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雄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千年龙王l
“伊稚邪,你这是干什么。快起来,谁教得你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长兄,弟弟昨天听中行悦说。汉人有种道歉的礼仪叫做负荆请罪,如果长兄不原谅我。可以用荆条抽打我,直到长兄解气为止。”
“快起来,咱们匈奴人不学汉人的那些调调。大哥原谅你了,来人快帮左谷蠡王将身上的绳子解开。”
旁边走过来两名侍卫,解开了伊稚邪身上的绳索。连那几根荆条也拿着出去。伊稚邪一把夺过了荆条,跪在地上将荆条举过了头顶。只是低着头不说话。
见到弟弟这副模样,军臣单于心里暗暗自责。刚才自己还在想着怎么教训一下这个弟弟,可伊稚邪这样做,他在心里还是尊敬自己的。
军臣单于走下王座,一把将那根荆条抓过来扔出老远。
“伊稚邪我的弟弟,大哥原谅你了。昨天也是大哥心情不好,斥责你在先。来穿好袍子,陪大哥出去走走。”
兄弟二人携手同游王廷,这是在向所有的匈奴人宣告左谷蠡王还是大单于最忠心的弟弟。大单于对于左谷蠡王的信任没有任何改变,那些在私底下散布的流言将很快烟消云散。
“长兄,这王廷果然比我那里热闹许多。再过十天便是秋季祭祀大典,我想过了祭祀大典再回去可以么?”
“呃……”军臣单于对于伊稚邪忽然提出滞留在王廷有些犹豫,不过一想他此次来王廷只带了一百人。左右不过逗留十天,或许真是年轻人贪玩,或者又看上了哪家的姑娘。多留十日也是无妨,想到这里便说道:“好吧,秋季大殿王廷会有赛马赛骆驼等赛会。你可以显示一下身手。在咱们兄弟之中,你的骑术是最好的。”
“如此多谢长兄了,到时候臣弟一定会尽全力。”伊稚邪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哦,长兄这里的天气真好啊。不若明天咱们去打猎吧,我也好久没有在王廷周围行猎了。我训了一只海东青,翅膀张开有三尺长。这么大的狐狸也抓得,怎样长兄可敢与我比试一下。”
伊稚邪看着湛蓝的天空,有些兴奋的说道。
“明天不行,明天我要接到肃慎的使节商谈从西域贩运奴隶的事情。后天吧,后天咱们兄弟一起出去行猎。我倒是要看看你那只三尺长的海东青。”军臣单于思索了一下道。
狩猎本是匈奴人常做的事情,兄弟相邀行猎更是关系亲密的象征。既然要显示出对于弟弟的信任,那行猎是最好的方式。当然,最好的伊稚邪懂事将那只翅膀足有三尺的海东青送给自己。那便更加的显示兄弟的亲密无间,这样王廷里涌动的暗流会安分许多。
“那好,伊稚邪就等着后天大展身手。大哥我先走了,我要好好准备准备多多的打一些猎物。”
伊稚邪快乐的好像孩子一样的走了,军臣单于看着伊稚邪的背影笑了笑。到底是年轻想的事情少,真不知道这个弟弟长大了会是什么样子。
伊稚邪欢快的纵马奔驰,身后跟着的便是他的卫队。虽然这些只有一百人,但个个都是千里挑一的勇士。他们的骑射与马术都是一流,比起大单于本部的精骑是一点都不差。最重要的是,这支骑兵只听命于他伊稚邪。
绕过了一座土包,伊稚邪勒住了马匹。早有从人在这里摆好了箭靶,伊稚邪拿出了一根怪米怪样的箭矢道:“这一支叫做鸣镝,我用这支鸣镝射谁你们就射谁。听到了吗?”
