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倾情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安喜县尉
“少年知道陆老太爷心狠手辣,若是察觉花蕊夫人逃走,必然在整个封门村到处搜查,花蕊夫人仍然要落到陆老太爷的手中。是以他仔细想想,又将花蕊夫人送回到千阴洞内一处极隐秘的小洞中,嘱咐她千万不要出去。自己回到村子中,装作若无其事的模样到千阴洞外看热闹。
“这场大火烧了一日一夜。直到大火熄灭之后,又过了几个时辰,陆老太爷方才下令打开石室洞口。其时石室之内黑烟四起,石壁兀自热得烫手。陆老太爷挑了十几名村民,要他们到石室内仔细查看,是否还有人活着。这是极危险的任务,陆老太爷挑的都是赵、聂、花、杜四家中被他讨厌的族人。那少年是杜家的子弟,因为一向顽劣,陆老太爷对他极其厌恶。是以少年也被陆老太爷选中,跟着十几名村民一起到石室中查看。
“大火烧了一日一夜,除了三四人的尸体尚能看出人形,其余十七八人的尸体已然化为灰烬。洞内怪味熏天,中人欲呕。几名村民连惊带吓,又吸入了洞内的黑烟,竟然晕了过去。少年趁人不备,将倒在石室通往千阴洞入口前的那两人拖到了石室中间,这样便无人怀疑有人从洞口逃进了千阴洞中。那两人的尸体已被大火烧得七零八落,少年没费什么力气,便将尸体拖走。
“这些村民连滚带爬地出了石室之后,便将里面的情形说给陆老太爷等人。五家的族长听说花蕊夫人等都被烧成了灰烬,心下大喜。吩咐少年等人留在洞口,待洞内彻底凉下来之后,便将石室打扫干净。
“只是当天晚上,一名进入石室内的村民突然患了急病,病中胡言乱语,大叫‘饶了我罢’,天不亮就死在了家中。第二日上午,又有两名进入石室内的村民暴病而亡,死前都曾大喊有冤魂索命,死状极其恐怖。陆老太爷等人要害死花蕊夫人之前,只说这些人是山外的响马,想要夺取封门村,杀死全村村民。众村民信以为真,这才铁了心要将花蕊夫人等害死。只是看到这三名村民死得如此凄惨,以为花蕊夫人等化为厉鬼要来报仇,整个封门村立时陷入一片恐惧之中。
“陆老太爷等人虽然不信鬼神,只是眼看着三名村民暴毙,心下也有些惊疑不定。花家的族长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被烧死在石室中的那些人的尸体和骨灰绝对不能留在村中,免得他们作崇害人。须得将尸体和骨灰连同洞内的所有物事全都运出山外,方可安村民之心。陆老太爷没有法子,只得点头同意。
“五家族长商议之后,又挑了十几名村民,要他们清理千阴洞石室内的尸体、骨灰和其它物事,全部用马车运往山外掩埋处置。只是众人此时都深信被烧死的二十多人变了厉鬼,吓得紧了,谁都不敢进入洞内。少年正愁无法将花蕊夫人送出山外,此时却想出了一个好法子。他大着胆子进入洞内,将尸体、骨灰等物事一件一件地搬了出来,放到马车之上,一直运到山外去了。众村民巴不得有人替他们做这件事,又怕招惹鬼魂报复,都躲得远远的。村口石洞两端的守卫也知道了此事,看到少年赶着马车经过,如同见到了到阳间来索命的黑白无常一般,谁也不敢上前搜查。
“少年借此机会,在运送石室内物事的第二天晚上,将花蕊夫人从千阴洞中偷偷带了出来,藏在了马车上,用木头等物盖在花蕊夫人身上,又蒙了一块破布,有惊无险地将花蕊夫人带出了封门村。两人下山之后,少年将花蕊夫人送在山脚下一处石窝之中,又给了她一袋干粮,要她赶紧逃命。花蕊夫人却说费骏一定会回来找她,恐怕会被陆老太爷等人害死。少年无奈之下,只得要花蕊夫人暂时在石窝中等他。他独自回转封门村中,若是费骏赶回来,他便要想法子将费骏也救了出去。”
。
一刀倾情 第九百九十四章
厉秋风听到这里,忍不住问道“这少年是什么人,为何要拼死救出花蕊夫人?”
