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农门娇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花柒迟迟
林家如今虽然是老爷子当家,林大海兄弟四个是顶梁柱,但归根到底,以后这份家业都是林保他们十二个兄弟和娇娇的。
该放手时候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折腾,也是给他们足够的成长空间。
果然,再次回到后院尝试种植新粮食,林保认真许多,一只大缸里刨了五个土坑,每个坑里三粒玉米种,他恨不得都要拿尺子量出准确距离,再仔细记在本子上。娇娇看的好笑,也不拦着哥哥如此热情高涨。
只是,在林保提议把所有大缸都种上玉米的时候,她极力抗议,为不起眼的麻土豆,争取了一半的地位。
林保拧不过妹妹,又怕惹她气恼,只能任她“玩耍”。
娇娇也不多说,打定主意等土豆成熟之后,吓全家一跳。
唯一可惜的是土豆还要放在稍微暖和的地方生芽,待得嫩芽儿冒出来,用刀切成大块,每块都带了嫩芽儿,才可以埋进土里生长。
林保如同一个得了新玩具的孩子,整个下午都泡在后院,守着几口大缸,恨不得立刻有玉米秧苗长出来。
娇娇也不劝他,跑去前院灶间,把空间里存下的玉米面取了一些出来,混合上白面,一起发酵。
待得晚上,赵氏大锅里炖了红烧肉加豆角干,她就亲手把玉米面团成团,一巴掌糊在大铁锅的边沿上。
董氏同赵氏几个,中午时候也隐约听过几句,这会儿眼见娇娇又开始折腾古怪东西,就猜了出来,于是都围在一旁帮忙打下手,眼里好奇之意浓的简直要流淌出来。
娇娇坏心的也不去解释,一直憋到菜出锅,饼子也铲下来摆进馍馍筐子。
巴掌大的玉米饼子,一面贴近铁锅,烙的泛红,一面则金黄绵软。原本的圆形,因为重量的关系,出锅时候变成了牛舌一样的长椭圆,最下边的部分在菜汤里浸过,颜色略微有些深,却怎么看怎么诱人。
娇娇忍着烫手,掰了一个饼子给奶奶和亲娘婶子们,笑嘻嘻劝道,“尝尝看,怕苦的别吃啊,这饼子比黄连也差不多了。”
别人还罢了,赵氏却是最清楚自家闺女的小心眼,就拍了她的脑门,嗔怪道,“全家上下,就你最嘴馋,若是不好吃,你还能费这功夫?”
说罢,她招呼众人,“别听娇娇玩笑,我瞧这饼子定然是甜的。”
说罢,她就大大咬了一口。
果然,入口的甜香惹得她立刻翘了嘴角,含糊嚷道,“呀,这味道可是比高粱饼子还有粟米饼子都好太多了。”
董氏几个听得这话,也是赶紧咬了一口,于是灶间里立刻就热闹了起来。
“真好吃!”
“是啊,虽然比米饼粗了一些,味道却是太好了。”
娇娇抽抽鼻子,很是为没有骗过奶奶和娘亲失望,待得扭头想取个饼子吃的时候,却总觉得那装饼子的细柳筐有哪里不对劲。
但具体哪里不对劲,她又说不出来,好似这感觉,今日吃过午饭之后就经常出现。
难道她是最近太累,出现幻觉了?
娇娇狠狠咬了一口饼子,秀气的小眉头就皱了起来…
很快,晚饭端上了饭桌,玉米饼子得了全家老少的一致喜爱。林护几个小子更是借口教书辛苦,缠着妹妹明日多烙一些犒劳他们。
至于为什么不缠着赵氏这个负责全家饭食的大厨,简直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全家上下,但凡新奇之物都出自娇娇之手,“讹诈”她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果然,娇娇最心疼哥哥们,开口就答应明日再做一样玉米为主料的吃食,只不过不是玉米饼子了。
林护几个是有得吃就成,至于什么菜式,完全不挑。





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175章 王立之死
前院里,林家老少聚在一处吃喝热闹,却不知道后院里,一抹黑影借着月色拨开大缸表面覆盖的泥土,捡出玉米种子仔细看了半晌,这才重新恢复原状。
末了,黑影又从怀里拿出一个玉米饼子,小心送到了嘴边…
同样的夜色里,北茅县城里,最大的青楼翠红院二楼,王立烦躁的喝光杯里的烈酒,可惜还是压不下心里的忐忑担忧,他恼的摔了杯子,吓得一旁伺候的花娘惊叫一声,被他一脚踹翻在地。
“滚出去!”
