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农门娇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花柒迟迟
她寻了纸笔,一边查看空间,一边简单记录一下。末了说道,“爷爷,我能取出的粮食,只有稻米一百袋子,但是这些稻米做种子肯定比家里收的那些好。左右明年十里八村的乡亲也要同咱家换稻种,不如这会儿人就开始,一斤稻种换几斤粗粮,再用粗粮救济灾民,总能多撑几日。还有食盐,我这里也能多拿一些,再各家收一些秋菜,混一起煮粥,也更顶饿。”
“这办法好,活命第一,味道好坏倒是次要。那就把家里的稻米也都换了粗粮,能多撑几日是几日。”
老爷子点头,娇娇又道,“而且,我今日开始再种高粱和粟米,一月后再收一批粮食,总能再撑一段时日,到时候定然也有办法安顿这些人了。”





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230章 感同身受
“这就太好了,”老爷子脸上终于见了喜色,“各村那里我都说过了,聚集了一百多人手,帮忙熬粥烧火,分粥,总能忙的开。那明日就开始施粥了!”
董氏推门进来,听得这话就道,“你只管忙外边,家里有我在呢,但娇娇可是不能再去了。万一被谁再吓唬到,你不心疼,我可心疼。”
老爷子赶紧道,“我自然也心疼。”
娇娇生怕老两口斗嘴,赶紧扑倒奶奶怀里,极力夸赞爷爷。
“奶奶,您不知道,爷爷今日可威风了。那些人围着马车讨吃的,马车都动不了,我吓坏了,大哥也不知道怎么办。爷爷就拿了鞭子,把那些人都赶开了。爷爷简直太厉害了!有爷爷在,我不会有事的。奶奶你就让我去吧!”
老太太横了老爷子一眼,到底没有再埋怨,只道,“哼,他是你们爷爷,不护着你们护着谁!”
老爷子赶紧道,“先吃饭,吃完饭早睡,明日就开始忙了。”
一家人凑在一起吃了晚饭,听说明日家里要全力赈灾救人,几村乡亲都要赶来出力帮忙,林平林护几个小子就坐不住了。于是提议要把京华堂放假几日,他们也要去帮忙。
董氏心疼孙子,开口拦着,老爷子却犹豫了片刻,最后点了头。
林家最近两年,富庶的太快,日子安逸,老爷子担心小子们养的太娇贵,不知人间疾苦。趁着这个机会,让他们警醒一些也好。
林大山显见也想到了这一点儿,就道,“爹,不如让学堂里的小子们也一起去帮忙吧。”
“行,不过让他们都穿了学堂的衣衫,互相照应,别被坏人当了灾民一起拐走。”
林老爷子嘱咐几句,这可不是他多心。实在是每当大难降临,总有那么些黑心人,趁机把濒死的人当畜生一样卖掉,或者干脆就收到一处送到南边盐场或者矿山做奴隶。可谓是丧尽天良!
京华堂的孩子自然同灾民的孩子不同,但保不齐哪个胆大包天的,起歹意下毒手。
林大山郑重应下,第二日一早,早饭之后,他就同学生们说了。
小子们淘气,最近除了读书就是抄故事书,心里早就长草了一样。突然听说可以出门去帮忙,欢喜的恨不能跳起来。
林大山也不多说,只让他们换了衣衫就往县城外赶路。
虽然没有马车,赶路有些疲惫,但孩子凑在一起哪有安静时候,一会儿去路边追赶一野兔,一会儿撵几只鸟雀乱飞,一会儿又折了野草的秸秆吹口哨,都是玩得不亦乐乎。
但这份欢喜,待得到了南城门外,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听说有人施粥,一千多难民,无论老少,哪怕是病得半死的人,都聚集到了这里。
一路从南到北,眼里从流泪到流血,这些灾民得以活命,无不是吃了大苦头。
如今虽然还活着,却也同死了没有多少区别。
男人们枯瘦的如同竹竿一般,女人们顾不得衣衫褴褛,是不是还能遮盖一身皮肉,孩子们脚上连鞋都没有。
人人都是神色木然,头发蓬乱,脸色晦暗,手脚黑的看不出原本什么颜色,挤在一处,齐齐望向墙根下,那般渴盼的模样,甚至比家里早起等候被喂食的小鸡还要可怜。
这就是灾民吗?
