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余华
宋钢坐上广州到上海的列车时,已经没有海鸟了。宋钢重新戴上了口罩,他觉得自己的肺病越来越严重了,每一次的咳嗽都让腋下的伤口绷裂似的疼痛。这时候宋钢可以拿出那张甜蜜的合影了,年轻的宋钢和年轻的林红,就是那辆永久牌自行车也是年轻的。他有半年多时间没有拿出这张照片,他怕自己看上一眼就会牵肠挂肚很多天,怕自己会半途而废逃回刘镇。现在他没有顾虑了,他的眼睛时时看着照片上的林红,偶尔也看上一眼自己年轻时的笑容,可是他的脑海里仍然飞翔着海鸟的影子。
秋风扫落叶的时候,宋钢拉着箱子走出了我们刘镇的长途汽车站,这个戴着口罩的男人在黄昏里回来了。他踩着地上的落叶,脚步“沙沙”地走向自己的家,他口罩里的呼吸声也在“沙沙”地响着,他的情绪异常激动,马上就要见到林红了,这样的想法让他剧烈地咳嗽起来,可是他没有感觉到腋下伤口的疼痛,他飞快地走在我们刘镇的大街上,街道两旁闪烁的霓虹灯和嘈杂的音乐恍若过眼烟云。当他远远看到自己的家门时,眼睛湿润了。他摘下眼镜走去,一只手拉着箱子,一只手用衣角擦着镜片。
宋钢走到了家门口。还在长途汽车上的时候,他已经将钥匙捏在手中了,现在这把钥匙就在他拉着箱子的手心里,他放下箱子,将汗水弄湿了的钥匙插入锁孔时犹豫了一下,他改成了敲门,敲了三下,又敲了三下,他呼吸急促地等待着林红开门出来的惊喜瞬间。可是屋里没有任何动静,宋钢只好拧动了钥匙,推门而入时声音颤抖地叫了一声:
“林红。”
没有声音回答他。他放下手里的箱子,走进了卧室,走进了厨房,也走进了卫生间,都是空空荡荡。他六神无主地在客厅里站了一会,然后想起来林红可能刚刚下班,正骑着自行车回家,他立刻站到了门外,眺望着晚霞映照下的街道。街道上人来人往车来车去,宋钢激动地站在门口,直到晚霞慢慢消失,夜幕徐徐降临,仍然没有看到林红骑车而来的身影。倒是几个过路的人见到宋钢后站住脚,有些惊讶地说:
“宋钢?你回来了?”
宋钢木然地点点头,他看到的是熟悉的脸,可是他脑子里全是林红的模样,一下子没有想起来这几个人的名字。宋钢在自己的家门口站了一个多小时,他眼睛转到了对面的点心店,他奇怪地看到上面闪亮的霓虹灯店名更换了,不是“苏记点心店”,换成了“周不游点心店”,然后他看到了周游在点心店里晃动的脸。宋钢的脚步移动起来,穿过街道走进了点心店。
宋钢看到苏妹坐在收款柜台的后面,周游正在和几个吃点心的客人说话。宋钢向苏妹点点头微笑了一下,苏妹看到戴着口罩的宋钢时怔住了,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宋钢转向了那个江湖骗子,叫了一声:
“周游。”
周游也像苏妹那样怔了一下,接着认出来是谁了,周游立刻热情地喊叫着走上来:
“宋钢,是你,你回来了?”
周游走到宋钢面前时想起了什么,他更正道:“我现在改名叫周不游了。”
宋钢想到了外面的霓虹灯店名,他在口罩里笑了,他看到一个坐在儿童椅子里的小女孩,问周游——现在叫周不游了:
“这是苏周?”
周不游神气地摆摆手,再次更正:“她叫周苏。”
苏妹也走了过来,她看着正在咳嗽的宋钢,关心地问:“宋钢,你刚回来?你吃过晚饭了吗?”
