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盛唐神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长安梦入
于是太子李亨就成了一颗灾星,谁都不敢往他身上靠,否则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除此之外他还成了一个受气包,谁都可以欺负。特别是那个胡儿安禄山,更是用不尊重太子来表述对李隆基的忠心而获得宠信。
萧去病这才刚刚得罪王鉷和李林甫,如果马上就跟李亨的儿子走得这么近,这不是把借口送给李林甫他们吗?
所以这件事萧去病必须让李隆基开口,这样一来,日后若有人以此来构陷自己,自己也有借口了,皇帝的命令,自己怎敢不从!
这就是穿越之人最大的好处之一了,知道自己面对的这些人心里的具体心思,知道有哪些雷区不能碰,或者要碰也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果然一听李倓要拜萧去病为师,萧去病不答应说是要父母长辈同意才行,李隆基想也没想,就说了同意。然后萧去病立马就坡下驴,答应收李倓为徒。
听到萧去病同意了,李倓更是高兴坏了兴奋得几乎要跳起来。看到李倓高兴成这个样子,李隆基心里也觉得高兴。
李隆基其实挺喜欢李倓这个孙子的,在他身上能看到自己年轻时候的影子。而且他也看得出李倓心思简单没什么心思,因此对他也比较放心,让李倓在飞龙禁军之中担任职务。
李隆基突然心血来潮,他一下想到了该如何封赏补偿萧去病。既然萧去病连如此神骏的宝马都能驯服,干脆就封他为为闲厩使、陇右群牧都使。为自己掌管禁苑和陇右的马场,并教授飞龙禁军武艺。
萧去病按捺住心头的狂喜,拜谢了闲厩使和陇右群牧都使的职务,并向李隆基禀报道:“陛下,臣要说明一下,教授两千飞龙禁军武艺没有问题。但真正有威力的太极拳必须要手把手传授,每一个动作都要细心指点,单教一个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故而如果是两千人一起教,最后的效果可能有限。臣只能保证一两年之后他们的力气至少能比现在大上一半,身手也敏捷一半。”
李隆基点点头:“朕知道了,你好好做。”心想若真能如此那就很好了,有这样一支精兵护卫自己,又是高力士亲自统领,自己也就高枕无忧了。
这时李倓的伤腿已经完全包扎好,被几名飞龙禁军抬走了,还有两名宦官跟走一起走了。萧去病这才注意到最后那名宦官竟然是说不出的丑,手上还拿着一串念珠。他一下想到一个名字,心里不由咯噔一下。
见李倓没事了,萧去病的事情也了结了,李隆基也有些疲倦了。吩咐了一句让萧去病陪他和杨贵妃一起用晚膳,叫他现在先去星辰汤洗个澡就回内宫找杨贵妃了。
躺在温热浴池里,暖暖的温泉水静静地流过全身,说不出的舒服。这一天下来饶是他筋骨结实,到现在也觉得累了。特别是帮何可儿小腿消肿,连续不断的暗劲勃发,对心脏和全身血管的损伤想必很大。
萧去病闭上眼睛,将精神放空,开始全神贯注静听和感知心脏的跳动。果然发觉心脏和全身的血管有一些隐隐作痛。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好,看来最近一段时间是不能再用暗劲了,到时候别弄出内伤暗疾来就好。
虽然自己的身体经过穿越之后变得强大无比,且自动修复能力超出普通人很多,但萧去病也不敢因此有恃无恐,觉得还是要主动想办法治疗修复的好。
萧去病知道太极拳和钓蟾劲其实结合了古代的中医经络学,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套修炼体系。只是自己在武当山时间太短,很多东西都没有学全。既然不能穿回去找那些武当山的老道士学过,是不是可以从源头上,学习一些古代(也就是唐朝)的导引术和吐纳术,提纵术等。
