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骁骑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虎贲中郎
这个顽固势力群体绝非莫须有的杜撰之言,而是真真切切的存在于徐州政局之下。纵观徐州历次易主的前后始末,不难发现,自陶谦之后的三次易主之中,全是一战而下,均是围绕下邳州府这一小块区域爆发的局部战争。刘备空手套白狼,轻而易举地提领徐州六郡;吕布直接偷袭下邳,一举夺取州府,随即徐州各郡传檄而定。此番李利率军攻取徐州,仍是直接攻陷下邳,而后又是传檄而定,前后不到半个月便将徐州收入囊中。
前后三次政权更迭当中,徐州都有同样一个怪圈,那就是谁占据了州府下邳城,谁就能执掌徐州六郡。这种情况在其它州郡是绝无仅有的。除了徐州之外,其它州郡的沦陷或易主,都是一城一地、一县一郡的逐步攻取,并且遭到顽强抵抗,往往一座城池便要经过反复争夺,数次血拼厮杀,方能将其攻陷。但是徐州例外,很特殊,每次都是州府率先失陷,而后其它郡县闻风而降,传檄可定。
而这种怪圈并不是徐州军没有血性,懦弱怯战,而是军队和徐州政局的背后有一张密不透缝的大网牢牢掌控着徐州六郡的局势。换言之,刘备、吕布和此刻执掌徐州的李利,都没有能够真正掌控徐州,他们所掌控的仅限于州牧府、郡府等一座座官衙府邸,而府邸之外的郡县全都掌握在根深蒂固的各大世家和士族豪强手里。
与刘备、吕布等诸侯相比,曾经真正全盘掌控过徐州的诸侯,唯有乱世来临时执掌徐州的老州牧陶谦。遥想当年,老州牧陶谦原打算交好曹操。遂将途径徐州的曹操之父曹嵩接到州府盛情款待,临行前还馈赠大量金银细软,却不料偷鸡不成蚀把米。曹嵩被杀,继而招致曹操率军攻打徐州。被逼无奈之下,陶谦率领徐州军与曹操大军先后两次大战,英勇的徐州军硬生生地将风头正劲的曹军挡在郯城之外,致使曹操两次攻打徐州均是无功而返。
由此可见,徐州军并非不能力战,而是被人幕后操纵。屡屡不战而降。而这个幕后操纵徐州局势的幕后黑手便是,徐州各大世家和士族豪强组成的利益同盟。正是由于他们暗中掌控着徐州各郡县。才使得历次徐州易主之中战争仅限于下邳周边区域,没有波及其他郡县,始终都是局部战争。因此,刘备、吕布乃至此刻占据徐州的李利。全是名义上占据了徐州,而徐州的实际控制权仍旧掌握在利益同盟体的手里。
换言之,李利占据的不过是一座气势恢宏的州牧府而已,却是空中楼阁,底层郡县还在世家大族手里攥着。因为他们的根基就在徐州辖下的郡县之中,根深蒂固,彼此间相互帮衬,攻守同盟,共同进退。
正因如此。贾诩和郭嘉二人在军政两界大刀阔斧的替换将领和州郡官吏,这无疑是直接撼动了利益同盟的根本,彻底瓦解他们对郡县的实际控制权。如此以来。双方之间的矛盾冲突已然无法调和,势必爆发剧烈的大碰撞,直到彻底压倒一方为止。
只是他们和贾诩、郭嘉斗得不可开交之际,却忘了置身事外的李利对这一切早已是隔岸观火,并且一直等待着这股顽固势力浮出水面,继而施以雷霆打击。企图一举摧毁整个利益同盟。
是以当这些人还在紧紧盯着贾诩和郭嘉二人的时候,李利早在攻取徐州之时便将目光停留在军队之上。因此他第一时间将徐州各郡县的兵马集中在下邳城北郊军营里。并调集重兵进入徐州,牢牢掌控着徐州境内所有军队。
毫不夸张地说,在这个动荡的时代,军队才是决定一切的根本,而李利则是深谙此道;在掌控军队方面,如果他自认第二的话,没有人能够跃居第一。
