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清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没落皇朝
宝灵的问题依旧尖锐而清晰,这个问题。可不是那么好界定的,新技术、老技术、众所周知的基础技术。这样的东西怎么来界定他的价值呢?
“这个问题很好解决,所谓顶尖而实用的技术,就是在实际运用之中经过验证,而且是独有的技术,对于技术入股,我们还要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对各种造船技术进行评估。
理论之中的技术,是不能作为股权的,毕竟大湾船厂要在实际的造船过程之中做实验,风险是船厂来承受的,这样的技术实验成功之后,各位股东还是可以分享这种技术的,至于入股就算了!”
杨猛的话很实际,这也符合诸位洋商的胃口,若是随便拿出个图纸什么的,就能算是技术,对他们这些出资人也是个很大的伤害不是?
“杨部堂,世界各地矿场的股权,您怎么解释呢?是不是入股大湾船厂之后,我们就丧失了在世界各地矿场的所有权呢?
这个问题,也涉及到了船厂的所有权,一旦以矿场的股权入股,按照杨部堂之前的说法,我们实际上就是失去了这些矿场的所有权。”
在座的这些人,都是混世道的老油子了,谁也不是傻子,船厂所有权与矿场的所有权,这里面明显是有陷阱的,商业就是如此,你发现了陷阱,可以提前规避,发现不了这也不算是欺诈。
“嗯!这是个很棘手的问题,若是以矿场股权的形式入股,我们这边又掌握了船厂百分之五十一的所有权,对各位来说,这就是损失呐!
这样吧!咱们将所有权这个说法换一换,船厂的所有权按照出资的比列来进行分配,至于船厂的经营权,则是我们的全权。
世界各地矿场的经营权,咱们就要仔细的区分一下了,我认为还是应该以船厂为主,众位商家为辅的,毕竟大湾船厂,是一个工业结合体,随着船厂的发展,我们也可以摸索出一套快速而有效的管理模式与生产方法。
众所周知,矿场的产量越大、投入越小,才是盈利的模式,大湾船厂将用大规模的机器采矿取代纯人工或是半人工的采矿模式,有了这样的模式,各国对矿产的巨大需求也就可以满足了。”
杨猛说的前半段,众人还是认可的至于后半段,认可的人数就不多了,一个矿场,总储量是固定的,若十年之内开采完了,以后就没了收益,前十年众人的目标就是那百分之三十的固定收益。
如果十年之后,船厂不破产,枯竭的矿场是没有利益可言的,这又是一个小型的商业陷阱呐!
“杨部堂,这固定收益固然可观,但涉及的股权的分红,您怎么说?”
“宝灵总督的观点依旧犀利呐!这事儿也好办!将募集的总资金量,分作十份,除去每年的固定收益支出和经营成本,如果还有盈余,这部分盈余算作利润如何?利润就要依照入股资金的比例分红,众位以为合理与否呢?”
杨猛的油滑狡诈,在宝灵的一次次提问之中展露无疑,众人对杨猛的评价也高了许多,宝灵的提问虽说不多,但立马就做出答复,没有一定的本事,没有对船厂事务的深思熟虑是很难做到的。
虽说杨猛布下的商业陷阱不少,但是,在座的众人并不反感杨猛,反而是逐渐在认同杨猛,若是杨猛傻乎乎的什么都答应,与这样的人合作,很难保证收益的。
“杨部堂,您如何解释这经营成本呢?购置机械之类应当算是经营成本,可是这也是算在股权之中的,若是您每年都添置一定数量的机械,冲减这一部分的盈利,十年之内分红岂不是没有指望了?
而且以机械入股,还有一个弊端,十年之内船厂很可能会连年购置机械,这部分入股资金的固定收益与分红怎么算呢?”
涉及这些东西,有些问题根本就是纠缠不清的,想要做出准确的答复很难!
“唉……宝灵总督真是一个好对手,每个问题,都要戳到本部堂的软肋之上,这样说吧!前期入股的机械,众位可以加上正常的利润,至于利润率,众位都是明白人,谎报利润率提高价格,怕是瞒不过去的。
而涉及到十年之后的这批入股机械,就只能按成本价入股了,拖得越久,这入股的估价也就越低,如果船厂在十年之后破产,破产之前,我会补足这些机械折价的款项,这样如何呢?”
