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千年帝国海军上校
就在旧时代的殉葬品纷纷寻找自己的葬身之地时,结束了玉音放送的王太子拒绝了侍从的搀扶,仓皇落寞的背影在一众敬畏和怜悯的视线中消失。回到地下卧室后,这位仿佛一夕之间苍老了20岁的王子拉开办公桌抽屉,取出一支精美的工艺手枪,将枪口塞进了嘴里……
上千万查理曼人不知道他们的统帅已经自裁,他们对军人们的表演也显得兴趣缺缺。所有人已经在饥饿和战火中筋疲力竭,无家可归的查理曼人早已无力反抗防卫军的铁甲大军,少数人的抵抗终究只是暂时的。如今他们只能茫然若失地观望、等待,如同迷途的羔羊一般等待着新主人如何决断他们的命运,等待着接下来马上要开始的说精灵语的日子。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27.皇帝万岁!(一)
当查理曼人民彻夜狂欢的时候,亚尔夫海姆的民众也没闲着,他们同样在庆祝战争的结束。由于是胜利的一方,他们表现得远比查理曼狂热。
各种农业自制协会、劳工团体组织、“通过快乐获得力量(kdf)”、亚尔夫海姆母亲联盟、退役老兵协会……各行各业都自发组织了各种庆祝活动。演讲、游行、歌舞表演、自发的烟火大会……最引人瞩目的还是青年团和少女队发起的火把游行活动。成千上万少男少女高举火把在高亢的《荣耀进行曲》伴奏下一起组成单词“胜利(sieg)”的画面实在太美,美到让旁观者甚至不寒而栗。
这可不是什么玩笑话或揶揄,最起码诸国大使不会认为这是玩笑。
“……一个巨人倒下了,一头更可怕的巨龙觉醒了。”
伍德勋爵摇晃着鸡尾酒,游动的火把长龙和整齐的“帝国必胜(sieg.reich)”呐喊穿透厚重的玻璃,一直传达到心灵最深处。
或许看在精灵眼中那是洋溢着自信和自豪感的表现,可在伍德勋爵眼里,整齐的队列,狂热的民众,强力的中央政府,强大的军队,更甚魔鬼的执政者——这些都是威胁,还是让你没办法忽视的那种。
——问题的根本在于亚尔夫海姆的结构形态。
这是国务秘书沃尔辛厄姆的一句论断,一如以往的一针见血。
亚尔夫海姆与迄今为止所有的国家都不同,不论是种族构成还是政治架构,乃至意识形态,与迄今所有国家都完全不同。诸国一时间完全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和这个新崛起的庞然大物打交道。
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国家呢?它对周遭的一切都报以怀疑和敌视的目光,周围的邻居也同样如此看待它。它的国民笃信自己是高人一等的种族,是被母神选中的选民,最终整个世界都将纳入他们的新秩序之下,但不同于之前的查理曼人,他们很善于隐藏这种想法,起码在和别国人士交流时,他们会隐藏这种意识,表现得非常绅士。可这种隐蔽的伪装实际上让他们的危险性更为提高,而不是降低。因为你永远不知道精灵们绅士的外表下究竟在想些什么。
当然,像伍德勋爵这样时常与精灵阵营打交道的人,对尖耳朵们的思维模式多少还是能掌握一些蛛丝马迹的。可了解的越多,勋爵就越觉得这个新兴强权可畏可怖。
亚尔夫海姆对世界事务神经质的认知的最深处是精灵一族传统的、本能的不安全感。起初,这种不安全感,产生于千年前旧吉尔曼尼亚王国一夕之间被人类、兽人推翻,此后千年长期流亡,几乎灭族的悲剧结果。最近的这场战争或许一定程度上能延缓政府官员和一般民众对再次亡国这一前景的恐惧。但是,这种新的不安全感并不会随着查理曼的灭亡而消失,毋宁说尽管查理曼已经灭亡,亚尔夫海姆被诸国包围夹击的地缘战略形式依旧没有得到根本缓解,但普通民众对使用武力来改变这种现状充满信心,使得他们倾向支持甚至迫使政府用强硬姿态去解决与别国的问题。
