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农门娇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花柒迟迟
桩桩件件,没有一件是容易的。
林家到底图什么,就是图一个好名声,还是其中有什么暴利,外人不知,却被林家窥破了?
有人赞林家厚道仁义,倾家荡产也要救灾民活命。
也有人笑话林家疯魔,居然想要以一己之力救下千条人命。
当然,无论众人怎么议论,也只是议论。没人想要帮一把,自然也不会落井下石。
有些事就是这般,你不愿意做,却不能拦着别人做。
英雄之所是英雄,被万人敬仰,就是因为他做了别人不能做也不敢做的事。
如今的林家,就是这般。
林家铺子里,因为天寒,客人没有原来多,但也不少。经过这几个月的经营,加者先前下毒事件,声名大起。如今城里人家但凡送礼或者宴客,不买几盒林家铺子的点心,都跌了脸面。
王燕守在柜台后,低头盘算着这几月的进项,琢磨过年时候探探公婆的口风儿,是不是把家分了。他们三房也不要别的,只要点心铺子就成。
就算不能分家,那也要把点心铺子的一半进项分给三房,否则这般全家围着点心铺子忙,最后还是给全家老少做了嫁衣,她总觉得不甘心。
正是这样的时候,一个客人称好了点心,过来结账,待得剩了十几文钱,客人就摆手推辞道,“零钱就不必找了,林老爷子和林掌柜高义,如今救济灾民,正是需要银钱的时候。我帮不上什么忙,舍点儿零钱买二斤粮食,也算给家里积攒福德了。”
王燕原本见客人不收零钱,还很欢喜,但听到最后却是瞪了眼睛,“你…你说什么?谁,谁救济灾民呢?”
“当然是你们林家啊,”客人也是听得惊奇,问道,“你不知道吗,你们家老爷子早晨时候在城外同所有灾民许诺,要救灾到底,绝不饿死一个灾民呢。如今这个县城内外都知道了!”
“什么?”
王燕惊得一蹦三尺高,头上的银簪子都差点儿甩掉了,“我辛苦赚的银子,凭什么…”
她的声音尖利,神色里的急迫,傻子都看得出来她不欢喜家里救济灾民。好在她还知道分寸,喊了一半就把话头收了回来。
那客人有些尴尬,拎心就走了,待得出门时候,回身见得王燕往后院跑,忍不住微微摇了摇头。
看样子,林家也并不是铁板一块啊。起码这林掌柜的媳妇就是个认钱的,撑不起仁善的名声。
再说王燕跑回后院,一把抓了正在烤炉旁边忙碌的两个儿子,高声嚷道,“你们还做的什么活计,辛苦赚钱,银子都被人家败坏光了!还不跟我走,去看看谁脑子进水了,花咱家的银子往脸上贴金!”
林仁林义两个昨晚早就听父亲说过家里要救济灾民的事了,原本他们也在赶活计,准备下午去城外帮忙。
这会儿突然听老娘这么一说,两人都是猜到老爹没有把救人的事告诉老娘。其实他们知道老娘的脾气,这一上午也是隐约背着老娘忙碌。
眼前显见瞒不住了,林义就拉了老娘的手劝道,“娘,爷爷施粥救人是好事,您可千万别去闹。”
“是啊,娘,家里大伯二伯他们都支持,你就别惹爷爷奶奶生气了。”
“什么,你们两个小兔崽子,是不是早知道?”
王燕也不傻,听出两个儿子的话里之意,气的是脸红脖子粗。
“原来都瞒着我一个!花着我辛苦赚的银子,去给自己脸上贴金,当我是什么?没长心眼的奴才吗?不行,我不同意!”
王燕甩开儿子就要往外走,惹得林仁林义两个撵上去就要抱老娘的大腿,想着不管什么办法,总不能让老娘冲去城外,惹家里人生气。
原本老娘在老宅,就不得家里人喜欢,若是这次再争吵,怕是以后更没脸了。
王燕气头上儿,可是不管会不会伤到两个儿子,伸手就掐,抬腿就踢,疼得林仁林义呲牙,却也不肯松手。
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234章 惹事精
蒋老爷子在屋里把一切看在眼里,这会儿实在舍不得徒儿,就走到门口喊道,“仁哥儿,义哥儿,回来吧!”
