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倾情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安喜县尉
“六家到了此地之后,最初的几年全力建造房屋住宅,修建道路。据说六家之中有精通奇门五行的高人,在建造房屋道路之初,便是按照五行八卦来设置,而且在村子内外设置了无数极其厉害的机关消息,外人若是贸然闯了进来,定然是寸步难行。至于村口那条石洞,原本是天然的山洞。六家子弟将石洞稍作修葺,在洞内也设置了不少机关。如此一来,封门村可以说是固若金汤,成了乱世中的一处极隐密的所在。
“六家带到封门村的金银珠宝,都被藏进了村后石山的一处洞穴之中。这座洞穴深入地下,据说里面奇寒无比。即便是炎炎夏日,里面也是寒冷刺骨,是以被称为千阴洞。金银珠宝被藏进洞中之后,以千斤石门封闭洞穴。石门上设置了千心锁,共有六把钥匙,徐、聂、陆、赵、杜、花六家的族长每人持有一把。若要打开石门,须得六把钥匙同时插入石门上的锁孔,方能将石门打开。若是钥匙不齐,或是有人试图单独开锁,只要试过三次,千心锁便会自行锁死,从此再也无法打开石门。单凭人力,自然无法推动千斤石门。之所以将这石门设计得如此繁琐,便是担心六家之中有贪婪之徒,妄想偷取金银珠宝。
“六家将一切办理妥当之后,便在这里住了下来。如此过了一二百年,倒也称得上相安无事。只不过到了大宋初年,徐家老族长去世,由新族长接任。这个新族长却是一个贪婪成性之徒,而且野心勃勃,不甘心只在封门村做一个山野村夫。六家虽然世居于此,只不过自从进山之初,便在山外派了得力的子弟做眼线。知道大宋占据中原,四海升平之后,徐家的族长便打算离开封门村,凭借千阴洞的金银珠宝,在山外的花花世界之中成为官宦巨富。”
第899章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一刀倾情 ”查找最新章节!
高诚说到这里,看了厉秋风一眼,接着说道:“其实徐家族长有此打算,倒也是人之常情。当年西楚霸王项羽灭了秦国,有人劝他建都咸阳,一统天下。项羽却说大丈夫建功立业,威震天下。如果不回到家乡,岂不是锦衣夜行,徒劳无功徐家族长的心思,与项羽却有些相似,都是不甘心寂寞之辈,想要在世人面前耀武扬威。
“徐家族长打定主意之后,便召集其余五家的族长商议此事。想那徐家一直是六家的首领,平日里对其余五家不免有压制之事。这位新族长又一向飞扬跋扈,其余五家早已有所不满。此时见他要将金银珠宝取出,带领族人出山,五家都不同意,双方就此生了龌龊。徐家族长见说服不了聂、陆、赵、杜、花五家,竟然心生毒计,想要在上元节那天晚上,将五家子弟尽数杀死……”
厉秋风听到这里,心下悚然一惊,暗想徐家族长当真狠毒,只不过是家族之间意见不合,并不是什么大事,此人竟然要下此毒手,心胸太过狭窄。
高诚见厉秋风脸上现出不忍之色,似乎猜到了他心中所想,接着说道:“徐家要除掉其余五家,固然是因为这五家反对出山,但是更主要的原因只怕还是为了千阴洞中的金银珠宝。据说洞中金银几达千万之巨,珠宝更是价值连城。除了金银珠宝之外,还有许多名人字画,随便拿出一幅来,都能买下半个洛阳城。六家逃至封门村之时,曾经对天盟誓,将这些金银珠宝、古玩字画,充作六家公有。徐家想要出山,无论是要在官场周旋,步步高升,还是买田置地,做一个富家翁,都要花上大笔银钱。就算其余五家同意徐家离开,所带走的金银珠宝与千阴洞中的全部宝藏相比,自是不足一晒。是以徐家族长起了歹意,大半倒是为了这些金银珠宝。