其实在缺乏安全感这一点上,他们和罗斯联合公国很像。公国的统治者很清楚,他们的统治是一个形式上相对无序的统治,其心理基础脆弱而且虚假,无法与人类阵营相提并论。因此,他们一向惧怕来自外部的渗透,惧怕与人类阵营诸国直接接触,对治下的广大族群了解了外部世界的真相或是外国人民了解了公国内部的情况所可能带来的后果担忧不已。结果,为了求得安全,他们学会的只是如何彻底地置对手于死地的方法,从没考虑与对手建立契约和妥协。这也是公国与人类阵营之间的战争之所以能延续千年的重要原因之一。
亚尔夫海姆和罗斯联合公国一样缺乏安全感,且神经质。但他们善于隐藏自己的想法,在某种程度上也能与其它国家进行交流和来往。因为他们很清楚,互有往来并不只会给对手了解你的机会,也给他们了解对手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新兴国家,他们的底蕴终究有限,吞下查理曼大部分领土就已经是他们目前的极限了。现在亚尔夫海姆首要任务不是继续对外扩张,而是如同吞下猎物的蟒蛇一样,找个僻静的地方慢慢消化。等到完成对占领区的接收整合工作后,将大量资源投入工业生产大军,凭借技术上的优势,亚尔夫海姆的工业产品将迅速行销世界,以此聚敛起大量财富,增加实力,为下一场战争做好准备。
这其实就是他们消灭查理曼的战略:在实力未到时先暂时蛰伏,一边积蓄实力,一边慢慢对目标展开渗透,时机一到,便用一场凌厉的闪电攻势放倒对手;
这种已经用过一次的招数也亏他们能够不厌其烦的再用出来。
“反过来说,也只有长寿种族的他们可以耐着性子用这种需要长期延续性的策略。”
晃动着酒杯,伍德勋爵阴沉的脸孔倒映在琥珀色的酒液上。
“但这些并不是问题的核心。最起码寿命长并不一定是好事,活得长脑子也容易僵化。只要我们这边也能耐住性子,最终我们终究能扳回一城。毕竟他们有一个怎么也绕不过去的弱点——数量。”
人口是精灵阵营怎么都绕不过去的硬伤,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个弱点都很难克服。也是由于这个痼疾的存在,精灵阵营没有急于发动新的战争,而是通过长期战略博弈来按部就班。
技术优势终究是有极限的。在双方数量对比相差过于悬殊的时候,数量优势完全可以压倒质量优势。历史已经不止一次的证明这一点了。
这是久经验证的结论,到现在依然适用。
但是——
精灵阵营里有甚至能超越连这条真理的终极存在。
也正是因为这个存在,亚尔夫海姆独特的架构能够发挥出前所未有的能量,一举消灭查理曼,彻底扭转整个世界的秩序。
齐格菲.奥托.李林——亚尔夫海姆独裁官、神意代行者。
他才是亚尔夫海姆崛起的关键,同时也是整个新秩序的核心,接下来他的决定还将会决定世界的走向乃至命运。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27.皇帝万岁!(二)
老实讲,伍德勋爵确实对亚尔夫海姆的整体战略感到棘手,可也就仅此而已。
亚尔夫海姆的那一套不管再怎么老奸巨猾,再怎么深藏不露,其最基本的核心逻辑依然是帝国主义扩张理论的那一套。也就是为了保护本土,要先把邻国给占领了。为了保护占领的战果,要把靠近占领区的国家占领。为了……总体上就是这么一套强盗逻辑。
只要掌握对方行动的基本逻辑和综合国力,对手再怎么狡猾,其行为依然有迹可循,完全可以对其行为进行预测。在适当的时间节点可以抢先一步打乱对方的战略节奏,迫使对方让步,甚至打乱他们严格制定的战略时间表。比如说在亚尔夫海姆占领区内煽动民众;比方说勾连罗斯联合公国,让毛熊们跳出来当出头鸟,吸引亚尔夫海姆的火力;比方说联合诸国,对亚尔夫海姆施行实质上的贸易禁运和关税壁垒……拥有数百年搅屎经验和传统的阿尔比昂要实现上述构想并不困难。毕竟经历了与查理曼的战争之后,没有谁乐意看见在大陆正中央出现一个比查理曼更强大、更强势的新兴强权。