林仁林义齐齐望向师傅,神色里很是犹豫。
但王燕不认为老爷子心疼徒儿,还以为是支持她冲去找公爹说理,狠狠甩开儿子就大步跑了出去。
林仁林义眼睁睁看着老娘走得没影子,这才蔫巴巴回到师傅身前。
“师傅,我娘她…”
“爷爷该恼我娘了,我爹也会骂我娘。”
两个孩子红着眼圈,身为人子,夹在家族和娘亲之间,很是为难。
蒋师傅心疼的拍拍他们的头顶,问道,“你们说,你们爷爷买粮食救灾民性命,错了吗?”
“没错。”
“没错,那些灾民太可怜了。”
“那就成了,”蒋师傅又弯腰替两个徒儿拍去身上的尘土,说道,“既然你们爷爷没有错,那就是你娘想差了,被长辈呵斥几句,被你爹告诫几句,这都是她的事。你们身为晚辈,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旁的不需要费心。将来你们有出息了,说话分量重了,多劝劝你娘就是了。”
两个小子听得点头,乖巧应了,“是,师傅。”
“进去洗干净手脸,衣衫也换了。做吃食的活计,最忌讳就是不干净,以后别让我说第二遍。”
“是,师傅。”
蒋师傅哄得两个小子跑去洗漱,他抬眼再望向头顶阴沉的天空,微微皱了眉头。
其实他也没想明白,林老爷子为何这般大包大揽,夸下海口,这同平日林家谨慎稳重的家风不符。这其中肯定有原因就是了,他不准备多问。左右他打定主意在林家终老,林家是福是祸,是贫穷还是富贵,他都跟着就是了。
冬日的太阳格外容易偷懒,才露一上午的脸儿,刚刚过午,太阳就不找跑到哪里去了。
暗淡的云层遮挡了整个天空,若不是城墙下的大灶里又烧了满满的粥,所有灾民都觉得他们的末日来临了。
先前时候,赵老爷子等人带了村里征集的冬菜赶来了。农家别的没有,萝卜白菜之类可是不缺。只要不懒,房前屋后种一些,就足够一家人吃过整个冬日。如今林家发话,众人也都愿意分一些出来,做做好事。
于是,熬粥的大锅里,添了大把的食盐,切成丝的萝卜和白菜,有的还加了一把葱花。
谁也别小看加进去的这些东西,虽然都普通,但味道可是比白粥要好上太多了。
没有粮食,人会饿死,但没有盐,活人也没有力气。
果然,再喝了满满一碗菜粥,灾民们在各村乡亲的帮助和张罗下,很快清理了乱糟糟的树窝棚,碰到没福气等到施粥就死去的人,他们就抬到树林深处,统一挖坑埋起来,也算是让他们有个葬身之处。
正是把小窝棚拆掉改成大窝棚,方便聚堆取暖的时候,王燕就从城里跑了出来。
她一见那十口大铁锅,正如同十张血盆大口,吞噬着城袋子的粮食,也吞噬着她放在心里的银子,她简直眼睛都红了,冲上去就喊道,“我不同意,我不同意!”
林大河忙了大半日,饭都没吃一口,正打算盛碗粥垫垫肚子的时候,突然听得这句话,再看媳妇的模样,他还有什么不懂的。
于是,他赶紧上前扯了王燕就往角落拖。
“你闭嘴,这里轮不到你说话!”
王燕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胆量,拼命挣扎着,嘴里高声喊着,“凭什么不让我说话!我赚的银子,凭什么都拿来添这些穷鬼的嘴,我的银子,我要说了算!”
蹲在大灶旁边取暖的几个年老灾民,听得这话,都是惊得扭头望过去,但很快又迅速低了头,装作没有听到。
林大河气得厉害,一个用力搡得王燕差点儿跌了跟头,也成功把她推到了城墙根下的角落。
“你到底闹什么?什么叫你赚的银钱,家里没分家,咱爹说了算,吩咐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用不到你就老实呆着!”
“不,就是我赚的银子!我整日在点心铺子忙碌,连去个茅房都要小跑,没日没夜的看着铺子,赚回的银子凭什么我不能说了算。就是我说了不算,那给家里也成啊,为什么要填这些无底洞。一千多口啊,官府不管,谁都不管,凭什么我们林家管!”
王燕也是疯了,胆气十足,说话连珠炮一样,气得林大河脸色发黑。
“家里人人都在干活,难道就你一个看铺子,别人都闲着了?再说,开铺子的银子是家里拿的,师傅是家里找的,赚钱当然是家里的。爹是一家之主,他这么做自然是有考量。你一个儿媳,多什么嘴,给我滚回铺子去!这里不用你干活儿,你闭嘴就行!”
