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骑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虎贲中郎
所以,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形势很严峻,既要避免自身损失太大,又不能让他们知难而退,必须让他们看到成功的希望,从而将他们一步步诱入我们早已准备好的彀中,驱虎吞狼,一举改变天下局势,为不久之后的逐鹿天下奠定基础。”这番话透漏出诸葛亮、郭嘉二人就是制定驱虎吞狼战略的始作俑者,他们是下棋的人,此时棋局已经展开,局势不明,西晋如何展开反击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一步。
在郭嘉和诸葛亮说话的时候,李利的脸色很平静,平静得没有一丝情绪波动。如果说郭嘉和孔明是下棋的人,那他就是开设棋局的东家(幕后老板),驱虎吞狼最早是他提出来的,是专门针对南汉和北魏两国的全面布局。铁轱、夏侯兰等人战死沙场固然让李利很痛心,但是一将功成万骨枯,作为常年征战沙场的沙场宿将、全军最高统帅,他看过太多的生离死别,早已习惯了刀口舔血的生涯,是以麾下将领战死并不能左右他的情绪,更不可能影响他的决策。
沉思片刻后,李利心平气和的道:“或许是你们二人想得太多了,毕其功于一役固然最好,然则凡事不能刻意追求尽善尽美。世间本就没有十全十美之事,力求完美,往往意味着顾忌太多,瞻前顾后、患得患失,须知兵家用兵最忌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时下,引蛇出洞已经成功了一半,引诱南汉和北魏两国出动近三十万大军,这就够了。倘能一举将这三十万大军干掉,驱虎吞狼计划就成功了一大半,而后挥军南下攻取荆襄,这便是整个驱虎吞狼计划。”
——————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骁骑 第250章 【龙飞凤舞】(一)
————————————
“因此,眼下局势不明,现在论成败还言之尚早,不到最后一刻便无法断定孰胜孰负。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束手束脚、瞻前顾后,该出手时就出手,随着时局变化而改变原定计划,如此方为上策。所以你们不必有太多顾虑,摒除杂念,放手一搏!”李利这番话显然是针对诸葛亮所说的。
或许诸葛亮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做事力求尽善尽美,但凡遇到军事行动,总是谋定而后动,如果没有六成以上的胜算,他宁可不动也不愿意冒险。诸葛一生唯谨慎,这是后人对他的评价。这种评价他自己不可能知道,但李利却心知肚明,并对此体会颇深。
说起来,李利和诸葛亮已经相识七年了。这七年里超过一半的时间两人都在一起共事,朝夕相处,互相了解,深知对方的秉性和喜好。
李利认可诸葛亮的谨慎用兵,却并不完全赞同;他认为,谨慎固然重要,但过分谨慎就是畏首畏尾,与胆怯无异。是以他时常鼓励诸葛亮大胆用兵,不要心存顾虑,战前精心谋划,临阵之时便无须顾忌,尽可放手施为。昔日诸葛亮第一次统兵的卢龙塞一役就是如此。战前李利曾对他说,此役若胜,贤弟当居首功;如若战败,所有罪责由我一肩承担。结果,尚未及冠的孔明首战告捷。自此以后他常年随军征战,并独自领军西征南蛮,七年间未尝一败。是李利麾下唯一没有败绩的三军主将。
