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夫传奇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山村户口
渔夫传奇 第三十八章 修码头
唐家村广场上,好几辆落后的车辆停在边上,一群人陆陆续续从车上将各自的大海蟹搬下来,到卫立信哪儿过称,唐大富在边上算账付钱。本来死气沉沉的渔村,这几天逐渐恢复了生机。
“大富佬,我这海蟹你不多给一点?这些个头都很大的。”一个外乡人大声说道。
他是隔壁村的,跟唐大富比较熟,经常喊唐大富作大富佬。说起来,两人还是同学。当然,指的是小学同学,两人都是没有上过初中的人,也不可能成为初中同学的。隔壁村是一个小村落,只有几十户人家,有一个分校,到了四年级,都要到唐家村小学上学。
唐大富哭笑不得,这家伙那堆海蟹,就只有一个特别大的,估计有两斤重,非常少见。
“这一个你捉出来吧!我给你一百块算了。”唐大富开口道。
这种那么大的,他们通常都是分出来,价钱要高很多的。黄经理也开了口,这种那么大的,都是论个算,可以给两百五十元一个。这种个头的,人家黄利生通常直接销售给高级酒店,利润直接翻倍。
“好,你说的。那这个大龙虾呢!我听说你们也是收的。”那人将那个特大的海蟹捉出来,然后又擒住一个大龙虾。
说来也是他运气好,今天出海居然捉到一个巨无霸,跟手上这个高级货。
“大龙虾比较贵,每斤一百五十,称一下吧!”唐大富当然不会放过大龙虾的,这利润才是最大的,可惜就是量少,每天收到的不足二十个。
“你们这公道多了,以前镇上那些家伙都是一百块,还是论只算的,奸商!”其他人七嘴八舌地说道。
这话说得卫立信等人脸色稍微别扭一下,总感觉这话对他们也有点讽刺,毕竟他们也赚很多。
卫航没有跟其他人一样,回来歇一会就下海。搞定上网的事项之后,招呼上方振等人,带上工具,去找老张工。
“你们要建一个码头?”老张工正在门口抽烟,他的老伴则是不远处修补渔网,手法娴熟,家里的小孩子在边上打闹。
“没错,我买了一条比较大的渔船,原来的小码头停靠不了。”卫航也不隐瞒,反正这事情很快就会传遍整个唐家村。
“有多大?吃水多深?”不愧是搞建筑的,立即将关键问题问出来。
一个码头的建造,要考虑的东西很多。比如:码头吞吐能力、泊位水深、泊位数量、岸边装卸机械效率、库场面积、堆存货物周期,以及前后芳散集货物的搬运能力的硬件。
当然,一个小渔村的就不用考虑那么复杂,甚至连一些地理因素也可以忽略。
“二十七八米长,吃水两到三米深。”相关的数据,张勇他们早就跟他确认过。
老张工也被吓了一跳:“那么大的船,你小子野心不小呀!花了不少钱吧?”
也没等卫航回答,他继续说道:“建一个符合要求的码头倒也不难,需要准备一些材料,人手也足够,你那里几个人都是干活的好手,手脚快一点,明天就能建成。”
卫航大喜过望,连忙追问,需要些什么材料,他马上去采购,尽快将码头弄好,明天张勇他们就要将船从海上开回来。
“不急,材料种类我能说出来,但具体要多少,还得到现场测量过才知道。嗯!既然你那么急用,那我们现在动身吧!”老张工也不拖延时间,起身往屋里走,将测量尺等工具带上,招呼几个平时一起做事的人就走。
路上,他跟卫航解释,那么大的钢制渔船,最外面,也就是码头跟渔船接触的那面,必须要用钢筋水泥桩才行,延伸到岸边的则可以用木桩,上面铺木板,但要足够厚的。为了避免渔船跟码头摩擦,对渔船造成伤害,还得在外面挂上一些橡胶车轮,可以找一些废弃的。
整个工程,也就是打桩是最难的,其他的不值一提,没什么技术含量。
“水泥桩镇上有现成的,可以去拉几条回来,价格可能会贵一点,具体要多少我不知道。建这种规格的码头我是第一次做。”老张工对卫航说道。
“明白,等你算出具体的数量,我立即去拉回来。”不在行的卫航只能点头。
所谓:术业有专攻嘛!别看这些老人没怎么读书,但人家吃的盐比你吃米还多,经验丰富,在自己从事的行业里,技术可是顶尖的,不是一些纸上谈兵的“高学历人才”能比拟的。
“对了,你回去让你家里杀个鸡,拜一下海神,一会开工的时候烧个鞭炮。日子就不用担心,我看过,今天是开工的好日子。”老张工补充道。
这些习俗,他们还是很在意的,尤其是老人,都是非常讲究的。
“这个我晓得,来的时候,我已经让人准备了。”身为乡下人,卫航当然不会忘记这么一个程序。
“那就好。准备将码头建在哪里?”来到海岸,老张工指着延绵的海岸线,询问道。
“你老人家有好主意吧?”
