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战的血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远征士兵
“唔!”闻言我不由一愣,这个方案的确不错,一方面我们可以尽量不与苏军发生冲突……另一方面这种斗争也是长期的、可持续的,而不像我们这五百人直接派过去伤亡一个就少一个。
只不过……这方案听起来怎么就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下一秒我就猛然想起:历史上的美国人不就是这么干的吗?!
“另外……”这时张司令又加了一句:“我还要提醒你……美国对这个方案也有兴趣,所以……你们在巴基斯坦建立基地的时候,很有可能会碰到美国派来的顾问团!我想你知道该怎么面对!”(未完待续。)
越战的血 第两百三十七章 集装箱
准备工作很快就展开了。om
这些准备都是根据我手中得到资料做出的。
比如资料里提到阿富汗大多都是山区……不适合机动部队行动,事实上这一点我早就知道了,而且还针对这点提前对部队进行了训练。现在确认了这一点,于是我这装甲车、坦克连炮兵连就全都不用上。
再比如阿富汗气候白天火热晚上严寒……这一点我倒是没有想到,我想这也许是因为阿富汗树木和草原破坏严重的原因吧,古时的阿富汗可是到处都是森林和草原的,被过度开采和放牧后就变成了现在的荒漠……
植物在被太阳直射的时候就会吸收太阳的热量起到降温的作用,在太阳下山之后又会起到保温的作用,所以植被多的地方温度并化就不是太大。反之如果是荒漠,那太阳一出来就可以烤地瓜,一落山就进入了冰窖。
于是我们就还要带上行军被……
这些准备还算是比较容易的,比较麻烦的准备就是翻译……资料里知道阿富汗人的官方语言是波斯语和普什图语……
这就让我感到为难了,都到这时候了,还到哪里去找会波斯语和普什图语的人去?
不过这一点张司令为我解决了,事实上他早就想在了前头,在阿富汗考察团还没把资料发回来的时候就在全军秘密召集会波斯语或普什图语的战士。
有时我都在奇怪……怎么我军军中还会有会波斯语和普什图语的战士呢?
后来在撒海德找到我的时候我才明白了……
“营长!”撒海德有些奇怪的问我:“咱们部队用那几个会说波斯语的干嘛?”
“你管它干嘛?”我没好气的说道:“上头有上头的想法,用得着你多问?”
其实我这是出于保密原则所以不打算多说。
“我……”撒海德有些委屈的说道:“我也不是想多问。我只是说……波斯语我也会啊!”
“你也会?”闻言我不由奇怪道:“你怎么也会说这个话?”
“波斯语是我们祖先的语言不是?”撒海德解释道:“我是回族的……我们祖先说的就是这话,只不过现在说的人少了……听我们村的老人说。是因为明清两朝的时候禁止我们说波斯话,所以就有许多人忘记了,现在会说的也不多了!”
“哦!”闻言我不由恍然大悟……回族,不吃猪肉,穆斯林……我以前只以为他们是少数民族,现在这么说起来……我国的回族可能还是从阿富汗那边迁移过来的。
“那你现在为什么又会波斯语?”我好奇的问。
“俺是新疆人!”撒海德说:“阿富汗就在我们旁边,咱们有许多人去阿富汗做生意……就是买卖玉器、珠宝的那种,阿富汗也有人来我们村做生意的……再加上不学波斯语就看不懂古兰经。这时间一长会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哦!”我点了点头。
我得承认我的地理知识欠缺,都不知道新疆就跟阿富汗接壤的,不过阿富汗玉倒是有听说过……好像阿富汗跟中国之间还有一条名为“青金石之路”的,就像丝绸之路一样,阿富汗因为盛产宝石,所以跟中国的贸易往来自古就没有断过,于是在文化上自然也就有交流了。
所以。就像中越边境有许多中国人会越南话一样,在中阿边境也有许多人会说阿富汗话。
于是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撒海德等人不只是会说波斯语,还跟阿富汗人有相同的信仰,那什么风俗习惯啊,还有禁忌也都差不多……后来我才知道这些禁忌都是古兰经里规定的。所以当然是一样的。
接下来就是让战士们简单的学习下该怎么跟阿富汗人相处……这其实也是了解一些礼仪和一些禁忌,并不是些很难记的东西……只不过咱们这肉罐头就不能带去阿富汗了,咱们的肉罐头基本上都是用猪肉做的,而猪肉又是穆斯林禁忌……这万一要是不小心随手给他们递上去一盒肉罐头,那就有可能会闹出麻烦了。
这时候战士们就有点不解了……
“营长!”沈国新有些奇怪的问道:“咱们……这不是打越鬼子吗?怎么……学这些东西干嘛?”
