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毒清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没落皇朝
“三爷,运河已经疏通的差不多了,但运河也不可能遍及各地,庞大的军需物资。想要运到前线,需要的人力畜力也是极为庞大的,二十万新军可以承担一部分。但人力的缺口依旧不小,至于畜力。咱们很难光明正大的向山东直隶一带输送大牲畜。”
困难无处不在,运河网,虽说能运输巨量的物资,但这些物资最终还是要登陆的,到了陆地之上,杨家的运力在北方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动用大批的民夫,若是太平时节尚可,战乱之时。一旦前线溃败,很容易牵连比军队更多的民夫大军。
“找理由啊!这次战争主要是以陆战为主,是步兵的天下,英法联军,即使有骑兵,数量也不会太多,而且咱们手里有柯尔特,这是骑兵的绝对优势,这次京畿之战,五千骑兵足矣!
马匹六千应该勉强够了。其余的牲畜咱们用驴骡即可!山东不是有阿胶吗?据我所知制作阿胶的就是驴皮!云南驴多,贩驴不是个借口吗?
至于直隶,不是有河间驴肉吗?一样可以打着贩驴的口号过去。马匹藏在驴骡群中即可,这有多大的难处?
云南的驴骡足够吗?一些岁数大的驴骡,直接就可以当做军粮,毕竟北方一带的粮食,也是不怎么富足的。”
牲畜,也是这些年杨猛着力发展的一项储备粮项目,起初的一两年,或许大牲畜的增长数量不会太大,但三五年之后。有了一定的基数,这大牲畜的数量。将会翻着番的增长,近十年的时间。若是西南一带的牲畜没有大幅度的增加,就是下面的人做事儿不利了。
十年这么个时间段,也会积存许多的老牲畜,大牲口,出力十年已经差不多力竭了,正好趁机消灭一些存栏。
“数量倒是没的说,云贵四川广西,存栏的牛马驴骡,怕是有上千万,只是咱们运送物资需要的牲畜太多,几十万匹驴骡穿州过县,只怕扎眼呐!”
粮食,对大清来说,或许稍有不足,但对杨猛治下的省份,这粮食只有多没有少,新产的稻米几乎全部库存,不怎么好存放的小麦、玉米,这些年一直是主粮,即使这样每年要霉烂的粮食,还是以千万斤为单位计算的。
想要保住这些粮食,法子不是很多,除了酿酒之外,剩下的也就是喂养牲口家畜了,猪牛羊马驴骡,这是最主要的家畜组成,猪肉可以做保存时间很长的火腿,猪鬃、猪皮也是用处不小;羊肉、羊皮、羊毛差不多的样子,而剩下的牛马驴骡就是可以长时间喂养,并且能解决运力、劳力问题,以及粮食储备的主力了。
除了这些,还有西北的骆驼群,养殖这些大牲口好处,丁泰辰也明明白白,这事儿他得给三爷竖个大拇指,就靠这些大牲口,杨家的地盘,即使遇上三两年的灾荒,也能扛得过去。
“扎眼?江南就是咱们的地盘,让老二打个招呼就好,到了山东,那边怕是高兴还来不及呢!这么多的大牲口,说白了就是口粮啊!
即使有人觉着不妥,一时半会儿的也传不到朝廷的耳中,即使传进去了,咱们不是有说法吗?山东阿胶、河间驴肉,朝廷又能说出什么来呢?
放胆去做,几个月的时间,咱们就要掌控大局了,保证大军的供给才是关键,至于其他的跋扈一些也无妨!”
这就是权力的好处了,说黑即黑说白即白,即使是朝廷有的时候,也都不过臣子的。
“三爷,叶名琛来了,说是英法美俄四国给咱们下了最后通牒。”
徐子渭的通禀,打断了杨猛的战争筹划,这额尔金的心思倒是急得很!
“子祺,港岛的英军,是几时到的?”
“昨天正午时分吧?”
“好犊子!最近他们是越来越嚣张了,有了本钱就要放肆,整军备战一两个月的时间,声东击西麻痹朝廷,又一两个月的时间。
诸位,抓紧一些吧!多则四五个月,少则两三个月,津口的战事必然打响。
朝廷和僧格林沁那边,咱们提醒一下,十天的时间他们总撑得住吧?
只要有十天的时间,咱们屯在江苏的人马,就可以到达京畿之地,稍事休整之后投入战场。虽说急促了一些,但咱们要做好这样的准备。
泰辰,让驼子那边赶一赶。他的人马是主力,之前给他的两个月时间作废。一个半月之后抵达江苏,这时节咱们也顾不得扎不扎眼了,大局为重!
