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新海月1
别的能力不确定,但是睁着眼睛说瞎话的能力,腓特烈已经向弗朗茨靠拢了。
神圣罗马帝国 第六十三章、法兰西危机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神圣罗马帝国最新章节!
世界总是充满了巧合,原本还在犹豫要不要启动西伯利亚铁路的尼古拉二世,在得知前线发生的变故后,果断的决定——修。
显然,前线部队后勤出现问题后,不找他这个沙皇反应问题,反而向神罗操纵的盟军司令部求助,深深的刺激到了尼古拉二世。
为了摆脱神罗的影响,尼古拉二世已经顾不上深究美国人的真实目的。
铁路又不会跑路,只要把西伯利亚铁路建成了,不管美国人有什么算计,主动权都在沙皇政府手中。
任何“阴谋诡计”,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都不值一提。除了英奥两国外,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第三个能沙皇政府忌惮的国家了。
西伯利亚铁路启动,维也纳政府还没有做出反应,流亡的卡洛斯先坐不住了。
没有办法,俄国人做得太绝了。为了节省民力、收拢民心,尼古拉二世决定西伯利亚铁路所需劳工,全部从法兰西征召。
稍微有点儿脑子的人都知道,西伯利亚是什么鬼地方。
以毛熊的一贯作风,不用想也知道,劳工的后勤肯定没保障。法国劳工真要是去西伯利亚修铁路,那决对是九死一生。
从欧陆战争爆发以来,法兰西的青壮劳动力就大幅度下降。仅欧陆战争的阵亡士兵人数,就超过了原时空的一战。
加上内战中的损失,人口流失的损失,以及伤残带来的劳动力损失。在这短短六年时间里,法兰西的青壮男丁数量最起码减少了三百万以上。
表面上看来,三百万的数字似乎不是特别大。但是别忘了巅峰时期法兰西,本土总人口一共也就那么三千多万。
按照青壮占比百分之四十计算,全国的青壮劳动力一共也就那么一千二三百万。男女各半除以二后,青壮男丁总人口一共就那么六百多万。
青壮男丁减半,对一个国家来说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原时空法兰西在一战中阵亡一百多万、伤残数十万,一直到二战爆发都没有缓过来,现在就更不用想了。
要知道原时空法兰西的军队虽然伤亡惨重,但是总人口下降并不多,现在的法兰西总人口可是下降了三分一。
到了现在这一步,什么卧薪尝胆、什么复仇,都是在瞎扯淡。如果继续让俄国人这么祸害下去,奥斯曼帝国就是前车之鉴。
不管别人怎么想,反正卡洛斯是真的怕了。
经历了这么多? 卡洛斯已经看明白了,真正要打压法兰西的不是明面上的俄国人,而是幕后推手的维也纳政府。
纵使抵抗联军击败了俄国人也没用? 反法同盟完全可以再来一次反法战争。从盟军司令部介入开始? 这场战争已经开始发生了质变。
按照目前情况? 无论这场反俄战争的结束如何,法兰西都是最大的输家。
看看俄军的破坏力就知道,即便是把他们给全歼了? 法兰西也是血亏。
只是开启计划容易? 终止计划难。无论是俄国人,还是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抵抗组织,都不可能因为他的一句话就收手。
……
见到了外交大臣归来? 卡洛斯急忙问道:“奥地利人怎么说?要什么样的条件? 他们才肯出面干涉俄军强征壮丁的暴行?”
