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骨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会摔跤的熊猫
灿烂。
耀眼。
短暂。
……
……
体力的消耗比宁奕想象中要大。
这座观想世界内的“规则”尚不清楚,神魂被封禁,力量也所剩无几。
叶先生曾经说过,这世上的每一卷观想图,都有其存在的意义,换而言之,每一座观想世界都有着最基础的“世界观”。
观想世界的世界观,就是缔造这个世界的主人,留下来的原始意愿。
探究这个世界的规则,以及背后真正的“世界观”。
宁奕就是这么开启执剑者传承的。
找到执剑者古卷对应的线索……当初那副在大隋流传甚广的涅槃观想图,其实是这个含义,而在这座观想世界之中,宁奕得到的第一个线索。
是那座巨大的脚印。
远古时期的诸天神佛,的确都有着显化法相的本领……那座巨大深渊,放到如今的大隋,要想一脚踩出,对那些顶级涅槃而言,也不算难事。
就在天海楼战役之中,妖族天下的火凤,就做到了此事。
“天凰翼”切割之下,一整座连绵山脉都能被切开,若是换上灞都城头的那位老人,显化未知法相,一脚踏平山脉也绝不是问题……那么这座观想世界内的脚印是想告诉自己什么?这座观想世界内存在着极强大的存在?
在执剑者古卷内,倒是没有发现“活人”的迹象,留下观想图的主人死了,残留的精神力构造一个世界已经是极限,哪怕是超凡脱俗的圣人,也无法在死后构造出完美的规则,去模拟一个活着的生灵。
如果存在着这种规则……那么等同于创造一个真实的世界。
等等,真实——
宁奕的脑海里一道灵光闪过。
他回想起自己在执剑者古卷里的经历,莽莽雪原,寒风冻骨,神魂之力化为明灯,灯火越强,越有机会找到终点……叶老先生以他的魂念为自己续火,而在这里显然不是这个“规则”,那场风暴的出现便是一个证明。
这个世界里的杀意没有那么强烈。
这场风暴……是在推动自己,要找到什么。
这个世界的意志,是让自己远离一开始所看到的,那些草原尽头的营帐,那些可能存在于观想世界内的“生灵”……因为他们已经死了。
风暴里的残骸,碎甲,断剑,就是最好的证明。
越过沟壑,仍然是一片阴沉的夜幕,远方看不清任何轮廓,却有一种巨大的压抑感,风暴熄灭之后,宁奕没有停止奔跑,直到这具身躯感受到了自身的极限,他才减缓速度。
前面似乎有什么东西……出现了,亘古存在于雾气之中。
越接近。
越能够看清。
他握着那根断矛。
站定下来。
面前是好几块破裂的碑石,插在地面,浸染着鲜血。
每块石碑上面,都歪曲刻画着一行古老蝌蚪文字。
宁奕确信自己没有见过这种文字,但神海里却嗡的响起了共鸣,白骨平原似乎有着一股“亲切”的感受,那块石碑上的意境,便越过了文字,精准传递到了宁奕的神海之中。
“凡俗之人,肉眼所见……皆为虚妄。”
“不要相信眼睛,有些事情,是眼睛看不清的。”
“越靠近真相——”
“越看不清真相!”
……
……
庭院内的风儿渐渐熄了。
裴灵素站在茅草屋前已经有了一刻钟的时辰,她仔细回想着自己肉眼捕捉到的,宁奕开门前的每一个动作……她亲眼看着宁奕推开茅草屋的门,然后踏了进去。
然而那座草屋内只有一片黑暗,宁奕踏步进入草屋的景象,更像是踏进了另外一座独立于天清池主府邸的洞天。
“这座府邸内存在着‘奇点’?”
她皱着眉头,摇了摇头,道宗的驭风雷铃铛与宁奕心神相连,但她冥冥之中的直觉制止了自己开门的动作,也压制住了自己此刻想要摇响铃铛的冲动。
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入院的时候,被忽略了。
裴灵素缓缓回过头,她再一次审视这座狭窄庭院,什么也没有,空空荡荡,边缘的方寸草坪内,有着挖开的泥土,里面种下的那株古木被人掘走了。
她挑了挑眉,试图蔓延过去的神魂,似乎在抵达那个角落的时候,被无形力量扭曲了。
肉眼看到的不是真相么?
