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一刀倾情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安喜县尉

    萧东见这青衫人虽然一脸疲惫,不过双目炯炯有神,身后那些捕快也一个个气势汹汹,绝对不是一个平常人物。是以心下暗自戒备,右手已然按住了剑柄。李芝生虽然蠢笨,可是见萧东如此模样,却也知道萧东对青衫人起了敌意,急忙拱手说道:“萧大人,这位乃是敝县衙门的刑名师爷,姓蒋名进,为人甚是精明。大人座船失踪的案子,下官打算交给蒋师爷来办。”

    萧东听李芝生如此一说,这才放下心来。只见蒋师爷走进院子之后,见到被厉秋风点倒的二十多名捕快横七竖八倒在地上一动不动,脸色大变,倏然停下了脚步,颤声说道:“这、这是怎么一回事!”

    跟在蒋师爷身后的一名捕快指着站在正堂内的厉秋风道:“那个小贼会使妖法!这些兄弟都是被他用妖法打倒的!”

    蒋师爷见正堂中站了许多人,李芝生和潘师爷也在其中。两人的脸色虽然不大好看,不过也并不慌张。蒋进知道这位知县大人和潘师爷外强中干,若是被人围困,此时一定是惊慌失措。两人既然还算平静,站在正堂中的那些陌生人想来并未与两人为难。念及此处,蒋师爷拱手说道:“李大人,潘师爷,这几位朋友是什么来历衙门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厉秋风、萧东、张实、胡掌柜等人都是聪明人,见蒋师爷说话得体,立时知道此人要比李芝生和潘师爷精明百倍。而且看他的模样,已然判断出众人并未与李芝生为难,但是他又极为小心,只是站在院子中说话,并不冒冒失失地走入正堂。厉秋风等人心下均想,想不到在这小小的东辽县中,竟然还有这等精明强干的人物。

    李芝生咳嗽了两声,又摆出了知县大老爷的架子,沉声说道:“蒋师爷,还不过来拜见京城来的萧大人!”

    蒋师爷一怔,目光自厉秋风、萧东、张实、胡掌柜等人脸上一一掠过,口中说道:“请问哪位是萧大人”

    厉秋风见此人仍然站在院子中,神情并不慌张,心下暗自佩服。

    萧东看着蒋师爷道:“蒋师爷有何见教”

    蒋师爷尚未说话,李芝生指着萧东说道:“这位便是萧大人。蒋师爷,你快进来拜见罢。”

    蒋师爷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萧东,仍然站在原地,拱手说道:“请问萧大人在京城哪个衙门供职,到东辽县来有何公干”

    李芝生见蒋师爷并未听自己的话进到正堂拜见萧东,反倒出言盘问,心下有些恼火,正要出言责备,萧东却冲着他摆了摆手。李芝生只得将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气哼哼地看着蒋师爷萧东见蒋师爷对自己颇为戒备,暗想此人做事谨慎,比姓李的狗官和那个糊涂师爷强过百倍。有此人帮忙寻找大船,倒是一个合适的人选。念及此处,萧东倒对这位蒋师爷颇有好感,当即微微一笑,从怀中又将纸封摸了出来,口中说道:“本官身上带了兵部签发的关防,还有宁波市舶司衙门的勘合,蒋师爷不妨拿去瞧瞧。”

    蒋师爷略一思忖,转头对身后十几名捕快说道:“你们先将院子中这些兄弟扶起来,然后守住大门,绝对不许任何人出入!”

    众捕快答应了一声,便即分头去搀扶被厉秋风点倒的同伴。厉秋风、萧东、张实、胡掌柜等人见蒋师爷做事谨慎,这些捕快又对他极是敬服,心下对此人都有了几分佩服之意。只见蒋师爷快步走进正堂,恰好何捕头从角落中走了出来,两人目光一碰,何捕头神情紧张,口中说道:“老蒋,你总算到了!”