你们散了吧!计长,让叶名琛进来吧!”
该做的事情,杨猛从大面上已经做完了,面面俱到,他不可能做得到,其他人也是做不到的。若是都能做到,还打个屁的仗?
“部堂大人,四国洋夷来势汹汹,这最后通牒都来了,咱们要如何应对啊?”
虽说入了杨老三的麾下,但叶名琛口中却怎么也喊不出三爷,这俩字儿,毕竟叶名琛也是多少有些节操的,低三下四腆着脸做狗的差事,叶名琛这个读书人还是做不出来的。
这次他匆匆而来。也是被四国洋夷吓着了,在最后通牒之中,四国洋夷。号称战舰两百、兵员十万,这样大军足以亡国灭种了。
前次虎门一役,打两千洋夷,民团死伤万余人,虎门炮战,虽说杨老三的折子弄得轻描淡写,可隆隆的炮声,自虎门传到了广州,经日不歇啊!到底死了多少人。叶名琛私下里也有所猜测,据他估计以及杨老三那些天的面色来看。虎门炮战的伤亡字数,恐怕绝不小于上次虎门一役的。
“你是中堂。可以称作相国的中堂大人,怎生如此毛躁?山崩于前海啸于后面不改色,才是一国宰执的器量,把通牒的文本拿来我看一下。”
叶名琛在想什么,杨猛不想知道,也没必要知道,如今杨家这局势,叶名琛想要反水,只是找死而已,他要看的是四国发来的最后通牒。
“哼!正理八百的东西没学会,这法力诈术倒是学了不少,两百战舰、十万大军,他们可真敢说啊!
另派全权大臣,这是要拆老子的台啊!叶名琛知道该怎么向朝廷回报此事吗?”
看了四国的最后通牒,杨猛轻蔑的笑了一下,这就叫做口实,四国这是被自己逼的没法子了,只能通过叶名琛来联系朝廷,看来闽浙的王懿德和新任的两江何桂清,这段时间也会接到四国的最后通牒。
“部堂的意思呢?”
“修约、赔款之事照实说,军力只说两成即可!知道为什么吗?”
“知道了!不可与洋夷求和!”
“照办吧!给王懿德与何桂清去一份信函,告诉他们你的处理之法,四国如此做事儿,是想排挤老子,想得美,洋鬼子还想掺和我大清的内政?”
“部堂所言不差,我这就去办!”
叶名琛来去匆匆,杨猛的眉头却皱了起来,此事蹊跷啊!难道这英吉利竟比朝廷先一步侦知了自己的野心?
“计长,让子祺回来,你那边再嘱咐一下何桂清,八成是他与洋夷交涉过,这小子莫不是找死?
念在同乡之谊,上门拜会之情,老子没有难为他这个两江,这时候想蹦出来捣乱,让岑毓英和马青虎警告他一下,若是何桂清不识相,让他直接死在两江的任上。”
看了最后通牒,杨猛就嗅到了阴谋的味道,给叶名琛发最后通牒,怕是巴夏礼那厮的阴招,这串联的味道很重呐!
就身份地位,与接触的机会,闽浙的王懿德,不会串联这样的事情,新任的两江何桂清,却脱不了嫌疑,这厮怕是不想被自己压着,与巴夏礼交涉的时候,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
何桂清这厮,上任之时,还来拜会过自己,那姿态放的很低啊!又叙当年进京的一面之缘,又叙同乡之谊,这官场之中,看来都是些背后捅刀子的王八蛋呐!
“三爷,这最后通牒,来路诡异啊!”
秦子祺进来之后,也从徐子渭的手里接过了最后通牒,同是玩阴谋的老手,这里面的味道,秦子祺同样嗅得出。
“哼!何桂清那小子,想取而代之啊!好大的心思,今日让李海那边活动一下,封锁江南的言路,我已差岑毓英、马青虎警告何桂清了,你那边也动一动,给他点实质性的东西,莫要以为做了这文帅第二的两江,就能与老子唱对台戏了,这是个软骨头,近期老子还不想杀他,以后有些脏事儿难免要用官场中人,留着这厮以后堵枪眼儿吧!”
玩阴谋、耍心机,杨猛身边有的是人才,这何桂清和巴夏礼跟杨猛玩这个,怕是不够格的。
“计长,你那边也别闲着,直接给朝廷上折子吧!既然洋夷忌惮老子,咱们不妨夸大一下这一路走来,洋鬼子在老子手里吃了多少瘪,给朝廷一个洋鬼子惧怕老子的印象,加上老子这个杨三哥的名头,四色棍那边就不会起临阵换将的心思了,待上海道的会晤结束,就该是咱们准备动身进京的时候了!”