还有一座小的阵法存在……她明白了心中这股不适感的存在,入院的时候始终没有发现,在掘走草木的泥土之上,笼罩着一座不过尺余的阵法。
她转身踱步,蹲在了泥土草坪之前,指尖轻轻按下。
阵纹发生了震颤。
“有意思……”丫头轻声喃喃,“不是个简单的阵法,但很可惜,拦不住我。那么,你想要遮掩什么呢?”
……
……
宁奕的心神沉浸在石碑之上。
他确认这些文字与执剑者古卷有着某种不可言述的联系……而这几块石碑隐约将自己指向更远的方向,那股始终带给自己压抑的黑暗深处。
他还没来得及迈步,整座大地便震颤起来。
“轰隆隆!”
宁奕双手按住石碑,试图稳住身形,那股巨大的震颤感将他震击的双脚险些离地,极其狼狈。
是踩下脚印的巨人?
不可能……这个世界不应该有“活物”。
像是一只蝼蚁,无力感受着地壳震颤的宁奕,脑海里迅速飞转,却无法解释这个异象,他扶着石碑,快速前行,同时将前方的石碑文字收入眼底,刻入脑海——
“若世界没有光明,那么便也没有黑暗……”
“若持剑人不能看清真相,那么轮回将不可避免的重置……”
持剑人!
宁奕瞳孔收缩,捕捉到了一个极其有用的线索,他万万没有想到,天清池主府邸内的线索,竟然是与“执剑者”挂钩,之前的困惑在此刻得到了解决,天清池主的警示,是在提醒踏入府邸的后来者。
“影子”的存在!
原来如此……府邸处于光明直射,屏蔽黑暗的原因,也是这个暗喻。
宁奕在颠簸之中加快了前进的步伐,然而当他连续走过两个石碑的时候,那股巨大的地震却戛然而止。
他来到了最后一块石碑之处。
黑暗之中的前行,可见度极低,需要凭借着直觉和运气,才能感受到自己可能会“遇见”什么……直到宁奕撞破了那层雾气,才意识到最后一块石碑的庞大。
那是一块巨大到高耸入云的石碑。
宁奕即便抬起头来,也看不清石碑上的文字,而当他就要捕捉石碑上意念的“意义”之时,穹顶之上传来了沉闷如雷的轰鸣……头皮发麻的大气沉降下来,似乎有古神来到了宁奕的头顶苍穹,整座漆黑的天幕都要被拉开。
“轰隆隆——”
这道模糊的雷声,在宁奕听起来,更像是某种神秘的低语。
而令人惊叹的是,自己竟然能够听得懂?
隐约之间,听清楚了三个字。
“有意思……”
下一刹那,穹顶破碎,雷光般的短暂银白,将宁奕的视线都占据,劲风吹拂而过,他被磅礴的大风砸得倒飞而出,狠狠在地上翻滚,再度抬起头来,那块巨大的石碑已经消失不见。
庭院内。
裴灵素两根手指捻着一块细长但通体狭小的“玉石”,质地看起来极其普通,上面雕刻着浅淡的文字。
不是什么难懂的古语。
丫头皱着眉头轻声念道。
“它不该死……”
“它不能死。”
第一百三十三章 巨人王的风与雷之瞳
“它不该死……”
“它不能死。”
呢喃的低语,在草原的上空响起,回荡。
宁奕听到这道“恢弘”声音的时候,神情微微变换,显得有些古怪。
他抬起头来望向远方的雾气。
黑暗之中,山脉显形,他看到了一座巨大的寝宫,就在这座世界的尽头,山风吹向寝宫山顶,无数的草席大如鲲鹏羽翼呼啸着卷过天际。
山脉的尽头,有人扶手坐在山顶之上,巍峨身躯便如山脉般恢弘。
“巨人……”
宁奕想到了古卷之中的记载,在光明皇帝镇封倒悬海禁制之前,两座天下尚未形成如今这般明确的对立阵营,除了人族与妖族,还有其他种族。
巨人,便是这无数种族之中,身形最为巨大的远古族群。
妖族的大能,展化法相,施展本命妖身,可以站如山丘,人族大能的法相天地亦是如此,但这些都需要消耗妖力,星辉。
巨人一族生来巨大。
在倒悬海禁制布下之前,两座天下的版图并不紧凑,据说大隋的初代皇帝之前,并没有所谓的“倒悬海”一说,那片不可逾越的禁忌之海,本是干枯大地,万族驰骋,诸雄争霸,最终的结局是光明皇帝与国师联手布下阵法,尘埃落定,决出了两大胜者。
妖族的“泉客”以龙绡宫镇压倒悬海,与人族针锋相对,不输光明皇帝,统帅妖族,开启了两座天下隔海对望的时代——
至今未休。
“影子的历史,追溯到了皇帝开国之前?”