比如茅山派的静坐运气的功法,说不定治疗内伤会非常有效果,等过几天倒要想沐风和流云他们好好讨教讨教。
不过累归累,伤归伤,想到今天的收获,萧去病立刻又觉得什么都值了。
首先,收了一个资质奇佳,且心性至纯的徒弟,正好可以传自己的衣钵,当自己的亲传徒弟。除此之外,他的身份,更是让自己今后的路好走了许多,可谓进可攻退可守。
其次,得到了三个这么好的职位,在另一个时空,到最后闲厩使、陇右群牧都使可都是便宜了安禄山那个死胖子。让他任意挑选优良战马最后用来造反,现在这些职位归了自己,那死胖子就没分了。而且现在自己还成了两千飞龙禁军的师傅……
第三,就是遇着了一个心仪的女孩,一想到当时抱着她,那闭目娇羞的表情,萧去病心里就暖暖的,痒痒的。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这种感觉很好,萧去病不知道的是,在他想着那女孩的时候,远在六十多里外的长安安业坊何府,名叫何可儿的少女正坐在榻上,摩挲着微微带有红印的小腿,呆呆地有些出神。
ps:今天状态不好,欠的那章明天补,羞愧中。。。





盛唐神话 第十八章 下厨
萧去病躺在温泉浴池里,彻底地放松了精神,进入了睡眠状态。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直到一名宦官前来呼唤萧去病这才惊醒。
“什么时辰了?”萧去病睁开眼睛问道。
“已经酉时三刻了,萧侯快点吧,晚宴就要开始了,高将军特意叫我来唤萧侯,可不敢再让陛下和娘娘等了。”
萧去病立即站了起来,打了一个拳架子,全身骨节震荡,发出沉闷的雷鸣之声,嘴里发出咕咕的蛙鸣声。这样持续了两三分钟,萧去病才跳出浴池开始换上一身干净的新袍。
沉睡了一个多小时,又震荡了一边全身的骨骼,这个时候就觉得神清气爽,全身上下又恢复到了一种极佳的状态。
“走吧,前面带路。”这回轮到这个小宦官发愣了,看萧去病的眼神仿佛在看一个怪物。
来到举行晚宴的殿堂,却是来早了。殿外站满了侍卫,殿内只有一队宫女和宦官往来穿梭忙着布菜。李隆基和杨贵妃都没有来,看来是高力士怕自己再次迟到,提前把自己叫来。
嗯,有时间可得谢谢这个被被很多学者誉为“千古贤宦第一人”的骠骑大将军了。
闲着也是无事,萧去病开始打量被端上来的菜肴。这个时候铁锅并未普及,炒菜的的方法也没有出现,烹饪的方法无外乎就蒸煮和炖,再加上炙烤。李隆基和杨贵妃吃的宫廷菜也是如此,只是食材珍贵。水陆珍羞如天鹅肉,驼峰驼蹄,熊掌,鹿唇豹胎等,史载一盘要费中人十家之产。
这些菜肴萧去病也吃过几次,除了吃着新鲜,其实有几道菜味道也很一般。而且看他们的烹调方法和使用的佐料,也不见到健康有营养,纯粹就是为奢侈而奢侈。萧去病很想告诉他们,其实普通食材,烹饪得好一样好吃,而且还很营养。
想到这里,又问了一下皇帝大概什么什么时候回来,萧去病心血来潮便要传膳的宦官带自己带御膳房去,说是自己想亲手做几道菜献给陛下和娘娘。
那宦官像看白痴一样看着萧去病,心道都说君子远庖厨,哪里有三品侯爷亲自下厨的道理。不过看萧去病态度坚决,又知道他现在是皇帝和娘娘身边的红人,也不敢有异议,带着萧去病就去了。
御膳房的厨师也诧异,等听明白了萧去病的来意之后,所有人都用不服气和怀疑的眼光看着萧去病。萧去病也不去管他们,要了一个灶台,找了两口看上去相对薄一些的做羹用的铁釜暂时替代炒菜用的铁锅。
看了一下桌案上琳琅满目稀奇古怪的食材。挑选了几样最简单最家常的,羊里脊肉、羊排、两条鲈鱼、一只鸡。最让他欣喜的是让他发现了植物油和大白菜。一打听才知道这植物油是用来烤东西刷油的,大白菜嗯唐朝应该叫菘菜是华清宫暖室里种的。
萧去病亲自操刀将羊排剁成大小两种规格,又将羊里脊肉切成大小一致轻薄如纸的薄片。周围的厨师和宦官宫女都看傻了,很多人忍不住在心里猜测:“这个侯爷以前莫不是厨子出身,怎地手法这么娴熟。不对啊,他这么年轻……”
