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新海月1
国内正在闹经济危机,现在一家人都要自己养活,这份待遇相对不错的工作必须要保住。
何况来都来了,在这人生地不熟的疙瘩,就算是想要离开,亚马尼也不知道该往哪边走。
国内负责劳务输出的官员,把他们送上船就拜拜了。所谓的各国政府派人联合跟踪管理,大概率是不会有了。
离开本土那一刻开始,他们就成为了无根之萍。真要是失了业,下一顿吃什么都不知道。
……
次日,阳光明媚,一看就是干活的好时节。顶着黑眼圈的亚马尼,自然是加入到了劳动大军中。
想“休息”,没有问题。不过按照合同约定,什么时候入职干活,就什么时候开始计算薪水。
要知道从国内启程到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近两个月。除了抵达非洲大陆休整了一个星期外,剩下的时间都在路上,船、火车、汽车、马车大家都体验了一个遍。
虽然身心疲惫,可是生活的压力让大家没得选择。作为外来劳工,抵达目的地后所有开销都要自行承担,包括每天的生活费都要自己赚。
绝大多数人都是口袋空空,不去上班混一份工作餐,马上就要饿肚子。
不需要人催促,一个个就早早起床等待工作安排。生怕没赶上迟到了,延误了一天的工作。
亚马尼承认自己并没有这么爱工作,早早起来排队,怕迟到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怕错过了早餐。
只有挨过饿的人才知道一日三餐的可贵,别看已经是工业时代了,实际上全世界有三分二的人都不能饱腹。
即便是经济最发达的欧洲,很多人仍然只能做到一日两餐。尤其是经济危机爆发后,挨饿更是底层社会的普遍现象。
一块面包+一杯牛奶+一个鸡蛋+几片菜叶子+果酱,就是亚马尼等人的丰盛早餐。
在欧洲大陆,只有中产阶级才能够每天享用的食物,到了这里就变成了普普通通的工作餐。
领地严重缺乏劳动力,本来可以当市长的奥特莱斯子爵,悲催的沦为镇长。
食物全部来自领地自产,都是纯天然无化肥农药的绿色食品,就连种子都是自留,广种薄收的生产模式,投入成本并不高。
为了收买人心,奥特莱斯子爵自然不会在伙食上节省。要知道很多欧洲务工人员选择留在非洲,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伙食好。
效果非常明显,看众人一脸享受的表情,就知道大家对早餐还是非常满意的。
至少欧洲的资本家们是舍不得给普通工人,提供如此丰盛的“免费”早餐。
工作内容非常简单,除了少部分技术工人被带走,另外安排外,包括亚马尼在内的所有劳工的工作都一样:修路和挖水渠。
和以往不同的是,在这里大家的工作都是定量模式。
每十六人为一个小组,任命小组长一名。管理人员划分好施工段,由各小组抽签决定施工段。都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吃亏还是占便宜,全看上帝是否保佑。
工作时间依旧遵循最古老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薪水由工程完成情况决定,不想拿薪水可以随意。个人表现恶劣,经四分之三以上小组成员投票,可以上报管理人员申请踢出去。
被踢出成员单独编组,再次表现不佳——开除。
听到“开除”两个字,亚马尼就打了寒蝉。这里可是非洲大陆,一旦被开除,可不是失业那么简单。
尽管领地严重缺乏劳动力,一旦被领主府开除,也别想在小镇再次找到工作。至于离开,先得保证自己有路费才行。
闹事更别想了,小镇虽小那也是五脏俱全。
奥特莱斯子爵兼任了镇长、法官、警察局长、民兵团长等一系列职务,总之领地内所有的事情,都是他说了算。
神圣罗马帝国 第二十八章、难产的村际铁路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神圣罗马帝国最新章节!