有孩子心里生了忐忑,悄悄往后退了两步。虽然他们家中也算不得富庶,但总有干净衣衫穿,总有热饭菜果腹,总能洗干净头脸,还能读书识字…
林大山把孩子们的神色看在眼里,就道,“你们十人为一组,帮着大人们干活儿,互相照管,不能乱跑!”
“是,先生。”
孩子们恭敬应了,再没了先前的玩笑神色。
林大河正带了很多人,忙着搭土灶,安铁锅,在河道里凿冰担水。很快,土灶下就烧起了木绊子,糊在锅边的黑泥开始变色,大铁锅里的水也开始泛起了水花儿。
这时候,林大海带了人赶车送了粮食来。
原本灾民听说施粥,还有些不能相信,这会儿眼见大袋的粮食运来,终于相信了。
绝处逢生!
有人当即就欢喜的大哭起来,“呜呜,老天爷开眼了!”
“终于能活了,能活了!”
一路千里,血泪灌满脚印,眼见无数同伴,同乡,村人死在身边,灾民的恐惧已经绷紧到极限,如今突然死中得活,这种狂喜简直无法形容。
众人下意识就要往粮车边上,想要亲眼看看粮食的样子,想要看看活命的希望。
但林老爷子怎么可能让他们如愿,这么多人,万一处置不好,就容易引起哗变,抢粮打人都是轻的。
“退后,都退后!”林老爷子站在车辕上,手里抄着马鞭,凭空甩得鞭花儿炸响,待得灾民们惊得停下脚步,他才又道,“一人一碗粥,人人有份。胆敢上前闹事者,一口粥都别想吃到!”
老爷子虽然年纪大了,但依旧身形魁梧,身披羊皮袄,脚踩羊皮靴,腰上挎着长刀,瞪眼扫向众人,很是威武。
灾民们下意识就往后退了几步,林大海赶紧赶着马车向前。这会儿,李大河也带人到了跟前接应。
一袋袋的粮食,迅速卸到了墙根下,眨眼间就堆了老高。
林大江直接抱了一只袋子,打开袋子口就把粮食倒进大铁锅。
这一袋子是最普通的粟米,日子富庶的人家常用来熬粥,搭配一些干粮和小菜,养胃好克化。日子贫苦的人家,就用它掺杂了高粱之类,蒸成干饭,也足够饱腹。
但如今放在灾民眼里,一粒粒粟米却比黄金都贵重。实在是黄金不顶饿,但这粟米却能救命!
众人忍不住又开始骚乱起来,脚下一点点儿往大锅前移动。哪怕暂时吃不到,多看几眼,多嗅两口香气,也足以安慰他们辛苦受罪了多少时日的胃肠。
很快,十口大锅都倒了粟米或者高粱,京华堂的孩子们有的帮忙烧火,有的拿着大长木勺搅和粥水,有的搬过大陶碗,都是认真之极,偶尔有空闲望向那些灾民,他们的小脸满满都是怜悯同情,显见这次帮忙赈灾,让他们想了很多,也学到很多。
熊熊大火炙烤着铁锅,热力随风散去,虽然很快消失,但依旧让站在远处的灾民们眼睛越来越亮。
几村的乡亲高声喊着众人排队,老人和孩子在前,青壮在后。




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231章 大喜
林老爷子看了片刻,就让林大山把京华堂的孩子们换出来,开始给灾民们登记。家乡来处,年纪,性别,擅长之事,是否愿意卖身为奴,明年春日是否想要归乡。
冬日天寒,笔墨见风就冻实了。被爷爷要求躲在车里的娇娇就喊了林平,然后送了一只小木箱出去。小木箱子里装了厚厚两摞儿小本子,还有一大把削好的铅笔,然后分给孩子们一人一套。
孩子们简直欢喜疯了,要知道平日在学堂,只有每次月考在前三的孩子,才能得到这样的奖励。比如林旺林富这样的尖子生,也是不到关键时刻不肯使用,一定是能省就省。
如今他们就因为帮忙救济灾民,就得了这样的奖励,简直是天上掉馅饼一样啊。
灾民们不知道这些小子们为何各个喜笑开颜,他们的眼睛依旧盯在逐渐沸腾的大锅上,听得问话就一股脑的应了,生怕这些孩子不满意,他们就没了活命的希望。
一百个孩子,不过一人负责十几个人,很快就把所有资料都汇总在一起,由林旺画了表格送到林老爷子跟前。
老爷子平日看账本,也是同孙女学习过这样简单方便的表格。
他扫了一遍,见得大半人都愿意卖身为奴,没有几个想要归乡,猜得他们家乡必定遭灾严重,官府不作为,也伤透了这些百姓的心,于是叹了气,心里暗自琢磨如何安置这些人。
另一边,大锅里的粥终于煮熟了,林大河抬手插了两根筷子进去,眼见筷子不倒,就吩咐众人开始放粥。
灾民们再也忍耐不住,蜂蛹上前,好在各村乡亲早有准备,手里拿着扁担和木棍,严严实实拦在了铁锅前。
粗劣的大陶碗很快分了下去,只有排队举着陶碗的人才能顺利领到热粥。
这么坚持了一会儿,灾民终于学会了忍着肚肠的叫嚣,守着秩序,一点点前进。
得了热粥的灾民,有的根本等不及走去树林边或者墙根下,直接一仰头就把热粥往嘴里灌。
滚烫的粥,一入口几乎烫得人哆嗦,但是没有一个人喊热,也没有一个人舍得吐出一个米粒。
千里跋涉,苦挨硬熬,喝过最冷最脏的水,同野狗争过霉烂的食物,甚至嚼过树皮草根,唯独只在北茅这里,在大越的最北小县城,在这样的寒冬里,他们喝到了一碗热粥!
