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一刀倾情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安喜县尉
厉秋说到这里,故意略停了片刻,这才接着说道“聂老太爷做过京官,自然知道河北、山东、河南、山西四处属京畿要地,绝对不能让敌人靠近。倭寇在东南沿海闹得凶,鞑子兵在漠北时常骚扰,不过这两处离京畿稍远,朝廷尚不放在心上。待听说山东有倭寇出没,兵部、刑部和锦衣卫立时紧张起来,分别派出精干人手前往山东追查此事。
“这些人到了山东之后,发现在这些人在海州左近出现,似乎与中原的武林人物有所勾结。只不过这些人做事谨慎,竟然找不到丝毫线索。刑部和锦衣卫商议之后,决定派人到山东、河南两地追查此事,务必要将举入中原的倭寇一举歼灭,绝对不许他们祸害京城。”
厉秋风这番话虚虚实实,十句话倒有九句是假的。只不过他将极少的真话巧妙地揉合在假话之中,而且这些真话都是聂老太爷知道的事情,是以听到假话,聂老太爷也当成了真话。
厉秋风说完之后,饶是聂老太爷一向持重,此时脸上也现出了兴奋之色,口中说道“厉大人,锦衣卫要对付倭寇,咱们聂家愿鼎力相助!”
厉秋风嘿嘿一笑,道“聂老太爷有此决心,只怕也是为了自保罢?”
聂老太爷正色说道“不错。实不相瞒,咱们聂家世代居住在封门村,原本老老实实,只求温保,并不想与人起什么争端。但是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后来因为与一户姓徐的人家生了龌龊,双方发生了械斗。”
聂老太爷说到这里,看了厉秋风一眼,接着说道“厉大人既然在锦衣卫当差,自然知道像河南、福建这些地方大户人家众多,外来户和本地人极易生事,双方械斗是常有之事。这又不是什么谋反大案,朝廷也懒得去官,地方官员更怕弹压会激起双方联手,共同对付官府,因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不愿意插手此事。别的地方不知道,像修武县城周边这些村子,每年死于械斗的村民都不下二三十人。”
厉秋风心下有些惊讶,不晓得聂老太爷为何会和自己讲起村民械斗之事。
只听聂老太爷说道“咱们聂家自唐朝末年起,便和徐家、陆家、赵家、杜家、花家一同聚居在封门村,本来十分融洽。后来徐家出了小人,竟然想独占封门村,将咱们其余五家全都赶了出去。初时只是指责叫骂,后来徐家竟然在水井里下毒,害死了不少人。最后咱们五家迫于无奈,联起手来和徐家打了一场架。徐家子弟虽然彪悍,但是毕竟在人数上吃亏,被咱们五家赶出了封门村。”
聂老太爷说到这里,叹了一口气,道“当年咱们五家虽然联手对付徐家,不过念着同村之谊,并未赶尽杀绝。天下这么大,何处不养人?本来以为徐家吃了这个大亏之后,就此举家远迁,不再与咱们纠缠。想不到他们贼心不死,竟然一心要将咱们五家灭门,才能遂了他们的心。他们派人藏在封门村外,若是咱们五家子弟下山,人多时还好,若是有人落单,往往会被他们害死。初时咱们五家尚不在意,只不过后来每天都会有人死亡和失踪,大家才知道其中定有古怪。后来五家有意派了几人下山,暗地里调集了百十名青壮子弟跟在后面。结果那几个人刚刚到了半山腰,徐家人突然冲了出来,当场将他们全部杀掉。但是咱们五家的百十名青壮子弟随即赶到,又将三四十名徐家子弟杀了个干干净净。
“经过这件事情之后,双方的冤仇越结越深,已然无法化解。咱们五家为了自保,不得不四处追杀徐家。从大唐末年一直到大明立国,双方大架不知道打了多少场,死伤惨重。其中花家更是出了败类,暗中投靠徐家,诱使花家下山,落入徐家的陷阱,全族人都被徐家tu shā,花家就此灭门。
“也是老天爷要灭了徐家。十几年前,徐家生了内讧,几名高手争斗之际同归于尽。虽然最后叛乱的徐家子弟尽数被杀死,不过徐家因此元气大伤,已无力再向封门村挑衅。事情过了七八年,咱们四家终于打探到徐家子弟的三处藏身之地。老朽与其它三家的族长名宿商议了七天七夜,这才想出了将徐家一举消灭的法子。只不过徐家虽然势微,不过百足之虫,虽死未僵,上上下下加在一起,也有五六百人。而且族中有几位长辈,不只武功了得,而且智计超群。单凭咱们四家之力,要打败徐家并不难。难得是将徐家斩草除根,彻底除了后患。”
聂老太爷说到这里,厉秋风冷笑了一声,口中说道“你生怕不能将徐家全族消灭,便勾结了倭寇,一起剿杀徐家。而倭寇早就想染指中原,你们聂家上门救助,他们自然欣喜若狂,便与你们四家联手,一举灭了徐家,是也不是?”






