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倾情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安喜县尉
“孟知祥做了后蜀皇帝,总算遂了自己多年的心愿。只不过此人太过命薄。正月登基做了皇帝,当年七月便得了重病。弥留之际,他下诏封孟昶为皇太子,代理朝政。这份圣旨发下去的当晚,孟知祥便一命呜呼。刚刚成为皇太子的孟昶就成了后蜀皇帝。
“孟昶这人十分聪明,他知道朝中大臣都是久随孟知祥的老臣,自己压服不住。而且有几人还手握重兵,若是知道孟知祥已死,只怕立时便会做乱。是以孟知祥死后,孟昶秘不发丧,与几名亲信大臣商议对策,派亲信夺取了成都的宿卫军权,将朝中的重臣控制在掌握之中,这才诏告天下新君登基的消息。在他登基几个月后,连杀数名权臣和飞扬跋扈、素有野心的统兵大将,大权得以巩固。
“此后孟昶任用贤臣,励精图治,相对于战乱频繁的中原来说,孟昶治理下的后蜀可以说是如同天堂一般。只不过多年之后,孟昶却也渐渐骄横起来。时人在文章中说,蜀地十年不见烽火,不闻干戈,五各丰登,斗米三钱,都下仕女,不辨菽麦,士民采兰赠芬,买笑寻乐,宫廷之中更是日日笙歌,夜夜美酒,教坊歌妓,词臣狎客,装点出一幅升平和乐的景象。
“孟昶自以为大业已成,每日里喝酒吟诗,说不尽的逍遥快活。他广征蜀地美女以充后宫,妃嫔之外另设十二等级的美人,其中最受他宠爱的是一位被称为‘花蕊夫人’的贵妃。这位贵妃不仅姿容美丽,而且娴良淑德,又善能吟诗作对,深得孟昶的欢心。”
徐承宗说到这里,略停了停,对厉秋风道“花蕊夫人的名字,厉大人可曾听说过罢?”
厉秋风点了点头,道“有关这位夫人的传说流传于蜀中各处,我自然也听说了许多。据说这位夫人是当时天下第一美女,入宫之后艳压群芳。后来大宋灭了后蜀,花蕊夫人随孟昶一起被迁至汴京。听说宋太祖和宋太宗两位皇帝也被花蕊夫人的美色所诱惑,闹出了不少荒唐事情。”
厉秋风说到这里,皱了皱眉头,接着说道“民间传说,后蜀被灭之后,孟昶连同花蕊夫人一起被送至汴京。宋太祖设宴迎接二人,见了花蕊夫人的美色,赵匡胤竟然不能自持,不免出言轻佻。待得酒过三巡之后,赵匡胤已有了七八分醉意,便对花蕊夫人说道,听闻夫人善能作诗,在蜀中时,曾作宫词百首,今日可否赋诗一首,以助酒兴?花蕊夫人便在席间吟诵了一首采桑子,诗云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三千宫女皆花貌,共斗婵娟,髻学朝天,今日谁知是谶言。
“花蕊夫人吟诵之后,又向赵匡胤解释此诗。自云当年在成都宫内,蜀主孟昶亲谱‘万里朝天曲’,令她按拍而歌。当时以为是万里来朝的佳谶,因此百官竞执长鞭,自马至地,妇人竟戴高冠,皆呼为‘朝天’。及李艳娘入宫,好梳高髻,宫人皆学她以邀宠幸,也唤作‘朝天髻’,那知道却是万里崎岖,前往汴京,来见大宋皇帝。万里朝天的谶言,却是降宋的应验,此乃上天之意,要大宋皇帝做天下之共主。
“花蕊夫人这番说辞,自然是为了吹捧赵匡胤,保住孟昶和她二人的性命。从权之举,原本无可厚非。只不过赵匡胤听了这首诗后,长久不语,连饮三杯,要花蕊夫人再作一首新诗。花蕊夫人沉思片刻,再启朱唇君王城上树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厉秋风说到这里,哼了一声,接着说道“疆场争战,死的都是将军士兵。花蕊夫人区区一个女子,在宫中尽享荣华富贵,有何脸面指责提着脑袋在外征战的将士?一句‘妾在深宫哪得知’,便将她蛊惑君王寻欢作乐的罪过全都推得一干二净,世间还有比这更无耻之事吗?!”