花娘忍着痛,垂着眉眼,可怜兮兮的往外退去,其实眼底满满都是鄙夷。
这王家少爷还真当自己同当初一样,仗着有个赵家做靠山,就能横行无忌呢。如今穷的比街边野狗也强不到哪里去,叫她陪酒,半两银子的打赏都没有,撵了她出去更好,去陪哪个男人不得点儿银子添些胭脂水粉啊。
王立偶然抬头见到花娘关门前的鄙夷一瞥,“嗷”的一声跳起来就要吵闹。
站在角落伺候的小厮,眼见如此,赶紧上前劝说,“少爷,少爷,您别恼,先坐下消消气。”
王立拍开他的手,摔坐在软绵绵的云椅里,却越发恼怒了。这椅子就出自林家,如今城里几乎有些脸面的人家都有一套,几家生意好的酒楼,客栈,甚至这翠红院也都添置了。不知道林家又赚了多少银子,每每想起他就恨得厉害。
凭什么一群泥腿子就把日子过得风生水起,他堂堂王家少爷就要同野狗一般,夹着尾巴做人?
“那边还没消息吗?”
“没有呢,少爷。”小厮陪着笑脸解释,“您也知道,那些江湖人不容易打交道,但只要搭上线,得了银子,他们就会守信,必定会完成任务,不死不休。少爷尽管放宽心,马上就要好消息传来了。”
王立皱眉,还是不放心,“你那个七舅姥爷的什么侄儿,可靠吗?”
“小人的七舅姥爷的二侄儿,原本是一个江湖门派的弟子,后来犯错被撵出来,但这些江湖事可是门清。他帮忙联系的这个杀手,据说是江湖上第一的好手,想杀的人,从来没有失手过。少年,您就放心吧。”
小厮嘴巴利落,几句话说的王立终于脸色好了很多,但想起这次偷偷卖了家传的一个玉摆件才得了一千两雇杀手,他就忍不住肉痛,若是家里发现,怕是又一场吵闹。
但只要出了他心头一口恶气,被撵出王家也无所谓,大不了到时候拿只破碗就跪在王家大门外讨饭,王家要脸皮,就不能看着他这么丢脸面。
他心里的算盘打的精明,却不知道一旁的小厮也是心头忐忑啊。他那个远房亲戚也只是半个混江湖的,平日坏事没少做,这次万一私藏了银钱,却不办事,他可是要被坑害死了。
许是老天爷不忍心让这主仆俩提心吊胆,这时候居然窗子一开,跳进来一个人影儿。
小厮吓了一跳,刚要尖声惊叫,却被一指头点了穴道,定身在原地。
王立反应慢了一瞬,还要逃跑的时候,脖子就多了一把通体漆黑的匕首。
“你们可是出了一千两银子,雇人除掉城南林家幼女?”
黑影的声音有些低沉,听着好似上了年纪,但脸孔包的严实,王立只能这么猜测。他眼珠子乱转了半晌,才小心翼翼问道,“壮士,你怎么知道这事?你是…动手之人?”
他也不过是顺口一说,盼着多探听一些来人底细,好给自己挣条活路,不想黑衣人居然点了头。
“我是动手之人,你还没说,你可是雇主?”
王立皱了眉头,心里疑惑,虽然他不是江湖人,但规矩也懂一些。不是说雇主和刺客绝对不会见面吗,有事都是中间人说话。这刺客怎么还找到他这里来了,难道是要坐地起价?
“对,我就是雇主。这位壮士有话好说,若是想多添银子,我…”
可惜不等他话说完,黑衣人眼里却是狠辣之色一闪,匕首撤回,顺后又给了小厮一记,行云流水般,转身跳了出去,窗子也重新合拢了。
王立还想说话,却觉得咽喉处有什么喷涌而出。他下意识望向小厮,见他的脖子也是同泉水一般咕咚咚冒着鲜血,看的刺眼又头晕,下一瞬他眼前一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哎,你们听说了吗?王家那个不成器的地痞少爷被人杀了?”
“什么时候的事?谁杀的?”
