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一刀倾情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安喜县尉
徐承宗道“厉大人回转城内之后,立即搬出城隍庙,免得咱们袭杀聂、陆、赵、杜四家之时,混战之中伤到了厉大人。只要四家授首,徐某便会对付倭寇,管叫他们走不出修武县城。厉大人可将此事禀报给阳大人,请他老人家带领锦衣卫藏在城隍庙左近。待倭寇中计之后,死伤惨重之时,阳大人便可率领锦衣卫出来收拾残局。这头份功劳,自然非阳大人和厉大人莫属。”
厉秋风道“徐大人思虑周全,在下佩服。不过你耗费这么多心血,忍辱负重,难道只是为了除掉聂、陆、赵、杜四家,自己不想得到任何好处吗?”
徐承宗正色说道“我徐家与封门村五家仇深似海,能将这五家除去,便是徐某最大的心愿。”他说到这里,略停了停,看了厉秋风一眼,接着说道“何况徐某周旋在聂、陆、赵、杜四家与倭寇之间,如履薄冰。聂家那个老不死和倭寇首领都是极精明之辈,或许事情没有办成,徐某便死在这两伙人手里,还会想什么好处?徐某只求能够报仇,生死已置之度外,从来没有想过事成之后会怎么样。此事若是能够办成,徐某侥幸不死,便会寻一处人迹罕至之处隐居,了此残生。若是死在封门村四家或是倭寇手中,徐家血脉至此断绝,徐某也没有什么遗憾之事。是以厉大人不要怀疑徐某此举是为了功名富贵,尽管放心便是。”
厉秋风点了点头,道“既然徐大人心意已绝,厉某便暂时从权。不过厉某还有一事想请教,不知道徐大人是否能够如实相告?”
徐承宗道“厉大人有话尽管说便是,徐某若是知道,自然会说与你听。”
厉秋风道“咱们从洛阳一同赶赴修武县城之时,途中还曾遇到过倭寇截杀。但是待厉某从云台山回到修武县城,倭寇却神秘消失,再也不见踪影。而修武县城内种种事端,却又与倭寇密切相关。依照徐大人所说,倭寇此番大举西来,人数自然不少。这么多人要隐藏踪迹,那是极难之事。数日之前,纪定中设计击溃了被倭寇收买的邪道帮派,倭寇痛失一臂,却仍然没有现身。是以厉某想请问徐先生,倭寇到底躲藏在什么地方?”
徐承宗摇了摇头,道“实不相瞒,这也是徐某最为不解之处。自从徐某到了修武县城之后,那个神秘的老者就再也没有出现。派来与徐某联络之人每次都不一样,有老有少,有男有女。他们出其不意地出现,然后神秘消失,个个都是武功极为厉害之辈。徐某也想知道倭寇大队人马到底藏在何处,只不过那些人半点口风都不露,每次只是吩咐徐某做事,然后转身便走。”
厉秋风道“徐大人连倭寇来了多少人,藏匿在何处都不知道,又怎么能对付得了他们?”