一刀倾情 第九百八十二章
厉秋风厉声质问,原本以为聂老太爷会矢口否认,想不到他面色平静,口中说道“不错。”
厉秋风没想到他如此光棍,丝毫不加以抵赖,倒是心下一怔,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说话才好。
聂老太爷道“老朽知道你心里在骂我是汉奸。不过老朽找倭寇来帮忙,却是另有一番图谋。其实当日咱们打探到徐家老巢的所在,却迟迟不能动手,便是因为顾忌到徐家有不少杰出人物,而且困兽之斗,比之平时更要凶猛数倍。若是杀敌一千,自损八败,那这一仗打下去还不如不打。咱们几家又不是江湖中人,想要借助各大门派的势力来对付徐家,那是想也休想。
“正在咱们为难之时,却有安插在海贼中的子弟赶回来报信,说是有一伙倭寇从东南沿海北上,已到了山东外海。听说这些人原本是要到京城左近办事,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一直滞留在山东外海,进退无据。这名子弟说道,他所在的海贼一直与倭寇暗通款曲,足有千余人。而这伙倭寇也有三四百人,个个彪悍异常,一人足以顶得上三名海贼。”
聂老太爷说到这里,看了厉秋风一眼,接着说道“老朽虽然已经致仕,可是毕竟曾经在朝中为官,知道倭寇是我大明之癣患,虽然不似鞑子兵那般势大,可是一直在东南沿海骚扰,为祸之烈,却也不可小视。只不过倭寇势力毕竟不可与鞑子同日而语,一直在福建一带小打小闹,距离我大明中枢尚远,尚不能兴起大风大浪。但是没有想到倭寇竟然敢北上,到了一向被视为大明海上门户的山东,对大明的威胁可就大了许多。老朽虽然已不在官场,到底还是大明的子民,岂容倭寇如此猖獗?是以老朽修书一封,派人送往京城,里面写了倭寇窥伺于山东外海之事。想不到内阁几位阁老不只不信老朽的话,还将老朽派去送信之人责骂了一番。
“老朽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心下愤愤不已。只是愤怒之余,心中灵光一现,想出了一个一石二鸟之计。既然咱们没有把握消灭徐家,不妨借助倭寇之力,将徐家灭掉。朝中那些大佬就怕有人闹事,这才对倭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倭寇闹出事来,官府不想管也得管。倭寇在山东动手tu shā徐家,地方官遮掩不住,报到京城之后,内阁那些混帐东西也只好行文刑部和兵部,下令剿杀这股倭寇。如此一来,咱们既灭了徐家,又可以顺手将这股迫近京城的倭寇剿灭,岂不是两全其美的妙计?
