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倾情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安喜县尉
聂老太爷虽然眯缝着双眼,却已将黑袍人的动作看得清清楚楚。他“哼”了一声,道“那就赶紧办罢,一个时辰之内,一定要将事情办得妥当!”
张百行道“大伯伯放心,咱们已练习了几十遍,只须半个时辰,管保叫这城隍庙比紫禁城还要坚固!”
厉秋风听张百行如此一说,有些摸不到头脑,不知道他这话是什么意思。他暗中观看众人的神情,却见除了聂老太爷和张百行等聂家诸人之外,其余众人都是面露迷惘,似乎也不知道张百行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只见张百行说完之后,转身走出人群,穿过角门到前院去了。片刻之后,却听前院脚步声大起,紧接着“噼哩啪啦”一阵乱响,还夹杂着斧凿之声。似乎有人正在搭建房屋。
后院中的众人大多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不由转头四处张望。聂老太爷仍然眯缝着双眼,嘴角微带笑意,似乎早已胸有成竹。姓陆的黑袍人面露惊惧之色,对聂老太爷说道“陆伯伯,这、这是怎么一回事?”
聂老太爷微微一笑,道“老七,你不必担心。你爹爹不仁,我却不能不义。你是我的侄子,就算天塌下来,我也不能害你。是以你尽管将心放回肚子中,依照咱们定下的计谋行事。只要今日你助我灭了海贼,我可以给你打包票,日后陆家族长一定由你老七来做。”
黑袍人尚未回答,姓赵的灰袍老者道“陆大哥,您不是要咱们守在这里,若是有敌人来攻,便要奋力杀敌。可是敌人并未露面,外面、外面倒像是在盖房子……”
灰袍老者话音未落,只听得脚步声响,从角门中涌进一群人来。这些人扛着木头、木板、铁板等杂七杂八的物件,进到后院之后,便将木头等堆到了围墙边,从腰间抽出斧子凿子,自顾自地开始忙活。众人不解其意,一脸惊愕地看着这些人。眼看着这些人将木头、木板搭了起来,似乎真要在后院建起屋宅。
聂老太爷风众人一脸惊疑,微微一笑,道“实不相瞒,这城隍庙乃是封门村之外,咱们五家的另一处根基所在。这几年定中和百行为了对付徐家,已想好了良策。到了危急关头,随时都能将城隍庙变成一座堡垒。各位不必着急,就等着看一场好戏罢了。”
眨眼之间,已有一二百人涌进了后院。这些人个个身穿短衫,看模样都是些木匠师傅。只见他们先是搭起了两丈多高的木架,略略高出围墙。然后在木架之上铺好木板,又在架子顶端竖起了铁板。只花了一柱香工夫,已在后院紧贴着围墙,又立起了一座木城墙。
。
一刀倾情 第1002章
厉秋风冷眼旁观,见这些人分工配合,搭架子的搭架子,绑木头的绑木头,虽然人数重多,做起事来却是进退有序,忙而不乱,显然此前已不知道练习了多少次,才会如此熟练。眼看着一座木城出现在后院,虽然城墙不高,却也甚是牢固。而且以铁板充当城垛,即便敌人以火箭来攻,木城却也不会被烧毁。可见纪定中筹划此事之时,想得极是周到。
陆家和赵家诸人见此情形,一个个脸色大变,心下又是吃惊,又是佩服。
聂老太爷见木城搭建得有模有样,微微一笑,转头对厉秋风道“厉大人,这里已经没有什么事情了,咱们再到前院去瞧瞧罢。”
厉秋风点了点头,道“老太爷筹划缜密,指挥若定,厉某佩服。”
聂老太爷摇了摇头,道“厉大人谬赞了。此计原本是要对付徐家的,只是一直没有用上。咱们之所以不预先将木城立起,便是担心海贼派人混入城中,见城隍庙中立起了木城,知道咱们已经预做准备,便不会轻易进城。这几年百行花了一两万两银子,除了用来采办物料之外,还雇佣了修武县城内一千七百多民夫,在这城隍庙中练习了二十余次,这才能在半个多时辰内搭起木城。木城立起来之后,就算有数万敌军,几个时辰之内也攻不进来。”
