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光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通吃道人.QD
今个同三坐标测量机一起来的就有个德国老头,七十多岁了。集团给他配了二十多个学员,就为了掌握他手头的测量本事。”
张高远说的感叹,可不等他说完,‘旁听生’们听到要本科学历就开始摇头了。他带着‘怒其不争’的气恼,指点般说道:“当不了高级的,当个中级初级也行啊。
我也不知部委咋想的,派你们这批人来学。你们整日晃来晃去,啥也不会。一个月后考核,九成九都得被赶回去。
你们的学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如实际点从更讲究实操的技工干起。这个虽然低,但自己努力点考上集团的初级技工,基本收入也是两千多了。
集团现在弄了很多先进设备,过去的老师傅都不会用,一线急缺懂理论和实操的操作工。你们别好高骛远盯着研发这块,抓把劲去学实操也不亏的。”
一堆‘旁听生’都冲着办公室职位来的,压根没谁想去生产线。听张高远这么一说,不由得彼此对望,没个主意。
这年头生产线的职位被歧视,张高远知道自己这番话没人爱听,啃完大虾就散伙。他看看时间,决定到厂区内走走,散散心。
天阳机械厂原本在市内,现在老厂区推倒盖房子,新厂全部在市郊。工厂的车间一个比一个宽敞明净,再也不是过去那种黑乎乎满是锈迹和碎屑的模样。
对‘旁听生’的劝诫出自真知灼见,现在‘圣光’研发体系在快速膨胀,人数正从不到两万向五万的方向发展。
但人数多了,竞争却越发激烈。像张高远这种属于运气好,被‘思维风暴’强行拔高。但周总裁能提携的人数终究有限。
这就是每天提携一万人,一年也才三百多万。哪怕全年不干别的,总裁能提携的人数也就大概四五万而已。实际数字还达不到一半。
研发队伍在膨胀,能把设计应用到生产中的熟练技工反而紧缺。尤其是高水平的技工,数量比熊猫还少。
张高远隐隐就想朝高阶技工这条线走,他觉着集团内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研发团队里的年轻人太厉害了。可年轻人在生产经验方面不如他这个四十多的中年人。
“唉,满以为在帝都接受培训,一辈子就端上金饭碗,吃喝不愁。可这集团内啥都好,就是竞争实在太厉害。”
圣光 第0869章 又是藤田
东芝机床事业部的副部长藤田隆二阁下总算可以回国了。
92年,‘圣光’以300亿美元的订单勾搭三井财团,要求购买半导体生产线。考虑到当时双方良好的交流气氛,藤田隆二被派到‘大秦’机床厂组装两台九轴五联动机床。
就是当年惹出‘东芝事件’那四台机床,被‘圣光’从波罗的海造船厂弄来了其中两台。
后来的事件变幻莫测,藤田在‘圣光’集团越陷越深,并且因为公开发表‘极端言论’回不了国,还连累自己参加的自嗨小社团‘亚洲会’被查了个底朝天。
原本就是个短期出差,却搞得藤田一直在‘圣光’度过了92年,93年,直到94年。现在事态终于平息,副部长阁下终于可以返回东京。
坐在帝都机场的候机楼,衣冠楚楚的藤田却感觉自己像是丧家之犬,回想自己在中国的两年时光,真是恍如隔世,感慨万千。
藤田最早是去帮助组装东芝机床的。现在仅仅过去两年,‘大秦’机床厂已经自己开发生产九轴五联动数控加工中心。
就两年啊!
要知道前苏联从东芝采购四台‘九轴五联动’,就满足于能生产大型船用螺旋桨,从未想过要自己造。
而‘圣光’拿到二手的‘九轴五联动’后,不等组装完成就开始琢磨要自己生产这玩意。
当‘大秦’的新机床下线,整个汉中市都放炮仗庆祝。他们完美的做到了用机器生产机器,而且依靠快速发展的半导体技术,其性能比东芝的原产品还更好。
啪啪啪......想到那台披红挂彩的超大型数控加工中心,藤田隆二就不顾周围旅客的诧异,狠狠的给自己脸上几耳光。
抽的脸皮都红了。
为了搞定那台国之重器,‘圣光’需要突破数控系统,伺服机构,精密测量,先进刀具等十几个难关。能生产这玩意等于整个工业体系都进步。
而‘大秦’那台‘加工中心’的研制成功有藤田的巨大功劳。只因他是‘日籍在圣光就业者联合会’的会长。
撞天叫屈啊!