那几块石碑能够总结得到的线索并不多,而且大多晦涩,根本不可串联前因后果,像是“肉眼所见皆是虚妄”,看起来就像是佛门某种警示后人的佛偈,如果把它与影子联系起来,也能够勉强解释清楚。
“影子”是不可被肉眼分辨的。
比如当初的将军府“胤君”。
宁奕已经可以确信,自己无数次在执剑者古卷里看到的“灭世”画面,最终的因果就指向影子,而这种不死生物就藏在人群之中,与鬼修不一样,他们虽然被称为“影子”,但是却可以匿身于光明之中。
这也是天清池主府邸的暗喻。
他们就生活在烈日之下,光明之中,最容易被人忽略的“草檐”阴翳里。
这座观想世界最后的迷雾已经散开,露出了整座世界的全貌,那位端坐山顶之上的巨人王者,已经枯败腐朽,双目空洞,一片黑暗,这就是世界漆黑的原因。
人死,瞳灭。
或许这个世界曾有光,有山河百川,万千生灵,但如今一切都失去了光彩。
宁奕有一点想不通——
如果说,这座观想世界是由巨人王留下来的,在许多年后,机缘巧合,被天清池主所得,搬到了府邸后院,那么宁奕看到的石碑,得到的启示,便可以说得通了……偏偏有一点不合理,就是道宗驭风雷的术法,在规则里对应着这座后院的“钥匙”。
以天清池主的性格,应该最是讲究对仗工整。
“风雷之术,镇压四方。”
“浩荡辟易,以开光明?”
宁奕皱起眉头,试着念出道宗的术法,他抬起一根手指立在胸前,可惜这并不是真正的答案,道宗的驭风雷术法在这里无从施展,甚至连一阵微风都没有掀动,整座大地此刻偏偏安静的要死,陷入死寂之中,穹顶的雷鸣,大地的震颤,都消失不见。宁奕站在雾气之中,抬起头。
与那位巨人王对视。
他仿佛感受到了千百年的孤独。
那股诞生于神魂最深处,神海原始起源地的“情绪”,在此刻共鸣起来。
……
……
宁奕闭上双眼。
这个死寂的世界,开始多了一些什么。
是声音。
草叶掠过耳旁的声音。
铁剑擦过铜盾的划击声音。
火花与雷电的清脆交撞。
从胸膛里酝酿迸发的绝望哭喊,愤怒的咆哮,悲哀的痛哭,炽烈的爆炸,踏破大地的马蹄,连绵不绝的雷鸣,呼啸滂沱的大雨,近在咫尺的雷霆……万物的声音在一个“缓慢”的过程之中聚拢着爆炸扩散,在宁奕的耳旁围绕成为一个“世界”!
一个包含一切的世界。
他感受到了山脊高空凉风的寒意。
感受到了身居高位的孤独。
感受到了千百年来独自死去的痛苦,折磨……这些情绪仅仅通过声音便在神海之中投影,聚像,无论是大隋还是妖族,都没有记载过这样的“术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