    蒋师爷见何捕头一副畏畏缩缩的样子,却也并不恼火,冲他点了点头,便即走到萧东面前。先是拱手施礼,然后伸出双手,将萧东手中的纸封恭恭敬敬地接了过来。他将纸封内两份公文取了出来,拿在手中仔细观看。待他将两份公文看完之后,小心翼翼地放回纸封,这才又恭恭敬敬送还给萧东,口中说道:“小人已看过公文,恭聆萧大人教诲。”

    萧东笑道:“方才这位潘师爷和你家东翁对这两份公文心有疑虑,因为他们两位不晓得市舶司衙门是什么所在。蒋师爷,你不妨和你家东翁说说,免得他以为本官用假公文欺瞒于他。”

    饶是李芝生一向厚颜,听了萧东说话之后,却也是红了面皮。他自然不想让蒋师爷给自己说什么市舶司衙门的事情,否则倒像是自己怀疑萧东一般。只是此时他心中有愧,嘴上便慢了几分,还没等他阻拦,只听蒋师爷沉声说道:“是,谨尊大人之命。咱们大明朝立国之初,太祖皇帝沿袭宋朝旧制,在广东设立了市舶司衙门,掌管大明与海外诸国交往之事。小人当年科场磋砣之时,闲来无事,曾读过大明职官志一书,记得书中提到市舶司衙门职能事,称市舶司衙门‘掌海外诸蕃朝贡市易之事,辨其使人表文勘合之真伪,禁通番,征私货,平交易,闲其出入而慎馆谷之’。后来朝廷又在福建福州和浙江宁波也设立了市舶司衙门,职权与广东市舶司衙门类同。

    “最初朝廷派驻市舶司办事的官员为提举一人,从五品。副提举二人,从六品。其属吏目一人,从九品。不过永乐皇帝登基之后,向市舶司衙门派出了宦官,行监督之事,主事太监称为提督市舶太监。从此之后,市舶司衙门大权尽归于提督太监手中,原来的主事官员皆变为提督太监门下官吏。后来永乐皇帝派郑和统率船队远赴西洋,主舰皆从南京出发,与其它各处赶到的船只在刘家港集结。待船队全部抵达刘家港之后,整支船队至福建福州长乐太平港驻泊,待风向转了之后,便即启锚出海。

    “郑和大人的船队庞大无比,因数从南京出发,所以与南京近邻的宁波、泉州、福州等地的地位变得最为重要。其中宁波码头为扶桑国使臣前来朝拜大明时的登陆港口,因此宁波市舶司衙门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逐渐超过了广东市舶司衙门和福建市舶司衙门。出任宁波市舶司衙门提督太监的宦官向来都是东厂掌印太监的心腹亲信,权力极大,便是南直隶总督和巡抚等大官也不被他放在眼中。”

    蒋师爷说到这里,略停了停,看了萧东一眼,接着说道:“只是去年宁波市舶司衙门出了一件大事,朝廷上下震惊之极。事情起因是万里海外的扶桑国臣服大明,时常派使节向大明朝贡。只是近年来扶桑国内起了纷争,朝廷大臣拉帮结伙,互相对抗。去年扶桑朝廷两大势力细川市和大内氏都派出使节到大明朝贡,结果在到达浙江宁波后,因为勘合真伪之辩而发生了冲突。提督太监赖恩得了细川氏使臣的好处,偏袒细川氏,结果引发大内氏使臣宗设不满。双方就在市舶司衙门所设的宴席上争斗起来。初时双方只不过是唇枪舌剑,后来竟然动起手来。宗设武艺极高,不但当场杀使细川氏使臣的多名手下,而且连市舶司衙门的几名官员也死在他的手中。这便是震动大明朝廷的‘宗设之乱’。”




第1275章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一刀倾情 ”查找最新章节!

