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慕林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Loeva
谢谨之已经明白了,他沉着脸道:“原来如此,二妹妹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谢慕林看了看他,微笑着安抚他道:“二哥不用生气,我就是为了以防万一,跟你报备一声而已。我想江玉良也不至于愚蠢到真的相信三妹妹的话。毕竟江家背信毁约,名声就已经够难听的了,勉强还能用趋利避害来辩解。倘若再闹出仗势逼迫曾经的未婚妻做外室、逼良为贱的丑闻来,江家的名声就别想要了!江家兄弟还考什么科举,江侍郎还做什么官?江玉良蠢,江侍郎和江绍良也不会让他犯这个蠢的。”





慕林 第一百章 失败
谢映容欢欢喜喜地跟着谢谨之出门去了。她不知道谢慕林跟谢谨之说了些什么,更不知道谢谨之如今对她这个“堂妹”的态度,已经有了些微改变。
她只是一边高兴自己终于有了跟江玉良见面的机会,一边哀叹自己好不容易从生母大金姨娘那儿弄来的些许私房钱又要花光了。谢老太太确实允许了她出门,也认可了她出门的理由,然而并没有掏钱给她去买药材——要老太太自掏腰包买回来的东西,能算是孙女儿的孝心吗?
谢映容有些失望,但她觉得这事儿问题不大,只要计划能成功,几百个钱又算什么呢?
然而,等她跟着谢谨之来到严济堂时,她才发现原本的计划不大好使。
谢谨之郑重拜托了李六安照顾小妹,李六安直接把谢映容领到后头见妻子严氏去了。要买的药材列出清单,伙计自会拣好打包妥当。谢映容不想去,然而谢谨之有他的道理。谢家平日没少受严家的关照,谢映容若有心要为家人出一份力,那么来探望一下严氏母子,便是该有的礼数。
谢映容无奈地留在了严济堂,谢谨之正好抽身出来,去附近的茶馆见江绍良,告诉对方那日见到的疑似盗玉小偷住在哪里,又有哪些店的人见过他,好让江绍良有线索去寻人。
江玉良果然跟着江绍良一块儿来了,看到谢谨之时,还微微带有一丝不自然的模样。谢谨之心中一凛,二妹妹担心的事很有可能真的发生了,谢映容到底跟江玉良说了些什么?!
谢谨之垂下眼帘,心想亲疏有别,尽管谢映容血缘上也是他的亲妹妹,但跟谢映真的份量是没法比的。遇到要紧大事,他当有个取舍。
谢映容还不知道谢谨之发现了什么,她只是在严家后院坐立不安,一边心不在焉地陪着严氏说话,夸她孩子两句,一边思索着谢谨之是否在跟江家兄弟相见,见面的地点又在哪里?她得尽快脱身前去,最好还是避开谢谨之与江玉良碰面,否则很多谎话都没法说出口。
严氏性情略有些傲气。她见谢映容神思不属,分明不是真心来看望自己,只怕是千金小姐即使落魄了,也不把自己这等平民百姓放在心上,便也不耐烦应酬对方了:“前头伙计应该已经把药抓好了,谢三姑娘要是不放心,可以过去瞧一瞧。”
谢映容觉得严氏的话正中自己下怀,忙言笑晏晏地与严氏辞别,跑回前头药铺来。李六安早已让伙计把药材都打包好了,见她出来便笑道:“谢三姑娘,你要的东西在这里。”伙计将几个纸包送上,说了价钱。
谢映容不停地往店外看,心不在焉地把钱付了,提着药就要走,却被李六安拦住了:“谢三姑娘,你且别忙着回去。你哥哥说了一会儿回来接你的。”
谢映容哪里肯:“不用了,这里离家又不远,我自己回去就行。”
伙计笑道:“那可不成。小姑娘家不好一个人在街上走的。我妹妹跟姑娘差不多年纪,我娘都不敢让她一个人出门。姑娘还是在店里略等一等吧,你哥哥很快就会回来。”
要是真等谢谨之回来了,还有她什么事?!
