了下来,顿觉轻松无比。
以前两人都不想真正参加唐军的科考,报名也是怕被李鸿基看出破绽才迫不得已,此时方以智定下了要考取的计策,自然要用剩下的几天时间来准备一下,李鸿基又来过数次,方以智都借口准备考试没有长谈,反而是柳如是和顾媚两人成竹在胸,李鸿基每次来,她们都放下,和李慧梅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
李鸿基看方以智真象全力以赴应对科考的样子,倒是纳了闷,莫非他看到唐军的手枪后,改变了主意,真想加入唐军,李鸿基觉得肯定没有这么简单,不过,方以智真能加入唐军,不管他是真心也好,假意也罢,肯定就逃脱不了。
转眼已到了唐军开考的时间了,这天一大早,试院外面围满了密密麻麻的士子,此次唐军科考总报名人数已突破了万人,进士是头一科,只有数十个名额录用的比例,参考的考生却有六千多人,明知进士一科只会录用数十人,大数人还是选择了进士科。
到了开考的时间,鼓声三响后,考生随号码鱼贯而入,陈贞慧,方以智两人本想护着顾媚混进去,没想到唐军是发放号码,一个个按顺序入场,他们的如意算盘根本打不通,好在派在最前面的号码是陈贞慧,方以智跟在后面看着陈贞慧轻轻松松的进了考场,他放下了心。唐军根本不搜身,可以放心让顾媚混进去。
此次考试还没有轮到柳如是,陈贞慧已放弃利用两女的科考来打击唐军,对她们两人考不考,考什么已不关心,如果她们不参考那是最好,只是原先是陈贞慧怂恿两人报考的,此时若劝她们退出毫无道理,只好先让陈贞慧探路,若唐军检查太严就让两女放弃考试。
见方以智打出了安全的讯号,轮到顾媚时,她放心的走了进去,顾媚经过陈贞慧稍微化了一下装,把她的眉毛变粗了一点,盖住了她那双水盈盈的眼睛,又将皮肤变粗了一点,若不仔细看是发现不了顾媚是个女子。
果然考官们只对了一下她的号码牌子,再扫了一眼她的体貌特征就放她进去了,唐军在报考时会根据每个人的体貌特征写上几句话,包括高矮胖瘦,年龄大小,有须无须等,顾媚作的这点小小的改变当然不会与特征不符。
顾媚进了考场一看,大为惊讶,她以前曾听考生说过考场难熬,每一个考生都要坐在狭窄的房间里呆上个三天不出来,唐军虽然作了改变,三天分开来考,但她以为也要在一个小房子里坐上一天,没想到唐军的考场竟然是放在外面,上面搭上凉棚,数千人就在空阔的地面上作答。
所有的考生都大为惊讶,彼此交换着眼神,不过,四周站满了士兵,整个考场显得分外严肃,众人虽然觉得新奇,却无人敢切切私语,许多人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号码,坐了下来。
顾媚才知道唐军为什么不用仔细搜查考生有无夹带,在这个空阔的地方考试,每个人都有数十双眼睛看着,就是有人夹带了东西也不敢拿出来。
等众人都入了场,鼓声三响后,将试场的大门缓缓关上,考官才开始发放卷子,顾媚将卷子一打开,见上面只有一句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后面有一句注释,格式不限。
所有的人都惊疑不定,怎么能用李白的诗句来作题,而且注释说明不限格式,那就等于不用作八股文也可以,但望着旁边冷冷的士兵,谁也不敢言语,若是敢在考场上大声嚷嚷,唐军有言在先,立马就会被士兵叉出去。
李鸿基虽然开进士一科,但还是不乐意让这数千人都交三篇八股文上来,在后面加上了一句注释,而且用这句诗另有深意,这句诗包涵了地球是圆的这个定理,尽管写诗的人自已不知道,只把他观察到的写了出来,但只有地球是圆形才能解释为什么看见船只越走越远,到最后只能看到它上面的帆,然后才消失不见。
许多人都抓耳挠舌,这句话不是太难,而是太简单了,所有人都读过这句诗,意思也浅显的很,是李白的送别诗,但这不象经义,里面有的是微言大义,老师也有讲过如何破题、承题、起讲、入手,如何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而且也容易把他引到作人的道理上去,这句那么浅显的诗人人都可看明白,要想发挥却有难度。
李鸿基倒是没有去考场,他正在陪着邢秀娘和田玉珠散步,这几天李鸿基天天出去,只是和两人在吃饭时匆匆见过几面,让两人颇有怨言,借着今天的机会补上一下也好,否则让两个孕妇生起气来,那可不能领教。不过他心里正在想这些考生拿到这个题目不知有什么反映,心里微微有点得意。
田玉珠见李鸿基心不在焉的样子,开口道:“夫君大人在想什么,莫非是记挂着考场里的士子。”
李鸿基一愣:“夫人怎么知道?”
邢玉珠在旁插嘴道:“这些天来,夫君天天都出去,恐怕很快唐王府就要添新人了。”她这句话说的酸溜溜的。
李鸿基却没有听明白,道:“添人,是啊,等你们两人生了小孩,王府就要热闹了。”
邢玉珠气急败坏的道:“我不是说添小孩,而是大人,又要添两个王妃了。”
李鸿基愣了愣:“此话从何说起。”
田玉珠也忍不住了,道:“从何说起,两位倾国倾城的名妓来到了西安,还要参加唐王的科考,某些人不但不阻止,反而天天出去一呆就是半天,不是对人家有意是什么。”
李鸿基顿时明白田玉珠翻看到了柳如是,顾媚等人的情报,脸一沉道:“你翻看这些东西干什么?”