他们当然不会知道,在武当山的时候,萧去病可是做了六七年的饭。切菜的刀法本就有基础,再加上现在武艺飞速提升,对力量和协调性的控制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这点刀法实在算是小意思了。
又飞快地将鸡和鱼切了,菘菜洗干净只要中间一半黄中带白的部分横竖切两刀放在一边。准备好一切,萧去病用两个煮菜的锅分别装了半锅清水,按二十一比的比例加入几勺米醋。
看到围了一圈厨师,萧去病一边将羊肉和羊排放进锅里,然后大火加热,一边对众人讲解道:“以后你们可以用这个办法给羊肉去腥除膻,这样就可以少用或者不用香料了,而且肉会更好吃。”
……用了半个多小时,萧去病一共做了七道炒菜:糖醋羊排,香煎羊排,孜然羊肉片,葱爆羊肉,牡丹鱼片,水煮鱼,滑熘鸡片还有一道汤菜开水煮白菜。
看着这一道道炒菜出锅装盘,周围所有的厨师和宦官宫女全都看得目瞪口呆,眼珠都要掉下来。他们从来没想到做菜还有这种方法,除了煮炖烤炙,原来还可以炒。
原来羊肉羊排只需要在在清水中加醋,凉水下锅焯一遍,等水沸之后撇去血沫,然后将羊肉羊排捞出再去烹制就能去掉全部腥膻;原来肉片腌制之后包裹蛋清和面粉之后或炸或炒都能让肉片保持滑嫩。
特别是炒菜的方法,这些厨师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样普通的食材,经过热油一激,竟然会发出浓烈扑鼻的奇香。简直是太香了,当时羊肉和鸡肉下锅的时候,散发出来的香气,一下就把这里所有的厨师征服了,所有的人忍不住垂涎三尺。
这个时候他们看萧去病的眼神又变了,又开始的怀疑和不服气到后面的有点惊叹,到最后的恨不得顶礼膜拜。这少年郎看上去还不到二十,怎地厨艺就如此了得,而且还会这么多种大家以前怎么都想不到的烹饪方法,莫不就是厨神下凡。
而且有细心的厨师还发现了,做完这八道异香扑鼻的菜,这个少年郎竟然显得还不是很满意,之前就一直抱怨这个没有,那个没有。显然若是准备充分,他还能做出更好吃的菜来。
萧去病确实不满意,有些材料少了,比如柠檬水没有还可以用香橙水代替,但辣椒少了却没地方找去,那家伙还在遥远的南美洲呢。不过好像停师父讲过在云南的密林,有一种小野椒,有机会去云南的时候可得派人去好找找找。
在另一边,大殿上李隆基杨贵妃还有所有的宾客这个时候也都到场了,当听到管事宦官说萧去病去了御膳房,要亲手做几道菜进献给陛下和娘娘时,李隆基和杨贵妃也是一愣,这寿昌县侯还有这本事。
李隆基忍不住好奇起来,杨贵妃却是充满了期待,而杨贵妃的三个姐姐,虢国夫人、韩国夫人和秦国夫人更是觉得不可思议。




盛唐神话 第十九章 开酒楼
没敢让李隆基再次久等,萧去病几乎是同时操作两三口铁锅,等李隆基和杨氏四姐妹落座之后没到五分钟,萧去病就和几名宫女宦官端着这八道菜来到大殿。
七道色香味俱全的炒菜一上桌,那热油炒菜独有的香味就立刻将众人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了,萧去病看到杨贵妃还忍不住悄悄舔了一下嘴唇。
“让陛下还有娘娘久等了,还请恕罪!”萧去病将手中的牡丹鱼片放到杨贵妃面前,对两人行个揖礼道。
这晚宴其实是杨贵妃张罗的,听说萧去病上街遇刺,她就微微有些担心。后来听到贴身宫女汇报萧去病像变了一个人似得,神情憔悴眼光黯淡,她就有些想帮助萧去病。想了很久才想出专门设宴招待萧去病的方法想李隆基和其他大臣表示:我跟寿昌县侯亲近,你们不要欺负他。
这个时候杨贵妃看到萧去病神采奕奕,两只眼睛又重新放出光芒,一颗心就也落地了。有听说萧去病特意去御膳房要做几道菜进献给皇帝和自己,高兴还来不及呢,哪里会因为等待一小会就怪罪呢。
“寿昌县侯快快免礼,这是家宴没那么多规矩,快坐下吧。”杨贵妃有些小兴奋地问道:“我没想到你还会烹饪菜肴,这些都是你亲手做的吗?”
