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战的血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远征士兵
这么一来那些正往上爬升的直升机可就遭殃了,米8虽然可以也可以说是战斗用直升机……它挂载上武器也可作战,所以其安全性也很高,寻常高射机枪要是没有击中其要害的话也很难对其造成伤害。但是这自上而下飞射的石头却不一样……这两侧的峭壁少说也有两千多米,石头本身的质量也不小,而且也相当坚硬……从这么高的地方落下来那速度加质量完全不亚于一颗炮弹……尤其是顶部还是直升机的薄弱部位。那上面还有螺旋浆……于是山谷内很快就是一阵“铿铿咣咣”的乱响……
有的石头重重地砸在了直升机的机身上,把直升机带着一偏很快就失去了方向,接着就“轰”的一声撞向了旁边的峭壁爆成一堆火光往下掉……要知道这可是在六、七百米高的高空,这掉下去就别说是爆炸后了……就算没爆炸也落不了全尸。
有的石头碰砸到了直升机机尾……这一砸下去就先是让直升机往下一沉……不过还算米8直升比较坚固。机尾还没给砸断,这直升机勉强还能飞……但这也只是勉强而已,因为机尾被砸弯了在平衡扭力上出现了问题,直升机很快就打起转来,任是飞行员技术高超也无法在这山谷内控制……于是坚持了一会儿也跟着撞上了旁边的峭壁。
更多的石头则是砸向直升机的螺旋浆……螺旋浆这东西不仅是高速旋转的,而且面积还相当的大……面积大就意味着被石头砸中的慨率高,这如果是普通的东西比如说一排子弹之类的东西那还好,这些玩意体积小、穿透力强,就算打中螺旋浆那造成的伤害也十分有限……但如果是天上掉下来的石头,而且还是高速下落的石头……高速下落的石头撞上了高速旋转的螺旋浆……于是就只听铿的一声脆响,整个石头都被打飞得老远……这就是高速旋转的螺旋浆的力量,但螺旋浆本身也好不到哪里去……可以想像,它肯定也会因为这次撞击而变形弯曲了,于是直升机很快就失去了平衡在空中就像是个醉汗似的摇摇晃晃的……
飞在天上的东西就是这样……它们是必须在空气中保持平衡的,一旦这个平衡被破坏……那么不管它们的装甲有多厚武器有多么先进,那都是狗屁!
只不过我们平时都是在地面而直升机却是在天上……中间有装甲把它们薄弱的平衡系统给隔开了,再加上直升机速度快、转向灵活,所以我们很难将其击落,但是……如果是自上而下的话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就像现在一样,仅仅只是一阵石雨就能打得这些原本看似很强大的直升机机群阵脚大乱……
一些幸存下来的直升机还想继续爬升,但紧接着又是一片石雨下来……我们当然不会一次性就把所有的石堆给引爆干净,那样做虽然能够一次性给直升机机群造成很大的伤亡,但却不具有持续性的威胁。
于是苏军很快就意识到爬升的结果就只有机毁人亡一条路……于是他们就只有一种选择……用最快的速度冲出石雨的范围。
但是……等在前面的又是有如潮水般滚滚而来的烟雾!
越战的血 第八十一章 直升机坟场
苏军直升机机群很快就被“淹没”在层层烟雾之中……它们来不及逃走,因为身在峡谷里的它们就只有三条路可以走,往上、往前,或是往后。
往上无疑是个最好的选择,只要拉高就可以迅速脱离烟雾,而且越往上就越安全……这一点是任谁都知道的,只可惜这条路已经被我们用石雨给封死了。
往后也许是个可行的选择……但其实这才是最危险的,原因这峡谷对于一个直升机机群来说十分狭窄,一旦调头的话很容易发生撞击事故,更何况……在往后的过程中会有一个悬停调头的过程……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并不短,而头顶上又到处都是喷洒而下的碎石……所以如果这么做的话,更有可能的是还没来得及调头就已经机毁人亡了。
所以聪明的苏军飞行员选择了继续前进……飞进烟雾里也总比被乱石砸死来得好!