‘圣光’集中了几十家国内科研单位,上百家配套工厂,两千多人的研发团队。团队中有三分之一是日本人。
92年,日本经济就在悬崖边上。现在已经是94年了,日本跌在坑底了。
成千上万的日本人因为经济危机而走投无路,东京的‘雅库扎’乐得把那些欠下巨额债务的人像卖猪仔一样卖给‘圣光’——想自杀是不可能的,必须去干活。
这些人名义上就是藤田这位‘联合会’会长给招揽的,正在为‘四化建设’做贡献呢。
按说逼己方专业技术人员去潜在对手家干活,这是妥妥的资敌行为。但‘雅库扎’不在乎啊,能赚到钱才是第一要务。
每每想到这事,藤田隆二恨不能一头撞死。要不是还想留待有用之身为天皇尽忠,他说不定就坚持不下来了。
正是因为有‘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大秦’机床厂用了两年就把‘九轴五联动’产品搞定了。
这不但能生产机床,还培养了队伍。
比如机床设计中涉及大量复杂的数学知识。好些国内名牌大学的数学专业学生本来要去国外的找工作,现在被几千上万的月薪留下了。
由于大量日本工程人员的加入,这个项目不但节省时间,还只花了不到一亿的研发费用,创造了上千个高薪岗位,养活了近万的普通工人。
技术往往就是一层窗户纸,捅破了就觉着没啥。有了这支团队,配上整体进步的工业体系,‘大秦’可以继续生产和研发同类型的产品。
想当初东芝卖了四台‘九轴五联动’给前苏联,闹出不可开交的国际乱局。现在可好,‘圣光’把这玩意突破,今后都随便卖了。
唉......
藤田满心都是泪,自觉成了民族罪人。昭和志士再也不昭和了。
原本他还指望国内企业迷信国外技术,不认‘大秦’的水准。但这条在‘圣光’集团内部不存在。
国内有太多企业靠‘圣光’吃饭了。周总要关联企业免费试用自己的新产品,出任何问题包赔。
有‘圣光’这块金字招牌在,大把企业抢着来用。新产品试用过程肯定会有各自问题,但维护小组就驻厂,随叫随到。
用个几年积累足够经验,自然会有更好的产品出来。
无非就是花钱砸嘛。
‘圣光’已经在研发上省掉了几乎百分之九十五的费用,一点也不介意在后期补上些。反正今后能十倍百倍的赚回来。
机床只是‘圣光’这两年突破的一项重型制造业装备,还有不少其他的呢。
比如从老毛子那里弄来两台7.5万吨的模锻压机。这玩意可以用来生产客机起落架,发动机涡轮盘,输油管阀之类高附加值产品。
两台‘模锻之王’安装好没多久,‘圣光’立马着手自己突破一下造个八万吨的。如果八万吨的太难,先弄个六万吨的练练手也行。
‘圣光’自己没有这方面的技术能力,但它有钱啊!
大毛现在的经济比日本还惨,一堆毛子工程师穷的要死,拿个一千美元的月薪就跑来给‘圣光’干活。
同样是组建国内外联合的研发团队,六万吨的预计在94年年底就能成功。八万吨的顶多再过两年也不会有问题。
反正现在有两台七点五万吨的‘模锻之王’在,基本满足当前需求。研发方面压根不急,尽可能精益求精。
类似的还有好多。
造船用的重型龙门吊,船用钛合金加工,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特种冶炼设备,大推力涡扇发动机,林林总总十几个门类,几十个项目。
有的是从毛子那里拆来的,有的是自己想方设法研发的,有的是莫名其妙走私来的。总之‘圣光’担心手头的钱贬值,这两年在重工业方面的投资建设力度非常大。
现在有的项目已经成功,比如‘大秦’的机床。有的项目快速推进,比如模锻压机。有的项目落地生根,比如特种冶炼设备。有的刚刚起步,比如涡扇发动机。
“这才两年啊。”
藤田坐在候机厅,脑子里浮现种种回忆。他亲自参与的,间接了解的,道听途说的,纷乱的消息灌满他的脑子。
“别人都是搞五年计划,五年上一个台阶。可‘圣光’进步的太快,两年就会有大不同。最近总裁又搞什么‘圣光大学’,不知道再过两年,它会发展成什么样的怪物?”