李隆基也有些好奇:“都说君子远庖厨,辅臣你怎么会做菜的?”
萧去病来到自己的位置坐下,点了点头道:“陛下,娘娘想啊,臣和师父两人单独生活上山上,总要有一个人会做菜,要不每天吃什么?最开始都是师父做给臣吃,等臣十三岁之后,就一直是我臣做菜了。”
两人点点头表示赞同,心想自己怎么没想到这一层。可不,就两个人总有一个要做菜。原来没往这边想,还以为他师父当真是神仙呢,每天餐风饮露,原来也是个人,需要吃饭。
想通这一层,杨贵妃笑了笑,指着一旁她的三位姐姐向萧去病介绍道:“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大姐韩国夫人,这是三姐虢国夫人,这是八姐秦国夫人。”
萧去病依次躬身给三人行礼,可不敢得罪这三人。其实杨家所有人里面,杨贵妃还好,比较娇憨心思单纯,只在皇宫里陪着李隆基,同时醉心于她的舞蹈艺术,也不参与什么事情。相反因她得势的杨家众人却非常的嚣张跋扈,特别是她的这三位姐姐,简直气焰嚣张到没边了。
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说得并不是所有女子,其实就是特指这三位国夫人这样的又嚣张跋扈又心胸狭窄睚眦必报的小女人。她们可以直接跟李隆基见面告状,得罪了她们就等着难受吧。
行完礼,萧去病一脸歉意道:“我不知道三位国夫人会到,没有准备礼物,恕罪恕罪,容我明日补送。”
听到还有礼物,三位国夫人都很高兴,心说没想到这小子还挺懂事。她们不知道其实萧去病这时心里也在说,还好我记得书上说你们都是守财奴,贪得无厌。李隆基有一百个孙子住在百孙院,这三位国夫人强行给李隆基的这些孙子介绍对象,然后索取贿赂。
介绍完毕,杨贵妃又道:“寿昌县侯,快给我们介绍一下你这八道菜肴吧,我闻着都很香呢,我面前这道菜还很好看呢,像朵牡丹花。”
萧去病赶紧介绍起来:“回娘娘这道叫做牡丹鱼片,做法是先将鱼肉切成薄薄的鱼片,用葱白生姜,还有香橙汁和盐料酒等调味,然后再两面撒上干面粉,放到油锅里炸两次,然后摆盘就好了,这是十七岁时师父教臣的。”
顿了顿,萧去病想到皇帝吃的东西一般都要有人先试菜,而且作为厨师也有自己先吃第一口的规矩。于是又道:“陛下,娘娘,这道菜臣一年多没做了,让臣看看味道变了没有。”
说完就拿起筷子夹了一片放在嘴里,嗯,虽然做得匆忙但味道还不错。萧去病笑着道:“味道没变,跟在山上时差不多,陛下和娘娘还有三位国夫人请尝尝。”
杨贵妃立即也夹起一片置入口中,细细地咀嚼,然后眼睛里就开始放出光来,忍不住道:“真的很好吃呢,又香又脆,回味无穷,而且这个鱼片还切得这么薄。陛下你尝尝。”
李隆基和三位国夫人也夹了一片吃,同样是赞不绝口。遍尝天下美味,谁能比得过李隆基,可今日这道牡丹鱼片却是从未有的香脆,而且还不是吃腻了那种肉蔻胡椒的香味,而是鱼肉本事的清香,让他回味无穷,吃了一口想第二口。
“高将军,你也吃啊,尝尝小子的手艺。”萧去病恭谨地夹了一片放在高力士面前的盘子里:“小子还要谢谢高将军派人来教我,要不小子就睡过头了。”
高力士笑着道:“你受的伤,睡一觉就全好了?”