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他们很快就发现往前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
首先是这么庞大的一个机群飞进烟雾里而且还是在狭长、弯曲的峡谷里本身就是相当危险的……这也是直升机很少在夜里出动的原因之一……直升机虽然有聚光灯可以搜寻目标,但阿富汗高高低低的各种高地在夜色里对于直升机来说就像是一个个暗礁,再加上直升机飞行速度又快,一个不小心就会触礁身亡。
现在机群飞进了烟雾之中……实际上就相当于在黑夜中甚至比在黑夜中飞行还要糟糕了……在黑夜中飞行至少还有个聚光灯照照,而在烟雾里就连聚光灯也发挥不了作用了。
于是苏军飞行员只能把自己的性命交给上帝……或是凭着自己的经验和飞行技巧力图在这其中寻找一线生机……
然而我却不会让他们这么好过……中国人有句话就叫“痛打落水狗”,乘着这条狗掉到水里的时候就要了它的命。否则等它爬起出来了就有了反抗的能力。
这个道理我还是明白的……所以很快就下了另一个命令:“打!”
“打!”赵敬平冲着步话机叫道:“给我狠狠的打!”
爆炸声很快就响了起来……这一回就不仅仅是石雨了。石雨的确是很好用……一个炸药包就可以掀起一大片石头。但问题就是它不能永无止尽的炸……在同一段地方准备一排炸药包,间隔着分三次炸也就差不多了,到第四次就没东西可炸了。
所以这时我们为了增加一点效果……迫击炮!
用迫击炮打直升机?这说起来也许有点夸张,但在这特定的条件却一点也不夸张……原因是只要给迫击炮炮弹装上时间引线然后再计算好时间……那么这些由迫击炮打出去的炮弹就会在空中爆炸,也就是我们之前玩过的空爆。
区别只是……以前的空爆是针对步兵,而现在的空爆却是针对苏军直升机。
而且这些迫击炮炮弹的时间引线还是设定在苏军直升机的高度或者在其之上爆炸的……这么一来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炮弹如果是在直升机附近炸开的话,那弹片和冲击波无疑会给直升机造成很大的损伤。如果是在直升机上方炸开的话……那弹片无疑就会来个天女散花。
更厉害的还是……如果这些炮弹打着了两侧的峭壁,那还会再次掀起一片石雨……于是那充满烟雾的峡谷里就是一片腥火血雨,一会儿是炮弹的隆隆声,一会儿是弹片的呼啸声,一会儿又是直升机坠地的爆炸声……
虽然我们什么也看不到,但只凭想像也知道这里头的直升机群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了……它们就像是一群苍蝇被我们围困在峡谷里头用炮弹和石头一阵乱砸……而直升机在这种情况又可以说是很脆弱的玩意,在这烟雾里随便撞到哪里或是螺旋浆划到岩石都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所以我还真不敢相信能有几架直升机能完整的从这陷阱里头飞出来。
但很快我就知道还真有……不过不多,进这山谷的直升机一共有四十架……其中米8三十架,米24十架。出来的就只有六架……米8四架,米24两架!
在看到这六架直升机成功的从充满烟雾的山谷中逃出来的时候……我不禁暗暗佩服了下苏军这些飞行员的技术……当时我就在想。如果是我驾驶着直升机碰到这种情况的话,只怕早就吓得不知所措了,哪里还有办法为自己找到一条活路!
但是它们就是找到了……这其中除了两架直升机看起来被炸伤了冒着黑烟之外,其余的几乎可以说是毫发无损!
后来我才从政府军的内线知道……这些直升机的成功逃脱并不是偶然的,它们在第一时间就判断出主要的危险是来自顶部……其实在第一轮石雨之后这已经很明显了,所以这几个直升机飞行员就在最短的时间内在两侧的峭壁处寻找中间凹进去的部位……这样的地方在峭壁上的确很多,问题是要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找到这样的一个地方并不容易。
但这些飞行员做到了……这说起来很简单,但我却知道这真做起来却需要冷静的头脑、超快的反应速度和超超的心理素质。
找到一个这样的地方之后……他们就驾驶着直升机悬停在该处一动不动,任凭外头又是石头又是爆炸,这时的他们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尽全力把直升机给稳住。
最后他们终于等到了爆炸声停止的时候……这时的我们炸药包已经炸完了,炮弹也消耗得差不多了,没办法也只得停手。而这是烟雾还没有完全散去……于是这几个苏军飞行员就凭着之前的印像驾驶着直升机一路拉升,“呼呼呼”的就开出了狭谷。
当然,这时的他们半点都没有伞降或是继续作战的心理了,找准了方向就直奔喀布尔飞去……
这一战可以说让所有的苏军部队都惊呆了,包括苏军在高空盘旋的米24和地面的装甲部队等。
这一战也彻底的击垮了他们继续战斗下去的信心……但我们的攻势才刚刚开始!(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越战的血 第八十二章 风云突变
战场在那一刻就沉寂了下来,不管是南面还是北面的……苏军在得知直升机机群遭受重大损失的时候就没再也没有打下去的兴趣。
我想……他们在无线电里与其它单位联系的时候,会十分颓唐的说道:“回去吧!我们已经失败了!”
