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清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没落皇朝
船厂具体的规划,也不是什么机密,对杨猛来说将来整合的技术才是机密,这些东西。没什么隐藏的必要。
大湾船厂超大的规模,不禁让巴夏礼皱起了眉头。作为广州的领事,巴夏礼是知道大湾岛的,那个几乎无人居住的小岛,虽说不是极为优良的港湾,但建造一个船厂还是有先天上优势的。
将杨猛的话,和大湾的详情翻译给了宝灵,这下港督宝灵也不得不重视杨猛了,预估近千万英镑的投资,这样的船厂,说是全世界最大也不为过。
港岛一年的开支才多少?不过几万英镑而已,支撑一场几十万人的战争,军费开支,也就千万英镑左右,清国的富庶让人心惊呐!
作为港岛的军政长官,港岛附近适合建造军港的地方宝灵也是清楚的,大湾,虽说并不是最好的军港选择,但也是可以使用的,若是建船厂,这个地方还是不错的,庞大的水路交通,可以满足船厂的一切需求。
宝灵与前几任港督不同,他不是军人出身,他最初任职的地方埃克赛特商会,对于商业,他也是有些认知的。
十年之中每年百分之三十的固定收益,足以让无数商人趋之若鹜了,这个大清的外交官,在商业上是个顶尖的高手。
清国出资一千万两,美法德的商人出资至少应该是一千万两左右,这样规模的船厂,在遭到威胁之后,足以让美法德三国动武了。
反之亦然,有了这个规模庞大的船厂,美法德三国,也是会尽力保护的,这对英吉利的利益,是很大的威胁。
以一座小岛为基础的船厂,一旦开工之后,初期的产量也是惊人的,三五年之内,就能建造数百艘舰船,当然这是在船厂可以正常运营的前提之下。
这数百艘舰船,可以是商船,也可以是战舰呐!清国到底有多大的财力,宝灵也不清楚,根据情报来看,清国的政府正处于财政崩溃的边缘,这突兀的千万两白银,会使许多东西发生改变的。
“我不同意!”
操着半生不熟的粤语,宝灵直接就给出了答复。
“不同意?你以为你是谁呢?这事儿涉及到了美法德三国商人的利益,我已经与米利坚商人壬雷斯、法兰西商人安德烈,达成了初步的投资意向。
既然宝灵总督不同意,那以后这座船厂,会直接拒绝英吉利商人的技术、设备以及投资!毕竟这些东西,美法德三国也不缺!”
玩谈判场上的强硬,杨猛比宝灵更为熟悉,杨猛一直都是把自己当做泼皮无赖看的,虚言恫吓,是他的专长!
“杨部堂,不要把话说死,一旦说死了,会引发不可想象的后果!”
巴夏礼的威胁接踵而至,在巴夏礼看来,军事威胁是对付清国官员最好的手段了。
“不可想象的后果?是战争吗?那你们随意好了,我这边的一千万两银子,是募资而来,照你们英吉利的说法,老子就是提前发行了船厂的股票。
这一千万两银子的来源,我也可以跟二位说一下,两湖、湖南与湖北的大清百姓,出资八百万两,涉及的人员一百三十万!广东当地的百姓出资两百万两,这次涉及的人数更多,二百四十万人!
因为船厂的原因爆发了战争,你们英吉利就要面对,至少三个省的誓死反抗,两湖与广东,对大清朝廷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三个省份,一旦开战,后果如何你们二位自己猜测去吧?不少字
若是你们胜利了,许多事情都好办了,若是你们失败了,之前的条约一律作废,港岛我们也会收回来的,不可想象的结果,或许对你们来说是不可想象的,老子来广州的时候,就预估了战争的规模!
海战,你们很厉害,陆战呢?面对至少三百万的直接利益者,你们会怎么应付呢?”
巴夏礼的威胁,招致了杨猛凶悍的反扑,建造船厂的意义何在,巴夏礼和宝灵也瞬间明白了,这位大清国的杨部堂,太难对付了,他把两湖和广东的百姓捆在了自己的战车之上,开战的结果如何,两人是可以预料的。
之前的两广总督徐广缙,为了抵制他们入城,纠集了十几万当地百姓,一旦这船厂被英吉利的制约,陷入停滞之中,恐怕整个广东都会抵制英吉利吧?不少字
第六百七十五章??五国船厂(三)。
第六百七十五章??五国船厂(三)。,
毒清 第六百七十六章 五国船厂(四)
杨猛的态度分外的坚决,杨猛所说的后果不可想象,面对强硬的杨部堂,巴夏礼和宝灵经过长时间的商议之后,选择了正常的应对手段,退避!