众侍卫轰然应喏,伊稚邪张弓搭箭手中的鸣镝流星一般的飞出。身后的一百张弓也几乎同时射出,如雨的箭矢顷刻间便将那稻草人射得跟刺猬一样。(未完待续)
汉雄 第九十七章 戕杀
伊稚邪很满意,这些侍卫跟随自己多年。虽然说不上如臂使指,但也不缺乏默契。
接着他又抽出了一支鸣镝,这一次他瞄准了两只凶猛的獒犬。这两只獒犬是他最心爱的獒犬,每一只都有小牛犊子大小。它们从小便被喂食人肉,一双眼睛赤红得如同山魈。
有人看见它们为了保护羊群,曾经与数十匹草原狼对峙。平日里伊稚邪对它们爱惜无比,这些年被它们吃掉的汉人奴隶恐怕得有几百人。即便现在草原上奴隶日益减少,伊稚邪还是咬牙养着它们。
鸣镝“呜”的一声飞向了那两只獒犬,蝗虫一样的箭矢随即便跟着射了出去。獒犬身上瞬间便插满了箭矢,它们呜咽着倒在了血泊之中。两双狗眼充满了惊惧,它们没有弄明白早上还对自己呵护备至的主人为何痛下杀手。
“没有射出弓矢的出来。”伊稚邪的手里握着弓,回身厉呵道。
几名骑士无奈的拍了下马屁股,胯下的战马踢踏着驰了出来。马上的的骑士心虚的看着伊稚邪,不知道这位喜怒无常的左谷蠡王要怎样处置他们。
“拉下去,斩!”一声厉呵让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从来没有过这样严厉的军法。匈奴骑士们都愣在了当场,没有一个人冲上来。
“唰”伊稚邪拔出的佩剑,对着侍卫们喝道:“我说的话你们没听到吗。拉下去斩首!”
侍卫们好像大梦初醒一般,一拥而上将这几名侍卫拉下马。两个人按着一双臂膀,另外一个人则手起刀落一颗好大的人头滚落出好远。
“我再说一遍,我的鸣镝射向哪里你们的箭就要跟着射向哪里。哪怕对面站是的我的儿子。也要毫不犹豫的射杀,再有畏缩者就是这个下场。”伊稚邪挥舞着手中的佩剑,面目十分的狰狞。
侍卫们从来没有见过伊稚邪这副模样,这位左谷蠡王一向冷血。残杀前任左谷蠡王的时候,甚至将人头锯开将头骨镶上金箔作为酒碗。这些侍卫毫不怀疑。即便杀光他们伊稚邪也不会眨一下眼睛。
伊稚邪还剑入鞘,从箭囊中再度抽出了一支鸣镝。这一次,他瞄准了自己最心爱的坐骑。这匹马乃是草原上无双的宝马,不但神骏无比,而且拥有灵性。只要伊稚邪吹一下口哨,只要被它听到便会从很远处奔过来。
匈奴人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骑马。长大成人之后一生几乎都是在马上度过。所以匈奴人很是爱惜马匹,许多人对自己心爱的坐骑好像家人一样。更有甚者,会在严冬的时候将自己的坐骑牵进毡包。对马的钟爱由此可见一般。
“呜”鸣镝带着唿哨飞向了伊稚邪的坐骑,侍卫们手中的弓弦顿时响成一片。漫天的箭矢飞向了马匹罕有的宝马,当第一支箭矢飞向它的时候。这匹宝马好像觉察到了什么。抬起头,看向那支飞过来的鸣镝。
带着唿哨的鸣镝“噗”的一声插进了它的胸膛,接着雨点一般的箭矢插在了它的身上。受惊的战马撒开四蹄向远处奔逃,伊稚邪回头观瞧。见侍卫们手中的弓都是空的,这一次没有一个人犹豫。见此情景,他终于满意的点了点头。
而此时,远逃的战马终于轰然倒地。四蹄不断挣扎,可它再也没有能够站起来。
九月底。草原上的天气很好。这是一年里最宜人的日子,天气不冷不热。就连平日里飞舞不断的蚊虫似乎也少了许多,军臣单于带着侍卫兴冲冲的开始了围猎。
今天的收获不错。他们围住了一大群黄羊。这些家伙最喜欢吃草根,实实在在草原的祸害。不过黄羊的肉还算鲜美,是匈奴人喜爱的猎物。这东西跑的飞快,不到冬季等闲的狼群也捉不到一只。今天居然围住了这么大的一群,的确让军臣单于有些见猎心喜。
“长兄,这么多的黄羊。哈哈。听说本部的骑兵都是大匈奴最精锐的。不若咱们比试比试,咱们各带一百侍卫。看谁射猎的最多。如何?”