徐承宗叹了一口气,道“当年费骏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只是两人在封门村中之时,一直急着逃走,便没有询问缘由。待逃到了村外,费骏才开口询问。原来那少年是封门村陆、赵、聂、杜、花五家中的杜家的子弟,自幼顽劣,招人厌恶。其时陆家在五家之中最为强势,陆家子弟也是日渐骄横,在村子中横行无忌。这少年却不买陆家子弟的账,因此经常被陆家子弟打得鼻青脸肿。花蕊夫人和费骏等人到了封门村之后,费骏便即下山去救费宫娥。恰好那日少年又惹了陆家子弟,陆老太爷借机将少年绑在村中一棵大树上,抽了他十几鞭子,不许给他喝水吃饭。少年挨了鞭子,腹中又饥渴之极,已是奄奄一息。恰好被花蕊夫人看到,便将他放了下来。问明事情缘由之后,花蕊夫人亲自向陆老太爷求情。其时陆老太爷正在谋划要将花蕊夫人等尽数害死,为了迷惑花蕊夫人,便答允了花蕊夫人的请求。少年这才捡回了一条命。他对花蕊夫人十分感激,知道了陆老太爷等人的阴谋之后,这才舍命相救。这少年在家中排行老四,因此封门村的村民都叫他杜小四。
“杜小四安顿好花蕊夫人之后,又回转到封门村。因为他奉了陆老太爷等人之命,要将千阴洞的石室打扫干净,因此村口石洞的守卫见他回来,都没有什么怀疑,便将他放回村中。结果他回来的当天,费骏也从山外赶回,而且身受重伤,被送入悬崖边缘的石屋之中。陆老太爷等人原本想将费骏杀死,不过花家的族长却说费骏等人来历不明,随身携带的珠宝之中还有皇家之物,说不定另有宝藏。反正此人已经身受重伤,不如给他服下毒药,然后逼他说出实情,说不定能够再发一笔横财。陆老太爷等人贪婪之极,纷纷点头称是。杜小四恰好藏在石屋旁,想要救出费骏,听到了陆老太爷等人的阴谋。是以趁着看守费骏之人去取药之时,溜进石屋之中提醒费骏不要喝药。后来他又趁两名看守不备,将两人打晕了过去,这才将费骏救了出来。
“杜小四带着费骏一路逃到石窝之中,与花蕊夫人汇合。两人相见,已是恍如隔世。花蕊夫人听说孟昶被毒死,费宫娥自杀,心下大痛,忍不住放声痛哭。费骏想到妹妹惨死,二十几名师兄弟更是丧命于大火之中,也是心痛之极。杜小四急忙劝说两人,此处离封门村太近,陆老太爷若是发觉费骏逃走,立时便会派人追杀,须得尽快离开这里,走得越远越好。”
徐承宗说到这里,略停了停,这才接着说道“后来的事情就没什么说的了。三人一路向南逃走,一直逃到了江南,找了一处隐秘之地隐居了下来。不久之后,花蕊夫人发觉自己已然怀有身孕。后来生了一个男孩,便是孟昶的儿子。但是花蕊夫人担心宋帝派人追杀,便给这个孩子以徐为姓。费骏因为自己的师兄弟惨死在封门村中,无颜回到蜀地去见自己的师父,便留在了江南。他将自己一身武艺尽数传给了杜小四和花蕊夫人之子。待徐姓孩子长到十六岁之时,花蕊夫人便将自己的来历说给了他,并且讲述了封门村陆、赵、聂、杜、花五家的恶行,要他练成武艺之后,一定要报此大仇。