萧去病道:“应该好的差不多了,伤口已经愈合了。多谢高将军关心。”
八道挨个吃完一圈下来,每道菜都是他们没吃过的,色香味俱全,吃得他们口齿留香大呼过瘾。特别是当他们知道这八道菜用得都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食材,而且只放胡椒孜然和花椒等普通香料,并没有放一点肉蔻丁香等价钱昂贵的高级香料,都无不感叹萧去病不愧仙人弟子,连烹饪之道都远超常人。
萧去病心想,自己厨艺只能算中等偏上,比起御膳房那些专业厨师肯定要差上许多。之所以自己能做出他们做不出的好吃的菜肴来,其实只是沾了自己来自后世的光。
人类其实从来都不缺乏智慧还有动手能力,只是受时代思维所限,有着思维和习惯上的惯性,很难捅破那层窗户纸。好比烹饪,这些御膳房的厨师他们以前只知道煮菜和炖菜,要么就是蒸,或者烤炙。因为这是从更古的古代就传下来的,他们一路继承下来,有了路径依赖。
他们不知道其实大多数食材用热油烹饪会激发出强烈的香气。现在他们掌握了这个秘密,要不了多久就能做出比自己还好吃的菜肴来。
再比如刚到安西的时候,萧去病就发现唐朝的书籍竟然大多数都是一卷一卷的像画轴一样,无论是存放还是观看都非常不方便。那么纸张已经出来这么多年了,为什么这么久都没出现类似现代这样方方正正的线装书呢?
这说白了也是路径依赖。因为一开始中国人普遍的书是竹简,一根根竹签连在一起卷起来从上往下竖着看。后来发明了纸,但在人们的思维惯性里书还是卷起的。于是只是用纸代替了竹签,但书还是原来那个样子,卷起来像竹简。直到到了宋朝才慢慢又了线装书,但书写习惯还是竖着写,由右到左,和竹简一样。
不过正因为如此,穿越者才有了巨大的优势,虽然在很多方面智商和能力都跟古人差不多,甚至还有比如,但却不存在这个思维局限,很多观念和技术都领先这个时代很多年。如果运用得好,自然就无往而不利。
萧去病现在就在想,自己可以培训一批会做炒菜的厨师,在大唐各地开连锁酒楼,到时候一定很赚钱。萧去病是这么想的,然后他就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什么,你想开酒楼?”李隆基一脸诧异道。他觉得萧去病这是不务正业,自降身份。他不理解,非常不理解。




盛唐神话 第二十章 认亲
萧去病微笑道:“陛下,其实臣不止想开酒楼,还想做其他许多生意,什么生意赚钱就做什么生意。比如臣就打算建立一个商社进行长途贩运,自己组织人手走丝绸之路,赚昭武九国人的钱还有大食和拂菻的钱。”
李隆基不解,微有不悦道:“辅臣你不要忘了你是个将军,大唐的开国县侯,如何要去做这商贾的贱业,自降身价?难道你还不够钱用吗?”
