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强皇帝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剑花如梦
刘显登时一脸的尴尬,李飞燕一拱手,道:“典兄勿怪刘公,这釜底抽薪之计,是我献与刘公的,典兄若要责罚,就罚我好了。”
“哈哈。”典韦大笑一声,事已至此,追究还有何用?典韦笑呵呵的上前拉住了李飞燕的手,道:“那就罚飞燕兄陪我喝上几坛子酒,这事情便算是掲过去了!”
刘显这里,典韦最终只选定了李飞燕,而其余的帮手,典韦则从陈留郡自己交情好的游侠儿中,选取了三名武艺比较好,又信得过的人,一起向睢阳进发。
“大郎,宴席已经备好了,你也过去准备一下吧。”屋门被轻轻推开了一半,一个人闪身进来,打断了典韦的遐想。
“哦,是飞燕兄啊。”典韦将长刀放倒了一边,起身往外走去:“今日备了几坛酒?自从来到洛阳,还没有好好喝过一顿,今日一定要尽兴才是!”
三国之最强皇帝 第96章 进入四强
第九十六章进入四强
阿阁是一座联体建筑,中间是一座两层的阁楼,两边则各有一座四层的高楼,此刻,刘照正坐在左边的高楼的第三层上,斜倚着身子,观看比赛。
阿阁中间的阁楼,虽然地方宽敞,但是它四面都有窗户,并非像后世的观礼台一样,四周毫无阻碍,视野通畅。而且,做为阿阁的“正室”,人们坐在里面的时候,免不了要规矩一点,像凭窗眺望这种事情,在这间阁楼里,就免不了有点失礼了。
而两边的高楼里就可以随意得多了。汉代的高层建筑技术尚不发达,所以建筑面积和建筑高度,是无法兼顾的。一种建筑面积稍大,但是一般只有两层到三层,这叫做“阁”;另一种建筑面积比较小,但是高度可达四五层,被唤作“楼”。相比中间的阁楼正面可以开四扇大窗,两边的高楼则只能开一扇。但正是因为面积小、窗口比较隐蔽,所以在楼中凭窗观赛,比起端坐中间的阁楼之中,要惬意许多了。
刘照的想法,也正合刘宏之意,于是中间的阁楼中,就只虚设了皇帝与皇子的座位,而父子两人,则分别占据了左右两楼。
经过昨天一天的比赛,十六进八已经完成——毕竟只是个人比赛,不像世界杯一场比赛要踢九十分钟,八场比赛,每半天只有四场,这个密度已经很低了,接下来的八进四,只有四场比赛,更是一个早上就可以比完。然而,刘照已经嘱咐过,要将典韦的比赛放到下午举行,好让自己能够观看到,于是,鲍炜等人便将十六进八的败者组争夺前十名的两个剩余名额的比赛,插入了八进四的比赛之间,这样一来,八进四的比赛就能早上举行两场,下午再举行两场了。
典韦的比赛,被安排在下午第一场,这对典韦来说,也是颇合心意的,因为昨天他开怀畅饮,喝得又有点多,醉了一宿,如果是早上比赛的话,状态未免会有些不好。典韦虽然没有必夺冠军的野心,但是武者终归有一颗争强好胜之心,典韦也不愿意因为别的原因而导致自己败落。
一声锣响,比赛开始,典韦随手提起比赛用剑,步入场中。这一场他的对手,乃是南阳郭靖郭子安。郭靖这人典韦很熟,他到刘照门下之后,虽然一直奉行低调的为人,但是仍然交到了几名朋友,郭靖便是其一。郭靖为人质朴、仗义,身上很少有游侠儿油滑市侩的风气,故而能让典韦与其放心定交。
既是朋友,那郭靖的武艺如何,典韦也是心知肚明,论剑术,郭靖也算高明,但是典韦自信可以胜过他,但是论箭术,那典韦只能膛乎其后,自叹不如了。据说郭靖曾经用强弓射下过乌雕,而且还是一箭双雕。这种传说自然无从印证,但是以典韦在洛阳所见识过的郭靖的箭术而言,典韦知道自己的箭术的确远不如郭靖。