除诸葛亮以外,西晋大军自上而下,上至统帅李利、下至军侯,全都打过败仗。李利、郭嘉、周瑜三人兵败邺城,赵云兵败开封,滕霄大意失常山,徐荣疏忽丢渤海。波才被困宛城,等等。这些败绩都是比较大的战役。至于那些局部战争或小打小闹的战事,更是不计其数,但是所有败绩之中都没有诸葛亮的身影。就连冀州惨败之时,包括李利在内都身陷重围。麾下诸将尽皆落败,唯有诸葛亮非但无过反而有功,他从益州游历归来便率军赶到壶关,恰好接应九死一生杀出重围的李利入关。
正因如此,西征归来的诸葛亮在军中享有极高威望,官拜四军将军之一的后将军,位比三公。
此次再战司隶,李玄、贾诩留守长安,他和郭嘉跟随李利出征。按照事先安排。抵达洛阳之后,他们君臣三人将兵分三路,各领一军人马作战。郭嘉领军在北。抵御北魏大军;而孔明则领兵南下,与庞统率领的南汉大军正面交锋;李利坐镇洛阳,执掌中军,居中策应。
李利此时再次鼓励诸葛亮大胆用兵,正是因为诸葛亮随后将率军南下作战,与庞统大军交锋。虽说卧龙凤雏齐名。龙在前凤在后,两人师出同门。彼此很了解;但李利却知道庞统用兵不拘一格,善用奇兵,只要被他抓住一丝机会,就敢孤注一掷,全力一搏。前番荆州刘表逼降江东孙氏一族就是庞统的谋划,利用江东孙策遇刺身亡一事大做文章,一举拔除了孙氏一族的嫡系血脉,致使孙氏一族人丁凋零,青黄不接,幼子孙绍即位,继而内斗不休,国力衰败,被迫依附于刘表麾下。
江东臣服于刘表一事传到李利耳中的时候,令他呆愣半晌,震惊不已。由此也让李利切身体会到庞统其人当真了得,不费一兵一卒,弹指间逼降江东,此等壮举实为四百年大汉王朝的亘古奇闻,堪称旷古烁今的不朽功勋。
正是庞统的这一壮举让李利对他颇为忌惮,而随后庞统潜入长安与曹丕密谋结盟之事,更让李利再一次体会到庞统胆识惊人,不走寻常路,善于用奇弄险,而这恰恰与诸葛亮事必躬亲、谨小慎微的处事风格大相径庭。于是此次诸葛亮率军南下征伐,势必对上善用奇兵的庞统,这让李利对他还真是有些不放心,为此特意鼓励他大胆用兵,放手施为。
如果不是皇帝的身份约束李利不能亲赴前线,他还真想与庞统较量一番,因为他的用兵之法与庞统颇为相似,都善于使用诡诈之道。兵者,诡道也;这是兵法的精髓。李利用兵的精要便在于此,而在庞统身上同样表现出诡道用兵之法,一切都以赢得胜利为目的,行事不拘一格,没有一丝一毫循规蹈矩的迹象,用兵如天马行空变幻莫测,无迹可寻。
与之相比,诸葛亮用兵则是堂堂正正之师,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谨慎二字贯穿始终,行兵布阵都清清楚楚的体现出他谨小慎微的秉性。也正是因为他善用正兵,李利才会派遣他领兵对战庞统,此二人用兵一正一奇,胜负殊为难料。是以李利对诸葛亮领军南征虽然有些担心,却并不认为他一定会落败,胜负应是五五之数,如果孔明能够偶尔用一回奇兵,也许就有取胜的可能。
与孔明相比,郭嘉善用奇兵,与庞统的用兵之道极其相似。如果让郭嘉对战庞统,那南阳局势将变得愈发不可预测;以奇对奇的结果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大胜,要么惨败,除此之外没有第三种可能。
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李利最终选定孔明南下迎战荆州军,郭嘉北上抵抗曹军,而他则坐镇洛阳居中策应,哪边局势不利,他便立刻率军前去增援。
夜幕缓缓落下,凉亭里点亮了风灯和香炉,夜晚湖边多蚊虫,点上熏香便可驱逐蚊虫。
即便如此,李利也不愿在此多做停留。临行前,他对郭嘉和诸葛亮二人郑重其事的叮嘱道:“据说子龙此次率军劫营使用了火雷(黑疙瘩)。军中其他各营都没有这种东西,唯独跟随孔明西征南蛮的战骑营中还剩余一些火雷,想必子龙帐下无双铁骑就是如此。西征南蛮时没有用完。此番却是用在了曹仁大军身上,这次就算了,只怪我事先没有言明。但此后,对内作战不允许使用火雷,不得万不得已,不可动用!”