徐承宗见厉秋风一脸愤怒的模样,叹了一口气,口中说道“所以说众口烁金,积毁销骨。原本一位冰清玉洁的女子,成了世人口中的谈资,千百年来不知道被泼了多少脏水,实在令人悲叹不已。”
厉秋风“哦”了一声,道“听徐大人的口气,似乎对这位花蕊夫人倒是颇有回护之意。你说世人都在诬陷花蕊夫人,那你又凭什么说这是诬陷,而不是实情?!”
。
一刀倾情 第九百八十八章
徐承宗看了厉秋风一眼,道“因为徐某便是花蕊夫人的后人。”
他此言一出,厉秋风心下一凛,蓦然间想起一件事情。他在蜀地之时,听说过不少有关花蕊夫人的传说,知道这个女子不仅容颜美丽,而且精通诗词歌赋。不过有人说花蕊夫人姓徐,有的却说她姓费,众说纷纭,不知道谁对谁错。方才徐承宗讲述往事之时,厉秋风并未在意此事。此时听徐承宗自称是花蕊夫人的后人,这才想起花蕊夫人姓氏之谜,心下已隐隐猜到了徐承宗的来历。
徐承宗接着说道“孟昶倦政,每日里在宫中饮酒作诗为乐。他身边又围了一群佞臣,教唆孟昶做了不少坏事。花蕊夫人虽然是后宫嫔妃,不过她来自民间,知道百姓的疾苦,屡次苦劝孟昶,惹得孟昶极不开心。若不是她深得孟昶的宠幸,只怕早就被打入冷宫,甚至连性命都保不住了。
“孟昶在蜀地胡天胡地,中原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大变。当时后周崛起,国力日盛。周世宗柴荣继位之后,北击契丹,连克二州三关。南摧南唐,尽得江北淮南十四州。后蜀苟安于一隅,柴荣自然不肯放过孟昶,派了大军西征后蜀,lián zhàn连捷,先后夺取了后蜀所辖的秦、凤、成、阶四州。蜀地震动,孟昶束手无策。只是恰好此时契丹人蠢蠢欲动,妄图大举南下,柴荣不得不撤回了征蜀大军,转而全力对付契丹,后蜀因此逃过一劫。
“经过这一场风波,孟昶原本应该清醒过来,知道周世宗不绝对不会放过后蜀,两国之间难免一战。但是一臣却围在孟昶周围,吹捧孟昶是上天派到人间的天神,自然有天帝眷顾,所以周军虽然厉害,于关键之时却不得不退兵东返。孟昶被这些佞臣吹捧得飘飘然起来,全然忘记了周军逼迫之时的艰难,每日里仍然饮酒作乐,不理朝政。
“后蜀也曾有过问鼎中原的机会。就在后周大举北征之时,原属后晋的晋昌节度使赵匡赞进退无据,又不想投降后周,迫于无奈,只得向后蜀请降,并请求孟昶出兵终南山来接应亿。孟昶君臣压根没有进图关中的打算,接到赵匡赞的降书之后,不仅没有派兵接应,反倒害怕接纳了赵匡赞,会激怒后晋和后周,引火烧身。是以后蜀君臣每日里坐而空谈,一直也没有下定决心接受赵匡赞的投降。直到两个月后,后蜀君臣听闻后晋朝廷生了内乱,刘知远杀掉了后晋皇帝,自封摄政王。后晋国内乱成一团,已无暇顾及赵匡赞反叛之事。后蜀君臣这才放下心来,派兵接应长安方向的赵匡赞,想要染指关中。
“只是其时刘知远已经称帝,国号为汉,后世称之为后汉。刘知远甚得民心,称帝之后,迅速枚平了后汉境内的叛乱。关中是后汉之要地,刘知远自然不能容忍关中落入后蜀手中。是以接到后蜀出兵长安的消息之后,刘知远立即调集大军南下,迎击后蜀的军队。蜀地承平日久,加上孟昶信任奸臣,军中将领无能,与后汉军队甫一接战,便即败了下来。后来双方在大散关决战,后蜀军大败,损兵折将,狼狈逃回蜀地。后蜀在此战之中不只未获尺寸土地,反倒丧师数万。孟昶君臣吓破了胆,从此之后便死了染指中原之心。后来镇守关中的后汉大将李守贞、赵思绾相继叛乱,与后汉军队作战不利,请求归降后蜀。而孟昶记住了赵匡赞之事的教训,坚决不接纳这些后汉叛将。而守在前方的蜀将更是畏缩不前,屡失战机。不久李守贞、赵思绾等人发动的叛乱相继被平定,后蜀坐失好局,仍旧龟缩于两川之地,坐等被中原王朝消灭。
