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雄师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坦克兵
既然内燃机已经问世,陈新元就在致力于研制飞机了。
目前的汽油机,想要功率够大,体积也变大了。就拿黑鱼级潜艇用的汽油机来讲,虽然这种船用汽油机的功率可达700千瓦,相当于951马力,可是体积也是非常庞大的,一台发动机的长度有3.2米,宽度1.5米,高度为2.2米,那么大的一台庞然大物,根本就无法安装在飞机上面充当航空发动机。而需要造出一台功率达到160马力的发动机,按照上述的体积缩小六倍,还是庞然大物,也无法安装在飞机上面。
所以陈新元根据前世里看过的军事杂志书籍,给德国人发去了一封电报,让德国人研制一种星型风冷式活塞发动机。
一战的战斗机,已经采取了旋转气缸星型风冷式发动机,九缸功率也才80马力,十四缸功率为160马力。但是旋转气缸发动机的缺点是,气缸跟随转动,导致惯性太大,使得飞机的可操作性很差,所以陈新元直接准备上星型发动机,那是一种气缸不转的星型发动机。
当然了,新式发动机的研制还需要很长的路子要走,毕竟现在汽油机都才刚刚问世不久,就要造出星型发动机,难度很大。
陈新元画了一张飞机原理的草图,把草图装在文件袋内,让人把这封信送去德国莱茵公司。
“按照这样的设计,真的能够让比空气重得多的物体飞上天空吗?”莱茵公司的技术人员看到草图,均表示疑问。
“各位,你们可知道中国的风筝吗?就
算不知道风筝,鸟儿难道不是比空气重?那为什么它们可以飞上天空呢?”负责送信的张之洞向莱茵公司的技术人员提出了问题。
“鸟儿因为他们在扑动翅膀,把空气往下扇,这就产生了一个升力,所以它们可以飞上天空。”一名德国科学家回答道。
“那为什么古人制造出和鸟儿翅膀一样的扑翼,实验中跑到悬崖上面往下跳,结果这种翼毫无效果,实验中摔死了?”张之洞又问。
“人的臂力和体重的比例,扇动放出的风力,还是无法抵得过人的体重,从高处跳下回摔死,更无法飞起来。”
“那么为何风筝可以飞在空中?”
“因为重量轻。”
张之洞把陈新元教他的话说出来:“风筝再轻,比重还是大于空气。之所以风筝有了一定的速度就能飞起来,是因为它受到的风力,风力给了风筝一个升力。
“那么张秘书您的意思是,模仿风筝的原理,就能造出新式飞行器了吧?”
但很快莱茵公司就打听到了一个情况:英国人乔治·凯利,早在二十年前就造出了一架滑翔机!早在1847年的时候,乔治·凯利以75岁的高龄乘坐滑翔机飞上天空。
其实乔治·凯利早就通过研究发现,比重比空气重的物体可以飞上天空!他就以一生的精力致力于空气动力学,制造出了各种各样的大型风筝和无人滑翔机,最终造出了有人的滑翔机。而乔治·凯利一直希望能够有一种轻型的大功率发动机,让他的滑翔机可以自己升空,但是轻型大功率发动机遥遥无期,直到十年前,乔治·凯利死去,这种能够让飞行器升空的发动机还没有一点影子。
无独有偶,莱茵公司很快就了解到,还有一位名叫奥托·李林塔尔的德国年轻人,也在一直实验滑翔机!