“不久之后,费骏病故。没过几年,花蕊夫人也去世了。徐姓孩子和杜小四谋划报仇,藏在封门村外,杀了不少封门村的人。但是毕竟只有两人,结果被五家设计伏击,杜小四战死,徐姓孩子逃了出来。经此一战,他对封门村五家更为痛恨。而封门村五家也发觉费骏逃走之后并未死去,而是派了一个姓徐的回来报仇。双方的怨仇自此结了下来,一直延续了数百年。其间双方为了消灭对手,无所不用其极。手段之狠毒,闻之令人色变。而我便是徐家的子弟之一。数月之前,封门村突然大举围攻咱们徐家。徐家人伤亡惨重,几乎尽数战死。其时我在福建青湖县知县衙门做刑名师爷,没有回到老家,倒逃过了一劫。你见过的那个于承嗣,本名叫作徐承嗣。他虽然年轻,武功却甚是了得,又心狠手辣。当日徐家被围,他杀了十几名敌人,眼见敌人势大,不能硬拼,便躲在尸体堆里,这才逃了一条性命。
“他到福建找到我,告诉我徐家中了敌人的诡计,几乎全族被灭。这等血海深仇,我自然不能不报。我和徐承嗣商议如何报仇,突然有一个老人找上门来。我们以为是封门村的杀手赶来要取我们二人的性命,便与他动起手来。没有想到这老人武功奇高,高到了我们想都不敢想的地步。我和徐承嗣越打越怕,想不到世间竟然有如此武功高手。正想着夺路逃走,但是只打了二十几招,我俩便被他打倒在地。”
厉秋风听徐承宗说到这里,立时猜出这老人定然是柳生宗岩无疑。却听徐承宗接着说道“其时我以为落到这个老家伙的手中,这条命定然保不住了。我这条命丢了不算什么,只不过大仇未报,而徐家数百年的血脉,至此而绝,心下自然不能释怀。那老人却并没有下手杀掉我和徐承嗣,而是要和我们做一笔交易。他说可以助我们除掉封门村聂、陆、赵、杜四家,只要我们按照他的计谋去做便可。初时我和徐承嗣不敢相信天下有这等好事,后来听他细说究竟,原来这人竟然是海贼的头目。封门村四家利用海贼对付徐家,事成之后,不仅不支付事先说好的银子,更是过桥抽板,想将海贼消灭。是以这老人便找上门来,要与我和徐承嗣联手,灭了封门村四家。
“我和徐承嗣已是必死之人,没有想到天降良机,不仅可以逃得性命,而且能够报此血海深仇,自然满口答应。我与那老人商议灭掉封门村四家的计谋。老人说一切他已安排妥当,我只须混入修武县城,做他的内应便可。他说徐州知府衙门一名师爷花了银子,不日将到修武县去做县丞。我可以在路上将此人除掉,夺了他的公文,冒充此人前往修武县。有了县丞的身份做掩护,做起事来便方便了许多。
“其时我对这老人的来历虽然还有所怀疑,但是徐承嗣报仇心切,催促我赶紧答应下来。无奈之下,我只得答应了老人。其后我与徐承嗣在路上劫住了前往修武县城赴任的那个叫于帆的师爷,抢了他的公文。原本我并不想要他的性命,只不过徐承嗣担心走漏了消息,留下后患,便将这人连同他的仆人全都杀掉了。”
徐承宗说到这里,看了厉秋风一眼,接着说道“后来的事情你都知道了,我也不必多说。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我也不必瞒你。徐家与封门村五家的怨仇纠葛,是这五家害人在先,我找他们报仇,却也是人之常情。厉大人,此事与你没有什么干系,你何必帮助他们来对付我?”
厉秋风听徐承宗讲述往事,与自己所知道的内情一一印证,心下倒信了大半。他沉吟片刻,对徐承宗说道“你们徐家与聂、陆、赵、杜、花五家乃是世仇,互相攻击,尚属情有可原之事。但是你千不该万不该与倭寇联手,戗害大明百姓。你们要借花灯节之机在修武县城大动干戈。可是你想过没有,此举必然危及全城百姓。只怕到时百姓死伤无数,血流成河,而最后只能让倭寇得利!”