还没等我回答刀疤就冲着李佐龙骂道:“让你学你就学……问那么多干什么?!”
刀疤这是抢在我前头骂了……这沈国新怎么都练到这时候了还不开窍。能告诉你的我一早就说了,还用得着等你来问?
之后要准备的就是与我们一起带去援助阿富汗的军事物资……这些东西就不需要我费心了。那是张司令等上层军官要操心的事。
我只是给了他们一个建议……其实用不着我建议他们也知道,在那样的山区上作战哪些装备适合哪些装备不适合,比如那什么装甲车、坦克之类的……送去只怕也用不着吧,反而是冲锋枪、ak47这些东西的更适应。
终于,到第五天这些准备工作都做完的时候……当天晚上我们就秘密出发了。
这一次出发与往常都有点不一样……往常我们出发的时候基地里的人多多少少都能听到一点风声,于是基地里的一些干部什么的都会自发来为我们送行。但是这一次……甚至连张帆都不知道我们要出发,于是就连她都没来送行!
其实不只是她不知道……就连我也是在出发前半个小时才收到命令的,而且这个命令不是由电话或是电报下的,是张司令的身边的两名警卫员给我送来的一封信。
我还没来得及打开信,张司令的电话就来了:“命令收到没有?”
“收到了!”我说。
“马上执行!”
“是!”
……
于是半个小时后我们的车队就出发了……这一回可没有以前那么拉风还有装甲车坐,清一色的都是汽车,汽车车牌照例还是用油漆给涂上了,不仅如此还严令路上任何人都不许下车不许探头不许发出任何声音,车后厢还用帆布给盖得严严实实的,里头黑呼呼的一片伸手不见五指……除了司机之外和我之外战士们根本就不知道这是要去哪!
这当然是出于保密原则,特别是我们这支部队还是要秘密前往阿富汗执行任务的,这如果是让苏联人查觉或是抓到了什么把柄,那只怕都会惹起什么政治纠纷了,所以会这么小心也是常理中的事。
不过话说回来了……我们这支五百人的队伍而且带的装备全都是自动步枪、机枪什么的,连迫击炮都是轻型的,一辆汽车装一个排……总共就十几辆汽车就装完了。
在这年头……十几辆军车在路上跑那还不是太普通了,而且这汽车后面又没拉大炮又没跟坦克的,就算苏联的间谍发现了这样一支队伍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大惊小怪。唯一能让他们起疑的就是……咱们这支车队不是开往北京火车站的,而是径自开往天津新港……
不过开往天津新港也没什么好奇怪的,这帆布包得严严实实的,咱们躲在里头又没发出声音,谁也不知道这里头装的是部队……说不准是运往港口准备出海的货物呢?
对于从港口走海路这一点我是早有心理准备的……之前张司令就跟我商量过,从机场走太显眼,大批的军事物资不好伪装也不方便运输,从海路走就方便多了,集装箱一装……谁知道里头是什么。
一个多小时后,我们的车队就到达了目的地……但到达目的地并不代表我们就能重见天日了。
事实上……我们的车队是直接开进一个仓库里的,几支队伍集合好后清点下人数,我就指着旁边十几个集装箱下令道:“全体都有……以排为单位,进集装箱!”
“啥?”战士们一听这话不由愣了……进集装箱?