额尔金、葛罗、普提雅廷、列卫廉四人恐怕是真的忌惮自己了,这样明显示弱的招数都想的出来,可惜,他们忘了这大清一直是自诩天.朝上国的,这样的最后通牒,只要隐去了兵力,就是适得其反的物件。(未完待续)





毒清 第七百三十章 翻脸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是何桂清许多年官场经验的精髓,他这一路走来,入过穆彰阿门下,与赛尚阿交厚,追捧过帝师杜受田,效力于现任首辅彭蕴章,以文帅第二的身份,屈尊拜会过南洋大臣小老乡杨老三。
当朝一品外放督抚,大多时间意味着贬谪,但两江总督就不同了,文帅第二、江南魁首,若是能由两江重返京师,那首辅之位、半相之权,他何桂清也能坐一坐、用一用了。
任职江南看杨三,这已是江南督抚心中的定例,君不见黄宗汉之流,仍在京师任闲职吗?这两江之位,若是论资排辈,黄宗汉当是首选,奈何这位在川督位上恶了杨老三,正值大好时光的黄宗汉也只能呆在京师生闷气了。
说起来,何桂清与杨家也算是世交,当年何桂清入京师,杨家老爷子在银钱上帮助过他,他任职两江,再加上与杨家的关系,本该做的安安稳稳的,可人心不足蛇吞象,刚刚上任的何桂清,得了洋夷的照会,与英使巴夏礼会面之后,这何桂清不知那根弦搭错了,竟想着扳倒杨猛趁机上位。
不过依着江南的局势,何桂清由此抉择,也在情理之中,若杨猛倒台,这江南之地,就空出了好大的权力,他这个两江之后一是不用受制于人,这第二还能扩大职权,有了这些他就有了重返京师的底牌,仅差一步,就是位极人臣的权力巅峰,由不得何桂清不奋力一搏啊!
可惜,他遇上的对手是杨猛,早就有了篡清之心的杨猛,何桂清弹劾杨猛的折子正在谋划之中。上海道岑毓英与定镇总兵官马青虎就打上了门。
“何桂清,有些事儿可做,有些事儿不可做。我家三爷念在是老乡党的份上,力挺你坐这两江之位。别以为三爷不说话,就是没有帮过你,对你何桂清来说,三爷不说话就是对你最大的帮扶,如今你何桂清要做白眼狼,那你可以试试,你笔下的那份折子一旦发上去,这结局就定了。你何桂清必死于两江位上。
话已至此,本人就不再多说了,如何抉择,你何桂清自己看着办吧!”
两江府衙就是一个小朝廷,这两人不声不响的就到了自己的面前,实在是让何桂清大大的吃了一惊。
“颜卿,这是怎么说的,咱们之间的情谊摆在了那里,你家三爷是本部堂的至交,弹劾之事只是空穴来风而已。还不知是哪个小人在背后挑唆呢!”
岑毓英的这番话,也让何桂清吃了一惊,岑毓英这个上海道在两江并不是很突出。但他身边的定镇总兵马青虎就不一样了。
定镇总兵,朝廷之前就没有这样的官职,这定海、镇海两隘,哪一关没有三五个总兵,他这定镇总兵之职,其实就是水陆两提督之职啊!
前段时间御洋夷,这马青虎可是立了好大的功绩,拨弄这位定镇总兵,何桂清这个两江。怕是也力有未逮。
“告辞!”
这江南之地的督抚布政使,谁在做什么谁在说什么。杨家清清楚楚,任何桂清百般抵赖。有些事儿也是瞒不过去的,留下了一句话之后,岑毓英也不与何桂清墨迹,带着马青虎就离开了两江府衙。
“小人得志!”
冲着空无一人的大堂骂了一声,何桂清当即就撕碎了面前的折子草本,事情麻烦了,这杨老三翻脸不认人啊!
杨猛翻脸这只是开始而已,接下来的几天,何桂清害怕了,他这个堂堂的两江总督,竟被活生生的软禁在了两江府衙的大堂之中,吃喝拉撒全在这大堂之中,杨老三要造反啊!