周不游立刻像个老板那样对一个女服务员说:“拿菜单过来。”
女服务员拿过来菜单。周不游示意她递给宋钢,对宋钢说:“宋钢,我这里的点心你尽管吃,不收你钱。”
宋钢咳嗽着摆摆手说:“我不在这里吃,我等林红回家一起吃饭。”
“林红?”周不游的脸上出现了奇怪的表情,“你就别等了,林红跟着李光头去上海了。”
宋钢听了这话心里一惊。苏妹焦急地对周不游说:“你不要乱说。”
“谁乱说?”周不游据理力争,“很多人都亲眼看见的。”
看到苏妹使劲地对自己眨眼睛,周不游不再往下说了,他关心地看看宋钢的胸脯,神秘地笑了,他小声问:
“你拿掉了?”
宋钢迷惘地点点头,周不游刚才的话让他神思恍惚起来。周不游拉着宋钢在椅子里坐了下来,他架起二郎腿踌躇满志地说:
“我把保健品事业留给你以后,我的兴趣就到餐饮业上面了,我马上要在刘镇开设两家‘周不游点心店’,今后的三年里我准备在全中国开设一百家连锁店……”
苏妹在一旁打断他的话:“刘镇的两家还没开呢。”
周不游瞟了苏妹一眼,没有答理她,继续对宋钢说:“你知道谁是我的对手吗?不是李光头,李光头太小啦,是麦当劳,我要让周不游的餐饮品牌在祖国的地盘上彻底打败麦当劳,让麦当劳的股票市值跌掉百分之五十。”
苏妹不满地说:“我听了都脸红。”
周不游再次瞟了苏妹一眼,然后低头看了一下手表,焦急地站了起来,对宋钢说:
“宋钢,我们改日再谈,我现在要回家看韩剧了。”
周不游走后,宋钢也转身走出了点心店,回到他空空荡荡的家中。他把所有的电灯都开亮了,摘下口罩在卧室里站了一会,又到厨房里站了一会,再在卫生间站了一会,然后站在了客厅的中央,开始剧烈地咳嗽了,腋下一阵一阵的疼痛,仿佛是缝合的伤口裂开了。宋钢疼得眼泪直流,弯下腰低头坐在了椅子里,他双手捂住胸口,等待着咳嗽慢慢平静下来,伤口的疼痛慢慢缓解过来,他抬起头来时发现眼睛一片模糊,他茫然地眨了几下眼睛,仍然是一片模糊,他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过了一会才发现镜片上已经布满他疼痛的泪水了,他取下眼镜,用衣角擦拭镜片,重新戴上眼镜后一切又清晰了。
宋钢戴上口罩,起身再次来到了屋外,他仍然幻想着林红会从远处走来,他的眼睛张望着街上的茫茫人流,路灯和霓虹灯的闪烁让我们刘镇的大街光怪陆离。这时候赵诗人走过来了,赵诗人走到宋钢身旁时打量了一下宋钢的口罩,又后退了一步,叫了一声:
“宋钢。”
宋钢轻声答应了一下,张望人流的目光来到了赵诗人这里,他迟缓地认出来是谁了。赵诗人嘿嘿笑了,他说:
“不用看你的脸,看你的口罩,我就知道你是宋钢。”
宋钢点了点头,咳嗽了几下,疼痛让他的双手不由自主地捂住了两侧腋下。赵诗人同情地看着宋钢,问宋钢:
“你是在等林红吧?”