幸好,这次比赛比得是剑术。
场上,二人先向阁楼遥遥一礼,拜过了天子,然后相互之间也见了礼。郭靖道:“韦兄,小弟虽然自知并非韦兄的对手,但是天子面前,也不敢不用心竭力,还望韦兄勿怪。”
典韦呵呵一笑,道:“郭兄不必如此谦让,大家千里而来,不就是为了一展身手,求个出身么?郭兄尽管全力施展便是。”
楼上,刘照远远的望着典韦,兴致盎然。场中的典韦,虽然生得雄壮,但是相比较之下,并没有特别让人觉得醒目的地方,比起关羽八尺有余(一米八四以上)的个头,以及红脸、长髯这些标志性的特征,典韦放在一干同样是虎背熊腰的豪侠之中,并不是很惹人注意。加上典韦刻意压低了在赛场上的表现,难怪之前刘照看了不少的比赛,也留意观察了,结果却没有发现“可疑”人物。
场中,典韦已经郭靖交手十余合,虽然平日里有过切磋,但是今日郭靖出了全力,典韦才知道这个平日里不声不响的家伙,也是保留了实力的。
郭靖的剑术,以刺击为主,没有半点花招,身体蓄势待发,一旦发力,长剑猝然而动,以短促的突刺直指对方的要害,颇有后发先至的妙处。
而典韦,则是把长剑当作长刀来使,招式大开大阖,上下劈砍,但是,劈砍走得是弧线,比起刺击所走的直线,肯定要慢上一拍,所以刺击才有“后发先至”的优势。而郭靖剑术精妙,每次突刺都来得又快又准,让典韦不得不收招格开他的长剑,一时间颇有克制典韦招式的模样。
不过典韦并不焦躁,他依仗着长刀,会遍了一郡的英豪,对长刀的运用,自有一番心得。摸清了郭靖的招式之后,他脚步一变,身形如饿虎扑食,抢到郭靖的身体一侧,长剑奔着郭靖的肋下直刺了过去。这样一来,郭靖反倒处于“后发”的境地,再想要围魏救赵,以攻对攻,已经没有可能了,因此,郭靖只能出剑格挡。
两剑相交,发出了一声清脆的声响,典韦身随剑进,不等郭靖收剑调整姿势,立刻如影随形的接连砍了过去。
这样一来,典韦成功的把以劈砍对刺击的局面,转变成了以劈砍对劈砍的形式。在这样的对劈中,力量大的人就可以稳占上风,对此,典韦信心十足,稳操胜券。
郭靖也发现了自己的劣势,他也频频变招想摆脱当前的打斗模式,将其还原到起始点。但是,典韦之所以能一招就改变局势,乃是因为,其一,典韦的力气大,速度快,所以那一计饿虎扑食能够成功的抢到攻击的位置;其二,郭靖从一开始就采取守势,虽然以刺击对劈砍,使他能够后发制人,不失先机,但是在局面的控制上,终归没有采取攻势的典韦主动。
如今典韦依旧采取的是攻势,紧紧的握住了赛场上的主动权,而力量和速度都逊典韦一筹的郭靖,想要抢回先机,又谈何容易。
终于,郭靖被典韦接连而来的劈砍耗尽了体力,当双剑再次交击的时候,郭靖的力道不足,长剑被典韦格开,露出了胸腹的空门。典韦停了下来,长剑遥指郭靖的胸口,郭靖苦笑一声,收起了长剑,拱手道:“小弟输了,韦兄力气大,身法也快,小弟自愧不如。”
“嘿嘿。”典韦笑了一声,收剑还礼,道:“以郭兄的剑术,问鼎前三绰绰有余,只是运气不好,这次和我分到了一组。罢了罢了,走,回去喝酒去,也好解解晦气。”
“哈。”郭靖自嘲的一笑:“我好歹已经进了前八,之前没有遇到韦兄,那已经算是我的运气了。”
场边担任裁判的胡旭,回身到了裁判席上,与其他几位裁判在一块木椟之上,共同签署了姓名,以表示对比赛胜负结果的认可。当然,像这场比赛,胜负根本没有争议,所以胡旭也只是过去签名走个程序罢了。签好之后,胡旭回到场边,大声宣布胜出者是韦擒虎。
典韦与郭靖再次向阁楼遥遥施礼,然后两人说笑之间,出了赛场,径自返回为参赛者设置的席位之中。
望着远去的典韦,侯谨轻声道:“殿下,要不要奴婢过去把那位韦壮士唤来?”