于是,当徐州局势再次动荡起来之际,就在徐州一众僚属和士族豪强们自以为抓住了西凉军的软肋,认为李利初得徐州必将采取维稳措施、不得不妥协之时,李利反其道而行,悍然出手,不惜采取雷霆手段,动用十万大军以泰山压顶之势进驻徐州各郡县,以强硬无匹的高压态势平定动乱。
??????时间飞逝,如白马过隙,转眼已是七月底。
为期半个月的全境剿匪行动已经接近尾声,平叛大军取得了空前大胜,战果辉煌。
就在大将军令颁布三天后,近乎是大军乍一出动,各郡县的匪患和流寇便逃逸遁形,迅速销声匿迹。
随即,各路兵马循着匪患留下的蛛丝马迹,寻根溯源,一举铲除了一百余户地方豪强,揪出三十多个士族大户,从其府院之中抓捕匪徒多达两万余众。
当这些战报呈送到李利手里之后,军令随之传到各路领兵将领手中,凡是包庇匪徒和流寇的世家、士族和豪强缙绅,一律抄没家产,主事者悉数斩首,余下族人、家丁、扈从和杂役全部流放漠北。仅是这一道军令,便让各郡县数以百计的世家大族和豪强缙绅们家破人亡,被当众斩首者多达一万余人,遭遇流放者更是高达五万之众。
自此,隐藏在暗处的庞大利益同盟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许多盘踞各郡县长达数百年的名门望族被连根拔起,新近崛起的地方豪强被彻底覆灭。等到肃清匪患之后,徐州辖下各郡县的城池之中几乎空置了三分之一的豪宅大院,数以十万计的商铺和数以百万计的良田悉数纳入官府名下。
与此同时,徐州数十万百姓集体受益,几乎每家每户都分到十余亩良田或一处房屋;而十余万逃难至徐州的流民同样获得实实在在的实惠,悉数得以妥善安置,并迅速解决温饱,安安稳稳地定居下来。
七月底,新任徐州刺史到任,各郡县官吏全部替换,新任郡守和县令几乎与刺史同时上任。正如贾诩和郭嘉二人之前猜测的那样,新任徐州刺史不是陈宫,亦不是陈珪或糜竺等徐州老士族,而是原朔州太守张既张德容。
同时,徐州最高军事主官与刺史张既一同到任。出人预料的是,这位坐镇徐州的三军主将并不是此次跟随李利出战徐州的任何一位将领,而是奉命抽调过来的西凉宿将,位比三公的镇远将军郭汜。
——————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ps:【衷心感谢:书友“tangpsp‘月票支持,多谢!】





骁骑 第112章 【半壁江山】
晴空万里,朵朵白云飘浮在蓝天下,两行大雁掠过长空,向南飞去。
山巍峨,水婀娜,山川原野郁郁葱葱,万里江山风景如画。
仲秋八月,正是一年之中最繁盛的季节,亦是繁华与萧瑟的过渡季节。
豫州前往司隶的官道上,一队队战骑策马疾驰,战骑之后跟着数以十万计的铁甲步军,前后绵延二十余里,沿途之上遍布旌旗,兵戈森森,阵容严整,军威强盛。
这是从徐州撤回司隶的西凉大军。
但是,这多达十余万之众的步骑却并非全是西凉军,近七成左右的军士都是豫州和徐州兵,余下两成是扬州军,真正来自西凉境内的兵士仅占一成,且全是骑兵。
自六月出兵徐州至今,整整两个月时间。起初,西凉军仅用半月时间便攻克徐州全境,轻而易举地拿下徐州六郡;然而战后的徐州只平静了十天左右便再度动荡不安,暗流汹涌,迫使李利再次调集大军平定动乱。直至十天前,徐州才算是彻底平静下来。
但是,等到徐州真正稳定下来,却是满目疮痍,恍如经过一场大规模的全面战争一般,一片萧条景象。为此,李利经过反复斟酌之后,毅然决定抽调麾下最精明强干的文臣武将前来徐州任职,文臣治理州郡,恢复民生;武将安静安民,拱卫徐州边防。