“老朽定下此计之后,便与其他几家商议,大伙儿纷纷同意,咱们便依计行事。倭寇的大头目一直没有露面,不过派来与咱们联络的倭寇也极是厉害,双方一拍即合。也就在那时,老朽才知道倭寇不只一股,而是分为两队,露面的倭寇只不过是其中一队,另外一队一直潜伏在辽东外海。两伙倭寇加在一起不下千人……”
厉秋风听到这里,心下一凛,脸色大变。他也没有想到倭寇竟然大举北上,一直窥伺在被视为京城海上门户的辽东、山东一带,这份图谋绝对不小。只不过无法判断这些倭寇是独力北上,还是与柳生一族相互勾结,双方要共谋大明江山。
只听聂老太爷接着说道“老朽与倭寇的头目见了面,双方可以说是一拍即合。倭寇答应助咱们对付徐家,条件是要咱们拿出一百万两银子,另外还要在洛阳城为倭寇准备一个落脚之处。咱们已经定下了先灭徐家,再除倭寇之计,是以便一口答应了下来。
“这些倭寇果然凶残狡猾,海州一战,徐家全军覆没,倭寇确实出了大力。只是经此一战,咱们却也知道这些扶桑恶鬼比之徐家更加可怕。须得尽快将其剿灭,否则倭寇察觉了咱们要对付他们,必然抢先下手,咱们非得步徐家的后尘不可。是以老朽找了个借口,只说一百万两银子数目太大,若是找各地的钱庄兑付,这么大的一笔银子,势必惹人怀疑,若是惊动的官府,事情便大大的不妙。不如分成多份,一部分通过钱庄汇兑,另一部分则托付给镖局押送,方是万全之策。
“老朽之所以如此应付倭寇,便是要尽量拖住倭寇,使得咱们有充足的时间给倭寇挖一个大大的陷阱。倭寇却也知道一百万两银子确实无法一下子交付,便也答应了下来。而与这笔银子相比,倭寇更想要咱们给他们在洛阳打造一个落脚之地。老朽一口答应,只是说此事干系重大,须得双方的首脑人物聚在一处,仔细协商,且要到实地勘察一番,才能最后决定。倭寇并未怀疑,只不过说他们的首领身有要事,暂时无法赶赴洛阳,这事情便耽搁了下来。不过前几日终于得到了消息,倭寇的大头目在十天之内,便会赶到封门村,与老朽见面。而就在三天前,他们又传来了消息,说是那个大头目已经到了洛阳,不日就将赶到修武县城,约了咱们在修武县城会面。
“老朽以为倭寇的大头目对咱们也是多有防备,生怕咱们要暗地里对付他,这才将会面的地点改在了修武县城。恰好每年咱们几家都会在修武县城相聚,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几家合力,将倭寇干掉。是以老朽便与各家族长商议,将与倭寇大头目见面的地点,就选在了城隍庙中。”
厉秋风听聂老太爷细说究竟,与自己知道的消息一一印证,却也知道聂老太爷并未将实情完全说出来。比如他要对付陆、赵、杜三家之事便没有说给自己。不过这是聂家的私心,自然不会让自己知道,却也不足为奇。
厉秋风沉吟片刻,口中说道“倭寇大头目此番到来,必然也有所防备。这城隍庙虽然占地规模不小,可是毕竟不是城池。就算你们将倭寇的大头目困在这里,外面的倭寇若是强行攻击,你们几家是守不住城隍庙的。”
聂老太爷微微一笑,道“厉大人说得不错,这也正是老朽最为担心之事。所以老朽要借助锦衣卫之力,咱们联手来对付倭寇。事成之后,剿灭倭寇,自然是大功一件,厉大人和此番带领锦衣卫到修武县办差的大人,到时必定会加官晋爵。而老朽答应送给倭寇的那一百万两银子,也会全数交给厉大人和厉大人的上官。”