谢映容坚持:“家里等着药材下锅呢,病人的病情如何能耽误了?”
李六安诧异地转头看了她一眼。谢家人现在还有谁在生病吗?最严重的也就是谢谨之的咳嗽还未断根,以及谢涵之身体稍弱,需要调养而已吧?那几包药,无论是谢慕林要的,还是谢映容要的,都不是什么救命的良药,仅仅是有滋补作用的平价药材罢了,早一刻晚一刻带回家,有什么差别吗?小姑娘说这话是不是有些糊涂了?
谢映容的心神都放在街上,想要找出江家兄弟的踪影,根本没发现自己的话有什么不对劲。她立刻就想要走,但李六安还是坚持把人留下了:“谢三姑娘,你哥哥把你托付给我,我要是放你离开,路上出了什么事,我没法跟你家里人交代。你就在这里等一等吧。”
谢映容心急如焚,伙计倒是看出了几分:“姑娘是跟什么人约好了要见面么?”怪不得想要瞒过兄长呢。
谢映容倏然一惊,忙道:“没有的事,你可不能胡说!”
伙计打量了她几眼,心里已经有了判断,笑笑说:“姑娘是宅门里娇养大的千金,不知道外头人心险恶。如今专有一种轻浮男子,惯会装作好人模样,哄骗那些少不更事的好人家姑娘,有银子就骗银子,没银子了,就借口私奔、私会什么的,将人骗出去拐卖了,毁了人家好好的姑娘一辈子!谢三姑娘,你可千万别轻信了陌生人,若是真叫人拐了去,就算是大官家的女儿,也回不来了!”
谢映容涨红了脸,羞恼不已,只觉得这伙计可恶之极。她才没有那么蠢呢!
这时候,谢谨之回来了。这也宣告了谢映容计划的失败。
谢映容整个人都蔫了下去,无意中往街对面一看,却发现江家兄弟就站在那里,正朝自己看。
她双眼顿时一亮,满面希冀地向江玉良望去。
然而,江玉良却目光闪烁地避开了她的注视,完全没有走过来的打算。
谢映容有些束手无措。
这时,谢谨之已经辞别了李六安等人,接过了她手里的药包:“走吧。”在他的再三催促下,谢映容一步三回头地跟着他离开了,不停地回头看向江玉良,一双大眼似乎在诉说着什么,隐含泪光。
江玉良心虚地收回视线,整个人都有些慌乱。江绍良见状便叹道:“慌什么?谁能想到谢家三姑娘会对你有意,甚至生出了给你做外室的想法?谢谨之已然察觉,日后自会好生管束她。你也不要再与谢家姑娘相见了。谢谨之说得对,婚约已毁,再见只会徒生怨怼而已。对你,对谢二姑娘,都没有丝毫好处。”
江玉良定了定心神:“大哥放心,我知道分寸。原本我只是担心真妹……担心谢二姑娘生活困顿,才想帮一帮她。如今知道她过得很好,我也就不必再牵挂了。我打算收收心,认真在家读书。”
江绍良点点头:“也好,少出门,少做什么风流才子,你也少惹些桃花债回来。”
“什么桃花债?”他们身后忽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江绍良猛然一惊,回过头去,发现是程笃。他不由得心下凛然,心想那小偷夫妻之事,断不能让程笃察觉。
江玉良不好意思地说:“没什么。大表哥怎会出现在这里?”