的确……苏军已经失败了,在四十架直升机的机群被我们打得只剩下六架落荒而逃的时候就已经失败了,这不仅仅只是被我们击落了三十几架直升机的问题,还有那装载在米8直升机里的苏军士兵……每架米8里都有一个排的苏军,而且还是训练有素的苏军空降兵……虽然这些空降兵同样也不适应阿富汗战场,但相比起其它普通部队来说无疑要好得多,所以对苏军来说是个难以估计的损失。
也就是说苏军暂时失去了空中优势,同时也不再可能利用空降兵对我五号山口形成夹击之势……除非苏军还有胆量在05号山谷计划伞降。
不过……现在只怕苏军指挥官同意,苏军空降兵也不同意了。
这也就意味着苏军这次希望能拿下希杰奥山谷的战略目标不可能实现……不能实现的另一种说法就是“失败”。
相反的,在我们游击队阵营里却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阿富汗游击队队员甚至十分夸张的朝天打着枪以示庆祝……这好像是阿富汗游击队的习惯,他们总是在兴奋的时候朝天打枪……不过这似乎也是情有可愿,他们大多时候都在山区里跑来跑去,手里除了枪和子弹外基本就没有其它东西,想庆祝一下的时候身边诸如锣、鼓、鞭炮之类的一律没有,于是就只能朝天打上一梭子来发泄一下,久而久之也就成了一种习惯了。
这种习惯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也许还没什么,但如果是在补给被敌人切断的时候……
“营长!”赵敬平向我报告道:“敌人已经开始撤退了!”
我想也没想就回了两个字:“关门!”
“把命令传下去!”赵敬平朝步话机叫道:“关门!”
于是另一场战斗接着就打响了……
随着一阵枪响之后,前后只有十几分钟……那些被苏军占领的山口就再次回到阿富汗游击队的控制中。
这并不是说苏军战斗力强不强的问题,而是驻守在山口上的那些苏军对游击队根本就没有防备……
一方面他们总以为战场都延伸到五号山口了,那么他们这些一号、二号等山口当然在就没有什么危险,更何况这时还是白天。
另一方面,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阿富汗游击队就躲藏在他们脚下……
再加上前线惨败的消息传来使他们根本无心再战……于是阿富汗游击队就乘着这个时候从坑道里爬出来对山口发起了突袭,三下两下就把山口给夺回来了。
这一来就使苏军阵脚大乱……要知道山口可是控制着每段山谷的咽喉之地,失去了山口也就意味着退路被封死,同时也意味着后勤补给被封死……这对于机械化部队来说简直就是个恶梦!
坦克再先进有什么用?一辆坦克包括穿甲弹在内不过三、四十发炮弹,炮弹打完了就是一堆废铁!
装甲车再能跑有什么用……没有柴油看你能跑到什么时候!
……
于是山口的失守很快就造成了苏军部队的一阵恐慌,大批的苏军驾着各式车辆和坦克像潮水般的往山口涌去……他们希望能够在我军还未在山口上站稳脚根的时候凭借着机械化部队的火力和装甲强行冲出山口!
