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神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长安梦入
劳蒲奴想跑却没跑成,被那唐将在膝弯处踢了一脚,然后跪了下来,劳蒲奴用不太标准的大唐话求饶了起来:“大爷饶命!小奴愿降啊!”
“你不知我是谁?”那年轻唐将笑嘻嘻在他面前蹲了下来,第二次问出那个问题。
劳蒲奴赶紧摇了摇头,心中一万匹草泥马奔过,老子要知道你是谁,这么厉害,就不会自己冲过来送死了。
“你是不认字,还是眼瞎啊?”
“……小奴不认字啊。”
“哎!没文化害死人啊!”那人叹了一口气,然后伸手扯过自己左肩探出的那面旗子,道:“好吧,我来教你认这三个字,听好了啊,这三个就认作——建……宁……王!”
“啊……”劳蒲奴以及另外一名能听得懂大唐话的奚骑哨探顿时惊讶的目瞪口呆,连同那猎户父子也都有些呆住了。
这名假冒李倓的年轻将领,自然就是萧去病了。
因为担心河东战局,他之前一直都是昼夜赶路,终于在九月初七半夜翻山越岭赶到临汾平原,结果那时候幽州大军主力还在强攻太原城。
经过一番打探之后,萧去病大致了解了河东道的情况,之后又在霍邑见到了一名在此组织疏散和坚壁清野工作的天策内卫,于是不再日夜赶路,开始沿着汾河缓缓北上,然后终于在文水县遇到了幽州军的先头哨骑。
劳蒲奴和另一名能听懂唐音奚人哨骑已经吓坏了,建宁王李倓的名声已经幽州军内部传开了。
“绝不原谅”,“有一个算一个,通通送你们下地狱”这些话依然历历在耳,现在落到他的手中那还能有命?
想到这点的劳蒲奴顿时浑身开始哆嗦起来,冷汗直流,裤裆里突然一暖,竟然是吓得尿了,萧去病虽然十分厌恶,但还是笑着指着另一名旗子道:“还有这两字就认作——李……倓!”
劳蒲奴哆嗦道:“你是……建宁王……建宁王饶命啊!”
“你帮本王做一件事,本王便不杀你。”
劳蒲奴欣喜道:“什么事?小奴一定照办!”
萧去病站了起来,这个时候张猎户和他的儿子已经把其他没死的五人捆绑完毕,十匹战马也牵在一起,萧去病道:“张大叔啊,幽州军马上就要到了,你这里也并不安全,赶紧跑吧,骑上他们的战马往文水县城跑。”
张猎户唯唯若若点头,赶紧进屋收拾了两件东西,他的妻子和十岁的女儿也已经将萧去病要的干粮准备好用荷叶包了放在马背上的包袱里,一家四口感恩戴德骑上马,又牵着四匹战马缓缓下了坡,往县城方向而去。
萧去病这才抽出劳蒲奴和另一名奚骑身上的横刀,递给他们,然后道:“先把这四人杀了吧。”
两人咬了咬牙,把四人给杀了,萧去病点点头:“下面再把你们知道的情报,或者你们认为我应该想知道的情报,都告诉本王。”
两人便争先恐后说起了情报,片刻之后,萧去病打断了他们,然后道:“下面就是本王要你们办的正事,听好了。”
两人唯唯若若点头,萧去病这时终于吃完那条烤羊腿,脸上泛起一抹笑意:“你们两个现在你赶紧回去,报告你们的将军,然后再继续前往中军,报告安禄山那个杂种胡,就说本王已经独自一人来到了河东道。
你们想要南下赶往京畿道须得过本王这一关,本王便等在这里,拦在你们的前面。若是你们这些幽州废物拿本王没有办法,本王就一路跟着你们,抓住机会就杀你们几十上百人。
还有叫安禄山那个杂种胡以及所有幽州叛军晚上睡觉警醒些,莫要睡着睡着就丢了性命……
还有,幽州军若再敢劫掠,杀害唐人老百姓,等打败你们之后,本王一定带兵杀到东北去,将你们的妻子儿女通通杀光,本王说到做到……”
说完这些,萧去病便将两人给放了,直到策马狂奔出去上十里,劳蒲奴都有些不真实感,这建宁王当真好大的口气,竟要以一人之力对抗四万幽州骑兵,全程陪着幽州军南下,一路厮杀……还有听他后面话的意思,好像也并不是说一定要杀光所有幽州军,更没有说要杀光所有胡人的意思嘛,难道之前被安禄山给骗了?