但疑惑归疑惑,这时没有人敢发问,于是随着几声低沉的口令,战士们就一队队的走进了集装箱。
我带着营部及翻译及几个顾问最后走了进去……这些顾问里包括陈依依和陈巧巧,这倒不是我特意安排的,而是她们的工作性质本来就属于顾问这一类的,而且在她们还常常要与参谋们商量着怎么训练怎么制定训练计划,所以会分配到营部也是理所当然的。
集装箱很快就从外面关上了,而且还从外面上了锁,霎时就有一种压抑感和危机感,就好像自己的生命已经交到别人手上而自己却无能为力一样。
这时我感觉到身边有个人握着我的手并往我身上靠了靠……是陈依依!我很快就意识到这一点,因为我在第一时间就感觉到那是个女人。
男人在有女人需要的保护的时候总是会特别强大,于是我心里的那点恐惧很快就消失了,反而紧了紧她的手表示安慰!
但我很快就发现自己错了,因为当手电筒亮起的时候……在集装箱里打手电筒并不在禁止范围内,因为光线不会外露。
这时我才惊奇的发现陈依依就在我对面,而握着我的手的却是陈巧巧……
越战的血 第一章 货轮
ps:今晚第二卷就结束了,第三卷又开篇……感谢下各位书友的支持,一直跟着士兵走到现在。om有时我也很想爆发下多写几章,但无奈有大量的资料要去查,去验证……书友们应该也可以看得出来,这里头有许多东西都是真实发生过或是以事实为基础的,比如前几时写的会议,其实就是801会议。也正是因为要查大量的资料,所以士兵码字速度没法快,但我的优点就是能坚持,所以这么久以来一直是每天两章,从没断更过,士兵往后也会尽量坚持!再次感谢书友们的支持!
我们所在的集装箱很快就被吊上了货轮,然后随着几声低沉而又冗长的汽笛声,货轮就驶出了码头。
在这期间我们都没有说话,也没有任何动作,只是静静地坐在集箱里等着……我得到的命令是,除非的有人来为我们开门,否则不许发出任何声音。
这个命令当然是有道理的,因为集装箱在运输的时候里头发出任何叫声都会引起港口工作人员的怀疑……他们当然不知道这里头装的是人,而且还是全副武装的部队。他们要是起了疑心而要求“解救”或是检查里头的货物的话,那我们就没有什么保密性可言了。
但虽然知道这一点,真正要做到却是不容易……特别是集装箱在被吊起时摇摇晃晃的就像要掉下去一样……好在我们都是从战场上走过来的人,所以也都能忍着没有发出任何声响。于是所有的一切就有惊无险的按照计划顺利进行着。
一个多小时后,集装箱外才传来一阵“铿铿锵锵”的开锁声……接着我们总算是重见天日了。虽然见到的“天日”也是满天星星。
“杨营长!”集装箱口一名戴着军帽披着大衣,手里拿着一个锁头的中年人朝里头叫着。
“我是!”我走了上前与这中年人握了握手。
“我叫李明和!”中年人自我介绍道:“是这艘货轮的船长,上级命令我配合你们的工作!有什么要求尽管提!”
“谢谢!”
“你们睡觉的地方……”船长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因为我们这是货轮,床位不多……就只好委屈同志们继续住在这集装箱里了!”
“没问题!”
“同志们辛苦了!”船长叹了一口气:“你看……你们这在战场上要跟敌人拼命,还要睡这样的地方……”
“同志!”我打断船长的话道:“不要紧的!这集装箱至少还遮风挡雨的,可比战场上要好得多呢!”
船长满脸感动的点了点头,再次握了握我的手又交待了几句后就离开了。
这时代的人或许大多都这样吧,对军人特别是上过战场的军人都有种发自内心的崇敬。就像我们从战场回来时看到的那样……一堆又一堆的百姓冲着我们欢呼、叫喊、握手……
也正是因为这样,在昆明才会有了一种不成文的规定:军人看电影、坐车不用买票。只是这后来反倒养成了军队中的一种不正之风。
这如果是到了现代……我想就有许多80后、90后的就会想……当兵的嘛,不就是打仗用的,如果这点苦都受不了,那国家养你们干嘛?
这话说的是容易,但如果换位思考下……国家给的那点津贴,让他们去当兵。让他们上战场打仗,他们愿意吗?!
“营长!”当我走回到集装箱的时候,赵敬平就问道:“现在可以跟我们说说……这是要执行什么任务了吧!”
“嗯!”我点了点头,然后就把名连的干部都召集到我所在的这个集装箱来。
“情况是这样的!”我说:“我们这次去的……不是越南,而是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战士们闻言不由一愣:“那是啥地方?”