“杨部堂,可否给我们一些考虑的时间呢?”
“那是你们自己的事情,在大清、在广州,船厂的事情,老子说了算,至于你们对老子来说是可有可无的存在。.。
或许明天或许后天,老子就会带着,美法德的公使、商人巡视如今的大湾船厂,如果可能的话,我们当场就会签订合同。
届时,如果没有英吉利的商人参与,老子刚刚说的话,就会被写入合同的条款之中,这次的合同不仅是商业合同,作为见证,美法德三国的公使也要在合同上署名,这是国与国之间的合作,而不是普通的商业合作。
两位的态度太过嚣张了,老子最不喜欢的就是你们这号人,以后没有老子的正式照会,你们最好不要出现在老子的面前。
还有,最近海上英吉利商船挑衅的事件增多,你们二位如果不遏制一下,我也不会遏制广州的军民,大清国是有海禁的,没有官府的公文不得出海,如果海上的威胁不断,老子会直接取消这条法令的,对于出海之人,大清朝廷将不示为本国百姓!” 这些都是杨猛基于巴夏礼与宝灵的立场做出的分析。这也是应对英吉利挑衅的正常外交手段,这些话,足以扰乱两人的心智了。
“杨部堂,您最好还是不要威胁我们大英帝国为妙!”
面对杨猛的威胁,巴夏礼这个中国通也觉得脚底板有些冒凉气,这位杨部堂太清楚英吉利在广州的软肋了。
两广的大清民众,许多人都是饥寒交迫的,一旦开了海禁。只怕伶仃洋里,到处都是出海求生的渔船,催生出一大批海盗,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这不是威胁,作为南洋大臣,我有开海禁的权力,只要我简简单单的发布一条命令,广州所在的广东,厦门、福州所在的福建。宁波、上海所在的浙江三省的海禁,完全可以随时随地的开放。 至于说威胁,刚刚巴夏礼公使威胁在先吧?有些事情大清朝廷不去做,不是没有想到,而是觉得没有必要,你们二位,不要把朝廷不愿做的事情,弄成必须做的事情。那样对你我双方。都是没有好处的。
开放海禁,势必会滋生大批的海盗。大清朝廷在海上没有什么威慑力,对于这些海盗,我们能做的只是取消他们的本国国籍,除此之外,我们也没有别的法子了。
大清对于海运,并不倚仗,即使海上的盗贼成群,只要他们不危及陆路的安全,朝廷完全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杨猛很客观的从政策与利益的角度给两人分析了开放海禁的利与弊,对大清朝廷来说,全面开放海禁,还是很有好处的,但对英吉利来说,这绝对没什么好处的。
海禁全开,在根本上不同全面通商,貌似这位杨部堂口中的海禁全开,是清国应对英吉利海军的手段之一。
对于杨猛,两人也是有些了解的,这位大清的富豪,拥有的财富,恐怕是堪比一国的,现在想来他购置的大批军械与舰船,就是为这个手段做准备的。
国家支持海盗,这对英吉利来说不是什么稀奇事,如果东方的海上,突然多了几十艘全副武装的海盗战舰,结果怎么样,可想而知啊!
之前这位杨将军购置的各**舰,起码在六七十艘以上,购置的火枪、火炮,完全可以武装这六七十艘军舰。
这些军舰,在广州经过简单的修理之后,大多失去了踪影,对于清国的情报,港岛那边还是很在意的,之前杨将军收购的各**舰,留在广州做商业用途的只有二十几艘实在老旧的,其余的大都突兀的消失了,看来清国,对英吉利也不是一点防备也没有的。
这样的政策威胁,对英吉利来说很有用,面对这位精通外交的杨部堂,真是不如面对那个极为不擅长外交的叶名琛了。
清国是个极端没落的皇朝,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舍弃的,大英帝国发展至今,也算是灭国无数的,没落大帝国最后的疯狂,巴夏礼与宝灵,都可以预见,大湾船厂的事情麻烦了。
“该说的老子都说了,两位请便!”
