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神圣罗马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新海月1
从利益上出发,这个时候奥地利人应该支持北方政府打击南方种植园经济才对。
外交部长萨法尔解释道:“根据我们收到的情报,南方政府承诺放弃中美洲地区的利益,换取了奥地利人的支持。
这只是表面上的因素,根据我们分析可能和工业市场有关。最近几年奥地利的工业发展非常快。
南方种植园经济虽然冲击到了他们的农产品出口,但是这种冲击并不大,奥地利出口的是加工完成的成品。
国际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奥地利人占据了最大的份额。目前欧洲最大粮食进口区域德意志、意大利、英格兰,前面两个都受奥地利影响。
南方的种植园经济体制下,需要大量进口工商业产品,这个市场也是各国的必争之地。”
没有办法,北方政府要工业化势必要和欧洲各大工业国发生竞争;而南方政府却在生产工业原材料,并且给大家提供工业产品出口市场。
这是切切实实的利益,在利益面前所有的外交努力都是徒劳的。北方政府不可能开出比南方政府更好的条件,自然拉拢不了各国。
沉思了片刻功夫后,林肯总统说道:“那么重点公关俄国人,他们总不需要工业原材料和市场吧?”
国际上被孤立的日子不好过,现在的美国还只是一个小豆丁,还没有办法无视国际压力。
外交部长萨法尔回答道:“拉拢俄国人不难,只是他们在美洲地区的发言权太低了。
除了在外交上给予我们支持外,他们提供不了实质上的援助,甚至还会给我们带来不少麻烦。”
这是现实问题,牛逼哄哄的俄罗斯帝国海军不给力,影响力虽然大,可势力范围却被局限在了本土周边。
不要看俄罗斯有一片领土在美洲大陆,可是这个年代的阿拉斯加总人口都不到一万,俄国人就算是想要搞事情,也无能为力。
林肯总统反问道:“我们还要别的选择么?”
世界上的强国就这么几个,剩下的国家就算是被他们拉拢了,英法奥西四国一个眼神过去,他们的努力就全部做了无用功。
拉拢俄罗斯帝国不是最好的选择,却是唯一的选择。
南方政府的外交不给力,才给他们留下了机会。要是南方政府把俄国人也拉拢了过去,林肯总统非常怀疑国内的资本家们会直接认怂。
国家这个概念对很多美国人来说,还非常的淡泊。
现在到街上随便拉着一个美国民众问,他会告诉你:他是英国人、法国人、德意志人、爱尔兰人……就是不会说美国人。
真正竖立国家自信心,还是一战后的事情。华盛顿会议上,美国人拿到了和英国佬同等的海军吨位,确立了强国地位,才获得了民众们的广泛认可。
……
美国内战爆发,对很多国家来说都是一个机遇。英法奥西四国积极干预美国内战,实际上还有趁机冲破“门罗主义”篱笆的意图。
自从美国崛起后,各国在美洲地区的利益都遭受了严重损失。西班牙人也不例外,被美国人强夺了佛罗里达。
如果不是各国干预,美国人还准备强夺古巴地区。现在西班牙人的军事实力虽然还在美国之上,可是能够投入到美洲地区的实力却非常有限。
这也是西班牙人积极参与干涉联盟的原因。大家只要抱团才能够压制住美国人,保住自身的利益。
西班牙驻古巴地区总督佩雷斯急切的问:“公使阁下,美国内战已经爆发,是不是可以重新夺回西班牙岛了?”