徐承宗道“这个厉大人尽管放心。此事就像猎人打猎,不管野兽来了多少,只需挖好陷阱,弯弓搭箭,静待野兽到来便可。”
厉秋风见徐承宗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虽然担心他过于托大,只是仔细想想,就算自己追问,只怕此人也不会细说。眼下情势紧迫,不能在此地耽搁太久。是以他点了点头,道“只愿上天保佑,徐大人之计能够大功告成。”
徐承宗道“厉大人回去之后,最好不要再回城隍庙,找一个隐密的地方先安顿下来,坐等咱们的好消息罢。”






一刀倾情 第九百九十七章
厉秋风道“厉某出城,是为了暂时避开聂家的耳目。因为出来得匆忙,还有一些随身的东西须得取回,是以城隍庙还是要回去瞧瞧。”
徐承宗道“眼下已是二更天,距离天明不过两三个时辰。厉大人要回转城隍庙,倒可以睡上一会儿。只是天明之后,须得尽快离开城隍庙,免得咱们袭杀聂、陆、赵、杜之时,误伤到厉大人,那可就不好了。”
厉秋风哼了一声,道“徐大人尽管放心便是,厉某回去取了东西,若是没有其它事情,自然会尽快离开城隍庙。何况厉某也急着要赶去见阳大人,将此事详细禀报,静候他老人家拿主意。”
徐承宗道“如此最好。徐某先行告辞,厉大人万事小心。”
他说完之后,冲着厉秋风一拱手,转身便向北走去。只是走出数步,他又停下了脚步,转身对厉秋风道“今日很是奇怪,有一伙人一直盯着徐某。初时徐某不知道这些人是什么来路,是以没有揭露这伙人。后来徐某到城隍庙想要面见厉大人,这伙人紧随在徐某身后。徐某到了城隍庙前之时,发现有聂家的人守在门前,徐某无法进庙,只得在城隍庙外逡巡。后来寻了一处无人的巷子,将跟着我的三个人点倒在地。徐某瞧着这三人倒有些面熟,似乎见过几次,只是叫不上名字。若是徐某猜得不错,这三人应该是厉大人派来监视徐某的罢?”
厉秋风听徐承宗如此一说,心下暗想,梅大力和他手下那帮徒弟倒还算卖力气,只不过这些人武功太过低微,自然不是徐承宗的对手,被他戏弄擒获,却也不是什么稀奇之事。念及此处,厉秋风点了点头,道“不错。这些人都是梅大力的徒弟,厉某要他们盯紧了徐大人,看看你是如何与倭寇联络的。”
徐承宗叹了一口气,道“徐某自以为巧计得售,想不到还是被厉大人瞧出的端倪。”他说到这里,看了厉秋风一眼,接着说道“我点中那三个家伙之时,只用了五成功力,六个时辰之hou xué道自然解开,于三人无害,厉大人不必担心。”
厉秋风点了点头,道“多谢徐大人手下留情。徐大人真够大胆,明知道城隍庙中尽是聂、陆、赵、杜四家的首脑人物,还敢到庙中去找厉某。”
徐承宗道“这些人以为徐家已经覆灭,个个志得意满,防备之心少了许多。徐某又隐藏得极深,他们不晓得徐某的身份,却也是平常之事。厉大人今日身份已然暴露,徐某身为修武县县丞,去拜见锦衣卫百户大人,聂家那些人也不会有什么猜疑。只不过守在庙门口的那个聂定南武功不弱,为人阴险,是以徐某才没有闯进去。后来徐某将那三人点倒之后,便想着待庙门前的小贩都离开之后,再去找厉大人。恰好我前往城隍庙之时,竟然看到厉大人走了出来。我生怕聂家派人跟着厉大人,便没有立时上前与厉大人说话,而是站在路边一处烧饼摊前,背对着大街。厉大人走过去之后,我跟在后面。不过我知道厉大人武功高强,不敢跟得太近,只得远远尾随,和厉大人一前一后,一直到了这里。”
厉秋风心想徐承宗说得轻松,其实他自然知道聂家诸人个个狡诈,只不过事情已经到了紧要关头,而自己又突然露出了锦衣卫的身份。徐承宗和倭寇就要大举围攻城隍庙,但庙中出现了锦衣卫,对徐承宗和倭寇的计划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因此他不顾危险,连夜赶到城隍庙要说服自己。可见徐承宗已是志在必得,一定要将聂、陆、赵、杜四家除之而后快。自己原本以为只要周旋于封门村四家和倭寇之间便可,想不到徐承宗竟然另成一股势力,自己要对付这三伙人,而剩下的时间已然不多,是非成败,只怕自己连三成把握都没有。