杨猛的这个回答众人还算满意,商场就是这样,利润总有高低起伏的时候,谁也做不到完美无缺,即使这里面有些价差,在庞大的资金量面前,也是可以大略不计的。
问题提到这里,船厂基本的股权形式与经营权所属也就区分出来了,接下来就是要谈合同的签署,与固定收益的保障了,毕竟杨猛许出的固定收益率太高,在座的许多人,都不看好这船厂能坚持十年以上,一旦出了问题,杨猛是需要拿出解决方案的。(未完待续)
毒清 第六百八十章 五国船厂(八)
说曹操曹操到,杨猛刚想到保障的问题,宝灵这边也提出来了。.。
“杨部堂,我们的固定收益该如何保障呢?仅仅一个云烟是不足以保障我们的固定收益的,万一您破产了,云烟的产量受挫,我们的收益怎么办?”
“嗯!这也是个问题,首先要澄清一下,我并不是云烟的生产商,云烟这东西,源自前明皇室,具体的来路与云烟背后的真正主人,请恕在下不便透露!
云烟的产量,应该是可以保证的,但我们大清有句话,叫做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为了保障诸位的利益,你们看这云烟的具体配方如何?
这个配方,是从原料到生产,所有的步骤,只要掌握了这个配方,你们就可以生产出云烟,这个本部堂是可以打包票的,想必云烟的利益可以弥补你们的损失。
但是,船厂的破产也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船厂在正常经营过程之中无以为继,战争原因、人为因素、以及不可抗力,都不在正常的破产范围之内,如果船厂因为这些原因而破产,不仅是云烟配方,就是各位的固定收益我也不能保证。 皇室遗珍、神秘莫测的云烟所有者、云烟的配方、杨猛短时间之内募集的千万两白银、大湾船厂,杨猛抛给洋商的保障差不多够了,云烟的配方,足以保证众人在十年之内甚至更长的时间内,赚取相对稳定的利益。
在座的许多人凭借着云烟。或是无中生有,或是家资翻倍,云烟的利益是足够的,但云烟背后的密事,更让人着迷。
云烟出现的地点。清国隐秘的销售渠道。在杨猛的引领之下,许多人把云烟背后的东西,放在了大清皇室的身上。
云烟的出现是在英吉利与清国签订合约之后。当年两千一百万的赔款,致使清国财政濒临崩溃,许多东西,现在看来都不是无中生有的,这或许就是这个东方大帝国变革的资本吧?
在座的商家。基本都被杨猛的保障条件说服了,但在杨猛的眼里,宝灵和巴夏礼的眼光却异常的阴沉深邃,这两人想到了什么?又要做什么?杨猛不清楚,但他们的手段杨猛清楚,只怕这大湾船厂的合同签订之后,或是签订合同的期间。英吉利那边就要先发制人了吧? 三个月的时间。是怎么来的,坐在首位的杨猛看的清清楚楚,宝灵虽说没怎么说话,但巴夏礼上蹿下跳的鼓动了不少人,看来这三个月的时间,巴夏礼不是为在场的商家准备的,而是为英吉利政府准备的。
一旦大清在战争之中失败,英吉利就会引领诸国,开辟一个新的财源,届时,英吉利完全可以凭着自己现在的方案,在亚洲或是别的殖民地,建造另外一个船厂,这是要剽窃呐!
“嗯!这个当然是可以的,但是,咱们的意向主要还是在大清、英吉利、法兰西、米利坚、德意志五国之中流转的,这其中涉及到了很多的利益,早一天把事情定下来,咱们就能早安稳一天,早放心一天。
建造这个规模空前的船厂,大清是有许多优势的,首先就是十年百分之三十的固定收益;第二就是大清的国力在诸国之中是处于弱势地位的,这样一来,至少在技术的保密和军方的干涉上,大清没有这样的能力;第三大清的将来是需要大湾船厂的,大清在大湾船厂一事上,是有十足的诚意的,其他国家或许不需要规模世界第一的船厂,但大清需要。
在大清商界有这么一句话,叫做先到先得、晚到晚得、不到不得,时间对商业活动意味着什么,想必在座的诸位都清楚。
为了给准备先行投资的人一个惊喜,我在这里承诺,签署合同之前的三个月之内注资大湾船厂的商家,这三个月的固定收益是百分之十!这算是一份礼物,也算是一份惊喜,更是大清国与诸位建立初步信任关系的基石!