王燕哪里肯罢休啊,扯了林大河的衣衫还要大喊。林老爷子正在不远处同赵老爷子几个说话,听得动静,想了想就走了过来。
娇娇怕爷爷生气,就扯了他的衣襟跟过去。
孝字当头,王燕就是再能闹,方才的话也是不敢当着公爹的面说啊。眼见公爹过来,她就松了林大河的衣襟,有些尴尬又委屈的低了头。
林老爷子对这个三儿媳,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当初儿子不顾他的反对,要娶儿媳进门的时候,他就猜到家里怕是要不安生。
但这么多年,儿子懂事,管着媳妇没犯大错儿,去年更是彻底离开王家回归家族,他也是别无所求了。
可惜,家里的产业越多,越是富贵,这个儿媳就越来越不消停了。
就拿今日的事来说,老大老二和老四媳妇同样不知道家里全力救济灾民的原因,但她们却半点儿没拦着,一来是因为孝顺,二来也是在她们心里家里和睦比银钱重要。但老三媳妇儿显见却不是这么想,在她心里怕是银钱更重要…
老爷子扫了满脸愧疚尴尬的儿子一眼,心里叹气,到底还是不肯儿子难做,就低声道,“老三媳妇儿,家里救济灾民是有原因的,但不好说个明白。你只要知道,家里的田地,家里铺子都在,没有伤元气,不过是艰难一时,过几个月就缓过来了。这里不用你惦记,回去守着铺子吧。”
说着话儿,老爷子转身就要走。
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235章
对于他一个做公爹的来说,平日又是一言九鼎的大家长,这般解释已经是为了儿子做到极致了。
但无奈王燕不是个聪明的人啊,她眼见老爷子这样,还以为他理亏,见到自己心虚呢,撵上去就嚷道,“爹,咱家还没分家,银子都是大伙的,您不能说拿出去就拿出去啊!”
林大河恼了,伸手扯了她一把就要喝骂,不想老爷子却是转身,脸色暗沉,冷冷问道,“老三媳妇儿,你是想分家出去?”
王燕迟疑了一下,不等开口,林大河已经抢了先,“爹,我不分家!”
林老爷子眼底闪过一抹欣慰,到底还是没看错儿子。他最后问向王燕,“你要分家?”
王燕微微张了嘴,有些骑虎难下。家里男人不同意分家,儿子肯定也是不同意,只有她分家,那成什么了?那根本也不是分家,是她被休弃出门啊…
她虽然贪心了一些,但不得不承认,林家是难得的好婆家。公婆从不刁难她,儿子也孝顺,男人也还算不错,若是出了林家门,她就得回王家。以她爹娘的脾气,她分了多少银子,都是留不住啊…
这般想着,她就越发迟疑了。
林老爷子冷哼一声,牵起孙女,扭头就走了。
留下王燕自觉脸面过不去,咬了咬嘴唇,瞧着娇娇胖乎乎的背影,难得脑子里灵光一闪,问道,“这次是不是又因为娇娇?”
林大河皱眉,不想同她掰扯个没完没了。但王燕却扯了他的衣袖,恼道,“肯定是因为这个惹事精!先前做个噩梦就闹得家里人费钱费力替她修什么山神庙,如今又因为什么,要填饱这么多张嘴?她有事,怎么不自己出力,拉扯全家跟着倒霉…”
“你闭嘴,你知道什么!若是没有娇娇,咱家哪有如今的日子!再敢胡说,被家里人听到,看你怎么有脸回老宅!”
林大河狠狠瞪了她一眼,恼怒撵人,“赶紧回铺子去,再敢过来捣乱,惹爹发火,我也不管你了。”
说罢,他也走了,王燕气得跺脚,低声咒骂,“这都是被惹事精下了降头了,说什么都护着那丫头。明明是我辛苦看铺子赚银子,同她一个小丫头有什么干系!”