    蒋师爷说到这里,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宗设所带领的扶桑武士不过十几人,在市舶司衙门纵横来去,无人可挡。他杀了细川氏的使臣,又当场格杀了市舶司衙门的官员,知道闯下了大祸,便即带人冲出了衙门,直奔宁波城外而去。想那市舶司衙门守卫森严,东厂和锦衣卫都派有高手随侍在市舶司衙门提督太监赖恩左右。结果这些高手在宗设面前竟然不堪一击,死伤惨重,被宗设等人逃出了市舶司衙门。

    “宗设等人冲出市舶司衙门之后,与闻讯赶来的宁波知府衙门的公差捕快和城外卫所官兵,以及备倭都司府的官兵共千余人在宁波城内激战。虽然官兵越聚越多,最后竟然赶来了三千余人,却也挡不住宗设等人,竟然被他们冲出了宁波城。按理说就算宗设等人武艺再高,要抵挡三千余名官兵的围攻,却也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宗设能够带领扶桑武士杀出城去,据说有三大原因。其一是宗设武艺高强,手下武士人数虽少,却能个个以一当十。而宁波知府衙门的公差捕快,还有朝廷官兵欺负老百姓一个顶三个,与强悍的扶桑武士对敌,却是以卵击石,一触即败。其二是宁波城内极是繁华,房屋众多。官兵人数虽多,却无法将宗设等人包围起来剿杀,被扶桑武士牵着鼻子走,人数虽多,反倒束手束脚。”

    厉秋风在锦衣卫当差之时便曾听说过宗设之乱,知道此事震动了朝廷。此时听蒋师爷侃侃而谈,心下暗想,这位蒋师爷当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虽然只是东辽县知县衙门一个不入流的小吏,却对天下大事所知甚多。听他讲述宗设之乱,对朝廷官员和卫所官兵不屑一顾,而对宗设等扶桑武士却甚为推崇。想来他也是一位热血之人,痛恨官员**和官兵无能,激愤之下,才对杀败官兵的宗设如此佩服。

    只听蒋师爷说道:“第三个原因,却是一众扶桑武士能够逃出宁波府的主因。宗设此人不只武艺了得,而且精通兵法。他入城前往市舶司衙门赴宴之时,率领手下武士从宁波城东门入城,所乘坐的船只停泊在东城外的码头。宗设算定了官兵会以为他和扶桑武士一心逃出东门,冲到码头后乘船回转扶桑,一定会在市舶司衙门到东城城门之间设置重兵拦截。是以他在市舶司衙门内与东厂和锦衣卫高手激战之时,便已打定了主意要舍弃东门,先从北门出城,然后再想法子夺取船只逃回扶桑。宗设算计得果然没错,官兵重兵猬集于市舶司衙门至宁波城东门之间,其余各处守卫空虚。宗设率领扶桑武士急速北进,杀散了小股官兵,竟然从北门冲出了宁波城。

    “守卫在城东的官兵知道上当之后,急忙兵分两路,一路从城内向北追赶,尾随宗设等人。其目的一是紧紧追踪敌人,不至于失去了宗设等人的踪迹。二是吃了宗设声东击西的大亏,生怕他又故伎重演,带领扶桑武士杀回宁波城。其时官兵已尽数出城去追赶敌人,若是扶桑武士再杀回来,后果不堪设想。官兵的统兵大将能知错就改,走出如此稳妥的一步棋,也算得上是一个杰出人物。另一路官兵却是以备倭教指挥刘锦指挥的骑兵为主,从宁波城东门外向北疾进,要赶在宗设等人之前到达宁波北门之外的良山,将这些扶桑武士拦截住,然后与从城北尾随追击的官兵前后夹击,将扶桑武士一鼓俱歼。