这不是热粥,这是活下去的希望,是他们挣了两月才挣出的命!
有人抱着陶碗,呜呜痛哭起来。
哭声最容易传染,很快,无论分没分到热粥的灾民都抹了眼泪。
难得还活着的几个老头儿因为年岁大被礼让坐在灶台边烤火,这会儿抱了粥碗,直接就对着林家人和各村乡亲跪了下来。
“感谢活菩萨,救我们性命!大恩大德,做牛做马报答!”
“我们给恩人磕头!”
“恩人,我们给您磕头了!
“恩人们,长命百岁,容我等报答救命之恩。”
灾民们边哭边喊,磕头也是实心实意,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很快就惹的城里城外所有人都看了过来。
娇娇早起就跟了过来,也是肚子饿,这会儿正偷偷吃点心,听得动静,她就要趴在窗口看看,结果不等她推开车窗,她的后背就是猛然一热,然后一股巨大的吸力把她拢入无边的黑暗。
眨眼间,车厢里空无一人,娇娇也被动的进了空间。
她晃晃有些眩晕的头,不等惊讶,就发现自己正站在空间小楼的后院儿。
葡萄架下那座暗淡的石碑,居然散发着耀眼的光,刺的她赶忙抬手挡了眼睛。
待得光线不是那么亮了,她才小心凑上前观看。原本灰扑扑的石碑,如今重新变得莹白如玉。中间刻印的两个大字“功德”,甚至隐约还有光芒在其中流转。
这般模样比之先前刚发现空间的时候,好似还要顺眼三分,就好像多了…生机!
对,就是生机!
娇娇心有所动,扭头就往小隔间跑去。
蓝色的小药箱,被她再次打开,两只细小的温度计,安静又欢喜的重新躺在里面,那透明的腰身,红色的一点朱砂,看的娇娇差点儿掉了眼泪。
“啊,太好了!恢复了,恢复了!”
她直接窜起来,高声欢呼不停。
虽然她早就做好了空间消失的准备,也劝了自己无数次要看得开,没有空间一样过得好日子。
但她又怎么可能不伤心难过,不说空间是她最神秘也最强大的依靠,是他们全家轻松奔走在致富路上的作弊器,这里更是她和夜岚的相聚之处,是他们最安心的所在。
如今,空间恢复了,失而复得的欢喜,真是无法用言语形容。
她又奔去二楼卧室,暴风雪水晶球,水晶小苹果,傲娇的小狮子,都好似从来没有被动过一般,安静卧在属于它们的角落。
娇娇冲上去,挨个亲了一记。再没有任何怀疑,空间彻底恢复了!
她急于想要找人分享这个喜悦,夜岚当然是第一人选,可惜他这会儿不在。于是,她一个闪身重新出现在马车里,然后跳下马车就奔着老爷子跑去。
“爷爷,爷爷!”
胖乎乎的小姑娘,穿了桃红色的袄裤,披了兔毛镶边的棉披风,脚踩着羊皮靴子,欢喜的脸色通红,就那般迎着北风窜进人群,冲进了老爷子的怀里。
林老爷子正同林大河说话,突然见孙女跑来,脸上的欢喜不同以往,他下意识蹲身接了孙女就问道,“这是怎么了?”
“爷爷,恢复了,恢复了!”