刘照伸了个懒腰,道:“算了,比赛完结也就是这两天的事情了,到时候他正式就任郎中,我再召见他,也算是名正言顺,眼下就暂且别惊动他人了。”
看完了下午的比赛,刘照乘车返回芳林园。车上,参乘的正好是关羽,刘照便问道:“云长,你看那韦擒虎的武艺,比你如何啊?”
关羽沉默了片刻,道:“禀殿下,臣不知,要比试过之后才能见分晓。”
关羽没有说典韦的武艺与他的在“伯仲之间”,而是用了“比试过之后才能见分晓”的说法,足见关羽对于典韦,还是有一点争强好胜之心的。
俗语有云“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一篇文章是好是坏,这要看评论者的审美观念如何,一首豪放派的诗词,未必会合花间派小清新的胃口,所以文要争第一,很难作出评断,比如李白和杜甫到底哪个才是唐诗第一,这就够人们争论不休的了。
但是武的胜负就直观得多了。虽然关公战秦琼也是争不出个高下来的,但是同时代有机会当面比试的武者,要分出胜负,却一点都不难——不用多说,就是干,最后终究是能分出个高下的。
如今刘照举办的这场比赛,虽然肯定没法做到全完的公正——比如有些人的实力不错,但是运气不佳,遇到了和自己旗鼓相当的对手,最后败落,虽然还可以参加败者组的比赛免于被直接淘汰,但是最终的名次,肯定不如面对一个低水平的对手胜出时的排名了,就像今天的郭靖,如果没在八进四时就遇到典韦,那么他的名次就是前四了。
但是,这样公开的比武,其结果还是很有说服力的,败了就是败了,这些豪侠们可不会学后世的某些人,败了就找客观原因,什么草皮太湿,草皮太干,草皮不湿不干之类的。
所以,在这样的比赛中,拿一个第一名,对于一名武者而言,是多么大的荣耀,因此也就不容关羽这样内心骄傲的人不动心了。
三国之最强皇帝 第97章 竞争
第九十七章竞争
典韦的出现,能让关羽起了争强好胜之心,这对刘照来说,是有利的。臣下之间有了竞争,才会有危机感,做起事来也才会更加的积极主动,而他这个主君,只需要居中调停,控制好竞争的程度便可以了。
特别是对关羽这样一位本领高强但是性格高傲的人,刘照可不希望他最后走上了原本历史中的老路。
历史上的关羽,是刘备的左膀右臂,特别是前期,刘备身边没有多少人才,所谓“将不过关张赵云耳”。而关羽,虽然在《三国演义》中,他是“关二爷”,实际上,他的年纪比刘备还要大几岁,只因关张二人奉刘备为主君,所以才位居刘备之下。因此,关羽在刘备集团里,算是年纪最长,地位仅次于刘备之人了。而且,关羽也的确有大将之才,在作战的时候,刘备若是要分兵进攻,另一路的主帅,定然是关羽,足见刘备对关羽的倚重。
年纪长、资历老、地位高,本领大,这就使得关羽在刘备集团之中的重要性,是首屈一指,无人可比。以至于后来刘备集团壮大之后加入的新人们,也对关羽不得不假以颜色,处处容让。