程笃笑笑:“我奉母命去鸡鸣寺上香,回来路上随便逛逛,远远地就瞧见你们在这儿了。到底是什么桃花债?说得我怪好奇的。快告诉我,否则,我就要到小姑姑面前告状去了。”他一脸说笑的表情。
江绍良却不信他只是在说笑,便决定牺牲一下弟弟:“什么桃花债?分明就是烂桃花。你若想知道,我告诉你就是了,只别往外头说去,免得玉良面子上下不来……”




慕林 第一百零一章 回报
谢谨之与谢映容顺利地回到了李家。期间没有发生任何意外,也没有见到任何意外的人。
谢映容一踏进李家的门,整个人就变得无精打采的,连谢慕林问她:“打算拿买回来的药材做什么汤?”也没有回答,甚至不曾去给谢老太太请安报告,就直接回房间躺去了。
谢慕林见状,就知道她肯定是发生了什么事,小声问谢谨之。谢谨之平静地回答:“没什么,我让严济堂的人看住她,没让她出去。她兴许是想去逛一逛的,没能去成,觉得扫兴了吧?”
谢慕林迅速瞥了坐在廊下做小首饰的张俏姐与厨房里忙活的王妈一眼,心领神会地笑道:“三妹妹真是孩子气,二哥这也是为她的安全着想嘛。”便不再多说,跑去与王妈一道摆弄谢映容买回来的药材。补汤什么的,谢慕林也知道几个方子,做给老太太吃,一点压力都没有。
可她为什么要做?是谢映容要向谢老太太尽孝,做姐姐的怎能跟她抢功?
谢慕林一边挑出自己要用的药材,一边示意王妈将谢映容那份另外放好,预备谢映容来下厨。
等忙完了自己的事,她回房时还不忘提醒谢映容一句,别忘了要给老太太炖补品的事,听得谢映容面色发白,顾不得继续收拾心情了,草草整理了一下衣裳头发,就朝厨房方向奔去。
谢慕林心想,自己真是个好姐姐呢!
等到身边没人时,她方才去问谢谨之,前往估衣廊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谢谨之就把详情跟她说了,还提到自己告诉江家兄弟,谢映容痴恋江玉良,甚至有过给他做外室的念头。
谢慕林吃惊地笑了:“这……这不是张冠李戴吗?三妹妹应该没有这个想法吧?”
谢谨之轻描淡写地表示:“反正她说的本来就是胡话,何必把你牵扯进去?让江玉良知道她是在胡说八道就行了。江家兄弟知道分寸,不会往外散播流言,败坏她的名声,但也不会轻信她的话,对你生出任何误会。这样就挺好的,以后别再让她随意出门,省得再闹出什么张玉良、李玉良的笑话来。”
谢慕林听得忍不住笑了又笑,心想谢映容要是知道谢谨之对江家兄弟说了什么,恐怕要吐血了。不过,谢映容现在感兴趣的对象,应该还有那个程笃吧?就算江家兄弟死会了,只要他俩不把这种绯闻秩事传出去,让程笃知道,谢映容就还有希望。
算了,谢慕林觉得自己真不知道谢映容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反正这姑娘不是聪明人,也没什么行动力,只是整天胡思乱想的话,就由得她去吧。
接着,谢谨之又从怀里取出一小叠纸来,递给谢慕林:“二妹妹替我收起来吧。回头等三弟回来了,交一张给他,拿到外头去换成碎银子或小额的银票,预备日常使用。三弟常在外头跑,也需要有钱傍身。总靠你做些小首饰,卖些糕点方子攒钱,也不是长久之道。”
谢慕林吃了一惊,她发现谢谨之递给她的,是一叠八张的银票,每张都是五十两银子的面额。银票有七八成新,上头印着京城最有名的一家大钱庄的名号。
她忙问谢谨之:“这是哪里来的?”
