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千年帝国海军上校
“军团”真正的威力乃是通过近乎看不到尽头的庞大数量将对手压垮。单个的个体其实性能并不突出,可一旦聚集起庞大的数量,由不知死亡为何物的杀戮机器组成的浪潮足以吞没一切。
用数量蹂躏对手才是“军团”的真正拿手好戏,没有形成足够数量之前——就如博纳沃镇上盘踞的“军团”,只为了测试性能而少数制造的测试机,对独角兽并不构成军事意义上的威胁。
反过来说,一旦正式列装,建立起大批生产线,“军团”便可以源源不断地走下生产线。到那时,曾经一度在莱茵战线上演过的噩梦就真的会再次于全世界上演。整个世界都会被钢铁与白骨所覆盖。
——疯了。
提出和实现“军团”的李林;
全盘接受其核心理念并试图通过自己的手再现“军团”的帝国;
不论哪一个都疯了,即便战争和兵器的发展方向确实是不断朝着越来越高的杀伤效率发展,但帝国,或者说李林却把这种演化的速度大幅提升,使得帝国的战争机器几乎是以飞越式的进度更新之余,也展现出越来越露骨的倾向——以武力来保障“新秩序”,消灭任何可能挑战“新秩序”的人或组织,为此甚至不惜毁灭这个世界。而到“军团”问世时,罗兰越发确定这一点。
就算没有国家和管制员的指挥,哪怕没了工厂和工人,照样还能持续生产,持续作战的无人兵器——到底是什么样的环境才会用到如此丧心病狂的武器?答案是残酷的战争,而且还是以全世界为对手的全面总体战。只有这种一个装甲师的寿命以小时为单位计算的高强度消耗战中,铺天盖地的无人机大军才能彻底放开手脚显现威力。在这场以帝国支配世界为至高唯一目标的大战中,胜利了固然可喜,万一帝国失败,那么无人机大军将作为承载帝国怨念的亡灵继续蹂躏世界,确保不存在所谓的胜利者。
会想出这种东西,只能说他们已经疯了。
防空炮兵型还在持续展开弹幕,20mm和40mm的曳光弹紧追红色磷光,暗红色的光芒不断在“独角兽”四周炸裂。
“独角兽”的动作和机动性能确实惊艳,就连高性能火控系统的自动追踪都难以捕捉其身影,更不要说锁定。“军团”搭载的最新型高速处理器尚且如此,换成是肉体手动操作的高射炮,除了把曳光弹撒的满天都是,制造出一点聊以**的声光效果,完全起不了任何作用。
可“军团”并不因此气馁,也不会产生懊悔。
没有情绪的机器很清楚该如何对付这种目标,因为设计者的强迫症特性,它们除了要对付空中的飞兽和魔法师,还有臆想中的人类制mds和以数倍音速突破高空、低空防御网,进行远程打击的兵器——导弹。
没错,精灵们在拥有(不是掌握)了导弹之后,以己度人,认为人类为了弥补双方之间的技术差距,一定会研制类似的装备。出于未雨绸缪的考量,反导技术的研发成果也被应用于“军团”研发项目之中。防空炮兵型也是承担起反导防御体系中的一环,它们对付此类目标时会直接放弃精确瞄准。
不必直接命中,只要接近目标就可以检测到雷达信号并在适当距离上起爆,炸开无数霰弹和破片的近炸引信;可在瞬间将子弹洒满整片空域的子母弹;每秒可发射数十发子弹,筑起绵密弹幕的高速机炮和机枪;
既然无法精确定位;
既然不能集中于一点;
那就进行全面的炮火覆盖,用密度和数量来压制目标。
从155mm到20mm,各种口径的炮弹同时在天空炸裂。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29.跳马(十六)
防卫军精于利用空中力量压制地面目标的同时也从未放松过野战部队——尤其是装甲纵队的野战防空,查理曼王家陆军被空中突袭炸到人仰马翻的画面带给精灵们愉悦的同时,也被某些敏感的家伙自行脑补成装甲纵队遭遇空袭的画面,各种规格的炮塔以各种姿势在空中飞舞的场景着实把他们自己给吓着了。这种自己吓自己的脑补思维直接作用在“军团”的研发上,其结果是除了一堆背着各种速射防空炮的防空炮兵型之外,几乎所有“军团”都具备防空作战能力。
从7.92㎜到155㎜,“军团”装备的所有管子都具备对空射击能力。或许有人会问155㎜炮不是陆战炮么?怎么也拿来防空?155㎜加榴炮本职工作确实是对地面目标进行压制,但请别忘了,这种火炮为了追求远射程和高初速,有着足足52倍径的长身管和大容量药室,不但能像加农炮一样平射,也能像榴弹炮一样以大仰角进行曲射。装载在拥有六条腿的炮兵型上,地形适应能力大幅提高,对空射击也是不在话下。
所有火炮同时开火,口径各异的炮弹筑起一道密不透风的弹幕。
(……果然来这一手吗?)
