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末代枪王2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祁连山
有些女人原本是一个“少年”把式,平时在田间地头“少年花儿”唱得一溜一溜的,今日哭将起来,冷不防将花儿的调子糅进来,惹得大家窃窃私笑。
有些远房的孙子孙媳妇,原本对亡人没有悲痛之情,但孝帽一戴,出于礼节,便不得不混在人群中假装哭泣。据说有一位女人眼硬,实在哭不出来,看见门背后放着一罐水,便蘸来抹在眼睛上。却不知道那罐里装的是木匠做棺材熬好的驴皮胶,一下子就将眼睛给粘住了睁不开。她听到别人说:“阿爷啊,从今以后我把你不见了……”睁不开眼的她急了,拉着长长的调子哭:“你——还——行啊,我——我——连你都不见了啊!”这个故事在黛彤川引为笑谈。在丧事上看见没痛心的尕媳妇大姑娘哭叫时,便津津乐道。而在此时,年轻人也会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他们会从厨房里拿了大块的肉或馍馍,逡巡在女人中间,看见那些无泪却张大嘴号叫的尕媳妇大姑娘时,便冷不防将肉或馍馍塞进去,惹得尕媳妇大姑娘蓦然一惊后,追打小伙子去了。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末代枪王2 第五十一章(4)
仅供祭奠李家阿爷的一天日子就这样忙忙碌碌、哭哭啼啼、嬉笑怒骂中很快结束了。到傍晚时,挑选的八个精壮的汉子也将坟坑宽宽展展地打好了。谢木匠也将松柏柳的棺材做好了。若提前做好了棺材,这棺材一定得用漆漆上三遍二遍的。棺材的底座、旁边一般要画上童男童女、莲花祥云一类的吉祥图案。当然有些又要画上龙凤之类,那是家有“功名”的才能画,比如本人或儿子在公社或县上当干部,否则便被视为越,被人耻笑的。
李家阿爷虽然读过书,但没有中过秀才。他的两个儿子都是土生土长的庄稼人,自然没有功名。所以他的棺材只好用红纸糊了,权当油漆。棺材顶盖上用碟子拓了五个圈,圈内写上了桦树湾人人都认识,却谁也搞不懂意思的五个字:“乾、元、享、利、贞”,棺材头上竖写了歪歪斜斜的一行字:“先考抬头李讳忠孝之灵柩”,那“孝”字是不能写完整的,得留下最后一划。那一划在第二天早晨入土时,先生要用孝子的血写上去的。最后用天干地支纪年法写了老爷子仙逝的年月时辰。
这一切办妥后,棺材被抬到中间的堂屋,给老爷子入灵,也就是将死尸放入棺材。丧官早就给老爷子穿了几套丧衣,此时又给老爷子的双腿上拴好了红布并捆绑紧,防止诈尸;又在他的手腕上拴上了两串叫“打狗饼”的小饼子。
据说,人死后到阴曹地府,要过奈河桥。奈河桥上有两只大藏獒守着。亡魂过奈河桥的时候,一边扔给藏獒“打狗饼”,一边过河,这样才能过得了河,否则便成了野鬼孤魂,永世不能转世超生。
这一切办妥之后,丧官叫孝男孝孙们轮流着来看老爷子的遗容,这谓之“望骨”。“望骨”时绝对禁止哭泣的,据说眼泪掉进棺材,这灵魂便留恋子孙迟迟不肯赴阴曹地府。甄二爷跟着孝子们也看了一眼李老爷子。他看见老爷子脸色蜡黄,颧骨消瘦如刀。嘴里已被丧官在里边塞了红糖——有钱人家会塞上一点金子或银子的,外面用面糊了,就像用泥巴糊了墙洞。
他心中充满迷惘与空虚。
之后,谢队长虎着眼,将丧官、题了材头和写祭文的先生、挖了坟坑的负责人、李家阿爷外公外婆家的什么人以及庄子里德高望重的几位老人都让到土炕上,重抹桌子重上菜,上“十大碗”隆重招待。上了四碗,中间一盘子手抓羊肉上来时,谢队长便发话了:“当着这盘骨头,李家阿爷娘外家的人要做骨头的主儿了,大家说说!”接着便回过头喊:“孝子们给我跪下!”