徐承宗又和厉秋风客套了几句,便即先行离开。厉秋风待他走远之后,这才慢慢走向修武县城。待他回到城隍庙中,已是三更天了。厉秋风心想自己走回到厢房之中,后院各个屋子之中只怕都有人盯着自己。是以此时若是离开,聂老太爷立时便会怀疑自己另有所图。好在距离天明已然不久,倒也不必急着离开。是以厉秋风换了一身干净衣衫,和衣躺在床上,不久便即沉沉睡去。
厉秋风心中有事,睡得并不踏实。短短一两个时辰,竟然数次从梦中惊醒。待他最后一次醒来,窗外仍然是一片漆黑。厉秋风在屋中踱了几圈,又凑到门口,从门缝中向外窥探。只见院中虽然仍是黑漆漆一团,不过天空已经微微有些发白。厉秋风思忖了片刻,将枕头下的银子包好,放入怀中,这才推开屋门,径直向前院走去。
他知道后院各处房屋虽然一片静寂,但是聂老太爷定然已安排下了守夜之人。只要自己推门走出,立时便会被人发觉。与其畏首畏尾,倒不如堂堂正正地走出去。
厉秋风穿过角门,一直走到前院。却见院中上百盏灯笼已大半熄灭,但是仍有几盏灯笼发散着幽光,在略有些光亮的天空之下显得颇为怪异。
厉秋风走到大门口,突然想起了庙祝搬到了正殿歇息。他心中暗想,徐承宗说午时之前,倭寇便会大举进攻。庙祝和那老仆不懂武功,若是城隍庙中混战一起,两人非得惨死在倭寇刀下不可。念及此处,厉秋风又转过身来,大步向正殿走去。此时东方的天空已微微有些发白,厉秋风知道时候已然不早,须得抓紧时间。是以他到了大殿门前之后,并没有敲门,而是伸手推动大门。但是殿门已然上了门闩,厉秋风用力一推,只听“喀”的一声闷响,两扇大门向内动了动,却没有打开。
厉秋风一怔,正想着呼叫庙祝开门之时。只听庙祝在殿内颤声说道“是、是谁……”
厉秋风沉声说道“是我。”
片刻之后,只听“吱呀”一声,殿门已被人拉开。只见庙祝披着袍子,手里拿着一根蜡烛,战战兢兢地站在屋内。老仆则缩在庙祝身后,一脸惊恐地看着厉秋风。
厉秋风见两人如惊弓之鸟一般,知道两人心下害怕,急忙开口说道“两位不必惊慌,我不是恶人。”
庙祝见面前站着的真是厉秋风,倒松了一口气,急忙将厉秋风让进大殿,口中说道“大爷这么早便起来了,小人真是该死,竟然睡过了头,没去给大爷准备早饭。”
厉秋风住进城隍庙已有月余,却从来没有走进大殿细细察看。只见大殿正中立着城隍娘娘的神像,高两丈余。神像前的供桌上摆满了供品,另有两个高高的烛台分别放在供桌两端。厉秋风听徐承宗说过这神像是依照花蕊夫人的容貌雕塑而成,不由抬头仔细观看。只见城隍娘娘凤冠霞帔,面如满月,神态安详。只不过目光中隐隐有怜惜之意,直向大殿外面望去。
厉秋风盯着神像看了片刻,又向供桌左右望去。却见两侧各自摆放着五六个蒲团,两床被子胡乱堆放在蒲团上。想来庙祝和那老仆搬到大殿之后,晚上便睡在蒲团之上。他见庙祝和老仆都是一脸惊慌的神情,心想这两人若是知道天亮之后,倭寇随时都会攻进城隍庙中,只怕当场就会吓死。是以厉秋风咳嗽了一声,对庙祝说道“老兄,有一件事情我必须说给你听。天光大亮之前,你们二位必须要离开城隍庙躲得越远越好。此事关系甚大,信与不信,全在二位一念之间。”





一刀倾情 第九百九十八章
庙祝和老仆吓得浑身发抖,几乎要瘫倒在地上。
厉秋风道“外面的传说你们也听说了。实不相瞒,我确是从京城到修武县查案的京官。今日城隍庙中难免有一场腥风血雨,两位想要活命,现在就离开这里。等到大乱一起,两位就是想逃,只怕也逃不了了。”
厉秋风话音方落,只听“扑通”一声,却是那老仆眼前一黑,竟然一头栽倒在地上,就此晕了过去。
庙祝见老仆倒地,吓得身子晃了几晃,险些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好在他胆子要比老仆大上不少,强自撑着没有倒下。只不过嘴角抽搐,面色惨白。片刻之后,只听他颤声说道“大人,您、您不是在和小人开玩笑吧?”
