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农门娇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花柒迟迟
饭堂外,众人嗅着香气,眼见孩子们吃的欢快,脸上都是笑意更胜,对林家也更是感激。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这是有数的。长身体的小子,比家里壮劳力吃的少不到哪里去。
林家这般供给一百张嘴,一日两顿,这粮食实在不算小数目啊。
小王村的里正自觉过意不去,就说道,“林老哥,这些孩子正是能吃的时候,每月的粮食嚼用可是不少啊。我们虽然日子过得都不富庶,但也不能这么看着他们吃光林家的粮食。不如我回去同他们爹娘商量一下,不论多少都出一些…”
林老爷子赶紧摆手,京华堂是林家竖起的一块牌子,替林家累积善名,以后走出京华堂的孩子,更是林家兄弟的助力,那林家就要对京华堂保持绝对的权威,不能任凭任何人插手。
所以,他开口就拒绝了王里正的好意,笑道,“老兄弟不要客气,我们林家既然开了学堂,就有能力让孩子们吃饱喝好,又明理长本事。若是还要孩子们家里送粮食,那外人知道了,怕是要说我们林家沽名钓誉。
粮食,我们林家肯定是不收,不过,去年秋日时候还没打算开设京华堂,秋菜准备不足。若是谁家多存了秋菜,不论多少送来一些,倒是最好不过了。”
王里正听得这话,神色里更添感激,赶紧应道,“有,有,大伙家里粮食不多,都指望额外添一把菜糊弄肚子呢,秋菜自然是不缺,明日我就让大伙儿凑一凑,一起赶着牛车送来。”
其余两个里正和赵老爷子也是跟着点头,纷纷表示也要送秋菜来。
林老爷子趁机又拜托众人一件事,“家里如今需要粮食多了,总在城里买也不是事儿。我琢磨着多添一些旱田水田,若是听说谁家有事要卖田地,劳烦派人来同我说一声,不论大小,只要我看中了,价格都按照最高的市价给。”
这不过是多句嘴的事,不搭钱也不出力,几人自然又是痛快应下了。
如此,众人放了心,眼见孩子们吃饱喝足又回去读书了,就纷纷回了各自村子。
林家如此大方重信义,待孩子们千好万好,众人投桃报李,对林老爷子托付之事,都很是用心。
于是,第二日送秋菜到京华堂的时候,三个村子都有消息传来。
小王村有家儿子染了赌瘾,为了还债,要卖二十亩旱田。七里河那里更多,一个地主的儿子在外地做了小官,老头老太太预备去做老太爷老夫人,整整十倾地,一百亩水田加一个小庄都要卖掉,赵家屯那里也有人家要卖三十亩旱田。
这般加在一起就是整整十五倾地,一百五十亩。放在大越南边的州府,这几亩田,也许连一个乡下小地主都比不过。但放在贫穷的北茅县,也份田产也很不错了。
林老爷子接了消息很欢喜,也没耽搁,直接带了你大海和林保就坐了马车到各村去查看。
林家如今名声大盛,各村乡亲不说巴结,起码也不敢坑害。所以,几块地都很不错,喜的最喜种地的林大海和林保都是眉开眼笑。
但林老爷子却有些嫌弃这些田地分散,离得自家也远,于是请小王村里正和赵老爷子帮忙协调,情愿多出一些银子。
里正是一村的主心骨,赵老爷子也是儿孙成群,族人团结,在村里说话很是管用。
于是,林家多拿了三十两银子,同几户人家商定,换了田地的位置。
同样都是良田,换到离自家近的位置,还白得几两银子,不同意的就是傻子。
加上原本就挨近林家村的七里河那位地主的小田庄,林家在付出一大笔银子之后,就得了连在一起的十五倾地,加上自家先前的两倾,总共十七倾。
远远望去,几乎举目之下都是自家的地盘,这种感觉简直不要太爽啊。
林老爷子带了儿孙,兴奋的在田间地头溜达,若不是董氏亲自来喊了他们回家吃饭,怕是要从天明走到天黑。
娇娇趴在爹爹宽厚的背上,一边往家走,一边听着老爹分外欢快的心跳,微微有些愧疚。