他说完之后,便即走下了石阶。厉秋风跟在他身后,两人向前院走去。待穿过角门之后,看到前院的情形,厉秋风不由大吃一惊。
只见前院也已立起了木城,数百名民夫正在四处忙活,在木城顶端加固铁板。还有人将一捆捆的羽箭搬到了木城顶端,每隔不远便放上一座捆。而雷拳门、史家刀、碧云坞门下的弟子和帮众正在前院集结,一眼望去黑压压一片,几乎将整座前院都填满了。另外还有二三百名公差捕快也在院子中排成队伍,几名捕快头目正在喝斥众人不要乱动。
厉秋风见此心形,心下惊骇。这城隍庙规模虽然不小,只是现在涌进来上千人,登时显得拥挤不堪。他没有想到聂家谋划如此缜密,竟然在半个时辰之内,便将一座庙宇变成了一座坚固的堡垒。若是这上千人登上木城布防,别说几百名倭寇,就算是上万名野战大军,也别想轻易攻入庙中。
厉秋风心下暗想,想不到聂家如此厉害,眨眼之间便将城隍庙变成了堡垒。如此一来,只要能将倭寇拖上三四个时辰,待到了傍晚时分,华山、峨嵋、青城、峨嵋等江湖帮派便能赶到城外。到时咱们前后夹击,非将倭寇杀得片甲不留不可。
张百行正在院子中得意洋洋地指挥众人列队,见聂老太爷走了出来,急忙迎上前来,口中说道“大伯伯,您还有什么吩咐?”
聂老太爷道“百行,你为咱们聂家出了大力,事成之后,至少要给你一个知府做一做。”
张百行得意地一笑,道“多谢大伯伯抬举。都是定中大哥的计谋,侄儿只不过是跑跑腿罢了。”
聂老太爷点了点头,道“木城已搭建的差不多了,你安排人手到城上防守。待到倭寇的大头目进入庙中之后,便将庙门关闭。咱们在庙内围攻倭寇的头目,你和定南带人守住木城,多用弓箭杀伤敌人。待咱们杀了庙内的倭寇头目之后,便可转守为攻,杀出庙外,将倭寇尽数消灭。”
张百行道“侄儿知道了。定中大哥定下此计之后,咱们在这城隍庙中已练习了几十遍,闭着眼睛也能做得丝毫不差。大伯伯尽管放心便是。”
聂老太爷道“如此最好。你不必管我,去办你的事情罢。”
张百行答应了一声,便即转身走到史家刀、雷拳门和碧云坞诸人面前,将史念豪、杨子乔、蔡笑三人叫到了一处,低声吩咐了几句。史念豪等三人点了点头,回到各自的门人弟子面前发号施令。只见rén liu滚滚,众人按照各自帮派首脑人物的吩咐,分头登上了木城,随后蹲坐在铁板后面,静等敌人来攻。
张百行又将几名公差捕快的头目叫了过来,要他们守在院子中。随时监视木城上的情形,若是有人胆怯后退,便要上去拿人。
厉秋风见张百行发号施令,将守御之事布置得井井有条,心下暗想,自从自己到了修武县城之后,一直以为张百行是一个飞扬跋扈的傲慢小人。只不过此时见他处事缜密,绝对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庸人。厉秋风心下暗想,不只要提防纪定中等人,就连这个张百行,却也绝对不能轻视。
转眼之间,近千人登上了木城。剩下的公差捕快也纷纷散开,在院子中每隔一步便站着一人,紧紧盯着木城顶端。
聂老太爷转头对厉秋风道“倭寇到了庙外,看不到庙内的木城。想来不会起疑心。他们的大头目进入庙中之后,咱们便关闭庙门,给他来一个瓮中捉鳖。留在庙外的倭寇若是想要冲进来救人,咱们便放箭射他们,不让他们靠近城隍庙。待咱们杀了倭寇的头目之后,便即冲出庙外,追杀倭寇。这些贼寇没了头领指挥,定然乱了阵脚,咱们便可趁机追杀。”
厉秋风听聂老太爷如此一说,心下倒有些惊疑。他原本以为聂老太爷和纪定中定下此计,是想利用倭寇先将陆、赵、杜三家除去。可是听聂老太爷的安排,要先将倭寇头目诱入城隍庙中,将其与大股倭寇隔开,然后在城隍庙内先将大头目杀掉,再除掉庙外的倭寇。只是如此一来,倒似聂家要与陆、赵、杜三家联手,与倭寇决一死战,与自己最初的猜测却是全然不同。
聂老太爷见厉秋风沉吟不语,接着说道“厉大人,你瞧老朽这些手段,能有几分胜算?”