孝子们言听计从,心惊胆战地跪在了炕头的地上,面朝一炕的人,宛如朝臣跪拜君王一样。
这“说”的规程自然是不成文的法规,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于是打了坟坑的便汇报说李家阿爷的“华居”有多长多宽多深,真正达到“深埋”的标准了。
于是孝子们磕头,感谢庄员们为自己的亲人挖了坟坑、造了“华居”。接下来是丧官通报老爷子走时穿了几套衣服,铺了几条褥子盖了几条被子,这总数加起来必须是单数。穿的越多铺的盖的越多说明这家人越富有,儿女们也更有孝心。
于是孝子们又磕头。
接下来气氛陡然紧张起来,紧张得围在院子里的近百号桦树湾男女老少大气也不敢出。孝子们更是跪在那儿不敢抬头看坐在炕上的“娘外家人”。而坐在炕上的人们此时一脸严肃,虎着脸,如审堂的法官。这确实是一个法庭,是维护孝道的道德法庭。bookbao8 最好的txt下载网
末代枪王2 第五十一章(5)
房子里院子里只听见老旱烟发出的“吱吱”的声音。
“你说,你说……”大家互相推脱着,“还是谢队长说吧!”
“既然大家这么看重我,我也就不怕得罪人,不然我们桦树湾就没个礼数了!”谢队长将长长的旱烟杆在炕头的木板上磕了磕,“刚才先生已经在祭文里写了,李家阿爷这一辈子不容易,吃过的苦、受下的难,我就不多说了,我单说一下,这老汉们拉扯儿女容易吗?”他环顾一下四周,得到众人的颔首肯定后自问自答:“不容易!且不说十月怀胎是多不容易,就是生下了,也是一个三斤的肉坨坨,拉扯到百十斤的汉子,挪湿就干,接屎接尿,容易吗?拉扯大了指望啥呀,不就是指望儿女们孝敬,老了有个依靠,靠你们养老送终吗?”
“就是!就是!”众人点头称是。
“可李廷德,你尽到孝心了吗?”谢队长口气严厉起来,“你大大解放前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逃荒逃到我们桦树湾的时候,一个货郎担一边挑着些针头线脑,一边挑着的就是你俩弟兄啊!”
“就是!就是,说得没错!”知道底细的老汉们证实,





末代枪王2 章节12
证实给桦树湾的后辈们听。
“你妈死得早,你大又当爹又当娘,屎一把尿一把地把你们弟兄两个拉扯大,拉扯大了,给你们娶了媳妇儿了,你们就翅膀硬了,不管老子了,是不是?”
“我……我……”李廷德两口子跪在下面,局促不安面红耳赤。按照黛彤川的乡俗,孝子有天大的冤屈、牛毛多的理由,在此时此刻是不容申诉不容分辩的。
“都照你们这样,盼儿女还盼个啥!”坐在炕上的一个老汉发话了,也将旱烟杆在炕头上磕得啪啪直响,“你们说说,你们平时对你们的老汉怎么对待的?平时说一句顶三句,老没老、小没小不说,吃的喝的啥时候想过老人?”
“就是,就是!”又一个老汉发话了,“老汉们盼得是啥,不就是有一口热乎茶喝、有一个烫炕睡,平时多来看看、问问吗?你们分房另住,就婆娘娃娃热炕头,对老人不闻不问,你们不老吗?将心比心,你们老了儿女们对你们这样,你们怎么想?”
俗语说的没错,真正是“父母的心在儿女上,儿女的心在石头上”,屋里屋外的年轻人听着,大家都清楚,今天不仅仅是拷问李家后代们的良心孝心,更重要的是借此机会,整饬桦树湾的道德礼数,“上粮纳草不怕官,孝敬了父母不怕天,对待老人粗糙了是要遭报应的!”接着又引申开来,“不仅对自己的父母,对庄员邻居,要老是老,小是小,要和善、宽容,要有个规程礼数,要做一个仁义的人,不然外人会笑话咱们桦树湾人不仁不义……”
“那是、那是……”屋里屋外的人们随声附和。
“你说说,你们是怎么对待老汉的?”谢队长口气严厉起来,“咱不说别的事,就说说大家都知道的事!前两年生活紧张,老爷子饿得前心贴着后背的时候,你给老爷子一点粮食吗?年时甄二爷和廷瑞把生产队的喜鹊花驮牛宰了,那是廷瑞藏好了要孝敬老爷子的,你和你媳妇知道了,听说还天天厚着脸来讨着吃,你说,你们还是人吗?”