当时,马超刚刚投靠了刘备,关羽便写信去问诸葛亮,说马超与他相比,谁更厉害。诸葛亮只好委婉的劝说道:“马超虽是一世之杰,但是只能和张飞并驾齐驱,尚不及关羽你的绝伦逸群。”这话说得十分高明,一方面,论本领,张飞也不见得逊于关羽,在《三国志》中,关张马黄赵同列一传,但是后面的评论,却是关张一组,马超单个,黄赵一组,说关张二人“皆称万人敌,为世虎臣”、“并有国士之风”但是都“以短取败”,足见在人们眼中,关羽与张飞,无论是本领还是功绩,甚至是败亡的原因,都是并列的。诸葛亮把马超评为“与张飞并驾齐驱”,这就肯定了马超的才干,但又用了“尚不及关羽你的绝伦逸群”这种说法,来抬高了关羽,而张飞对关羽是“兄事之”,又岂会计较别人说自己不如兄长?这番话说得非常周全,安抚了各方的情绪,也显现了诸葛亮的高超的“宰相之才”。
后来,刘备进位汉中王的时候,封了“前后左右”四位将军,关羽居首,但是关羽自己却不满意黄忠与他并列,这回幸亏有费诗能言善辩,也很婉转的劝说道,汉中王封黄忠,那是因为黄忠最近立了大功,身为主上,汉中王不得不重赏他。但是,在汉中王心目里,黄忠又哪里能跟君侯你相比呢?君侯你与汉中王,犹如一体,休戚与共,难道还要跟汉中王计较官号的高低,爵禄的多少吗?
大家都知道,关羽最看重的,就是“义气”,费诗从这点出发,略用了一点激将法,既强调关羽在刘备的心目中,地位远非黄忠可比,又暗示关羽这样闹脾气,会让别人觉得你关羽是在借机要更高官职和待遇,这岂非让与你“恩如兄弟”“恩若父子”的刘备很难堪?
然而,像诸葛亮、费诗这样,说话有水平、讲策略的人,毕竟不多,刘备集团中,大多数人,对关羽是敬畏和顺从,从不敢提不同的意见,这就进一步助长了关羽骄傲自大的脾气。关羽最后败走麦城,和他的坏脾气是不无关系的。
但是,如今的关羽,还会有这种机会、这种好环境来助长他的坏脾气吗?
没错,关羽是第一个被刘照招揽到身边的“历史名将”,但是,如今的刘照,已经不是当年的不通世故的书生了,相反,皇宫里的生活,已经将他锻炼得颇具权谋。对关羽的破格提拔,一月之内,从虎贲郎中迁至虎贲侍郎,出入扈从左右,以示亲信,这已经是极限了。如果仅凭武艺出众,却没有足够的功劳或者资历,就把关羽提拔到“武将之首”的位置上,那不仅会伤了一帮旧臣的心,也等于把关羽放在火上烤,这对哪一方都没有好处。
所以,如今在外人看来,刘照门下的武官,依然内以鲍炜为首,外以史阿为首,而关羽,不过是新进之人罢了。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刘照身边的“历史名将”,只会越来越多。毕竟,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刘照日后会成为君临天下的皇帝,到时候,“普天之下,莫非王臣”,想要请谁来为他效命,还不是一道诏令的事?历史上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就能够以中央政府的名义,四处招揽人才,甚至像王朗这样的人,身在孙策治下,却不惜冒险出海,也要跑到曹操那里去做官,何况刘照是皇帝?