    “刘锦算得上是一位聪明的将军,手下的备倭军战力极强。只不过事发仓猝,随刘锦出东城后向北追赶的备倭军骑兵不过二百余人。这一队骑兵来去如飞,抢在宗设等人之前到了良山脚下。没想到扶桑武士虽然人少,却先行发起攻击,十几人拥着宗设,拼死向刘锦杀去。备倭军骑兵尚未列阵,正在混乱之时,被扶桑武士冲入阵中,登时手足无措。须知骑兵对付步兵,一定要发挥战马的冲击之力,一旦与步兵缠斗在一起,原本的优势就会变成劣势。宗设抱定了‘擒贼先擒王’的念头,直奔刘锦而去。官兵虽然拼死想保护主帅,怎奈宗设武艺太高,那十几名扶桑武士又全力掩护宗设,结果虽然有四名扶桑武士死在官兵手中,宗设却跃到刘锦马上,取了他的人头。备倭军见主帅被杀,登时大乱。扶桑武士冲入官兵队中,如虎入羊群,杀死五六十名官兵,剩下的备倭军被吓破了胆,纷纷纵马逃走。

    “其后宗设带着这些武士一路北进,沿途杀死官兵甚重。后来就连领兵追击扶桑武士的千户张镗也死在宗设手中,官兵为之胆寒,再也不敢追杀,被宗设逃入了山东青州。宗设等人在山东被数万朝廷官兵围攻。这些扶桑武士不愿屈服,宁死不降,最后在重重包围之中**而死。虽说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过宁波之事,若不是提督太监赖恩贪婪,收了细川氏使臣的贿赂,排斥宗设,也不会酿成如此大祸。宗设只带领着十几名扶桑武士,便能纵横数省,击破十几万官兵的围追堵截,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去年宗设之乱过后,朝廷震怒,处置了市舶司衙门、宁波知府衙门、备倭都司府等数十名官员。市舶司太监赖恩有东厂督公暗中支持,最后还是被抓回京城,可见朝廷因为此事实在是大大的恼怒。

    “这场风波过了之后,朝廷派出使臣赶赴扶桑,斥责扶桑国主政大臣,声称宗设不遵守大明律法,杀伤军民性命,若再有此等事情发生,大明绝对不会坐视不理。除此之外,朝廷又裁撤了福建市舶司衙门,与海外诸国交往之事,交由宁波和广东的市舶司衙门操办。而且朝廷下令断绝与扶桑做交易,不许扶桑人再入中原。有些正经做生意的扶桑人无法登陆,又不甘心自己的货物烂在手里,于是与倭寇勾结在一起,以武力护运货物,与东南沿海的商人和百姓交易。东南沿海倭寇为恶原本就十分严重,如此一来,福建等地受倭寇侵袭更是苦不堪言。”

    蒋师爷说到这里,略停了停,接着说道:“小人知道的就这么多,大半都是从邸报上看到的,想来其中谬误不少,还望两位大人见谅。”

    萧东笑道:“想不到东辽县中竟然还有蒋先生这样的大才,佩服,佩服。”他说到这里,转头看了李芝生一眼,口中说道:“李大人,你的运气真不错,请到了蒋先生这等了不起的人物来给你出谋划策。”

    萧东一边说一边有意无意地瞟了站在一边的潘师爷一眼,目光中尽是轻蔑之意。潘师爷神情尴尬,只得强作镇静,脸上挤出了几丝笑容。

    李芝生听萧东夸赞蒋师爷,顺便也褒奖了自己,倒也颇为得意,却没听出萧东话语中的讥讽之意。只见他满脸堆欢,口中说道:“蒋师爷确是下官的得力帮手。此次萧大人丢失船只之事,便由蒋师爷和何捕头全力侦办。”

    蒋师爷听了萧东夸奖,并无半分欣喜和得意,脸上神情如常,口中说道:“萧大人金口一赞,小人幸何如之方才知县大人说萧大人丢失船只,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萧东只说自己从宁波码头启锚出海,要运送货物到山东济南。中途遇到风浪,大船受损,漂流到东辽县海面。因为自己带人上岸购买木头和寻找工匠,将大船留在码头,结果回转码头之时,大船竟然不见了。自己原本不想惊动知县衙门,只是事关重大,自己在此地又是人生地不熟,这才不得不到衙门报官。

    蒋师爷听了之后,却也是惊愕之极,颤声说道:“如此大的一只船,怎么会突然消失若不是萧大人说出来,小人万难相信会发生如此古怪之事。”



第1276章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一刀倾情 ”查找最新章节!