就这样想着,两人很快见到三千前锋的将领,奚人张忠孝,之后这个消息又飞快地传到了三十里之后的安禄山中军。
然后,一场惊心动魄的追逐战,夜袭战,在河东腹地,就此展开。(未完待续。)
盛唐神话 第七十四章 挽天倾(十一)
秋高气爽,天高云阔,山清水碧,天地之间,一骑纵横,倏忽往来。
秋日天高云淡,视野极好,艳阳之下,一匹全身火红的汗血宝马四蹄如飞,尽情驰骋在这广袤富饶的汾河平原上,马上骑士意气风发,昂首挺胸,在猎猎疾风中纵声长啸,背后两杆颇有恶趣味的建宁王李倓的旌旗,便在歌声中,迎着狂风猎猎舞动。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
意气高昂的歌声,在内力和风力的带动下,数里皆闻,将紧紧追在后面两百步远的一千多幽州骑兵,气得几乎要吐血。
入娘的,这还唱上了!
“太嚣张了!”
“娘的,一定要追上他,剥皮抽筋!”
“这也太小看我们了,分明是视我们三千先锋如无物啊!”
“入娘的,何止是视我们三千先锋如无物啊,就是四万幽州大军他也没放在眼里,太狂妄了!”
“装比遭雷劈啊!”——好像有什么奇怪的东西混了进来……
其实真要说起来,这建宁王的骑射本事也确实是超一流,让在后面紧追不舍的一千多幽州骑兵无一不扁扁的服。
论骑术,当真是马如龙人如虎,整个就仿佛和胯下战马长在一起也似,就是这些从小生活在马背上的草原汉子,一个个也是自愧不如;论箭法。手上一张不知道是几石的宝弓。随手往后一箭就是一名幽州骑士被射中咽喉、眉心。甚至是从嘴巴进入,从后脑射出,没有一箭走空。
可是即便如此,“建宁王李倓”的这种视他们如无物,对他们深入骨髓的的轻视,还在让这些生性彪悍易怒的草原汉子,完全不能忍啊!
奚奴出身的幽州军前锋大将张孝忠对此也完全不能忍,这建宁王李倓一路以来。已经杀死两三百自己麾下的精锐骑兵了。
他好像从来不会累一样,策马在前面跑,每隔差不多一息半回头一箭必定带走一条性命。
等到把胡禄里的白羽箭都射光了,他就摘下长枪,将全身上下连同战马护得风雨不透,同时放慢马速,引诱后面的幽州骑兵追上,然后杀死数十人后抢走几胡禄羽箭,再次加速向前,再次每隔一息半放一箭。
这感觉。简直就像是在玩一样。
一口气连追了二十多里,张忠孝明显感觉到自己麾下这一千多骑兵一个个的士气都极为低沉。同时又暴跳如雷,心力被大量消耗,要不了多久,就都会疲倦不已,甚至垮掉。
没办法啊,一千多人,被一人一骑这样耍着玩,红果果的挑衅啊,别说他们,就是自己也受不了啊,这让张孝忠一下想到了草原上的独狼与鹿群。
张忠孝是奚奴出身,从小就听过部族里的老人讲独狼是怎么对付鹿群的。一条狼自然没有办法直接进攻拥有上百只鹿的鹿群,鹿也是有脾气并且有战斗力的,不小心就会被鹿角完,萧去病就喊出了第一个数字,张孝忠紧接着大喊:“建宁王,你可不能食言啊……”
“二……三……”萧去病没有回答张孝忠的话,甚至根本没有理会,喊完一之后,在下两秒和下四秒,他便直接喊出了二和三。
这个时候,萧去病已经策马追到张孝忠身后了,他稍微停了一听,长枪扫荡一圈,杀死最近的四人之后,枪尖就直接搁在张孝忠的肩头上了:“四……”
张孝忠立即吓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来不及思考就一勒战马,大声喊道:“勒马减速,我等愿降!”
仅剩下的七百多人立刻勒马加速,准备下马投降,这时萧去病已经策马冲到了他们的最前面,他猛地一扯缰绳,小红马一下横在道路上,前蹄腾空人立而起,马上的萧去病长枪往左面一指,大喝道:“五!”
七百幽州叛军骑兵同时下马,跪在了地上,叩头不止:“我等愿降,我等愿降!”
