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那边的领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eskimol
老苏丹没有过多的苛责。他摸着儿子的脸庞,
“你不是一个好儿子”,老苏丹把自己的头冠取了下来。
“你不是一个好弟弟”,苏丹拧下了自己的一枚象征着权利的戒指。
最后,老苏丹拉起了这个儿子。
“但是我希望”,老苏丹把头冠和戒指交给了二王子,“你是一位好苏丹”。
老苏丹在王宫里面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二儿子。这场政变迅速的在整个萨兰德引起了余震。每个萨兰德士兵都在疑虑重重的思考着出路,有人说在大王子已经逃到了境外接管了军队,不日就会杀回萨兰德;也有人说,二王子已经相继处死了苏丹和大王子,苏丹国马上就会适应她的新苏丹了。
只有当时在场的二王子知道,老苏丹转身进了寺庙的礼拜堂,不多时,火焰冲天而起。剩下的马穆鲁克们失声痛哭,四十七人,全部自杀于庙阶之下。
二王子厚葬了这些勇士,并命令在场的几百名士兵不得把今日今地的事情公诸于世,不然诛杀全族。聪明的士兵很快就离开了,只有那些想着赏赐士兵留了下来,妄想着新苏丹的慷慨。不久,那些还不明白怎么回事的士兵被以谋反的罪名关了起来,后来其中大多数被处死,少数送到了沙漠中央的一些绿洲里面做屯军。那些士兵不明白一个道理:千万不要随意的见证历史的肮脏时刻,不然某些人为了掩盖这些时刻,往往会把这些见证者清理得干干净净。
唯一让二王子不快的是,大王子在一些忠于苏丹的贵族帮助下,逃离了首都。
萨兰德的各个城堡和城市现在都变成了孤岛。这些城堡和城市在那段时间里常常会收到来自两个政府的命令。由于担心尘埃落定后的惩罚,各个地区都不敢轻易的表态,害怕站错队。这些中立地区正在被萨兰德大王子和二王子的部下们争取着。当萨兰德开始滑入崩溃的边缘的时候,加米奇将军阿迪勒正在低声下气的向加西亚将军祈求的和平。
阿迪勒的约定上注明的条款是:罗多克人退回阿美拉堡垒,作为回报,磨坊山分水岭以西全部划归罗多克。加西亚打发走了萨兰德的使者,说他会考虑。
被冷淡对待的使者灰头土脸的回了加米奇堡垒。
山那边的领主 第一百一十九章 南北雄鹰的故事 25
加西亚的密使找到他询问下一步怎么打算,“将军,难道我们真的就这么退回阿美拉堡垒吗?”
“谁说的”,加西亚把萨兰德人的合约丢进了火盆里,“加米奇堡垒光复了吗?萨兰德人滚走了吗?罗多克人进入萨兰德人的土地了吗?”
“那```”,密使有些为难,“大公一再的强调要与新萨兰德保持和平,在战后严重削弱的萨兰德将会变成我国的可控制的邻国”。
“哼,萨兰德变成可控制的邻国?萨兰德在沙漠以南有三十兄弟之国,一旦萨兰德人把他们招来,大公还妄想着控制萨兰德?况且这个萨兰德二王子是个枭雄,他为了上位而立下的盟约,一旦等萨兰德度过了震荡期,他就会把这些盟约忘得干干净净,对待这种人可不能太客气,要在他有求于我们的时候狠狠的宰他一刀”,加西亚拍了拍密使的肩膀,“况且就算按着条款,我们要与之保持和平的是新萨兰德,现在尚在新旧轮替,甚至谁能入主都库巴还未可知,我们不妨帮萨兰德接管一些土地,以免战乱波及,生灵涂炭。”
“将军的意思是?”
“通知加米奇堡守军:拆除城门;赔偿开战以来我军损失共计二十七万第纳尔;厚葬我们阵亡士兵二百二十一人与民夫一百七十四人,每名士兵赔偿抚恤金两百个第纳尔;在上述条款被满足之前,负责解决我军食宿,计每日羊一百五十腔、小麦七千斤、葡萄酒九通、其他物资另计”。加西亚一边想着一边说。
“将军”,密使有些不解,“这恐怕会激起萨兰德人拼死抵抗啊”。
“咱不就是等着他们来这一下吗”。
罗多克人的讹诈造成了加米奇上层军官的剧烈反感,这些人恶狠狠的看着二王子的使者,表示非常不满。但是使者有命在身,只得不计一切代价去安抚罗多克人。城内的萨兰德士兵还不知道国内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对于战争突然出现的变化大惑不解,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只知道城内的粮食和牛羊被一批批的送出了城,在城门上值守的士兵们带着天方夜谭的表情低声的给自己的同伴说:“吃的都送到罗多克人那里去啦,将军脑袋有毛病吗?”