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168章 事事皆学问
她自小跟着爷爷奶奶住,虽然知道爹娘也疼爱她,但到底不及爷爷奶奶亲近。如今眼见平日憨厚寡言的老爹欢喜的走路都差点儿同孩子一般蹦跳,就觉得平日对老爹太过疏忽了,以后总要多一些关心体贴,才对得住这个给了她新生命,待她疼爱有加的汉子。
于是,吃过饭,她喊着困倦,就早早跑回自己房间,栓了房门,然后进空间翻检。
前世时候,父母也是种田的好手,搬去城里时候,留下一箱子旧书,她先前整理房子,顺手扔到了地下室,这会儿翻出来,挑挑捡捡,居然还真找到些有用的东西。
说起来,大越的农业生产水平实在低下,别说机械化作业,就是最简单的精耕细作都不会。很多时候,就是种子播下去,完全靠天吃饭啊。
娇娇琢磨着林家如今还是自保能力不足,不敢拿出玉米和红薯土豆等高产作物大规模耕种,但是帮着爹爹和大哥研究一下沤肥育苗,把麦子和水稻种好了,也算是一件好事。
空间里,时间被抻长,所以她也不急,一边啃着果子一边把书上的有用之处整理出来,重新用繁体字抄写。
如此忙了小半日,夜岚居然进来了,这可是一个绝好的劳工啊,不用白不用。
夜岚被娇娇笑眯眯的夸赞几句,又吃了一盘牛肉饺子,就做起了文抄公,虽然他自小就是锦衣玉食,就是如今也分不清五谷,但这并不妨碍他发现这些文字对整个大越农业改进的意义。
所以,他一边根据娇娇的口述抄写,一边问询娇娇。娇娇趴在沙发上,啃着果子,嘴角汁水淋漓,说话含含糊糊,惹得夜岚很是嫉妒,但瞧着她娇俏的小脸又觉得满心都是欢喜。
这般,忙了很久,待得夜岚拎了大背包被扯出空间,才突然想起,他都没来的问询娇娇暗器功夫练的如何,可曾偷懒扔了内功。
但说什么都晚了,只能想着下一次再也不让这丫头糊弄过去了。倒是疯爷没在包裹里翻到烈酒,失望之下,把夜岚操练的是死去活来。
另一边的娇娇,成功糊弄了夜岚,就笑的在沙发上打滚,末了算计着外边天色要亮了,这才带着文稿,出了空间,然后钻进被窝睡了个懒觉。
林大海得了二十几倾地,好似孩子得了宝贝,昨晚梦里都是如何打理,种些什么粮食,不必说早起时候就挂了两只黑眼圈。
赵氏被他闹的也是没睡好,哈欠连天起身去做饭,忍不住在他腰上掐了一把。
林大海嘿嘿傻笑,哪里敢出声抗议,也是赶紧起身,想着拾掇了院子,就再去地里转转。
结果,吃了饭,懒被窝的小闺女顶着鸡窝头,就一把抱了老爹的大腿。
“爹,我有好东西给你。”
林大海疼爱闺女,但大越多少代人传下的规矩,抱孙不抱子。无非是怕父亲失了威严,不好教导子女为人处事。
所以,这般突然被闺女抱了大腿亲近,他还有些不适应,略微犹豫的功夫,一边的老爷子就不乐意了。
“这木头疙瘩,傻了不成,俺家娇娇想爹爹抱抱,你还等什么呢!你不愿抱就赶紧走!来,娇娇,爷爷抱。”
老爷子说着话儿就张开了手臂,一晃眼的功夫,孙女就六岁了,再有一年就到了要避嫌的时候,别说抱一下,摸一下头发都不成了。这个时候,不多亲近一下孩子,等着以后后悔啊。
林大海很是有些窘迫,小时候,老爷子也没抱他们兄弟一次啊,如今到了他闺女这里,倒是改了规矩了。
但这话他可不敢说,实在怕老爹的烟袋锅不是磕在鞋底,而是敲上他的脑门儿。
娇娇如愿抱了爹爹的脖子,这才笑嘻嘻说道,“爹爹,我问了神仙,学了一些种田的好法子,一会儿教给爹爹,以后家里就能多打很多粮食了。”
“真的?”
林大海惊得瞪了眼睛,转而欢喜的不成,“神仙怎么说?”
问完,他又生怕自己声调高了,被外人听了,赶紧压低声音又问,“神仙给了什么好法子吗?”
娇娇看着老爹那么高壮的汉子,极力做了小心翼翼的模样,很是好笑,但也极配合的趴在他耳边说,“神仙给了沤肥的法子,能增长地力。还告诉我一种水稻育苗插秧的法子,能保证秧苗早熟,遭损少,绝对能多打一半的粮食。”
“真的?这可太好了!”