莱茵公司找到了年仅十九岁的奥托·李林塔尔,以高薪邀请他来到莱茵公司,专门负责空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让他想办法造出一种可以飞上天空的滑翔机。
从小就向往着能够不依赖气球飞上天空的奥托·李林塔尔,在接到莱茵公司的邀请之后,很爽快的答应了。从此他便成为了莱茵公司的一名科研人员,专门负责制造各种大型风筝,从而造出滑翔机。
真实历史上的奥托·李林塔尔,从14岁开始研制滑翔机,研制了34年,在48岁的时候,因为滑翔机失事从天上掉了下来,摔死了。他为了他的蓝天梦,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接下来,奥托·李林塔尔就开始对风筝进行研究,造出的风筝一只比一只更大,后来造出了一只需要十几个人一起拉着跑,才能飞上天空的大型风筝,这个风筝还挂了一个吊篮,载着一只狗飞上天空。
半年之后,莱茵公司造出了第一架可以载人的滑翔机。
因为有莱茵
公司的系统帮助,所以这架可以载人的滑翔机没有采取危险的高空滑落方式飞行,而是使用一辆三人自行车来牵引。
被莱茵公司邀请来担任驾驶滑翔机任务的,是一位名叫弗拉克的失业工人,莱茵公司给了他的冒险行动极大的报酬,让他驾驶滑翔机升空,进行滑翔机的实验。
这架滑翔机,使用了布匹作为翼面,骨架都是用很轻的木头制造。滑翔机的下面有一个架子,人抓住架子,还有安全带保护。
一辆三人自行车放在滑翔机前方,三个人骑在自行车上,自行车后面拉着一根绳子,绳子的一端拴住滑翔机。
“准备升空!”奥托·李林塔尔大喊道。
弗拉克登上了滑翔机,双手紧紧握住用来操纵的横杆,双脚踩在地面。
前面的三人自行车上的三个人,同时踩动踏板,自行车的速度很快就提升起来,自行车牵引着滑翔机,开始往前疾驰。
弗拉克的两脚也在地面高速奔跑起来,过了一会儿,他只觉得自己的两脚几乎离开地面了,他感觉肩膀传来了一阵升力,整个人的身子一下就轻了,两只脚已经完全离地!滑翔机腾空而起。
“啊!”弗拉克大叫起来。
自行车的绳子牵引着滑翔机,滑翔机逐渐升高,飞入了空中。滑翔机上的弗拉克看着地面,只见地面的人变得蚂蚁一样小,自己的斜前方,牵引自己的自行车也变得蚂蚁一样小。
(本章完)
华夏雄师 弟387章 人力飞机(中)
三人自行车拉着载人风筝,自行车上的三名身强力壮的工人用尽全身力气,拼命的踩着自行车,使得自行车的速度达到了25公里每小时的最高速度,以这样的速度骑自行车,还要牵引大型载人风筝,三人都累得满头大汗。
大约骑行了1200米之后,三个人都没力气了,自行车的速度减慢下来。
毕竟载人风筝的重量比风筝大得多,不可能完全依赖风力飞行,在自行车慢下来之后,载人风筝也缓缓降低高度,在空中滑行了一段距离,载人风筝即将落地。
操纵载人风筝的弗拉克伸出脚,轻轻接触地面,连续蹬了几下地面,风筝速度又略微提升一点,使得风筝可以缓缓落地,不至于让自己在接触地面的时候伤到了脚。过了一会儿,弗拉克踩在地面,风筝也随之停了下来。
“不错啊,我们的载人风筝,飞出了一千二百米!”大型载人风筝的设计师奥托·李林塔尔走上来道。
亲自前来观摩载人风筝飞行的俾斯麦走上来,笑着道:“这是我们走出成功的第一步啊!若是发动机的功率可以提高的话,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我们的汽油动力飞机就能升空了。”
奥托·李林塔尔说了句:“其实在空气动力学方面,我们已经落后了!早在二十年前,英国人,七十五岁高龄的乔治·凯利就已经造出了载人飞行器了。在他八十岁高龄的时候,还驾驶滑翔机升空。”
事实上,英国航空先驱乔治·凯利早在1807年的时候,就制造出一架无人飞机,以火药味燃料的火箭作为动力,让无人飞机飞上天空。之后他又经过多年的研究,终于造出了载人滑翔机。