“这”郭嘉、孔明二人闻声错愕,抬头看着李利满脸肃然的神情。不禁有些茫然。随即孔明低声道:“火雷乃攻城拔寨的利器,昔日微臣率军西征时。许多南蛮村寨都是被火雷所震慑,从而兵不血刃的俯首归降。不知陛下可否明示,为何此番我军不能使用火雷?”
李利似乎早就知道孔明和郭嘉有此一问,遂不假思索道:“火雷这种东西不应该出现在世上。更不该用在我汉人身上,是以此后作战不得使用,违令者从严从重处罚,如有泄露或遗失火雷者,诛三族!”
说到这里,李利话音一顿,轻声叹息道:“其实,早在十年前我就造出了火雷,随后秘密组建了火雷作坊。亲自挑选三百名伤残甲士和老兵制作火雷。东征乌桓、鲜卑之时,金猊卫营便带了五百枚火雷,但最终却没有使用。五年前。孔明西征南蛮,为防不测,我才将两千颗火雷暗中交给你,由此这种火器才第一次用于对外征战之中。眼下火雷的制作还很粗劣,除了能发出巨响和易燃易爆之外,威力并不大。但这件东西的危害却无法估量。
时至今日,我仍然不能确定造出这件东西究竟是对还是错。世上该不该存在这种杀戮利器。你们或许还不知道,火雷一旦泄露出去,或是流到蛮夷外族手里,后果将不堪设想,届时我汉人将是最大的受害者。因为在这块大陆上只有我汉人最多,也只有我汉人最为勤劳富庶,同时也最让异族人眼红,时刻窥视着我大汉领土。
所以,为了消除后患,这件东西既然已经问世,就要继续研发下去,但是无论如何都能泄露或流落到别人手里。要想不泄露秘密,首当其冲的就是频繁使用,其次是参与制作火雷的人必须严格控制,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火雷只能用于开疆扩土,用于对外征战。眼下第一批参与制作火雷的三百余人全都死了,火雷作坊也已转移出去,此后不会再有人知道它的存在。记住了,此事我只说一遍,此后决不会再提,还望你们三人牢记在心,切勿误人误己!”说完话后,李利起身离开凉亭,径直走向行辕。
事实上,李利所说的火雷就是硝、硫磺和木炭混合而成的黑火药。赵云军中使用的黑疙瘩是最粗劣、最简易的火雷,易燃易爆且响声巨大,但杀伤力却不大。除了李利之外,没有人知道这种黑疙瘩是他十年前自制而成的,算是试验品,也是最劣质的火器制品。经过十年的反复试验,现在制作出来的火器威力之大五倍于黑疙瘩,除了制作工艺还比较粗劣,外形也不美观,其威力已经不逊于后世手工制作的手榴弹。
但是制造出这种东西之后,李利时常感到不安,内心深处饱受煎熬,火器本身没有太大价值,唯一值得称道之处便是开山碎石,除此之外它的出现就是为了杀戮。因此,前世出身军旅的记忆给他带来的并不是美好的回忆,而是无尽的苦恼,他可以制作出简易的手榴弹,甚至还能循着记忆的烙印研发出更加强大的武器,但是百年之后他给世人留下的将是无尽的杀戮。
这决不是他所希望看到的景象,更不想成为一个活着杀人无数、死后还在延续杀戮的侩子手。所以他亲手制造了火雷,而今却又亲手将它封杀,或者说封存起来更为贴切些。
——————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ps:【衷心感谢:书友“xuwei222”月票支持,多谢!】