厉秋风听聂老太爷如此一说,心下一凛。这条件可以说是太过优厚,换了任何人都会动心。只不过厉秋风心下暗想,当初你便是这样答应倭寇,其实却暗藏机心。眼下又用一百万两银子和高官厚禄来收买我,只怕事成之后,非得杀我灭口不可。
厉秋风心下虽然这样想,但是脸上却故意装出一副不敢相信的神情,口中喃喃说道“一百万两……这、这也太多了……怎么可能……”
若是厉秋风一口答允,聂老太爷反倒会心下起疑。只是看着厉秋风这副神情,聂老太爷登时放下了心。因为对于任何人来说,乍一听到这个消息,首先不是大喜若狂,而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是以聂老太爷只道自己这番话打动了厉秋风,接着说道“咱们双方联手,都有好处。尤其是厉大人,你只需作壁上观,不必亲自和倭寇动手。只要你将这事情说给上官知道,老朽立即送上五万两银子。厉大人愿意做官,这五万两银子足以买一个千户。若是不想在锦衣卫当差,可以上下打点,选一个富庶之地做知府,不出三年,便可赚得十万两银子。老朽虽然不在官场,毕竟还有一些旧友仍在吏部当差,倒也能为厉大人说上几句话。”





一刀倾情 第九百八十三章
聂老太爷说到这里,略停了停,看了厉秋风一眼,接着说道:“若是厉大人不想再在官场仰人鼻息,尽可以拿着五万两银子,到江南去买上千顷良田,做一个逍遥自在的富家翁,一生衣食无忧,更不必事事看上官的脸色,何等的自由自在?”
厉秋风听聂老太爷许下的这些条件,无一不是官场中人梦寐以求之事,心想这个老家伙巧言令色,对别人的心思把握得极准。好在自己知道聂家这些家伙个个狡诈之极,虽然有了承诺,可是压根不会遵守,事成之后,必然要除掉自己灭口。此时尽量与这个老家伙周旋,待剿灭倭寇之后,再与他算账不迟。
念及此处,厉秋风故意露出惊疑之色,口中说道:“聂老太爷这些话,我却有些不敢相信。”
聂老太爷见厉秋风已然心动,只是害怕自己不守承诺,却也是人之常情。他当即从怀中摸出十几张银票,放在桌子上,对厉秋风道:“这里有八千两银子,是山西左家钱庄的票子,各地只要有左家钱庄联号,都可以通取通兑。厉大人可以先收了去,算做定金。事成之后,剩余的四万二千两银子,老朽足额奉上,而且另有厚礼,咱们事成之后再说不迟。”
厉秋风看着桌子上那十几张银票,饶是他并非是一个爱钱之人,见到这么多银子,却也是心下一热,有些手足无措起来。聂老太爷虽然眯缝着眼睛,却将厉秋风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看着他这副模样,心下更加放心起来。右手将银票向厉秋风面前轻轻一推,口中说道:“厉大人请笑纳。”
厉秋风伸手将银票拿在手中,仔细看了看,嘴角抽搐了几下,哑然失笑,一边将银子放入怀中,一边说道:“厉某生平还没见到过这么多银子,有些失态,倒教老太爷见笑了。”
聂老太爷见厉秋风收了银子,松了一口气,身子向椅背一靠,嘿嘿笑道:“厉大人,只要这件事情办成了,你是要官得官,要钱得钱,日后阳光大道,任你驰骋啦。”
厉秋风道:“多谢老太爷吉言。实不相瞒,厉某伺候人也伺候得够了。这件事情办成之后,厉某便想个法子辞了官职,到江南买田买地,做个逍遥自在的富家翁,此生足矣。”
他说完之后,略停了停,这才接着对聂老太爷说道:“厉某收了银子,自然要为聂老太爷办事。不知道下一步厉某应该怎么做?”