何桂清对杨猛来说,目前只是个可有可无的臭虫而已,弄死他简单,让他活着也简单,一句话的事儿而已,若不是考虑到这何桂清在将来还有些用途,杨猛直接就会宰了他。
如今他要争得是全权大臣一职,毕竟这四国的最后通牒,朝廷那边还是要有个态度的,这在当前来说,是个步骤,对于以后,这就是史料,有些事儿,杨猛可以不在乎,但涉及到名正言顺的事儿,是必须要小心谨慎的。
与杨猛设计的差不多,面对四国的非分之请,面对英吉利的万余人马,四色棍的底气也是十足的,凭着万余人马、三四十条战舰,洋鬼子就想支使他这个大清至尊,这是打脸呐!
对于杨三哥所请的夷务全权之职,四色棍也是大气,不仅许了这个职权,还在上面加了一条,近期全权处理江南军务。
做这些,四色棍也是有苦衷的,长毛贼的声势,在得了英夷的洋枪之后,越发的壮大了,不仅皖赣的曾左在折子里诉苦,就是新任的苏浙团练大臣冯桂芬,也在折子里讲述了局势的不妙之处。
洋夷插手致使江南倒悬,满臣凋零几无可用之人,一直由满蒙臣工把持的两江归了何桂清,直隶归了谭廷襄,而江南唯一可以依仗,他这个皇帝又信任有加的就只剩一个杨三哥了。
遍观江南,如今出了一个云贵的恒春、两湖的官文,再无一个满臣督抚了,与其用其他汉臣,倒不如仰仗杨三哥,毕竟杨三哥的忠勇是经过数年考验的,即使是大多数满蒙臣工,也没有杨三哥这么忠勇的。
得了朝廷的圣旨,杨猛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去上海道了,将广州的差事儿,交代给丁泰辰、于彪,杨猛带着家口,经闽浙水陆辗转进了上海。
自打杨猛任职南洋大臣之后,上海道赶超广州的势头就被遏制了下来,岑毓英到任之后,鉴于上海道纷杂的局势,也一直遵从杨猛的意思,按兵不动,只是悄悄的发展,杨家的势力。
“自今日起,在租界一带筑建土墙兵营。马青虎新选之兵,打着民团的旗号,就在租界的周边练兵。租界之内的事情,咱们暂且不管。租界之外,一切法令按咱们的来。
颜卿,照着我的意思,拟照会发给各国公使。”
杨猛来上海,为的不是别的,只为了翻脸而来,打上海、占上海,无论是太平军还是洋鬼子。都有这样的想法,但上海也是个棘手之地,太平军、官军,都在这附近盘踞,杨猛来了之后,就要改变这种僵局。
巴夏礼等人会晤何桂清,也是有苦衷的,交涉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发现,清国的外交都被广州的那个杨部堂所把持了。清国的许多弱点,在杨部堂的手段下,竟变成了优势。杨部堂难缠,迫使清国政府换一个外交官,或许他们就能找到突破点。
可是事与愿违,当看到上海道岑毓英发来的照会之后,四国的公使们知道,企图用外交手段胁迫清国的想法落空了。
但会晤是必须要走的程序,这次会晤,就是真正的下战书了,虎门那样的战事。可以不宣而战,但攻击清国的京师。就属于真正的战争了,舆论优势。即使是四国联盟,也必须掌握的。
杨猛与四国公使的会晤,这次没有在陆地之上,而是在长江的一条德意志商船上进行,洋鬼子的目的如何,杨猛清楚,这次谈判,杨猛依旧请了不少欧美的记者到场。
“杨部堂,这是咱们五国之间的密谈,您这么做是不是有些不妥啊?”
杨部堂的难缠之处,就在于他极为熟悉欧洲的行事准则,各国在清国的许多东西,都是摆不上台面的,见杨猛请来了许多记者,巴夏礼自然要出面阻止的。
“这是我国的地盘,怎么做事儿本部堂说了算,毕竟这次你们是要宣战的,如果你们不想谈,请便!”
对于欧洲的民众来说,无疑是四国公使的话更为可信,只要他们下达了正式的战书,以后的事情怎么说,那是他们的事儿了。
但杨猛不会给他们这样的机会,借着这次和谈,他也要恐吓其他国家的,开战,随便!但要停战,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此次开战,战事至少持续几年,涉及的国家,至少有英法俄,弄不好,这战争开打之后,几十年也停不下来。
杨猛的意思也简单,不崛起、不争取到值得停战的利益,即使打三十年、五十年、一百年,即使大清的人口死伤过半,为了以后的格局,杨猛也可以接受。
战争的受害者,可不是被发起战争的一方,许多事情都要战争的走向的,最坏的结果,杨猛已经预料到了,无非是彻底屠杀失败者的族群,凭着杨家储备至今的武器,哪一国也没有屠灭大清的实力,至于哪一国被屠,看战争的走势。
“可以!”