“我听说是在翠红院和花娘鬼混的时候,被人杀死在床上了,脑袋都滚出多远,可惨了。”
“不对,不对,我怎么听说是他和贴身小厮争抢花娘,打起来,被小厮杀了呢。”
若说最近北茅县有什么新鲜事,那就是王家不成器的少爷王立被杀一事了。街头巷尾,闲人看客或者三姑六婆,一人说着一个版本,简直传的沸沸扬扬。
王家人再不欢喜王立,他总是王家的子弟,这么被杀,实在死的憋屈又不光彩。于是,王老爷亲自去了县衙,督促楼知县尽快破案。
楼县令恨不得把王立从棺材里骂出来,一个富贵子弟,对北茅县半点儿用处都没有,反倒是死了还留下个烂摊子。
王家没了赵家这个姻亲做靠山,也算不得什么权势人家,楼县令也不耐烦给一个吃喝嫖赌的二混子伸冤,于是调查了几日,审问了花娘几句,就根据花娘的说法定了案。
花娘当日被踹了一脚,心里有怨气,自然不会说王家主仆的好话,隐约提起那小厮看她的眼神淫邪,王少爷恼怒撵了她出去。
于是,顺理成章,主仆争风吃醋,一时失手,双双去见了阎王。
这就是县衙给出的结案陈词了,整个县城的百姓都对这个结案欢喜之极,毕竟这种桃色事件说起来最是有笑料。
王家自然不同意,但越闹下去,就要翻检出越多王立的旧事,例如赌坊里输了多少银子,后街王寡妇同他如何亲密…
王立是死了,但王家老少还要出门见人,说不得最后只能装了糊涂,认了这个结案陈词。
王立草草下了葬,因为是横死,祖坟都没进去,不过是几两银子的棺材装了,葬在了乱坟岗,至于小厮,更是连草席都没有一张,直接喂了野狗。




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176章 蹊跷
若说整件事,得利最多之人居然是那个花娘。很多人想看看能引起王家主仆争风吃醋送了性命的女子是如何妩媚诱人。翠红院的老鸨借机好好调教了一番,花娘一跃成为北茅县最红的姑娘…
林家老少,做生意的做生意,建房子的建房子,拾掇田地的拾掇田地,教书的教书,都是忙碌的厉害。自然对这些市井流言,没有兴趣也没工夫细打听。
待得知道王立这个大仇人见了阎王,已经是三日后的事了。
林家老少正围着饭桌吃饭,林大河特意带着林华和林大江父子一起回来了。
众人惊了一跳,以为城里发生了什么大事,结果林华窜进屋子,第一句话就嚷道,“爷爷,王家那个倒霉少爷死了!”
王家?倒霉少爷?
众人听得一头雾水,倒是几个小子欢呼起来,毕竟他们先前因为叔叔和哥哥被冤枉进监牢,私下里没少这么骂王立,就是如今,偶尔睡觉前说闲话儿,还要把王立拎出来骂几句呢,实在太过熟悉了。
“真的?太好了!”
“怎么死的,惨不惨?”
林护几个直接扯了林华的袖子,一迭声的追问。
林华得意极了,也顾不得口干,竹筒倒豆子说了个清楚明白。
“那个倒霉少爷带着小厮去花楼,结果因为一个花娘,同小厮起了口角,两人打得两败俱伤,最后都死了。”
林华说的手舞足蹈,好似亲眼看到一般。
几个小子都是惊讶又兴奋,“就这么死了,被扎了多少刀?出血了吗?”
“咳咳!”林老爷子实在听不下去了,重重干咳几声。
几个小子这才想起还有长辈在,赶紧收声,老实站在一边,但脸上依旧掩不住兴奋欢喜之色。
老爷子瞪了想要说话的林大河一眼,首先训诫几个孙子。
“平日常说,做人要心存善念,特别是你们小子,以后在外行走,不能因为心软和过度的善念,陷自己于危险之地。但也不要因为过往的仇恨,对一个死人幸灾乐祸。咱们家同王家的所有恩怨,随着王家少爷的死,已经一笔勾销。死者为大,即便心里欢喜,在外边也不要露出半分,否则外人会以为我们林家人心胸狭隘,死人都不放过。”
“是,爷爷。”林华等几个小子,都是低头受教。
老爷子继续道,“另外,不要人云亦云,听了几句闲话就当真相了。以后遇事多想想,王家虽然不是什么规矩森严,行事严谨的人家。但家里跟着少爷的小厮,怎么可能不签死契?签了死契,就是身家性命都在主子手里攥着,那小厮怎么敢同能够决定他生死的主子争抢…女子。就是当真是主仆发生争执,总有胜负,怎么会双方都死掉?这其中必定有蹊跷,你们在外做生意的做生意,教书的教书,都是自诩聪明过人,怎么还同市井妇人一般,人云亦云?”