娇娇极力压低声音,趴在爷爷耳边报喜,却无奈太兴奋了,声音依旧不小,起码旁边的方杰和林大河几个都听清楚了。
但他们听清楚也没用,依旧是一头雾水。
只有老爷子瞬间明白了孙女的意思,于是欢喜的同样瞪了眼睛,问道,“真的,真恢复了?”
“真的,真的!”
娇娇的小脑袋点的同小鸡琢磨一般,转而欢喜过后又红了眼圈儿,她紧紧搂了爷爷的脖子,哽咽道,“爷爷,我以为再也不会恢复了,我舍不得,没想到恢复了。”




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232章 林家!
“好孩子,不哭。”老爷子也是心头感慨万千,人性本就自私,自从孙女有了这个神秘之地,用神术不断从中取物,家里的变化简直是天翻地覆,他自然也是感激,也是心有依赖。每每想起,以后神秘之地不在,他也是跟这孙女一起犯愁上火。
如今好了,一切都恢复了。那说明,那个未曾谋面的神仙不曾恼了小孙女,神秘之地依旧对小孙女敞开。他也不必再担心小孙女因此受了什么伤害,或者家里的富贵日子再生变化。
而这前后变化,必定有原因。这原因…
他扭头望向跪地磕头的灾民,虽然依旧衣衫褴褛,神色狼狈,但他们的眼里比之先前却多了三分希望,不再是满满的绝望。
对,就是这三分希望。林家给了他们生的希望,他们的感恩,回馈的福报,真的落到了娇娇身上!
老爷子激动的手臂忍不住轻轻哆嗦,低声问着孙女,“娇娇,是因为他们吗?”
娇娇这会儿也正看向那些灾民,同样心头激动不已,她重重点头,“是,爷爷,就是因为这样。”
“那好,无论再难,咱们林家都扛下了。”
老爷子放下孙女,深吸一口气,郑重同好奇无措的灾民们高声说,“各位乡亲,我是城南林家村的林雄,家有田地百十亩,一年所获不多。但眼见众位遭灾,性命难保,同为大越人,我林雄今日立誓言,只要有我们林家老少一口饭吃,就不会让你们饿死一个!我们林家不求众位回报,只求众位他日念及林家援手之义,多多祈愿我林家小女娇娇平安康健,顺心顺意!”
说着话儿,他重新抱起娇娇,让众人看清娇娇的眉眼。
娇娇本就长的甜美可爱,方才一路跑来,虽然不知道她同老爷子说了什么,但灾民们却因此得了老爷子承诺,得了活命的希望。
灾民感激万分,这时候哪还会犹豫拒绝,再次把头磕到地上,高声道,“谢林家救命之恩,我们必定祈求上苍保佑小仙女平安康健,顺心顺意!”
一千灾民亲声高呼,比之先前还要响亮很多。
城门口有路过的马车和百姓,听得这话都是神色复杂。
他们先前也不是没看见这些灾民,心里也不是不同情怜悯。但一来官府没有赈灾的意思,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二来,谁家银钱和粮食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这一千多张嘴,一千多条人命,一旦沾上就甩不脱,说不定好事没做成,还惹了一身骚。
如今,林家一个农门小户,田地不过百十亩,铺子不过三间,居然敢发出如此豪言。毫不犹豫把一千多条人命背在肩上,甚至只是为了让众人感激,庇佑林家的小孙女平安康健。
这该说林家大言不惭,还是说林家一如传言中那样疼女如命…
但不论如何,一千多灾民得了林家的承诺,都是欢喜的痛哭流涕。许是吃了热粥,得了心安,他们神色里少了几分戾气,把陶碗舔干净,好好藏在怀里,又开始在几村乡亲的安排下,开始整理住处。
倒不是林家人自恃清高,看不到灾民住得杂乱无章,实在是…那些低矮的窝棚里,不知道哪个就躺了冻饿而死的灾民。若是不及时埋葬,实在怕引发瘟疫或者疾病。
虽然冬日天寒,这样的可能性不大,但依旧要防微杜渐。毕竟这么多人聚居,若是不小心,很可能就功亏一篑了。
林大河和方杰终于寻了空闲,林大河也顾不得多掩饰,直接就同老爷子说起,“爹,您方才那般大包大揽,实在是太过了。这么一千多张嘴,我们家就是拿出所有银子买粮食也不见得能养活啊。
“就是啊,大叔,我原本还想找寻城里的大户,鼓动他们也出些粮食。您这般甩下豪言,那些人就是想送粮食过来,怕是也要反悔了。”
方杰也是赶紧附和,皱眉道,“如今话说出去了,收不回,只能先顶住一时,然后再想办法。别处不说,我回去同我爹说说,先送几百袋粮食过来。”
老爷子听得两人抱怨,却是依旧笑眯眯,半点儿没有后悔模样。他也不解释,只说了一句话,“若是救下这些灾民,咱家娇娇就再也不会生病,平安无事,你们会不会同样承诺救人救到底?”