聂老太爷眯缝着眼睛,口中说道:“厉大人果然爽快。那老朽也就不客气了。倭寇的大头目虽然说是明后日才到,不过这些扶桑人狡猾之极,想来早已潜伏在修武县城左近。”
厉秋风听聂老太爷说到这里,暗想这个老家伙果然也猜到了倭寇早就到了修武县城。双方尔虞我诈,都在算计对方。自己在这两伙人之间周旋,一个不慎便有杀身之祸,须得小心应付。
只听聂老太爷说道:“倭寇虽然势大,不过咱们也早有防备。老朽知道锦衣卫此前已经进驻修武县城,只不过倭寇知道锦衣卫神通广大,便暗地里下手,灭了云台山无极观、逍遥观和空明寺,逼迫锦衣卫不得不暂时离开修武县城,以方便他们对付咱们。是以请厉大人立即将倭寇大头目将在后日与老朽会面的消息告知上官,请他调遣锦衣卫人马,在修武县城内布防。一旦咱们与倭寇开战,还望锦衣卫能够助咱们一臂之力。”
聂老太爷说到这里,叹了一口气,道:“本来老朽设了一计,将江湖中一些帮派引到了修武县城,盼着他们能够与咱们齐心合力,共抗倭寇。这计谋成功了一大半,数日之前,借助这些江湖人物之力,击败了倭寇收买的数千名江湖邪派人物,连泰山五老这等了不起的武林高手都被咱们除掉了。只是没有想到倭寇也留有后手,故意放出谣言,说是发现了宝藏,使得赶到修武县城的江湖帮派走了大半。后来按察司衙门又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硬说华山、昆仑、峨嵋、青城等门派留在城内是想zào fǎn,逼得这些名门正派也离开了修武县城,使得咱们的势力又减弱了不少。若是厉大人能说动上官,使得锦衣卫及时来援,咱们的胜算又多了几分。”
厉秋风听聂老太爷说到这里,将他所说之事与自己此前知道的情形一一印证,已将此事猜出了大半。想来当日聂老太爷与纪定中定计之时,因为他们已经知道了无极观的秘密,便假借无极观之名,广撒武林贴,算准了日子要将各大门派诱至修武县城,利用武林中人对付倭寇。但是倭寇也真是了得,知道此事之后,立即偷袭云台山,将这两观一寺烧成了白地。结果假的变成了真的,倒让聂家措手不及。而倭寇却借此事逼退了锦衣卫,更在途中设伏,将分头赶来的江湖帮派各个击破。其后纪定中居中调度,合各大帮派与汝阳卫三千铁骑之力,在大架山下一举击溃了倭寇收买的数千邪派人物,断了倭寇一臂。倭寇却也不甘心吃如此大亏,便利用按察司衙门出面,逼迫华山、昆仑、峨嵋、青城等门派离开修武县城。只不过聂老太爷虽然狡诈,有一件事情却没有说对。放出谣言的并非是倭寇,而是刘涌和昆仑、峨嵋、青城三大门派掌门人商议之后想出的计谋,便是要摆脱聂家和倭寇对各派的监视,不被这两伙人利用,从而可以打倭寇甚至聂家一个措手不及。至于各大门派退出修武县城,固然有按察司衙门逼迫之故,不过主要还是刘涌等人顺势退出,以化被动为主动。聂老太爷不知道这些事情,还以为聂家和倭寇已将华山等门派玩弄于股掌之上,却将刘涌等人瞧得忒也小了些。
聂老太爷见厉秋风沉吟不语,只道他心下还有所犹豫,于是接着说道:“厉大人,倭寇虽然势大,可是咱们也不必害怕他们。眼下修武县知县衙门、洛阳知府衙门的公差捕快加在一起,也足有五六百人,还有洛阳史家刀、雷拳门,山西碧云坞,河南天龙门等江湖帮派相助,人数不下千人。另外咱们还有杀手锏,就是汝阳卫指挥使手下的三千铁骑。只要咱们筹划得当,将倭寇诱至城隍庙中,然后伏兵四起,不说有十成胜算,七八成总是有的。之所以想请锦衣卫相助,只是为了更有把握。事成之后,功劳尽归锦衣卫的各位大人,咱们绝对不会争功。厉大人向上官叙说此事,这一关节一定要说清楚。”
厉秋风道:“聂老太爷尽管放心,在下一定将此事详细说给上官知道。此事确如聂老太爷所说,与锦衣卫是大功一件,咱们自当鼎力相助才是。”
聂老太爷听厉秋风答应下来,这才放下了心,口中说道:“多谢厉大人帮忙。老朽还有一句话,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厉秋风道:“咱们现在坐在一条船上,老太爷有事情尽管说便是。”
聂老太爷道:“不知道这次带人到修武县城办差的是锦衣卫中的哪一位大人?”