可惜,她骂归骂,到底不敢再闹到老爷子跟前。
但让她这么老实回去铺子,又不甘心,于是就扭头雇了一个马车,颠颠跑回老宅去了。
林家村里,本来就是冬日,除了不安分的鸡鸭鹅狗,偶尔跳出来喧哗几声,路上行人都极少。淘气小子和男人们都在城外帮忙救济灾民,女人们守着家里,有闲着无事的,也跑去林家帮忙。
董氏接了老爷子分派的任务,留在家里换粮种。
林家村里虽然因为老爷子的嘱咐,为林家的稻米高产保密。但十里八村的乡亲也不是瞎子,春日时候区别还不大,夏秋两季,林家田里那茁壮的稻苗可是太扎眼了。
就是林家村里老老小小守口如瓶,众人也是猜得林家得了大丰收。
所以,昨日林家放出消息,各家可以用粗粮换稻种,几乎立刻传扬的人人皆知了。
稻种有限,粗粮又不值钱,林家响当当的信誉,这么三个理由加一起,人人都是争相恐后上门,生怕晚一会儿就没机会了。
董氏带了儿媳孙媳妇,外加被留在家里帮忙写算计数的林安,都是忙的脚不沾地。
农家妇人不娇贵,很多时候干活都能顶大半个老爷们儿。
一斗斗稻种送出去,一袋袋的高粱和粟米被装进袋子,堆叠在院子里。
董氏在院角的磨盘上摆了茶水和点心,上门的外村人,还有本族的妇人,但凡渴了饿了,都能随意取用。
众人见林家如此大方,自觉被重视厚待,也都是感激,有些人换完稻种也没走,留下帮把手儿,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计。
如此,林家里外,也是忙的热火朝天,一派忙碌气象。
王燕就是在这样的时候进门的,一见家里这般,她就扯了村人问询,得知家里用稻种换粗粮,再要送去城外救济灾民,她的脸色就更是不好了。
但当着众人的面前,她也不好闹起来,磨磨蹭蹭走到董氏跟前干巴巴问声好。
董氏实在是对这个奸懒馋滑都占全的儿媳喜欢不起来,但她也不曾表现的太明显,就笑着问道,“铺子不忙?”
王燕咧嘴,迅速琢磨了一下,就道,“忙,怎么不忙呢。我这不是听说家里忙,回来搭把手。”
董氏可不觉得她会如此勤快,但也没拆穿,当真撵了她去干活儿。
“成啊,你有心了。家里正好忙不过来,你找点儿自己能做的活计吧。”
王燕儿应了,扭头扫了一眼院子里,赵氏正同一个妇人扯着袋子口装粗粮,待得装满就一弯腰,扛在肩头送去院角垛起来。
王燕看得咧嘴,自觉没这个力气,也不舍得出这个力气。于是就凑去了正在写算记账的周心秀旁边,笑道,“四弟妹,忙着呢,我平日就做这个,熟着呢,来,我帮帮你。”
周心秀不动声色的让开一步,招呼道,“三嫂,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我都没看到呢,城里不忙?”
“忙,怎么不忙,这不是惦记家里,回来看看嘛。”
王燕说着话儿,瞄一眼账册,粗略估算也换出去一千多斤稻种了,她心里疼得厉害,忍不住就吧嗒着嘴巴。
多年相处下来,周心秀怎么会不知道这个嫂子的毛病。她不愿意惹这个腥,就打算过去帮着婆母,无奈王燕回来就是寻找同盟军的,怎么会放过这个机会。
她一伸手就拉了周心秀,低声问道,“四弟妹,家里这样…嗯,拿粮食去添一千多张灾民的嘴巴,是不是太…败家了!咱家又不认识那些人,无亲无故的,凭什么要管他们死活啊?咱爹娘年纪大了,是不是又听娇娇撺掇什么了?
我们平日在城里忙着,累死累活赚银钱,你们不知道这份辛苦也就算了。但怎么不劝着爹娘一些啊!还没分家,这份儿家业可也有你们一份,你和大山都读过书,不把银子放眼里,但总要为护哥儿他们三个想想啊…”
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236章 婆婆威武
王燕越说越顺口,根本没注意周心秀皱了眉头,她还要再说,却被打断了。
“三嫂,你这些话最好还是不要说。你也知道咱家没分家,爹娘当家做主,我们做儿女的,听话孝顺是第一。再说了,救济灾民是大好事,咱家力所能及,自然要做,这同娇娇有什么干系?还有,三嫂在城里守铺子辛苦,我们都知道,二嫂也在便宜坊,每天忙不停啊。大嫂伺候家里老少一日三顿饭,也是整日出不了灶间。说起来只有我清闲,但也整日缝棉衣做鞋子,三更睡五更起。三嫂若是觉得累,大嫂和二嫂不成,我倒是可以同三嫂调换一下。我去守铺子,三嫂回老宅来住几月,你看怎么样?”