作为一个新建立的主权独立国家,现在的亚尔夫海姆其实处于一种非常微妙的状态。这个位于四战之地的国家对整个世界的均势来讲过于强大,而相对于整个世界的霸权来说又太过弱小。有了之前查理曼的经验,加上其快速覆灭查理曼的强大军事力量,诸国对这个由异族建立起来的大陆中央地带国家很难抱有信任感。更重要的是,亚尔夫海姆在技术领域掌握着无可辩驳的优势,在以“保护知识产权”为名的专利制度下,诸国事实上很难引进亚尔夫海姆最尖端的技术,这就使得诸国除原材料外的商品在亚尔夫海姆商品面前毫无竞争力。如此一来,今后的国际贸易势必将陷入诸国输出低价值原材料,亚尔夫海姆输出高附加值工业品的不公平贸易循环里。时间一长,诸国在经济层面上将彻底沦为亚尔夫海姆的附庸,精灵们甚至不费一枪一弹就能实现对诸国的支配。考虑到这一令人担忧的前景,诸国最可能采取的策略就是通过建立排除亚尔夫海姆的贸易体系,暂时将亚尔夫海姆排除在外,直到亚尔夫海姆妥协,愿意开放技术和市场,实现相对公平的国际贸易,同时保证不以军事手段打破国际均势为止。到那时,亚尔夫海姆对各国的潜在威胁才算初步解除。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诸国宁可现在就重新结成军事同盟和亚尔夫海姆接着打一场新的世界大战,也不愿等上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久的休战之后,面对一个强大到让所有人绝望的亚尔夫海姆。
事情本来有很大概率按照这样的剧本发展,然而因为一个谁都不敢忽视的意外因素,导致如今的画风完全变了样。
贸易壁垒、物资禁运、煽动占领区民众、针对性的军事同盟……不论哪一种策略,且不谈能否获利,最低限度也要以国家和人民能够存活下来作为基本目标,哪怕是最最极端的情况下,抱着国家化为焦土的觉悟,寻求与敌人同归于尽的疯狂之策,也要以能够产生对应效果为前提。
如果不管怎么挣扎,最终结果都是同一个,那么所有的觉悟、踌躇、挣扎、决断……又有什么意义呢?
齐格菲.奥托.李林。
只要这个男人存在一天,诸国一切策略都是毫无意义的。
说到底,策略这种东西只能在和自己同一境界的存在身上起作用。这就好比人类文明史是一部不断挑战自然、征服自然的历史,可这之中没有人会去和台风或地震玩弄策略,在天灾面前,人类与其文明并不比蝼蚁的巢穴更加坚固。强行想要挑战天灾,只会落得个粉身碎骨的下场。
而李林正是与天灾同等,甚至更甚一筹的终极存在。身为神意代行者的他即是母神的化身,显现灾难于世间是其职权,降下毁灭与试炼是其被赋予的使命。即便在其降下的灾祸中丧生,身为母神创造的子民也不能对此置喙。
这原本并不是问题。
天灾一直存在,人们也总是不可避免的遭遇各种灾难,在灾难中被夺走亲朋好友、财产乃至性命,遭遇不幸的人们对发生的一切也只能感叹命运的无常和自己运气不好。长久以来人们已经对此习以为常,不会再去质疑了。
然而,灾难终究只是一种现象,并不具有人格和智慧。
如果灾难具有独立的人格,远超常人的智慧,最后还永存不灭……
人们要如何去面对这样的存在?或者说在这样的存在支配之下,人们和世界又要前往何方?
这问题的影响和涉及范围太过宏大,与之相比,精灵的战略,亚尔夫海姆的发展等等全都只是细枝末节。毕竟掌控亚尔夫海姆权力核心、为这个国家规划未来蓝图的就是李林。说穿了,亚尔夫海姆不过是贯彻李林意志的工具,是他手脚的延伸。在没有弄清楚这位独.裁.官的思维模式,个人喜好,最终目标之前,一切谋略都只是悬在空中的幻影楼阁。贸然挑衅或者贸然迎合都是极其危险的举动,简直和蒙着眼睛在古代巨龙身上乱摸一样,天知道什么时候一不小心就摸到了逆鳞。到时候害死自己不说,要是祸及国家和家族,那可真是百死莫赎了。