老张工赞赏地看了眼卫航,暗道:你小子真是鬼精!
“除了原来的小码头,还有两个地方比较适合,风水也很好。”老张工用手指点出来。
其中一个地方就在小码头的附近,相隔只有五十来米,那儿往大海出去,有一条安全的航线,没什么礁石阻拦。另外一个地点比较远,在西村那边,距离上千米。
三番思量之后,卫航决定将码头建在近一点的地点,看着那破旧的小码头,他打算顺便更新一下,算是替村子做件公益事件吧!
“很好,既然你那么有心,这次我会尽力帮你搞好这个码头。”老张工欣慰地说道。
这几天,卫航替村子谋福利,他们老一辈都看在眼里,非常满意。可惜,卫航家的老头子去得早,没能看见自己孙子出息的时候。
别看老张工年纪大,但手脚麻利,很快测量出各种数据,计算出所需要的材料数量跟规格,列出一张单子给卫航。
拿着材料的单子,卫航马不停蹄,立即赶回家,带上银两,匆忙赶到镇上。
他刚走,消息就在村子传开。得知卫航买了一艘二十多米的大渔船,还准备修建一个大型码头,就是原来的老码头也出钱顺手修一修,大家都在感叹卫航的大手笔。
这事情惊动了老村长跟村书记他们,亲自跟着卫航的老妈,带上祭品,一起到妈祖庙祭拜,祈求海神娘娘,保佑村里两个码头以后顺风顺水,一帆风顺!
感谢anna0626跟奶茶的娃娃两位铁杆的打赏!因为前面有位道友退出了新书榜,我们顺理成章地上前了一位,继续努力!明天三更!求收藏推荐,收藏在这两天应该能达到三千!菩萨保佑!
渔夫传奇 第三十九章 采购材料
几经打听,卫航才来到水泥桩的贩卖地点。这是一个小型的加工作坊,还是露天的。除了水泥桩之外,还有水泥砖、透气砖,路围基等产品。
门口拴着一条大狗,看见卫航这个陌生人,马上警惕起来,却没有狂吠。
卫航用力敲几下铁皮门,也没有在意那条看似凶猛的黑狗。这种狗不是乡下的土狗,看骨骼就知道,明显要大了不少,应该是杂交狗,有一点名贵品种的血统。
这时候,里面走出来一个中年人,看见卫航,脸上惊讶之色一闪而过。他这条狗平时看见陌生人都会叫,通知主人的。但这次虽然警惕地拦在门口,却没有出声,甚至尾巴还轻轻摇动,这是狗对人产生好感的表现。
“这位朋友,是来买砖的吗?我是这里的老板,姓蔡。”中年人挥挥手,让自己的狗让开。
现在政府规定不能挖黄泥烧砖,说什么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之类的。因此,水泥砖逐渐流行起来。来他这里的人,十有八九就是买水泥砖的。
“蔡老板你好!我姓卫,这次过来不是为了砖,是看一下水泥桩的。”卫航伸出手去。
蔡老板诧异地跟卫航握了握手,然后掏出一包烟,跟卫航抽出一根。在中国,生意大多数都是从抽烟跟喝酒中谈成的,也就是大家所说的烟酒交情。
“多谢!我不抽烟。现在可以介绍一下你们的水泥桩吗?”卫航用手挡了回去,微笑道。
“嗯!年轻人不抽烟好呀!你需要什么规格的桩?”
他这里大体分为空心跟实心的,还有方形跟圆柱形的,以及三种不同直径,不同长度的。这都需要了解客户的需求,用于什么建筑等等。
卫航将老张工给出的单子掏出来,按照上面的数据读出来。
“哦!原来是要建码头的,看来还不小。就这种吧!价格是一千块一根,实心的,耐撞击。”蔡老板介绍道。
“那好,帮我准备五根。对了,送不送货?”