“后来周世宗暴病身亡,他手下的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夺取了后周的天下,建国号为宋。赵匡胤做了皇帝之后,说了一句有名的话,叫做‘卧榻之缘,岂容他人酣睡’。他派了手下大将南征北讨,后蜀的好日子终于到了头。
“就在后蜀君臣醉生梦死之时,赵匡胤的征蜀大军已然整装待发。此前宋军攻占了荆、潭等州,对蜀地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孟昶更加害怕,亲笔写了一封信,用蜡丸封好,派心腹重臣孙遇从小路前往北汉,相约共同出兵攻宋。结果孙遇被北宋边军捉住,在他身上搜出了蜡丸。赵匡胤正愁没有借口收拾孟昶,拿到这封书信之后心下大喜,下诏讨伐后蜀。宋军大将王全斌、崔彦进等出凤州,刘光乂、曹彬等出归州,直扑蜀地。另外赵匡胤还下诏在汴梁为孟昶建造房屋五百余间,供帐杂物齐备,以等待孟昶投降后将他安置到这里。
“孟昶收到边将急报,听闻宋军来攻,急忙派王昭远、赵彦韬等率兵抵挡。蜀军从成都出发之时,孟昶派大臣李昊等人设宴为王昭远等送行。在酒宴之上,王昭远手执铁如意,自比诸葛亮,谈笑之间视宋军为无物。酒意正浓之时,王昭远对李昊夸下海口,称此次进军,哪里只是抗拒敌军?我领这二三万雕面恶少儿,夺取中原易如反掌!后蜀将领如此狂妄无知,焉能不败?
“孟昶又派儿子孟玄喆率精兵数万去守剑门。结果孟玄喆携带爱姬同行,还带着乐器和几十个戏子随军出发。一些心怀忠义的大臣见此情景,个个惊得目瞪口呆。蜀地百姓见皇子带兵出征如同儿戏,暗地里都偷偷讥笑孟家父子荒唐。
“王昭远率领蜀军在三泉与王全斌大军相遇,不出意料打了一个大败仗。王昭远这才知道自己毕竟不是诸葛亮,吓得掉头就跑。为了拦挡追兵,他甚至不顾还没来得及后退的几千蜀军,一把火烧了吉柏江浮桥,断了这数千蜀军的退路,自己领着残兵狂逃数百里,一直逃进剑门关,再也不敢与宋军对战。
“宋军从蜀军俘虏口中打探到来苏小路可绕过剑门关天险,直抄关后,是以王全斌派偏将史延德分兵走来苏小路,北击剑门,与宋军主力前后夹击剑门关。王昭远、赵彦韬大败而逃,于乱军中被俘。而孟玄喆听到王昭远等战败的消息,立即扔下军队和爱姬、戏子,一溜烟地逃回了成都。
“另一路宋军在刘光乂和曹彬的率领下围攻夔州。蜀军守将高彦俦战败,闭牙城拒守。判官罗济劝他撤走。高彦俦摇头说道,我以前不能守住秦川,丧师辱国。若是今日又弃城逃跑,虽然皇帝不杀我,我又有何面目见蜀人呢?又有部下劝他投降,高彦俦摇头不许。只不过他见军心已散,城池是定然守不住了,苦思无计之下,最后而死。
“高彦俦是蜀将之中最能打的一个,他既,蜀军大乱,各地的蜀军将帅大半投降,不降者皆被宋军俘虏。消息传到成都,孟昶惊惶失措,问计于左右。那些天天围在他身边的奸臣早就打定了投降的主意,只不过生怕孟昶恼羞成怒,是以一个个都不说话。老将石頵认为宋军远来,势不能久,应当聚兵坚守,等待宋军疲惫之后再行出击。孟昶见群臣的模样,知道大势已去,叹息道,我和先帝用温衣美食养士四十年,一旦临敌,不能为我向东放一箭,虽然想坚守,又有谁能为我去守呢?此言一出,众臣皆知孟昶已决心投降,这才纷纷附和。孟昶命李昊写表向北宋投降,后蜀就此灭亡。从宋军伐蜀至孟昶投降,总计不过六十六日。当初李昊是前蜀皇帝王衍的翰林学士,王衍败亡时,李昊为他写降表,现在又为孟昶写降表,有人趁夜色在他家门上写了‘世修降表李家’六个大字,当时在蜀中传为笑话。”