厉秋风这才回过神来,口中说道“老先生高见,厉某只有佩服的份儿,哪敢对老先生的计谋说东道西?”
聂老太爷叹了一口气,道“当年老朽在京城吏部做官,曾经有幸见过正德朝时的几位名将的风采。如后来平灭宁王之乱的王守仁。当年我在吏部做侍郎,王先生在兵部做主事,我与他多有交往,言谈甚欢。其时朝廷上下都知道他是一位博学之士,精通兵法,武功却也不弱,对他都极是佩服。但是提督军务太监张忠却认为王先生以文士授兵部主事,定然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夸夸其谈的白面书生,对王先生极为轻视。有一次兵部主持京城三大营阅兵,张忠亲临校场检阅。看到王先生随侍在侧,他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强令王先生当众射箭,想以此令先生出丑。却不料王先生弯弓搭箭,随手连发三箭,三箭皆中靶心,全军为之欢呼,令张忠十分尴尬。后来王先生消灭宁王叛军,不出两个月便枚平了一场动摇大明国本的大乱,绝非侥幸之事。若是王先生还在人世,岂容倭寇如此猖獗?”
厉秋风听聂老太爷提起了王守仁的事迹,心想这个老家伙狂妄之极。他这番话明面上推崇王守仁,骨子里却是自夸自赞。王守仁平灭宁王之乱,立下不世奇功,自然于兵法之上少有人敌。而聂老太爷既然与王守仁“多有交往,言谈甚欢”,以才能而论,自然也不在王守仁之下。看样子聂家诸人虽然一直隐姓埋名,不过个个都不是自甘平庸之辈。他们灭了徐家之后,定然不甘心继续隐居于封门村之中,一定会出山做官,一显身手。这一家人都是野心勃勃之辈,隐忍了这么些年,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非弄得天下大乱不可。
。
一刀倾情 第1003章
厉秋风冷眼旁观,见这些人分工配合,搭架子的搭架子,绑木头的绑木头,虽然人数重多,做起事来却是进退有序,忙而不乱,显然此前已不知道练习了多少次,才会如此熟练。眼看着一座木城出现在后院,虽然城墙不高,却也甚是牢固。而且以铁板充当城垛,即便敌人以火箭来攻,木城却也不会被烧毁。可见纪定中筹划此事之时,想得极是周到。
陆家和赵家诸人见此情形,一个个脸色大变,心下又是吃惊,又是佩服。
聂老太爷见木城搭建得有模有样,微微一笑,转头对厉秋风道:“厉大人,这里已经没有什么事情了,咱们再到前院去瞧瞧罢。”
厉秋风点了点头,道:“老太爷筹划缜密,指挥若定,厉某佩服。”
聂老太爷摇了摇头,道:“厉大人谬赞了。此计原本是要对付徐家的,只是一直没有用上。咱们之所以不预先将木城立起,便是担心海贼派人混入城中,见城隍庙中立起了木城,知道咱们已经预做准备,便不会轻易进城。这几年百行花了一两万两银子,除了用来采办物料之外,还雇佣了修武县城内一千七百多民夫,在这城隍庙中练习了二十余次,这才能在半个多时辰内搭起木城。木城立起来之后,就算有数万敌军,几个时辰之内也攻不进来。”
他说完之后,便即走下了石阶。厉秋风跟在他身后,两人向前院走去。待穿过角门之后,看到前院的情形,厉秋风不由大吃一惊。
只见前院也已立起了木城,数百名民夫正在四处忙活,在木城顶端加固铁板。还有人将一捆捆的羽箭搬到了木城顶端,每隔不远便放上一座捆。而雷拳门、史家刀、碧云坞门下的弟子和帮众正在前院集结,一眼望去黑压压一片,几乎将整座前院都填满了。另外还有二三百名公差捕快也在院子中排成队伍,几名捕快头目正在喝斥众人不要乱动。