林大海差点儿欢喜疯了,忍不住举了闺女在屋里颠颠跑了起来。娇娇吓得抱了老爹的脖子,尖声惊叫,惹得外边喂鸡的董氏,还有灶间做饭的赵氏和大莲等人,外加扫院子挑水的林保都跑了进来。
林老爷子眼见孙女被颠的晕头转向,赶紧把她抢了过去,烟袋锅到底敲在了大儿子的头顶,“憨货!娇娇这么小,吓她做什么!”
林大海揉揉并没有多疼的脑门,忍不住傻笑,“我就是欢喜,娇娇…那个,那个…”
还是娇娇醒过神来,不忍老爹尴尬,赶紧道,“我没事,我要跟爷爷和爹爹还有大哥商量一下,家里新买的田怎么种。”
赵氏上前摸了摸闺女的脑门,见她没什么不舒服的样子,这才瞪了林大海一眼,随口应道,“种地还有什么花样儿?不就是播种除草吗?”
娇娇笑嘻嘻不知道怎么回话儿,倒是林大海难得硬气一次,挥手撵人,“你不懂就赶紧去做饭,种地的学问可大了,同样的地,有人打十斗麦子,有人就是三斗,差别可不是懒惰和勤快能分明白的。”
“天下事事皆学问,无论如何,先琢磨一下,既然能省力又能多打粮食,自然更好了。”
董氏给儿子儿媳解了围,然后拉着儿媳去了灶间,留下男人们围了娇娇问询。
娇娇本来也不打算拿乔,这会儿又被老爹和大哥眼巴巴望着,赶紧把手稿献了出来,仔仔细细讲说一边。
沤肥这一块还好,林大海平日最是擅长这个,如今不过是混合了草木煅烧一下再多沤半月,也算不得麻烦和奇特。至于效果,要经过整个春夏两季才能见分晓。
但事先让稻种发芽育苗,再栽了秧苗到田里,这个新创举可是太超过众人的认知了。




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169章 编外学童
大越这里,千百年来,都是天气转暖的时候,把稻种直接扔进浸泡好的水田,然后覆盖上一层干土,待得稻种发芽,稻苗长出地面再灌水。
如今要把稻苗在旱地上培育好,直接插进田里,也就是说把稻苗在田里发芽和窜苗的前期都省略了。不但节省了大半月的功夫,还保证了出苗率,可是比撒种子入田靠谱太多了。
林家老少爷们都不是笨蛋,脑子里一琢磨,就几乎预见了自家秋日的大丰收,欢喜的真是恨不得手舞足蹈。比之方才的林大海,可也没好到哪里去。
林老爷子虽然行事有魄力,但家里正是大发展的时候,稳妥也很重要。他同儿孙们商量了一下,就把田地分成了两部分,一半按照娇娇的新法子,施用新肥料,采用育苗插秧的法子,一半还是延续往年的老法子。
这样,即便新法子不成功,也保证了一半的收成,不至于颗粒无收。
对此,娇娇半点儿意见都没有。毕竟这些法子都是她从书里寻到的,没有经过实际验证,成功还好,若是失败了,家里颗粒无收,她岂不成了千古罪人。
林大海和林保急匆匆吃了饭就下田去了,眼见天气转暖,这个时节正是堆肥的好时候,赶紧试试新法子沤肥。
林老爷子照旧是背着手出了家门,先去京华堂看看,同一般清闲的几个族老碰个面儿,说几句话,然后就转去了几个工地。
林家的三个新院子,已经建好大半了,不出意外的话,七八日后就能上梁,摆酒席了。
宗祠那边,里正也带了人开始清理一些祭祀器皿等物,只等三个院子建好,就把祖宗们的牌位请出来,好好修葺一下宗祠,以后祖宗们也就住新房子了。
就如同这春日一般,林家村的一切都在苏醒过来,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变化生长…
林家村里的工程浩大,一口气修建的院子足足有五处,用料多,用工也不少。特别是京华堂,居然收纳了一百个学童,这在方圆百里内也是第一份儿。
免不得消息传出去,众人茶余饭后就要说上几句。
有人说林家是“瘦驴拉硬屎”,过不上几月就要关门,毕竟那可是一百张嘴,一般大家族的族学都没有这些孩子,都不敢说每日供给饭食,而且还是两顿。
但也有人赞颂林老爷子守信重义,林家发家也不忘带挈乡亲,实在难得。
总之,一百个人一百个说法,倒是给县城添了几分热闹。
再说王立,先前被如意赌坊追债,耍赖不成,反挨了几顿胖揍,耐不住疼痛之下,到底还是寻法子钻进赵家后院,死活哭喊着求了姐姐帮忙,还了赌债。
赵夫人如今哪里还有当初的威风,因为她以死相逼,求着夫君救不成器的弟弟,赵家颜面尽失,公爹偶尔出门听得外边的传言,气得差点儿中风瘫痪,婆婆恼怒之下,虽然没有休了她回娘家,但也剥夺了她管家大权,使得她像没牙的老虎,再也威风不起来。
这会儿虽然不能看着弟弟被逼死,但也实在厌烦弟弟的惹祸不断,于是拉着他的手哭泣。
“猫哥儿啊,姐姐如今自身难保,不被休弃出门就已经不错了。以后,你不要再寻来了,姐姐尽力了。”
王立听得简直是心里疼如刀割,又不能不要姐姐最后一点儿银子,毕竟他不还赌债,刀哥那帮人绝对会打折他的腿。
出了门,他这份愧疚,不但没有让他励志痛改前非,反倒都转化成了不平和怨恨,尽皆归到了林家头上。
若不是林家那群泥腿子暗中使了手段,坏了他的大事,如今他又怎么会是这般丧家犬模样,姐姐又怎么会在赵家苟活?
