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农门娇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花柒迟迟
“那你说,你什么地方比人家三个学的好?”
“抽冰尜!”
“死小子,你给我回来,看我不把你打成冰尜!”
院子里,一时间各种热闹,惹得家里没有孩子的人,也是跟着笑个不停。
很快,小班儿考了第一的水五,还得分别考了第二和第三的金六、木三,也都上前领了奖励。
他们入学晚,又是林家签了死契的奴仆,所以奖励就换了比较实用的衣料和棉花,还有点心,唯独没有银子。
这也是防备他们其中有爹娘在地窨子的,会寻来讨要,再像先前那些人一样生事。
剩下所有孩子,都同去年一般,一人领了一包吃食算是安慰奖。
这次,娇娇给他们一人添了一个果子,乐得所有孩子都是眉开眼笑。
林大山作为京华堂的山长,站在台阶上,表扬了所有孩子的刻苦,然后又开恩宣布,年假期间不留功课,但正月初八开学时候,还要小考一次,最后二十名的学生,早起要绕着村子多跑十圈儿。
所有学生本来听说没有功课,还要欢呼,结果最后却是哀嚎起来,就以胡管家这个变态的诡异乐趣,一定会让他们一边大喊“我是猪”,一边绕村跑。
那可是丢人丢到姥姥家去了,说不得,过年时候也不能疯玩,偶尔还是要复习一下功课,准备开学小考…
无论几家欢喜几家愁,年考都过去了。众人一边说笑一边散去了,林家的孩子们还罢了,赵家屯和小王村、三里河的乡亲都带着自家孩子,在林家大院儿外磕了三个头,这才回去。
林家老少怎么拦都拦不住,林老爷子就让林护几个站在门侧,有人磕头,他们就作揖回礼。
这般,直到晌午,林家门前才清静下来。
娇娇见大梅沮丧的厉害,就带了她和红英到家里玩,翠丫儿也想玩,但住在三里河的舅舅要带她回去小住,只能过错了赖着娇娇吃喝玩乐的机会。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世上有待闺女如珠如宝这样的林家,自然也有把闺女当了摇钱树的大梅家那样的人家。
娇娇不能也不可以让大梅娘如何,毕竟大梅是她生的,在这个孝道至上的大越,大梅就是死也拧不过老娘,更何况她这个外人,她只能给大梅拿果子和点心吃,希望她好受一些。
大梅到底还是个十岁的小姑娘,委屈来的快,去的也利索,吃得饱足,又带了一兜回家,就什么都忘记了。
不必说,红英吃的更多,拿的也不少…
娇娇送了她们,想起城里的清雅,就又准备了一份,打算第二日让家里人捎带去,算是她给好朋友的新年礼物。
结果,第二日下午,她就收到了清雅的回礼。两块清雅亲手绣的帕子,还有一个狐狸皮的手筒。结果冯氏看到,拉着闺女唠叨了足足半个时辰,惹得娇娇一度怀疑,清雅这不是送礼,是故意坑害她来了…





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321章 满村一家亲
不论如何,大年的脚步一点点儿近了。
腊月三十这日,全村老少几乎不等天亮就都爬了起来。原本就干净的院子,还是被扫了又扫。
男人们吃了饭,就聚到林家请林大山写春联,其实就是喝茶闲话儿,说高兴了就随便拎两副回家去交差。当然,家里有牛马牲口的,要多求一张“六畜兴旺”,家里有板车的,也贴一张“出入平安”。
相对来比,女人们可就忙碌的多,若是家里女人少的,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
林家今年多了九个丫鬟,虽然只有夏蝉和落雨擅长厨活儿,但其余几个帮忙打个下手还是足够的。
再加上周心秀和赶回来的刘氏,还有不敢偷懒耍滑的王燕,十几个人忙碌,很快就准备好了。
待得天色黑下来,林家老少爷们儿都换了新衣新鞋,由老爷子带着去了宗祠。
宗祠里,一年当中难得大开了中门,儿臂粗的蜡烛烧的屋里屋外通亮,各家老少爷们陆续到齐了,就聚在门前说笑。
眼见林老爷子赶到了,里正请了老爷子上前,然后并肩带头迈进大门,之后是几位族老,然后才是各家的当家男人带着家里的儿孙。
正堂的供桌上儿,供奉着祖先的灵位,供桌下是一个硕大的三脚黄铜香炉,炉里厚厚的香灰,这会儿有香火在袅袅飘散。