西班牙驻美公使弗朗西斯科回答道:“放心吧总督阁下,我已经和英法奥三国协调好了,他们会支持我们的军事行动,并且南方政府已经承认我们对西班牙岛的主权。
不过你们必须要快,如果不能短时间占领西班牙岛,我们就要错过瓜分墨西哥的时间了。”
(备注:西班牙岛又名海地岛)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甘心没落,西班牙也不例外。在殖民地纷纷独立,国内发展跟不上节奏的情况下,西班牙有识之士也是开始了自救运动。
佩雷斯总督和弗朗西斯科公使都是其中的一员。为了挽救这个没落殖民帝国,他们决定夺取更多肥沃的土地。
现在英法西三国盯上了墨西哥这个白银王国,奥地利盯上了中美洲地区,至于夺取西班牙岛只是盛宴前的开胃菜。
佩雷斯总督毫不在意的说道:“放心吧,最多一个月时间我们就可以再次占领西班牙岛,不会耽搁计划的。”
……
西班牙岛,自从脱离西班牙王国统治后,岛上就建立起了两国国家海地和多米尼加。
不要看后世这两个国家穷得叮当响,这个年代西班牙岛还是难得的富烁之地,在加勒比海仅次于古巴岛。
弱小、富烁就成为了原罪,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年代,海地和多米尼加就沦为了列强的食物。
确定可以动手过后,佩雷斯总督返回古巴岛后第一时间组织了五千军队,任命加里勒索上校担任指挥官,出兵占领西班牙岛。
浩瀚无边的湛蓝的海洋,一道道波浪不断涌来,撞击在军舰上,发出了大海的吼声,喷溅着雪白的泡沫。
第一次独立指挥作战的加里勒索上校,站在军舰的夹板上眺望远方。似乎在欣赏海的魅力,有忐忑、有兴奋、有激情……
卫兵提醒道:“上校,还有二十海里就抵达西班牙岛了,前方可能会有敌军军舰,夹板上不安全了。”
加里勒索上校哈哈一笑,说:“放心吧,小安德烈。这次我们的敌人只是两国土著王国,根本就没有什么海军。”
土著王国也不尽然,能够摆脱西班牙王国的殖民统治独立,多少还是有点儿实力的。
不过,这是建立在美国人的支持下。现在美国内战爆发,没有了外力支持,这个两个小国就原形毕露了。
加里勒索上校最终还是接受了建议回到了指挥室内。海地和多米尼加没有成建制的海军,并不等于他们就没还手之力了。
岸炮还是有几门的,万一运气不好恰好一发炮弹飞了过来,那么哭都来不及了。
加里勒索上校还没有活够,不会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舰队向西班牙岛缓缓驶去,距离越来越近,肉眼都可以看到码头。
没有任何犹豫,加里勒索上校立即下令道:“进攻!”
……





神圣罗马帝国 第七章、远洋舰队
1861年6月18日,奥地利远洋舰队访问朝鲜。双方就两国友好往来达成一致,外交关系升级为公使级。
这个时期处于封建制度下的朝鲜,排斥外来贸易。此前,奥地利在朝鲜利益不大,没有设立使馆,只有一个办事处。
这次友好访问过后,胡梅尔同朝鲜政府签订了友好贸易协定,两国互相给予最惠国待遇。
这是惯例了,一路走来奥地利已经和十来个国家签订了商业最惠国条约,包括英法在内。
顺便还做成了几笔军购订单,除了陆军装备外,胡梅尔还推销出去了五艘铁甲舰。
泰国、越南各自订购了一艘,满清政府一口气订购了三艘。显然,他们是被英法吓到了,想要巩固海防。铁甲舰再怎么贵,也好过做丧家之犬的好。
奥地利没有准备在远东地区扩张,生意上了门自然要做。至于这会不会给欧洲殖民帝国带来麻烦,就不在胡梅尔的考虑范围之内。
没有能够忽悠到朝鲜政府,胡梅尔还是有几分不甘心,只能看东亚最后一家日本能不能有所收获。
毕竟,陆军装备大家都在卖,相互竞争之下,利润已经被压下来了。而出售铁甲舰的只有奥地利一家,两倍的纯利润真不算高。
如果有人肯出高价,现役装备也可以出售。比如这支远洋舰队,只要有人出价超过3000万神盾,弗朗茨就不介意打包出售掉。
反正这些军舰的生产成本不会超过700万神盾,要打造这样一支舰队,也就一年多时间。
随着奥地利采用金本位后,国际金银比价也受到了冲击,白银兑黄金已经贬值到了15.3:1,现在1神盾折合平库银1.5两。
显然,这个年代有实力一次性拿出四千五百万两平库银的国家是凤毛麟角。除非是逼不得已,没有人会来当这个冤大头。
……
江户,胡梅尔刚刚和幕府政府进行了一次友好访问,奥地利的最惠国又增加了一个。
驻日公使查理德疑惑的问:“伯爵阁下,为什么不趁机扩大我们在日本的利益呢?”