厉秋风沉声说道“你看我像在和你开玩笑吗?你们二人现在赶紧离开,留在这里,必死无疑。”
庙祝紧咬牙关,呆立片刻,右脚一跺,口中说道“好罢,小人信了大人。只是小人还有许多钱物尚在庙内,这、这可如何是好?”
厉秋风知道这庙祝最爱钱财,在这城隍庙中做了十几年庙祝,想来香火钱没少捞。因为自己一句话便要撇家舍业逃了出去,庙祝自然不会甘心。念及此处,厉秋风道“老兄,钱没了还可以赚,命若是丢了,钱再多也是别人的。何况老兄只是出去暂避一时,过上日,事情了结之后,你老兄还是城隍庙的主事之人。”
庙祝这才略略放心,对厉秋风做了一个揖,口中说道“既然大人做主,小人这就离开城隍庙便是。”
他说完之后,转身从拱桌上拿起了一杯隔夜的茶水,猛然向昏倒在地的老仆脸上泼了下去。那老仆被冰凉的茶水在脸上一激,shēn yin了两声,这才睁开了眼睛。庙祝将他从地上强拉硬扯起来,对厉秋风道“大人,小人这就走了。大人可要多保重,咱们过几日再见。”
厉秋风眼看着庙祝和老仆相互搀扶,踉踉跄跄地走出了庙门,这才关上了殿门,缓步走到院子中。他穿过院子,一直走到庙门前,正要伸出左手推开庙门,倏然停下了脚步,左手慢慢收了回来。
只听身后有人说道“厉大人,这么早便要出门,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
厉秋风缓缓转过身去,却见聂老太爷和聂定南已自到了院子中。聂老太爷双手笼在大袖之中,脸上似笑非笑,眯缝着眼睛,饶有兴趣地打量着厉秋风。聂定南站在聂老太爷身后,恭恭敬敬地垂手侍立。
厉秋风沉声说道“一大早天色阴沉,只怕要有一场大雪。厉某一时兴起,想要到街上走走,待到大雪飘起之时,看看这修武县城的雪景,也不枉到河南走了一遭。”
聂老太爷微微一笑,道“厉大人好兴致。不知道老朽昨晚拜托厉大人之事,办得怎么样了?”
厉秋风见聂老太爷一副有恃无恐的模样,心下一动。他原本要离开城隍庙,藏在左近,静观倭寇与聂、陆、赵、杜四家火拼。待柳生宗岩露面之后,再找机会斩杀了此人。只要柳生宗岩一死,倭寇必然大乱。到了那时,合众人之力,便可将倭寇一鼓俱歼。至于聂、陆、赵、杜四家与徐承宗之间的恩恩怨怨,厉秋风并不想插手。只要倭寇溃败,这五家想打尽管打去,反正与自己也没有什么干系。
只不过他见聂老太爷这副模样,没有丝毫大事临头的紧张模样,心下不由暗想,聂家诸人个个狡诈多计。即便聂老太爷不知道倭寇今日就要动手,但是明日便是花灯节的正日子,聂老太爷岂会没有丝毫防备?我离开城隍庙作壁上观,倒不如留在庙中,更能看清倭寇的阴谋。
念及此处,厉秋风沉声说道“聂老太爷尽可以放心,话我已带到了。”他说到这里,故意停了片刻,这才接着说道“不过许大人的回话,恐怕要让聂老太爷失望了。”
聂老太爷面不改色,脸上仍然微有笑意,一字一句地说道“厉大人将话带过去,便是替老朽办了一件大事,怎么会失望?”