所以伍德勋爵认为,当前阿尔比昂对亚尔夫海姆应当采取一种建立在不损及自身核心利益之上的迎合态度。即只要不损及阿尔比昂主权,适当让渡利益换取亚尔夫海姆在某些问题——比如技术转让许可,部分商品市场开放等等问题上的让步也无妨。最重要的是展现出阿尔比昂对亚尔夫海姆并不抱有敌意,以免过早引来独裁官阁下的关注。
“现阶段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些了,在此之上更进一步的,恐怕就只能交给我们的后人了。”
深深喟叹着,仿佛要将对自己无力的厌恶和时局的艰辛一吐而尽似的,伍德勋爵以无比沉重的语调说到:
“竟然要让未来的年轻人来背负我们这一代人遗留的负面遗产……真是可悲啊。”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27.皇帝万岁!(三)
全世界的人都还沉浸在李林与亚尔夫海姆创造的惊人战绩的余波之际,让无数大人物失眠的独裁官阁下正和手下一票高级军官及财政部官员为钱的问题劳心劳力。
战争就是烧钱,不光准备战争和进行战争的时候在烧钱,战争结束后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一系列和战争相关的开支之中。比如战后重建、退役遣散、抚恤安置、部队驻防、地方治安、物资流通、稳定市场、工业结构重组……可以说,战争结束只是一系列问题的开始。
早早就实施并贯彻“总体国家、总体战争”思维的亚尔夫海姆早在战前就已经将经济结构完全转入战时轨道,加上战争以异乎寻常的速度胜利结束,战争对亚尔夫海姆的影响可谓有限。但有限不等于没有,装备的生产、物资的消耗、军工生产对民生用品生产的影响、人力资源的调动……尽管不至于到伤筋动骨的地步,终究也需要休养生息一段日子才能恢复正常。
照道理说,这其实不算问题。毕竟亚尔夫海姆刚打完一场胜仗,大可以用战利品来对冲自己的消耗,闹不好还有盈余。可问题恰恰就出在最大的战利品——查理曼王国身上。
这场战争对查理曼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军事上兵败如山倒的同时,查理曼的经济也几乎被摧毁殆尽。
为了获得战争的胜利,查理曼将国库里的贵金属储备挥霍一空,战争末期为了搜刮民间财富而发行的金圆券更是导致大批中产阶级破产,大批劳动力的损失、物资消耗、海外物资输送通道的断绝、官商勾结囤积居奇等要素相互作用更是使得全国普遍处于饥荒状态。最后因为防卫军空军的爱岗敬业,大批工厂、交通枢纽、存储仓库几乎被炸成白地,短时间根本无法指望能够投入运营。
一句话,如果现在非要掠夺查理曼,亚尔夫海姆就不得不面对上千万饿疯了的起义民众,或是每一寸土地被饿殍覆盖的荒野。
亚尔夫海姆需要的是劳动力,是能够持续发展的市场,而不是一堆堆死人。要是结果变成防卫军每天忙着处理尸体和制造尸体,除此之外什么都干不了,这仗还不如不打。
竭泽而渔是蠢才才会干的事情,聪明人都会选择可持续发展。所以如今非但不能榨干查理曼,还要给已经快咽气的查理曼输血和补充营养。
其实早在战前亚尔夫海姆对此就有所准备,最近摸清查理曼的状况后,援助计划也已经做好,各种物资也早就准备完毕,只等一声令下,就可以迅速全面启动查理曼的重建工作。
在此之前,还有一件至关重要,可以说决定重建工作成败的事情要做。
——土地改革。
要解决查理曼的各种经济与社会难题,首先要解决土地问题。
众所周知,查理曼并不缺可耕地,人均可耕地面积位居世界前列。土壤虽不及圣伊斯特万王冠领的土地肥沃,也差不到哪里去。照道理说,即便防卫军封锁了海外殖民地向本土输送物资的通道,查理曼在一段时间里也能维持自给自足才是。为何闹到最后几乎把奥斯托利亚和圣伊斯特万王冠领两地的民众饿死,还是无法避免本国出现大规模饥荒?