微微的拱了拱手算是送客了,在杨猛的口述下,徐子渭写了一些个宴会上的祝酒词,将这个东西交给蒂凡尼之后,杨猛这个地主,就撤出了会场,该做的事情做完了,杨猛可没心思面对那些个趾高气扬的洋鬼子。
这次宴会之后,广州要建世界第一大造船厂的消息,也被传的沸沸扬扬,百分之三十的年收益,让许多小商人羡慕不已,让许多大商人跃跃欲试,百分之三十的稳定收益,期限是十年,这样的项目绝对是值得投资的。
对有些国家的商人来说,这就是个绝大的遗憾了,据悉建造船厂只允许美法德三国的商人投资,十年百分之三十的收益率,足以引发一场战争了。
不过这些限制的手段,对商人们来说,有与没有没多大的关系,与美法德三国的商人合资就是了。出让一部分的利益,即使是每年百分之二十的收益,连续十年,将来的收益也是个不菲的数目。
而这些都在杨猛的算计之中,十年之内,以云烟支付百分之三十的固定收益,十年之后,如果无法持续。完全可以让船厂破产呐!
这十年的时间,杨猛就是要不断的扩大船厂的规模,破产之后,实物还是留在广州的,至于股权浮云而已!
短短一天的时间,仅仅是一天之后,宝灵和巴夏礼就觉得广州和港岛不似人间了,在杨猛的授意之下,在壬雷斯和安德烈的推动之下。英吉利的一众商家,都知道了两人破坏大湾船厂建设的举动,并因此把英吉利商人挡在了船厂之外。
散布谣言,杨猛自然不会说自己的跋扈之处,宝灵主动禁止英吉利商人参股船厂,这话由壬雷斯和安德烈口中说出来。比宝灵本人的辩解都真实的多。
第二天英吉利商人也放出了话,若是入股船厂之事,真如传言一样的话。他们会暗杀宝灵的,这明面上的暗杀,只是给宝灵施加压力而已,英商们是不可能放弃为期十年,比例高达百分之三十的固定收益的。
对美法德的商人来说,英商的参与也是十分必要的,英吉利在亚洲的势力太大,没有英商的参与,大湾船厂就是不受保护的所在。一旦英吉利与清国开战。每年百分之三十的固定收益,也就化为泡影了。
十年。每年百分之三十的固定收益,在各国商人看来,跟骗局没什么两样,但丁泰辰放出的消息却打消了各国商人的一律,为期十年的固定收益,全部由云烟来支付,大湾船厂已经与云烟的生产商签订了为期十年的合约,十年之内,云烟的产量,主要就是供应大湾船厂的固定收益。
有云烟作为保障,实实在在的合约摆在了各大商家的面前,骗局也是真实的,丁泰辰的云烟合约拿了出来,以东印度公司为主的英商,也更加肆无忌惮了,宝灵和巴夏礼面临的压力,几乎就是令人崩溃的。
与此同时,英吉利的商家也与杨猛交涉了一下,延期半月的时间再签订船厂入股的合同,对此杨猛的回应只是七天,七天之后,就签订合同,过了这个期限,如果宝灵的态度依旧,拒绝英商的条款,将实实在在的写入合同之中。
宝灵和巴夏礼,第二天就给杨猛发来了照会,要求面谈,对于这样的照会,杨猛的回答也很明确,不予理会!
七天的时间,对杨猛来说也是必要的,大湾船厂的规模,在七天之内,就要有一个改观,大湾附近的水深与船厂的设计图纸,几年之前就测量过了,将整个大湾岛变成船厂,难度并不是很大。
简易的防波堤、简易的围堰,都可以用沉船来建造,七天的时间,以杨家在广州的人力,完全可以将船厂未来的规模大体的描绘出来。
同样迁移大湾不多的人口,也要在这七天之内完成,对洋人开放,对朝廷保密,也是稳妥的做法之一,一旦朝廷知道这边聚集了数千万的财富,不伸手,鬼才信呢!
在七天的等待之中,一个个小型的利益团体也在成型之中,出让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的收益,加入美法德的商团之中,宴会过后不过五天的时间,安德烈那边筹款五百万法郎,壬雷斯那边更是恐怖,足足八百万美金的投资,两厢折银已经过千万两了,而这个数目,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不断的增加。
从视察船厂,到合同签订,起码得半个月的时间,杨猛所说的当天签合同,不过是恫吓宝灵的虚言而已,涉及数千万两白银的归属,即使杨猛要草草的签订合同,洋商也是不会同意的。
如此庞大的资金量,对各国公使来说,也是极为恐怖的,一旦签订了合约,这个所谓的大湾船厂,就是触碰不得的存在啊!