    萧东道:“蒋师爷,此事关系重大,须得尽快将大船找回。否则耽误了朝廷大事,只怕东辽县知县衙门大大小小的官吏,都会因此受到处分。”

    蒋师爷正色说道:“是,小人谨遵大人之命,立时查办此案。”

    他说完之后,向着萧东做了一个揖,又转头对李芝生道:“大人有何吩咐”

    李芝生道:“此案就交给你和何捕头处置,衙门上下人等,俱都受你节制。你尽管放心去做便是,不要有什么顾忌。”

    蒋师爷躬身施礼,口中称是。待他直起身子之后,又对萧东说道:“此事的来历曲折,还要麻烦大人和小人详细说一下,小人心里也好有数。”

    萧东点了点头,指着张实说道:“这位张员外一直随本官同行,就由他和你详细说说罢。”

    蒋师爷看了张实一眼,点了点头,道:“如此最好。那就有劳张员外随在下到办事房,咱们好生聊聊。”

    张实心下暗想,船上的货物都是要运到扶桑贩卖,此事自然不能向蒋师爷提起,看样子还得依照出发之前众人已经商议好的说辞讲给蒋师爷听。不过此人极是精明,是否能瞒得过他,自己也没有把握。念及此处,张实拱手说道:“萧大人,是否请几位掌柜随小人同去他们几位一直留在船上,有些事情比小人更加清楚。咱们互相启发,讲出的事情便不会有什么遗漏,方便蒋师爷和何捕头办案。”

    萧东知道张实这是谨慎之举,倒也颇为赞同,是以点了点头,口中说道:“好罢,那就有劳张员外和各位掌柜了。”

    蒋师爷带着张实、胡掌柜等人向正堂外走去,厉秋风正要跟着过去,却听萧东说道:“朱兄弟暂且留步,劳烦你将院子中那些捕快的穴道解开。方才是一场误会,大家不要伤了和气。”

    厉秋风点了点头,快步走到了院子中。只见跟随蒋师爷回到衙门的十几名捕快已将被他点倒的众捕快扶到了左侧回廊下。只不过这些捕快穴道未解,只能躺在廊下。这些人只觉得全身酸软无力,一动也不能动,话也说不出来,是以个个心下惊惧之极。待见到厉秋风从正堂之中走出,直奔回廊而来。这些躺在地上的捕快心下惊惧,脸色大变。那十几名未中招的捕快原本坐在回廊下歇息,见厉秋风到了,纷纷站了起来,有几名捕快还拔出刀剑,要与厉秋风厮杀。

    厉秋风走到回廊前停下了脚步,拱手说道:“方才是一场误会,在下多有得罪,还请各位见谅。萧大人吩咐在下来为各位解开穴道,不是要与各位厮杀,各位不必担心。”

    那十几名捕快这才收起了刀剑,眼看着厉秋风走进回廊。只见他在躺在地上的众捕快之间绕来绕去,右手在捕快身上不住点动。眨眼之间,他已在回廊下穿行了一圈。片刻之后,只听一片呻吟之声。却是众捕快的穴道虽然被厉秋风解开,只不过血脉被封闭半晌,穴道乍一解开,只觉得全身刺痛,有的捕快忍不住叫了起来。

    厉秋风道:“各位穴道初解,身上会有些酸麻刺痛,并非是受了内伤,是以不必担心。只须略略活动一下手脚,刺痛便会消失。”

    他说完之后,向着众捕快拱了拱手,转身便走。这些捕快对他又恨又怕,见他转身离开,却也无人敢上前阻拦。

    厉秋风堪堪走到正堂门前,正想前往右侧的议事房,却听萧东在正堂中说道:“朱兄弟,请进来说话。”

    厉秋风走进正堂,到了萧东身前,拱手说道:“萧大人有何吩咐”
1...440441442443444...5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