厉秋风见此心形,心下惊骇。这城隍庙规模虽然不小,只是现在涌进来上千人,登时显得拥挤不堪。他没有想到聂家谋划如此缜密,竟然在半个时辰之内,便将一座庙宇变成了一座坚固的堡垒。若是这上千人登上木城布防,别说几百名倭寇,就算是上万名野战大军,也别想轻易攻入庙中。
厉秋风心下暗想,想不到聂家如此厉害,眨眼之间便将城隍庙变成了堡垒。如此一来,只要能将倭寇拖上三四个时辰,待到了傍晚时分,华山、峨嵋、青城、峨嵋等江湖帮派便能赶到城外。到时咱们前后夹击,非将倭寇杀得片甲不留不可。
张百行正在院子中得意洋洋地指挥众人列队,见聂老太爷走了出来,急忙迎上前来,口中说道:“大伯伯,您还有什么吩咐?”
聂老太爷道:“百行,你为咱们聂家出了大力,事成之后,至少要给你一个知府做一做。”
张百行得意地一笑,道:“多谢大伯伯抬举。都是定中大哥的计谋,侄儿只不过是跑跑腿罢了。”
聂老太爷点了点头,道:“木城已搭建的差不多了,你安排人手到城上防守。待到倭寇的大头目进入庙中之后,便将庙门关闭。咱们在庙内围攻倭寇的头目,你和定南带人守住木城,多用弓箭杀伤敌人。待咱们杀了庙内的倭寇头目之后,便可转守为攻,杀出庙外,将倭寇尽数消灭。”
张百行道:“侄儿知道了。定中大哥定下此计之后,咱们在这城隍庙中已练习了几十遍,闭着眼睛也能做得丝毫不差。大伯伯尽管放心便是。”
聂老太爷道:“如此最好。你不必管我,去办你的事情罢。”
张百行答应了一声,便即转身走到史家刀、雷拳门和碧云坞诸人面前,将史念豪、杨子乔、蔡笑三人叫到了一处,低声吩咐了几句。史念豪等三人点了点头,回到各自的门人弟子面前发号施令。只见rén liu滚滚,众人按照各自帮派首脑人物的吩咐,分头登上了木城,随后蹲坐在铁板后面,静等敌人来攻。
张百行又将几名公差捕快的头目叫了过来,要他们守在院子中。随时监视木城上的情形,若是有人胆怯后退,便要上去拿人。
厉秋风见张百行发号施令,将守御之事布置得井井有条,心下暗想,自从自己到了修武县城之后,一直以为张百行是一个飞扬跋扈的傲慢小人。只不过此时见他处事缜密,绝对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庸人。厉秋风心下暗想,不只要提防纪定中等人,就连这个张百行,却也绝对不能轻视。
转眼之间,近千人登上了木城。剩下的公差捕快也纷纷散开,在院子中每隔一步便站着一人,紧紧盯着木城顶端。
聂老太爷转头对厉秋风道:“倭寇到了庙外,看不到庙内的木城。想来不会起疑心。他们的大头目进入庙中之后,咱们便关闭庙门,给他来一个瓮中捉鳖。留在庙外的倭寇若是想要冲进来救人,咱们便放箭射他们,不让他们靠近城隍庙。待咱们杀了倭寇的头目之后,便即冲出庙外,追杀倭寇。这些贼寇没了头领指挥,定然乱了阵脚,咱们便可趁机追杀。”
厉秋风听聂老太爷如此一说,心下倒有些惊疑。他原本以为聂老太爷和纪定中定下此计,是想利用倭寇先将陆、赵、杜三家除去。可是听聂老太爷的安排,要先将倭寇头目诱入城隍庙中,将其与大股倭寇隔开,然后在城隍庙内先将大头目杀掉,再除掉庙外的倭寇。只是如此一来,倒似聂家要与陆、赵、杜三家联手,与倭寇决一死战,与自己最初的猜测却是全然不同。
聂老太爷见厉秋风沉吟不语,接着说道:“厉大人,你瞧老朽这些手段,能有几分胜算?”