这种想法当然是对的……事实上,南面的苏军就很成功的冲出了山口……
不过这也是正常的,原因有两个:
一方面南面的苏军并没有深入山谷腹地,他们从头到尾就只打下了两个山口,其主力部队也是一直都在山谷外驻守……打下的山口少,而且主力部队还在山谷外……这就使他们要冲出山谷要容易得多。
另一方面……我们在南面也没有安排多少兵力,不只是兵力少,迫击炮、防空炮等也都是北多南少,这也使得南面的苏军没有费多大力气和伤亡就冲出了两个山口……毕竟苏军是现代化军队,他们手里有大量的坦克、步战车、装甲车等,而南面的游击队手里绝大多都是突击步枪和轻机枪……这些装备是不可能会挡得住苏军的机械化部队的。
但是北面就完全不一样了……
北面的苏军一共有一个团的机械化步兵营另加一个营的空降兵……扣除苏军放在山谷外殿后的两个连以及在战斗中的损失和伤亡,苏军在北面山谷里的总兵力大约有一个团左右。
这兵力说起来也不少,与我安排在北面的游击队总兵力不相上下……要真硬碰硬的打起来苏军占有装备和训练上的优势,我们只怕不是他们的对手。
但问题是……苏军这个团一共占领了希杰奥四个山口……现在四个山口全落入我军手中,也就是这个团一下就被分成了四个部份,每个部份只有一千人不到……而且这一千人还是首尾不能呼应无法互相支援……中间被山口隔开了嘛,那一个个山口就只有几百米宽,两侧工事上的轻机枪都能扫射得到。
我们中国有句话叫团结力量大……在战场上其实也是这样,如果一支部队被分割成几个无法联系、无法协同的几部份,那很有可能就会被敌人各个击破。
就比如说现在……敌我双方人数都差不多,苏军在装备和训练上还占绝对的优势……但我们却可以用小部份的兵力把他们分割成四段,接着再以数倍的兵力一段一段的将其吃掉。
苏军当然也知道这一点,他们毕竟也是一个战斗国家,虽然这几十年没打过仗但总算也积累了不少战斗经验……所以这点常识也是有的,于是第一反应就是尽全力拿下山口打通各部队之间的联系,同时也是打通整支部队的补给线……
苏军的进攻还是像之前的那一套……在直升机火力的掩护下对山口发起两面夹攻……
直升机还是米24……它们可以说是这次苏军投入到希杰奥三十架米24里硕果仅存的六架,之前因为担任着高空侦察的任务所以逃过一劫,现在就担任起为苏军打通退路的任务。
地面部队就是装甲部队与空降部队……苏军慌乱是慌乱,但我还是很明显的感觉到他们的攻势之前要强大得多。
这其实很正常……之前的战斗可以说跟他们没有多大关系……这是在阿富汗打仗,没有那种保家卫国的精神支撑着,而且打赢打输跟自己都没多大关系,所以大多数苏军都选择明哲保身……在这种情况下要是有哪个苏军说是为祖国、为人民而战,那铁定会被战友笑掉大牙了……因为大多数苏军都认为这场战斗不过就是政治家玩的把戏,他们只不过是政治家的炮灰而已。
但现在却不一样了……整整一个团的苏军被困在希杰奥山谷里,要么冲出去要么就死在这里……而且,因为之前我们差不多轰掉了一整个米8机群,所以苏军完全有理由相信我们有能力也有决心把他们这个团吃掉!
在死亡的威胁面前……人会有两种极端的反应,一种是什么也不干只知道跪地求饶,另一种就是抱着必死之心与敌人赌上一把,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困兽犹斗。
苏军显然是后者……就像我在望远镜里看到的一样,成片成片的苏军在直升机和坦克的掩护下朝我边山口冲了上去……完全就看不到之前那种死几个人就退回来等待火力支援的样子,就好像变成了另一支部队一样。
坦克炮仰角不够?
没关系,直接把坦克开上高地的斜面……斜面的角度就正好解决了仰角的问题,虽然这样做几乎就是把坦克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之下,但至少也可以为冲锋的步兵提供一点火力支援,就算被击毁了也可以成为身后步兵的一个掩体。
至于坦克手自己的生死吧……就考虑不了那么多了,不这么干的话大伙都得一块死在这里。
装甲车的装甲太薄?
不要紧……装甲车至少还有两层铁皮,这两层铁皮可以挡住大部份的子弹和弹片,总比步兵用血肉去面对敌人的子弹要强。
至于驾驶员的安危……没办法,不冲出去的话结果都是一样,倒不如拼上一拼!
敌人的火力太猛冲不上去?