胡梅尔微微一笑说:“不是已经扩大了么?我们签订了互为最惠国待遇条约,任何一个列强在这里扩张权益,我们都直接享有同等待遇。”
这是事实,表面上完全平等的条约,因为双方国力的差距,最后结局也不一样。
和英法签订的最惠国待遇,那就是纯粹的平等条约,双方各取所需。反正这个年代没有谁有能耐,逼迫他们签订不平等条约,出卖国内的商业利益。
换了日本就不一样了,日本政府给任何一个国家商业上的特权,那么奥地利就自动享有。
不过,对比各国的做法,奥地利实际上还算温和的。没有武力威逼强占,没有损害大家的主权,仅仅只是局限在商业合作。
查理德公使摇了摇头说:“伯爵阁下,这还不够。我们完全可以在这里建立租界、港口,或者占领几个岛屿。”
胡梅尔一本正经的解释道:“公使阁下,现在我们确实有实力这么干。远洋舰队是目前东亚地区最强的武装,就算是把日本变成保护国都不是问题。
可是,远洋舰队不可能永远驻扎在这里,我们要不了多久就会离开。到时候英法会看着我们占据那么多利益么?
没有了武力压制后,当地的土著还会接受我们的统治?仅凭我们在远东地区的力量,根本就吃不下那么大利益。
既然如此,那么不如从一开始就和大家搞好关系。东亚地区不是我们扩张的重心,在这里做生意就可以了。”
查理德公使不甘心的说:“不是还有俄国盟友么?我们两国联手的话,守住这些利益不成问题。”
前不久查理德帮俄国人占据了对马岛,就有这方面的考虑。把俄国人的势力引进来,就是为了两国联手拿下最大的蛋糕。
胡梅尔叹了一口气说:“俄国人太贪婪了,一个日本满足不了他们的胃口。如果和他们合作,未来就被他们绑在战车上。
这里距离奥地利太远了,超过了我们的力量投入范围。不要忘了远洋舰队能够顺利抵达东亚,沿途都借用了各国的港口补给。”
俄国人太贪婪了,这是所有人公认的事实。在扩张领土的问题上,沙皇政府好像永远都不会满足。
解散俄奥同盟,在维也纳政府中也有很高的呼声。很多奥地利人都认为和俄国人合作得不偿失,不如和英法合作打压俄罗斯帝国,能够获得的利益更大。
沉思了一会儿后,查理德公使说道:“好吧,你说服了我。只不过我们什么都不干,要不了多久俄国人的麻烦就大了。”
坑了俄国人?这应该不算吧,查理德也是外交老手了,他从来都没有给过俄国人任何承诺。
出于盟友义务,才无条件帮俄国人占据对马岛的。现在长崎地区都沦为了俄国人的势力范围,奥地利可是一点儿好处都没有捞到。
奥地利远洋舰队离开过后,俄国人能不能抗住压力,保住长崎地区就是俄国人自己的问题了。
远洋舰队离开后,奥地利最近的舰队都远在南洋地区。到时候奥地利能够提供的支持,就真的只限于口头上。
查理德盘点了一遍过后,确定没有留下隐患,不由的松了一口气。
胡梅尔微微一笑,站起来向前走了两步,背对着查理德说:“公使阁下,你不觉得最近英俄关系太好了一点儿么?”