而且乔治·凯利一直在致力于如何能让发动机来驱动滑翔机飞行,使得滑翔机变成真正的飞机,只是内燃机还未发明,蒸汽机的重量太重,根本不可能支撑飞机升空,而以火药为燃料的火箭,速度太快,持续时间太短,造出来的滑翔机不能载人,而且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也非常短暂,根本就无法投入实用之中。
直到乔治·凯利在十年前去世的时候,还没有一种能够用于航空的发动机诞生。
虽然在十年前,已经有了烧瓦斯的内燃机了,可是瓦斯发动机功率太小,而且煤气罐重量太大,也不适合当成航空发动机。
而现在,戴姆勒、本茨和奥托三人联手研制的汽油机,在这个时代,无疑是最适合充当航空动力的发动机。
但是想要把载人的滑翔机变成真正有动力的飞机,还需要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英国人乔治·凯利经过几十年研究,造出的滑翔机,在结构方面,无疑是这个时代最合理的设计,可是乔治·凯利的设计图,却珍藏在大英皇家科学院里面,只要按照乔治·凯利的设计图造出一架滑
翔机,再安装上机器,就是一架飞机了!可是德国人根本就不可能从英国人手里获得这种设计图。
乔治·凯利的设计图十分详细,在机身结构上面,各个部位使用什么材料制造,发动机的安装位置,发动机的重量和功率都有数据写出来,而且机翼图上面,标注出了各种作用力的说明。他为了研究飞机,还专门研究了鱼类外形,造出流线型结构的模型。
“看样子,我得亲自跑一趟莱茵公司总部了。”陈新元接到了莱茵公司和普鲁士方面发来的电报之后,决定再跑一趟普鲁士。
当年西伯利亚铁路还未通车,无法直接乘坐火车去欧洲,而坐船的话实在太慢了,又不安全,因此陈新元决定,乘坐飞艇去普鲁士。
随后总部就给还在大西洋的舰队发去了一封电报,要奋进号飞艇返回兰芳。
奋进号飞艇接到了命令,立即停泊在郑和号航空母舰上,加满了燃油,把所有武器全部拆下来了,连机枪都拆除了,飞艇机组人员只留下两班正副驾驶,其余的人暂时居住在航空母舰上。安排好后,飞艇再次离开郑和号甲板起飞。
黄位驾驶着奋进号飞艇,从加拿大的上空穿过了北美大陆,再横渡太平洋。从郑和号目前的位置到台北,走加拿大上空,全程15000多公里,奋进号飞艇以100公里的经济时速飞行,需要飞行150个小时。
经过接近七天七夜的飞行,奋进号飞艇终于抵达台北。
陈新元只带着周秀英一人同行,周秀英既是他的妃子,又兼职保镖。
“哇,我要飞上天空了!”周秀英欣喜若狂的登上了飞艇。
“都三孩子他妈了,还像个小孩子一样。”陈新元轻声斥责了一句。
时间过得真快啊,当年十五岁的周秀英,现在也已经三十三岁了!她成了陈新元的妃子之后,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儿子,现在最大的女儿都已经十四岁了,再过几年,大女儿都能出嫁了。
奋进号飞艇上一共就六个人,四名飞行员,除了担任机长的黄位是海军司令员黄德美的儿子之外,其余的三名飞行员都是功勋之后,有陆军司令罗大纲的儿子,有右丞相兼财政部尚书肖柏的儿子,还有左丞相左宗棠的儿子。
飞艇从台北起飞,升入了4000米高空,沿着斜线飞行,直飞普鲁士首都柏林。
从台北飞往柏林,一共需要飞行120个小时,也就是飞整整五天五夜。飞艇上的生活区设施还算不错,除了陈新元能够住上一间豪华的大房间之外,其余的四名机组人员休息的时候都住在客厅沙发上,沙发十分宽敞,躺在上面睡觉,和床铺一样舒服。飞艇上还有厨房和餐厅,能够保证空中飞行的五天五夜的生活需要。
奋进号飞艇飞过了大清西北的时候,可以看到地面的
清军还在痛叛军激战。
“那是什么东西?”几名清兵抬起头来,只见高空有个纺锤型的物体高速飞过天际,人们议论纷纷。
“是飞艇,一种可以飞上天空的新式交通工具。”左宗棠说道。