蔡老板摇摇头:“我可以帮你联系车辆,费用得你出。放心,那司机跟我这经常合作,价格还是很公道的。”
一事不劳二主,卫航只好麻烦这个蔡老板,帮忙联系一辆车。
车来后,说明要运到什么地方,谈好价钱,大家就帮忙,将五根沉重的水泥桩抬到车尾,然后固定好。卫航没有跟着回去,他还有一点材料需要购买。
“你拉到唐家村,会有人接应的。”卫航吩咐道。
“行,我陈四做事,老板你放心。”那司机拍胸口道。
接着,卫航来到木材厂,里面堆满了各种规格、各种种类的木材。有还没加工的木头,有做成方形的方柱,也有各种厚度的木板,甚至还有一些加工好的家具等等。
在这里,噪音非常厉害,各种尖锐的割木声参杂,说话小声点根本听不见。卫航扫了几眼周围,暗道难怪附近没有其他的屋子,谁受得了这种噪音污染?
他站在门口没多久,一个赤着肩膀的年轻人走过来,只见他头发沾满了木屑。赤.裸的上身全是汗水,又粘了不少的木糠,看起来非常的狼狈。
“你好!请问有什么需要?”
这年轻人声音极大,看来这个环境,让他们早就练就了一口大嗓门。
“我看看你们的木桩跟木板。”卫航下意识地将声音调大,可还是被嘈杂的噪音遮盖。
那年轻人只看见卫航嘴巴在动,却没有听清内容。于是,他将耳朵靠近来,再次大声喊道:“哈?你说什么?我没听清。”
卫航嘴角抽了抽,满脑门的黑线。他用手捏了捏喉结,轻咳两声,调整状态,再次大声喊出来。
那家伙才揉了揉耳朵,尴尬一笑:“这次听到了,你声音也不小嘛!请跟我进来吧!走这边,那边木尘大。”
卫航顿时无语,暗道:我这要是小声点,能听见吗?
两人刚走开,一辆拉着满车的木头的大车开进来,上面全是杉树,每一根都是直径半米多粗的那种。
一看车轮在地面压出一个轮痕,就知道这车绝对超载了。只是,在这种地方,超载这个词有点多余。反正这些地方路上行人少,车辆也少,就算出事,也很难祸及他人。
因为老板外出,只好由这里的主任招待卫航,先泡壶茶,再慢慢谈。
卫航却没有这份闲心,茶都没喝,直接拿出单子。
“上面的木桩跟木板,你帮我准备吧!以梁主任你的为人,价格上相信也不会坑我一个年轻人。”卫航最后给这个主任戴顶高帽。
果然,拍马屁也不是坏事!梁主任被说得心情大好,笑道:“虽然小卫你要的数量不多,但是我也给你打个折吧!年轻人不容易!以后要是有需要,再关照我咯!”
这次就得卫航自己找车了,随后又到一个店铺买了一条**绳,用来当护栏的。路过汽车修理店的时候,花点钱顺手拿了十多个废弃车轮。
回到村子,就发现老张工他们已经开始动工,水泥桩摆在沙滩sh上还有一台钻机,正在作业,引来不少人的围观。
这台钻机是老张工联系的,对方也知道时间紧迫,带上人赶紧过来。
“好,既然材料都准备好,我们连夜帮你做工,明天中午前就能做好。”坐镇钻机的也是一个老人,叼着一根烟,笃定地说道。
相关的费用,老朋友也都跟他说了,在以往的价钱上浮两成。正是这样,大家工作起来也格外拼命。既然人家老板豪爽,他们也不能怠工呀!
“那就多谢各位了。除了晚饭,晚一点我再给大家准备餐宵夜吧!”卫航也不吝啬。
这话一出,正在工作的人又用力了几分,这样的东家不多呀!
没过多久,卫航让唐通明拉了好几个大西瓜过来,给大家解解渴。这时候,眼看天色就要黑下来,有工人开始安装上强力照明灯。
期间,老村长找卫航说了一阵话,对卫航的做法表示鼓励跟支持!
等卫航的船开回来,风岐镇第一大船就要落到他们唐家村了。他们也询问过价格,但这家伙总是闪烁其词,最后也懒得再问,反正出钱的是卫航。
大家都知道,这样的渔船不会便宜,卫立信也透露了,那条船直接掏空了家产。从这就隐约知道,起码也要三十万以上。对卫航这种疯狂的行为,所有人都暗暗咋舌。
感谢andy卟离卟弃兄弟的一堆高度评价票,以及晨光夜雨兄弟的打赏!收藏、投票,大家不要忘了这个程序!下周分类强推,非常感谢编辑老大的关照!