不管怎么说? 和讲规矩的维也纳政府谈? 总比和不讲规矩沙皇政府谈更好一些。
维也纳政府还需要注意吃相? 俄国人可没有那么多顾忌? 只要有利益就足够了。
毫无疑问,从法兰西征召劳工修建西伯利亚铁路,可以减少民间的压力,对俄罗斯帝国是有利的。
在这种背景下,无论他们怎么向沙皇政府抗议? 都是白费功夫。
外交大臣皮耶特罗苦涩的回答道:“很遗憾? 陛下。维也纳政府表现的非常冷漠? 根本就不给我们深入交流的机会。
虽然韦森贝格在口头上承诺? 会谴责俄军强征壮丁的行为,但是这种谴责不具备任何意义。
看得出来,奥地利人已经默认了俄军的暴行? 根本没有干涉的意思。”
没有出卖不出卖的,神罗和法兰西的恩怨可以追溯到千年前的法兰克帝国。为了欧陆霸权,两国从中世纪一直厮杀到了现在。
维也纳政府有太多打压法兰西的理由,却找不到一个支持法兰西的理由。
最终的结果就是:他们想要维也纳政府进行利益交易,却连一个谈判的机会都捞不到。
卡洛斯叹了一口气:“俄国人已经开始了行动,法兰西正在哭泣,民众已经快要坚持不下去了。
如果我们不能说服维也纳政府介入干涉,那么就只能提前和俄军决战了。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俄国人把我们的民众带走。”
不同于之前的流放,这次俄国人强征壮丁,简直就是在断法兰西的根。这个时候不反击,未来就没有机会反击了。
要是再让俄国人弄走百八十万青壮男丁,那么法兰西就要进入到灭亡的倒计时中了。
真要是机会出现,反法同盟各国是不会介意,再瓜分一次法兰西的。
……
潜力都是被逼出来的,在生死存亡的威胁面前,法国人同样爆发出了惊人的潜力。
自从俄国人强征壮丁的消息传开,不堪重压的法兰西民众纷纷加入抵抗组织,一时间法兰西抵抗运动被推入了高潮。
国内的民众在拼死抵抗,海外的侨民同样也没有闲着,一面慷慨解囊捐款、捐物,一面发起舆论攻势。
各国政府还没有做出反应,但是民间舆论却已经炸锅了。伴随着法国人的努力,一时间俄军的暴行传遍了整个欧洲大陆。
即便是在维也纳宫的腓特烈,都感受到了压力。虽然欧洲各国民众对法兰西不感冒,但是不等于大家就能够容忍俄军肆意妄为了。
上千年的分裂,欧洲世界从来都不缺乏“危机意识”。尤其是小国民众,表现的尤为突出。
“兔死狐悲”的情绪一出,舆论开始同情法国民众的遭遇,即便是神罗也出现了反对俄军暴行的声音。
看着手中的报纸,腓特烈揉了揉额头。维也纳政府虽然有新闻管制法案,但是这种实锤的国际新闻,却是不受限制的。
要怪也只能怪俄军自己不争气,连保密工作都不会做,把事情搞得人尽皆知。
前面玩儿抢劫、杀人,被人偷拍小电影;现在强征壮丁,又搞得新闻满天飞。
被骂完全都是自找的。如果不是受限于身份立场,腓特烈都想亲自写文章,公开抨击俄军的暴行。
神罗虽然和法兰西有仇,但那大都是历史问题。作为胜利者,除了西部的卢森堡公国和莱茵兰地区民众外,其他人的感触并不是太深。
同情弱者本来就是人之常情,尤其是在俄国人不断作妖的情况下,普通民众对沙皇政府的不满就更激烈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媒体加入到抨击俄军暴行的行列。每天都有社会知名人士向政府写信,希望维也纳政府能够履行大国责任,干涉俄军不人道的行为。
“殿下,卡洛斯国王又来了。”
侍从的声音响起,将腓特烈从沉思中拉回到了现实。
最近一段时间,卡洛斯仿佛是在打卡上班,每天都要往皇宫中跑一趟。刚开始腓特烈还是中规中矩的接待,后来实在是烦了,干脆象征式的应付。
每次都是谈同样的事情,正常人都会感到烦。偏偏卡洛斯似乎不自知,锲而不舍的往维也纳宫跑。
好吧,这也是被逼出来的。作为法兰西国王,在国内受苦的时候,卡洛斯总得要做点儿什么。
切实有效的措施找不到,那就只能作秀了。甭管真实效果怎么样,卡洛斯锲而不舍的精神还是得到了广泛认同。
虽然被逼流亡海外,但是欧洲媒体普遍对卡洛斯的评价都不低。
成了人家刷声望的筏子,弗朗茨的声望早就到顶了,自然可以不计较这点儿小事;腓特烈就不行了,作为皇储的他同样需要刷声望。
人人都想当主角,没有人希望成为故事的配角。如果不是顾忌到影响不好,腓特烈早就下令驱逐卡洛斯了。
皱了皱眉头,腓特烈无奈的说道:“请他过来吧!”