飞艇飞过了哈萨克,飞过了乌兹别克,又从里海上空飞过,飞过了乌克兰上空,又飞过正处于战火中的波兰上空。
此时的波兰,俄军还在平定叛乱,虽然波兰独立运动已经被镇压下去了,但是俄军还未彻底消灭神出鬼没的波兰游击队。
奋进号飞艇越过了波兰上空,终于进入了德意志邦联普鲁士王国首都柏林上空。奋进号飞艇的到来,受到了普鲁士王国的热情接待,普鲁士国王威廉和普鲁士首相俾斯麦,亲自来到飞艇即将降落的一块空旷地迎接,普鲁士的军乐队和仪仗队站在空旷地上,等待奋进号飞艇的到来。所有的人都抬起头来,仰望天空。
“来了!”有人大喊一声。
只见东面空中出现了一个纺锤型的物体,正在降低高度,不一会儿,这个物体就降落在空旷地上。
飞艇下面的吊舱悬浮在距离地面大约一米高的半空中,舱门打开,一块跳板从舱门内放下,陈新元和周秀英从打开的舱门内走出。
“欢迎我们德意志的老朋友,兰芳皇帝陛下再次光临我们普鲁士!”威廉国王和俾斯麦走上前迎接。
陈新元这次出访普鲁士,安排比较突然,完全是为了飞机的事情去的普鲁士。他到了柏林之后,先是接受了威廉国王的接风洗尘,在普鲁士王宫内,威廉国王令人准备了丰盛的欢迎宴会。
接下来的三日内,陈新元除了同威廉国王进行面谈之外,还去参观了普鲁士的新式军队。
“看,这就是我们普鲁士的新式军队!”俾斯麦骄傲的向陈新元介绍说。
此时的普鲁士陆军,确实是一支强悍的陆军,普鲁士军队装备精良,武器先进。他们的步兵,都是清一色的毛瑟弹仓式步枪,连排军官均携带毛瑟自动手枪,每个班都有一挺轻机枪,两支霰弹枪,两支毛瑟手枪和八支毛瑟步枪,每个连配备两挺重机枪和一门60毫米迫击炮。每个营下辖一个炮兵排,装备82毫米迫击炮。每个团有一个炮兵连,装备82毫米迫击炮和76毫米山炮。师属炮兵联队,装备了150毫米重型榴弹炮和130毫米重型加农炮。
普鲁士军队的编制,是班、排、连、营、团、师组成,和后来的日本军队编制有些相似。
其实陈新元给日本军队的编制,是仿造后来真实历史上日本军队的编制建立的,而日本军队的编制,是按照德国人的编制改进来的。
普鲁士军队的一个排有70人,一个连有200多人,一个营有近千人,一个团有三千多人,一个师可以达到两万多人。
“兵强马壮啊!”陈新元感慨一声。
现在的兰芳军队虽然战斗力十分强悍,可是说实话,兰芳陆军若是遇上普鲁士陆军,真的不一定能够打得过!
俾斯麦笑道:“现在我们拥有这样的陆军,我们随时可以对法兰西帝国开战了!”
随后,陈新元又去参观了德国海军,虽然现在德国海军的规模还远远比不上大英帝国皇家海军,但德国海军同大英帝国海军也有一战的能力,更何况德国人还有众多的潜艇,可以威胁英军战列舰的安全。而现在德国海军的实力,事实上是高过兰芳海军的。
兰芳的海军和陆军,在亚洲是称王称霸,但是去了欧洲,其实还排不上号,不要说普鲁士和法国陆军了,兰芳陆军不一定打得过英国陆军,就算是于是奥斯曼陆军,最多也就是一个平手。
(本章完)
华夏雄师 第388章 人力飞机(下)
奋进号飞艇的到来,为奥托·李林塔尔带来了先进的飞控系统。
奥托·李林塔尔设计的滑翔机,其实不过就是一台大型载人风筝罢了,没有方向舵和水平舵之类的飞控系统,完全依靠自行车在地面牵引,空中控制滑翔机的人,以身体摇晃、双手握住横杆晃动,以及双脚摆动的办法控制飞行,主要还是依靠地面牵引。所以这种滑翔机一旦离开了地面的自行车,就几乎无法控制了。
看到了奋进号飞艇,奥托·李林塔尔兴奋的说道:“尊敬的陈先生,我能不能登上这艘飞艇看看?”
“当然没问题了!”陈新元本来乘坐飞艇来到德国就是为了给莱茵公司一个思路,从飞艇的飞控结构来改进滑翔机的飞控结构,让德国人能够造出真正可以控制的飞机。
奥托·李林塔尔登上了飞艇,黄位先是操纵飞艇起飞,之后根据奥托·李林塔尔的要求,在空中转向,俯冲,拉起,做出各种动作。
“真是个神奇的东西啊!”奥托·李林塔尔感叹道,“黄将军,这东西是如何控制的?”