“俗话说,长兄为父、长嫂为母,你娶了媳妇就忘了爹娘。明知道你弟弟廷瑞都三十了还没娶上媳妇,明知道你父亲每天为这事儿犯愁,可你俩做哥嫂的,帮他找过没?帮过你父亲一分钱没?”书包 网 bookbao8 想看书来
末代枪王2 第五十一章(6)
李廷德两口子头上的汗快流下来了,可谢队长依然不依不饶,“廷瑞进山打猎、外出搞副业不在家的时间里,老爷子一个人病倒在炕上,一连几天连口水都没得喝,睡的炕冰凉得像石板,你们婆娘娃娃热炕头,来看过他吗?来给他烧过一壶茶吗?来给他煨过炕吗?请医生给他瞧过病吗?”
谢队长的话,直说得那些平时对父母没有尽到孝道的汉子婆娘们一脸愧色。谢队长看到这点后,打算用更严厉的手段教育教育这些不孝子孙:“对李廷德这样的不孝子孙,阿爷们说说该怎么处置吧!”
“依我看,该在院子里支个三杈杆杆吊起来,抽一顿皮鞭才对!”有些过激的人喊。
在黛彤川,在丧事上人们无数次地将那些不孝之子吊在亡灵前的三杈杆子上抽打,来惩诫后人整饬孝道。今日有人提议,立马就有人响应。几个年轻人早将杆子竖起来了,那用牛皮编成的结实的皮绳在冬日的余晖下悠悠荡荡。而且早有人将手搭在了李廷德的肩上,只要谢队长一声令下,就要绑起来吊上去。
谢队长看见李廷德两口子脸色蜡黄,早已吓得不轻了。若是吊起来鞭打一顿,不仅仅是受到皮肉之苦,而是以后没脸见人,更重要的是以后在桦树湾里便会受人歧视。
谢队长看见杀鸡儆猴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就说:“我看,李廷德两口子对老汉粗糙是粗糙,但比起今天在院子里的有些年轻人好得多了!你们有些年轻人啊……”他回头从揭起的窗子对院子里的众人说:“回去好好想想自己平时的所作所为,是不是更该吊起来?”
“我看,在李廷德他们膝下垫些炉渣就可以了!”
下面立即有人听令将炉渣垫到了李廷德两口子的膝下,痛得他俩呲牙咧嘴却不敢声张。
垫好后,老人们开始你一句我一句,又挖根刨底地责问李廷德他们对老爷子的种种不孝和不屑行为来,同时还附带提出庄子里别的人家的不孝行为,还拿出有些人家儿子们孝敬父母、敬重庄员邻舍的事大加褒扬。
这个会足足用了一个时辰才结束。会议做出了一个决议,决定李廷德要在老父亲死后继续尽孝,在坟上煨一百天的火。这是个大难题,按照黛彤川的乡俗,这期间这火必须得精心呵护不得熄灭,而且每天得续一次,得烧一百次纸到坟上祭奠的。同时决定他们要在一百天里要烧掉三十刀黄表纸。“李家阿爷在阳世上受了一辈子穷,在阴间里要让他大把大把地花花钱!”丧官说。
第二天天麻麻亮时,桦树湾下面的山湾里出现了一支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队伍的最前边一个半大小子抱着一只鸡在小跑。为了使鸡连续不断地发出喊声,将死者的灵魂唤到坟茔唤到阴曹地府,那小子狠命地揍它。可那只鸡已声嘶力竭了,尤其在过河沟和桥梁的时候,眼看着点燃的黄裱纸随逆风而去,鸡却叫不出声音来时,那小子便狠拔鸡毛,使得鸡毛与纸灰一同飞扬。