查理德微微一愣,随及反应了过来。挑起英俄矛盾,也是奥地利外交部的责任之一。
不光是英俄矛盾,包括英法矛盾、英西矛盾、法俄矛盾……都是奥地利外交部的工作。
各国外交部都在这么干,如果不是欧洲各国互相捅刀子,世界上哪里有这么多矛盾。
只不过这些工作都是暗地里进行的,明面上大家都保持着绅士风度。这个年代,还有很多人以为欧洲各国是一体的。




神圣罗马帝国 第八章、奥地利的准备
因为距离的关系,美国内战爆发了两个多月过后,消息才传递到了维也纳。
看着手中的情报,费利克斯首相吐槽道:“看来我们扶植了一个猪队友!”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上,南方政府主动挑起战争,无疑是在自讨苦吃。无论最终能否逼迫北方政府妥协,都是得不偿失。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叹了一口气说:“不,南方政府并不蠢,他们这是有恃无恐。
如果按照之前的剧本走下去,未来南方政府很难摆脱各国的影响。为了未来利益,他们决定冒险一搏,反正有英法西和我们帮忙兜底。”
财政大臣卡尔质疑道:“可是南方政府发动战争的时间不对,北方各州根本就没有备战,他们完全可以把战争时间再往后拖上几个月。”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解释道:“拖上几个月过后,北方政府就妥协了。不要看林肯政府叫嚣着战争,实际上北方政府手中根本就没有几个兵。
美国的政治体制和欧洲各国不一样,他们各州的权利太大,中央政府的权利被压缩了。
各州都有自己的军队,如果不能获得州政府的同意,北方政府根本就无权指挥这些军队。
他们对各州的控制力,还比不上我们对几个邦国的控制力。南方的军官离开后,中央政府的军事实力还比不上某些强大的联邦州。
在南方动手前,美国民众大都反对内战。资本家们确实支持北方政府,但是他们不会扛枪上战场。
在各国的干涉下,很多联邦州已经对联邦政府说不了。愿意出兵的联邦州不会超过十个,林肯政府没有武力解决南方政府的实力。
不打一仗,展示一下实力,南方政府又如何自主呢?欧洲各国支持他们,可不是无偿的!”
利益使人迷失,明知道有危险,仍然会去做。
弗朗茨打断道:“好了,不管南方政府是怎么想的,战争已经爆发了。美国人的死活,和我们没有关系。
对我们来说,首要目标就是分裂美国。现在情况虽然超出了控制,但也没有出现最糟糕的情况。
美国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他们没有经历过残酷的战争,现在是时候让他们感受一次了。”
由不得弗朗茨不警惕,即便是一分为二。这两个美国都拥有霸主之基,分裂只是拖延了他们成长起来的时间。
南方政府好办,既然他们喜欢玩儿种植园经济,那就让他们继续下去。农业国不会成为威胁,弗朗茨不介意帮他们解决劳动力问题。
北方政府就不同了,一旦完成了工业化就会质变。在利益的驱动下,他们玩起了扩张,谁能够阻挡?
就算弗朗茨有再次干涉的决心,在西班牙没落的情况下,英法两国肯跟着爆肝么?
利用政治手段分裂美国,实际上还暗藏杀机。美国一旦分裂,联邦政府自然是威严扫地,对各联邦州的影响力还要下降。
既然南方各州因为利益,可以离开美利坚合众国,那么别的州同样也可以脱离了。
分裂的种子一旦种了下去,未来北方政府就有得忙了。只要想想看,底下的联邦州一言不合就要闹独立,就足以令任何政府崩溃。
比如说:某个州发现在联邦政府中吃了亏,就跳出来要和中央政府谈条件。如果不能满足他们的利益需求,他们就要独立。
又比如:各联邦州发生了利益冲突,联邦政府占那边?支持一方,另一方就要闹独立。要是处理不好,搞不好几个州一起宣布独立。
论制造矛盾,英国人最在行了,都不用奥地利亲自上阵。要不了二十年,美洲大陆也和欧洲大陆一样,遍地是小国。
可惜,弗朗茨的伟大计划,刚刚开始就夭折了。内战爆发,联邦政府肯定获得了各州军队的指挥权。军权到手了,中央政府对各州的控制力自然要上升一个档次。
估计要不了多久,林肯总统又要修改宪法打补丁,废除各州可以自由联邦退出的法理基础。
内政大臣温迪施格雷茨亲王提议道:“陛下,要不下令远洋舰队尽快前往美洲,先在中美洲地区建立落脚点,为武装干涉奠定基础。”
这个落脚点,可不仅仅只是港口。要能够驻扎几万军队,并且保证基础物资供应,地方小了可不行。
弗朗茨摇了摇头:“不用着急,按照正常进度就可以了。先讨论一下,我们把落脚点放在什么地方吧?”