对于即将到来的巨量资金,丁泰辰并不高兴,如今聚集的资金越多,杨家付出的利益也就越大啊!
“三爷,这事儿过分了!”
“过分?没眼界的玩意儿!这事儿的好处大着呢!签合同的时候,咱们固定好了十年之内的云烟价格,每年支付给他们固定量的云烟就好,这价格么!二十两银子一斤,维持十年,咱们的合同就这么签!这事儿对咱们有屁的影响,要是能募集到过亿的资金才好呢!老子的军费他们都给解决,一帮钻钱眼里的傻犊子!”
“三爷!云烟的产量不够呐!再说了这么多钱,用不了呐!”…
“说你是个没眼界的玩意儿,真还不亏待你!这世界上适合种烟土的地方多了去了,只要咱们有需求,就有人种植,云烟的产量只会更多,不会更少!
钱花不完?你傻啊!造船所用的母机,制造造船设备的机械,造船所用的煤铁矿产,都是大湾船厂所属。
国外的技术、机床、矿产、技工,哪个不花钱?国内的运河、铁路、矿场,就不是大湾所属了?
几千万的银子就把你小子吓傻了,没见过钱不是?这大湾船厂,就是一个涉及到所有行业的基础产业,即使是火柴、布料这些东西,都是大湾船厂所需要的,你想想,大湾船厂的规模如此,需要的人口是多少呢?几十上百万吧?完全是个小国呐!
几千万两,几亿的银子老子也花的完!”
大湾船厂,就是杨猛的一个经济陷阱,最好能把英法美德各国的大商家,都拉进这个陷阱之中,超大型的跨国企业,这时代怕是没人有这个见识吧?而这一切都是为他杨猛的海军服务的,借助欧美各国的财富,发展自己的海军。
若是有可能的话,杨猛会让广州周边成为世界造船业的神话,前十年杨猛需要勾引各国的大商家,以后,最好的结果就是这大湾船厂可以独自运转,大量的盈利,分红怎么了?只要这造船业的基地在广州附近,只要控股权在他杨猛手里,一切都无所谓!
“三爷高明!”
“你最近老说这话,该使些气力了,大湾那边的基础伙计,巡视的时候必须做好,让新军提前去大湾警戒,别他妈让人在大湾把老子给办了!”)
毒清 第六百七十七章 五国船厂(五)
中外合资建船厂这事儿,顽固派的叶名琛自然不会参与其中,而且叶中堂在各国公使之中,并不受欢迎,但是,中外合资建世界第一的大湾船厂,单凭杨猛一个人还缺些说服力。
没有朝廷官员的参与,杨猛这边的威信与说服力,就要受影响了,但这事儿难不住杨猛,老泰山潘仕成是广东巡抚,地位自不必说,水师提督吴元猷,是一品武将,职衔等同于与欧美各国的上将,虽说手里兵权有些可笑,但吴元猷的职位还是很唬人的。
加上杨家在广州附近的几个府道官员,几个州县父母,再算上杨猛这个隶属中央的南洋大臣,政府之间的合作,杨猛也算是有了那个架势。
巡视大湾船厂的船队,杨猛这边是两艘驳船,两艘风帆战舰,美法两国也各派了一艘战舰,至于英吉利那边,杨猛依旧没有给宝灵面子,只是让英商独自组团登上了大湾岛。
“星斗,你这计策,倒是阴毒的紧,但是这么简单的计策,你就不怕洋人回过味来?
大湾已经算是海外的小岛了,你虽说在广州新练了水师和勇营,据我所知,咱们还没有与英夷在海上一较长短的资本。
大湾船厂,对英吉利的威胁绝大,只怕建厂之初就会遭到英吉利的扼杀啊!”
作为一个官商,潘仕成也有其独到的商业眼光,爱婿杨猛的大湾船厂,很明显就是一个局,一个可以要挟各国的大骗局,一旦大湾船厂建成,许多大洋商的利益都要牵扯其中,投鼠忌器这个道理。想必英吉利的官员们也是清楚的。
在广州建造这么一个规模巨大,吸引资金巨量,涉及大商无数的船厂。对英吉利来说,有害而无益。
“他们倒是想。但如今已然晚了!