听得这话,林华脸色红得简直要滴血。这段时日在铺子,常听人同三叔夸赞他,他也当真是算账快,待客热情,很是为铺子积攒了一些人气。于是就有些飘飘然,自认不是天才,起码也是奇才。
结果,这会儿被爷爷一巴掌拍回原形,这才发现他不过是一个愚蠢的农家小子,带着脑子都不会用,白白在外边历练这么久了。
林老爷子见孙子蔫了,也是有些心疼,但该说的还是要说。
“还有,花楼和花娘这等话,怎么是随便在家里说的?你们妹妹还小,你们奶奶和娘亲婶子都是女子,当着她们的面前,太过失礼了!”
老爷子这句已经带了严厉之声,林华直接就跪了下来,林护几个也是赶紧跟着,兄弟几个排了两排。
“爷爷,我们错了,以后再不会犯了。”
“平日遇事,即便再欢喜或者愤怒都要多想想,若是事情太过复杂,你们能力有限,处理不好,爷爷不会怪你们。但是显而易见的蹊跷,你们都看不出,就枉费家里平日对你们的教导,和你们读过的那些圣贤书了。”
老爷子口气缓和很多,眼角扫向董氏几个。
董氏同他夫妻多年,自然是心有灵犀,赶紧上前替孙儿们说情。
“好了,老伴儿,孩子们还小,以后可以慢慢教导。这一次也是听说仇人死了,太高兴了,这才没想那么多。赶紧让他们起来,先吃饭,从县城回来一路上怕是都饿着肚子呢。”
娇娇也扔了碗筷,抱着爷爷的脖子使劲摇晃,嫩生嫩气替哥哥们说好话,“爷爷,那个欺负咱家的坏人死了,娇娇也高兴。您别怪哥哥们了,好不好?”
“好吧,你们奶奶和妹妹给你们求情,这次就免了你们的惩罚,不过静下来时候要多想想。我们林家如今的日子烈火烹油一般红火,外人不知道如何嫉妒眼红呢,若是我们自己再不谨慎,怕是祸患随后就会找来。我们林家不怕事,但是也不能好好的日子不过,随便惹事。懂吗?”
“懂,谢爷爷教导。”
林华几个小子赶紧应声,再次磕头谢过老爷子。
董氏招呼孙儿们坐下,赵氏几个也张罗着帮忙添碗筷和饭菜,林大河这才开口同老爷子说起王立主仆同赴黄泉的事。
“我寻人多打听了两句,就像爹猜测的一样,这事确实有些蹊跷。所有证明主仆争风吃醋,斗殴致死双方的证言,只有那个…女子一个人的说词。另外,听说王立和小厮的伤,都是脖子上的刀口。也就说,他们两人‘争斗’的时候,居然是互相给了对方咽喉一刀,然后双双毙命,这简直是不可能。所以,恐怕杀人者另有其人。只不过,王家不想深入追究,官府也想尽早结案,这事就糊弄过去了。”
林老爷子点头,开口问向刘师傅,“队长,两人争斗有可能同时割断对方的喉咙毙命吗?”
“不可能!”一向寡言的刘师傅吐出三个字,就不肯再开口。
但这三个字也让林华几个小子把头又低下三分,他们真是同爷爷方才说的一样,连市井妇人都不如,听了几句传言就当真了…




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177章 上梁宴
“会不会有人认为,是我们家动的手?”
林大海虽然憨厚本分,脑子却也不笨,一句话就问到了重点。
李大河赶紧摆手,笑道,“咱们家虽然如今生意大好,但在外人眼里还是农门小户,怎么可能有本事,有胆子布局把王家主仆整治死了?放心,谁也没提到咱们家。”
“那就好。”
众人都是点头,林老爷子也是摆手,“既然同咱们家没有干系,就都别提了。先前种种恩怨,也算了结了。以后好好过日子,为人要谦虚谨慎,不可骄横霸道,王家之事一定要引以为戒!”