而李利治下最具治理州郡才能的文官不在少数。而且大多数都已身兼重任,无暇分身,而在他身边最合适的人选便是久居徐州的陈宫陈公台。然则。陈宫不仅与徐州士族矛盾颇深,又与一些士族交往甚密,况且徐州境内还有他的许多门生故吏。于是李利毫不犹豫地将陈宫剔除在外,不予考虑,尽管他从不怀疑陈宫的忠心,又与其有着稳固的姻亲关系,但他依然认为陈宫不合适继续留在徐州。
当李利反复思量徐州刺史的人选时。李挚送来一卷凉州政务半年汇总一次的政绩书简引起了他的注意,不。准确地说让他高度重视。旋即,一个最佳人选跃入眼帘,他手里的这卷竹简清楚地记录着朔州太守张既,其政绩连续五年位居凉州辖下各郡之首。被称为“凉州第一太守”。
这个连续五年政绩夺冠的张既,自从进入李利视线的那一刻起,一直都是他重点关注的目标。
当年朔州初建之时,为了选好第一任太守,李利同样是大费脑筋,先后将治下所有善于治理州郡的能臣干吏全在脑海里过了一遍,却始终没有找到最合适的太守人选。恰在他犹豫不定的时候,李玄举荐弘农郡内的县令张既出任弘农太守,由此张既正式进入李利的视线。当他将张既召到身边稍加考校之后。当即拍板让张既出任朔州第一任太守,治理包括塞上河套在内的广博区域。
上任朔州太守的第一年,张既就在年终政绩考核中高居凉州各郡之首。第二年仍是稳居第一。为此,李利对张既连续位居第一的政绩持怀疑态度;毕竟朔州是新建的郡县,除了朔州郡治所在的郡城之外,连像样的城池都没有几座,真正是一穷二白。最起码的基础设施都成了真空地带,遑论其它?更何况。在这个真正意义上的农耕时代,绝对没有捷径可走。必须脚踏实地的辛勤耕作才能养家糊口,发展速度极其缓慢。
于是,在司隶大战结束后,李利亲自带着家眷巡视并州、朔州和凉州等州郡,特意在朔州境内停留了半个月,走遍了大半个朔州,进行实地考察。事实证明,张既的政绩是经得起考验的,实打实的政绩,没有弄虚作假,没有一丝水份。
自那以后,张既这个名字便一直记在李利心里,每到半年和年终考核政绩时,他都会额外留意张既的政绩。无奈最近一年多以来,李利整天都沉浸在纷繁复杂的战事当中,一时间竟然忘了张既的存在,考虑州刺史人选时总是习惯性地将目光放在现任的各州刺史身上,从而忽略了张既拥有不输于任何一个刺史的治政才能。
因此,当李利决定提拔张既出任徐州刺史之后,他忽然意识到李挚送来的这卷竹简未免太及时了,其中定有猫腻。询问之下,李挚毫不隐瞒地道出实情,将贾诩和郭嘉二人给出卖了。因为这份书简便是贾诩飞鹰传信从长安大将军府调过来的,随后由郭嘉亲手交给李挚,委托他在适当的时候呈给李利。
不言而喻,贾诩和郭嘉在徐州刺史的人选同样是煞费心力,慎重考虑之下共同推举张既出任刺史。这倒是与李利的最终决定不谋而合。
至于坐镇徐州的主将人选问题,李利没有独断专行,而是与贾诩、郭嘉和陈宫三人反复商议过多次。其实李利心里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其人便是驻守河内郡的周瑜。并且李利已经想好了周瑜坐镇徐州之后的职务——江淮都督,总领徐州、豫州和扬州部分郡县的所有兵马,执掌三军,其帐下兵马接近三十万之众,俨然是名副其实的“淮南王”。