宋钢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他混沌的目光又投向了茫茫人流。赵诗人轻轻地拍了拍宋钢的肩膀,劝慰似的说:
“不用等了,林红跟着李光头走了。”
宋钢浑身一颤,有些害怕地看着赵诗人。赵诗人神秘地笑了笑,再次拍拍宋钢的肩膀说:
“以后你就知道了。”
赵诗人神秘地笑着走上了楼梯,回到他自己的家中。宋钢仍然站在屋门口,他的心里翻江倒海什么都想不起来,他的眼睛里兵荒马乱什么都看不清楚,他的嘴巴在口罩里咳嗽连连,可是他感受不到腋下的疼痛了。宋钢木然地站在我们刘镇的大街旁,直到大街上的行人开始稀少,霓虹灯逐渐地熄灭,四周寂静下来,他才像一个颤巍巍的老人那样转回身来,低头走进了自己的家,没有了林红的自己的家。
宋钢度过了一个艰难的夜晚,他独自一人躺在曾经是两个人的床上,觉得自己的身体在被窝里是冰凉的,被子也是冰凉的,甚至屋子都是冰凉的。他的脑海里杂乱无章,周不游的话和赵诗人的话已经让他感到发生了什么,一个是他曾经相依为命的兄弟,一个是他挚爱永生的妻子,他没有勇气往下去想,因为他害怕,他似睡非睡地度过一个不眠之夜。
第二天的上午,戴着口罩的宋钢心里空空荡荡地走在了我们刘镇的大街上,他心里不知道要去什么地方,是他的脚步知道,他的脚步带领着他走到了李光头公司的大门口,他的脚步停止以后,他就完全不知道接下去该怎么办了。这时他看到王冰棍兴冲冲地从传达室里跑了出来,热情地喊叫:
“宋钢,宋钢你回来啦。”
王冰棍成了我们刘镇的富翁以后,像个二流子那样整天在大街上游荡,几年下来他对游荡彻底厌倦了,他开始像个副总裁那样去公司的办公室坐班了。别人都在忙忙碌碌,他一个人闲来无事,一年时间下来他对坐办公室也彻底厌倦了,他就自告奋勇地要去公司的传达室做一个看管大门的,这样一来起码有些进出的人和他说话。王冰棍是公司的第三股东,刘副不敢怠慢,下令将原来的传达室拆除,新盖起来一个气派十足的传达室,一个大客厅、一个大卧室、一个大厨房、一个大卫生间,按照五星级酒店的标准豪华装修,夏天中央空调,冬天地热取暖,意大利进口的沙发、德国进口的大床、法国进口的柜子、大书桌老板椅一应俱全。王冰棍住进了五星级传达室以后欢欢喜喜,从此没有回家看看。他对刘副赞不绝口,每次见面都要对刘副歌功颂德一番,刘副听得心花怒放。王冰棍最满意的是toto马桶,拉完屎不用擦屁眼,一股水流冲洗得干干净净,而且还将他的湿屁眼烘干。刘副还给王冰棍传达室的屋顶装上了五口电视信号接收大锅。刘副告诉王冰棍,这五口大锅一装,比中国富裕国家的电视全能看到,和中国一样富裕国家的电视全能看到,比中国穷的国家的电视也能看到一些。于是王冰棍的传达室整天传出来各种腔调的语言,像是联合国在开大会一样。
这时候王冰棍最亲密的战友余拔牙的世界旅游也升级了。跟随旅行团和自助游,对余拔牙来说已经是陈年旧事,他每到一地就花钱雇用一名女翻译,他对游山玩水也厌倦了,他的兴趣全跑到示威游行上面去了。他已经在欧美几十个城市参加过示威游行,他不分青红皂白,什么示威,什么游行,只要遇上了立刻兴冲冲地加入进去,遇到对立两派的游行时,他加入人多势众的那一派。余拔牙已经会喊叫十来种语言的游行口号了,他经常和王冰棍通电话,说话间不经意地夹杂这些外国口号。
王冰棍对余拔牙到处去示威,到处去游行,理解成是到处去参加文化大革命。每当余拔牙在电话里告诉王冰棍又在什么城市游行示威后,王冰棍立刻给他最信任的刘副打电话,说外国的什么城市闹文化大革命了。