为“军团”的迅速反应奉上无声的赞叹,罗兰举起光束步枪。
“军团”的反应正确且迅速,在他们所面对的环境和条件下,那是最优化的选择。
可是正确的选择未必会引导出正确的结果。
面对过于强大,甚至超脱常识之外的对手时更是如此。
拥有“叹息之墙”防御系统和大功率粒子束武器的次世代mds试做机“独角兽”正是常识之外的强大存在。“独角兽”的机动力足以甩掉自动关瞄系统,光靠破片和霰弹无法突破空间相位移防御,而光束马格南步枪射出的光束令下方“军团”所有机型的薄皮装甲都显得毫无意义。
只要承受住攻击,然后对准弹药堆射击,地面的“军团”就全完了。
应该是这样的——
然而发生剧烈爆炸的,是罗兰。
炮弹准确的在罗兰四周起爆,但撒出来的并非想象中的霰弹与破片,而是大量金属粉尘。罗兰击发光束步枪的瞬间,高温粒子束诱发了粉尘爆炸,不但把罗兰卷入爆炸之中,还令粒子束发生偏向与扩散,完全没能命中炮兵型背后的弹药堆。
——被算计了。
被爆风卷起抛向高空的罗兰瞬间闪过这个念头。
且不论弹种选择的问题,也不考虑无线电近炸引信的效能,甚至不考虑弹头在空中解体后,粉尘能否迅速形成足够浓度的问题。为何能准确测算出这边会使用粒子束步枪而不是其它武器?为何能准确的预测到自己的无规律变轨机动会在那一刻出现的位置,再对此进行狙击?
简直就像是看穿了自己的心思,抢先一步采取对应一样……
看穿心思?
难道说——
##############
“终于察觉到了吗?还是老样子,迟钝的小少爷啊。”
杰勒斯耸耸肩,一脸“败给你了”的表情。
“既然是以你为针对性目标,这边当然也会最起码设下两三个陷阱来以防万一。”
杰勒斯正是预备下的陷阱之一。
“七宗罪”成员中精通读心术的“嫉妒”之杰勒斯。其特殊能力在情报战中可谓如鱼得水,任何谎言和秘密在杰勒斯面前形同无物,为了在遇上罗兰不在博纳沃镇之类的突发事态时,不必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那些硬骨头的游击队员身上,杰勒斯也随同行动。
在“黑豹”梯队抵达博纳沃镇时,杰勒斯便潜入了镇子外,在选定了绝佳的观察位置后便进入缄默待机状态。等到了罗兰出现意图破坏炮兵型“军团”时,他便与现场的“军团”进行同调,利用提前掌握罗兰的战术构想的优势,成功摆了他一道。
“可不要小看这些刚出生没多久的孩子们,再怎么说它们也是纯粹的战争机器,只为杀戮和猎头而存在的亡灵。和你们这些人生父母养的活人可是完全不同的存在。说的不好听一点,今后的战争已经没有活人能够表演的舞台,一切交给‘军团’亡灵们就好。如同弓箭被火枪替代一般,随着技术的进步,血肉之躯也注定要被金属制造的战争机器所淘汰。”
这是迟早会出现的趋势,随着性能不断提升,人类反倒成了限制兵器的枷锁。为了保护脆弱的肉体,机器不得不牺牲性能腾出空间和载重给诸如驾驶舱等与作战无关的部件。说得极端一点,人类除了脑神经之外,剩下的几十公斤质量纯属无用之物,就连那个大脑也会因为疲劳和恐惧而变得迟钝,作为兵器来说,是不折不扣的残次品。而不受这些枷锁桎梏,拥有超常性能和无限发掘潜力的无人战斗机器终将成为战场支配者。
如今的早期型号“军团”尚且还有一堆问题有待解决,和相当程度已经纯熟,外加堆砌了一堆新技术的“独角兽”还远不能比。但只要有杰勒斯在,时刻抢先罗兰一步下达应对指令,就算是尚未成熟的“军团”一样具备压制“独角兽”的能力。
“嚯……同时进行四列并行思考,用大量真假难辨且具备可行性的方案来迷惑我,压缩我的判断时间,抢在反制指令下达前采取行动。这还真是优秀,简直无法相信这是人类能做到的事情,而且还是忍受着亡灵哀鸣的背景下。但是——”