合同的草本我已经带来了,如是有这个想法的,我们今天、我们现在,就可以签署初步的草约,三个月之后,百分之十的固定收益,我以云烟的形式支付给大家,正式合同签署之后,就是我们戮力同心的时刻!”
宝灵的这点计策,或许在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场合之中好使,但到了商场,拖延就是对财富的亵渎,三个月百分之十的收益率,足以让杨猛抵定大湾船厂的大局了。
这个策略的应对手段,杨猛在脑中已经过了无数遍了,想要阻止草约的签订,错非宝灵现在就对大清发起一场战争,而这个显然是不可能的。
杨猛挥手之后,在蒂凡尼的带领下,数位睚眦,抬着几个大箱子走了上来,虽说是合同的草约,但杨猛也是极为重视的。
纸张是临时能找到的最好的纸张,合同是印刷出来的,英法德三国的版本都有,而合同的条款,根本没有涉及到大湾船厂的具体事务,只是一个简单的资金借贷合同,承诺三个月百分之十的收益。
杨猛这样的手段是宝灵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这几天的时间,杨猛已经初步建立了他的信誉,这个借款合同,对洋商们来说,绝对是一笔好买卖,庞大的资金量决定了庞大的收益。
即使有这么多的现金,三个月之内想要保证百分之十的稳妥收益,根本是不可能的。
而且事前,杨猛已经与安德烈和壬雷斯达成了协议,给他们一个月的时间筹钱。杨猛许诺给两人百分之二十的收益。
三国语言印刷的合同,合同的行文没有任何的拼写和语法错误,合同的条款清晰而明确没有任何的商业陷阱,足以显示出杨猛对大湾船厂这件事儿的重视。
而且这十天的时间之内,丁泰辰放出了接近两百万两的现银。现在这些洋商的手中。筹措四五百万两左右的现银,还是轻而易举的。
“合同的条款很清楚,我同意签署这样的合同。合同签署之后,三天之内,我的五百万美元就会到位!”
作为杨猛在会场的拥趸,壬雷斯在合同的附加条款之内,签上了自己的付款时间。这个也是杨猛的一个小手段,当天交付欠款,基本是不可能的,有了壬雷斯的三天,对在场的洋商也是一个启发。
“我这边也一样,但结款的时间要推迟到十天,毕竟五百万法郎的现金。我这边是需要时间筹措的。”
壬雷斯当先,安德烈在后,有了这两位吃螃蟹的,场下的许多人,双眼之中都露出了希冀的神光。
“嗯!筹款也是个问题。这样吧!只要一个月之内能把现款缴齐,我刚刚的话同样有效。
至于一月之内不能缴齐的,就只能等到三个月之后,这是船厂需要的设备和物资清单,对各位来说,三个月的时间,足以筹措数量足够的物资了。”
一个月的时间,足够在场的好多人,筹措出一笔可观的财富了,杨猛一连串的狠招,直接打服了宝灵,这位现在根本没有任何的应对办法。
与预估的差不多,一众洋商签署的草约,时限在十天之内的,资金量有个四百万两左右,而一月之内的草约,则是到了五百万两,算上壬雷斯和安德烈的近七百万,单是草约,杨猛就募集了一千六百万两的资金。
“诸位,这部分资金,除了船厂之外,将不会挪作他用,三个月之后,这笔资金若是诸位另有用途,而手中又有现货或者是矿场的股权,完全可以将资金抽走的。”
杨猛的这个说法,有引起了众人的连声感叹,三个月的时间,也是对杨部堂信誉的一次考验,到时候这位杨部堂如果不在资金上刁难这些出资人,那这份合同,就更值得签署了。
杨猛说完这话之后,巴夏礼和宝灵交换了一下眼神,其中的阴狠之色,杨猛隔着老远都瞧得清清楚楚,三个月的时间,一千五百万两的现银,足以引人犯罪了。
只要打掉了这笔现银,所谓的大湾船厂,一下就会变成泡影,若是接茬打败了清国政府,那各国商人的这笔银子,也就有了索取赔偿的对象。
在宝灵和巴夏礼的眼中,商人的利益是第二位的,而帝国的利益才是第一位的,大湾船厂虽好,但也给了清国崛起的机会,清国崛起之后,这个市场还能像如今这么庞大吗?清国丰富的资源,还会任意的让人索取吗?