林家该死,有林家一日,就没有他的好日子过。
他打定主意,要报当日的仇怨,于是暗中就使了银钱,让人打探林家的各种消息。
林家根本不知道王立这般厚颜无耻,打人不成,还怨怪人家没有把脸主动送上来,他们一家人的日子早就过得安宁又平和。
不,也不能这么说,还是有一件事让林家上下都有些心思复杂。
因为,京华堂里这几日多了一个编外学童。
不,也不能说是学童,毕竟谁也没见过三十几岁的“童子”啊。
虽然是春初了,但晨风还是有些凛冽,一百个学童,天色不等凉透就赶了过来。这会儿在演武场上列了队伍,正双手紧握端在腰侧,双腿哆嗦着在寒风里扎马步。
但他们的眼神总是忍不住望向队伍右侧,那个魁梧彪悍的身影。
刘师傅手里拎了一根藤条,见到哪个学童分心,就抽上一记,疼得淘气小子们直抽冷气也不敢出声喊痛。
原本课堂上,谁有个疏忽或者不认真,被小先生们打手板,他们就觉得丢脸又苦痛。
没想到开始晨练之后,他们才回到,相比于刘师傅的藤条,小先生的戒尺只能算是挠痒痒。
有人忍不住疼,回家同爹娘抱怨,结果被老爹脱了鞋,又抽了一记鞋底子,“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玩意儿,当年老子为了吃顿饱饭,每日进山挑石头七八趟,肩膀肿的像馒头,才能得两个糠馍馍。你倒好,如今一日两顿白馒头吃着,吹气一样长肉,居然为了偷懒不想学本事!老子还不如直接打死你得了,在家里瘫一辈子,再也不用受苦算了!”
淘气小子结结实实吃了一顿鞋底子炒肉,再也不敢抱怨一句,但坚持不过半个月,他们就发现晨练别的效果没有,倒是力气变大很多,同村里伙伴打架占上风不说,就是逃跑都快了三分。
于是,再晨练时候,就认真了许多。
不过这几日分心,可不怪他们。实在是新来的这位同窗,太过特殊了。
城西如意赌坊的老大,刀哥!
听说这位可是杀人如麻,手黑心狠,北茅县有一个算一个,谁没听过这位的大名啊。
如今却死皮赖脸进了京华堂,同他们一般读书习字,晨练扎马步,这简直是一匹狼混入了羊群。他们这群小羊,怎么能不害怕,不好奇?




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170章 暗藏杀机
林老爷子晨起溜达,背着手走到演武场,眼见如此,神色也是有些古怪。他走去刘师傅旁边,低声道,“老哥,这小子来了几日了?”
刘师傅皱眉,扫了一脸认真的刀哥一眼,鼻子里冷哼一声。
“哼,他既然愿意同一群毛小子混迹一处,谁也别拦着,看他能坚持几日。”
林老爷子听他这话说的冷酷,却没有赶人的意思,心里也明白了几分。
他这位老队长从来都是嘴硬心软的脾气,当年在大营里,训练时候不少揍他们这些新兵蛋子,但上了战场也都是他豁出命去救他们。若不是如此,他早就死在外边了,哪里还有如今儿孙成群,日子兴旺啊。
说不得,因为当年援手之恩,这刀哥在刘队长这里还是落了一些情分,毕竟在匪徒手里救活的孩子,又已经父母双亡,怎么也不可能待他同仇敌一般啊。
更何况,这刀哥也是聪明硬气,临来林家村之前,把城里的赌坊都交了出去,只背了一个包裹,如今白日在饭堂吃饭,晚上就顶替了值夜的人手睡在西厢房。
有他这个凶神在,别说担心小偷盗贼,就是野兽都嗅着风头跑出去百十里。
另一边的刀哥顶着凛冽的西北风,双腿扎在地上,好似树根一般稳当。同这些孩子一般练习这样的基础,他心里说出去一丝委屈不平都没有。
说出去怕是没人相信,他这么多年一直就盼着这一日。
当初为了活命,手里一把木刀,只记得劈砍,哪里知道扎马步练下盘稳固。所以,后来每每对战,都要吃亏,若不是他舍得豁出命,用一些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招数,逼的敌人胆怯乱了分寸,他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
所以,这次有机会从头来过,他被谁都欢喜。
城里的赌坊有心腹的小弟接手,他有没有父母妻儿牵挂,就当重活一次了,从八九岁开始练武!