“其实很简单,飞艇的尾部有螺旋桨和舵,对,就和船的原理一样。只不过因为是在空中飞的,所以多了一个水平舵。如果你不懂的话,等会下了地面,你就可以看看后面的结构。”黄位解释道。
飞艇落在地面之后,奥托·李林塔尔十分好奇的走到飞艇后面,看着后面的螺旋桨、水平舵和方向舵。
“舵的原理,倒是和船一样,不过这螺旋桨,却和船的螺旋桨大不一样啊!”奥托·李林塔尔抚摸着螺旋桨惊叹道,“这螺旋桨,不像是船的螺旋桨那样,有很大的叶片,却是四片小叶片。”
“因为是在空气中的,这螺旋桨需要高速转动,叶片大了,空气阻力就大了,所以才去了小叶片结构。”黄位回答道。
陈新元道:“事实上使用两片叶片都够了,不过我们为了保险,所以弄了个四叶片的螺旋桨。”
二战中很多螺旋桨战斗机,都是两片叶片而已,一般是轰炸机之类的大型飞机,才采用四叶片的螺旋桨。其实飞机也有大叶片螺旋桨的,譬如说后来的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有不少就是使用大叶片,如c-130,图-95之类的飞机。
但是这个时代,陈新元打算还是使用小叶片螺旋桨。
参观了奋进号飞艇之后,对奥托·李林塔尔的启发非常大。
“只是现在已经有了如此高速的飞艇了,为何不大量生产飞艇,却要生产比飞艇复杂得多的飞机呢?而且陈先生是不遗余力,花费大量资金支持我们发展无论载重量还是航程都远不如飞艇的飞机呢?”奥托·李林塔尔问道。
“因为飞艇的体积太大了!”陈新元解释说,“如果用飞艇执行对敌人攻击的任务,敌人只要有对空
射击的武器,体积大的飞艇,就是敌人高射炮和高射机枪的活靶子!而且飞艇的灵活性远不如飞机,一旦出现了飞机,飞机可以躲避子弹和炮弹,能够进入低空近距离投弹,准确度远高于飞艇,安全性也远高于飞艇。”
“原来如此,陈先生您不遗余力的投入大量金钱研制飞机,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投入战场使用啊,”奥托·李林塔尔恍然大悟,“但我研制飞机的目的,不是为了战争,而是为了让人可以像鸟儿一样飞上天空。”
“其实战争的存在,也是促进了人类科技的发展!若是没有战争,大家都不会把太多的心思放在提高科学技术上了。我们中国人有一句古代的名言,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平太久了,科技的发展速度就会减缓下来。”
“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奥托·李林塔尔点了点头。
事实上,在真实历史上,也是战争促进了飞机的发展,其实民航客机的诞生,就是因为一战结束之后,大批轰炸机飞行员失业。他们的轰炸机也跟着退役了,这些退役的轰炸机,被发给飞行员当成了他们在战争中立下功的酬劳。
当轰炸机飞行员拿着这些轰炸机退役之后,他们失去了生活来源,于是飞行员们想出了一个办法:让轰炸机载客。
于是最早的客机就诞生了,最初的客机十分简陋,乘客要和飞行员一样穿上厚厚的棉大衣,飞机的座舱和客舱都是开放式的,高空的冷空气灌入舱内。但是因为一战之后飞艇被淘汰了,客机的高效率,使得很多人选择了乘坐飞机旅行。不过这些轰炸机改成的客机,也就只能乘坐四到六名乘客。后来不久,英国人又造成了真正的客机。再后来,美国人又造出了能载十几个人的客机。
客机诞生之后,运输机也诞生了,随后空降兵也诞生了。
所以说,没有一战的话,世界航空业不会如此突飞猛进的发展。
在一战当中,人们还怀疑,飞机能否击沉军舰。到了二战,航空母舰已经变成了海洋上的主宰。
现在陈新元不急着直接就把发动机安装在飞机上面,而是告诉奥托·李林塔,让他不要着急,先研究空气动力学,把机体造出来,先有了机体之后,能够以人力或者其他方式飞天上空,再考虑把发动机安装在飞机上面。
当然了,陈新元也去督促奥托、本茨和戴姆勒等人,希望他们能够对汽油机进行改造,造出体积小功率达的新兴汽油机来,这样汽油机就能当成航空发动机了。
一步登天造出涡轮式发动机是不可能的事情,还是先考虑活塞式螺旋桨发动机吧。
星型发动机虽然体积小功率大,但是结构复杂,紧凑程度很高,所以陈新元也不求先造出星型发动机。
陈新元离开德国,返回兰芳。他在离开德
国的时候,把奋进号飞艇留了下来,自己和周秀英一起乘坐火车,途径俄罗斯回国。
奥托·李林塔尔开始了对空气动力学的研究,虽然德国人不可能从大营皇家科学院获得乔治·凯利的研究成果,但是有了陈新元的提示之后,奥托·李林塔尔在研究空气动力学方面就能少走很多弯路。奥托·李林塔尔首先制造了一台以橡皮筋为动力的模型飞机。
模型飞机的螺旋桨被人旋紧,随后一名工人拿起一个巨大的弹弓,把模型飞机弹射出去。模型飞机离开手之后,旋紧螺旋桨的橡皮筋开始自动松动,螺旋桨高速转动起来,驱动飞机在空中飞行。过了一会儿,橡皮筋的动能全部耗尽,飞机落在地面。
“飞行还是不够平稳,看来在空气动力学方面还存在了一定的缺陷,需要继续改进。”奥托·李林塔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