摇了摇手里的机票,藤田不知该作何想法。机场的登机提示已经响了,飞往东京的航班开始验票,他带着行李缓缓走向登机口。
登机前,藤田的移动电话响了,扫一眼号码,是副总裁渡边雄打来的。他摇摇头,没接电话,反而关机,验票后登机。
唉......,两年没回家。藤田这才是打定主意要回日本。谁也不能阻拦他。
圣光 第0870章 战略忽悠
帝都到东京的航程也就两三个钟头,比很多人想象的都要快。藤田买了商务舱的机票,一个人拎着行李箱登机。
目前在帝都的日本人尚不多,反而是不少国人去东京。藤田身后就有一家子去旅游,老老少少五六口,大人小孩从登机开始就兴奋的不停呱噪。
若是两年前,藤田会极其厌恶这种吵闹的场景。可现在他也习惯了,顶多回头瞥了眼,继续自顾自的进机舱。
可就这么一眼,后头一家子仿佛受了莫大侮辱,呱噪的更大声,连空乘都控制不住。藤田本以为自己进了商务舱就能摆脱,那晓得那一家子堵在舱门入口也要跟进来。
“那老头都能进,我们为什么不能进?”一家子里的老太太觉着丢了面子,执意要进商务舱把面子争回来。
空乘倒是有礼貌,委婉说道:“您一家是经济舱的座位,刚刚那位先生是商务舱的座位。”
老太太更不高兴了,这是瞧不起人哪。不就是钱的事么,她还是执意要进商务舱,甚至把一家里的女婿拉过来。
藤田已经在放行李,听舱门口吵了半天,最后是立马刷信用卡改签,全家升舱跑来跟藤田作伴。
老太太故意选了坐在藤田旁边,一屁股坐下后得意的说了句:“我女婿可是日本人,在日本工作,工资比在国内高十倍,特别有钱。”
在国内两年,藤田早就明白这个庞大国度的复杂性——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有好鸟也有坏鸟。
在见多了人性百态后,藤田能熟练应对各种状况。他瞥了眼过道对面正襟危坐的‘女婿’,戏谑的用日语朝老太太问了句......
“我是来自爱知县的藤田,请问您女婿是日本哪里人?”
听到日语,老太太布满皱褶的脸皮唰的通红,茫然无措好像坐在怪物旁边。她扭过头看向隔着过道的女婿,希望‘家族希望’能来救个场。
对面的女婿也听到了这句,连忙掏出名片,用磕磕绊绊算不上熟练的日语,带着讨好的笑容回答道:“我叫宫本,刚刚入籍,请多指教。”
名片恭恭敬敬的递过来,老太太顺势起身,把位置干脆让给了自己女婿。
可藤田对名片只瞥了眼,压根没接。他转而用汉语幽幽的说了句:“我们还是说中国话吧,免得为难彼此的耳朵和嘴巴。”
换过去,藤田不至于故意如此倨傲。该有的敬语和客气,他一点也不会缺。只是在‘圣光’待了两年,是个人都要性情大变。
有些人需要尊敬,哪怕他出身低微;有些人再怎么尊敬也没卵用,哪怕他地位不凡——这是藤田在近两年在国内总结的生活经验。
二鬼子‘女婿’没能把名片送出,他倒有‘唾面自干’的觉悟,很熟稔的把名片收起,再次用蹩脚日语倔强的表明身份:“前辈,我是刚刚入职东芝的宫本,请多指教。”
这简直就是撞在枪口上,藤田轻蔑的扭过头,多打量了一眼,还是用汉语回答道:“我是东芝机床事业部的副部长藤田隆二。”
‘副部长’这个职位一出,对面的二鬼子呆住了。他倒不是羞臊,而是没想到踢中了铁板。因为他只是个庶务课的非正式课员。
后头的老太太伸手扯了扯二鬼子的袖子,压低声音问了句,“女婿,在副部长啥来头?几级啊?官大吗?”