杰勒斯冷冷一笑,扬起右手。霎时间接连在空中描绘出z字机动的“独角兽”停顿了一下,不到一秒的僵硬时间还不足以让一般的炮手反应过来,可足以让“军团”快速瞄准、开火。温压弹炸裂的火球中,无声的惨叫顺着脑量子波一直传递到杰勒斯的感官之中。
“人类的身体真是不方便,光是忍耐亡灵的呐喊就已经让神经快崩溃了吧,只要增幅强度或增加亡灵的数量,要弄断你那如同紧绷的弓弦一般的神经,简直轻而易举。”
舔了舔嘴唇,像是亢奋又像是怜悯的微笑在黑暗中绽放。
“尽情在我手掌中起舞吧,小少爷。然后一边诅咒着自己的无力,一边怀抱着理想去死吧。”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29.跳马(十七)
眺望着天空中飘忽不定的流星,杰勒斯的脸上泛起一丝刻薄的冷笑。
那个笑容满是嘲弄和达观,不知为何其中还混杂着一丝丝释然,以至于看上去酷似颓废。
“不论在哪里,人类都是一样的。不会改变,不可救药,没有任何引导的价值以及需要。”
扭曲的笑声中,冷漠、愤怒和轻蔑在沉浮。
简直就像跨越距离,面对面送上自己对世界和罗兰.达尔克这个人的结论一样,诉说着深沉的绝望与恶意。
那是足以令人背脊发寒的话语。
“世界或许是美丽的,但是绝不温柔,也不善良。而人类,既不温柔也不善良,甚至一点都不美丽。你们所谓的‘理想’与‘矜持’不过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虚幻,即便打倒了帝国又如何?推翻了帝制又如何?无论勇者怎么努力,克服了多少困难,打倒了多少魔王,世界依然还是那个残酷又美丽的世界,人类依旧不可救药。”
每个人的儿时都听过这样的故事:王子或勇者打倒了坏巫婆,救出了公主,迎来皆大欢喜的大结局。然而打倒恶魔,悲剧迎来终结,从苦难中得到拯救的话,人真的会变得幸福吗?所有人都能得到救赎,曾经受过的伤害会就此无关痛痒,被抛诸脑后吗?
——绝不会。
“结果到头来,所谓的革命不过是加害者与被害者调换位置而已。一如昔日精灵被其它诸族逼到近乎灭族的墙角,今时今日则是精灵奴役查理曼人。革命也罢,理想也罢,最终不过是一场流于形式的狂欢,仅限一夜的庆典。庆典会结束,革命的热情会冷却,曾经的理想会被岁月蹉跎埋没,唯有世界运作的形式永不改变。人啊,不管怎么歌颂理想,祈愿幸福,终究是要踩着别人的尸体,不断把别人变成尸体才能活下去。罗兰.达尔克,你也不例外。”
战争必然伴随着牺牲;
国家也必然伴随着通过牺牲一部分人让更多人生存的机制;
活着,就是站在别人的尸体上;
活着,就是不断把别人变成尸体;
为了活下去,就要踩在别人上面,不管那是死者还是活人。见到陷入濒死者却不救助,不伸出手,甚至不去在意。就这么看着,在那个人死了之后,踩着死者的血泊和尸体继续活下去。
是故。
人类;
人类的生存;
绝不是美丽的。
那些祈愿美好的未来,寄希望于不断积累努力在遥远未来终能实现幸福,不断重复着“终有一日”的理想和理想主义者,终将被残酷的现实所吞没,被他们相信的人类与可能性所扼杀。
“毁灭吧,与你的理想一起,被现实所毁灭吧。”
扬起手,指挥着亡灵们无声的合唱,杰勒斯的语调温柔到让人不寒而栗。
###############
爆炸的暴风一次次将罗兰抛起,尽管高温、弹片、霰弹和绝大部分冲击波都被“叹息之墙”卸掉了,但物理冲击的动能——并不致命,但足以颠簸机体,消耗体能和精神——持续不断的袭来。“独角兽”仿佛成了一条在惊涛骇浪中冲锋的鱼雷艇,一次次被浪潮吞没,一次次于风雨中沉浮,不论情势如何危急,依然执拗的劈波斩浪,向目标发起冲击。
“军团”,或者说在背后操控的杰勒斯所采取的战术是标准的消耗战。
不知疲倦也不在乎损失的无人战斗机器在消耗战中是所向无敌的。