“只不过千算万算,徐家族长却有一件事没有料到。有一名徐家子弟恋上了赵家一位姑娘,他不忍这位姑娘惨死于大火之中,私下里告诉那位姑娘,上元节那天,万万不可出门看灯。自从六家逃到封门村之后,向来不与山外百姓来往,虽然六家子弟加在一起也有一两千人,可是每日里只在这深山之中过活,年老之人尚能不怕寂寞,可是对于那些年轻人来说,却是度日如年。每年新年、上元节等几个节日,便是封门村最热闹的日子。尤其上元节灯会,更是热闹无比。每逢到了这几个节日,村子中的年轻人便要结伴出行,倒是一年之中难得的开心日子。这名徐家子弟没头没脑的要赵家姑娘不要出门看灯,赵家姑娘自然不答应,两人便吵了起来。最后徐家子弟一时激动,便对赵家姑娘说道,徐家要在上元节晚上,利用五家子弟全都出来看灯之机,将举办灯会之地围住,然后放一把火,将五家子弟尽数烧死。
“赵家姑娘听了这消息之后,登时吓得目瞪口呆。那名徐家子弟说完此事之后,却又后悔不迭。这人也当真狠毒,竟然想杀人灭口。他先出手制住赵家姑娘,正要下手杀人之时,赵家姑娘出言哀求,这小子心软了。只不过他杀心方消,色心又起,竟然想侵犯赵家姑娘。就在他胡天胡帝,神游物外之际,赵家姑娘趁其不备,用石头砸晕了他,然后拖着他去见赵家族长。
“赵家族长知道了此事,吓得魂飞魄散,急忙请来聂、陆、杜、花四家的族长,商议如何应付此事。这五位族长初时尚不敢相信徐家会下此毒手,只是拷问被抓住的那名徐家子弟,一顿鞭子抽完之后,那小子便将一切都招了。五家族长知道大祸就在眼前,为了自保,便即商量应付之策。
“五人一番商议,认为徐家原本势力就在五家之上。若是委曲求全,只能让徐家更加嚣张。倒不如狠下心来,先下手为强,灭了徐家,五家才能平安无事。是以五位族长先将被抓的那名徐家子弟和赵家姑娘杀了,假造两人殉情而死……”
厉秋风听到这里,不由“啊”了一声,口中说道:“杀了那个姓徐的不足为奇,为何连回来报信的赵家姑娘都杀了这、这有些太不合常理了罢”
高诚却是不以为然,接着说道:“徐家子弟自然要除掉灭口。封门村就这样巴掌大的地方,徐家人丁又远在其余五家之上,无论将他藏在何处,都不免被徐家人找到。是以为了万全之策,这小子非死不可。至于赵家姑娘,一是被姓徐的玷污了清白,留着只能令赵家贻羞。二是只杀了姓徐的,也不好掩盖此事。若是赵家也赔上一条性命,徐家便不会起疑。是以五位族长商议之后,便将两人一起杀掉。第二日一早,将两具尸体放在悬崖边上,用木棍支撑住,远远望去压根看不出是两具尸体。然后在村里大造谣言,说因为赵家不同意两人的婚事,两人要舍身跳崖殉情。待徐家几位长辈和其余几家的首脑人物匆匆赶到悬崖之时,离着还有百余丈,早有五家埋伏好的子弟拽动绳子,拉倒了支撑着两具尸体的木棍,结果两具尸体连同木棍和绳子,一起坠入万丈深渊。
“徐家人亲眼看到那名徐家子弟和赵家姑娘一同跳崖,此前也知道两人私下里早有交往,是以也没有起疑心。其时徐家正在全力准备在上元节火烧封门村,死了一名普通族人,却也并没有放在心上。聂、陆、赵、杜、花等五家却也没有闲着,只不过他们吸取了徐家子弟泄漏消息的教训,要反击徐家之事只有五位族长和五家中最可靠的几十名族人知道,其他族人压根不晓得一场大变就在眼前。
“此时徐家族长又改了主意。因为上元节花灯会的场地太大,又很难将现场全部封闭,想要将五家子弟一起烧死,势比登天还难。徐家族长便借口要举行一次祭祖大会,会场选在了千阴洞。千阴洞石门之外有极大的一处洞穴,状如大厅,足能容纳四五千人。徐家族长打算利用这处洞穴,假借祭祖之名,待其余五家子弟全部进入之后,便即封闭出口,放火将五家子弟全部烧死。”