在国内两年了,藤田难得有今天这般爽快。
‘圣光’内部仰慕日本的也很多,不少人向往日本的生活。比如藤田曾经的翻译,绞尽脑汁想当个日本人。
可就算是藤田的翻译,没接受过日本文化的洗礼,很难接受不同阶层之间有高低贵贱这种事实。翻译就不觉着自己跟藤田不是一种人的设定。
但藤田只看一眼,就知道这二鬼子已经被驯养成了一条狗。他已经很久没如此受人‘尊敬’了。
偏生这位改姓‘宫本’的二鬼子自来熟,听清藤田的职位后就跟哈巴狗似的一个劲道歉。他也不管自己到底有什么错,反正就是站起来,弯腰九十度。
这日本的传统艺能学的真快。
藤田若是不接受道歉,二鬼子能把腰弯断为止。为了表示诚意,后者嘴里还一直诚恳表示自己对日本的仰慕和热爱,顺带鄙夷国内几句。
什么日本环境好,国内脏乱差;日本有礼貌,国内脸难看;日本喝马桶水,国内洗盘子从不洗七遍。
滚!你才喝马桶水,你全家喝马桶水!
藤田气的鼻子都要歪。
就是这般吃里扒外的混球,天天叫嚷国家药丸,天天赞美欧美日,天天拿个放大镜来找国内的负面新闻,转身就提国外的破事做辩护。
藤田过去打开报纸,总觉着大日本好厉害,西面的国家要完蛋。天天看这些玩意,脑子都被忽悠了。不但藤田被忽悠,三井不就也被忽悠了?
可这忽悠的迷迷糊糊,事情就不对劲了。
藤田刚到‘大秦’时,也觉着这国家跟报纸上描述的完全一样嘛,甚至比想象中的更差。所以......帮它组装两台机床又如何?
苏联一直从西方引进先进技术,无论是花费还是规模以及种类,远远超过中国。东芝给了老毛子四台‘九轴五联动’,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啊!
根本不需要太担心嘛。
然后呢?然后呢?然后呢?
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看看我的脸,问问我这两年都经历了啥?我昭和志士竟然在建设敌国,还广受赞誉,赢得普遍认同。所有人都说我干的好,可谁知道我内心的苦?
都是这帮吃里扒外的混球搞的战略欺骗,硬把整个西方都骗的一愣一愣。
到现在国内还有人公开表示‘圣光’不可怕,‘圣光’还有多少多少缺陷,‘圣光’尚未掌握核心科技。
可这帮混蛋从来不谈‘圣光’的发展速度和规划项目,藤田这次回日本,就是想唤醒民众和财团,要提高警惕啊!
这一登机就碰到‘战忽局’的人,藤田心头火气就蹭蹭的冒——又来骗我。我虽然已经不是昭和志士,但我依旧是大日本的忠臣。我是不会上当的。
二鬼子还在弯腰,藤田只能摆摆手让对方停下。结果对方厚脸皮,还是坐在藤田旁边,热情的叫嚷着‘请多多指教’。
藤田懒得说话,随手抽了客机上的杂志翻阅。
很意外的,客机上竟然有最新的《圣光经济周刊》,封面标题就是‘陕飞完成客机大修厂建设,将对国内所有t-154进行升级’。
二鬼子只看封面,立马鄙视道:“苏联技术不好,这家公司的技术也不行。还是日本最强,日本科技第一。”
藤田扭过头,翻了个白眼,心里暗想:“日本第一?你把美国爸爸放在那里?”