伊稚邪看着那些黄羊,对着军臣单于说道。
“伊稚邪。今天就让你看看本部骑兵的厉害。我跟你赌上本部最好的十匹马,只要你赢了便可在本部挑十匹最好的马走。你输了本单于就要了你那只海东青,怎样?”军臣单于见伊稚邪挑战,正愁没法子敲打一下伊稚邪的军臣单于那肯放过这样一个机会。立刻提出了条件,他对那只硕大的海东青早已经是垂涎三尺。
“好,伊稚邪若输了便将这海东青输给你。”伊稚邪痛快的答应下来。
“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还是请本部骑兵先射猎一个时辰。然后我部骑兵再射猎一个时辰,猎物多者为胜如何?”
“好,小子们不要让我输了马匹。尽情的射猎去吧!”军臣单于的大手一挥,身后的一百本部骑兵好像旋风一样的冲了出去。
匈奴汉子都是草原上围猎的好手,他们分为左右两队好像两条手臂一眼的将黄羊群围拢。接着那些匈奴汉子一个个张弓搭箭,地上的黄羊一只只被射翻。见到本部骑兵如此神勇,军臣单于满意的笑了起来。
强大的本部骑兵是对各个部族最好的威慑,靠着这些骑兵军臣单于便可以让整个匈奴草原,在自己的脚下颤栗。
“伊稚邪,你看看本部的骑兵如何?”军臣单于有些带着傲慢的口气说道。
“本部的骑兵果然精干,无论是骑射还是战术都无懈可击。”伊稚邪虽然年纪轻,但从小骑射功夫都不差,每次大战都冲锋在前。自然一眼便可以看出这些骑兵的精锐。心中暗自可惜,这样一群让却让这只獒犬带着。
军臣单于满意的点了点头,他很满意伊稚邪的评价。两人正说着,本部的骑兵已经追着黄羊跑远了。
“他们已经猎获了许多,大单于还是去看看战利品吧。”伊稚邪看着那些翻到在地的黄羊说道。
“好,就去看看。”军臣单于打马当先向围猎场跑去。
可他万万没有料到,身后的伊稚邪并没有跟上来。而是缓缓的抽出的鸣镝,他的侍卫一见他抽出的鸣镝。知道这位王爷又要射猎,只是不知道他要射什么。不过为了保命,还是从箭袋中抽出了箭矢搭在了弓弦上。
“呜”鸣镝笔直的射向了刚刚跑出二三十步的军臣单于。伊稚邪的侍卫几乎下意识的便向军臣单于射了过去。
军产单于万万也没有料到,自己的身后会有如此多的箭矢射过来。他和五六名侍卫顿时中箭落马,远处的本部骑兵还在热闹的围杀,没有人注意到此处的情形。
伊稚邪的那些侍卫们也愣住了,他们没有想到王爷的鸣镝居然射向了大单于。好多侍卫都在箭矢射出去之后抓了一把,妄图将射出去的箭矢抓回来。可人的手怎么可能抓得回射出去的箭矢。
令人奇怪的是,虽然有一百多精骑去参与围猎。但大单于身后还有一百多侍卫,这些侍卫根本没有随着大单于前进。而且在伊稚邪射杀了军臣单于之后,也没有拔出武器厮杀的意思。
伊稚邪斜眼看了一下那支骑兵的长官。“你就是阿木?”