香炉再往前就是一条长桌子,桌上摆了各色的碗碟,都是各家献给祖宗的祭品,有果子点心,有肉有菜,最显眼的位置当然还是整猪头,整羊头和一只大公鸡。
往年,大伙儿的日子实在困难,有些点心就不错了,但今年日子好过很多,谁都想祖宗跟着欢喜一下,再保佑家家平安无事,所以很是舍得,各样吃食都装得满满。
猪头羊头和公鸡,是董氏昨日带着儿媳亲手准备的,末了还让娇娇象征性的帮了点儿小忙,为的就是盼着祖先多保佑娇娇。
今年娇娇可谓是多灾多难,家里所有人别的不管,只要她明年平安就好。
全村老少爷们儿将近二百号,都是低头磕下去,黑压压的也很是肃穆壮观。末了,一人点了三根香,把香炉里插的满满,简单又虔诚的祭祀就算是完成了。
然后就到了全村人热议了好几日的重要之事,里正亲自把供桌上的一个红布包拿了下来,小心打开,从里边取了十七根儿筷子,递给林大江。
林大江接过,就在供桌前的蒲团上跪倒,一手筷子一手刻刀,麻利又迅速的在筷子上雕刻名字。
这原本是个严肃的时刻,可惜,去年约定,能领到筷子的必须是年满十岁,而且在学堂读书超过一年的小子。
但这些小子,很多居然没有大名儿,就是如今还唤着诸如狗蛋儿,大胖儿啊…
林大江为难,就抬头问询里正和族老们,不必说,惹得全村老少爷们儿都笑了起来。
“只顾了高兴,都忘了小子们还没大名。”
“可不是嘛,过了十岁,他们也算是半个后生了,可不好再混叫,还是请大伯给取个名字吧。”
“大伯不成,老四这个先生也成,取个响亮的,喊起来威风的。”
众人七嘴八舌提了请求,林老爷子自认给家里孩子的名字取的也没有多好,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林大山。
林大山读了一肚子的书,取名这样的小事,还不犯愁。于是先前还喊着狗蛋儿或者大胖儿的这些小子们,就都得了一个正式的名字。
林威,林智,林德…
待得名字刻完,十七个小子们排成三排,各个都是挺着小胸脯,一脸的骄傲又激动。
林护几个小子中,达到条件的有四个,分别是林护十二岁,林安十一岁,林礼和林贵十岁。至于林佳和林园满打满算,过了年才九岁,只能等到明年了。两个小子自觉被哥哥们落下了,瘪着嘴很是不开心,被爷爷在脑袋上拍了两下,就赶紧重新打起了精神。
十七根儿刻好名字的筷子被红绳绑好,在香炉上方绕了三圈儿,意味林氏一族抱成团儿,然后拿回来才拆开来,分别发到孩子们手里。
孩子们重新跪倒,双手握了筷子磕了三个头。
筷子上各钻了一个孔儿,回去之后,穿上红线,结成绳子就可以挂在腰带上,或者藏在袖子里,很是方便。
祭祀完毕,宗祠的大门重新关闭了,待得初三的晚上,再烧一些香烛纸钱,给祖宗们送足了路费盘缠,然后把祭品拿出来分给各家吃掉,一年就可以安心的开始忙碌了。
林家村里,其实住的不只是林家人,还有那么七八户人家是外姓人。也就是林家闺女嫁出去之后,因为一些缘由,夫妻俩搬回来伴着岳父岳母住。虽然生的孩子不姓林,但是同住一村,抬头不见低头见,平日有个大事小情,人家也从来没落下过。
这般,若是这个分筷子的仪式,把人家孩子落下,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于是前几日,林老爷子同里正和族老都商量了,村里的外姓小子也有一根筷子,但名字下面会多画一横,表示他们是林家外姓第一代,身体里还有一半的林家血液,但到了他们再生了儿子,也就是第二代,就不会再有筷子了。
消息传到几家,他们都欢喜坏了。虽然平日村里有什么事,他们都竭尽全力帮忙,林家众人对他们也没什么慢待之处。但他们到底因为不同姓,有些心虚。
如今,老爷子点明这个区别,又立下规矩,以后他们就不会再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了。
虽然只有第一代孩子才有家族信物,但这也没什么,若是第一代出息了,那第二代就是没有信物,有爹爹提携,总不会太差。
最重要是,以林家人的仗义和气,他们只要一心向着林家村,孩子们就是没有信物,林家也不会看着他们被欺负或者冻饿而死就是了。
这般,十四个孩子里,十二个姓林,两个外姓,最后皆大欢喜,众人踩着夜色,带着满脸的笑容回家吃年夜饭去了。
忙碌了一年,无论是欢喜还是悲伤,这一步都走过了,迎接所有人的都是崭新的一年,是对风调雨顺的期待,是对吃饱穿暖的盼望!