田玉珠顿时大感委屈,道:“你那些东西又没有密封,我不能看吗,你什么时候规定的。”田玉珠倒不是故意要去翻看李鸿基的东西,只是李鸿基那几天忙于科举试题,几天都没有去看过她们,连吃饭都单独吃,田玉珠忍不住去书房找他,李鸿基刚好出去了,田玉珠在那里等他时,翻到柳如是等人的情报,她颇为好奇,向李娃询问了一下唐王的行踪,李娃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她,却隐瞒了杨隐和顾智两人是女子的事实,哪知田玉珠对两人的身份比李娃还要清楚。
她强忍醋意,把此事告诉了邢秀娘,以为邢秀娘必会冲动,那时也不用她来作这个妒妇,哪知邢秀娘竟然可以忍住,今天见了李鸿基心不在焉的样子,终于用话剌了李鸿基一下,才引出邢秀娘的醋意。
田玉珠怀孕后,很少到李鸿基的书房,以至李鸿基都忘了田玉珠可以随便进入他的书房,那天被李慧梅打断后,只是把数人情报往桌子里随便一塞,没想到会被田玉珠看到,天地良心,自已只是稍微心思,更多是想拉笼一下陈贞慧和方以智两人,没想到家里的葡萄架好象就要倒了。
见田玉珠的眼泪正在眶中打滚,眼看就要流出来,连忙安慰道:“夫人放心,为夫没有这个心思,出去只是为了陈,方两人之才而已,你看这些年,为夫不是守着你们三人吗。”
邢秀娘哼了一声:“是吗,那你书房里姓朱的那个丫头是怎么回事?”
李鸿基没想到此事又扯到了朱玉凤身上去,不由大为尴尬,吱吱唔唔道:“这个……这个,对了,为夫突然想起还有一件重要的公务没有处理,先走了。”说完落荒而逃。
田玉珠见李鸿基急忙逃走的样子,倒是扑吱一笑,不哭了,两人对望了一眼,叹了一口气,她们只是不忿李鸿基瞒着她们偷偷摸摸而已,若李鸿基真要再娶女子,高桂英多半会赞成,他那些部下更是会怂恿,就是两人的父母恐怕也会劝她们接受,她们又怎么拦得住。
闯王李自成新传 第四十三章三道试题
方以智轻轻松松的将题答完,他清楚的知道这句诗里所包涵的意思,当初西蒙与他争辨地球是否是圆形时,西蒙就是用航海时观察到远近船只的部位来说服他,不过,若不是李鸿基和他说起过地圆学说,他也不能如此清楚的知道出题者的用意,敢如此轻松的答题,只用了半天不到的时间就做完。
方以智又检查了一下是否有错字后才敢交卷,这一点方以智不敢麻糊,有许多才华横溢的举子就栽在错字上,据说万历年间,有一位举子本来被点为头名状元,后来考官发现他有一个字下面本来是一横,却写成了四点,就这一笔之差,不但头名状元丢了,而且还落第,虽然唐军不一定会这么严,但谨慎一点也是应该的。
方以智交卷后不久,陈贞慧也交了卷,他来考试只是装个样子而已,根本没打算让唐军取中,他虽知诗中所涵的意思,也照此写了,却在卷中故意错字连遍,这是源于他文人的傲气,若要参考,必定不能随随便便作答,但又不能让唐军把他取上,只好在错别字上下功夫,无论哪个考官,看到满卷的错别字,即使他答得最好,也不敢取他吧。
回到客栈后,陈贞慧发现方以智已先回来,柳如是今天没有考试,只是送他们进试院而已,见他们早早回来,也不在意,柳如是还不知道方以智已改变了主意,只是认为他们无意唐军的功名,三人在一起闲聊,等待顾媚回来。
顾媚却直到最后交卷时才出场,以顾媚的才智,作一遍八股文有二三个时辰绰绰有余,之所有担搁了这么长的时间,却是在作到一半时才发现了诗中所涵地是圆形这个定理,她顿时不知所措。
顾媚和柳如是一样,把唐军的科考看得很重,一心想一举夺魁,为女子扬眉吐气,她以前只认为四书五经和诗词才是通往科举的正途,但这些天,李鸿基和方以智等人的谈论她也听到了一些,尤其是听到方以智说地是圆形,更是兴趣大增,她并不同意方以智的说法,只是找不到东西来反驳方以智提出的证据而已。
偏偏此时写到半途才想起与方以智的争论,又回想起李鸿基的意思,也是同意方以智的观点,李鸿基是唐军高官,这句诗好死不死的正包涵了方以智证明大地是圆形的证据,她推想唐军的题目恐怕没有表面这么简单,唐军中人肯定也是认为地是圆形,才会出如此简易的诗句。
她此时虽然看出了题目的含意,但要重新作答却不可能,她已直接答在了试卷上,若是把前面全部放弃,光一个试卷涂改,考官就会把她刷下来,她只得硬着头皮答下去,但心中的想法却越来越坚定,恐怕只有那些知道此题所涵真实意思的人才会被选中,以致她后来下笔如有千钧,越写越慢,直到时间已过,才勉强写完。
众人看着顾媚回来,一脸疲惫的样子,知道她答得不轻松,柳如是大为惊讶,方以智早已把试题告诉了她,按理这个问题几人刚刚还辨论过,应当不难,怎么顾媚考完后却是这个样子。
柳如是忍不住开口问道:“顾妹妹,你考试到底怎样了。”
顾媚奥恼的道:“别提了,这句诗我做了一半才想起还有另一层用意,这次多半是不成了,早知道那几天我仔细听你们的谈论好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