后边是李廷德,反穿着当孝衣的皮袄,雍肿而笨拙,像一只肥胖的北极熊。他背负着用白布结成的有五六丈长的孝布前行,孝布的一头拴在棺材上。棺材头上一只硕大的青油灯熊熊燃烧,如一支松明子火把。八个壮小伙子高高地抬着那个棺材,如古代的轿夫。只是这棺材用饱含水分的活木打造,因此非常沉重,压得那些小伙子叽哩哇啦乱喊。棺材抬得很高,这便是“高抬深埋”中的“高抬”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末代枪王2 第五十一章(7)
再后边,便是以谢队长和丧官、先生打头的送葬队伍。他们肩上扛着铁锨和镢头,紧随其后。
队伍来到早已挖好的坟坑旁后,在丧官的指挥下,逆时针绕坑三圈,然后才坐南朝北将棺材停在坟口上。这时丧官指使李廷德跳下去,将坑内的最后一锨土铲出来,象征着这坟坑是死者的亲儿子挖出来的。尔后,又叫他跪在棺前,丧官将那一锨土放在他的头上。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在黛彤川人的观念里,人们盼着生个儿子,除了防老送终外,主要的还是在死后下葬时有后人为他“顶土”。如果没有顶土,就意味着这家没后了,断了香火了,不仅在人前抬不起头,就是死后也是进不了祖坟的。
看见他顶了土,先生便刺破了李廷德的中指,用一支崭新的毛笔蘸了血,将棺材头上那未写完的“孝”字的最后一横给补上了,然后又在李氏宗谱的“神主”上写上了李忠孝的牌位。这谓之“点神主”,好让后辈们翻开家谱时明白血脉渊源。
点完“神主”,谢队长指挥众人将棺材徐徐放入坟坑,然后不断地调整方向,使棺材的方向跟坟坑的方向一致,既脚蹬前边的一座青山,背靠后边的一座山坳。而这山坳的后面绝不能再看见山,如看见则谓之“贼山”,这家人后辈贼娃则会层出不穷,殆害人间。
调整好了位置,丧官将李廷德顶的那一锨土丢进坟坑后,便发一声喊,人们呼啦啦围上去填土,太阳刚出山时,一个土堆便耸立在桦树湾的沟里了。
之后,所有人都齐刷刷地跪在坟前,丧官便在坟堆正后方煨了桑,先生便念起祭文祭后土。祭文曰:
维年月日主祭宾暨李门后裔谨以清酒香帛供品祭物敬献于土茔后土福德兴隆之神陔下,跪而祝曰:
易云:至哉坤元,万物滋长,乃顺承天。坤原载物,德泽无疆。我中华自黄帝划野,始分都邑;夏禹治水,福奠山川。天地造化,履津有序,土生万物,地利民生。物依地气而出发,借地利而生存,随自然规律,其神应与;虽人亡活动,而不离坤土。
土地博大,原野不可无吏;社神虽小,一地不可无主。今之社神,即福德土地。有我社神,广济福荫,司命农桑,佑我民生。荣东方甲乙之木,旺南方丙丁之火,得西方庚辛之金,兴北方壬癸之水,生中央戊己之土。后土之功,大莫能及;后土之德,永施万方,今斯葬父,慎终怀恩,首祭千神,承之佑灵,阖村伏跪,祈施庇荫,使我葬者安之,生者望之。敬樊香帛,以表敬诚。跪奠祭物,以报功德。就此简仪,答谢神恩。
伏叩,纳灵
读毕,将祭后土文烧了。全村人一脸肃敬,跟着丧官三叩首。
祭完了后土,丧官又来到坟前,燃着了一大堆火,一边御寒,一边将那些黄裱纸燃烧了,又跪下来,念了一遍昨晚念了的、大家替李廷德和李廷瑞写的祭文:
维公元壹仟玖百陆拾贰年腊月三十日主祭官暨李氏后嗣人等,谨以清酒香帛盒供纸币等诸物敬献于先考李讳忠孝茔前,并著文以祭之曰:
先考于战乱频仍之民国三十七年,自外籍迁入本土,狩猎于祁连山麓,放牧于金银滩上,为佃户、为塔娃,披星戴月,栉风沐雨,为人父、为人母,仅谋果腹之食,独赚御寒之衣,扶儿携女,洗锅做饭,其中艰辛,实难备述!