娇娇当然也知道了刀哥跑来当学童的事,林护几个做了小先生,却也没逃脱晨练的命运,每日要跟他们的学生一起被刘师傅操练的死去活来。
自然知道刀哥的事,回来当个新鲜同娇娇说了。于是,娇娇下了很大决心,舍弃热被窝,早早爬起来赶去演武场看热闹。
结果,刀哥没有他想象中那般浪子回头的潇洒,也没有玉树临风的俊秀,只不过是个外貌有些彪悍的…流氓。如今在刘师傅手下,乖巧的同绵羊一般。她就失去了兴趣,毕竟她平日凑到刘师傅跟前,还敢扯一扯他的胡子呢。
刀哥来到京华堂之前,不可能不把林家的一切打探清楚,自然也知道娇娇这个整个林家的宝贝疙瘩。
眼见她娇憨的抱了刘师傅的大腿,转而就笑嘻嘻坐到了刘师傅的肩头,那么严厉的一个老人,居然嘴角都翘了起来。
他不得不佩服这小丫头的胆气,也重新对着小丫头的地位进行了一番评估…
同样,这个时刻,也有人对娇娇万般感兴趣。当然,这种兴趣,若是娇娇知道,怕是一定不想要。因为这种兴趣,是要她小命的兴趣。
刀哥一个黑道老大,如意赌坊的顶梁柱,突然扔下一切去了京华堂做学童,免不得要被城里听得消息的闲人们说道几句啊。
于是,王立就听说了。想起当日堂审,刀哥没有按照约定派了手下引导民众言论,甚至没有人及时给他通风报信,以至于林家寻来的人,一层层揭开了他的安排图谋,最后不得不求姐姐以死相逼,换了姐夫出面救他脱罪。如今姐姐在赵家颜面全无,他也失了靠山。
想他以往在北茅县不说横行霸道,起码也是人人笑脸相迎,如今,哼,比之唯恐不及。就是去酒楼吃个饭,都要被掌柜追着提前付账,简直是奇耻大辱。
这一切都是拜林家所赐,还有刀哥这个叛徒。
原本他就猜测两家必定勾结,怀他好事,如今刀哥到了京华堂,明明白白做实他的猜测。那就别怪他心狠手辣了!
有钱能使鬼推磨,王立把手里仅有几两银子撒出去,很快就把林家的消息打探清楚了。于是,暗暗琢磨怎么除掉娇娇这个林家宝贝疙瘩,保准林家这辈子,人人都别想安宁…
不提王立这边如何筹谋,只说林家的日子过得如同火上烹油,实在太兴旺了。
老宅那边建新院子,办学堂,买了田地,就是城里的两个铺子也是生意兴隆。
林家铺子不必说,虽然开张不过几月,但已经可以比肩老字号了。传统点心有蒋师傅这个御厨亲自出手,味道自然是极好。外加每日从老宅送来的新奇糖果,小食,一直被各个高门大户的少爷小姐们青睐,早起时候门口排队的小厮和丫鬟,挤的几乎都要吵起来。
城西的便宜坊,开业将近一月,也是慢慢成了城西百姓的必去之地。
每日吃过早饭,跨上篮子进便宜坊逛一圈儿,挨家看看都有什么菜蔬打特价,买上两样,再添些必备的日用之物,若是手头宽绰,晌午时候再喝一碗羊汤,就可以心满意足的回去了。
若是买的东西多了,还有便宜坊的小厮帮忙送回家去。赏个一两文钱更好,不打赏,小厮也不会甩脸色,实在是舒坦之极。
这些也都罢了,最让人欢喜的还是在便宜坊里买东西放心。即便闭着眼睛,也不会买到烂菜,不会买到加了米汤的素油,掺了水的酒。
1...4748495051...57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