“这…这,我也不是说这个啊。”
王燕平日见惯了周心秀笑眯眯的模样,突然被她劈头盖脸一顿反驳,很是有些不能接受。
可惜,周心秀说完也不等她回答,就去了董氏身边帮忙了。留下林安这小子,手里握着铅笔,也不说话,只用黑漆漆的眼睛安静望着三婶。
王燕被看得心虚,想着同盟军没有拉拢,反倒所有话都被老大家孩子听个整齐,不必说晚上赵氏肯定会知道。
就以赵氏把闺女恨不得含嘴里都怕化了的架势,到时候说不定要找她吵架,她这小身板,估计都不够赵氏一把掐的…
这般想着,她就果断撤退了。
好在雇来的马车还没走,车夫同村人讨了水正在喂马,眼见王燕还要回城,也欢喜再做一趟生意。
于是,很快,王燕就坐了马车迅速逃离了老宅。
董氏忙完,寻了一圈儿不见王燕,就问小儿媳,“你三嫂呢?”
周心秀不是个会说坏话的,就道,“许是城里铺子忙,又回去了吧?”
“那怎么不打个招呼,”董氏有些不高兴,但她也没有把王燕留下看着添堵的爱好,于是转而又道,“行了,她走了就走了,留家里也帮不上什么忙。”
周心秀想了想,还是给婆婆提了个醒儿,“三嫂方才同我闲话儿几句,好似有些心疼家里拿粮食救灾民。”
“她干什么不心疼啊,秋风把咱家院子里的落叶吹走,她都觉得被北风占便宜,她吃亏了。不用管她,家里有我和你爹做主呢,她再说什么,让她来找我,你别跟着上火。”
董氏霸气的挥挥手,直接喊了赵氏把家里的点心都拿出来,院子里帮忙的妇人每人分上几块垫垫肚子,就算林家的谢礼了。毕竟这个时候,家里忙乱,开伙做饭请大伙儿吃一顿有些不现实。
众人自然也不会挑拣这个,都是穷苦人家出身,挨饿受冻,时刻担心命不久矣的滋味,他们也尝过。
如今林家全力救济灾民,那可是积德的大好事,她们帮不上粮食和用物,但出点儿力气总是应该的。
所有,众人接了点心,就笑嘻嘻揣回去给家里的小闺女香香嘴巴。
小子们都在学堂读书,林家厚道,平日饭菜里常有肉片,点心也偶尔会见到。倒是苦了家里的小丫头们,所以妇人们也多疼闺女几分。毕竟都是身上掉下来的肉,不能像林家护娇娇那般如珠如宝,但两块点心还是能从嘴里省下给闺女的。
这一日忙碌过去,待得晚上那顿粥舍完,灶头的大锅里换了满满的水,烧开留着灾民们随意取用,林家人就要离开了。
早晨运来的粮食,只剩了半袋子,老爷子也没让带走,照旧堆在角落,用油布罩了起来。
有人担心灾民们夜里会把粮食偷走,老爷子却是摆摆手。
林保架着马车,路上同王燕的马车错身而过,王燕自然不敢露出脸来,林保急着回家,也就都没有说话。
待得到了老宅,赵氏已经带了大莲,麻利的做好了饭菜。
一家人洗去一身风尘,团团围坐吃着热饭菜,想着白日里那些灾民的惨状,都是分外珍惜眼前的幸福。
就是平日跳脱多话儿的林护几个都是安静的拨着饭菜,掉桌上的饭粒,也赶紧捡起来送进嘴里。
林老爷子看在眼里,手里端着酒碗,滋溜喝一口,长舒一口酒气,身上的疲惫也就彻底消失了。
饭后,赵氏几个麻利的撤了桌子,火炉里添了木绊子,燃烧得红彤彤。老爷子点了烟袋锅儿,问起学堂里的安排。
“那些孩子的住处可是都安顿好了?”
董氏想起晌午时候突然接了一群孩子,家里何等慌乱,她就忍不住瞪了老爷子一眼。
“你还好意思说,你一拍脑子就决定了,倒是惹得家里兵荒马乱。那么多孩子,吃饭还好说,多送灶堂几袋子米就是了,但住处怎么好安排?就是被褥也没那么多啊,还是村里各家帮忙凑的。孩子们身上也不干净,又烧水挨个洗一通,各家媳妇儿可是累个半死。明儿个还要记得,寻些东西给她们分分,总不好让人家白挨累。”
老爷子这会儿听老伴儿一说,也觉得自己有些心急了,但一家之主,他怎么也不能开口道歉。
娇娇这个鬼精灵赶紧抱了奶奶的胳膊撒娇,嚷道,“奶奶,是我让爷爷把那些小哥哥小姐姐送回来读书的。将来哥哥们要出去做生意,或者读书游学,都需要有人在跟前照料啊。还有我,也想像清雅那样有丫鬟陪我玩呢。这些小哥哥小姐姐读书识字了,以后挑好的出来,总比外边买的要放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