阿迪勒将军这次无法再拒绝二王子了,因为二王子的使者给他带来了他家人的来信和宗教长老关于评估他教籍的说明。在阿迪勒第一次拒绝了二王子之后,二王子的使臣就到首都秘密的接走了阿迪勒的两个妻子和五个孩子;而阿迪勒教区的长老也接到匿名报告,说阿迪勒迫害同教兄弟,偏袒异教徒。
阿迪勒只得妥协了,派出了使者,并且受到了巨大的侮辱;而当罗多克人的讹诈清单被放到阿迪勒的眼前的时候,阿迪勒甚至想要抛开一切去与罗多克人大战一场,但是当他冷静下来之后,只得用更加委婉的口气给加西亚将军写了一封信并附送上了堡垒中的三万个第纳尔。
这一封信让加西亚将军看的津津有味,通篇完全是一副自己人的口吻,加西亚终于给了萨兰德使者回答:“罗多克人将在一周内退回阿美拉堡”。
阿迪勒松了一口气。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罗多克人开始拆除了营寨前的拒马,一副准备离开的样子。萨兰德人的民夫也一天几次的送上食物去慰劳远道而至的罗多克朋友。
到了罗多克人离开的那天,萨兰德人张灯结彩,热烈的庆祝起来。这场对大多数士兵莫名其妙的战争过去了,这个时候,才有某种国内出了大事的传言流传到了士兵之间,但是那是远在天边的事情了,没有人在意的。
那一夜,加米奇平原恢复了安详,加米奇也在喧闹过后陷入了一片宁静之中。
就在阿迪勒在要塞的办公室往文件上批注着命令的时候,远方似乎传来了低低的潮鸣声,阿迪勒打开了窗子,仔细去听,不久,阿迪勒大惊失色,因为那潮鸣声已经可以听得清晰了,那是几千个士兵冲锋时的呐喊。
正在这个时候,城内四处火起,喝得醉醺醺的萨兰德士兵迷迷惑惑的四处张望,像无头苍蝇一样不知所措。
已经蛰伏了十多天的罗多克潜伏士兵一涌而出,按着既定的计划开始纵火并试图靠近城门。
当第一次潜入加米奇后,马瑞恩详细的记录下了加米奇堡垒中的种种标致,同时他发现,爱德华没说一句假话。萨兰德人在遭遇失火后曾经大肆的搜捕过奸细,但是一无所获,最后萨兰德人认定这是一场意外,除了加强了夜巡,萨兰德人并没有做出更多的反应。
就在我父亲准备联系大营偷偷进攻的时候,突然从阿美拉堡传来了加西亚的命令:安静待命,等到命令之后协助进攻。
那个时候布鲁诺和马瑞恩已经制定出了具体的进攻计划:一旦开始进攻,士兵们就可以分作两队,一队四处纵火,一队直奔城门。
马瑞恩这些天一直在审讯爱德华,或者不如说是在跟他聊天。马瑞恩发现爱德华曾去过自己的家乡,这让马瑞恩非常的开心,甚至稍稍的冲淡了他对女儿的担忧。不过那种悲伤马上又涌出心底,马瑞恩感叹道,“但愿我的小葵没事儿”。
“先生”,爱德华说道:“我的养父是一个在萨兰德人比较吃得开的人,而带走小葵的人是来自名门望族的,找到这种人是很容易的。我相信一旦战争结束,您的女儿会被找回来的,我发誓”。
谈起小葵时,爱德华眼里的光芒明显不是简单的同情。
当加西亚与萨兰德人达成了协议的时候,他的使者立即出发登上雪山去寻找我父亲去了。很快,我的父亲便修订了计划,停止了一切会引起萨兰德人警觉的事情。
马瑞恩说起过一件事情,他在一座废弃的塔楼便看过萨兰德城门,发现那种城门已经改装过,在关键时刻可以把铁链绞死在一起,那样除非是把整个城门撞碎,不然是不可能打开城门的。
“但是城门是非常结实的”,马瑞恩说,“平时城门如果保养的好的话,那么厚的城门要撞开至少要几个小时,那样的话,偷袭根本不可能实现。必须用火烧”。
“那里有那么大的火呢?城里的粮草倒是很充足,但是一旦城里乱起来,谁都不能保证能搞到拿下东西”。
父亲想了一会,突然眼睛一亮,“哈!我们不是带来了很多油料吗,到时候就把油泼在城门上,一把火烧起来就好了,我们还有多少油布鲁诺?”