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322章 少一人
林家的年夜饭,说起来也是特别丰盛,若是在往年,怕是要把家里的孩子们欢喜疯了,但这两年家里顿顿都是鸡鱼肉蛋不断,年夜饭已经不被万分期待了。
不过,忙碌了一年,一家老少团团围坐,这份亲情和温暖,为满桌的饭菜又赋予了新的味道,那就是幸福和满足。
若是一定要要说,这份幸福和满足有什么遗憾,那就是林大河不在。
府城的生意铺的很大,而且故事会已经成了府城一个最招人喜欢的去处,无论男女老少,权贵还是贩夫走卒,恨不得每日都指望故事会“活命”呢。
这话这么说,一点儿都不夸张。就如同现代社会的八九十年代那会儿,每到中午十二点的评书时间,无数人都要守候在收音机前,等着听完昨日留下的疑问,然后又为今日的悬念牵肠挂肚,吃睡不香。
娇娇还记得,村里有个大娘在女儿家里听了一段杨文广落难,结果回家来没有广播,抓心挠肝,一个月掉了十几斤。儿子心疼老娘,无奈就跑去妹妹家特意问了一句,回来之后一边敲着铜盆,一边同老娘说,“铜盆叮当响,地窖里救出杨文广”。
就因为这一句,那位老大娘才算去了心事,恢复了健康。
而府城的老少,如今也同这老大娘差不了多少,听说还有人出了一千两的高价,只为了买下一场故事的本子。
当然,悬念就是故事会吸引客人的最有利手段,怎么也不可能卖啊。所以,才有传闻说,故事会让人又爱又恨。
府城的故事会,只休息年三十和初一两日,林大河赶不及回来,只能撵了方杰回来陪父母和新婚媳妇儿,他留下来坚守。
林家的年夜饭桌儿第一次缺了一人,别人还没什么,董氏免不得多唠叨几句。
老爷子倒是想得开,就劝道,“你啊,这才缺了一个大河,你就念叨的我耳朵起茧子,以后孙子们都大了,难道还能一直拢在身边,不让他们去外边闯荡?到时候,你怕是唠叨的都没空闲吃饭了。”
董氏听了这话,脸色更差。作为长辈,对于这事是最矛盾的,盼着儿孙们有出息,又舍不得他们飞离自己身边。
“唉,那能怎么办,只能盼着他们有空多回来了。”
眼见奶奶脸色不好,林护几个小的赶紧说,“奶奶,我们以后就是出去闯荡,也一定年年回来陪您过年。”
“对,还带媳妇儿孩子回来,吃饭的人更多。”
众人都是听得笑起来,冯氏更是拍了嚷着娶媳妇的林园,笑道,“你才丁点大,就想着娶媳妇了,早着呢,先在家过十个年,八个年再说吧。”
娇娇也是爬上奶奶的腿,搂了奶奶的脖子,娇声娇气哄劝,“奶奶,哥哥们都出去找媳妇了,我在家里陪你和爷爷。我给你和爷爷做衣衫,做饭菜,烤点心。”
“哎呦,奶奶的娇娇啊,怎么这么可人疼啊!”