。
一刀倾情 第九百八十九章
厉秋风听徐承宗越说越远,心下大为不解。此时已过午夜,寒风渐渐减弱。只不过寒意更盛,若不是厉秋风身负武功,只怕站了这么长时间,早就被冻僵了。
只听徐承宗说道“孟昶投降之后,赵匡胤下令将孟昶及皇子皇孙和后宫嫔妃全部押送汴梁。花蕊夫人自然也不能幸免。有些后宫嫔妃害怕受到侮辱,有意自尽。宋将威胁众人说,若有一人自杀,便要斩去孟昶一根手指。众嫔妃没有办法,只得委曲求全,在宋军的押送之下离开成都,直往汴梁而去。
“花蕊夫人待人宽厚,蜀国王宫上下都对她甚为尊敬。有一位姓费的宫娥,原本是皇后的侍女,因在某一年正月失手打碎了皇后最心爱的玉杯,受到皇后责罚,被打了几十板子,奄奄一息,眼看就要毙命。恰好花蕊夫人前来拜见皇后,见此情形,便即跪下为费宫娥求情。皇后见费宫娥只剩下一口气,自己的怨气已经出了,倒有些后悔。而且平日里她与花蕊夫人一向交好,便卖了一个人情,饶了费宫娥,并且答应让她服侍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将费宫娥带回自己的居处,找了御医来为费宫娥治伤,最后竟然将她一条性命救了回来。费宫娥感念花蕊夫人救命之恩,立誓要做牛做马,以报答花蕊夫人。花蕊夫人性子和善,在宫人面前从来不摆什么主人的架子。是以两人名为主仆,实同姐妹。
“花蕊夫人随同孟昶等人一起被宋军押送离开成都,费宫娥坚持要跟在花蕊夫人身边,以便随时服侍。其时成都城内城外数万百姓不顾宋军拦阻,哭送孟昶等人。途中蜀地百姓携儿带女,伏于道旁,痛哭流涕,乞求上天保佑,使得孟昶能够平安度过此劫。
“宋军主帅王全斌听到这个消息,心下大惊。他没有想到孟昶竟然受到蜀地百姓如此拥挤,生怕途中有人将孟昶劫走,赵匡胤不免砍了自己的脑袋。是以他派出重兵跟在孟昶身边,又严令驻守在蜀地各处的宋军严加戒备,以防有人将孟昶救走。
“孟昶一行人离开成都之后,又坐船东下,直到离开了蜀地,方又弃舟登岸,直奔汴梁而去。眼看着离开故乡越来越远,距离吉凶不知的汴梁越来越近,孟昶及其子孙、后宫嫔妃更加害怕。待进入河南境内之后,众人都成了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
“花蕊夫人虽然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可是眼看着离开了自小生长的蜀中,一颗心也忐忑不安起来。那一日傍晚时分,到了洛阳附近的傅家沟。押送孟昶诸人的宋军将领下令埋锅造饭,当晚就在傅家沟歇息。众人眼看着就要到达汴梁,哪里还有什么胃口吃饭,只是胡乱扒了几口,便即各回帐中歇息。花蕊夫人回到帐篷中之后,暗下决心。到了汴梁之后,若是宋帝不肯放过孟昶,她便要自杀殉主。