而诸葛亮在身边的朋友都去了魏国仕官之后,曾经感叹道:“魏殊多士耶?何彼二人不见用乎?”,要知道,石韬在魏国历任郡守,孟建官至凉州刺史、征东将军,徐庶更是官至御史中丞,无论如何都算不上是“不见用”,但是诸葛亮还是觉得不够,其实,早在孟建去中原寻求出仕的时候,诸葛亮就劝过他:“中原饶士大夫,遨游何必故乡耶(孟建是豫州汝南人)”,可见,曹操以“奉天子”的名义,聚集起来的庞大人才群体,让诸葛亮这样的高才,都觉得竞争严重,压力太大。
当然诸葛亮不去曹魏,也并非仅仅因为心生怯意,害怕自己竞争不过中原的人才,而是诸葛亮想要竞争的位置,实在是太独特了——他想担任的,乃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秉持国政,实现政治理想的实权宰相,这样一来,能不能得偿所愿,可就不仅仅跟个人才能有关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如今的关羽虽然得到刘照的看重,但是想跟原本历史上那样,长期担任集团的“副统帅”,地位无可替代,因此处处受人尊崇、恭维,那是不可能的了。
有失必有得,遏制住自高自大,目中无人这一系列坏脾气的关羽,在这个时空,说不定能立下更为显著的功业,也未可知呢。
于是,刘照便主动问道:“云长,你可是对此次比赛的冠军之位,起了艳羡之心,因此对那韦擒虎,也生出了竞争之意?”
关羽红润的脸膛显得更红了一些,被人看破了心思的他,颇有点局促不安:“臣生平所负的,唯有这一身武艺,因此……”
刘照听了,出言劝导道:“云长,此次比赛的冠军,虽能荣耀一时,但是仅仅依靠匹夫之勇,终究难成大事,大丈夫欲建功业,还须学万人敌之法。春秋之际,正是王室倾颓,诸侯称霸,相互攻伐的时代,所以《春秋》一书里也记载了不少的战例,你熟读《春秋》,想来对此已经颇有心得。如今我请孟德教授《孙子》,更是存了让你们兼资文武,智勇双全的心思。云长啊,想来你也曾听说过飞将军‘数奇’的典故罢,事实上,仔细推详之下,就不难发现,飞将军虽然武艺绝伦,才气过人,但是生平用兵却颇有可以诟病之处,其人治军不严,行伍松散,又自负其能,经常轻敌冒进,这才导致数次败绩,终其一生,也没立下足以封侯之大功。云长,你天资过人,但是万万不可因此有骄傲之心,否则,必将重蹈飞将军的覆辙,不可不慎啊。”
这一番话,也算是推心置腹了,此时的关羽,还没有创下“威震华夏”的名望,只是个初出茅庐的年青人,所以虽然性格高傲,但是还没有发展到自高自大,目中无人的地步,况且刘照乃是他的主君,所以这一番既有寄望又有规劝的话,让关羽内心感动不已,他双手加额,道:“殿下的劝诫,臣定当深铭肺腑,不敢或忘。”
刘照又道:“此次若非云长慧眼识英,说不定我便将韦擒虎此人错过了,到时候即便他夺得了冠军,我也不过以寻常郎中之礼相待罢了。经过云长的提醒,今日看了他的比赛,方知他武艺确实不凡,值得重用。如此说来,云长于他,可谓有知遇之恩,日后你们二人,何妨做一对知己好友,和睦相处,互相帮衬,做我的左膀右臂。他日青史之上,定能留下一段佳话。”
关羽嘴上答应了,但是神情还是有一点不自然,显然对于刘照所说的“成为知己”之类的话,还是有所保留。刘照见状,也不再多劝什么,他这么说,无非是当一下和事佬,缓和一下关羽与典韦之间的关系,免得他们日后把竞争变成意气相争,反而坏事罢了。至于关羽和典韦到底能不能成为“知己”,甚至是像和张飞那样成为“兄弟”,刘照才不去关心呢!从恶意的方面想,如果自己手下的武将各个拉帮结派,“恩如兄弟”,那刘照反倒要睡不踏实了!
不过,这天晚上,刘照还真有点睡不踏实,明天,半决赛就要开始了,典韦在比赛中会否取胜(毕竟典韦此时还有保持低调,故意输掉比赛的可能),能否最终获得冠军,其他三名选手中,有没有隐藏的高手存在,会不会“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这一切,都让刘照心潮澎湃,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一切都看明天了!