骁骑 第251章 【龙飞凤舞】(二)
————————————
南阳郡,宛城南门外二十里,荆州军大营。
中军帅帐内,此刻座无虚席,集结着此次攻打南阳郡的所有中郎将以上的荆州将领。
大帐上阶,三军主将黄祖高居帅位,阶下两侧分别是:军师庞统,副帅张允、韩当和太史慈,先锋大将文聘、刘磐,副将魏延,参军徐庶,随军主簿刘巴,后军主将韩嵩、潘璋和徐盛,以及部将周泰、蒋钦、冯习、霍峻、李严等三十余名将领。
截止此刻,荆州军突袭南阳郡已整整十天。
七天前,荆州军一鼓作气攻陷十余座城池,兵临宛城城下,遂将宛城三面围困,即时展开攻城。
五天前,大军已相继攻占南阳郡辖下三十余县,并派遣兵马和官吏接管各县,俨然打算长期占据,而不是掠夺府库钱粮之后一走了之。
然而时至今日,又是五天过去了,荆州军昼夜不休、轮番攻打城池,却依旧停留在宛城之南,不得寸进。
随着夕阳落山,整整十天过去了,业已围困宛城七日,却生生被宛城守军所阻,始终迈不过宛城这道坎儿,无法挥军北上进取司隶。
不仅如此,荆州军围困宛城的情形与之前围困邓县截然不同。邓县之战,乃是荆州军出其不意的突然袭击,一举袭取东门,而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克城池。使得邓县守将于禁帐下五千守军全军覆没,大将铁轱、桓义和十余名将领战死沙场,最终只有于禁一人幸免于难。孤身逃回宛城。然则此次攻打宛城,荆州军的好运气似乎用光了。乍一围上来就碰了硬钉子,先锋大将文聘率领帐下四万余步骑与南阳守将波才打了一场遭遇战。
当时,文聘大军两日间连下四城,奔袭两百余里,一路势如破竹,浩浩荡荡的直奔宛城而来。全军上下都以为波才会收缩兵力。据城死守,断然不敢率兵出城迎战。就连参军徐庶也不认为宛城守将敢于正面迎战。然而事实却与他们预料中的情形大相径庭,就在他们赶到距离宛城南门三十里处的西平坳时,从山坳两侧突然杀出一支人马,赫然是波才率领的四万武卫营步军。
是役。两军狭路相逢,文聘大军几乎来不及反应便与波才帐下武卫营展开厮杀。尽管武卫营是步军,而文聘帐下却有一支两万余人的骑兵,怎奈山坳狭窄,骑兵根本无法展开冲锋;加之波才早已准备,提前设下埋伏。于是战斗伊始,文聘大军就折损了数千将士,随后波才仅凭帐下四万步军打得文聘大军措手不及,在付出一万余将士的伤亡之后。文聘被迫率军后撤。
那场遭遇战让文聘折损了两万余步骑,再加上之前攻打邓县折损的四千余战骑,五万先锋前军五万伤亡过半。使得先前所取得的战绩毁于一旦,相当于马失前蹄,前功尽弃。
西平坳之战后期,波才并没有率军追击,而是见好就收,迅速收兵撤回宛城。等到庞统、黄祖率领中军与文聘前军合兵一处。进而逼近宛城南门时,却见宛城四面城门之外。距离城门百步远的地方,即护城河边筑起了八座碉堡,与城头上的守军遥相呼应,置身于城头弓箭手的射程之内,等于在城池之外又建起了一座专事防御的“外城”。
正是由于出现了这八座拱卫城门的碉堡,彻底打破了荆州军企图一鼓作气攻取南阳郡的美梦,让他们迎面撞上硬钉子,连续七天猛冲猛打,却愣是迈不过护城河,根本无法靠近城墙。连拱卫城门的碉堡都攻不下来,谈何攻城?