“待到了午夜时分,突然有人潜入了花蕊夫人的帐篷。花蕊夫人只道是宋军将士欲行不轨,正要咬舌自尽,忽听来人中有人小声说道‘夫人不必惊慌,奴婢前来救你。’花蕊夫人听出是费宫娥的声音,心下又惊又喜。只见费宫娥带了五六名黑衣人钻入帐中,对花蕊夫人说道,她的哥哥投在青城山雾隐观晓风道人门下修习武艺。听说宋军攻入成都,将孟昶及其嫔妃押往汴梁。费宫娥的哥哥想起自己的妹妹在蜀国王宫做侍女,担心妹妹遇害,便即向晓风道人请求下山。晓风道人满口答应,又担心他独木难之,是以选了十几位武功高强的弟子陪他同行。费宫娥的哥哥带着这些师兄弟紧随在孟昶一行的左近,只不过宋军看管极严,他们一直没有机会寻找费宫娥。直到众人离开蜀地之后,宋军防备稍有松懈,费宫娥的哥哥才混入后蜀皇族之中。有道是皇天不负有心人,他一番苦苦寻找,终于找到了费宫娥。费宫娥见自己的哥哥到了,又惊又喜,正要随兄长逃走,突然想起了花蕊夫人,便带着众人来救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没有想到费宫娥对自己如此情深义重,本来可以独自逃走,却不顾安危,带人前来营救自己。只不过她转念一想,摇了摇头,对费宫娥说道,随行的宫中侍女不下二三百人,少了一个费宫娥,宋军多半不会在意。但是自己是蜀帝的嫔妃,若是突然不见,宋军必定会四处搜索寻找,而且多半还会迁怒于孟昶。是以为了不牵连别人,自己不能随费宫娥逃走。
“费宫娥苦苦相劝,花蕊夫人只是摇头不许。最后费宫娥没有法子,只得装作死心的模样,转身要走。花蕊夫人将几人送到帐篷门口,费宫娥的哥哥突然伸手在花蕊夫人脖颈处戳了一指,花蕊夫人只觉得身子一阵酥麻,然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待她醒来之时,只觉得身子上下颠簸,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身在何处。待她挣扎着坐了起来,这才发现自己坐在一辆带篷的马车之中。花蕊夫人爬到马车尾部,掀开帘子,却见外面已是天光大亮,十几名黑衣人正自骑着高头大马,走在马车周围。
“花蕊夫人见此情形,心下大骇,不知道这些人是善是恶。正自惊愕之间,一名黑衣人早已看到了她,立时呼喝一声,马车顿时停了下来。十几名黑衣人纷纷跳下马来,跪在了马车周围。花蕊夫人不知道这些人此举何为,又惊又怕,缩在马车之上一动都不敢动。为首那名黑衣人道,夫人不必惊慌,小人是费宫娥的哥哥,名叫费峻。此次是带了师兄弟和江湖朋友前来救出费宫娥。只是费宫娥说夫人对她有救命之恩,一定要将夫人救走。是以才甘冒奇险,将夫人从宋军营中救了出来。众人逃出之后,已走了七八个时辰,沿途又故布疑阵,想来宋军再也追不上了,夫人不必担心。
“花蕊夫人听费峻如此一说,又见众人不似恶人,这才稍稍放心。费峻请夫人坐在马车上,又让众人上马,继续前行。花蕊夫人这才想起一事,便即询问费峻,费宫娥去了哪里?费峻神情一变,勉强笑了笑,只说众人逃出宋军大营之时,为了不被军卒发现,分成两路逃走。费宫娥跟随另一路同行,已经约好了在黄河岸边聚齐,请夫人不必担心。
“花蕊夫人听了之后,总算放下心来。众人复又前行,直走到傍晚时分,才来到了黄河渡口。费骏早就安排人打好前站,在渡口找了三只渡船,一直等候众人到来。花蕊夫人下了马车,费峻对她说道,因为要过黄河,所以不能再乘坐马车,还请夫人恕罪。说完之后,便请花蕊夫人上船过河。花蕊夫人询问费宫娥何时能到,费骏只说快了,夫人过河之后,便能见到费宫娥。
“花蕊夫人不疑有他,便上了渡船。她这时才发现除了自己乘坐的马车之后,还有四驾马车同行。众人从那四驾马车上搬下了二十多个大木箱,尽数搬到渡船之上,这才让艄公扬帆渡河。待到了对岸之后,天色已然全黑。有五六名黑衣人早已站在岸上等候,并且备好了五驾马车。费骏请花蕊夫人上了马车,又下令黑衣人将木箱抬到其余四驾马车上,这才继续向北而行。”