小红马两只前蹄重重落地,萧去病嘴角带起一抹冷笑,开心起来:“好的很,那你们现在就是本王的手下了,本王说到做到,只要投降,就能免死。
若是差事做的好的,不但能吃好的,穿好的,住最好的房子,娶最漂亮的小娘子,就是以后成为大将军也不是不可能。”
好比驯狼,首先要做的一定是将对方狠狠打趴下。然后诱之以利。驯狼是食物。驯这些反复无常的幽州叛军,用的就是各种好处,俗称画大饼。
萧去病让张忠孝翻译一遍,一众之前还惶恐不已幽州叛军立刻就眼中放出贪婪的光,萧去病亲眼看到,个别幽州兵脸上竟然不自觉露出残忍的笑意和一副“就这样”“这也太轻松了”的表情。
萧去病语调一寒,声音冰冷:“然,要做本王的手下。就必须遵守本王的规矩,若是再有异心,再想着草原上那一套叛附不定反复无常,一有发现这些苗头,即刻处死!
本王的规矩有很多,怕你们记不住,先说三点。其一,一切行动听指挥,这个指挥自然是本王、天策府、还有本王指派给你们的长官的指挥;其二,遵守大唐的律法。不许伤害大唐的百姓,不许抢占百姓的财物。更加不许杀人和劫掠;其三,上面说的,若有违犯一丝半点,绝不姑息手软,立即处死!你们要互相监督,揭发有功,隐匿者被发现当做同罪,一起处死!”
翻译过后,七百多人全都唯唯若若,战战兢兢,与他们之前的那种野蛮凶狠,残暴残忍简直判若云泥,个别会说大唐话又情绪激动的更是声泪俱下的当场诅咒发誓。
但萧去病自然不会相信他们。
萧去病继续道:“话又说回来,你们之前犯了那样的死罪,大唐待你们不薄,你们却跟着安禄山那杂种胡造反,杀了那么多唐军将士,残杀那么多手无寸铁的大唐百姓,烧杀抢掠,歼银掳掠,无恶不作,总不能最后打不赢了,说一句投降,之前做过的恶事就一笔勾销吧?
你们说,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张孝忠面色苍白,一下汗透重衣,他声音颤抖地道:“建宁王,我们已经知罪了,只求建宁王饶我们一命,给我们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今生今世,我等一定对建宁王肝脑涂地,效之以死!”
萧去病冷哼一声:“你们都是这么想的吗?”
一通翻译过后,不管真情实意还是虚以委蛇也好,七百多幽州叛军全都声色俱厉大哭起来,表示一定改过自新,将功赎罪。
信他们才有鬼,萧去病咬牙切齿道:“说的没错,你们每个人都是罪人,全都罪大恶极,全都应该千刀万剐,下十八层地狱!”
萧去病明显闻到了骚哄哄的气味,显然有人吓得夹不住尿了,想反抗又不敢,跪在地上只是筛糠一样发抖,还有的就偷偷想往横刀上面摸,但又不敢。
萧去病冷冷的声音继续传来:“所以,你们现在别想本王会把你们当一个人对待,更别想受到优待,四海商社、天策府有钱有粮、有酒有肉,但不是给你们这些罪人的!
你们只有在赎罪以后,你们在本王的眼中,在天策府的眼中,在大唐百姓的眼中,才算是一个人,你们才有资格获得本王说的那些,好吃的好喝的,好房子,还有数不清的钱。
你们赎罪的方法有很多,首先就是要真正认识到了你们深重的罪孽,认罪,反省这是第一步,到时候本王会把你们关在集~中~营,派训导官给你们……
……这就是本王允许你们投降的条件,有没有谁觉得接受不了的,本王给你们一个机会,现在站出来,本王现在就放你们走!”
仿佛一道惊雷劈在张孝忠的心头,跪在地上的张孝忠再次忍不住浑身打颤,冷汗再次不要命的冒了出来,这建宁王小小年纪,操弄人心的手段,让他不寒而栗。张孝忠心里只在祈祷,不要上当,不要上当。
然而那七百多人听不到他的祈祷,真的就有一百来号人站了起来,表示自己崇尚自由快活,不能接受如此苛刻的投降条件。
然后萧去病就笑了,和颜悦色地命令他们他解下兵器盔甲站到一边,然后扬了扬手让剩下的五百多人起来,开心道:“好了,还记得本王说过的规矩吗,第一条是什么?”
张忠孝声音颤抖道:“一切行动听指挥,重点就是要听建宁王的指挥。”
十几个会说唐音的也这样回答:“一切行动听指挥,重点就是要听建宁王的指挥。”
萧去病更开心了,笑着道:“那本王在说这些规矩之前,还说过什么?”
张忠孝恭谨道:“不得再有异心,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反复无常,一有发现这些苗头,即刻处死!”