但是李利对此尚有一些疑虑。其一,周瑜素来与江东孙策交好,让他领兵驻守长江北岸各州郡,其最主要的对手便是江东孙策和荆州刘表,万一???????。其二,从目前局势上看,坐镇徐州的将领首要对手还是占据兖州、冀州和青州的曹操,而周瑜在之前邺城之战中曾败在曹操手上。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邺城大败并未远去,周瑜乃是戴罪之身,不久之前刚被罢免安南将军之职,此时若在无功升迁,未免过于儿戏。实难令人心服。
李利的这些顾虑绝非空穴来风,在随后的商议中被贾诩、郭嘉和陈宫三人无一遗漏地全部提出来。如此一来,周瑜便被排除在外。不予考虑。除了周瑜之外,西凉军中许多将领都有能力坐镇徐州,比如波才、赵云、桓飞和许褚等军中上将军,都能独当一面,驻守徐州完全没有问题。
但是,天下并未统一,未来还有很多大仗需要他们这些能征善战的将领冲锋陷阵。若是将其放在徐州,颇有明珠蒙尘之嫌。最关键的是。如果由这些将领坐镇徐州,李利便不会授予他们总领江淮三十万大军之权;因为他们没有周瑜的统帅之才,只能独当一面,却不能执掌三军。兼顾长江北岸的所有州郡。
斟酌再三,最终郭嘉举荐坐镇凉州的镇西将军郭汜出任徐州主将,这一提议得到了贾诩的支持,而李利也觉得是时候启用这位被雪藏许久的西凉宿将,于是欣然同意。由此郭汜再度被启用,李利任命他为镇远将军,职位等同于镇西将军,但俸禄和爵位却比之前上升不少,堪比三公。与此同时。李利任命纪灵为平南将军,担任郭汜的副将,此外侯成和雷薄等将领也留在徐州军中听用。
所以。当李利率领大军撤离徐州之时,徐州治下七成以上的文武都已撤换,全部由其它州郡的官员跨境调任。值得提的是,陈珪、陈登、糜芳、曹豹、臧霸、魏续和徐奕等徐州文武全部跟随李利一同返回司隶,而后再行调遣安置。
??????司隶,洛阳尹府邸。
正堂门口。一众文臣武将相继离开大堂,不久之后他们将带着大将军府签发的官凭踏上新的旅程。
在刚刚结束的军政议事上。李利对治下州郡和各营将领予以大范围调整,并颁布封关禁令。
就在天下仅存的几路诸侯纷纷以为,李利攻取徐州之后必将再次将矛头指向冀州曹操,调集重兵攻打冀州或兖州之际,西凉众将纷纷跃跃欲试、试图一雪前耻之时,李利却毅然决定全军休整,除突发战事之外,未来一年或三年之内不会再有战事。
与此同时,李利颁布封关禁令:各州郡即凉州、雍州、司隶、并州、幽州、豫州、徐州、扬州一部和汉中等半壁江山,全面封锁与通往兖州、冀州和青州的所有道路,许进不许出。
此外,李利特意声明,全境修养生息,治理州郡将是第一要务,其次才是厉兵秣马,重整大军。
为此,李利下令,之前参与冀州之战的所有战骑营,除金猊卫和武威营之外,一律前往并州、雍州、凉州和雍州等边郡休整,就地补充兵员,操练新军。并且,李利明确无误地言明,允许所有戍边兵马伺机出击,剿灭边境周围的所有残余之敌,如遇重大战事,须及时呈报长安大将军府,予以增援。
伴随全军休整的命令下达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各州刺史和郡守以及各营将领的大范围调整。
李利命令:鲁肃升任淮南都督,兼领豫州刺史,总领徐州、豫州和九江、庐江等沿江州郡的所有兵马;命张辽为镇南将军,提领豫州和九江、庐江等地兵马,驻守合肥;命波才镇守南阳。
郭嘉升任司隶都督,领中军将军,总领司隶、并州两地兵马,屯兵河内郡;任命陈宫为司隶刺史,领军师将军;任命鞠义为冀州都督,并组建五万先登营,屯军于常山和中山国;徐荣任幽州都督。余下各营将领亦有调整,暂不细表。