徐承宗说到这里,略停了停,接着说道“花蕊夫人原本以为很快就能见到费宫娥,但是过河之后,费骏却压根没有停下来等候费宫娥的意思,而是急匆匆地带人向北而行。花蕊夫人久居深宫,不通人情世故,可是此时却也是心下起疑,倒要向费骏问一个究竟。”
。
一刀倾情 第九百九十章
徐承宗说到这里,叹了一口气,对厉秋风道“天下之事,原有定数,若要强行逆天改命,只怕终究是大梦一场。花蕊夫人被孟昶封为嫔妃之日,便已注定了她与孟家之缘。就算逃了出去,一生一世,也始终被笼罩在阴影之下。其时她趁着打尖歇息之机,将费骏叫了过来,询问费宫娥到底去了何处。费骏原本还想编几句假话应付过去,可是花蕊夫人如何肯依?一再逼问,最后声言若是见不到费宫娥,便是死在当地,也绝不前行。
“费骏见花蕊夫人心意已绝,知道自己若是不说,这一关绝对过不去。只是他心中凄苦,还未说话,眼泪先流了下来。
“花蕊夫人见此情形,心下惊恐,知道费宫娥一定出了什么事情,身子晃了几晃,险些从马车上摔了下来。其时她不知道,自己已有身孕在身,只道是因为舟车劳顿,身体有些吃不消。费骏无奈之下,只得将事情和盘托出。原来前一日晚上,费宫娥带了费骏等人想要将花蕊夫人一并救出。但是花蕊夫人担心自己逃走会惊动押送众人的宋军,不仅会使孟昶受苦,而且宋军定然会大举搜寻自己,费宫娥等人逃出不远,只怕也会受到牵连,是以她死活都不肯逃走。费宫娥迫不得已之下,只得假装和费骏等人先行逃走,却趁花蕊夫人不备,由费骏点了她的穴道,将她带出了宋军大营。
“费骏事先已准备了几驾马车,藏在宋军营地左近。待将花蕊夫人放入马车之后,费骏又要费宫娥登上马车,然后众人便要逃走。费宫娥却摇了摇头,口中说道,夫人所虑之事,并非没有道理。我这样一个宫中侍女逃走,押送的宋军或许不会发现,就算他们发现了,也不会为一个小小的侍女大动干戈。但是若是夫人逃走,宋军兵将定然会发现,而且绝对不会就此罢休,势必四处搜寻。洛阳距离汴京不远,宋军重兵猬集。只须一道文书,各处宋军都会追踪咱们,只怕走不出几十里地,便会落入宋军的手中。是以须得想一个法子,让宋军不会发觉夫人已经逃了。这些宋军虽然凶狠,不过奉了宋朝皇帝和大将曹彬的命令,对待蜀国皇室诸人尚算恭敬。自太后以下,后宫嫔妃每日都以轻纱遮面,想来宋军兵将并不知道夫人面貌。兄长带夫人先行逃走,我假扮夫人留在营中,使得宋军兵将不知道夫人已经逃走,便不会四处拦截。待到了汴京之后,我再想法子脱身。
“费骏听了费宫娥的主意,心下大惊。他知道费宫娥说得轻松,但是一入汴京,只怕立时便有杀身之祸,哪会像她说得那样轻易脱身?是以费骏摇头不许。怎奈费宫娥心意已绝,最后趁费骏的一名师弟不备,拔出了他的宝剑横于颈上,对费骏说道,花蕊夫人对自己有救命之恩,就算丢了自己的性命,也要保得她平安。若是兄长不答应此事,我便横剑自刎,一了百了。
“费骏知道自己这个妹妹虽然外表柔弱,性子却是刚烈之极。自己若是强行要她离开,只怕她真会抹了自己的脖子。是以费骏只得答应了下来,告诉费宫娥说,待安顿好了花蕊夫人之后,他便会到汴京去寻找费宫娥,想法子将她救出来。费宫娥又对费骏说道,这队宋军除了押送蜀国皇室众人之外,还押运了一批从蜀国皇宫中抢掠的金银珠宝。费骏可以带人将这些宝物带走一些,以留作日后花蕊夫人日用之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