“是。”
众人都是应了,这才端了微凉的饭碗,热闹吃喝起来。
娇娇一边吃一边猜测着,到底是谁杀了王立主仆,不过怎么想也没有头绪。最后索性扔去了脑后,谁杀的又有什么关系,左右同他们林家不沾边儿…
不过,这次她倒是不知道,王立的死,同林家绝对沾边,同她更是有直接关系。
只不过,暂时她还不知道罢了。
吃了饭,众人就各自忙碌去了,虽然想着老爷子的教导,众人都没把幸灾乐祸挂在脸上,但眉眼间还是忍不住透着喜色。毕竟王立当初把林家坑害的太惨,如今去掉一个大仇人,怎么说都是件喜事。
三个院子已经修建好大半,只等明日上梁了。
林大河亲自带了林华回城去采买酒水和肉食,还有点心糖果之类也要多送些回来。
林老爷子坐了马车去请赵家老爷子,还有三里河和小王村的里正,明日来家里喝酒,顺便商量一下京华堂的事。
如今京华堂开课也有半月了,一切都上了正轨,老爷子就打算把自家人撤一撤。当然不是放权,京华堂始终要在林家的看顾之下,这是谁也不能改变的。
只不过,有些小细节之处也要三个村子参与一二。一来加强林家村同三个村子的联系,二来人家几十个孩子在京华堂,平日肯定惦记,与其让他们家里千方百计探听,还不如给他们一个光明正大的机会。
京华堂守夜一直是刀哥的事,正好也是给他一个在林家村的落脚地。
但灶间是赵氏带着村里妇人们在忙碌,妇人们不领工钱,都是因为孩子们在此读书,方便照看。
马上就是春播了,妇人们家里也是忙碌,这般灶间人手就流动大了起来。人手换的频繁,以至于今日饭菜咸了,明日淡了。孩子们虽然不挑,但总归有些不好。
于是老爷子打算提议要三个村子各派一个手艺好的妇人来照管孩子们的饭食,林家村也出一个人手,四个人正好够忙碌。
上学放学时候,三个村子的孩子们路上也有大人照应,简直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至于工钱,林家不打算出这份儿,这是为了各自家里的孩子好,总要孩子爹娘负担。或者是每月给各自村里的妇人送米面菜蔬,或者给铜钱都好,可以让各村自己商量。
林家倒是不差这么点儿工钱,实在是不好养成所有人都依靠林家,把林家的大方当做应当应分的坏习惯。
三个村子,本来就有同林家村交好的意思,又是林老爷子亲自去请,自然第二日都欢欢喜喜到场了。
林家足足摆了三十桌酒席,亲朋好友和所有林氏族人,外加参与建设的所有工匠和帮工们都有一席之地。
酒菜还是传统的北地风格,六大碗。其实说是大碗,个头儿也没比陶盆小哪里去。
提前几日林家就在村里买了三十只母鸡,昨日杀掉切好,早起大灶里的五口大铁锅,一口炖小鸡蘑菇,一口煮了蒜泥白肉,一口酱了猪大骨和脊骨,一口炖酸菜猪肉冻豆腐,一口是菜干炒腊肉,再添一个肉末拌菜心儿做凉菜,正好就是六道菜。一个素的没有,全荤,满满的油水,吃的所有人都是两眼放光。
几乎是主桌儿的老爷子们刚一动筷子,众人就迫不及待的开吃了。
这般丰盛的酒席,别说十里八村,就是方圆百里的婚丧嫁娶时候都没见过,更何况还仅仅是个房屋上梁。
林老爷子礼让同桌的老兄弟们吃喝,直到众人吃的大半饱,手里的筷子放慢了速度,他才端了酒碗起身说话。
“今日家里房子上梁,感谢各位乡邻放下家里活计,赶来庆贺。这段时日,没少劳烦众位帮忙,若是给工钱,就是糟蹋了乡亲们的这份情谊,只得以这桌儿酒席谢乡亲们的盛情。我们林家铭记在心,以后但凡有需要,乡亲们只管开口。大伙儿比邻而居,守望相助!来,大伙儿干了这碗酒,以后的日子越过越有!”
“好,老爷说话爽快!”
“借老爷子吉言!”
“谢老爷子这顿好酒好肉!”
农人多半没读过书,开口之乎者也,他们也听不明白,倒是林老爷子说的这般实在又朴素,很得他们喜欢,纷纷举起酒碗,直接喝个干净。
林大海四兄弟也是起身,挨桌儿又敬了一轮酒。
林老爷子瞧着主位上众人都是酒足饭饱,这才商量起京华堂的事。
果然,这合情合理的安排,立刻得了其余三个村子里正和族老的同意。
“林老哥想的周到,孩子们每日读书,来回行走十几里,也该有个大人跟着。不说人心险恶,路上容易出现拐子,就是山上野兽也常有下山觅食的,有个大人照应,家里人就放心很多。”
“是啊,我们村里婆娘每到中午都在村口张望,如今安排她们到学堂里做活儿,怕是都欢喜坏了。”
林老爷子见众人如此捧场,就又笑道,“各村出一个妇人到灶间干活儿,工钱或者报酬由各村安排,但她们一日两顿可以同孩子们一起吃。”
1...4950515253...57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