因此,严格说起来,荆州军连续七天七夜的攻城战之中,其实一直在攻打城外的碉堡,始终被挡在距离城门五百步之外,根本无法接近城门,更不可能对城头上的守军发起有效进攻。尽管荆州军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失败,但是事实证明,七天下来他们除了付出三万多人的巨大伤亡之外,根本毫无建树,毫无进展。
当夜幕再次降临时,就是攻打南阳郡的第十天。半个时辰前,斥候传来消息,坐镇洛阳的西晋皇帝李利派遣十万大军增援波才,不日即可抵达宛城。最为重要的是,这十万增援大军全是西凉铁骑,奔袭速度奇快,据说一日夜便可奔袭三百里,从洛阳赶到宛城只需两天三夜。
宛城久攻不下,而今又要面对十万西凉铁骑,但这一消息泄露之后全军上下人心惶惶,就连许多将领都心生退意,俨然锐气已失,未战先怯。
事态紧急,形势严峻,三军主将黄祖当即召集各营将领前来帅帐议事,群策群力,共同商议对策。
待众将相继落座之后,黄祖没有过分寒暄,三言两语道出召集众将议事的目的,遂命令斥候校尉向诸将通报敌情。
斥候校尉不敢迟疑,首先证实军中已经传得沸沸扬扬的传闻并非讹传,而后报出西晋增援大军的具体数量。紧接着,只见他恭声禀报道:“此次前来增援宛城的西晋大军名为十万铁骑,实际上远远不止十万兵马。诸位将军对西凉军各营兵马的人员配备应该有所耳闻,西凉军与我南汉军队的编制不一样。我军各营人马大多是两万或三万,甚至还有一万或五千人马亦称一营人马,但西凉军的一营人马最少三万三千人,部分主力战营多达五万之众。
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军各营兵马全是校尉领军,统兵将领至少统领二至三营人马;而西凉军中各营主将和副将都是威震天下的名将或悍将,每个主力战营都有一名主将和两名副将,并各自统领一万兵马,各自帐下都有十名千夫长,即校尉。
此外,西凉军各营兵马中并不是单一的骑兵或步军,其中还有很多特殊兵种,例如战骑营中配备两千或三千重甲骑兵、五千弓弩骑兵和两千斥候,而统领这些兵种的将领一般都是中郎将或偏将。因此,晋帝李利麾下的各营兵马都能独自作战,且战力不俗,每支兵马都是久经沙场的百战之师,其将领亦是成名已久的沙场宿将或西晋名将??????”
眼见帐下诸将听着斥候校尉的讲述后神色各异,坐在右侧首位的军师庞统突然开口打断他的话:“在座的诸位将军早已知晓这些琐碎的军情,所以你就不必赘言了。战事紧急,闲言少叙,直接通报敌情吧。”语气虽然平和,却不难听出庞统对这位斥候校尉十分不满。
因为此人的言语中无不透漏着对西凉军的畏惧和怯战,其中还有几分向往之意,倾向性太明显,颇有些吃里扒外之嫌。如果任由他继续说下去,就相当于西晋派来的说客,非但对眼前的战事毫无益处,反而会让帐内诸将愈发畏战胆怯,士气愈发低靡。所以庞统不得不打断他的话,提醒他注意身份和立场,问什么说什么,不可信口开河,蛊惑军心。
斥候校尉闻声色变,连忙跪拜请罪,索性庞统大人大量,不与他一般见识,摆手示意他继续通报军情。
被庞统稍事敲打一番后,斥候校尉再不敢卖弄口才,简洁明快的恭声道:“此次驰援宛城的西晋大军共有十二万大军,分别是:奋威将军吕布率领的五万狼骑军,张飞帐下朱雀营和马超帐下龙骧营。统率这支兵马的主帅是西晋后将军诸葛亮,随军长史是河内司马懿,随军主簿是朱雀营监军杨阜。此外,跟随诸葛亮出征的还有两名声名鹊起的后起之秀和一位久负盛名的将领,他们是:孙礼、郝昭和关羽。”
说到这里,他语气一顿,随即又想起什么,连忙补充道:“据哨骑探报,两天前诸葛亮就已率军出发,最迟明天中午便可到达宛城。”说完收声,立刻退到一旁,再不言语。