。
一刀倾情 第九百九十五章
徐承宗听到这里,微微一笑,道“厉大人,徐某虽然不是什么好人,可是却也知道什么都可以做,汉奸却不能做。我虽然假冒于帆的身份,不过在福建做师爷之时,对倭寇却也是深恶痛绝。从福建一路赶到修武县城,有几股倭寇想要杀我,厉大人也是亲眼见过。他们可不是与徐某演戏,而是不知道我已与那老人联手,真想在途中杀掉我。我知道那老人在利用我,但是我何尝不是在利用他?厉大人,徐某的目的是将倭寇连同封门村五家尽数除掉。厉大人尽可以置身事外,作壁上观。到时大功告成,锦衣卫可以坐而论功,何乐而不为?”
厉秋风冷笑了一声,对徐承宗说道“徐先生,你将倭寇瞧得忒也小了。那个老人潜入我大明已近二十年,在朝廷和江湖之中苦心经营,势力大到了你难以想像的地步。多少名臣大将,江湖豪杰,都败在他的手下。你以为只凭你和徐承嗣二人之力,便能对付得了他吗?”
徐承宗道“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我知道倭寇的打算,这才答应与他们联手,便是要诱他们落入陷阱之中。我瞧这些倭寇也是急了,一心想将势力扩张到中原腹地,做起事来便少了许多顾忌。厉大人,我已在城中布下了陷阱,只等着倭寇跳进来。若是你从中作梗,给倭寇逃了。不只我一番苦心付之东流,待倭寇大举反扑,只怕那时修武县城才会像厉大人说得那样,百姓死伤无数,血流成河。”
厉秋风见徐承宗如此执拗,心下有些恼火,正想反驳,却听徐承宗抢先说道“厉大人,我不妨和你直说,倭寇不会等到花灯节之时动手。在几个时辰之内,也就是天亮之后、午时之前,倭寇便要围攻城隍庙和城北聂、陆、赵、杜四家子弟的聚居之处。”
厉秋风听闻此言,心下大惊,双目圆睁,对徐承宗道“徐先生,你若仍然自认为大明子民,便不能拿这事情欺瞒于我。此事关系成千上万名百姓的生死,若害死了这么多人,你还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
徐承宗苦笑了一声,对厉秋风道“厉大人,今晚我已将所有事情原原本本地说与你听了,信与不信,全在你一念之间。倭寇原本想在花灯节当晚动手,是徐某力言不可。一来花灯节当晚虽然城内热闹,极易趁乱下手,但也是聂、陆、赵、杜四家防卫最为严密之时。二来我也不想伤到修武县城内的百姓,这才劝说那老人改为花灯节前一天下手。”
厉秋风额头已渗出冷汗,心下暗想,眼下已过了午夜,距离午时不过六个时辰。华山、昆仑、峨嵋、青城等各派的高手尚未赶回修武县城。只凭着修武县知县衙门、洛阳知府衙门和按察司衙门的公差捕快,还有史家刀、雷拳门、碧云坞、天龙门等帮派来对会倭寇,必然一败涂地。如何能想个法子挫败倭寇的阴谋,等到华山等帮派大举来援,此事方能迎来转机。
徐承宗见厉秋风沉吟不语,接着说道“厉大人,徐某可以和厉大人说句实话。倭寇攻击的目标是城隍庙中聂、陆、赵、杜四家的首脑人物,不会伤及修武县的百姓。事成之后,他们便会前往封门村,不会在修武县城耽搁。”
徐承宗说到这里,略停了停,脸上露出一丝阴恻恻的笑容。只不过四周漆黑一片,厉秋风没有看到他的笑容。只听徐承宗说道“倭寇攻入城隍庙,其实也是掉进了陷阱。我已在城隍庙中做了手脚,管教倭寇有来无回。只是到时城隍庙中不免一场混战,为万全计,厉大人还是不要赶这淌水,尽可以在外面看热闹便是。你若是喜欢杀倭寇,若是有零星的倭寇逃将出来,你动手将他们杀了便可。”
厉秋风见徐承宗力阻自己不要进入城隍庙,心下倒有些惊讶,问道“徐先生,这城隍庙到底有什么古怪?封门村那几家人为何每年都要巴巴地跑到修武县城来?他们难道不知道徐家后人一直想在城隍庙对付他们吗?”