宣战是必须的,短暂的商量之后,巴夏礼也给出了答复。
“本部堂还是有条件的,此次会谈的时间定为五天,第一天必须把各自的要求说出来,之后放走一批记者,至于最后的结果如何?想必贵我双方都是心里有数儿的。”
巴夏礼轻易的答应下来,无非是想在事后阻止各国记者的报道,玩这个,巴夏礼等人晚生了一百多年,有些事情明着来,对杨猛的好处更大。
“我们要商量一下。”
“不用商量了,长江水道已经被封锁了,没有本部堂的命令,即使是信鸽也飞不出去的,阻挠各国记者的报道,你们没有这个条件。
想谈按着本部堂的那排来,不想谈,之后都没得谈!”
杨猛的说法,巴夏礼是接受的,清国的外交与言论都掌握在这位杨部堂的手里,不战胜清国军队,恐怕杨部堂的话就是事实。
“可以!”
恨恨的答应了杨猛的提议,巴夏礼的心里,可是恨毒了这位手段高明的杨部堂。
谈判的条件,四国一方很简单,无非是修约、割地、赔款而已,不答应就开战,这也算是正常的宣战了。
杨猛的手下人,将四国的条件,誊抄了几十份,双方确认无误之后,杨猛将这些条件散发给了各国的记者,看完了之后,一声声惊呼,也在记者群中响起,同为欧洲人,在这些记者看来,四国的要求也是极为苛刻和屈辱的。
“针对这些条款,我大清的态度,就是绝不同意!
开战就开战,开战之后,我们也是有原则的:不谈判!不投降!不受降!开战之后除非一方彻底的战败,否则我国是不会停战的!
彻底战败的条件也简单,就是各国政府的崩溃,我们只和各国的新政府谈判!
这就是我们的原则与条件,你们四国发起的战争是侵略战争,在没有得到足够的补偿之前,我国无论在什么条件之下,也不会停止战争!
这就是本部堂要说的,这次谈判的内容,四国想要保密,诸位记者,你们愿意的可以先行一步,本部堂保证你们平安的返回本土,不然针对你们的迫害就来自这四国的公使!”
杨猛的这番话无疑意味着一场规模庞大的战争,在场的记者,能来大清的,为的都是出人头地,许多人清楚政客们的狡诈,走了十几个人之后,杨猛也就笑了,谈判完成了。
“诸位,谈判到这里就算完结了,剩余的几天,咱们畅饮和享受吧!
至于你们四国,五天之后回去准备开战吧!”
战争是谁挑起的,看了四国的条件就清楚了,不答应就是战争,开战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到时候谁也不要抱怨自己的命苦了。
“杨部堂,谈判呢?”
“谈判?自然是结束了,你们的条件我们不可能答应,剩余的只有战争了,这不是你们想的吗?
至于本部堂所说的,只是我方的原则而已,战端一开,主动权就在我方手中,我方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报复!
一年,我方没有反攻的条件,战争就持续一年;十年,我方没有反攻的条件,战争就持续十年;一百年没有,那就持续一百年。
不将战火烧到你们四国的本土,战争是不会结束的,这就是本部堂代表大清朝廷,给你们的答复,洗干净脖子等着吧!
现在已经算是开战了,恭喜诸位,你们引发了涉及数千万上亿人的世界大战!半个世界,会因为咱们今天的抉择而哭泣,在我方的目的没有达成之前战争的脚步就不会停歇!
哈哈哈……世界大战由大清而起,将来死亡的人数很可能要以千万为单位来计算,咱们来干一杯吧!诸位你们打开了战争的潘多拉魔盒,希望战争能在咱们的有生之年结束!”
举杯狂笑的杨猛,很疯狂,他的说法已经超出了众人的想象,但在座的许多人,还是把这种说法当成了叫嚣,不甘而已!话说的再恐怖又能怎样?清国终究是个没落的帝国而已!(未完待续)




毒清 第七百三十一章 余晖
五天,对各国的记者和使团的随行人员来说,绝对是不错的享受,杨部堂说的没错,美酒、美食,确实值得畅饮和享受。
而以额尔金为首的四国全权公使,就过得没有那么畅快了,这位杨部堂的表现,太过诡异、太过急切了,仿佛战争就是他所期待的东西一样,这几天的酒宴,杨部堂一直在陪着各国的记者们聊天,其表现完全不像战前应有的表现。
1...353354355356357...4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