余拔牙对王冰棍的这种理解十分不满,他在国际长途电话里训斥王冰棍:“你这个土包子,你不懂,这是政治。”
余拔牙在电话里解释自己为什么如此热衷政治,他对王冰棍说:“这叫饱暖思淫欲,富贵爱政治……”
王冰棍起初不服气,有一天突然在外国的一个电视新闻里看到了余拔牙,余拔牙的左脸在游行的队伍里闪现了一下,王冰棍惊讶得目瞪口呆,从此对余拔牙十分崇敬了。当余拔牙打来电话,王冰棍说在外国电视里看到他时,王冰棍激动得说话都结巴了。电话那一端的余拔牙也是惊讶得结巴了,像动物一样啊啊地叫了很多声,然后立刻问王冰棍,有没有把他的镜头录像下来,王冰棍说没有录像,余拔牙在电话里大发脾气了,一口气骂了王冰棍四个蛋:笨蛋蠢蛋傻蛋王八蛋!然后伤心地说,他一生最亲密的朋友,竟然没有把他横空出世的镜头录像下来。王冰棍十分惭愧,一声声向余拔牙保证,以后再有这样的镜头一定录像下来。此后王冰棍的电视频道紧紧跟随余拔牙的足迹了,余拔牙每到一个国家,王冰棍就锁定这个国家的电视,兢兢业业地寻找游行示威的画面,找到后立刻像是猫盯住老鼠一样,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住电视,手里拿着遥控器,只要余拔牙一出现立刻录像。
王冰棍看到宋钢站在门外的时候,刚好是余拔牙从马德里坐飞机去多伦多的时候。王冰棍暂时不用盯住电视了,他看到很久不见的宋钢,立刻冲出去把宋钢拉了进来,让宋钢在意大利沙发里坐下来,开始滔滔不绝说起余拔牙的种种奇闻轶事,然后感叹道:
“这余拔牙哪来的这么大的胆子,一句外国话不会说,什么外国都敢去。”
此刻的宋钢沉沦在混沌里,腋下的疼痛隐隐袭来,他口罩上面的眼睛游离地看着王冰棍,王冰棍说出的话,他一句也没有听进去。宋钢知道李光头不在这里,林红也不在这里,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走到这里。他一言不发地坐了半个小时,又一言不发地站了起来,走出了王冰棍的豪华传达室。王冰棍还跟在他后面喋喋不休地说着,走到大门口王冰棍站住了,继续在说着什么。宋钢什么都没有听到,他的眼睛空洞地看着我们刘镇的大街,脚步沉重地走回自己的家。
兄弟 四十七
宋钢回到我们刘镇以后,悄无声息地度过了六天的时光。六天里他自己做了六次饭,每天只吃下去一碗米饭,他闭门不出,只是在需要买菜的时候才走上街道。他遇到了不少熟人,这些熟人的片言只语让他朦胧地知道了李光头和林红之间发生了什么,他看上去麻木不仁。到了第七天的晚上,宋钢找出了家里的相册,将他和林红所有的合影一张一张看过来,叹息一声后合上了相册。又找出了父亲宋凡平、母亲李兰、兄弟李光头和自己的全家福照片,这张黑白的照片经历了很多岁月,已经泛黄。宋钢仍然叹息一声,将照片放进了相册,躺到床上泪如雨下了。
混沌了七天后,宋钢的思维终于清晰了。当初李光头、林红和他之间的情感纠葛历历在目,一晃二十年过去了,现在宋钢终于明白了,林红不应该嫁给他,林红应该嫁给李光头。这样一想,宋钢突然释然了,仿佛是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他一下子轻松起来。
第八天的曙光来到后,宋钢坐在吃饭的桌子前,认真地写起了两封信,一封信是给林红的,另一封信是给李光头的。他写得很吃力了,有很多句子他不知道写得对不对,有很多字他都不会写了。他伤感地想起自己二十岁的时候,曾经那么喜欢读书喜欢文学,他曾经写下过一篇小说,李光头读完后大声赞扬。这么多年下来,生活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不读书不读报,如今突然发现自己连信都不会写了。