解放之后,定居斯湾。借祁连山之钟秀,凭黛彤河之灵气,且耕且牧,励精图治,虽无不侵之家业,然有果腹之粗食。念汝一生以忠孝立身,唯勤俭持家,以敦厚朴实为本,仁慈考悌为先,居则亲睦于家,出则和谐于外,治家有道,育嗣有方,君臣有义,父子有规;国有不许,己所不欲,长幼有序,恪守纲常,禀性光明,淳朴敦厚,诚大腹之能容,亦合欢而有庆。有事而不违心,随遇而安者也。先考遗德,荫之乡邻,桦树湾之民风,为黛彤川所仰望也。虽雅颂不歌之,但乡邑有名,乡梓称颂,众口皆碑。其德之馨,岂有媲哉?
华年似水,悠然廿载。风霜无情,岁月催人,汝伟岸之躯,渐超式微。然汝一袭青衣,两冉飘须,荷锄扶犁,吆牛喝马,终日躬耕南亩,昼夜伺弄田畴,其勤劳俭朴为乡人所称道,为领导所表扬也。子孙不忍,常为规劝,汝却诲之曰:八十老儿门前站,一日不死作贡献,遂躬蹈之,诲人效之。归天之际,犹笔耕不缀,为乡邻撰写春联也!冥目书案,寂然狼毫,为吾辈肃然敬之也!呜呼!哀哉!汝未丧命于战乱之年,亦未饿毙于饥馑之秋,如今粮满仓,油满缸,干粮油花(一种小吃)端上炕,长面搓鱼满碟上,汝却跨鹤西去,撒手人寰,痛哉吾父!哀哉吾父!一黄土,永世隔绝!望旷野孤冢,思冰凉之躯体,念天地之苍茫,独怆然而泪下!
箪浆壶食,跪地哀泣,生而形影相随,死而魂梦相系;哭汝不闻汝言,奠汝不见汝食;纸灰飞扬,朔风劲吹,独立寒天,撕心裂肺!呜呼!哀哉!天乎何辜,夺我慈父!今吾回家,情何以堪?轻抚卧榻,被褥余温尚在;再思容颜,一颦一笑犹在,家中诸物,何堪卒读?汝南之泣血,斑斑而洒西风冷月;梓泽余衷,默默以凭紫脉秋霜!己已……
先生念到这里的时候,甄二爷回头问旁边的人:“‘己已’是啥意思?”
“不知道!”那人摊开两手。
“‘己已’就是完了、结束了的意思!”先生回过头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先生继续诵曰:
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尽,子欲诉而父不应。以此拙文祭于冢前。吾父生为灵人,死为灵神,保我子孙阖家平安,佑吾村舍百业兴旺。伏维,尚飨!