这之中除了防卫军有针对性的大规模空袭和战争消耗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个国家的土地被大量兼并,大部分的农民都是贵族、官僚、军头、教会的佃户甚至农奴。在沉重的税制之下,大量自耕农抛弃土地,主动成为佃户,以此避免征税。而掌握大量土地和农户的地主则拼命隐瞒土地面积和佃户数量,以此避税。另一方面这些人又和投机商人相互勾结,不但用一文不值的金圆券交税,还将囤积下来的粮食投入黑市,垄断市场,加剧粮食短缺,从而抬高粮价,以此牟利。
当查理曼前线军人在啃掺了木屑和土豆粉的面包,后方百姓只能以芜菁和燕麦充饥,黑市上却有着满坑满谷的高价粮食,人们只能用祖传的金银首饰换取一点点面粉时,这个国家的失败就已经注定了。就算给他们再多再先进的技术兵器,结局也不会有什么改变。
这其实已经是查理曼的老问题了,黎塞留首相还在的时候就已经在着手解决这些痼疾,为此黎大主教甚至不惜放任财团打击中下层贵族,用承包合同的形式将农民变成变相的佃户,为财团耕种各种作物,为的就是加强中央权力,解决地方土地兼并问题。但直到最后,老首相依然未能解决这些问题,到了王太子主政时,这些问题又被进一步放大,最终在战争末期集中爆发出来,奠定了查理曼的失败。
如今查理曼已经成了亚尔夫海姆的所有物,这些问题自然也一并转移到了亚尔夫海姆的手里,如果不能解决掉这个无底洞,之后无论在重建计划里投入多少资金和经历,注定都会付诸东流。
必须要进行土地改革,如果不迈出第一步,后面的一系列计划全部无法启动。但众所周知,土地改革会触动无数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遭到众多既得利益者的拼死反对。历史上因为受到利益集团反扑而胎死腹中的改革数不胜数,要如何在查理曼进行土地改革,确保改革顺利进行直至成功,这是当前亚尔夫海姆最优先的课题。
“最简单的办法当然是动用军队。自古以来,成功的土地改革都是靠刺刀推动的。当我们把那些混蛋连带全家老小拉到墙根下枪毙,或者干脆在闹市区绞死,一切阻碍改革的障碍都不复存在,至少表面上如此。然而,历史告诉我们,暴力手段只能解决有问题的人,并不能解决问题本身。对查理曼人来说,我们终究是‘外人’,那些被清洗掉的人——不管他们干了什么,我们公布了什么证据——终究是‘自己人’。对那些有意煽动查理曼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给我们制造麻烦的潜在敌人而言,这无疑是个绝佳的素材。所以——”
停顿了一下,红瞳扫过长桌两侧正襟危坐的军人文官们,独裁官阁下露出了食肉动物盯上猎物般的危险笑容。
“我们要用一种不那么血腥暴力的手段,请那些碍事者自觉的退出历史舞台。”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27.皇帝万岁!(四)
独裁官发表意见和命令,大家鼓掌、赞同、执行——这几乎是如今亚尔夫海姆高层会议的唯一流程了。反正身为活着的神明,母神在地上的代言人,独裁官阁下永不犯错、永远正确。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充满智慧,他下达的每一个命令都必须无条件的坚决执行,如果你无法理解其中的深意,只能说明你的信仰不够坚定,需要经历物理和精神两方面的洗礼。
不过这一次,与会者们还是情不自禁的在心里犯嘀咕:让一群既得利益者自觉退出历史舞台?这可能吗?
参与会议的除了财政部官员,还有不少曾经参与财团运作的高级军官,他们都没少和查理曼的蛀虫们打交道,其中一部分人还是他们想方设法拉下水的。所以与会者们非常清楚,指望一群贪得无厌的利益动物放弃口中食,乖乖缩回老巢颐养天年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任何触动其利益的举动必然会遭到反对乃至反扑,不使用暴力手段显然不怎么现实。
布伦希尔则想得更远,在她看来,这些人常年与财团接触,很难说他们手里有没有掌握一些能对亚尔夫海姆形象造成冲击的证据。不论有还是没有,把这些寄生虫一次清理干净都是最保险的做法。更不要说这些人使用不法手段聚敛了巨额财富,把他们清洗掉,不但能换取普通查理曼民众的民心,还能充实亚尔夫海姆的国库,完全是一箭双雕的好事。综合考量之下,她更倾向于发动一次突袭式的大清洗,在这些人反应过来前就让事情尘埃落定。
她的想法确实有其合理性,着眼点也很务实,不过独裁官的视线关注得并不是最近三五年,而是更加遥远的未来。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当然不能指望这些贪婪的猪猡突然良心发现,自动自觉的从舞台上退下去。这和扫帚不过来,灰尘不会自己离开是一个道理。为了占领区的长治久安,某些人理应从世界上消失。不过考虑到这是一张错综复杂的庞大网络,即便抽调军队展开清洗工作,也很难保证不会有漏网之鱼。同时还会给地方治安形势造成压力。因此我们虽然不会放弃使用武力,但武力只是辅助措施。这一次,我们将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将这些蛆虫一次性全部铲除。”
“您的意思是……”
聪明如布伦希尔,此时已经大致明白李林要采取什么行动,于是她乖巧地做出虚心讨教的模样。
“很简单,我们面对的不是一个组织或个人,也不是政府,而是一个黑白两道因为利益而交错纠缠在一起的利益网络。我们必须确保一次就彻底摧毁整个网络,让他们没有死灰复燃的可能,同时还要维护我们的形象。那么最合适的办法,显然只有让他们自己破产,然后从这个世上消失了。”
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1...500501502503504...66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