徐承宗道“此事说来话长。最初还是在五家合谋火烧千阴洞之后,有几名进入千阴洞查看的村民突然暴毙,死前胡言乱语,说是被烧死在洞内的厉鬼前来索命。其实仔细想想,洞中原本阴暗之极,又烧死了二十余人,洞内污秽不堪。这些村民进入洞内之后,人人心惊胆颤,吸入了许多灰尘,连惊带吓,得了急病。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他们当晚病危之时,眼前出现了幻像,这才呼喊厉鬼索命。其后几日,又有几名村民暴病身亡。封门村因此流言四起,都说被烧死在千阴洞中的那些人死得太惨,阴魂不散,要找村民报仇。陆老太爷等人虽然将信将疑,却也是信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在千阴洞前摆放供品,祭奠亡魂。其时进入千阴洞的村民已死得差不多了,剩下几个胆大之人,虽然也生了一场大病,却没有毙命。村民们以为是祭奠了亡魂,这几人才没有死去,更加相信了厉鬼之说。是以每年到了火烧千阴洞那天,便会摆出祭品祭奠亡魂。
“后来徐家后人伺机报仇,其间有几次装神弄鬼,吓得封门村五家人坐立不安,更加相信是阴魂作崇。大约是在北宋末年,其时陆、赵、聂、杜、花五家人为了追杀徐家子弟,派出不少精干族人分驻各地。这些人每年都要赶回来向五家族长报告在外面的情形。因为封门村是一处隐秘的所在,五家族长生怕被外人知道了封门村的秘密,便将每年聚会的地点改在了修武县城。为了掩人耳目,五家人编造出了城隍娘娘率领十八神将护佑修武县城的传说。其时修武县城的知县便是五家中的花家子弟,以这传说为借口,将原本一座破败不堪的小庙扩建成了占地数百亩的大庙。”
徐承宗说到这里,苦笑了一声,接着说道“陆、赵、聂、杜、花五家先人烧死了二十多人,只道花蕊夫人也丧命在千阴洞中。这些人做了亏心事,心下一直不安。是以每年都会祭奠花蕊夫人。在扩建城隍庙时,他们请高手匠人,依照封门村世代流传的花蕊夫人的容貌,塑了城隍娘娘的神像。又将花灯节的正日子选在了火烧千阴洞那一天。当然,这些人之所以做了这么多事情,并非是诚心赎罪,而是想让冤魂息怒,求得一个心安罢了。城隍庙占地辽阔,距离封门村又远,修武县历年的知县又大半是五家子弟担任,是以在此处聚会,可以说得上是万无一失。”
直到这时,厉秋风才终于明白了聂、陆、赵、杜、花五家与徐家为何会结下如此难以解开的血海深仇。此事虽然与江湖门派之间的仇杀争斗不同,可是论起搏杀之惨烈,却又远在江湖争斗之上。他沉吟半晌,这才开口说道“怪不得我在蜀地之时,有人说花蕊夫人姓徐,也有人说花蕊夫人姓费。想来蜀地之人知道花蕊夫人姓徐,后来费宫娥冒充花蕊夫人进了汴京的皇宫,不久便即自杀身亡。有识得她的后宫之人,便说她姓费。此事传出来之后,中原百姓自然都以为花蕊夫人姓费。几百年下来,两种传说混到一处,便弄不清楚她的真实姓氏了。”
徐承宗点了点头,口中说道“厉大人说得不错。不过眼下这段恩仇终于到了最后解决之时。还望厉大人置身事外,不要参与其中。徐某可以向厉大人保证,倭寇除掉聂、陆、赵、杜四家之时,便是徐某消灭倭寇之日。若此计不成,徐某必自刎以谢天下。”
。
一刀倾情 第九百九十六章
厉秋风盯着徐承宗模模糊糊的身影,心下惊疑不定。他知道只要自己拔刀相向,徐承宗必然会死在自己的刀下。但是此时倭寇阴谋即将发动,杀了徐承宗不只于事无补,反倒会断了寻找倭寇的线索。而且依徐承宗所说,他固然一心要除掉聂、陆、赵、杜四家,而事成之后,必然也要对付倭寇。瞧此人的模样,倒不似作伪。但是要厉秋风完全相信徐承宗的话,一时之间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是以他左思右想,难以做出决断。