渔夫传奇 第四十章 第一大船
码头的修建如荼如火地进行,夜幕降临,沙滩依旧传来机械的声音。方振等人吃了饭之后,同样过去帮忙。相比以前,他们更喜欢现在的生活,自由无比,难怪古人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一直到深夜十二点,五根水泥桩终于打好,所有人都松了口气,关键的一步已经完成,剩下的就不难了。
卫母精心熬制了两大煲鱿鱼粥,让大家吃得开胃。这时候,海面上的风比较凉爽,一个个坐在沙滩上吹风,尝着可口的海鲜粥。
说起来鱿鱼价格也不低,批发也要十块钱左右一斤。然而,在海边,尤其是渔村,鱿鱼却是烂大街的海鲜,不怎么值钱。
大家吃饱之后,李燕婷也帮忙收拾碗筷之类。他们家对卫航可是非常的感激,先不提对唐德辉两兄弟的照顾,提供工作,最让他们激动的是,卫航拿出两成的干贝利润,分给两个媳妇。
当他们从卫航口中得知这个消息,都是震惊。李燕婷跟她大嫂可是知道,这里面每天一成的利润就差不多一千块。如此,他们家每个月得到的分成就超过五万。以前,他们一家努力一年,也赚不到这个数。
因此,对卫航所说的,以后不发工资了,她们是一点意见都没有。如今,算是牢牢将她们捆绑在这份工作上面了。以后,除了回家吃饭,做点家务,几乎所有时间都花在制作干贝上面。唯有这样,她们才觉得没那么惭愧。
“大家辛苦啦!现在已经很晚,就先回去休息,明天早点起来吧!”卫航开口道。最难的一个环节做好,他也放松下来。
大伙听了,纷纷离去,他们都不是熬夜的习惯,高强度工作了六七个小时,十分疲惫,的确有点困了。
“大哥,我来抱吧!”李燕婷收拾好之后,看见自己大哥唐德彪抱着睡着的贝儿,于是走过去说道。
“没事,小丫头我抱回家就可以了。”唐德彪也是今天才回到家。对这个小侄女,也是很喜欢的。
如今,靠着自己弟弟跟卫航的关系,他也算是挤进了卫航的圈子。其实,就算他不工作,靠着老婆在卫航哪儿的一成分成,也足以富裕地生活。
“咦!这小丫头睡着了?刚才喝粥,都没注意。”今天比较忙,对跟来的贝儿也就没怎么关注。九点多的时候,小丫头还赖在他身边。
“呵呵!很早就睡着了。航子,船是明天下午开回来吗?”唐德彪憨厚地笑道。
卫航点点头:“辉仔跟我说,明天下午能回到渔人湾。除了他们三个,还会有一位掌舵船员。”
驾驶这种渔船,可不是你会开就行了,还得驾驶证,目前他们都没有考取,只能雇佣那位掌舵一个月。按照卫航的打算,是准备让唐德辉跟孙旭成去考证回来的。比起考车照,应该没那么难,并不是说开船比开车容易,而是考车的人多,现在是越来越难通过了。
第二天,将所有木桩打稳,老张工指挥大家铺上木板,最后将**绳在码头两边整齐地绑上,充当围栏,一个崭新而又美观的码头建成。卫航又烧了一串鞭炮,宣告码头完工,村书记等村干部都来了。
“等船回来,你们卫家不摆几桌?”村书记开玩笑道。
卫父却当真地点头:“肯定的,到时候书记你们一起来喝两杯。”
一个好酒的村委脸上立即现出喜意:“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老村长等人苦笑摇头,暗道这家伙真是酒鬼!要不是他的确有点能力,对处理村里一些事物比较上心,大家都要免了他职了。
其实嘛!这村干部说起来也不是什么好职位,权力没有多少,在乡下也没什么油水捞,工资更是当没有,一年就象征式地发两千多补贴。
下午一点多,渔人湾的沙滩汇集了很多人,有老有幼,男女皆有,都望着外面的大海,好奇的脸上也存在几丝期待。
接到电话,卫航得知唐德辉等人已经将渔船开到附近海域,半个小时左右就能回到渔人湾。这消息被传来,全村人一半以上跑过来看热闹。
“你们看,到了,到了!”一个视力好的家伙立即大声喊道,手指指着渔船出现的地方。