会谈还没有结束,一个战争计划,就在两人的心里成型了,大湾船厂的威胁太大,绝不能让他顺利的发展起来。
一份份的草约签署完毕之后,木制的工棚之内充满了欢笑声,但在欢笑声的背后,却是丝丝凝重的气息,宝灵、巴夏礼还有几个英商脸上的表情,在许多纵横政商两界的老油子眼中,就是危险与恶毒的代名词。
这个规模空前的大湾船厂,对哪一国的威胁最大,这些人心里明白的很,扼杀大湾船厂的方法有很多,但最直接最有效的就是在三个月之内发动一场战争。
这场战争的主要目标,不是清国,而是囤积了大量现金银的广州,一旦这位杨部堂,失却了这笔金银,无论他能否补上,无论他承诺的是什么样的收益,大湾船厂都将胎死腹中。
一个完全没有自保能力的国家,又如何来保证将来那百分之三十的固定收益呢?在这些老油子的眼里,三个月的期限,并不是杨猛最大的考验。
在亚洲有这巨大利益,在海上拥有最强实力的大英帝国,才是杨猛真正的、也是最大的考验,只要杨猛能勉强过了这一关,众人之间才算是真正的有了合作基础。
欣喜之后就是凝重,而坐在首位的杨猛好像全然没有这样的觉悟,依旧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这个时候应该主动联合一下美法德三国的,难道他想错过这样的机会?
“呵呵……咱们的事情做的差不多了,如此众多的商家参与,这大湾船厂的名字就有些不合时宜了,既然咱们是五国商人的联盟,就叫五国船厂如何?”
杨猛的建议,自然得到了全票通过,但某些人的脸上明显露出了失望的神色,这位杨部堂果然还是清国的官员呐!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也不知道该想些什么。)
毒清 第六百八十一章 隔离监管区(上)
就在众人以为这次愉快的会谈就要散去的时候,杨猛却挥了挥手,一张巨大的手绘地图,就被挂在了他身后的木架子上。
“诸位,你们知道这是哪里的地图吗?”
杨猛一边从蒂凡尼的手中接过银杆,一边指着地图提出了问题。
在座的都是商家,不是水手也不是地理师,面对一张局部的地图,鬼知道这是哪里?
“这是广州港的地形图,这里是广州的西门,这里是十三行,而这里是使馆区。
广州港的水深足以行驶海船,诸位在广州港没有遇到装卸货麻烦的事情吗?
为了加深与扩大咱们之间的合作,同时也为了增加广州港的货物吞吐量,本部堂决定,在合同签署前的三个月之内,花大力气整改一下这座广州港!”
杨猛这话是许多人愿意听到的,也是许多人不愿意听到的,这三个月的时间很关键,修造船厂已经占用了大量的人力,再整改这个劳什子广州港,多少有些劳师动众了。
广州码头升级到广州港,可不是三个月能完成的事情,三个月的时间,在广州码头建造一些岸防工事倒是时间足够。
“不知杨部堂要如何整改广州港呢?”
这话是宝灵直接用粤语问出来的,整改广州港,这位杨部堂还真是频频给人惊吓呐!
“嗯!宝灵总督的发问总是这么及时,广州码头附近的民居太多了,占用了太多的空间,首先就是将民宅沿着西门北迁。
十三行的建筑,多为木制容易起火,现在的十三行也是近几年新建的。十三行靠着使馆区近了一些,重新改建十三行,是第二步的动作。
使馆区。最好也拆迁一下,往码头附近再挪一挪。当然这里面的费用由我们来出。
至于这第三步么!原因是海船的高度,海船是要高过江船许多的,如今的广州码头高度不够,在此基础上增高六尺正好可以与小型的海船甲板齐平,这样一来搬运货物的时候,速度就快了许多。
还是这第三步,加长广州码头的长度,这样停泊的船只就多了。从这到这是装货区,这边是卸货区,而卸货区也要一分为二,这边装卸直接经水路运走的货物,这边装卸就地存放的货物。
码头增高之后,宽度也要相应的增加,十丈的宽度,应该是勉强足够的,在这座高台码头之上,还要架设蒸汽机带动的起重绞盘。后面则是成片的仓库,这样一来,无论是吞吐量还是装货量。都会成倍的增加,而且装卸的速度也会更快。”
杨猛的银杆划过的区域,好死不死正好挡在了广州的西门前面,六尺高、十丈宽,细想一下也差不多是个要塞炮台的样子。