三国之最强皇帝 第98章 进击的典韦
第九十八章进击的典韦
中午,刘照坐在几案前,端着碗,一边扒拉着饭食,一边听侯谨向他汇报早上的赛况。
“嗯?那天叫郭靖那个剑客今早胜出了?看来他的实力也相当不错嘛,只不过运气不好,提前遇到了……韦擒虎。第一场半决赛胜出者叫桥封?什么来历?”
“居然是故太尉桥公的族子,以他的身份,又何须屈居我门下,求一个郎中的职位?”
“什么?他是为了结交四方的豪杰,所以才跑来到我门下厮混的?还真是闲得……”
看来,早上的惊喜还真是颇多呢。
刘照一边和侯谨说话,一边吃饭,分心之下,这顿饭的整体节奏就变得很慢,但是因为不停的说话,每一口饭食又吞咽得十分匆忙。何氏在旁边看到了,上前使个眼色,命侯谨退下,然后劝道:“阿弁,以前你曾经说过,吃饭的时候要专心,不能分心它用,要‘食不言寝不语’,此方为养生之道。再看看今天,你不停的说话,吃一口停一口的,饭菜都放凉了,也不注意细嚼慢咽,回头积了食却如何是好?”
刘照赧然,以前,他在闲暇的时候与何氏闲聊,总是有意无意的带出一些后世的知识,当然,和何氏说得比较多的,都是饮食、养生方面的东西,没想到自己只是随口说说,却被何氏牢牢的记在心里,并且时常拿出来督促自己。
偷偷扮了个鬼脸,刘照赶忙坐好,认真的吃起饭来。
何氏见了,这才略微安心了一点。这几天的比赛,明显让刘照的情绪躁动了很多,对于从小见惯了刘照稳重模样的何氏来说,实在是放心不下,特别是昨夜,刘照辗转反侧,三更天过后,才逐渐睡了过去,而早上刘照还得按时早起,要是这种情况多来几天,身子可如何撑得住!
下午,刘照期盼了一整夜的比赛,终于开赛了。
典韦的对手,刘照中午的时候已经知道了,是一个名叫王超的河东游侠儿,据说此人的剑术乃是河东之冠,对此,刘照颇不以为然,河东的高手,别的不说,他身边就有一位关羽关云长,而除去关羽之外,据刘照所知,河东至少还有一位三国猛将蛰伏,那就是徐晃徐公明。目前,徐晃应当还在家乡担任郡吏,直到中平五年(189年)十月,黄巾余党白波军进占河东郡,徐晃可能在这个时期,投到了白波军首领杨奉的帐下,又或者是在一两年之后,杨奉投降了董卓,变身为“官军”,徐晃才投入其部下的。
当然,游侠儿有游侠儿的圈子,关羽和徐晃,一个是私盐贩子,一个是郡吏,都和游侠儿这个圈子没有直接搭上关系,所以名声不显,反让他人扬名郡中,倒也可以理解。
不管怎么说,典韦要打赢王超,应该不成问题。至于徐晃,回头得让集英社想办法,把他给忽悠过来才好,要知道中平五年,正是多事之秋,自己的父亲刘宏不出意外会在那一年驾崩,之后短短的半年内,更是各种风起云涌,足以让刘照焦头烂额,全力应对了。而此时再遇到白波军起事,祸乱河东的话,刘照就算是身为皇帝,也未必有精力去把徐晃给找出来。
刘照这边动着挖人的心思,场中,典韦和王超已经狠狠的拼杀在了一起。
刘照虽然学了大半年的剑术,但是剑术造诣还是很低的,之前也没有机会多见识一些剑术比斗,所以,赛场上的选手,武艺到底是高是低,刘照其实是看不出来的,他只能通过“打斗是否激烈”来做判断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