谢谨之的表情非常平静:“江绍良给的。曹家悬赏那两个贼,给出的赏格是每人一百五十两银子,两人合共三百两。我不想跟曹家人打交道,但江绍良说不能叫我吃了亏,所以自掏腰包给了我三百两,又另行再补了一百两,作为谢银。这件事我们兄妹三人心里有数就行了,往后不必在任何人面前提起。回头三弟回来了,你也记得嘱咐他一句,省得他与曹荣等人来往的时候,不小心说漏了嘴。”
谢慕林还是非常吃惊,这事儿是不是有些古怪:“为什么江绍良要掏出这么多钱给你?你只是把消息告诉了他,又没有真的帮他抓到了人。”
谢谨之笑笑:“怎能帮他抓到人?他恐怕更希望曹家找不到那两个人吧?我将消息告诉他,算是相当及时了。那对小偷夫妻已经在改换装束,想必很快就会离开京城。就算他们曾在北门桥一带露过面,泄露了行踪,等曹家人闻讯赶来,也找不到人了。”他顿了一顿,“又或许他们找到了人,却发现不是他们想要找的人。”
这话有些象绕口令。谢慕林初时有些糊涂,但慢慢地醒过神来了。她小声问谢谨之:“那对小偷夫妻……跟江绍良有什么关系吗?难道他们偷走江绍良与曹大小姐的玉佩,破坏了王安贵长女的阴谋这事儿……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内情?江绍良给你四百两银子,是不是在收买你闭嘴?”
谢谨之忍不住笑出了声:“别想太多。他是真不知道那两人的下落,但如今既然知道了,便晓得该如何安排了。我从前曾提过,江绍良这个人,性情为人跟他父母是不一样的。他有自己想要的东西,奈何家世背景不允许他随心所欲,他只能用自己的法子去达成目的。我虽然厌恶江侍郎夫妇为人,但没打算破坏江绍良的打算。他做事留下了漏洞,我伸手替他补上了。他心里感我的恩,便会有所回报。这四百两银子,仅是他对江家背信弃义之举的赔偿,但他要回报我的,当然不会仅仅是浮财而已。三妹妹不必太过在意,只需要将银票收好了,预备日后花费就行了。”
虽然谢璞说过,过不了多久,官府就会把二房被抄没的产业还回来了,但长房的产业天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谢家人手中?谢家这一大群老弱妇孺,若都要靠二房的产业养活,还要操心谢璞日后起复之事,那点银子怎么够使?如今能贴补一点是一点……
谢谨之非常有忧患意识地跟妹妹分析,谢宅原本是在曹氏主持下建起来的,将来也不知是否能回到谢家人手中,就算能回,他也倾向于二房另立门户,今后不要再跟长房住在一处了。那么一来,二房到时候就需要在京城置宅,那花费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他是二房长子,要替母亲分忧的,这笔钱先瞒着文氏,日后宅子买回来了,再给母亲一个惊喜……
谢谨之说得很好听,但谢慕林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先斩后奏”的精髓,愉快地与兄长达成了共识。
这天的晚饭,谢老太太吃到了谢映容的孝心补汤,但味道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平平无奇。她勉强接受了孙女儿的孝心,只是心里还有些嫌弃。无奈几个孙女儿,最小的谢映芬没学过厨艺,谢映真做得一手好汤羹好糕点,却没什么孝心,她也只能指望一个娇生惯养的谢映容了,不能要求太多。
这么一想,谢老太太的心情还算是不错。然而,晚饭还没结束,她的好心情就先结束了。
出了远门的谢谨昆终于回到了金陵城。他顾不得风尘仆仆,连夜就找上了李家的门。与他同行的,还有他特地从老家赶来的老祖父谢泽山,宗房族长。
同时,也是谢老太太的夫家大伯。




慕林 第一百零二章 针锋
谢老太太看着家中小辈一一拜见谢泽山,心里憋闷不已。
一直以来,她都是家中辈份最高的长辈,儿子谢璞孝顺,很少会忤逆她,即使不想照她的吩咐去做,也不会当面驳回。儿媳曹氏表面功夫做足,文氏则柔顺好欺负,她除了没法执掌家中中馈大权,总有那么些不圆满以外,可以说全家上下,唯她独尊了。即使如今全家落魄,不得不寄人篱下,她也依然有足够的底气使唤一家小辈们。
可是这份底气,在面对大伯谢泽山时,便不管用了。
谢泽山既是宗房族长,又是她亡夫长兄,家族身份在她之上,还有举人功名。谢老太太虽然有诰命,但眼下根本没法拿出来显摆。再加上她在亡夫入葬后,未告知宗族,便私自带着儿子与家财远走高飞,还不许儿子与族人联系,大大犯了忌讳。如今再见谢泽山,她心虚气短,根本就挺不直腰杆。
谢泽山见到她,不咸不淡地称呼一声“三弟妹”,并未有任何责备之言。这让谢老太太心中生出几分期待,兴许谢泽山不会拿她携子私自离家来说事?