见此我不由一阵气苦……很快就意识到这时代的人信息相对封闭,除了那什么苏联、英国、美国……这些琅琅上口的国家外其它的国家没几个会知道的。就连巴基斯坦这个中国的超级友好国也不例外。
“巴基斯坦吧,就是……”说着我就战士们面前摊开了一张地图,在上面笔划道:“我们是在这……要到……这……巴基斯坦!”
“啥?出国了?”于是战士们很快就明白了。
“营长!”罗连长满脸疑惑的说道:“开始我还猜……这是不是从海上去偷袭越鬼子呢?搞了半天这都绕了大半个中国走一圈了!咱们这去巴基斯坦的任务是……”
“我这么说吧!”我解释道:“同志们都知道,这越鬼子是苏修在背后支持的,要不是苏修在背后又是给钱又是给装备。越鬼子哪有胆量跟咱们动手是吧!”
战士们纷纷点头。
“但是这苏修呢……”我指着地图上的苏联,然后手指往下移。移到阿富汗说道:“它现在就像是吃了火药了,这边支持着越南跟咱们动手不说,另一面又派兵入侵阿富汗!”
“哦!”一听我这话赵敬平等一众参谋就像明白了什么,只是刀疤等一众干部却依旧是满脸的莫名其妙。
“苏修打阿富汗我们也听说了!”粱连兵问:“但是这跟我们去巴……基什么坦有什么关系?”
“巴基斯坦!”战士们哄的一声就笑了出来,这粱连兵打枪打得好,可是说起话做起事来却像是个十足的乡巴佬。
“咱们哪!”我说:“这次去巴基斯坦就是给苏修拖拖后腿的……阿富汗有许多难民和游击队在苏修入侵阿富汗的时候通过巴阿边境进入巴基斯坦,上级认为这是我们可以利用的资源。同时我们也要帮助英勇的阿富汗游击队反抗外来侵略。所以……我们的任务就是去巴基斯坦边境建立基地,武装并帮助阿富汗组建游击队抵抗苏修的入侵。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己也很有可能要进入阿富汗与游击队一同抵抗苏联军队!”
“唔!”我这么一说粱连兵就来劲了:“营长……你的意思是说……咱们这是去打苏联鬼子的?”
“可以这么说!”
“太好了!”粱连兵一握拳头说道:“俺在打越鬼子的时候就在想……这仗打得可真不是个味,苏联把越地摆在明面上跟咱们打,自己躲在后头随时准备捅刀子……我们想打也打不着,这下好了!总算可以跟苏联鬼子比划几下了!”
“哄!”的一声,战士们再次被粱连兵逗得笑了出来。
这倒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的……我本来还以为战士们在知道这次的任务是要面对苏联军队的时候,会有更大的心理压力呢……没想到却是这么轻松。
不过想想很快就明白了……他们也许根本就不知道苏联军队是个什么状况,在他们的脑海里,敌人就是敌人。来来回回的不就是像越鬼子那样又是枪又是炮的吗?咱们越鬼子那是一波一波的打,那苏联鬼子还能厉害到哪里去?
但是……这苏联军队与越南军队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同志们!”我说:“大家不要以为打过了越鬼子就不把苏联鬼子放在眼里了……苏联鬼子跟这越鬼子可不一样!”
“有啥不一样的?”粱连兵说:“还不是两个鼻子一个眼睛?”
“去去……是两个眼睛一个鼻子!”刀疤笑骂道。
战士们再次笑成一团。
“最主要的不一样……”我说:“就是越鬼子没有飞机,但是苏联人就有了。这飞机里有战斗机、轰炸机、还有直升机……而我们所训练的游击队却是既没有飞机也没有防空武器,所以……常常就是他们会打得着我们,而我们打不着他们!你们说会不会一样吧……”
我这么一说战士们不由就愣了。
但没过多久,粱连兵又蛮不在乎的说道:“嗨……我可不操这个心,反正营长让我们怎么打我们就怎么打。错不了!”
“就是!”战士们纷纷表示赞同,只让我气都不打一处使!
“营长!”陈依依有些不满的说道:“我们这次去巴基斯坦,那什么时候回来?”