(公众号‘通吃道人’,求关注)
圣光 第0871章 《周刊》
周青峰把《圣光经济周刊》当做非常严肃的刊物来办,经常性的披露集团经营中面临的问题和数据。
在别人看来,这些数据都是机密不能外泄,否则会影响商业运行。但周青峰又不靠这些统计数据做生意,他的秘密完全在另一个维度。
集团经营面涉及国内外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且允许第三方会计公司参与审计。《周刊》公开的信息一向准确真实,以此迅速树立权威性,成为国内经济的晴雨表。
天底下如此出奇的刊物也就这么一本,目的就是为了建立话语权。波诡云谲的商场里,这是一股清流,是能改变市场态势的指挥棒。
老百姓也许就看个热闹,不太在意。但大企业高层,经济分析者,国内外媒体却逐渐将《周刊》奉为圭璧,每期都要仔细阅读。
藤田最近忙着从‘圣光’离职回日本,最近一期《周刊》没来得及看。这商务舱居然给每个乘客都提供一本,实在是方便了他。
见藤田对《周刊》感兴趣,旁边的二鬼子也立马向空乘要了一本。封面是图-154斜视图,标题是陕飞完成了现代化的客机大修工厂建设。
二鬼子看到‘圣光航空’的标志,立马贬斥道:“这家航司不行,竟是些破飞机,不是图-154就是二手的波音707。
我之前有朋友坐过图-154,太破了。坐那个飞机就好像乡下土包子做拖拉机进城,实在太掉分。我只坐‘全日空’这样的大航司,绝对不会坐这家廉价航空的航班。”
这马屁拍的太生硬,藤田充耳不闻。他只翻开杂志,想看看对大修厂的具体报道。按照经验,能登上《周刊》封面的信息都是足以改变行业格局的。
周青峰在91年底就开始折腾客机大修厂,他原本死活要把厂子设在天阳。可九二年去了趟大毛家,他立马意识到自己对现代工业的认识太肤浅。
大修厂被丢到了陕飞。
经过两年的建设,‘圣光’都快把制造t-154的古比雪夫飞机制造厂给搬空了。
此外因为周青峰弄来了大批二手伊尔-76,导致国内空军原本订购十架新货的需求彻底消失。这又导致在乌兹别克斯坦生产伊尔-76的坦契卡洛夫飞机制造厂濒临倒闭。
这是妥妥的‘蝴蝶效应’。没人知道‘圣光’在苏联解体后到底搬走了多少东西,反正很多原本还能苟延残喘几年的工厂迅速荒废遗弃。
人员,设备,厂房,几乎原地消失,转而在别处重建。
就靠‘大搬家’,‘圣光’平白拥有了许多重工业工厂。从纸面数据来看,陕飞的新厂区有百分之八十职工都是北面来的毛子。有的生活小区甚至是专门给他们建立。
就靠原班人马的加盟,‘圣光’各种工业能力的发展速度想慢都难。
现在的大毛社会就跟个无底洞般,不断吞噬失落者的生命。
解体后的几年,毛子男性的人均寿命从63.4降到58.6。这种数据的背后就是大批壮年人口的非正常死亡。
92年跑过来的毛子都庆幸自己少受两年的罪。93年来的更是对94年的入职者说‘你们早该来了’。
二鬼子看陕飞大修厂,觉着‘圣光’犹如捡破烂的乞丐,从前苏联加盟国内搜罗了一大批技术水平不高的工矿企业,一个劲的嘲讽周青峰是‘垃圾王’。
可在藤田眼里,‘圣光’已经快要完成重工业的闭环整合了。周青峰最大的本事是什么?是合纵连横。
所有人和团体都能在周青峰这里找到各自的利益和位置,都能舒舒服服的与之合作。他的目标就是将所有产业链打通,依靠国内十亿级的市场自我发展。
提前十年二十年形成经济内循环。
欧美日韩加起来还没这么多人呢。
更别提‘圣光’还在海外攻城略地,东南亚和东欧也承受了国内轻工业产品的倾销。
唉......藤田翻看了几页,发现‘圣光’正在补航空产业的缺,再过两三年就基本能补完。
毛子的技术工人干活马虎粗糙,那是他们的管理层崩了。当年苏维埃初建时,有理想有斗志的毛子是很认真很可怕的。
‘圣光’恰恰就是整合管理能力优秀。那些毛子在苏联只能干点糙活,在‘圣光’可未必也如此。
“藤田前辈,您对这家大修厂怎么看?”旁边的二鬼子发表了半天的评论,不忘让藤田点评一下自己的意见。
藤田却压根没听对方的屁话,答非所问的感叹了一句:“我亲自参观过集团底层的工厂,哪怕是文盲农民工都能在集团找到合适的工作。
比如一家拆机厂,靠拆报废家电上的废旧器件盈利。哪怕现在‘圣光’已经有了自己的电子器件厂,可这种回收拆机厂的规模却与日俱增。
集团在沿海建了十几家进口废旧物资回收厂,以半机械化的手段集中经营,培养各地农民用安全高效的方式工作。
光是去年就处理了一百多万吨废纸废金属,今年只怕得上三百万。
污染少,收益高。地方上拿到了税金,农民工赚到了钱,工厂拿到了廉价原料。连文盲都能被集团用好,更何况这些高学历的俄罗斯工程师?”
封面文章翻到末尾,《周刊》用大概五六百字来接受客机大修厂建成后的任务——对国内所有图-154和伊尔-76进行现代化改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