“呃```”,布鲁诺露出了尴尬的微笑。
“二十二罐”,背对着大家坐着的萨贝尔淡然的说。
大家从心底里佩服起萨贝尔的心思缜密起来,在这种乱局之下处变不惊,还能心如明镜的对一切了如指掌,实在是一流的人物。
“你是怎么知道的?萨贝尔老师?”,父亲好奇又崇拜的问道。
“前天晚上太冷,晚上起来解手帐篷里不愿意出去,看着正好好些瓶瓶罐罐,就将就一下了嘛。完事儿一看原来就是那些油料了”,萨贝尔回头露出了一个憨厚的微笑。
所有的人都立马胆颤心惊的回忆着自己上一次涂油御寒是什么时候,并拿定主意就是冻死也不再用那玩意防冻了。
终于到了与加西亚约定的那一夜。
趁着萨兰德人正在热闹的庆祝时,士兵们缒下了城墙,这一次,他们同时缒下了全部的武器装备,在那片荒地上武装完毕。
当午夜来临时,罗多克主力悄悄的折出了阿美拉堡,早悄无声息的清理了萨兰德人的斥候后,悄悄的趁着浓浓的夜色逼近了加米奇堡。由于萨兰德人的麻痹,罗多克人直到在距离加米奇堡前一里处才被发现,罗多克人随即发起了冲锋。
萨兰德人被城内城外的巨大变动惊呆了,等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一队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罗多克士兵已经开始猛烈的进攻城门了。值夜的萨兰德士兵聚拢在一起,背靠城门做着抵抗,无奈准备不足,加之士气低落,城内的罗多克士兵很快抵达了城门,并开始纵火焚烧被萨兰德人用铁链绞死的城门。罗多克人泼出的油料让火势旺盛。随后罗多克士兵以城门周围的回廊做阵地,抵抗着萨兰德人的疯狂反扑,萨兰德人知道,一旦城门失守,加米奇就会失陷。
萨兰德士兵一直勇敢的战斗到了一点半左右,此事,因为火烧变得脆弱的城门被城外的罗多克人用攻城槌撞开了,围攻城内士兵的萨兰德人眼见无望,四散而去。城破不可避免。
城内的部分士兵继续抵抗直到天亮,最后,由于大部分士兵失去指挥,加之城内外局势彻底混乱,超过六百名萨兰德士兵和一千多民夫向罗多克人投降。
沦陷十六年的加米奇堡垒,至此回归罗多克怀抱。
在这场变动之中,我的父亲的表现出色,被加西亚将军热烈的称赞了一番,并把他与北方的莱特并列起来,称他们为“南北雄鹰”。
其实谁都在心里知道,莱特要做的好得多。莱特以一人之身几乎让半个斯瓦迪亚格局为之一变,而父亲只是解救了千余难民,并躲在山洞里面王萨兰德背后捅了关键一刀。
萨兰德俘虏被集中带到了几个院落之中等候发落,罗多克士兵趾高气昂的在城内四处查看,无数的人感慨着加米奇这些年的坎坷经历。有一些在十六年前就追随着加西亚的老兵更是唏嘘不止,涕泪交下。
加西亚的军需官就是十六年前见证过加米奇沦陷的士兵,这个老兵靠在城门上抽抽搭搭的哭泣着,突然,他闻到了一股熟悉的烧油味。他想了半天,才想起这是开战之初失窃的那些油料的味道。
“莫非那些油是萨兰德人偷跑的?”