管理人员简单的训话之后,就开始分派的工作任务。
至于奥特莱斯子爵除了欢迎宴会上出现过外,就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中。让很多想要抱大腿的家伙,黯然伤神。
对此,亚马尼倒没有感到失望。身份地位差距太大,又不具备经天纬地之才,纵使再怎么会拍马屁也没用。
最关键的是亚马尼不会拍马屁,自然也不希望别人拍马屁上位。
莫说是高高在上的领主大人了,就连负责分派工作的管理人员,都有一大帮子围着,恨不得时刻都跟着鞍前马后。
事实证明,拍马屁也是需要天赋的,不是什么人都能够干的。盲目上去套近乎,搞不好马屁没拍到,反倒是拍到了马蹄子上。
看最终的结果就知道,某个倒霉蛋操着半生不熟的奥语上去套近乎,结果用词错误惹得管理人员勃然大怒,差点儿被赶了出去。
没有办法,神罗民众或许艺术细胞不咋地,但是有一个优点,那就是——“严谨”。
领主都是军中出身,管理领地的时候,难免带入了一些军队风格。
和有职业的普通领民不一样,劳工全部都是领主发薪水的,所以亚马尼直接享受到了半军事化待遇。
除了缺少军事训练外,管理模式直接借鉴军队模式。简单的来说就是:让你干嘛就干嘛,其他的事情不要问,也不需要瞎操心。
在管理人员的训斥下,亚马尼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没有什么不平衡的,工作中难免要挨骂,尤其是挨骂的还不是自己,那就更没感觉了。
不知道是运气好,还是运气差,亚马尼所在的小组被分配到了修路大军中。
这意味着从现在开始,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都将在野外度过。
“毒虫猛兽”,想起国内媒体的宣传,一股不详的预感从亚马尼心中油然而生。
只不过看着荷枪实弹的卫兵,众人果断把拒绝的话咽了回去。理论是不可能理论的,大家都是爱劳动的好青年。
事实上,亚马尼完全是想多了。这里可是非洲大陆,要是没有军队保护,普通人在野外是很难生存的。
或许在沿海地区,狮子、大象、鳄鱼等猛兽都已经绝迹;但是内陆地区,这些快要变成保护动物的猛兽,仍然是丛林霸主。
因为地广人稀的关系,纵使贵族领主们充分发挥了狩猎天赋,也无法避免漏网之鱼。
在非洲大陆,劳动力可是非常宝贵的,死一个奥特莱斯子爵都会感到心疼,毕竟劳工也是需要支付抚恤金的。
到了施工现场,众人就有些傻眼了。
这还是印象中的“蛮荒大陆”么?
只见一排工程机械出现了众人眼前,亚马尼只认识挖掘机,其它机械既感觉熟悉,又有些陌生。
震惊归震惊,活还是要干的。对比欧洲大陆来说,非洲经济确实非常落后。但是经济落后,不等于生产力就一定要落后了。
本质上来说,还是钱的问题。只要兜里有钱,欧洲有的东西,在这里同样可以买到,无非是价格上贵了那么“一点点”。
亚马尼现在可以确定了,招聘宣传也不全是骗人的。起码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真的不需要加班。
整个施工现场,都没有大型照明设备,纵使晚上想要加班,也不可能做到。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完全遵循自然规律的作息方式,从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之后,普通人就再也难以享受到了。
某种意义上来说,亚马尼等人算是幸运的。若非领地不产煤,方圆数百里也没有煤矿,导致发电成本居高不下,否则不加班做梦吧!