不管怎么说,人家也是一国王,该有的礼仪还是不能少。作为欧洲君主世界的老古董,弗朗茨避而不见没人会说啥,腓特烈要是跟着效仿,那就要被贵族圈子喷了。
……
看着一脸不耐烦的腓特烈,卡洛斯率先开口道:“殿下,俄军在法兰西的暴行,公然违反了《维也纳条约》,这是文明世界所不能容忍的。
作为文明世界的首脑、欧洲世界的领袖,神圣罗马帝国应该担负起大国责任,制止俄国人……”
不等他把话说完,腓特烈就翻了翻白眼:“陛下,这些问题我们已经谈过很多次了。再次重申一次:神圣罗马帝国无意称霸,对贵国更不存在任何义务。
至于俄军的暴行问题,我建议陛下还是和沙皇政府谈吧,这是你们两个国家之间的事情,相信你们能够处理好的。”
如果为了几句吹捧,就要傻乎乎的去干涉俄国人的行动,腓特烈就真成傻瓜了。
站在维也纳政府的立场上,最佳选择就是放任法俄两国厮杀,两国的死伤越多神罗的霸主地位就越稳定。
如果俄国人真能够将法兰西毁灭,腓特烈不介意帮沙皇政府报销军费,甚至还可以额外给一笔奖金。
拉一把法兰西,想想就行了。仇恨已经种下,就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消除的。
早在引俄军驻扎巴黎前,维也纳政府就做好了计划,即:借俄国人的手,打击法兰西的反抗势力,消磨掉他们的复仇欲望。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俄国人是超水平完成了任务。尽管仇恨依然存在,但是仇恨的目标却发生了改变。
原本还想要复兴,找反法同盟复仇的法国人,现在已经将奋斗目标降低到了:驱逐俄国人。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只要这种情况持续几年,法国民众就只记得俄罗斯帝国这一个仇敌。
卡洛斯努力争取道:“可是殿下,现在成千上万的法兰西民众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你难到就不想替他们做点儿什么呢?”
起身望了望窗外后,腓特烈冷漠回答道:“不想!”
“任何人都要为自己做出的选择付出代价。从法兰西发起侵略战争开始,这一切的命运就注定了。
雪山崩塌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现在贵国民众,只是在为他们之前的行为买单。
俄军的所作所为,贵国当年同样对其他国家干过。意大利各国、比利时、卢森堡、以及莱茵兰地区,都没有少受祸害。
总不能你们对别人干的时候可以,现在轮到自己倒霉,就不行了?”
“嘲讽”,不加任何掩饰的“嘲讽”。显然,腓特烈已经不耐烦到了极点,连绕圈子的心思都没有了。
至于这么说,卡洛斯能不能接受,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了。反正腓特烈现在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尽快打发走卡洛斯,免得给自己添麻烦。
方法确实拙劣了一点儿,但是效果却非常明显。只见卡洛斯被气得脸上是青一块紫一块,仿佛随时都有可能爆发。
不过从挫折成长起来的卡洛斯,很快就意识到了问题,迅速收敛了情绪。
“殿下,你太偏执了。发起战争得是拿破仑政府,在幕后推手的是资本家,普通民众根本就没有选择的机会。
他们是被骗上了战车,和比利时、撒丁等国一样,我们都是战争的受害者。
到了现在……”
无意参与争吵的腓特烈,当即打断道:“陛下,你和我在这里辨论没有任何意义。
除非你能说服卢森堡和莱茵兰地区的神罗民众,放弃对你们的仇恨,要不然我们是不可能支持贵国的。
与其在这里浪费时间,你还不如想想看该如何善后。”
……
神圣罗马帝国 第六十四章、偏离轨道的计划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神圣罗马帝国最新章节!
维也纳政府除了呼吁双方克制外,根本就不采取实际行动,摆出了一副与我无关的架势,欧洲各国的谴责也跟着停留在了口头上。
毕竟,这年头敢撩俄国人虎须的国家,可没有几个。
让大家喊喊口号还行,真要是去干涉那就省省吧!这种大无畏的国际精神,一般的国家可消受不起。
伦敦
刚刚在为“祸水东引计划”第一步成功,而欢欣鼓舞的英国政府,还没有来得及高兴几天,紧接着就收到了俄军肆掠法兰西的噩耗。
是的,罗伯特·塞西尔首相被气炸了。如果让俄国人这么折腾下去,本就只剩下半条命的法兰西,真的就要一命呜呼了。
要不是理智还在,罗伯特·塞西尔都要下令皇家海军去波罗的海堵门,拦截俄国人押送法国劳工的船队。
主要还是堵门没有效果,就算是封锁了波罗的海,俄国人还可以走地中海,或者是干脆借用神罗的铁路运输系统。
为了大局着想,罗伯特·塞西尔不得不选择克制。毕竟,这个时候激化了英俄矛盾,祸水东引战略就没得玩了。
现在的国际局势非常明显,一旦神圣罗马帝国的目光从大陆转向海洋,不列颠最大的挑战就来了。
不在此之前,先把俄国人给削下去,不列颠就真的要凉了。
海上和神罗争锋,陆地上又要和俄国人争夺印度,想想就知道画面有多恐怖。
不过再怎么克制,也难以浇灭罗伯特·塞西尔心头的怒火。没有了法国人,不列颠还能找谁当炮灰?
俄国人么?