一名合格的士兵最起码要通过十八周的基础步兵训练课程,这才算是一名勉强合格的炮灰菜鸟,这样的新兵在老兵眼中也不过是与枪支弹药无异的消耗品,甚至不值得费神去记住他们的名字和长相,只有经历过血腥残酷的战火生存下来之后,老兵们才会将之视为“战友”。
无人战斗机器却无需经历这种麻烦,它们不需要训练也不需要认同,更不在乎损耗。只要一个指令下去,机械亡灵的大军便会迎着毁灭和死亡的风暴发起攻击,不管失去多少,后续的同类都会踩着钢铁亡骸继续前进。不断损耗,不断生产,直到连地狱深渊也填平,铺就一条通向完成目标的道路为止。
面对这种简单又确实有效的战术,再加上不知藏身何处的杰勒斯在幕后指挥,罗兰也不禁感到棘手。
(如果只是单纯的消耗战也就算了,可……)
说话间,亡灵的哀鸣再次如潮水般涌来,垂死的呓语集结成巨大的轰鸣在罗兰脑内不断爆发。
每一台“军团”内都禁锢着一个亡灵,现场的“军团”之数连支援保障型囊括在内亦不过百余机,百余名亡灵的喊叫再怎么响亮,也不至于干扰到罗兰的行动。
然而“军团”并非生物,也不能视之为通常意义上的个体。
每一个“军团”都是巨大战术数据链的一部分,它们即是终端亦是服务器,当某地的“军团”在与敌人作战时,战斗中的情报数据会持续反馈给中央数据处理中心,经过中央数据处理中心的分析和检讨后,分散在各地的“军团”随时都能得到更新后的战术范本,从而提升整体水平。
换言之,亡灵们是连接在一起的。
当现场的“军团”发出哀鸣时,远方的亡灵之声也能通过网络传递到现场,经由现场的“军团”充当平台增幅放大后再被“独角兽”的脑量子波感应框架所接受,直接作用于罗兰的大脑,形成高过载负荷,情形严重时甚至可能当场晕厥。
这便是亡灵作祟的真相。
想要让亡灵闭嘴,就要击破地面上的“军团”,而在击破“军团”之前,亡灵的轰鸣和对空炮火便会竭力阻止罗兰。
无解的死循环。
想要打破这个死循环,似乎只有靠毅力和超常的忍耐力。也就是将亡灵之声与炮击一并承受下来,冒着心灵和肉体被撕碎的风险,强行进行突击。
似乎是感受到罗兰的决意,亡灵们一阵骚动,然后很快又恢复了那没有起伏的单调合唱。
与之前不同的是,有几个新加入的同类一道引吭高歌。
抖动着覆盖在表层之上,如同羽毛一般的流体装甲,像极了野兽双眼的光学传感器闪闪发亮,空战型犹如撕裂夜空的闪电,对准白色灵兽俯冲而下。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29.跳马(十八)
“军团”没有所谓的生态,只要技术条件允许,任何环境都可前往,且不必在意是否能够生还。从沙漠到深海,从茂密丛林到群山之巅,不管是怎样恶劣的环境,只要不是连电子设备都扛不住的险地——比如游离辐射剂量超高的核反应堆附近,无人机都可以前往,并执行作战任务。主宰战场的天空更是不会缺席。
空战型正是为了抢夺制空权而诞生的机型。
高度轻量化的机身,砍掉驾驶舱和生命维持系统,节约下来的重量冗余用于安装更大推力的喷气引擎与增设更多的姿势控制喷口,强化框架结构,从而增加抗g耐力和武器搭载量,最后以流体金属装甲覆盖表面,能够反射、散射各种光束的同时亦可发散高温热量,根据需要还可改变形态抵御各种物理冲击。
比起堆砌尖端技术却价格昂贵,只有极少数优秀翔士能够驾驭,背负“机库皇后”、“菜鸟杀手”等恶名的“独角兽”型mds,空战型“军团”才是真正意义上主宰天空的“战场皇后”。
从2万公尺的高空以3倍音速俯冲而下,表面与空气摩擦产生的灼热在天空中留下一道伤痕般的暗红光芒,3台空战型借由雷达穿过夜幕锁定了正在来回闪避炮击的“独角兽”,背部的发射模组自机体分离,菱形模块同时洒出高机动追踪导弹。无数导弹拖着白烟,对准下方不断闪避的白色机体倾泻而下。