大湾船厂,我这边完全是按照合同来做的,十年之内保证三成的固定收益,这个我也会按照合同来做的,即使中西开战,只要船厂正常运行,各大股东不做威胁船厂安全的事情,这个合同就是永久有效的。
若十年之后。大湾船厂运转不下去,这没办法,只要这大湾船厂还在运营,我就会保证各大股东的权益,这是咱们的信誉!
商家重利,我以云烟作保,大湾船厂就有了足够的资金后盾,十年期三成的固定收益,如今的大多数买卖,都没有如此厚利。与其在海上奔波不如投资大湾船厂,据我估计,这大湾船厂。未来几十年之内,应该是有巨利的。
一旦大湾船厂,运转正常,这就是链接咱们与洋人的一个纽带。
如今的局势,安德烈那边拢了欧洲近两千万法郎的财富,这个折银七百万左右;壬雷斯那边拢了欧美近两千万美元的财富,这个折银两千万两左右;德商联合体预计出资五百万英镑,折银近一千五百万两;以东印度公司为首的英商更是豪阔,一千五百万英镑的投资。折银四千五百万两左右;算上咱们预投的一千万两银子,大湾船厂的资金已经快到一万万了。
如此之大的规模。虽说如今都是虚数,但是。一旦到了正式投资的时候,这笔资金有可能还会更多的。
这么大的资金量,已经不是几十位商人能够聚齐的,据我这边的估计,大清一带的欧美商家,都在私底下签订了以英法美德三国商人为核心的投资草约,一旦真正的开始投资,欧美各国国内的商人,也会参与其中,这样的规模,老泰山,您能想象的到吗?”
大湾船厂聚拢的资金是令人恐怖的,虽说这些资金,如今都是字面上的虚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笔投资只会越来越大,不会越来越小,这样的商业大势,政治是挡不住的。
这样的资金规模,也有些超乎杨猛的预料,以云烟为担保的固定收益率,让各国的商家趋之若鹜,不过十天的时间,几乎所有在大清有买卖的洋商,都聚在了一起,一个巨大的利益团体,正在悄然形成之中。
丁泰辰、安德烈、壬雷斯,这几天报上来的资金数量,越来越大,许多商人根本没有如此巨额的财富,他们打得是什么主意,杨猛也清楚,融资而已。
只要时间充分、足够,即使是十年百分之十的固定收益,也会有无数人参与其中的,这些商人,今天恐怕就要提出合同延期签订的条件了,对此杨猛也是求之不得的!
“什么?竟如此之多!星斗啊!这些王八蛋是把咱们当做金矿了,三成的固定收益,一年就是三千万两的支出,十年就是三万万两雪花银,这样的负担是咱们承受不起的啊!
依我的意思,两三千万银子,就足够了,即使如此,十年之内咱们付出的固定收益,也差不多是一万万左右,云烟的销量,堪堪可以抵消这些债务。
星斗,你别忘了,咱们购置烟土也是要花钱的,即使云烟的利润可观,这价值一万万两银子的云烟,咱们要投入的银子,也是以千万计的!”
若不是有云烟这个杀手锏,若不是云烟搂钱的姿势恐怖,潘仕成是断断不会应允爱婿玩这个的,即使是这样,十年之内,杨家也要多出一笔,至少一两千万左右的支出。
如今这融资的规模已经远远超出潘仕成可以想象的数量,一万万两银子的数目,太过巨大了,一旦背上了这个负担,就等于十年之内背上了一笔三五千万的债务。
没有了云烟,即使杨潘两家合伙,十年之内怕是也很难弄到五千万两现银。
“老泰山,你紧张什么?现在这局势,对咱们可是好的很呐!我这边对银子的需求,那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好个屁!什么狗屁的多多益善?这一年三成的固定收益,你拿什么来还?
照你所说,还要让洋商回去继续融资,恐怕一万万两是绝对打不住的。如你所说欧美各国都是列强,何谓列强呢?
列列强国尔!以欧美诸国的财富,给他们三五个月的时间。这资金量是两万万、三万万、亦或是五万万?六万万?
一年三成,两万万是六千万的支出。六万万就是一万万八千万的支出,真要是有了这么庞大的资金量,你拿什么还债?
大湾船厂,对列强来说是个制衡,对大清来说,何尝不是呢?一旦你这边提前崩盘,十年之内,拿不出如许巨大的收益。大清就是在与世界为敌呐!
你所说的欧美商家可以左右国策,一旦群起而攻之,这天下可还有咱们的立足之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