顾不了那么多了……阿富汗游击队对苏联俘虏可不会手软……苏联人对他们来说是侵略者,与其受折磨还不如死在战场干脆!
于是苏军一边高喊着“乌拉”一边踩着战友的尸体往山口上冲……没过多久就把四号山口硬生生的啃了下来。
这倒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所以说战场上的事,随时都会出现料想不到的变化,就像现在这样……表面上看起来苏军已经一厥不振就要被我军歼灭,但却又风云突变!(未完待续。)
越战的血 第八十三章 三号山口
“营长!”赵敬平向我报告道:“四号山口已经失守,苏军继续正在朝三号山口开进!”
“现在看来……”教导员指着地图上的几个山口说道:“咱们也许很难把苏军封死在山口里……苏联鬼子要是拼起命来,这战斗力也不可小觑啊……再加上他们装备又比我们先进,我看是不是见好就收了?”
教导员这话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严格的来说,我们在希杰奥山谷全歼苏军的意义不是很大。
首先是我们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了……苏军想要拿下希杰奥山谷的计划已经失败,而且败得很惨,在这个前提下再围歼苏军就变成没有意义的事,尤其是在阿富汗。
要知道苏军在阿富汗的部队仅仅只有十万人,而整个苏联的军队却和我们一样庞大……也上百万。
苏军之所以在阿富汗只派了十万人,完全是因为国际上的压力和后勤补给的限制……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呼吁苏联从阿富汗撤军,苏联政府就算可以顶住压力不撤军,但也还不至于会继续增兵,这很有可能会被当作对国际社会的渺视。另一方面……阿富汗糟糕的后勤也堪堪能维持十万苏军另加十万阿富汗政府军的补给,再往阿富汗增兵不只对战局没有帮助,反而有可能使事情越来越糟。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苏联政府来说,苏军在阿富汗多死点人就从国内再多派一些补满十万人就是,换句话说就是不管我们杀多杀少,在阿富汗的苏军一直都会保持在十万人左右。因此就算我们成功的围歼了苏军……也不会对阿富汗战局有任何的帮助。也不会对希杰奥山谷有任何的帮助。相反在围歼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使我们自己伤了元气,还有可能让苏军对我们埋下深深的仇恨,对我们这个希杰奥山谷非得除之而后快!
“要不……”教导员见我不说话,就继续劝道:“咱们就把山口放一放……在苏军逃走的时候给他们一个教训就算了!”
“放是一定要放的!”我说:“多杀几个苏军没有什么意义,但我却觉得不能这么轻易的就放他们走……原因很简单,现在如果轻易的放他们走,就很有可能让他们误解为我军没有能力挡住苏军的攻势,这样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再次对希杰奥山谷展开进攻!”
“那营长的意思是……”听着我的话教导员有些不解。
“我们要让他们知道我们完全有能力把他们封死在山谷里!”我说:“然后再有条件的放了他们……这样不仅是对敌人的一种警告和威胁。同时也可以给希杰奥山谷争取一些实质上的利益!”
教导员点了点头笑道:“这方面你是行家,我当然不会有意见,放手干吧……我全力支持!”
“把命令传下去!”我转身对赵敬平说道:“命令三号山口死守……不管用什么办法,一定要为我军争取半小时的准备时间,同时命令其它各山谷的迫炮部队和高射机枪部队往二号山口及02号两侧高地移动……在半小时内必须赶到目的地并构筑好工事,做好阻击苏军的准备!”
“是!”赵敬平应了声就通过步话机把我的命令传达了下去。
我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利用三号山口来拖延时间,使我军主力能够在02号山谷集结……要知道山口就只有几百米宽,如果我们能够集结足够多的迫击炮……那么只要炮弹足够,那仅仅用迫击炮就可以将山口给封死了。不管是坦克也好、装甲车也好,步兵就更不用说了……要闯出去的话就得让迫击炮给炸上一遍再说。
这其中苏军的直升机也许会有点麻烦……但问题是苏军直升机现在总共才六架。先不说这六架直升机的飞行员已经是连续作战十几小时早已疲惫不堪了,这六架直升机在打完弹药后还得有时间回去补充弹药,另外我们在02号山谷还有安排许多的高射机枪和防空炮……这些都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对米24构成一定的威胁,所以直升机对能对我们造成的伤害应该说已经很小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