有了这座打着码头名义长达近十里的高台,广州城就等于多了一道城墙,只要在这座城墙上架设足够的火炮,就可以很轻易的封锁珠江主航道,而且分支航道也在这个炮台的攻击范围之内。有了这座码头炮台,二十四磅左右的火炮。就足以封锁江面了,若是有十吨以上的巨炮。那这不伦不类叫做码头的东西,就可以轻易的击沉海上战舰了。
看了杨猛的规划之后,安德烈先是向法兰西公使布尔布隆点了点头,然后又耸了耸肩,意思很明确,这玩意儿要是建了,基本就是让人无可奈何的东西,法兰西的那批退役巨炮,可就在这位杨部堂的手中。
如果全部安放在这座码头之上,只要有一定的防护,甚至可以威胁到一整只舰队。而壬雷斯这货,更是深深的看了宝灵一眼,对于杨将军手中的巨炮数量,壬雷斯无疑是最有发言权的一个。
不用装备多少巨炮,只要这位杨将军在这座码头上,安放百十门三十二磅加长炮,打个十几二十艘战舰,一点问题也没有。
看了、听了杨猛的描述之后,宝灵脸上的神色,只能用刚吃了屎来形容了,英法美德四国,与那位神秘的杨将军交易过什么军火,虽说英吉利没有掌握具体的情报,但他们大致还是有些眉目的。
这个不伦不类的玩意儿要是建了,一旦有充足的时间武装起来,就将是陆地上的一座要塞,一座封锁珠江各处航道的要塞。
蒸汽绞盘、后面的仓库是要干什么用,宝灵明白,无非是吊装火炮与存储弹药,虽说不是职业军人,但一些火炮的射程与弹道宝灵还是大概知道的。
紧靠这座码头的仓库,貌似很难被攻击啊!岸防炮的射程,大多是强过舰炮的,有了这么个不沉水的玩意儿浮在广州城前,不付出一定的伤亡,想要占领广州无异于天方夜谭。
“我不同意!”
宝灵的态度很坚决,在场的许多人,都能理解宝灵的这种坚决,一旦这个新式的码头被建成了,沿珠江进入清国内陆的通道就会被阻塞,宝灵要是能同意才怪呢!
“你不同意?还有谁不同意?”
提出这个设想的杨部堂,一下从主位上站了起来,一脸肃然的杨部堂还是有些令人生畏的。
“杨部堂,您这么做的话,就是破坏我们两国之间的关系!”
继宝灵之后,巴夏礼也站了起来,但响应这两位的除了有限的几个英商之外,其他人自然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宝灵与巴夏礼是英吉利的公使,咱们之间的待会儿再谈,你们这几位为何不同意呢?
广州港的扩建在本部堂看来也是势在必行的,诸位之中有经常在广州做买卖的人,最近一两年来,你们不觉得广州港的货物种类多了吗?货物的数量多了吗?
这是有原因的,我之前的职务,是大清提督江南军政大臣,说的通俗一些,本部堂之前就是大清的江南总督。
在任职期间。本部堂将湖南的水网用运河,连接到了珠江航道上,连接江西与珠江的运河。也在建造挖掘之中。
这样一来,珠江航道。就贯通了广东、广西、云南、湖南、湖北、江西六省,算上四川与安徽也是可以的,八省之地的生意,尽在广州码头。
咱们今天乘坐的蒸汽驳船,也是在本部堂的主导下设计完工的,这些蒸汽驳船,可以轻易的运输几十吨、上百吨的货物,而新建的五国船厂。近期的主要产品就是加装了蒸汽机的木制驳船。
八省之地,速度飞快运量巨大的驳船,本部堂相信,三五年之内,广州港的货物吞吐量,将会有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增长,本部堂这么说你们还认为这广州码头没有升级为广州港的必要吗?”
支持宝灵与巴夏礼的英商,算是纵横英吉利政商两界的人,强压不是办法,巨利引.诱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杨猛的话说完之后。竟在会场之中,引发了一阵欢腾,八省之地、运河航道、动力驳船。这里面庞大的商机不言而喻呢!
而许多明眼人,对于杨猛的评价也再次拔高了数筹,这位杨部堂的商业手段太过高明了,无论是正在筹建的五国船厂,还是即将改建的广州港,经过这番解释之后,都有其存在的必要了。
建造蒸汽机,建造木制驳船,最后组装成蒸汽动力船。也成了在座绝大多数商家的希冀,半个清国。西南的大市场,即使没有百分之三十的固定收益率。这五国船厂也必须要注资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