“此时聂、陆、赵、杜、花五家已然洞悉了徐家的阴谋,听徐家族长如此安排,立时知道他要在千阴洞外下毒手。是以五家族长商议之后,便即决定借此机会,将徐家一举消灭。到了祭祖那一天,五家族长早做安排,除了让五家一些老弱病残先行进入那处洞穴之外,族中的精干子弟故意迟到。而徐家子弟已得到消息,要在这一天将其余五家全部烧死在洞穴之内,是以倾巢出动。为了不让其余五家怀疑,徐家子弟到了之后便全部进入洞穴,只待其余五家子弟到齐,他们便要突然发难,将五家子弟逼着留在洞穴之中,待徐家子弟退出去后,便即点燃预先埋设好的引火之物,将五家子弟全部烧死在洞穴之中。
“只是徐家诸人却不知道,聂、陆、赵、杜、花五家早已有所防备,只是让五家二三百名老弱病残的族人随徐家子弟进入洞穴。眼看着机会来了,为首的花家族长发出信号,早就埋伏在四周的五家子弟突然涌出,封闭了洞穴出口,并且向洞发射火箭,引燃了洞早就埋设好的引火之物。一时之间火光四起,洞登时变成了人间地狱。”
厉秋风听高诚讲到这里,想到徐家子弟和其余五家被骗入洞穴的二三百名族人被大火吞噬的可怕情景,不由激凌凌打了一个寒颤。
第900章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一刀倾情 ”查找最新章节!
高诚道:“聂、陆、赵、杜、花五家封闭了洞穴出口,只听得洞穴之内惨叫声不断,五家子弟守在洞外,听到这些凄厉的惨叫之声,一个个吓得面无人色。直到洞内声息全无,五家人也不敢打开洞口。直等了一日一夜之后,这才将洞口打开。待众人进入洞内,才发现洞内到处都是尸体,种种恶臭味道中人欲呕……”
高诚说到这里,看了厉秋风一眼,口中说道:“大人,你是否觉得事情有些不对”
厉秋风沉声说道:“尸体!那些尸体有些古怪。”
高诚微微一笑,道:“大人果然机敏。被骗入洞穴中的徐家子弟和五家那些老弱病残,若是死于大火,尸体自然早已化为灰烬。可是守在洞外的众人进入洞穴之后才发现,虽然有的尸体已被烧得不成人形,可是大多数尸体却是完好无缺。那是因为这洞穴极大,徐家埋设的引火之物虽然不少,只是想要烧尽整个洞穴,却是远远不够。只不过这些引火之物被洞外的五家子弟用火箭引燃,燃烧之时散发出的浓烟才是最致使的。洞的近千人除了少数被火烧死之外,大半都是被烟熏呛而死。这种死法比被火烧死更加痛苦。聂、陆、赵、杜、花五家虽然为了自保才不得不下此毒手,只不过手段太过残忍,当场五家便有数名族人被吓得晕了过去,更有一人肝胆俱裂,竟然被吓死在洞穴之中。”
厉秋风听高诚讲述往事,心下也是十分不忍。高诚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五家的族长见此情形,也是颇为惊骇,只不过事情已经做下了,须得天衣无缝才行。当下五家族长向族人子弟讲述了徐家的阴谋,这些人才知道徐家已经定下了毒计,聂、陆、赵、杜、花五家若不是先行下手,只怕此刻躺在洞的尸体就是五家子弟了。是以五家族人、子弟群情激愤,对于遍地尸体倒不再害怕了。
“只是在清理尸体之时,却发现少了七名徐家子弟的尸体。其中一人还是徐家最为精明、武艺最为高强的族人。众人大惊失色,急忙将尸体又清查了一遍,确实没有找到这七人的尸体。五家族长急忙带人赶往那七人的宅子,却发现早已人去宅空。五家族长知道情势不妙,便即下令在全村搜查。待追到村口这条石洞洞口时,却听守卫说那七个人半个时辰之前便匆匆下山去了。