老军需官觉得这实在是无法想象,但是转念一想自己多年的夙愿终于完成,这个老头又重新把头抵在城门上。
闻着油料熟悉的香味,军需官幸福的哭了起来。
山那边的领主 第一百二十章 卡拉德的愤怒 1
当卡拉德--也就是罗多克与斯瓦迪亚的历史学家在后来谈及加米奇一役的时候,都对这一战做出了极高的评价,也许高的有些过了头,把这场阴谋大于勇气的战役神话了。
虽然从战役的过程来看,这不过是罗多克人接触到了萨兰德内部的反叛力量,然后以帮助斯瓦迪亚正义事业的名义陈兵边界,最后在萨兰德陷入内乱的时候趁机背盟并收复了失地。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自从大斯瓦迪亚在二十多年前分裂以后,卡拉德帝国的继承者这些年来一直在与外族的争斗中处于劣势。甚至还出现过罗多克人与斯瓦迪亚人互相帮助对方的敌人的事情。这一战可以说是卡拉德人对外族做出成功反击的第一战。
曾经,很多外族人从来无法染指的地区,因为斯瓦迪亚人与罗多克人的兄弟相残而被攻克。直到很多年以后,当斯瓦迪亚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那些地区才被困难的收复,而那个时候,斯瓦迪亚占领的地区的人口组成已经驳杂不纯了,一系列的民族问题让斯瓦迪亚的治理变得困难而成本高昂。那个时候斯瓦迪亚才意识到,她已经无法彻底把异族人从自己的土地上清理出去了,这为以后数个世纪的长久动荡埋下了伏笔。
当罗多克人收复加米奇堡垒的时候,他们还没有意识到他们收复这座堡垒的意义:卡拉德帝国后代的子民已经觉醒并且愤怒起来,若干年来的耻辱让卡拉德人热情高涨,发誓要严惩一切作恶的异族。这种热情因为罗多克收复的一个边塞堡垒而变得更加狂热起来。
过去温和的舆论风向纷纷变得激进起来:苏诺的农夫坐在地头津津有味的谈论着士兵们是如何杀死库吉特人的;亚伦的工人们在休息之余带着隐晦的微笑诉说着公国士兵与萨兰德寡妇的故事;乌克斯豪尔学校的学生们被教授着充满了攻击色彩的军歌。
卡拉德变得愤怒了。
而随着罗多克光复加米奇堡垒的消息随着萨兰德内乱的报告传遍了前线,库吉特人的处境更加的恶化了。
萨兰德的远征军分成了几个部分,接受不同的苏丹调遣。这是秋上的事情了,那个时候,萨兰德的大王子逃到了边境,在一些大贵族的帮助下,大王子接受了大部分军队,并且这些军队在回师的路上不断的得到萨兰德平民的补充。平民们大都受过苏丹的恩惠,当大时代要求他们做出选择的时候,他们选择了老苏丹合法的继承人而不是最强的继承人。
萨兰德远征军也有小部分接受了二王子的命令,开始撤离战场,返回国内。萨兰德内部的两股势力在一种微妙的平衡下平静的度过了几个月时间,这段时间两个阵营都没有正面的摩擦。他们分别派出了外交官马不停蹄的出使各国,要求承认自己并驱逐另一方的外交官。这种情况让一些本来对萨兰德恐惧不已的国家暗自高兴,他们知道支持任何一方都不如同时支持双方---只要萨兰德人陷入长久的内部消耗,那么苏丹国就永远不可能对别国造成实质性威胁。
大陆诸国最爱看见的事情就是萨兰德一分为二,彼此战乱不休,把肥沃的土地荒废、把稠密的人口耗尽、把繁华的市镇焚毁。那样的话,诸国便可以随意的操纵萨兰德分裂而成的两小国,先从经济上控制它们,然后在政治上兼并他们,最后,如果需要的话,派出士兵把这些地方占领。
正是由于各国的这种态度,萨兰德的内战足足打了三年。每当出现实力不均的时候,各国就会帮助弱小的一方度过难关,目的只有一个,把战乱延续下去。
一开始,控制了萨兰德远征军的大王子想办法从边塞新募集了一万三千多民兵,然后配合着各地的守备部队,一共组成了三万人的庞大武装。大王子知道他的力量无法长久的供应起这三万人的作战,如果没有突破的话,贫瘠的西部省份只能供应军队补给一年多时间,届时这支队伍就会自行崩溃。大王子的支持者们深知自己军队的力量以及弊端,所以这些人在说服了大王子之后便迅速的展开了反攻。
反攻很有效,最辉煌的时候,一支三千人的前锋曾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面让都库巴的二王子一直保持戒严。以战养战的政策让大王子的军队得以维持,但是,这种做法正在一点一滴的消耗着大王子的政治资本---民众对他的支持和希望。
二王子则在奇袭了首都之后转入了守势。二王子直接控制的士兵只有五千余人,在战争开始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民心未附的南军根本无法像北军那样轻易的获得兵源。二王子只得命令士兵们沿途坚守城堡,焚毁田野,不要进行正面抵抗。大王子的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几乎赢得了所有胜利,但是却无法把二王子连根拔除。二王子的力量在各个城堡要塞之中龟缩不出,长久的消耗着大王子的士兵。