厉秋风缓步走回到院子中,一直到了聂老太爷身前两丈处。聂定南身子微微一动,右手已然握住了剑柄。
厉秋风停下了脚步,道“许大人说了,倭寇大队人马都在东南沿海一带,即便潜入修武县城,也不过是小股匪徒,掀不起什么大浪。你们聂、陆、赵、杜四家高手如云,要对付这些小毛贼,自然不在话下。”
厉秋风原本以为自己说完之后,聂老太爷定然难掩沮丧。哪知道聂老太爷只是微微一笑,道“许大人能给一个回话,足见他给足了咱们面子。厉大人受累了,老朽感激不尽。”
这一下倒大出厉秋风意料之外,他没有想到聂老太爷城府之深,竟然到了如此地步。原本以为自己掌握了主动,却没有料到聂老太爷轻轻一句话,便将自己挤兑得无言以对。
只听聂老太爷接着说道“厉大人一去一回,用了大约一个半时辰。想来许大人距离城池不过十五里。一旦城中狼烟升起,许大人带人赶到城隍庙,半个时辰足矣。是以老朽不只不失望,反倒暗自窃喜。”
厉秋风心下一凛,暗想这个老家伙好生厉害,竟然凭着自己昨夜外出花费的工夫,猜测出锦衣卫藏在城外,而且距离城池不远。只不过这个老家伙没有想到自己故意出城兜了一圈,压根没有去见许鹰扬。他心中的如意算盘只怕要落空了。
他转念又想,聂老太爷巴不得锦衣卫插手,徐承宗却一心要让锦衣卫袖手旁观。这两伙人都盼着自己能够替他们与锦衣卫搭上话,却不晓得自己压根见不到锦衣卫的人影。不过这样倒好,自己便有了周旋的余地。
聂老太爷见厉秋风沉吟不语,只道自己一番话震住了此人,心下不免有些得意。暗想这小子年纪轻轻便做了锦衣卫的百户,不过毕竟见识浅薄,只能被自己玩弄于股掌之上。眼下徐家已除,只待利用倭寇除掉陆、赵、杜三家,聂家便可光明正大地走出封门村。到了那时,凭借聂家子弟的才学,还有千阴洞中的金银珠宝,聂家的杰出人物不只可以坐上督抚的位子,就算做到内阁阁老也不是什么难事。自己虽然年纪已老,不过能够看到聂家名震天下,却也不枉此生了。
聂老太爷想到这里,只觉得通体舒泰,不由打了一个哈哈,对厉秋风道“老朽知道许大人的意思,是想让咱们与倭寇先打一个你死我活,再由锦衣卫出面收拾残局。咱们聂、陆、赵、杜四家虽然都是山野草民,不过对朝廷十分忠心。消灭倭寇,原本就是咱们应尽之责。许大人说咱们四家高手如云,那是给咱们脸上贴金了。不过四家凑在一处,也有千八百号人,要对付倭寇,却也并非难事。厉大人若是见到许大人,请他尽可以放心。咱们一定竭尽全力,斩杀倭寇,为朝廷立功。只要许大人带人给咱们站脚助威,老朽便已经感激不尽。”
厉秋风见聂老太爷如此精明,心下倒也佩服,拱手说道“聂老太爷不愧是四家之首,有如此见识,实在令人叹服。”
聂老太爷摇了摇头,道“厉大人说得哪里话来,老朽胡言乱语罢了,倒叫厉大人见笑了。厉大人既然要出门,咱们就不碍着大人了。中午老朽备了一桌酒席,请了洛阳知府韩大人,修武县知县黄大人。若是厉大人无事,不妨也赏老朽一个面子,和几位大人喝上几杯,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一刀倾情 第九百九十九章
厉秋风听说聂老太爷要请客,请的又是黄崇和韩去思,心下暗想,聂家耗费如此心血,甘冒奇险,想要借用倭寇之力,消灭陆、赵、杜三家。正所谓宴无好宴,聂老太爷这杯酒可不好喝。是以他沉吟片刻,这才开口说道“我这次奉命办差,并没有知会河南巡抚衙门,洛阳知府衙门和修武县知县衙门。若是与韩大人、黄大人等各位大人把酒言欢,未免有些尴尬。聂老太爷的好意我心领了,待我办完差后,再与聂老太爷和各位大人喝上一杯,却也不迟。”