“因为五家定下反击之计时,只有五家的族长和几十名心腹知道此事,其余的族人子弟还蒙在鼓里。六家聚居于封门村中,虽然首脑人物之间已生了龌龊,但是普通族人之间却如同亲人一般。这七人只说奉了徐家族长之命下山办事,守卫自然不会阻挡,便放七人下山去了。五家的族长知道逃走的这七人都是徐家最为杰出的子弟,若是给这七人跑了,日后报复起来,只怕五家再无遗类。是以五家选派了最为精明的子弟,分为数队,一直追下山去。
“事后五家族长仔细追查,又回想此前徐家的种种行迹,推测逃走的七名徐家子弟并不赞同徐家族长想要对付聂、陆、赵、杜、花五家的打算。尤其是为首那人极为精明,平日里与五家关系甚好,一向主张六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想来他不忍六家同室操戈,可是又不能拂了徐家族长之意,只好在徐家要尽灭六家那日称病不出。其余六人都是这人的心腹,却也不想参与此事,便和他一起称病没有前往千阴洞。正因为如此,聂、陆、赵、杜、花五家火烧千阴洞之时,这七人才能幸免于难。待他们听说徐家中了五家之计,已被困在千阴洞,知道五家定然不会放过自己,便即匆忙逃下山去了。”
高诚说到这里,略停了停,看了看四周连绵起伏的群山,接着说道:“聂、陆、赵、杜、花五家与徐家数百年的纠葛,从那一日便开始了。逃走的徐家子弟当真了得,先是将追踪他们的五家子弟尽数杀死,在江湖之中蛰伏数年之后,招揽了一批江湖人物,突袭封门村。封门村虽然戒备森严,但是徐家诸人对封门村熟悉无比,没费多少力气便杀光了石洞入口的守卫,险些冲入封门村中。只不过这七人逃离封门村后,聂、陆、赵、杜、花五家的族长已经料到徐家后人必然要回来报仇,是以将石洞中的机关全部更换,又新设了更加厉害的机关消息。徐家人和同伴虽然冲进了石洞,却被机关消息困住,几乎每走一步,便要丢掉一条性命。为首的那名徐家子弟见势不妙,只好带着众人逃下山去。
“此役徐家虽然杀了几十名守卫,但是招揽来的江湖人物几乎尽数死在石洞之中。不过这只是六家相互攻杀的开端。最初徐家多次进攻封门村,都是无功而返。后来聂、陆、赵、杜、花五家不甘心坐以待毙,派出族中高手,并且收买武林人物,对徐家采取了攻势。双方就此攻伐不断,一直纠葛了数百年。这六家都杀红了眼,为了消灭对方,无所不用其极。什么暗杀、用间、水攻、火烧、下毒等手段就不用说了,为了灭敌,也是为了自保,双方甚至不惜勾结官府和黑道人物,种种下三滥的手段不知道用了多少。争斗之时下手绝不容情,若是抓到了对方的族人子弟,往往剥皮抽筋,虐杀手段残忍之极。
“双方争斗不断,伤亡都很惨重。因为聂、陆、赵、杜、花五家人多势众,而且在千阴洞将徐家众人烧死之后,从徐家族长身上拿到了打开千阴洞石门的钥匙,能够进入千阴洞,用洞中的金银珠宝来为五家子弟买官,还可以收买江湖人物为他们出力。是以到了北宋末年,聂、陆、赵、杜、花五家便大占上风,迫得徐家人只能散居各地,全取守势。