那先生念的时候还解释,大家总算从这之乎者也中听懂了一些什么。加上他抑扬顿挫声情并茂鼻涕眼泪地诵读,引得众人欷歔不已。
诵读完毕,大家又磕头,然后一哄回家!李忠孝的丧事总算办完了。
度过了三年饥馑之年的桦树湾,借李忠孝的葬礼,道德礼仪得到了恢复和整饬。真应了那句古话:“仓廪实而礼仪兴。”
末代枪王2 第五十二章
在整个桦树湾人轰轰烈烈地给李忠孝办丧事的当儿,小狼王率领着他的部属,静静地蹲伏在桦树湾后高高的山梁上,饶有兴趣地观看着人类的葬礼。
小狼王是跟随着甄二爷来到黛彤川的。
巴雨乔斯措湖边的那次复仇行动失败后,小狼王经过了好长时间的自我修复才从那次失败的阴影中走了出来。那次战斗后,它尽管还常常跟踪、侦察甄二爷他们的行踪,但像往常一样寻找机会杀死他的意念已然荡然无存。它清楚地知道,它们狼族远远不是拥有高智慧的人类的对手,如果一意孤行进行复仇,那无疑是自取灭亡。战之不成,则和为上上之策,人类在自身的争战中往往这样做,




末代枪王2 章节13
但那是双方势均力敌的时候才会采取的措施。像它们这样的弱势群体是没有资格与人类议和的,等待它们的命运只是被杀戮、被灭亡。近几年人类大规模地清剿狼的行动便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近期甄二爷的那杆土铳枪频频炸响,射杀它们狼族的行为更是说明了这一点。
但是它却寻找到了能够复仇的另一条途径,那就是去猎杀人类豢养的牲畜。以往的猎杀,仅仅是为了生存,间或因为它们贪婪的本性,会杀几只、几头,但更多的是节制——至少它的狼群是这样做的。但一旦有复仇的心理做支配,那么它们的猎杀简直可以用残暴两个字来形容了。巴雨乔斯措湖边那次战役后,小狼王放纵自己的部属,允许它们在进入羊群牛群时,尽情地杀戮,以宣泄它们的仇恨,释放它们的本能。
小狼王知道,其他狼群也在这样做。起初它还有点不理解,但现在它知道了这些狼群残暴的原因了。它们同它一样,在与人类的争斗中,感到了无奈,滋生了仇恨。复仇作为一种狼族的文化因素,也熔铸在它们的骨子里,渗透在它们的血液中,已经演化、升华为它们的一种本能了。
发现了这条复仇的途径后,它便将主要的时间和精力倾注到斡尔朵草原上的牛群、羊群上面了,更具体地说,倾注到跟甄二爷有关的牛群羊群上了。每一次围猎后,人类抚摸着被它们杀死的牲畜痛哭流涕的样子一次次地告诉它,这些被他们豢养的牲畜是他们的命根子,他们的悲喜、甚至他们的命运都是与这些牛羊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杀死这些牲畜,对这些人类而言,是一次致命的重创。
这次,它跟随甄二爷来到桦树湾,更具体的原因,就是为了杀死并吃掉他赶着的那五头肥美的大驮牛。
自从白露霜降后,祁连山麓乃至斡尔朵草原、金银滩草原和整个藏东草原上,那些肥嫩的旱獭们掘地而入,似乎在一夜之间就全部冬眠了。其他野生动物们虽然繁多,但它们的肉缺乏脂肪,远没有这些牛羊肉有营养和鲜美。今年的雨水充沛,牧草长势旺盛,草原上的牛羊格外的肥嫩,但守卫这些羊群的那些藏獒让它们望而却步,让它们不敢轻举妄动。五天前,它像往常一样,趴在扎西阿扣家旁边的鞭麻丛中观察着仇人甄二爷的一举一动,觊觎着阿扣家的那些牛羊时,却发现这小子没有跟往常一样带着那瘦小的汉子、背着土铳枪去打猎,而是从牛群中逮来了五头大牦牛,将那些打了一秋一冬的猎物一股脑儿驮在牛背上,往黛彤川进发了。
小狼王大喜过望。它率领狼群,紧紧地一路尾随而来。
……
此时,小狼王蹲在山梁上,看见那些精壮汉子们将李忠孝埋入地下后离开了,地上平添了一个高高的土堆,土堆旁有烟雾在缭绕。小狼王眯着眼睛看着那烟雾心中颇不以为然。它们狼族是非常惧怕烟雾火光的,但小狼王在无数次验证后发现,那火光烟雾也许只是人类虚张声势的烟幕弹,就像它们原来害怕牧民们晚上在帐篷旁燃放鞭炮,但后来发现凡是燃放鞭炮的地方恰恰是他们缺乏枪而在虚张声势。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小狼王专攻那些一听见狗叫声便燃放鞭炮的圈窝。如果没有僧格和昂多那样的藏獒,它们几乎可以长驱直入大获全胜、满载而归的。
今天人们在那儿燃放烟雾,说不定那儿就有它可捕获的猎物。小狼王想到这里,在送葬人群融入村庄后不久,便甩开四爪朝那儿跑去。果不其然,那儿有一只鸡,一只被缚住了双爪、翅膀受伤奄奄一息的鸡在扑腾。
1...56789...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