随着斥候校尉缄口不言,帅帐内鸦雀无声,异常寂静,以至于斥候校尉站在大帐门口随时准备退出帅帐,但此刻他却清清楚楚地听到两侧统兵将领粗重而急促的呼吸声。
勇冠天下的吕布来了,神威天将军马超来了,虎牢三英中的张飞和关羽也来了,与他们一起前来的还有七年前便已扬名荆襄的“卧龙”诸葛亮,以及目前还籍籍无名的河内司马懿。十二万百战之师,清一色的沙场悍将,再加上一位自比管仲、乐毅的卧龙先生,这绝对是个超级豪华乃至奢侈的强大阵容。
这一个个闻名遐迩的名字如同铁锤一般敲打在帐内众将的心坎上,敲得他们脑袋嗡嗡作响,脑海里如惊涛骇浪一般剧烈起伏,浮想联翩,惊惧不已。
这一刻,帅帐内的三十多位统兵将领脸色各异,神情恍惚。但见一贯沉着冷静的庞统神情凝重,目光深邃晦暗,脸上的表情一变再变,阴晴不定;刘表从子刘磐自诩骁勇过人,但此时他却脸色灰暗,目光闪烁,显得魂不守舍,惊恐交加;自视甚高近乎目中无人的魏延脸颊潮红,呼吸粗重而急促,显得激动又振奋,但眼神却飘忽不定,显示出他此刻不仅仅是情绪激动,还有几分发自心底的畏惧???????
——————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骁骑 第252章 【龙飞凤舞】(三)
————————————
“呵呵呵!”
忽然,爽朗的笑声打破了帅帐的沉寂,将正在沉思之中的将领们从思绪中唤醒,心神重新回归到帅帐议事上来。
顿时,三十多位将领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庞统,却见庞统神色自若的笑声道:“昔日我与孔明完成学业离开书院时曾戏言,日后若是战场相逢,自当各为其主,凤雏卧龙定要一决高下。不承想,时隔七年,当年之言居然一语成谶,此番便在战场相遇。此乃人生一大快事,庞某何其幸甚!”
果然,庞统这番话让诸将闻声色变,超过一半的将领脸颊微红,暗自惭愧;余下的将领则是神色惊诧,用审视的目光看着庞统,似乎想要看透他的内心,看他是不是强颜欢笑,惺惺作态,故作镇定。
然而他们失望了,庞统神色坦然,笑容自然而真诚,俨然是打心眼里的高兴,绝非故作姿态,哗众取宠。显然,庞统对即将到来的正面交锋充满期待,期待着能与昔日的同窗诸葛亮一决雌雄,为自己正名。
如果最终是他胜了,那么自此以后,人们再提起他们俩的名号时一定是凤雏在前、卧龙在后,而不是当下众所周知的卧龙凤雏,无形中让他比孔明逊色半筹。至于失败,庞统眼下还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因为他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比孔明差。
高居帅位的黄祖被庞统一番豪言壮语所感染。同时也知道庞统这番话的用意何在,当即长身而起,声若洪钟地朗声道:“军师一介文士尚且不惧强敌。我等身为统兵将领有何惧哉?”
此话一出,引起了帐下诸将的共鸣,使得帐内的萎靡压抑之气一扫而空,众将领神情振奋,纷纷出声附和,甚至某些好战将领还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似是迫不及待的欲与孔明大军决一死战。
这一转变落在黄祖眼里,但见他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内心深处却是一阵苦涩。虽然他知道刘表的本意是想让庞统领军,却遭到蔡瑁、蔡和、蔡中和张允等蔡氏亲贵的强烈反对,又有蒯氏兄弟从中搅局,于是在这三方博弈争执之下。三军主将的位子才会落到他黄祖头上,让他捡了便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