徐承宗见厉秋风沉默不语,知道他心中定然在思忖是杀了自己,还是留自己一条性命来对付倭寇。是以他微微一笑,对厉秋风道“厉大人,你们锦衣卫奉命办差,无非是求功名而已。若能作壁上观,眼看着倭寇被尽数杀掉,自身却无丝毫损伤,岂不是正中下怀?听说此次连锦衣卫指挥使阳震中阳大人都到了修武县城,他老人家宦海沉浮数十年,若是知道了此事,定然如徐某所想,乐得坐收渔翁之利……”
徐承宗说到这里,厉秋风心下一动,刹那之间,他心下已然雪亮,明白了徐承宗为何要苦苦说服自己不要插手。想来徐承宗知道自己是锦衣卫之后,便即打定了主意,要通过自己说服阳震中,不要阻碍他借倭寇之手除掉聂、陆、赵、杜四家的计谋。作为交换,他会想法子再将倭寇干掉。只不过徐承宗却不知道,自己早已叛出锦衣卫,只是借用锦衣卫的身份来应付聂老太爷和徐承宗罢了。虽然他已答允许鹰扬,与锦衣卫联手对付倭寇,却没想到张昊是倭寇的卧底,使得他与锦衣卫的联络已然中断。此时就算想找锦衣卫帮忙,却也找不到了。
念及此处,厉秋风心下暗想,徐承宗一心想要报仇,为此不惜与倭寇勾结。眼下倭寇即将动手,自己若是杀了徐承宗,要么打草惊蛇,使倭寇暂时收手,不过他们必然会有更大的图谋。要么使得倭寇狗急跳墙,行事更加没有顾忌。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不如让徐承宗放手与倭寇合谋,待他们即将发动阴谋之际,自己再出手对付倭寇。好在倭寇不会在花灯节当天在修武县城内大动干戈,百姓不致于血流成河。自己先要想个法子通知百姓躲避,不要伤在倭寇手中。
他正思忖之际,却听徐承宗道“厉大人,再有几个时辰,倭寇就要动手。事情已到了紧急关头,不容你多做考虑。只要厉大人不与聂家那伙人沆瀣一气,徐某以性命担保,绝对不容许倭寇杀伤百姓。”
厉秋风此时已打定了主意,冷笑了一声,道“徐大人不愧做了二十多年的衙门师爷,当真是算无遗策。到了这个地步,厉某只能遂了徐大人的心意。只盼徐大人不要忘记自己是汉人,休要做出助纣为虐,残杀百姓的恶事。”
徐承宗见厉秋风总算答应了下来,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回到肚子中。他对厉秋风道“厉大人果然是明事理的人。请厉大人放心,咱们只是要找聂、陆、赵、杜四家报仇,绝对不会伤害城中百姓。徐某赶来修武县城之前,便以警告过那个老者。徐某和他的敌人只是封门村四家,与百姓无关。若是杀伤百姓,势必惊动朝廷。到时朝廷大军进剿,谁都承担不起这个后果。那老者也答应了徐某,只是要找聂家算账,取回银子。若是杀戮太重,地方震动,他们也落不到好去。”
厉秋风听徐承宗说话,心下暗想,你这人太过天真。柳生宗岩和倭寇是要夺取封门村,在中原腹地埋下一支奇兵,岂是要讨回银子这么简单?你虽然狡诈,可是与柳生宗岩相比,又怎么会是这个老狐狸的对手?你先去与他周旋,我乐得躲在你们身后,伺机下手除掉柳生宗岩便是。这个老家伙在皇陵受了重创,只怕伤势未愈。到时我与刘先生、楚掌门、许掌门等人联手,不信杀不了这个老狐狸。“
厉秋风打定了主意,便即开口说道“不知道徐大人有什么安排,不妨说来听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