与此同时,李利任命徐奕为河东太守,陈登为左冯翎太守,陈珪出任大将军府主簿从事,其他徐州诸将全部安置在各营之中,全部得以升迁。
至此,长达三年的中原之争落下帷幕,尽管李利在河北战场上遭遇惨败,但他依旧夺取了大半中原州郡,大汉十三州之中他独占七个半,已然坐拥半壁江山,势力日益强盛。
——————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ps:【衷心感谢:书友140914220501849月票支持,多谢!】




骁骑 第113章 【带奉先出去散心】
长安,大将军府。
阔别两年多之后,李利终于率领大军返回长安,再次回到自己的府邸,与麾下文武重逢,与家人团聚。
自袁术称帝伊始,李利便率军出战中原,此后:组建诸侯联盟,东征幽州,南伐袁术,鏖战河北,平定徐州,直到两年后的仲秋时节方才重返长安。
在此期间,袁术、袁绍兄弟相继败亡,公孙瓒慷慨赴死,吕布束手。
而李利也遭遇了征战以来的首次大败,兵败于邺城,以致整个河北战场全线失利,损兵折将,一举葬送了二十余万将士的性命。
值得提的是,这是李利和曹操数次交锋之中的首场失利,直接危及他的自身性命。在此之前,他也曾将曹操逼到绝境,却终究被曹操逃脱了。而前番邺城惨败,曹操又扳回一局,同样将李利困在城中,但最终李利还是杀出重围,逃出生天了。如此以来,双方先后将对方逼到绝境,却最终都失手了,互有胜负,算是打平了。
伴随李利实施封关禁令之后,中原战局趋于稳定,烽烟消散,各州百姓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平静生活。
与此同时,西凉军六成以上的兵力屯聚于司隶、并州、幽州和徐州等四个州郡,将曹操治下的兖州、冀州和青州牢牢困在中间,除了境内互通之外,彻底与外界隔绝。自此以后,曹操帐下的细作想要前往李利治下倒是很容易。但是进去之后再想出来却颇为不易。而曹操治下的商队同样被困在境内,再也无法与其它州郡互通有无,更不可能替曹操打探消息。
按理说。封关禁令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刺伤对方,也会伤到自己,可谓是成败各半,谁也占不到便宜。但是,此次李利颁布的封关禁令却只是针对曹操,并不禁止通往荆州、益州和江东的道路和水路。如此以来。这就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比的就是双方治下州郡的战争潜力和物资储备。
拼消耗。表面上看起来,曹操并不怯战。毕竟他本身就需要一段时间巩固冀州,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组建战骑,壮大实力。实际则不然。在他发展壮大的同时。李利治下的军力同样在迅速壮大之中,而且发展速度绝对不比曹操差,反倒是比曹操的发展速度至少快两倍。
究其原因,就是两个字:资本。
现如今,李利已经占据七个州郡,地域广大,人口众多,且又牢牢掌控着所有盛产战马的边郡和草原。
仅以州郡富庶程度而言,冀州固然富庶。但李利治下的豫州和徐州丝毫不比冀州差。更何况,自长安之乱过后,凉州和雍州再无战事。安安稳稳地发展了将近八年,其富庶程度比之冀州有过之而无不及。