厉秋风道:“此次案情重大,指挥使阳震中阳大人亲自到了河南。只不过其间京城另有要事,他不得不赶回京城。眼下在修武县城外待机而动的首领是锦衣卫北司的许鹰扬许大人,不知道聂老太爷是否知道此人?”
聂老太爷摇了摇头,道:“老朽致仕已有十多年,这位许大人当年只怕还未露出头角。阳大人倒是知道的,不过当年风头最劲的是一位姓云的大人,由他主掌北司。此次这么大的案子,云大人为何没有赶到此地,莫非他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办?”
一刀倾情
一刀倾情




一刀倾情 第九百八十四章
厉秋风听聂老太爷提到云飞扬,心下倒是一惊,暗想聂老太爷居然识得云飞扬,看来他在京城为官之事倒不是假的。此人熟知京城官场,自己倒要小心应付,以免被他看出破绽。是以他略一沉吟,这才说道“实不相瞒,云大人在数月之前,因外出办差,不幸殉职了。”
聂老太爷脸色一变,“哦”了一声,思忖了片刻,这才叹了一口气,道“当真是世事难料。云大人如此了不起的人物,竟然也遭到了毒手,当真令人扼腕叹惜。”
厉秋风道“正是。云大人武功高强,又极富智计,咱们对他都是佩服得很。眼下北司主掌侦缉之事的便是许鹰扬许大人。他亲自坐镇修武县城,可见朝廷对此事极为关注。”
聂老太爷眯缝着眼睛,口中说道“如此最好。有锦衣卫相助,咱们的胜算又多了不少。事不宜迟,还请厉大人尽快与许大人联络,务必在后日之前,请许大人在城中做好准备。”
厉秋风心想眼下我到哪里去找许鹰扬?但是此时万万不可将此事说给聂老太爷知道。否则这个老家伙说不定还会想出什么损招来对付自己。若是知道自己落了单,又知道了这么多秘密,只怕他第一个要杀的就是自己。是以厉秋风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我连夜出城去见许大人便是。”
聂老太爷要的就是厉秋风这句话。见他一口应承下来,聂老太爷当即站了起来,口中说道“那就有劳厉大人了。此事办成之后,厉大人便是咱们聂家的大恩人,只要你厉大人一句话,咱们聂家无不听从。”
厉秋风听聂老太爷只提聂家,而不提陆、赵、杜三家,心下暗想,看来这个老家伙是铁了心要借倭寇之手除掉陆、赵、杜三家,然后再利用官府来灭了倭寇。我既然答应了他要去找许鹰扬,虽然不知道许鹰扬现在带着锦衣卫到了何处,却也得装模作样地出去走上一遭。念及此处,他也站起身来,对聂老太爷说道“那我就先去见许大人了。有什么事情,待我回来再说。”
两人一起出了屋子。此时屋外夜色沉沉,只不过前院上空却被花灯照得一片光明。厉秋风锁好了屋门,便与聂老太爷告辞,自行出了后院。却见前院已是空无一人,但是各处的灯笼却都亮着,看上去极为诡异。
厉秋风一边前行一边思忖到何处去,眼看着就要走到大门口的石阶处,忽然听得身后有脚步声响起。他只道是聂老太爷派人跟着自己,猛然转过身去,却见远远地跟上来一个人,竟然是庙祝。
厉秋风见庙祝一脸惊恐,不知道又出了什么事情,不待他走到身前,便即开口问道“老兄,出了什么事情了吗?”
1...450451452453454...5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