“问这个做什么?”我反问道。
“我们……”陈巧巧说:“我们想打越南人,我们要报仇!”
“我说你们两个同志!”教导员马上就接嘴了:“你们怎么老是纠着报仇这事不放呢?我不是都跟你说了吗?我们是革命的队伍,是以保家卫国为己任的,而不是拿着枪去解决私人恩怨的!再退一步说……你们想过没有。就像营长说的那样,我们在阿富汗把苏修拖得死一点,让它的消耗大一点,苏修对越南的援助和支持就少一点,那越南全面失败的日子就更快一点……这不也是另一种报仇吗?”
教导员的话让同志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于是教导员就更有精神了:“同志们……我们要把目光放得远一点,把心胸放得广一点。不要过于计较个人的得失,我们的战斗的确是为了报仇,但却是为了千千万万被越鬼子迫害的同胞们报仇,为所有牺牲的战士们报仇……陈依依同志,陈巧巧同志,我这里说的被越鬼子迫害的同胞……也包括你们的父母。换句话说……这个仇是要报的,但却不只是你们的事,而是我们全中国军人的事,我们一起打败共同的敌人,为我们共同的同胞、战友报仇……而不应该细分彼此,明白吗?”
陈依依和陈巧巧不由连连点头……说实话,教导员这做思想工作的本领还真不是盖的,我有时就在想……如果我能有教导员的这身本领然后把它用在泡妞上……那就不知道会有多少良家妇女倒在我的花言巧语之下了。
越战的血 第二章 海盗
货轮上的生活我们是采取昼伏夜行的原则。om.
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担心苏联的间谍卫星……美国间谍卫星的厉害我们是见识过了,咱们有多少人登上火车美国佬都一清二楚,那苏联也有间谍卫星,而且我们这艘货轮还是开往巴基斯坦这个敏感地区的,所以我们自然要小心行事。
至于吃饭什么的……那自然也都是放到晚上了,白天咱们也就是在集装箱里铺开行军被睡大觉也就是了。
当然,能够睡觉的也只有我们营部的这些人……至于战士们吧,为了使他们保持体力及旺盛的斗志,就算是在集装箱里也要进行体能训练。只不过因为空间狭小,能进行的训练科目也只有伏卧撑、仰卧起坐或是枪械的保养之类的。
也许是因为上级交待过,李明和船长及船员很少与我们接触,也没有来问我们任何问题……除了定时给我们集装箱送来饭菜外根本就不敢靠近我们。
后来我才知道……这些船员其实都是经过精心筛选仔细审查过的,而且被一再告诫这件事关系到**,要是泄漏风声就要受到严厉的处理……于是船员们对我们就只有敬而远之。
可是在货轮在海上航行了十几天后……李明和船长却主动找上了我……
这十余天战士们并不好过,主要是有许多人一辈子都没有坐过船,突然间就到这海上这样连睡觉时都是摇摇晃晃的,那自然而然就会觉得有些不习惯,这其中反应最强的应该还要属陈依依和陈巧巧……她们俩人一开始还觉得特别兴奋,她们基本是一辈子都呆在山里过来的,这还是她们头一回见到海,于是整晚不睡觉就在甲板上看星星看海景……可是第二天风浪大一点的时候货轮摇晃起来她们就惨了,那吐得是稀里哗啦的,好在李明和船长早就考虑到这一点,特地在集装箱里备上了几个桶……否则这里头还不知道要变成什么样了。
“杨营长!”这天李明和有些神色慌张的到集装箱那找到我,说道:“您方不方便……到驾驶室里来一趟?”
“唔!”闻言我不由有些奇怪,现在是白天……这时候该是我们躲起来的时候才对。
不过我也知道……如果不是万不得已,李明和是不会选择这么做的。
于是我整了整军装就跟李明和走了出去……心里只想着,就算苏联的间谍卫星时刻盯着我们这艘货轮,只怕也不会注意到多一个人这样的小事吧。
“什么情况?”我一边跟着李船长往驾驶室走一边问着。
“我也不是很确定!”李船长说:“不过……也许我们是碰到海盗了!”
“海盗?”闻言我不由觉得一阵好笑……咱们这船可是装着五百名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战士诶!竟然还会碰到海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