一百来号人当中的能听懂唐音的人立刻就慌了,哆嗦着再次跪下来摇头乞降,但萧去病看也没看他们一眼,只是盯着张孝忠和他身后五百多人,冷冷道:“那就听本王的指挥,把这些到现在还心生异心的,都杀了吧。”
张孝忠把话翻译完毕,那边一百多人自然是各种求饶,而这边五百多人,在沉默和眼神交流两三息之后……抽出了腰间的横刀。
……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距离之前发生战斗那座石桥不远的汾州城,城墙上满满的守城团结兵(由州刺史征发并统领的半农半兵的乡兵),便在两名天策内卫的带领下出城抓捕了两三百幽州兵,打扫完战场之后,目瞪口呆地看着“建宁王李倓”一个人押着五百多骑幽州兵,来到城门口叫门。
在萧去病出示金鱼符和圣旨之后,守城的太守(就是刺史,唐朝州郡、刺史和太守总是变来变去)这才带着团结兵打开大门,将这五百多在城门外就解除武装的幽州兵引入城池,并安排专门的地方和专门的人将他们看押起来。
然后便在一群人惶恐,害怕,忧心不已,夕阳西下的时候,萧去病来到了关押他们的军营,找到张孝忠:“走嘛,赎罪立功的机会来了,本王需要八十骑跟着本王一起夜袭幽州叛军……”(未完待续。)
盛唐神话 第七十五章 挽天倾(十二)
大唐天宝十三年,九月十二,大唐西京,长安城。
往日的繁华喧闹,歌舞升平,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极盛景象,已经没有了踪影,笼罩在长安城内外的,是一种紧张而忐忑的心情。
虽然自几个月之前,安禄山麾下的二十七万幽州军在河北道境内四处劫掠,竟然抢到了五姓七家的范阳卢氏和清河崔氏的头上,之后天下嚷嚷,举国上下都说安禄山必将造反。
长安城内,上至公卿大夫,富豪权贵,下至平明百姓,贩夫走卒,也无不在酒席之间,茶余饭后,将安禄山和幽州军作为谈资,大骂安禄山中山之狼,狼子野心恩将仇报云云。
国子监的太学生,世家勋贵的年轻子弟,更是上下奔走,大声疾呼。在青楼瓦舍呼朋引伴,置酒高会之时,一个个也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慨然有一旦朝廷照他们说的去做,或者对他们委以重用,便能立刻诛除奸邪,刷新朝纲,澄清天下。小小幽州胡儿的反叛,在他们眼中更是翻手可平,又何足道哉!
可等到安禄山果真反了,除了这些自负大才而不遇,书空咄咄的空谈书生,每日洋洋得意,叫嚷的更凶之外,其他所有人,上至一般文武大臣,下至底层百姓,却一下傻了眼,没有一个主意。
所有这些人,都是一种“啊,这般白眼狼还真的反了啊……”这样的反应,然后脑子就一片空白,空白之中就只有两个大写的字——懵逼。
这些承平日久的官僚和百姓。在懵逼过后。其中的大部分人竟然产生了和杨国忠、李隆基的想法。以为造反只是安禄山一人造反,且不出旬日就会失败,然后所有的长安官僚、世家权贵还有底层百姓,就每日翘首以待,等着幽州军集团和回纥叛军,自己覆灭的消息传来。
直到不久之后,很多河北道的百姓,到达都畿道之后。又在李岘的安排下,坐着四海商社的四轮马车,一路来到长安城。
在亲眼见到,轻耳听到这些河北难民是怎么样家破人亡,河北道的汉家百姓是怎样一个惨绝人寰,幽州叛军有多残暴邪恶野蛮之后,这些长安权贵和百姓,才终于知道了害怕和紧张!