“是的王爷,我是阿木。胡羌王有过吩咐,让我听从左谷蠡王的调遣。”阿木在马上对着伊稚邪抚胸施礼道。
“你去看看,若是还有没断气的。”伊稚邪做了一个切的动作。
阿木应了一声诺便带着手下过去查看,伊稚邪亲眼见到几名匈奴军士拿着长矛在不知生死的军臣单于身上戳了几下。
中行悦真是一个妙人,昨天洒了如此多的盐水,使得这些黄羊贪恋这里的草场而不走,为自己创造了杀大单于的条件。
如今胡羌王的手上也沾了大单于的血。这使胡羌王怎么也脱不了干系,虽然已经与胡羌王订有秘约。但哪里有这样来得保险,现在胡羌王与自己是一条绳子上的两只蚂蚱,哪个都跑不了。戕害大单于的罪名,有自已是一份自然也有胡羌王的一份。
阿木的手下抖落出好大的一块牛皮,将军臣单于身上的箭矢起出来。然后用牛皮紧紧的包裹好。这才带着大单于的尸体回转,至于那几句侍卫的尸体,则被几名骑兵拴着绳子拖走。不远处便有一群獒犬,想必只要将尸体往那里一扔,不消一个时辰连渣都剩不下多少。
“左谷蠡王,这里的事情办完了。咱们下一步要怎样做。”
“走,回本部。本王要召集王爷们召开大会,宣布本王继任匈奴大单于。”伊稚邪的眼睛里露出得色,草原的东西两边同时出现了两只队伍。一支是伊稚邪的一万铁骑,另外一支是胡羌王的八千人马。
有这两支军马,伊稚邪有信心可以弹压住本部的反抗势力。就任新一任的匈奴大单于,成为众王之王草原上新一代的主宰。(未完待续)
汉雄 第九十八章 献策
大漠草原经过了一番非正常的权力更迭,伊稚邪成为了新一代的主人。虽然一些忠于军臣单于的王爷们心有不满,不过在伊稚邪的武装压迫之下王爷们还是忍了。反正不管谁当大单于,现在草原的日子是一天不如一天。
“嗯,让各位王爷送长子来王廷当差这主意不错。这些人都是各个部族的继承人,这样一来他们就成为了大单于的人质。那些有异心的王爷们也不敢轻易反叛。好主意,中行悦你这主意真不错。哈哈哈!”
伊稚邪喝了一口蒸酒,顺势在倒酒的果儿胸前掐了一把。
“大单于,这只是权宜之计。想要王爷和部众们信服大单于,还得要改善他们的生活。只要生活好了,这些人自然会拥戴大单于。说穿了就是为了利益,谁让他们日子过得好他们自然就会拥护谁。”
中行悦恭敬的侍立在伊稚邪的身旁,他明白一个道理。虽然这些当权者为了夺取宝座无所不用其极,可真的上了位一个个的都从婊子变成了淑女。对于中行悦这样善于搞阴谋的家伙,更是欲除之而后快。
如果这个时候翘尾巴,自己将会死得非常难看。匈奴人在杀人这方面是极其直接的,根本不给你诡诈使力的机会。一句话拉出去就剁了。
“嗯,这没得说。待初雪降临草原的时候,我便命令集合军队,去攻打汉境。这一次定要攻取几座大邑,抢掠如山的财帛,粮食和奴隶回来。”伊稚邪见中行悦并没有像胡羌王那样以功臣自居,觉得这个汉人顺眼了许多。
“不可。大单于。以前我军挥师南进屡屡碰壁。皆是因为缺乏有效的攻城手段所致,本以为上次弄了那批汉人工匠制作了攻城塔,能够解决攻坚的问题。可在东胡的实践证明,这东西并不等解决攻坚的问题。面对汉人坚固的城墙,我军还是没有丝毫的办法。
若是现在贸然出兵。继续围困坚城而攻取不下。那还是劳而无功,不但白白损失了大量的兵源。还会动摇大单于统治的根基,所以现在不能大规模侵略汉境。”
中行悦将道理掰碎了给伊稚邪讲,生怕他一时冲动带着匈奴铁骑杀出去。匈奴人的马再快,可也飞不上城墙。面对坚固的城市,还是没有一点的办法。
“废话真多。那你说应该怎样改变现在的状况?”伊稚邪作战虽然勇猛,但是论起制定战略之类的事情。没有读过一天书的伊稚邪,照比中行悦来说还是嫩了许多。
“奴才认为,大单于应该化整为零的进行攻击。前次胡羌王手下的那个阿木,带领千人队去汉境劫掠成效就很好。