殖民大臣约西普·耶拉契奇回答道:“陛下,从资源上来说尼加拉瓜最合适,我们可以在这里借一块地方。
如果未来要武力干涉,其实我们也以选择从西太平洋动手,进攻美国西海岸,逼迫北方政府承认南方政府独立。”
看了看地图,弗朗茨眼前一亮。这个年代巴拿马运河还没开通,美国人独天得厚的地理位置优越,还没有完全凸显出来。
现在美国海军的主力都在东海岸核心区域,西海岸的防御相对薄弱。一旦遭遇到了战争威胁,不管北方政府会不会妥协,反正西海岸各州肯定会退出战争。
没有了这几个州后,北美政府的人口优势就不明显了。没有足够的兵力优势,想要赢得战争几乎没有可能。
英法西三国也不是软柿子,海军往东海岸一堵,甚至是炮轰东海岸,北方政府想不妥协都不行。
至少东部财团受不了,他们不可能承受根基被毁的代价,继续支持北方政府打下去。
弗朗茨有些犹豫的说:“计划不错,只是这么一来我们又要在西海岸驻扎一支海军舰队,还有和英国人协调,以便从加拿大获得补给。”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回答道:“陛下,外交上没有问题。我们已经和英法西三国签订了密约,联手干预美国内战。
一旦美国分裂,英国人就是最大的获利者,他们没有道理拒绝。”
看了看地图过后,弗朗茨做出了决定:“从国内抽调五个师的部队,其中两个师分批次派往南洋地区,把我们看家的维也纳号铁甲舰,也派到南洋地区。
短期内先开扩南洋地区那两个大岛,和周边附属岛屿。同时,做好远征美国的准备。
另外三个师,一个派往中美洲地区,两个派往非洲大陆,做出一副我们要加快海外殖民进程的态势。
远洋舰队一分为二,留下两艘铁甲舰和一部分附属舰队在尼加拉瓜,剩下的继续访问美洲各国。
不要着急,美国内战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分出胜负的。陆军在两年内到位就可以了,海军按照正常节奏进行。”
真作假时,假亦真。
弗朗茨的计划不是乱来的,历史已经发生了改变,美国内战会打成什么结果谁也不知道。
需不需要武装干涉,什么时候干涉,都是未知数。奥地利的战略计划,显然不可能围绕着美国内战进行。
要不然美国内战僵持不下,干涉的时机迟迟不来,那么奥地利军队还能一直等下去不成?
干涉也是要考虑成本的。所以弗朗茨决定边殖民,边做军事干涉的准备。
至于远洋舰队,等访问南方政府的时候,打包卖给他们好了。估计明年这个时候,北方的海军也差不多要封锁南方了。
趁火打劫,争取卖给天价出来。弗朗茨没有任何压力,奴隶主的钱不赚白不赚。




神圣罗马帝国 第九章、美国版鸿门宴
南北战争爆发的第一天,萨姆特要塞就沦陷了。北方政府运送给养的舰队,都只是远远的看着爱莫能助。
次日,林肯总统下令征招7.5万名州民兵服役90天,镇压南方叛乱。
显然,北方政府还没有意识到这次内战的严重性,认为只要没有各国干预,他们就可以轻松的镇压下去。
南方政府先下手为强,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却输掉了政治上的优势。
原本立场不定的北方各州短时间内团结了起来,在资本家们操纵舆论的影响下,一个个爱国青年加入了军队中。
原本倾向于南方的民主党领袖斯蒂芬·道格拉斯,这一刻也站在了北方政府的立场上,痛斥南方政府挑起内战。
公开对外宣称:“这场内战中没有中立者,不是爱国者就是叛徒。”
几乎每个北方州都超额完成了征兵任务。训练不足、缺乏武器装备、没有纪律、找不到足够的军官,这些都是北方各州的通病。
不过这都不重要,反正都是炮灰,只要有一腔热血就够了。
看着四方云集的军队,意气风发的林肯总统,已经做好了迎接胜利的准备。
战争部长愤怒的说:“总统阁下,马里兰州和特拉华州拒绝了征招令,并且他们禁止联邦军队进入。”
这两个州非常的有意思,一部分支持南方,一部分人支持北方,双方僵持不下才继续留在了北方政府中。
尤其是华盛顿还在马里兰州的包围圈内,如果这个州倒向了南方政府,或许要不了多久北方政府就会变成阶下囚。
林肯总统问道:“华盛顿地区还要多少军队?”
战争部长回答道:“加上新动员起来的民兵,目前我们一共有3万名士兵。”
1...124125126127128...5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