若以人口多寡相比,冀州是中原第一大州,人口多达五百万;然则,大汉人口最多的州郡有七成在李利治下。再加上,李利先后剿灭了盘踞在雍凉二州的羌族部落、小月氏和部分西域小国。覆灭了南匈奴,平定北方各大部落。其中就有最为强盛的鲜卑和乌桓两大部族。是以,早在司隶大战之前,李利治下便有千万人口,而今其人口数量已然是今非昔比。
正是因为剿灭了周边部落和诸多蛮夷,又占据了半壁江山,所以李利才会颁布封关禁令,专门针对曹操,要和他打一场消耗战。这就好比自家兄弟之间的争斗,李利虽然年龄比曹操小很多,但他却是大哥;身为大哥就要顾全大局,先把外面的敌人灭掉,然后关起门来,再和自家兄弟一较高下。
只不过,李利眼下的对手远不止曹操一个,还有三个极其顽固且实力不俗的敌人正虎视眈眈地窥视着他。因此他现在封锁关卡,其实是为了隔绝曹操与另外几路诸侯联手,既能困住曹操,又能切断他和其他诸侯之间的联系,从而避免腹背受敌。
当然,封关禁令绝非长久之计,最多算作权宜之计,暂时应急而已。一旦曹操率先发起进攻,就有可能冲破封锁,打破僵局。对此,李利早有预料,封关禁令的目的便是能困则困,困不住的话,也必然是曹操主动进攻。
只要曹操率先打破僵局,那么李利就能赢得战略上的主动。在他拥有足够大的战略纵深的情况下,力争让曹军冲出来之后便再也回不去,继而赢得全面主动,说不定还能给曹操来一个围点打援,让他也尝尝腹背受敌的滋味;就像当日邺城之战中典韦和周瑜等人一样,被曹操围点打援,吃尽了苦头,伤亡惨重。
总而言之,随着封关禁令全面实施之后,中原战场上再无烽烟,迎来了难得的和平时光。
而班师返回长安的李利,也迎来了久违的温馨生活,与妻儿团聚,安享天伦之乐。
????????????????????????
蓝田大营,狼骑营驻地。
在洛阳议事上,李利下令重组三支战骑营和一支步军营。步军营便是新近归附李利麾下的冀州上将军鞠义所部先登营,三支战骑营分别是:曾经隶属公孙瓒帐下的幽州营、桓飞帐下的飞熊重甲骑兵和吕布帐下的并州狼骑军。
对于新组建的先登死士营,李利没有过多干涉,明确规定先登营为五万兵马,外加斥候、辎重和杂役等附属兵士五千人,并派遣魏续、眭固、孙轻等十余名将领前往鞠义帐下听用,具体职务均由鞠义自行决定,事后呈报上来即可。同时,魏续、眭固等将领还押解着大量军械辎重前去,支援鞠义重整先登营。
此外,李利给予鞠义极高待遇,敕封他为冀州都督、领镇北将军,位比三公。如此礼遇,在李利麾下新近归降的将领之中尚属首例,由此足见李利对鞠义十分器重,赏识有加。
显而易见的是,李利之所以这么做,其根源就是一句话: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换言之,李利此举便是千金买马骨,不折不扣的收买人心。毕竟,眼下冀州是曹操的地盘,鞠义及其帐下驻扎在冀州境内,处境十分危险,随时都将面临曹军的大举围剿或偷袭。
而李利所能做的就是,让鞠义和他帐下先登营牢牢驻守在冀州,像一颗钉子一样楔进冀州腹地,摆在曹操的眼皮底下,令其如鲠在喉,寝食难安。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李利对鞠义采取放任自流的方式,不仅不对他加以约束,反而大力支持,钱粮足额供应,军械辎重更是超额发放,俨然成为鞠义独力抗击曹操的强大后盾。
相对于享受特殊待遇的先登营,三支战骑营的重组则是全部按照李利的意愿执行。
1...468469470471472...5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