我们可以让每个王爷都派出一队这样精锐的千人队。顺着长城的缝隙深入汉境进行劫掠。这样积小胜而获得大胜,短期内抢掠的成果是非常可观的。”
“哦,汉人会那么老实的待在家里让我们抢劫。千人队如果遇上大的城邑怎么办?”伊稚邪并不了解汉地,他的脑袋里还是破城抢掠的那一套传统的做法。
的确,以前匈奴掠边都会攻破一些城邑。而城邑里面有他们需要的一切,金钱,女人,粮食。只要攻破了一座城邑。那么便可以解决匈奴的大问题。
“大单于不明白,汉人与匈奴人不同。汉人耕种匈奴人游牧,汉人祖祖辈辈都守着土地。
他们的衣食都来源于土地产出。城里住的都是经商和做官的汉人。而城外乡下住的都是贫苦的汉人,他们的手里虽然没有多少钱财。可他们的手里有粮食,而他们的本身也是奴隶。
我们的千人队,劫掠这些村镇应该没有一点问题。虽然一处村镇抢不了多少,可是汉境里面村庄多如牛毛。我们只要多抢些,短期内还是可以改善我们的处境。”
“为何你总是强调短期。那长期又该怎么办?”伊稚邪认为中行悦说的有道理,虽然抢一处村庄抢不了多少。那就多抢几处。总比看着城里的肥羊吃不到嘴里的好。
再说匈奴人现在不缺金银,汉境早已经被封锁汉匈之间的贸易早就已经断绝。拿着钱想买东西也买不到。现在匈奴人缺的是粮食还有布匹钢铁等物资。
而这些匈奴人不是由于技术条件不行而无法生产,便是因为产业不同而无法获得。
“长期来看,大单于必须获得一种可以攻破坚城的方法。这种方法应当简便有效,又适合匈奴人的作战习惯。不能再弄那些攻城塔,又笨重又不好用。白白的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却对攻城没有多大的帮助。”
“你以为我不想弄出好的工程器具来,就好像汉人的那种会爆炸的东西。可是咱们大匈奴没有那样的人才,匈奴人生下来就是牧人,猎手,战士。可唯独不是能够读书的做学问的人,草原大漠生活艰难。也不可能像汉人一样白白的养活那么多读书人。你说的虽然好,但是难以施行啊!”伊稚邪虽然年轻,但明确的知道匈奴人的短板。
与汉人想比匈奴人勇武,在骑射乃至身体上都优于汉人。可在文化,乃至制造业,科技等方面则完全不是大汉的对手。
灵武大战伊稚邪也有参加,第一次见到那种会爆炸的东西。他也惊慌失措,汉人居然有了这样厉害的武器。不知什么原因,汉人没有大规模的普及。不然,匈奴人将永远不能够攻破任何一座大汉的城池。
“咱们没有,可是大汉有。前次我向汉境派出了许多的细作,虽然最后功败垂成。但是也获取了大汉许多有用的资料。
大单于说的那种会爆炸的东西,叫做火药。乃是大汉临潼侯云啸所发明。不过这个侯爷敝履自珍,就连当今的汉朝皇帝想要那火药的配方他都不给。
不过奴才收到确切的消息,那临潼侯已经反出了汉境。现在在海外的一处地方,似乎已经有立国的倾向。奴才觉得,大单于应该拉拢云家。即便不能从云家获得火药的配方,只要弄到几个人才出来。造一些工程的器具还不是小菜一碟。
已奴才收到的情报来看,汉军装载物资还有运送车兵的那种四轮马车便是云家制造的。奴才曾经派人仿造,虽然仿造成功但那车轴却制造不出来。只能够在大汉购买,可云家对这种东西控制的很严格。
奴才举这个例子,只是想说明云家的科技,还有制造业之强大。只要大单于交好云侯,我想一定会有令大单于意想不到的收获。”
中行悦的意思很简单,既然武力已经无法与云家抗衡。那便采取怀柔的手段,交好云家从云家获取好处。哪怕是让云家卖给自己轴承,那也将极大提高匈奴人的运输水平。
“哦,可是我听出使过大汉的晋三说过。那位云侯爷好像很不喜欢咱们大匈奴,他会跟咱们匈奴人交好?”