厉秋风这才回过神来,口中说道:“老先生高见,厉某只有佩服的份儿,哪敢对老先生的计谋说东道西?”
聂老太爷叹了一口气,道:“当年老朽在京城吏部做官,曾经有幸见过正德朝时的几位名将的风采。如后来平灭宁王之乱的王守仁。当年我在吏部做侍郎,王先生在兵部做主事,我与他多有交往,言谈甚欢。其时朝廷上下都知道他是一位博学之士,精通兵法,武功却也不弱,对他都极是佩服。但是提督军务太监张忠却认为王先生以文士授兵部主事,定然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夸夸其谈的白面书生,对王先生极为轻视。有一次兵部主持京城三大营阅兵,张忠亲临校场检阅。看到王先生随侍在侧,他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强令王先生当众射箭,想以此令先生出丑。却不料王先生弯弓搭箭,随手连发三箭,三箭皆中靶心,全军为之欢呼,令张忠十分尴尬。后来王先生消灭宁王叛军,不出两个月便枚平了一场动摇大明国本的大乱,绝非侥幸之事。若是王先生还在人世,岂容倭寇如此猖獗?”
厉秋风听聂老太爷提起了王守仁的事迹,心想这个老家伙狂妄之极。他这番话明面上推崇王守仁,骨子里却是自夸自赞。王守仁平灭宁王之乱,立下不世奇功,自然于兵法之上少有人敌。而聂老太爷既然与王守仁“多有交往,言谈甚欢”,以才能而论,自然也不在王守仁之下。看样子聂家诸人虽然一直隐姓埋名,不过个个都不是自甘平庸之辈。他们灭了徐家之后,定然不甘心继续隐居于封门村之中,一定会出山做官,一显身手。这一家人都是野心勃勃之辈,隐忍了这么些年,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非弄得天下大乱不可。
一刀倾情 第1004章
聂老太爷转头四处望了望,最后看着厉秋风道:“厉大人,依你所见,许大人现在是否已经进城了?”
厉秋风生怕被聂老太爷看出破绽,故意沉吟了片刻,这才开口说道:“许大人行事谨慎,他拿定了主意,轻易不会让下属知晓。是以眼下他是否已将锦衣卫各队人马聚于一处,厉某却也不知。”
聂老太爷点了点头,神情未变,不知道他是否失望。便在此时,只见庙门突然被人推开,纪定中大步走了进来。
厉秋风知道纪定中乃是聂家主事之人,以地位而论,只在聂老太爷之下。只见纪定中进门之后,身后跟了一大群人,络绎不绝地走进院子中。这些人有的挑着担子,有的抬着箱子,如同赶集的乡民一般。只不过人数虽多,却并无人说话,看上去倒有些诡异。
纪定中走到聂老太爷面前,躬身说道:“百行去和我说了之后,我便召集人手,准备了三天的干粮,料来已经足够了。”
聂老太爷点了点头,对纪定中道:“定中,这位厉大人,想来你们已经见过了罢?”
纪定中急忙对厉秋风拱手说道:“学生纪定中,参见百户大人。”
厉秋风漫不经心地还了一礼,道:“今日若是大功告成,阁下便不再是纪定中,而是聂定中了。以阁下的才学,日后飞黄腾达,自然不在话下。只怕到时候还要靠聂先生罩着厉某呢。”
纪定中一怔,随即摆手说道:“大人说笑了。学生不过是一介白丁,哪敢奢望什么飞黄腾达?”