但依然毫无应对,半个世纪的太平日子,已经让这些原本最尚武的关中勋贵和百姓忘记了刀枪为何物。没了血性,变得麻木而软弱。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除了每日忐忑不安。少玩一些斗鸡赛马,少听一些梨园丝竹,心神不宁之外,就再无别的应对。
加之长安城最善战的飞龙禁军被调走,这座庞大而臃肿,有两百多万人口,反应迟钝的大唐国度,几乎只需要用两千精兵,就可一举攻下。
再之后,就突然传出河东道已经被攻破,十万幽州大军正顺着汾河平原,一路南下,整个长安城这才开始慌了,皇帝宰相不在,太子被囚,副宰相兵部尚书、同平章事韦见素,和京兆尹崔光远这才紧急动员起来,关闭长安城门,全城戒严。
几乎同一时间,韦见素、崔光远两人收到了大唐皇帝李隆基的八百里加急,于是开府库,募骁勇,贴出招兵告示。
因为这些年,四海商社在海外的掠夺,加之经济确实飞快发展,就算有杨国忠等一班大小贪官,长安的国库还是存满了钱财。
于是招兵的待遇也是极高,一时间,整个长安城,人人踊跃从军,困于长安的书生啊,商人子弟、无业游民、市井泼皮啊,也全都加入军中,不出三天,就募兵十万,号为天武军,一半驻扎长安,一般驻扎霸上。
颇为讽刺的是,由于事情紧急,这十万新兵也没有一个很好的组织管理,一直吵吵嚷嚷,鸡飞狗跳的。
而另一边,天策府集团,也在紧急运作起来,天策府的特务头子李天锡,于九月初六赶赴长安,亲自组织指挥清心茶社说书人的宣传工作。
宣传鼓动的内容,倒也简单,第一就是河北道、河东道被幽州叛军入寇之后的凄惨遭遇,亲人被杀,妻妹女儿被掳走糟蹋、家园被毁;同时又对大唐的过分优待胡人,引狼入室,多次被胡人反叛却依然故我的这个政策提出疑问和讨论。
当然,公允的来说,安禄山的幽州集团造反,胡人劫掠成性,反叛成性固然是最大的原因,但李隆基和杨国忠等人的昏聩**,骄奢**逸,以及节度使制度的缺陷等都有责任,但这个时候自然是抓大放小,重点攻击。
一时之间,整个长安仇胡情绪高度暴涨,很多西域胡商,被打被抢,几乎不敢开门营业,这个算是他们被连累了,暂且不提。
第二个宣传的重点就是前方将士,浴血拼杀的英勇事迹,强调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的思想;讲军人的血性,军人的牺牲精神。
当然因为是天策府的附属机构,对天策府的事迹知道的也最多,其中六成以上就是在宣传天策府将士的英雄事迹。
饶阳城外六十一骑天策将士,牺牲自我勇救数千百姓的事迹,更是被重点宣传和歌颂,天策军校尉莫秋凤也在一天之内,在长安城变得无人不知,每个人说起这件事,都是热血沸腾,大声赞颂天策将士,真英雄也!
乱世之中,这种英雄事迹本就极受欢迎,在这样的大力宣传下,清心茶社名下所有茶楼茶馆,路边说书棚,都每天爆满,挤满了听书的,一种炙热的情绪正在被渲染。
然后也有一些人产生这样的疑问,既然天策府如此奋不顾身浴血拼杀,天策府又一早就知道安禄山要造反,为什么还让幽州军打到河东腹地。直接威胁长安安全呢?
没到这个时候。清心茶社的说书人。便会直言不讳相告,这一切都是因为河东节度使杜乾运的愚蠢和贪功,并在众人的疑惑和一再请求下,将河东之战,井陉关雁门关丢失的经过一一说出。
更阴毒的是,李天锡还派人假扮一般的百姓,到处在酒楼茶馆,人多的地方。揭发杜乾运和李福德的黑材料全部揭发出来,比如在剑南的时候,两人就贪污军饷,虐待士卒,还纵兵劫掠;
南诏之战时,此二人就贪生怕死,临阵脱逃,致使八万唐军全军覆没。但就是这样的两个人,因为贿赂了杨国忠,又善于逢迎拍马。竟然被杨国忠推荐,一个担任河东节度使。一个担任右羽林卫大将军。
本来,自杨国忠得势以来,就在长安城骄横跋扈到了极点,他的亲属和杨家仆役自然也是为非作歹,仗势欺人。
而且杨国忠赌场小混混出身,做事轻佻,他自己也知道其他很多人都是瞧不起他的,自己不但没有真才实学,也没有好名声,结局肯定不好,不如及时行乐,于是做事越发肆无忌惮!
再加上他当政以来,欺瞒皇帝,有灾不救,在南诏送掉二十万人,并且还准备在京畿道抓壮丁继续送。可以说,整个长安,乃至整个京畿道,除了被他提拔起来的小弟,上至公卿,下至庶民,没有一个不讨厌,不痛恨杨国忠的。
于是乎,大部分的怒气,就一下转到了杨国忠身上,只不过杨国忠官职太高,权力太大,敢怒不敢言而已;
但是对送掉五万河东大军,丢了井陉雁门两关,又临阵脱逃的杜乾运,就没那么客气了,愤怒的长安百姓,以及骑马赶车从河东逃难而来的世家富户,一下包围了杜乾运在长安的府邸,无数的小石头,臭鸡蛋,烂菜叶就往里面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