“大单于,汉人有句话叫事在人为。当今的汉朝皇帝为了拉拢云侯,连自己的亲姐姐都可以送到云家当侧室。可见,云侯对于大汉的重要性。大汉只不过得到了云侯十年的帮助,便已经有了如飞猛进的发展。
就好像这种叫做火柴的东西,轻轻的划一下就能点着火。生起火来又方便又快,再也不用什么火折子之类的东西。奴才按照打听来的成分仿制了好久,可是直到今天都没有成功。
如今大汉许多的行业都与云侯发明出来的东西可观,大单于这是一柄云家的马刀。您请看!”中行悦说着从身后的侍卫手中,拿过了一柄马刀递给了伊稚邪。
伊稚邪接过了马刀,见这种刀对比匈奴刀要轻要薄上许多,上面有雪花似的云纹。看起来没有匈奴刀的背厚,他不明白这样的刀,骑兵使起来岂不是很容易砍断?
“请大单于试试刀。”中行悦向着帐内的武士递了一个眼色,那侍卫抽出了宝剑来到了伊稚邪的身边。
伊稚邪挥手斩下,只听得“当啷”一声。侍卫手中的匈奴铁剑应声而断。伊稚邪不禁赞道:“果然是好刀。”
“大单于,云家侍卫很少在战场上遗留下兵刃。这把刀还是在江南用重金收购来的。听说是当年云侯征讨项三秋时,在岳阳被杀死的云家侍卫所留。
我们的骑兵吃这种兵刃的亏不是一次两次,好多大匈奴的勇士明明身体比云家的侍卫还要强壮。可是,面对这种利器却因为被斩断了兵刃而被杀死。
还有一种射程很远的弩,虽然奴才搜罗了一些零件。也试着组装起来,可是那弩弦却难得到。只要咱们大匈奴能够从云家得到一样东西,那还怕长城上那些汉军不成。”
“你的意思是说,让本单于也将姐姐送过去?”伊稚邪想想自己的那几个姐妹,即便有没出嫁的。联想起送来和亲汉家公主的美貌,再想想自己的姐妹伊稚邪实在没有信心。(未完待续)
汉雄 第九十九章 再临长安
金秋十月凉爽宜人,长安城的郊外出现了一支庞大的队伍。当头是五百名黑灰黑甲的武士,他们的背上都背着红底黑字的云字背旗。胯下的战马一水的大宛名驹,鞍韂的边上挂着硕长的骑枪。腰中悬着黑漆皮鞘的马刀,马屁股上挂着弓袋与箭袋。一副武装到牙齿,随时准备厮杀的模样。
中间是一长列的四轮马车,中间的马车异常的巨大几乎占了半条路宽。这辆马车富丽堂皇,赤金包浆的车板在阳光下烁烁放光,晃得人几乎睁不开眼。车的四角挂着四只金铃,随着车的摆动叮叮咚咚的响个不停。车沿上吊着一溜紫金流潋,更显得马车雍容华贵。
车辕上站着一名身着全身板甲的大汉,这大汉个身高几乎同马车一样高。手中是一杆纯钢打造的长矛,锋利的矛尖在阳光下闪着幽寒的光。在他的身旁,两只有如小牛犊子大小的獒犬一左一右蹲伏在两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