其实,谢老太太心里也清楚,这些年谢璞与宗族必定有联系,否则当年又怎会不顾她反对,擅自带着文氏回族里完婚?若不是文氏已经得到了宗族承认,她当年直接把人打成二房良妾又有何妨?天知道她当时有多担心曹家会生气翻脸?还好曹家需要谢家的银子,哪怕明知道有平妻,也依然将曹氏嫁过来,这才有谢家十几年的风光……
当然,现在曹家真的翻了脸,谢老太太也很生气就是了。
谢老太太一声不吭,坐在一旁,冷眼旁观谢泽山的举动,想知道他这回上京来,到底会做些什么?真的只是为了救自家儿子来的么?宋氏……就没有嘱咐些别的?
谢泽山并没有理会谢老太太。他径自与侄媳、侄孙、侄孙女们见过礼,问过他们这些日子的经历,便叹道:“辛苦你们了。族中得到消息的时候,也是大吃一惊,万万想不到曹家会忽然发难。所幸天可怜见,玉和(谢璞表字)尚未到绝境,圣上又明察秋毫,眼下玉和的官司也有了希望。接下来官面上的事,就交给我们去打点吧。你们安心在家里等待消息,别再辛苦地四处奔波了。”
谢家众妇孺面面相觑,都有些不太安心。他们大多未见过谢泽山祖孙,也不知道对方是否有能耐把谢璞救出来。这些日子他们虽然没能成功救人,但二房母子三人一直把牢中的谢璞照顾得不错,谢徽之也打听到很多有用的消息,可见他们并不是一点儿用场都派不上的。如今忽然要他们全部收手……
谢谨昆看出文氏等人有顾虑,便笑道:“婶娘、弟弟妹妹们请放心。祖父会这样说,自然是心里有数的。离开湖阴县之前,祖父已经去见过二叔祖母了。二叔祖母是官宦人家出身,娘家至亲虽然去世了,但还有几位亲友故旧可以依靠。二叔祖母已经写了亲笔信,托祖父带进京。祖父打算明日就去拜访那几位大人,有他们出手,三叔定会平安获释的!”
文氏毕竟从小在谢家长大,对谢家族中的情形知道不少,宋氏又是她礼法上的婆婆,家世出身她自然也清楚得很。听到谢谨昆这么说,她就先松了口气:“若有二老太太相助,老爷必定会平安无事的!”
谢老太太在旁看得心里发酸,撇着嘴轻哼了一声,心想文氏果真与自己不是一条心的,只认那宋氏做正经婆婆呢,哪里还记得她男人的亲娘是自己?这种不孝顺的媳妇还留着做什么?!
谢泽山听到了谢老太太的哼声,瞥了她一眼,没有说话。
大金姨娘对谢家宗族一无所知,如今听说他们还有官面上的人脉关系,还挺惊讶的。她小声问文氏:“二太太,真的能行么?若是二老太太认得的那些大人们真能救老爷,怎的从前不见他们伸手?难道他们不知道我们老爷也是二老太太的儿子?”