长久的战争终于淡化了平民的忠诚感和正义观,几年之后,因为战争而疲惫不堪的农夫和市民已经不在乎谁对谁错了,他们只想投奔一个强者,然后快点结束战争。这个时候,大王子的军队在军事达到了顶峰,但是也正是这个时候,二王子终于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胜利已经不远了。
在最艰难的时间里面,二王子留在兵力单薄的首都颁布着新政。所有追随大王子的贵族的财产都被没收了,二王子剥夺了这些人的一切,宣布他们的官职非法,并且用这些人的财富地位迅速的笼络了一大批下级贵族。都库巴趋于稳定之后,征兵开始变得越来越容易,几年的时间里面,萨兰德人已经不再指责这位篡位者了,他们只想过上和平的生活,为了能够结束战争,他们不再去考虑诸如荣誉和法律这种昂贵的东西了。
当大王子终于围困了都库巴首都一年,看样子马上就要取得胜利的时候。二王子开始反攻了。
多年来二王子的根据地,南方诸省虽然屡遭罗多克人的侵袭,但是未动根本。即使在前线最吃紧的时候,二王子也没有同意征发南部诸省的人力。二王子捉襟见肘的以首都都库巴为核心,死死的咬住了大王子。不止一次,二王子的手下劝说他离开首都回南方再图北进,二王子摇了摇头:“我只能进首都一次,要么在这里呆到死,要么走了就不回来了。没有第二次机会的。父王的恩泽和声望全被伪苏丹继承了,那个人一开始就拥有我们望尘莫及的优势,我们不能让他回首都,必须把他挡在外面。他一旦回了首都,那么一切都结束了。”
大王子这个时候看起来无比强大,但其实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他控制的西北省份已经被庞大的军费折腾的一穷二白,人口锐减,各级政府的组织动员能力已经弱化到了几乎原始的水平。大王子越来越急躁,期待与二王子决战。经过一系列的战略失误,大王子损失了他最精锐的一部分士兵。这造成了双方力量的逆转。
大王子从攻势转为了守势,这个时候,二王子丢出了撒手锏。一夜之间,南部诸省从城镇到乡村遍布征兵点,成百上千的士兵被集中到了沙瑞兹,在那里,充足的小麦和武器装备将这些生力军变成了压垮大王子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开战两年半之后,战争加速的结束了。随着二王子一万五千生力军补充进战场,大王子已经失去了一切机会。
那个时候,库吉特人占领的斯瓦迪亚土地也已经被斯瓦迪亚的骑兵们收回大半,并且在萨兰德内战进行到关键时刻的时候,斯瓦迪亚人光复了伦迪亚堡。曾经被库吉特作为参战礼物送给萨兰德的雷恩迪堡成了大王子手中的烫手的山芋,面对磨刀霍霍的斯瓦迪亚人,大王子只得一次次的表示希望保持和平。
在萨兰德政变之初,大王子刚刚掌握了远征军,就着手与斯瓦迪亚人取得了和解,退出了战场。库吉特王在萨兰德人离开后的两年多时间里面苦苦的支撑了一番,在战争中期,维基亚人与诺德人曾派出军队协助库吉特人守城,但是到了战争的最后一年里面,这些志愿军也撤走了。一旦发现库吉特战败不可避免,各国便尽早收手了。但是为了尽可能久的把斯瓦迪亚拖在战争状态,两国在官方停止了对库吉特的援助后,依然对库吉特的援助希望有求必应。
斯瓦迪亚内部出现了激烈了变革,大量的温和派势力被以惧战的名义遭到清洗,明眼人发现这些人大多是支持腓特烈王子的王公大臣。而且,斯瓦迪亚军队在取得了节节胜利的时候,似乎并不急于把库吉特人清理干净。乘着军威在外,哈劳斯亲王似乎不希望战争尽快结束。在那些日子里面,哈劳斯干净利落的把整个王庭变成了自己支持者的俱乐部。
萨兰德内战的第三年,大王子在萨兰德最后一个据点被拔除,大王子被撵出了萨兰德苏丹国,成了丧家之犬,至此,萨兰德内战告一段落。
而让人感慨的是,大王子最后的落脚之处,便是在四年前被围困四天便失守的雷恩迪堡垒。
对于这个已经没有了价值的盟友,库吉特人并没有要求他归还城堡,因为这个时候库吉特人也已经无暇他顾,只是在风雨飘扬的战争情势下等待着斯瓦迪亚人同意和谈。
库吉特王在几年前出战之时也没有想到这场战争的影响会这么广。
这些年里面,斯瓦迪亚东部国土生灵涂炭,人口降到了几百年来的最低点,生活水平恶化到了维基亚的水平;
罗多克人收复了加米奇堡垒,并且越过了加米奇山脉,占领了不少萨兰德的传统国土;
诺德人建立了一系列的不冻港,在南方诸国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诺德人悄声一变成了海洋大国;
维基亚借着战争的机会吸引了大量移民---尤其是斯瓦迪亚移民,让她国力大增;
至于萨兰德,经过了长时间的内战,已经在十年之内失去了进犯中土的能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