宋钢把不会写的字记在脑子里,然后戴上口罩去书店查字典,查完字典回家继续写信。他连本字典都不舍得买,虽然他给林红带回来三万元,他觉得自己一生都没有让林红过上好日子,最后的钱一定要留给林红。几天下来,他来来回回到书店去了十来次,书店的人见了他就会嘿嘿地笑,他们私下里说这个宋钢以前是首席代理,现在成了个首席学者了。宋钢每天都到书店来查几次字典,书店的人忍不住开玩笑地叫他首席学者,后来又叫他首席字典。宋钢听了微微一笑,什么话都不说,只是低头认真地查他不会写的字。首席字典宋钢花了五天时间,一边写一边去查字典一边修改句子,终于将两封信都写完了,他又认认真真地抄写了一遍。然后他如释重负地站了起来,去邮局买了两个信封和两张邮票,在信封上写好地址姓名,贴好邮票后,他把两封信藏在胸前的衣服口袋里。
这时候宋钢感到腋下越来越疼痛了,而且疼痛仿佛越绷越紧。他疑惑地感受着这种绷紧的疼痛,慢慢解开衣服,感到贴身的衬衣已经和腋下的皮肉粘连了,脱下衬衣时仿佛是撕下了皮肉一样,剧烈的疼痛让他浑身打冷战。等到疼痛慢慢安静下来,他举起胳膊,低头看到两侧腋下的伤口已经化脓了,缝合伤口的黑线紧绷红肿的伤口,他想起来应该是手术后六天拆线,现在十三天过去了,所以伤口的疼痛越绷越紧。
宋钢起身找出了一把剪刀,拿着镜子准备自己拆线,可是担心剪刀不干净,就点火将剪刀烧烤了五分钟消毒,又拿着剪刀耐心地等待了十分钟,让剪刀完全冷却下来。他开始一点点剪去腋下的黑线,黑色的线头沾满了剪刀,他感觉绷紧的腋下在一阵一阵疼痛里逐渐放松了,他拆完线以后,感觉整个身体突然放大似的松开了。
傍晚的时候,宋钢将他带回来的钱用一张旧报纸仔细包好了,放在了枕头下面,只在自己口袋里放了十元钱,将钥匙拿出来仔细看了一会,然后放在了桌子上,戴上口罩走到门口。他打开屋门时回头看了看自己的家,看了看放在桌子上的钥匙,他觉得自己的家清晰可见,桌子上的钥匙却是模糊不清。他轻轻地关上了门,关上门以后他站了一会,心想钥匙在里面了,自己不会回来了。
宋钢转身走过了街道,走进了周不游点心店,他从来没有吃过带吸管的小包子,现在他想去品尝一下。他进去的时候,没有看到周不游和苏妹,他四处张望了几下,也没有看到苏妈,他不知道周不游把苏妈和苏妹也发展成了韩剧迷,从周一到周五的这个时候,三个人就会端坐在家里,神情专注地盯着电视屏幕。宋钢迟疑不决地在门口站了一会,一个陌生的女服务员坐在收款柜台的后面,他只好走向陌生的女服务员,想了想以后,说出了一句词不达意的话:
“怎么吃……”
女服务员不明白他的话,问他:“什么怎么吃?”
宋钢知道自己说错了,可是一下子又想不起来准确的说法,他指指几个正在吃着吸管小包子的群众说:
“这个带吸管的小包子……”
那几个群众嘿嘿地笑起来。有一个群众问他:“小时候吃过你妈的奶吧?”
宋钢感到这人要捉弄他了,他突然聪明地回答:“我们都吃过。”
“你长大后吃过包子吧?”那个群众继续问。
“我们都吃过。”宋钢继续聪明地回答。
“好。”那个群众说,“我教你,先像吸你妈的奶一样,把包子里的肉汁吸干净了,再像吃包子那样把剩下的包子吃了。”
群众哈哈笑个不停,坐在柜台里的女服务员也忍不住笑了。宋钢没有笑,刚才自己的回答让他的思维清晰了,他对女服务员说:
“我是问多少钱?”