热源感应制导、自动修正程序、俯冲的动能与自身的推进动力相加而成的高速、足足十八枚筑起的弹雨——以上要素筑起的死亡之雨在“独角兽”太过超出常理的机动性面前未能如愿击中目标,“独角兽”几乎是以毫厘之差穿过弹幕的缝隙。
然而。
没有命中目标的导弹接连在白色灵兽身边炸裂,爆炸的冲击波和破碎的弹片以每秒8公里的速度袭向四周,不等“独角兽”做出反应便迎面扑来,机体表面霎时间泛起无数金色涟漪,遭到近距离冲击的“独角兽”翻腾起来,朝着地面迅速降下。
无线电近炸引信——当目标进入引信发射的电磁波照射范围内时,感应到从目标物上反弹回来的电磁信号时便会起爆,利用破片和霰弹对目标进行杀伤,全程无需直接接触目标。
导弹还在继续落下,沿着各自不同的轨迹扑向加快速度的“独角兽”,爆炸的火光接连在红色磷光的上下前后炸裂,内藏的子弹化为全方位袭来的风暴不断侵袭过来。以巧妙时间差起爆的集束导弹封住“独角兽”所有可能的机动轨迹,一再闪躲发现无法完全避开后,“独角兽”便强行加速冲破弹幕,接连而来的冲击仅仅只绊住了一下脚步。
仅仅一步的差距足以让空战型杀到“独角兽”眼前,头部30㎜机关炮撒下三道炮弹之雨,红色曳光弹筑起交错的火网。“独角兽”一边闪避,一边毫不示弱,以机关炮和光束步枪还以颜色。
机关炮炮弹在“叹息之墙”上砸出层层涟漪,粒子束和炮弹亦不断擦过空战型的周围。照理说,防护能力相对较弱的空战型哪怕只是被粒子束在周边轻轻擦过也会因为高温烧灼导致框架溶解,直接在空中解体爆炸,更不要说它们还被数发机关炮炮弹正面击中,可几架机体依然完好无损,如同盯上猎物的猎犬一般紧追“独角兽”不放,时不时地互相交换炮弹。
(……麻烦的玩意儿。)
盯着有如鬼魅般飘忽不定的空战型,罗兰苦涩地眯起眼睛。
附着在敌机上的流体装甲有着超越想象之上的优秀防护能力。
正因为是不确定形体的流体金属,所以只要计算和反应能力跟得上,完全可以在瞬间转变形态应对不同的威胁。对付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就转形成复合装甲,利用不同密度的复数夹层将刺入的箭形弹折断,对付破甲弹则让其在打到最佳起爆点之前就引爆,提前射出金属射流。此外流体装甲还具有受到冲击时硬化的非牛顿流体特性,配合几乎没有弹着点的光滑曲面外形,使得许多威力较低的机枪弹、霰弹或反战车步枪弹全都无法对其形成贯穿,最多只能切削少许银色的流体金属。最后,流体金属能够反射、散射光束,同时还能发散热量,只要不是大功率光束、粒子束直击命中,依然不能对其形成足够的破坏效果。
要想直击命中这些仿佛摆脱了惯性和空气的束缚,机动蛇皮、动作鬼畜的亡灵战机谈何容易,更何况还有来自地面的掣肘以及偷窥思考的杰勒斯存在。到目前为止,罗兰甚至无法瞥清空战型的全貌,自然也谈不上锁定目标了。
(真肯下血本啊,明明这边只是游击队而已。)
尚在测试阶段的新式武器,复数的精锐突击队,赋予特权的亲卫队,最后还有直属皇帝的“七宗罪”。
这等豪华阵容用来发动一场中等强度的战役都足够了,用来对付游击队简直是用巨大的钻石去碾压一只蚂蚁,无论成本还是重量都太过剩了。
可反过来说,这也正是帝国的可怕之处。
不论任何时候都能保持冷静到近乎冷酷的思维,客观又尖锐的审视自身立场和面对的的各种威胁,一旦确认目标便全力以赴。
哪怕对手只是一支游击队,他们也绝不会放水。
(但是啊,正因为你们总是这么认真,总是习惯于严格按照等级、流程、手册这些条条框框去按部就班,才这么容易上当!)
充满自信的思念经过脑量子波感应框架增幅后将亡灵的合唱压了回去,红色磷光犹如剧烈燃烧的火焰般急速变亮。仿佛被罗兰的气势所震慑,又像是听到了意想之外的回答,“军团”的动作有那么一瞬间僵住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