卫航看过去,一艘白色的渔船模糊地出现在远处的海面上。渔船慢慢接近,大家才见识到这艘渔船的庞大。
“好家伙,这么大一条船,难怪要几十万。”
卫立信这一刻心里涌起一股自豪感,这船以后就是他卫家的,别说整个唐家村,就是整个风岐镇,这条船也是第一大船。
“航哥,一会我们可以上去看看吧?”一个年轻人问道,语气中有点恳求,也有期待。
卫航点头:“可以,不过,不要一窝蜂上去,分批上去参观。”
这也是为了避免事故发生,大家能理解,村书记跟村长立即给大家打预防针,还让大家排队,有秩序参观,每次登船不得超过三十人。
船慢慢停靠在新建的码头,张勇从船上走到码头上面,从唐德辉手里接过粗大的绳子,将船栓在码头的桩上。
“这次辛苦你们了。”卫航跟张勇他们说道。
“航哥你这是哪里话?咱们几个都很喜欢现在的工作,听说,咱三个离开这两三天,航哥你又大发了一笔,今晚不请喝?”张勇咧嘴一笑。
“行,今晚设宴,请大家蹭一顿。”这事情,卫父早有了决定,有关的食材都到镇上预订,还通知了村里擅长厨事的人,晚一点过来帮忙。
随后,唐德辉他们请卫航他们上船,一边参观,一边介绍,最后到驾驶舱着重介绍那位掌舵的师傅。
“霍师傅你好!这一两个月就得依仗你了。”卫航跟霍师傅握个手。
霍师傅则是连忙摆手:“不敢当,不敢当!这一两个月我还得靠老板你吃饭呢!”
老村长带着村民在船上参观,发出一阵阵惊叹声,有了这一艘航海神器,以后卫家不愁好日子了。
真是抱歉,前面上传的时候搞错,漏了很多内容!现在重新上传这一章!真是太抱歉了!阿弥陀佛,佛主会原谅我的!
渔夫传奇 第四十一章 首航
有些人上去逛了一圈还不满足,希望卫航开船出去溜达一下。对此,卫航只好微笑着敷衍:下次吧!反正船就在村子,以后多的是机会。大家听后,也觉得有道理,就没有强求。
热闹凑过之后,大家没有忘记下海赚钱。没多久,只剩下一些小孩子还停留在附近看稀奇。
“伯伯,贝儿要坐大船。”小贝儿扯着卫航的衣角撒娇道。
卫航将其抱起来,笑道:“好,伯伯让霍师傅载我们出去。”
小丫头一听,顿时手舞足蹈起来,显得非常高兴,小脸都通红了。
周围的人都无语,刚才那几个家伙想要坐船出去玩你就推三推四,这小丫头一开口,你却毫不犹豫地点了头,这也太偏心了吧?
招呼上张勇等人,让方振回家,将潜水的装备带上,准备回乡后的首航。
那些孩子也吵着要坐船,卫航也不好太厚此薄彼,带上一些小家伙,提前跟他们打预防针:上船后,不许打闹!
张雪茹跟卫兰自然也在其中,她们也是第一次坐那么大的船,当然不会落后。卫航干脆将一群小家伙让她们俩带领,省得一群粗汉没注意,闯出祸来。
“好了,大家扶稳啦!船要开了。”张勇对大家喊道。
靠岸跟离岸,对驾驶船员都是大考验,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各种操作更是要精准,霍师傅却表现得十分淡定。
只见渔船靠码头一边的海水翻滚,听霍师傅说是什么加压之类的。渔船在这股海水的作用下,慢慢离开码头。
这种渔船就是好,轻松,速度也快,十多分钟就离开海岸很远了。
一群海鸥从头顶略过,甚至有个海鸟还停在船舷上。贝儿一群小孩子显得特别活跃,大喊大叫,大惊小怪,吓得那只海鸟呼啦一下飞走了。
“哥,你看,这两个导航鸟是不是上次那两个?”卫兰朝前面一看,就发现两个导航鸟飞在前面,好像要给这艘渔船引路一样。
“嗯!有点像,但不知道是不是。”卫航开口道。其实,他在这两个导航鸟刚出现,就感应到,确实是那天的两个导航鸟。体内的海珠对海洋特别敏感,方圆几百米的风吹草动都能感应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