“只不过徐家也真是了得,虽然被五家追杀得喘不过气来,好几次险些灭族,但是每隔上一两代,总会出现一位杰出人物,带领徐家反攻,又将聂、陆、赵、杜、花五家打得落花流水,仓皇退回封门村。不过纵观这数百年,徐家一直处于下风,只能东躲西藏,勉强维持局面罢了。到了元朝末年,徐家为了对付聂、陆、赵、杜、花五家,竟然投靠了鞑子,想借着元军之力,一举攻陷封门村。其时主政河南的元军统帅乃是察罕帖木儿,是当时元军最厉害的将领。他的养子名叫扩廓帖木儿,汉名王保保,更是不世出的名将。后来大明第一名将徐达大将军,便在王保保手下吃了大亏。以察罕帖木儿父子之能,加上元军能征善战,又有云梯、回回炮等攻城利器,攻城掠地绝非难事。封门村虽然地势险要,江湖帮派乃至绿林山寨,面对三面都是悬崖峭壁的封门村只能束手嗟叹。但是元军却善于攻城拔寨。当年蒙古西征之时,攻灭了不少建在悬崖峭壁上的敌军要寨。若是大军来攻,架设百丈云梯,便可翻越村口这堵石壁。甚至在石壁上另行开凿出一条石洞攻进封门村,也并非是不可能之事。元军一旦冲进封门村,村子中的什么奇门五行大阵,应付江湖帮派绰绰有余,但是面对数万大军,便没了半分用处。到了那时,以徐家与五家纠缠了数百年间的深仇大恨,加上元军一向残忍好杀,一旦封门村被攻陷,聂、陆、赵、杜、花五家不只要灭族,而且死时之痛苦,比之当年被烧死在千阴洞内的徐家人,不知道要惨烈多少倍。”
第1269章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一刀倾情 ”查找最新章节!
萧东听张实说到这里,倒有些狐疑,口中说道:“我在京城也见过几次刑部和大理寺审案。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敲击堂鼓还要挨板子的怪事”
张实笑道:“小人虽然不在官场,却也听人说过刑部审案不过是走一个过场罢了。案子结果如何,刑部各位大人升堂之前,心中早已有了方略。再说刑部审的案子都是些震动天下的大案,哪里容许平民百姓去敲击刑部衙门的堂鼓正所谓君子可以欺之以方,萧大人是一个忠厚之人,就算到刑部听审,却也不晓得他们背地里作了什么手脚。”
厉秋风走在两人身后,听张实吹捧萧东是一个“忠厚之人”,心下好笑。暗想萧东不只心胸狭窄,而且狡诈贪婪。若他是一个忠厚之人,那天下再无奸诈小人了。
张实接着说道:“第二个弊端,便是百姓被衙门的板子打得怕了,即便有了冤情,也不敢到衙门敲击堂鼓鸣冤。如此一来,若是真有大事,百姓只会自行想法子躲藏,压根不会去向衙门禀报。是以这大明天下看上去一派祥和,朝廷和各地州府县衙,却变成了聋子和瞎子,全然不晓得危机四伏,一旦大事发生,衙门全无防备,措手不及之下,便有倾覆之危。小人前年到福建跑了一次买卖,才知道这一弊端有多害人。按理说倭寇虽然凶狠,与大明朝廷相比,相差何止千万倍可是倭寇之祸闹得越来越厉害,杀伤大明官兵百姓无数,便是因为百姓害怕官府,知道倭寇来袭,却也不敢向官府禀报。如此一来,衙门和官兵不知道倭寇的所在,倭寇对官兵的情形倒是了如指掌,专挑官兵毫无防备的地方侵扰,这仗还怎么打”
厉秋风听张实如此一说,心下暗想,这位张员外极是聪明,看事情看得甚是明白。如萧东这等在京城享福的官员,对地方百姓的疾苦和各地衙门的弊端自然所知不多。
萧东沉声说道:“张员外,你说了这么多,是不是不想去知县衙门通报大船丢失之事”
张实听出萧东口气不善,心下一凛,急忙陪着笑脸说道:“小人哪敢有此打算小人只是提醒萧大人一声,地方衙门不比京城六部,天高皇帝远的地方,一个小小的七品知县便能定人生死。他们闻利即起,遇难急退。只怕咱们敲了堂鼓,知县老爷也未必肯升堂办案。”
萧东“哼”了一声,口中说道:“他若敢不升堂办案,萧某便将他从内堂拖出来!区区一个东辽县知县,芝麻绿豆大的官儿,还敢对京城六部的公文视若不见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