老太太被儿孙们终于哄得露出了笑脸,众人这才端起碗,男人们喝的都是娇娇在空间里拿出的好酒,女人孩子们则是果汁儿。
林平和林荣林华,因为都已经在外边行走,算是能够独挡一面的后生了,老爷子特意准许他们一起喝酒,欢喜的他们眉开眼笑。平日私下,他们也都偷偷喝过,但如今这般在年夜饭上端酒碗,就证明家里承认他们已经是大人了。
倒是林保因为受伤,还不能喝酒,很是遗憾。
刘师傅和蒋师傅,还有胡天明和刀哥,都被老爷子让到上座儿。
这四个人,本事都不缺,唯一就是命不好,一辈子或者半生都在漂泊,如今坐在桌边儿,这么热热闹闹的吃着年夜饭,简直如同在梦里,从心往外透着欢喜。
酒不醉人,人自醉。
这般之下,一顿饭吃下来,说是要守夜,其实男人们都东倒西歪了。倒是孩子们各个精神抖擞,闹着从娇娇那里要了很多零食,然后玩起游戏,以零食做彩头,不时因为输赢而大呼小叫。
到的下半夜,小子们也困了,众人才散去。女人们只简单眯了一会儿,就爬起来去包饺子,准备早饭。
春芬几个丫头,还有水五等小子,昨日下午就被撵去同他们住在地窨子那边的父母团聚了。就是没有父母的,也去学堂那里同伙伴们凑个热闹。
地窨子那里,因为先前杀了猪,村人又送了很多冬菜,林家给了精米细面,年夜饭也是丰盛。精华堂里更是如此,林富奶奶带着小丫头们,也做了六个菜,半点儿没有亏待他们。
震天的爆竹声里,新一年终于来了。
大越二百三十六年,也是娇娇来到这个世界,作为林家娇娇女生活的第七年。
清晨的空气,冷冽又干净,隐约爆竹的烟气飘过,衬得远处的山林有些不真实。
娇娇狠狠吸了一口气,正打算握着拳头来一段豪言壮语,结果脑袋上就被老娘拍了一记。
“你这丫头,家里缺你吃的了?大早晨,跑这里喝什么西北风!赶紧跟我去端饺子,吃了饭,先带你去山神庙磕头上香。去年小灾小难不断,赶紧求山神爷爷保佑,今年一定要平安无事。再敢惹得全家为你提心吊胆,看我不打你一顿!”
冯氏嘴上说的厉害,到底还是侧身替闺女挡了风,然后扯了她去灶间。
娇娇哭笑不得的望了一眼凌晨的天空,默默把豪言壮语都咽进了肚子。她就知道,有老娘的巴掌,永远不要想着做什么花哨事,在老娘看来,只要她平安无事,其余都可以忽略不计。
不过,她大大翘起了唇角,这样的老娘,她喜欢!
“娘,你知道我爱你吧?”
“哎呀,什么爱不爱的?”冯氏听得心暖脸红,嘴巴依旧不饶人,“你这丫头是不是又闯祸了,怎么不去找你奶奶撑腰,又跑来忽悠我?”
“哪有,娘,我一直爱你,特别爱,真的,真的!”
“少给我灌迷糊汤,你肯定哪里犯错了,说吧,大过年的,我不打你。”
“娘,我好心痛啊,原来在你心里,你闺女就是个惹祸精啊。”
“当然了,不是惹祸精是什么,小仙女?”
娘俩斗着嘴,一路奔向了灶间。




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323章 新年新希望
灶间里,刘氏和周心秀正在煮饺子,王燕烧火。不知是不是想念林大河了,还是打了什么小算盘,王燕添了一把柴在灶堂里,顺口说道,“可怜仁哥儿义哥儿和礼哥儿了,大过年的都见不到爹爹。说起来,大河也是揽了太多活计在身上,忙得年夜饭都不能回来吃。”
周心秀和刘氏笑着听,也不怎么应声,惹得王燕更是抱怨不停,“你说,都是家里的生意,又不是他一个人的,至于这么忙吗。做好了,是应当。做不好,怕是还要落埋怨。”
刘氏实在听不下去,手里的捞了几个白生生的饺子,伸手在饺子肚子上戳了戳,眼见有些宣软,这才说道,“他三婶,听说大河年后会带仁哥儿义哥儿去府城,不知大河说没说让你跟着一起去?”
这话着实戳了王燕的肺管子,以林大河对她的厌恶,平日见到她都恨不得不抬眼皮,又怎么可能带她去府城?
但她若是不去,万一林大河在府城看中了什么女人,她岂不是平白多了几个姐妹。
虽说林家有不纳妾的规矩,可林大河不纳进门,养在外边,或者干脆就是日日泡在青楼。她还能拿他怎么样,说不得只能请家里人做主了,别无他法。
这般想着,她又后悔方才不该一时犯了小心眼儿,又挤兑妯娌,于是赶紧笑着起身,一把抢了刘氏手里妯娌,麻利的盛饺子,“哎呀,这事以后再说,大河不回来,我们也没商量呢。来,来,咱们赶紧加把劲,长辈都起了,一会儿该肚子饿了。”
周心秀站在后边,忍不住低头笑了,末了冲着二嫂比了比大拇指。
刘氏抹了一把鬓角,也是笑了。
若是原来,她心里即便不舒坦,也不知道怎么怼回去。但如今在城里守着便宜坊,多少也算见了些市面,一个小心眼儿的妯娌,对付起来,还不在话下。
待得冯氏扯了娇娇进来,王燕也是热情的招呼,“哎呀,娇娇怎么不多睡一会儿,进来干什么,这里活计有我们呢,用不到你一个小丫头。”
娇娇听得惊奇,拿眼睛去扫偷笑的二婶和四婶,心里猜到大概,就笑嘻嘻送了一记甜枣,“还是三婶最疼我了!”