萧去病其实想做的更多,他想建立自己的商业系统,垄断或把持帝国经济的一些重要领域。一方面可以为自己赚取大量的钱财,有了钱很多事情做起来就简单容易了;另一方面还可以用经济的方法改变这个世界。
比如几乎每个朝代发展下来,财富都会越来越向少数人集中,然后贫者越贫,富者越富,最后各种矛盾爆发。比如唐朝天宝年间,李隆基穷奢极欲,王鉷和杨国忠帮他大量敛财。财富大量向李隆基和一些高级大臣手里集中。
然后李隆基又大量赏赐,又乱花钱,最后是李隆基逍遥了,同时也便宜了长安城的大大小小的贵族。而萧去病想做的就是想方设法将钱再从这些大大小小的贵族手里,长安城的有钱人手里把钱再次赚走。一方面得来的钱可以为自己所用,组建自己的班底啊,发展军队啊。另一方面也能回馈那些被剥削压迫的穷人,比如开设工厂作坊为他们提供工作岗位等等。
当然最最重要,最出乎萧去病本心的原因是萧去病气不过大唐的军队维护整条丝绸之路的畅通,但大唐获得的经济利益只是昭武九国商人的获得利润的一个零头。所以在从河中回长安的这一路上,萧去病几乎每天都在心里愤愤不平,想方设法想跟昭武九国人抢生意。
就是不知道那些赞颂萧去病帮他们赶走了大食人,称颂传扬萧去病是他们索什扬的昭武九国人在知道萧去病内心真实想法以后会作何感想。
说实在的,每次想到这些,萧去病都微微有些激动呢!
他很期待,虽然觉得自己足够阴险,但心里却问心无愧。因为萧去病现在是个唐人,是汉人,而且让大唐给昭武九国人做保镖做苦力让他们赚大钱,也确确实实太不公平了!
当然这些想法没办法跟李隆基讲,后世的观念李隆基也一下很难理解接受。萧去病决定举例子,然后再以利益诱惑之。反正李隆基现在对朝政也不敢兴趣,除了杨贵妃,李隆基感兴趣的只有三件事:长生,音乐艺术和玩乐,还有就是钱!
萧去病耐心解释道:“陛下,臣一个人能用掉多钱呢?师父给臣取字辅臣,臣的心思其实还是在军队上的。臣的志向是成为大唐,还有陛下手中的一把利剑,为大唐还有陛下扫平一切外敌,让整个天下都臣服在天可汗皇帝陛下的天威下。诸如吐蕃,契丹,奚,还有南诏,但凡有不臣者,臣都愿意为陛下讨之。
然而这就需要练兵和养兵,如今虽逢盛世,四海皆富。不过臣在从安西回长安的路上,还是看到了一些穷人,他们都是种地养蚕的农户。臣想练兵但又不想加重这些本就穷苦的农户的负担。臣就在想,商人之利高于农人之利何止十倍,臣就想经商赚钱。
但臣并不是要做一个商人,也不想做一个商人,臣的志向是做一个扫平四海的将军。臣的意思是想做一个商人的管理者,就是说臣组织一批商人帮臣经营酒楼,帮臣进行长途贩运。嗯,准确来说也不能说是帮臣,而是帮大唐赚钱,简单来说就是他们不是普通商人而是官|商。陛下你也知道昭武九国胡商有多么富有,既然他们能靠着丝路贩卖货物赚钱,为什么我们大唐人不可以呢?”
顿了顿,见李隆基有点没明白,萧去病又举了一个例子:“这就好比在汉武帝之前,贩卖盐铁都属于个体商人经营。后来桑弘羊向汉武帝建议将盐铁的经营收归国有,盐铁的收入收归国库。臣计划的这个连锁酒楼还有这个在丝路上贩运货物的商社,其实也是意思,国家经营。酒楼和商队的收入除去一部分留下继续周转,小部分作为俸禄发给这些经营者之外,剩余的收入全都属于国家和陛下。而这些酒楼和商队的主要经营者,比如大掌柜等不单单算是商人,同时也是大唐官员,受御史台和观察处置使的监督。”
1...5354555657...17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