女服务员明白了,收了宋钢的钱,开了票递给他。宋钢拿着票还站在柜台前,女服务员让他先找个位置坐下来,说吸管小包子正在蒸着,还要十分钟时间。宋钢看看那几个嘿嘿笑着的群众,走到了远离他们的桌子前坐下。宋钢的眼神无动于衷,他像个小学生那样端坐着等待他的吸管小包子。
宋钢的吸管小包子终于端上来了,面对蒸腾的热气,宋钢慢慢摘下了他的口罩,他把吸管含进嘴里后呼呼地吸起了里面的肉汁。那几个讥笑他的群众吓了一跳,里面的肉汁没有一百度的高温,也有个八九十度,宋钢呼呼地吸着,就像吸着凉水似的一点都不觉得烫。他吸完一个包子又呼呼地吸完了另一个,三个小包子里的肉汁一下子全吸完了,然后他抬头看看那几个吃惊的群众,他微笑了一下,他的微笑让那几个群众觉得脖子上冷飕飕的,他们觉得宋钢似乎是精神不正常。宋钢低下了头,拿起一个包子放进嘴里吃了起来。吃完了三个小包子,宋钢戴上口罩,起身走出了点心店。
这时候夕阳西下了,戴上口罩的宋钢迎着落日走去。宋钢没有像往常那样低头走在大街上,他的头抬起来了,他的眼睛左右看着,看着街道两旁的商店和行人,有人叫他名字时,他不再是低头匆匆答应一声,而是友好地向那个人挥挥手。走过商店的玻璃窗时,他也会停下来仔细看看里面展示的物品。我们刘镇的很多群众在这个傍晚看见宋钢走去,他们后来回忆说,宋钢以前每次出现在大街上都像是在赶路,只有这个傍晚他像是在逛街,他们说他对每家商店玻璃窗里的物品都是看了又看,对每个擦肩而过的人都会回头张望,甚至对街道两旁的梧桐树也是兴趣十足,他还在一家音像店前站了有五六分钟,听完了两首流行歌曲,还隔着口罩对旁边走过的人说:
“这两首歌真好听。”
宋钢走过邮局的时候,从胸前的口袋里取出了写给李光头和林红的两封信,他将信塞进邮筒以后,还蹲下来向里面张望,确定自己的信已经掉进去了,他才放心地离去,继续迎着夕阳向西走。
宋钢走出了我们刘镇,走到了铁路经过的地方。他在铁路旁的一块石头上坐了下来,摘下了口罩,幸福地呼吸着傍晚新鲜的空气,看着四周田地等待收割的稻子,有一条小河就在不远处流淌着,晚霞映红了河水。河里的霞光让他抬起头来了,他看着日落时的天空,他觉得天空比大地还要美丽,红彤彤的落日挂在晚霞的天空里,浮云闪闪发亮,层峦叠嶂般的色彩仿佛大海的潮水一样在涌动着。他感到自己看到了光,斑斓的光穿梭在天空里,而且变幻莫测。接着他的头低了下来,他重新去看四周的稻田,稻穗全披上了霞光,仿佛红玫瑰似的铺展开去,他觉得自己坐在了万花齐放的中央。
这时他听到了列车遥远的汽笛声,他取下眼镜擦了擦,戴上后看到半个夕阳掉下去了,火车从掉下去的半个夕阳里驶了出来。他站了起来,告诉自己离开人世的时候到了。他舍不得自己的眼镜,怕被火车轧坏,他取下来放在了自己刚才坐着的石头上,又觉得不明显,他脱下了自己的上衣,把上衣铺在石头上,再把眼镜放上去。然后他深深地吸了一口人世间的空气,重新戴上口罩,他那时候忘记了死人是不会呼吸的,他怕自己的肺病会传染给收尸的人。他向前走了四步,然后伸开双臂卧在铁轨上了,他感到两侧的腋下搁在铁轨上十分疼痛,他往前爬了过去,让腹部搁在铁轨上,他觉得舒服了很多。驶来的火车让他身下的铁轨抖动起来,他的身体也抖动了,他又想念天空里的色彩了,他抬头看了一眼远方的天空,他觉得真美;他又扭头看了一眼前面红玫瑰似的稻田,他又一次觉得真美,这时候他突然惊喜地看见了一只海鸟,海鸟正在鸣叫,扇动着翅膀从远处飞来。火车响声隆隆地从他腰部碾过去了,他临终的眼睛里留下的最后景象,就是一只孤零零的海鸟飞翔在万花齐放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