聂老太爷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咱们就不打扰厉大人了。老朽告退,请大人见谅。”
聂老太爷说完之后,向着厉秋风拱了拱手,便即转身离去。聂定南跟在聂老太爷身后,两人一前一后,直向角门走去。
此时天空已朦朦亮了,院子中最后几盏灯笼也在不知不觉之间先后熄灭了。厉秋风虽然已打定了主意要留在城隍庙中,但是方才已经说了要到外面走走,自然不能马上回转厢房之中。是以他见聂老太爷和聂定南走进了后院,自己转身出了庙门,信步向西走去。
只是他刚刚走出不远,却见迎面一群人急三火四地赶了过来。待这伙人走到他面前,厉秋风不由一怔,却见对面为首那人正是万从云。万从云也认出了厉秋风,先是面露惊讶之色,随即一脸堆笑地迎上前来,口中说道“厉大人,咱们正要到城隍庙去找您,想不到在这里居然遇见了您老人家。”
万从云说完之后,恭恭敬敬地单膝跪地,给厉秋风施了一个大礼。万从云这一跪拜,身后十几名徒弟也纷纷跪了下去。有两三个粗鲁之辈,不晓得礼数,只是见到师父和一众师兄弟跪了下去,两人竟然双膝跪倒,“砰砰砰”连磕了三个响头。
厉秋风听万从云不再称呼自己为“厉统领”,而是叫自己“厉大人”,知道这人认准了自己是京城来的大官,这才会行此大礼。他急忙抢上两步,将万从云从地上扶了起来,口中说道“老兄何必如此多礼?咱们可以称得上是患难之交,如此多礼,倒显得生分了。”
万从云被厉秋风扶了起来,恭恭敬敬地说道“小人哪敢和大人平辈论交?能替大人办事,是小人前世修来的福气,大人万万不可折杀小人。”
厉秋风懒得再与他掰扯这些小事,知道万从云若是吹捧下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是以急忙抢着问道“天还没亮,老兄就要找我,难道出了什么事情不成?”
万从云这才想起了自己赶来的目的,一拍大腿,口中说道“是是,小人险些忘了正事。厉大人,昨天晚上,梅大力这个王八蛋有几个徒弟不见了,他带人找了一夜,才在马家巷中找到了这几个人。听说这几个人被人打得鼻青脸肿,连他们的老娘都认不出来。老梅这人心胸最是狭窄,最爱迁怒于人。若是换作往日,他一定会怀疑是小人和巴玉岩做了手脚。可是这次他徒弟吃了这样大的亏,老梅竟然没有来找小人生事,当真让人想不通。”
厉秋风知道徐承宗昨晚点倒了梅大力的徒弟,听万从云说这几人已经获救,倒放下了心。万从云说完之后,厉秋风道“你来找我,便是为了这件事吗?”
万从云摇了摇头,道“还有一件事,只怕要比此事重要的多。小人听从厉大人吩咐,派人监视住在城北那伙人。与前几日啸聚于城北的那些江湖人物不同,这些人住下之后,极少出门,行踪颇为诡秘。但是就在昨天下午,小人的徒弟们发现这些人突然开始活动起来。他们不但彼此串起了门子,而且有些人不知道从哪里拿出了刀剑兵器,不知道有什么图谋。“
厉秋风知道聂、陆、赵、杜四家的首脑住在城隍庙中,其余子弟则聚居在城北。聂老太爷驭下极严,为了不引起别人注意,一定约束四家子弟不得飞扬跋扈。若是城北的四家子弟毫无顾忌的拿出了刀剑,毫无疑问是聂老太爷下了命令。也就是说,聂老太爷已经知道倭寇即将大举来攻,这才要四家子弟做好准备。只不过聂老太爷不知道倭寇和徐承宗已然商议妥当,要在花灯节前一日动手。如此一来,聂老太爷虽然有所防备,只怕也要被倭寇打一个措手不及。
1...455456457458459...5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