倒是冯氏不知道其中缘由,笑着撵闺女去烧火,“她三婶可别惯着这丫头了,整日除了吃就是睡,比猪过得都轻松。”
娇娇冲着老娘吐吐舌头,低头望着灶堂里的红红火火,笑的更甜。
谁家的日子,都没有十全十美的,但总是热闹的。
待得一家子吃了饺子,春芬等丫头小子,早早赶回来伺候。
林家的大门刚刚打开,就被涌来拜年的乡亲们踩破了门槛。
原本林大海还要带着兄弟侄儿去给里正和族老们拜年,不想他们居然也来了。
林五爷是个爽快的脾气,大嗓门嚷道,“我们也不耐烦在家里坐着,还要小辈儿们跑来跑去,不如凑大哥这里来,捞两块点心吃,人多也热闹。”
林老爷子自然高兴,就道,“好啊,点心茶水管够,中午时候也别走了,家里摆酒,咱们喝个不醉不归。”
“对,大哥太知道我们的心思了,老五哪里是来蹭点心,其实就是奔着好酒来的。”
林三爷也是笑着凑趣,林五爷自然不承认,难得看长辈们儿斗嘴,小辈儿也是看的乐呵呵。
董氏和几个儿媳早就准备了很多的点心和五香瓜子,炒花生,还有点心铺子里卖的的最好的小米锅巴和米酥糖,果味糖。
最重要的是红纸裁剪黏贴的一个个红包,但凡有小子上门来磕头,就一人一个红包,一把糖,再揣一兜的瓜子花生,乐得小子们恨不得一蹦三尺高。
待得打开红包一看,小子更是喜得不成样子。红包里,足足装了二十文钱。
相对于自家老娘塞来的两文钱,这绝对是笔巨款了。为免老娘打着帮忙保管的旗号,再把这笔巨款没收,小子们几乎毫不迟疑的就跑掉了。
待得他们老娘知道消息,拎着耳朵讨要的时候,铜钱早被小子们藏去了某个树洞或者秘密基地。
然后家里男人们就会扯着媳妇儿替儿子说话,“行了,不就是几文钱吗,大过年的,就当然给孩子们高兴一下了。先前大伯可是说了,出了正月十五,就让大海哥带着大伙儿学沤肥,然后还要开苗圃,育秧苗了。你也看到大伯家今年打了多少稻子,咱家秋日时候肯定也不差,到时候卖了银子给你买根银簪子,如今就别抠儿子的几文钱了。”
“真的?”女人欢喜的亮了眼睛,立刻就放了对老爹千万个感激的儿子。
“大伯真这么说,那可太好了。能不能种出那个带香味的稻草啊,到时候再编些东西卖去城里,银子就更多了。”
“不能,大伯说了,那种带香味的稻草,不是想种就能种的,他家也是机缘巧合之下才得的。我听着,好像还是同山神庙有些干系呢。不过,大伯一家待咱们族人从来不差,你没看狗剩子几个都跟着地窨子那边学手艺呢吗,到时候想用跟大伯讨一些就成了。”
男人满不在乎,想着秋日时候自家田里也有满田的金黄稻子,他就欢喜的眯了眼睛。
倒是女人,听说山神庙几个字,也是收起了小心思,说道,“我拾掇一下,一会儿也给山神上香去。求山神保佑今年风调雨顺啊!”
“去吧,早点回来。”
这样的对话,几乎家家户户都在说。于是,女人到村口的时候,就遇到了好多同伴,说说笑笑也不觉得冷,倒是山神庙里,香火极旺盛。
欢喜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一晃眼的功夫就到了初八,京华堂又开学了。
小子们凑在一起,林家这些得了信物的,免不得就要跟同伴儿炫耀一二。末了生怕他们不知道,这筷子的意义,阿还要把筷子歌儿唱上一遍,惹的所有小子们都是羡慕不已。
于是,林大山聚集了所有学生,准备训话几句就撵他们去读书的时候,小子们仗着他脾气好,就嚷了起来。




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324章 躁动
“先生,林威他们都有信物,咱们京华堂怎么没有?”
“就是啊,先生,以后我们走出去说是京华堂的,人家都不相信呢。”
1...9192939495...57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