文氏不由得一阵尴尬。这叫她怎么说?宋氏的人脉,谢老太太一直有戒心,不乐意与他们接触。比如温绪友,其实就算是宋氏那边的人,有些消息他知道了,也就意味着宋氏的故交亲友知道了。那些人并不是什么都没做,谢璞能在大理寺安然无恙地待了这么久,背后就是多亏了他们的关照。温绪友夫妻早就暗示过,她心里也有数,但这些话,她是不会在家里提起的,免得谢老太太一听便要生气。
不过,由于宋氏的故交亲友们一直未能将谢璞拯救出狱,文氏也有过猜想,觉得会不会是谢璞这些年一直纵容生母,滞留在外,不曾侍奉过嗣母宋氏,所以宋氏及其亲友心中有怨气,才会特地叫谢璞多受些苦?但如今谢泽山带着宋氏的亲笔信上京,可见这怨气是不存在的,宋氏也有心要救人,大概只是因为她长居湖阴,消息滞后,这才拖了些时日罢了。京中宋家的故交亲友,知道了宋氏的真实想法,想必也会更用心救人了。
文氏不好对大金姨娘实话实说,只道:“宋家离京已有许多年了,我们家在京城这些年,也不曾与那些亲友有过联系,想必人家并不知情。如今有了二老太太的亲笔信,事情自然就好办了。”
大金姨娘恍然大悟,也露出几分喜色。宛琴倒是有些疑虑,不相信谢家还有什么靠得住的亲戚,是可以扛得过曹家的。
反倒是谢老太太,忍不住有些酸溜溜地道:“宋家人都死绝了,就算从前做过大官,那也是多少年前的事儿了,还有几个人认宋家的招牌呢?大伯这会子大包大揽的,回头说话不管用,在小辈们面前失了脸面,可别后悔今日说了大话,把宋氏捧上了天!”
谢泽山沉下脸,毫不客气地说:“三弟妹就不必操心了。我既然敢说大话,心里自然就有底气!我和二弟妹跟某些人不一样,真心疼孩子得很,做不出坐享其成,毫无建树,还要在一旁给孩子添乱的糊涂事!”
这分明就是在指责谢老太太了。谢老太太立时黑了脸,嚷嚷着道:“说话真好听!要是你们真疼孩子,这些年怎么就没管过他呢?还好阿璞攀上了好亲家,这些年做官才顺顺利利的,家里也过得富足安康。如今亲家不管用了,你们倒出头露脸的,牛皮吹上了天,天知道你们打的什么主意?我告诉你们!儿子是我亲生的,谁都别想抢了去!我们三房的财产,你们也休想沾光!”
谢泽山啐了她一口:“若不是你引狼入室,逼着玉和娶了曹氏那毒妇,玉和还不会有今日之祸呢。你到如今还不知道反省,只知道跟族里争些无意义的闲气,玉和怎会摊上你这样愚蠢的亲娘?!你还当我们贪图你们三房的财产?三房的财产都叫曹家吞了,产业也都易了主,你还做梦呢!”
“你说什么?!”谢老太太大惊失色。




慕林 第一百零三章 相对
谢老太太还不知道谢家产业易主之事。谢璞叮嘱过文氏母子,千万要瞒着她。文氏与谢谨之、谢慕林都把这个任务完成得挺好的。谢老太太雇的婆子也还未能在市井间听说相关的消息。没想到谢泽山老爷子一来到京城,就把这事儿给戳穿了。
谢老太太根本不敢相信:“你胡说!怎会有这种事?我怎么不知道?!”她扭头看向文氏与谢谨之,“你们母子老是去大理寺探监,难道就没听到半点儿风声?!曹家竟然能瞒过阿璞,霸占谢家财产,这还有天理么?!”
谢泽山冷笑:“再没天理,也是你招惹来的好亲家,如今还要抱怨谁去?”
谢老太太涨红了脸,只装作没听见大伯子的话,两眼只盯着文氏看:“问你呢!回话呀?!这么大的事,你居然都没听说,你是聋子么?!还是你故意的,为了看我的笑话,就瞒着阿璞和我?!”
1...2930313233...48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