……
劳工们的想法,奥特莱斯子爵不关心,眼下他正在为铁路的问题发愁。
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奥特莱斯子爵领地完美的错过了政府规划的大动脉。
没得说,自家的领地自己管,中央政府连税都不收,自然没有义务替他们解决交通问题。
当然,这个“不收税”仅限于领地内的直接税,商品交易流通过程中的税收,中央政府还是要收的。
理论上来说,只要实现自给自足。不从外界购买商品,也不向外界销售产品,就可以真正意义上不交税了。
实际上,自然是不存在的。真要是不和外界贸易,那就要回到原始社会了。
权利和义务对等,中央政府不直接从领地收税,也免去了对领地的行政管理、基础设施投入义务。
在进行铁路主干线规划的时候,自然是怎么合理怎么来。事实上,就算是运气好,遇到了主干线从领地经过,贵族领主也等于就能坐享其成了。
谁都知道,非洲铁路主干线是赔本买卖。为了战略需要,维也纳肯定要修主干线,但并不等于就要养着很多列车。
为了降低运营成本,减少亏本线路列车数量是基本操作。有铁路没有火车皮,那还不如没有,省得看着心慌。
最终这些开销,还是要由中央政府和地方领主共同承担。所以负责建设非洲铁路网的非洲铁路公司,从一开始就是领主和中央政府的合资企业。
包括奥特莱斯子爵都认购了股份,作为回报主干线给他预留了接口,可以建设一条支线铁路和主干线对接。
当然,这不光是自己一家的事,周边的领主们同样有份。“谁受益,谁出钱”本来就是天经地义。
为了修建支线铁路,奥特莱斯子爵和周边的同仁们也跟着成立了一家铁路公司。
主干线都不赚钱,支线铁路就更别想了。在别的地方人人争强的铁路股份,到了这里却成为了烫手的山芋。
拿到的股份越多,就意味着未来需要赔进去的钱越多。至于盈利,那是想都不敢想。
不是奥特莱斯子爵自我菲薄,实在是非洲大陆的人口太少了。以自家的领地为例,加上劳工才过万。
合伙的几十家贵族,领地发展最好的,人口也不超过5万。大家的领地加在一起,都超过五万平方公里,而人口也不到二十万。
二十万人分成几十个站点,妥妥的村际铁路。想要靠铁路赚钱,估摸着人口至少也要翻上三十倍。
那都快赶上非洲大陆一半的人口了。神罗经营非洲大陆三十余年的成果,靠他们自己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够实现?
甭管铁路公司亏得再多,为了自家的产品能够运出去,铁路都必须要修。
关键还是修建铁路的投入,后期维护费用再高,也比用马车运输物资要便宜。从长期来看,总体上还是赚的。
事实上,大家也不是没有动过念头,将支线铁路一道扔给中央政府管理,自己出一笔钱算了。
然而,计划再好也要人家配合才行。注定要赔钱的货,维也纳政府同样也怕。
村际公交车都要赔钱,村际铁路就赔得更多了。人口虽少,路程却是一点儿也不短。
要是整个非洲大陆的铁路网都建设完成,运营成本比整个欧洲大陆的铁路网加起来都高。
真要是接了“村际铁路”的赔钱买卖,那么维也纳政府每年从非洲收到的税,全部搭进去都不一定够。
即便是如此,还是有可能出力不讨好。“收费贵”、“车次少”、“晚点”等一系列问题,能够让民众把维也纳政府骂得怀疑人生。
站在维也纳的立场上,控制铁路主干线就控制非洲铁路网。至于支线铁路的问题,还是扔给贵族们自己搞定吧!
慢一点就慢一点,早晚都是能够搞出来的。原时空美国人开发西部时期,问题比这还严重,一样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神罗没有道理搞不出来。
运营成本高,大不了少发几次车。贵族自己管理铁路公司,完全可以凑满一车货再发车。科学、严谨,还不需要担心有人推诿。
内心深处,奥特莱斯子爵不只一次羡慕下游的贵族同仁们。虽然同处尼日尔河流域,但是人家可以依靠河运发展,他却只能苦逼的修铁路。
下游河道够深、够宽自然可以通航,上游就悲剧了。奥特伦堡这几条小河沟,不仅水流湍急,流量还非常的不稳定。夏季洪涝,冬季就剩下小溪了。
没有办法,路是自己父亲的选的。当年,发现了一座小金矿,就想办法拖关系将封地定在了现在的位置。
结果开局王者,收尾却是青铜。金矿确实存在,就是储量非常感人。开采不足半年,就宣告凉凉。
莫说是赚钱了,就连成本都没收回来。一度还在非洲贵族圈子里,闹得沸沸扬扬。
套用报纸上的标题,那就是“丛林深处一领地”。孤零零的过了很多年,一直到欧陆战争结束,封地贵族满天飞的时候,奥特伦堡才迎来了现在的邻居。