只不过纪定中虽然嘴上这样说,脸上却有了几分得意之色。
聂老太爷道:“将干粮全部送入后院,小心看护。海贼不可小觑,万万马虎不得。咱们要做好了和他们打上几天的准备,免得到时候惊慌失措,坏了大事。”
此时挑担抬箱走入庙中的民夫已有一二百人。纪定中指挥众人将东西全都抬进后院。自己也跟着去了。张百行带着十几名聂家子弟,杀气腾腾地四处巡视,不时喝斥叫骂不听招呼的手下。
聂老太爷和厉秋风闲聊了几句。此时天空乌云密布,风愈发大了起来,不时飘下几片雪花。聂老太爷叹了一口气,对厉秋风道:“厉大人,老朽当年在京中吏部做侍郎,也遇到过不少大事,可从来没像今日这般忐忑过。厉大人能否给老朽交个底,到了危急关头,锦衣卫是否能够出手相助?”
厉秋风心想锦衣卫现在到了何处,我自己都不知道,又如何能给你打包票?但是他知道此时万万不可露怯,否则聂老太爷若是知道自己失了外援,非得先对自己下手不可。这个老家伙虽然不懂武艺,可是他心如毒蝎,诡计多端。自己还要利用他来对付倭寇,眼下绝对不能和他翻脸。是以厉秋风道:“聂老太爷尽可以放心。锦衣卫忠于皇帝,剿灭倭寇,自然是义不容辞之事。只要倭寇围攻城隍庙,许大人一定会带领锦衣卫前来相助。到了那时,咱们内外夹攻,定然要将倭寇杀得片甲不留。”
聂老太爷道:“如此最好。其实以咱们目前的人手,要对付倭寇,却也不是什么难事。不过若是锦衣卫可以援手,咱们必然士气大振,与倭寇对战,便更有把握。”
聂老太爷话音方落,只听得身后脚步声大起,不由转过头去,却见是那些搬运东西的民夫从后院角门处快步走了出来。想来已将干粮等物放置妥当,正要离开城隍庙。聂老太爷眼看着这些人走出了城隍庙,口中说道:“定中早就做了筹划,十几天前,便已备齐了足够一千人食用三天的干粮,每三天更换一次。原本打算今天晚上偷偷运进城隍庙,想不到倭寇提前发动阴谋,咱们也只好将干粮急着运了进来。看样子倭寇的大头目极有心机,提前的时间不早不晚,存心要打咱们一个措手不及。”
厉秋风正想说话,却见纪定中带着几个人从后院走了过来。待他到了聂老太爷面前,笑道:“后院已安排妥当。赵家和陆家一共有九十七人,加上咱们聂家五十二人,足以对付倭寇的大头目。”
聂老太爷点了点头,道:“大伙儿要沉住气,不要慌张,没有我的号令,不得莽撞动手。”
厉秋风心下暗想,若真是柳生宗岩亲至,你们这些家伙虽然人数不少,只怕也不是他的对手。好在城隍庙现在已变成了一座堡垒,木城上史家刀、雷拳门和碧云坞的门人弟子武功虽然没有什么了不起,不过近千人一起放箭,就算柳生宗岩武功再厉害,只怕也无处可逃。虽然手段不大光明,不过对付这些倭寇,正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不必讲什么江湖道义。
厉秋风思忖之际,姓陆的黑袍人,还有姓赵的灰袍老者也都到了前院,随后张百行又将史家刀掌门人史念豪、雷拳门掌门人杨子乔、碧云坞坞主蔡笑也都叫了过来。聂老太爷对众人说道:“各位都是咱们封门村五家的子弟和旁支,打断骨头还连关筋。今日是咱们五家数百年来最重要的一天。只要咱们上下一心,联手灭了海贼,咱们五家人就不必再隐姓埋名,可以扬眉吐气。到时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岂不快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