林大河同方杰对视一眼,又看向同样笑眯眯的娇娇,两人立刻点头,“当然会。”
“那就成了,不惜一切也要把这些灾民救活,另外,粮食你们不用太担心,我有办法,只要顶过一个月,其余就都好说了。”
林老爷子语声沉稳,好似一切成竹在胸。虽然林大河和方杰依旧有些犹豫,但终于没有再说什么。
主要是他们都不是傻子,娇娇平日的一些特意之处,外人不知道,他们却是清楚。既然这事涉及到娇娇,就是多艰难,都要扛下来。更何况,不过是买粮食施粥,给这些人寻个出路罢了,算不得大事。
两人想通了,就重新开始忙碌起来。
原本两人有意鼓动城里大户人家,买了灾民里的孩子回去做奴仆。不过是多给一口饭,养大了总是个好劳力。但如今林家一力承担,这事也就不成了。
林大河把表格里那些有卖身意愿的孩子都聚集了起来,总共一百八十多个,小子一百,丫头八十六。读过书识得字的极少,只有十三个,其余也还算朴实本分。
林大河直接把他们按照年纪和男女分了组,小子十组,丫头八组。当着所有人的面儿,林家同所有孩子都签了卖身契。每个孩子的卖身银子是十两,如今林家所有银子都要用来购买粮食救济灾民,所以,孩子们的卖身银子会分作三年给付,一月不到三百文。这般林家可以缓一缓,孩子们也算开始做工就有了工钱,一举两得。
孩子们有些惶恐忐忑,又有些欢喜,毕竟以后有了主家就不怕饿死,但不知道以后会做什么活计,甚至担心被送去肮脏地…




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233章 短板
好在,随后林老爷子就安排妥当了。
为了方便照料,十组小子,分别以甲乙丙丁戊和金木水火土命名,外加以一到十排开。不是强制孩子们改名,私下里他们可以叫原本的名字,但是林家这里统一管理,会唤这个类似于序号的名字。
甲乙丙丁戊五组小子都是年岁比较大的,最小的都有十岁了。正好便宜坊和故事会都缺人帮忙,省城那边也需要培训人手,直接送进城西大院儿,安顿住下,教授几日规矩就可以上工了。
平日边做工边跟着原本的小伙计们学写算,虽然用时久一些,但也不会太差。
八十几个小丫头,分了八组,名字是娇娇取的,分别以春花秋月夏雨冬开头儿。后边却是让小丫头们各自取一个字,组合而成,就是她们以后在林家的序号。
丫头们年岁都很小,若是大一些,显出了几分姿色,路上就被坏人拐去或者被人牙子买去转卖了,也留不到如今。
五十个小子,外加八十几个小丫头,不能做活计,老爷子一挥手就送了他们去京华堂读书。至于住处,把几间留给先生歇息的厢房,改成通长的大炕,一屋睡下二十个孩子不成问题。
这些孩子都不是孤儿,很多都是爹娘做主卖给林家为奴仆的。与其冻饿而死,不如让他们卖身进林家,起码有一口饭吃。虽然做父母的也不能确定林家就当真是良善之家,起码这一路上,没有任何人,包括官府,像林家一般摆出大锅灶台,熬粥救他们活命。
就是赌,他们也愿意把赌注下到林家一边。若是输了,孩子顶多做一辈子奴仆,若是赢了,就是掉福坑儿里了。
如今眼见孩子们,做工的做工,不做工的也有住处,还会读书识字,一大半的灾民更是感激,几乎是排着队的给林家人磕头…
城里城外不过隔了一道城墙,进出的马车人群,很快就把这些消息带到了各个茶楼酒馆,街头巷尾。
于是,整个北茅县都轰动了。
官府尚且不敢做的事,林家居然要做,而且已经开始做了。
一千多灾民,一千多张嘴,喂养到春暖花开,需要多少粮食,根本没人知道,也不敢知道。
更何况,若是要保证灾民活命,在这样的寒冬,可不止需要粮食,还有保暖的棉衣,住处,烧柴…
1...6566676869...57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