当然,偏僻也有偏僻的好处。别人家爵位晋升后,领地都是东一块西一块。
想要集中在一起,还必须要想方设法的找人置换。只要中途一家不同意,那就没戏了。
奥特莱斯子爵就没这种烦恼了,从前周边都是无主之地,直接划一块过来就行了。
不仅领地集中,而且面积也还很大。若是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子爵领能有现在一半的面积,那都是上帝保佑了。
究竟是吃亏、还是占便宜,这个问题恐怕一时半会儿谁没办法弄清楚。
为了股份分配的问题,众人已经讨论了很多次。一连很多天,奥特莱斯子爵的无线电报机,就想是打了激素,滴滴响个不停。
这是战争带来的副产品,欧陆战争后期无线电技术突破,能够在几百公里外进行通讯。军队刚刚装备上没几天,战争就结束了。
为了加强对非洲大陆的控制,也为了不资源浪费。大裁军过后,弗朗茨将多余的无线电台当赏金分发给了有功之臣。
或许是无线电台不用交通讯费,这玩意儿很快就成为贵族们议事、聊天、吹牛的工具。
放下了手中的电报,奥特莱斯子爵熄了马上开建铁路的心思。股份分配只是一方面,关键是现在融资困难。
没有办法,获得了劳工之后,打起铁路注意的人多得去了,一个个都跑去申请贷款,皇家银行也犯愁。
除非经济危机结束,神圣罗马帝国金融界一起出手,要不然谁也没有办法筹集十几万公里铁路的建设资金。
即便是启动资金,那也是一笔天文数字。
没有办法修铁路,不等于就不修了。不需要约定,准备工作大家都在干,甚至有人已经动工了。
毕竟,铁路公司股份如何分配,主要是关系到后期运营,最多做一下局部串联施工。
具体的铁路修筑,肯定是谁家领地的路,谁家负责出钱修,甭指望能够占到便宜。
不需要担心有人捣乱,宪法有过规定的,所有公民都必须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贵族领主也不能例外。
发生了纠纷,总督府会出面进行协调。真正需要大家解决的问题,还是——钱。
敲了敲桌子,奥特莱斯子爵对政务官吩咐道:“道路建设不要停,铁路投资太大,一时半会儿筹集不到足够的资金,那就先修公路。
以目前领地的收入,加上银行贷款,支撑一年应该问题不大。等到经济危机过去,资金问题就解决了。”
看得出来,奥特莱斯子爵内心很矛盾。
一方面想要经济危机持续的时间更长,好从本土吸引移民;另一方面又希望经济危机早点儿过去,以便更容易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
谁让皇家银行的建设贷款利息低呢?
仅仅2个点的年息,约等于没有利息。要知道普通商业银行贷款,手续费都不只两个点。
事实上,奥特伦堡的条件还算好的。虽然偏僻了一点儿,但是土地肥沃、水资源也相对充足。
北非和东非内陆的同僚们更苦逼,现在一个个正忙着建水库,铁路更是想都没功夫想。
按照维也纳政府发布非洲建设目标,为了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光计划修筑的水库就高达18个万之巨。
包括奥特伦堡也有水库规划,如果奥特莱斯子爵想要建造电站的话,水库就是必不可少的工程。
不过那是未来的问题,眼下还不需要考虑那么多。反正就这么点儿人口,用煤气灯、油灯也挺好。目前需要用电的,也就领主府。
“好的,子爵阁下。只是随着劳工的抵达,领地的男女平衡也就彻底被打破了。
如果不采取措施的话,未来的治安纠纷恐怕会很多,很有可能会影响到领地民心士气。”
政务官马丁提醒道。
劳工也是普通人。只要是人就有七情六欲,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出现问题是必然的。
揉了揉额头,奥特莱斯子爵陷入了沉思中。半晌功夫后,才缓缓说道:“那就先加强对劳工的管理,先采取完全封闭的军事化管理。
据说这次劳务派遣也有女工,我会发动国内的关系,想办法要一批过来。”
不是奥特莱斯子爵故意忽视男女比例失衡的问题,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都是重体力活,自然是首选体力更强的男工。
……
神圣罗马帝国 第二十九章、被动的妥协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神圣罗马帝国最新章节!
随着劳务派遣的不断展开,失业浪潮得到了有效遏制,社会治安逐步好转,欧洲大陆的局势也渐渐趋于稳定。
事实再一次证明了:解决不了问题,解决制造问题的人也一样。
一切都向好的方面发展,这样的结果,除了野心家外,社会各界都很满意。
唯独日本人不满意。欧洲局势趋于稳定,打破了他们全部的幻想。指望西班牙爆炸,成为了泡影。
不光是西班牙炸不了,日本国内反倒是出现了爆炸的迹象。
“米骚运动”,已经从东京蔓延到了全国,上百万人参与到了这场“抢米”运动中。
尽管日本政府果断派兵镇压,控制住了局势,可血腥也阻挡不了饥饿。
只要不能解决民众们的肚子问题,“米骚运动”就不可能真正停下来。
日本政府不是没有为此做过努力,问题是欧陆联盟的经济封锁真的开始了。西班牙人狐假虎威,打着联盟的旗号四处缉拿“通日商船”。
为了震慑资本家,西班牙人甚至搞出了一个举报通敌黑名单。不管是哪国商船,只要被证实向
这可不是一时之气,而是真的记在了小本本上。遇不到就算了,遇上了那就等着上报纸吧!
海上风暴、海盗、魔鬼海失踪之谜,都可以安排上。这些套路,早在英西海上霸权争夺的时候,西班牙人就被教会了。
虽说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就能够促使资本家冒着杀头的风险,触犯任何罪行;但日本政府也要给得起百分之三百的利润才行。
别的物资也就罢了,粮食可是大宗商品。真要是给了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就算是把粮食运了进来,日本民众也吃不起啊!
在这种背景下,继续拖延时间明显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尤其是距离欧陆联盟给出的最后撤军时间越来越近,伊藤博文的压力就更大了。
底线从来都是用来突破的。
最初的时候,东京政府还想要在南洋地区留下几个小岛,也不枉南下了一场。
后来发现不行,日西仇恨结大了。就算是留下几个小岛,一旦日军主力撤出,也别想能够保得住。
割地做不到,日本政府又将目标放在了索要赔款上,即:赎买费。
遗憾的西班牙人也穷得叮当响,总不能指望他们借钱给日本人当赎买费吧?
纵使马德里政府愿意进行妥协,作为幕后金主的维也纳政府也不愿意借出这笔钱。
底线,只有一次和无数次的区别。只要突破了第一次,后面就能够持续突破。
到了现在,伊藤博文已经不奢望索要赔款了。只要西班牙人不捣乱,让他们把搜刮的财富顺利运回去就行了。
菲律宾群岛可是富庶地,日军在岛上搜刮的财富,或许填补不了战争的开销,但是填上一半的窟窿还是有希望的。
别的不敢保证,至少国内的粮食危机可以平安度过。至于搜刮一空之后,岛上的民众吃什么,那就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越是到关键时刻,谈判桌上的火药味就越重。每一次让步都伴随着大量的利益流失,这是日西两国都不愿意接受的。
至于参与调停的各国,虽然各自表明了立场,但是大家都是要面子的,调停者中有所倾向也就罢了,直接下场去参与撕逼,那就落了下乘。
日西战争牵扯到的各国利益不多,帮西班牙更多的是出于政治需要,想要大家出全力是不可能的。
一分钱一分货,西班牙能够拿出的利益,只够大家帮忙摇旗呐喊。
能够逼迫日本放弃菲律宾群岛,那都是维也纳政府从中斡旋的结果。想要获得更多的利益,那就只能由西班牙自己去争取了。
不列颠的态度也差不多,保住日本这个名义上的小弟不被干掉就行了,至于其它细节问题,那就和伦敦政府没关系了。
某种意义上来说,能够做到这一步,不列颠已经非常够意思了。
英国政府引日本南下是为了替法国人减轻压力,要对付的奥属南洋,可没有让日本人入侵菲律宾。
尽管造成既定事实后,英国政府默认了这一结果。但是自作主张就是自作主张,英国人虽然没说什么,但是心里不满肯定是有的。
某种意义上来说,日本政府的自作主张,也打乱了不列颠的战略部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