看看俄奥同盟就知道,前面几任花费了数十年功夫都没有拆分掉,罗伯特·塞西尔不认为自己就能让两国兵戎相见。
真要是神罗和不列颠刺刀见红了,沙皇政府趁机南下印度的可能性,要比西进欧洲的几率大一百倍。
西班牙人?
不是罗伯特·塞西尔看不起人,实在是这年头的板鸭帝国,怎么看都只是一只板鸭,帝国早就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
没有帝国的板鸭,那就是餐桌上的一道菜。就算是拉了过来,那也是给敌人加餐。
这两家都不行,总不能找撒丁、比利时、瑞士….…这些豆丁小国吧?
作为一名合格的政治家,罗伯特·塞西尔可不是什么幻想主义者。“振臂一呼? 群雄云集”。那是小说,巅峰时期的不列颠都不具备的号召力,现在就更不用想了。
仅凭“地缘政治”四个字? 就注定了欧洲大陆上这帮墙头草小国? 不可能站出来和神罗对抗;反倒是有可能被神罗挟裹着? 向不列颠宣战。
类似的一幕,在之前的反法战争中就出现过了。为了拉人头凑数,维也纳政府是威逼利诱手段齐出。
仅有的三个中立国? 都是因为不和法兰西接壤? 本身也影响不到大局,才躲了过去。
现在的神圣罗马帝国和当年的“新神罗”,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夕日维也纳政府就能拉上一堆小弟群殴法兰西? 现在就更不用说了。
欧洲大陆不乱? 神圣罗马帝国就能够集结亚欧非三洲的资源。面对这样的对手? 纵使不列颠坐拥四海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今时不同往日? 从前英国政府的国策就是谁强打压谁? 把有威胁的通通按下去;现在罗伯特·塞西尔的目标已经下降到:稳住局势就好。
竞争对手空前强大? 能够保住不列颠的海上霸权就不错了,更多的东西罗伯特·塞西尔已经不敢奢求。
“俄国人如此肆意妄为,作为欧洲宪兵的维也纳政府,就这么看着不管么?”
“欧洲宪兵”的称号虽然霸气,可是用在维也纳政府身上? 那就不是什么好词。
1815年维也纳会议中? 当时的梅特涅靠外交手段掌控了会议节奏? 将俄国人限制在了东欧? 将不列颠挤出了欧陆。
紧接着又拉拢各国组建了神圣同盟,竭力维护君主体系和欧洲大陆的平衡,奥地利一度获得了“欧洲宪兵”的称号。
然而? 高光时刻就那么一瞬间。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作为老派帝国的奥地利走上了下坡路。
实力不济的奥地利经不起棒杀,为了避免陷入众矢之的,维也纳政府只能祸水东引,将这个拉仇恨的霸气称号往俄国人身上引。
维也纳政府不敢要,沙皇政府倒是很喜欢。从1848年开始,俄罗斯帝国就拥有了“欧洲宪兵”的美名。
再次将“欧洲宪兵”的帽子扣在维也纳政府头上,无非是希望维也纳政府步当年的后尘,国势一路下滑。
外交大臣卡梅伦:“非常遗憾,首相。尽管我们已经努力造势了,甚至连卡洛斯国王都天天去维也纳宫堵门,但是维也纳政府就是不为所动。
看得出来维也纳政府打压法兰西的决心,已经到了不容动摇的地步。哪怕是牵扯到了国际声望,也不能令他们动摇分毫。
从目前的种种迹象看来,俄国人很有可能和维也纳政府达成了政治交易,而法兰西则成为了这次交易的牺牲品。
沙皇政府用出头打压法兰西做筹码,换取了维也纳对他们修筑西伯利亚铁路的谅解,顺便还解决了铁路所需的劳工问题。
最为直接的证据就是:驻法俄军的后勤补给,现在已经是维也纳政府在提供了。
如果推论正确的话,那么我们在关注神圣罗马帝国的同时,也必须要提高对沙皇政府的重视程度。
这是我们之前工作的失误,低估了俄国人的狡猾程度,才会让他们占了便宜。”
对不列颠来说,俄奥是怎么勾搭的过程并不重要。关键在于最终的结果,维也纳政府确实在支持俄国人的行动。
其它的东西都可以骗人,但是维也纳政府向俄军提供补给的事实,骗不了人。
冷静下来过后,罗伯特·塞西尔摆摆手道:“这不是你们的责任,我们都低估沙皇政府。
谁也没有想到,该死的俄国佬玩起政治来,手段居然也是如此毒辣。
如果他们之前也有这份儿能耐的话,欧洲的格局绝对不会是现在这副局面。”
外交一贯都是俄国人的短板,能动刀子就不讲道理是沙皇政府留给欧洲世界固有的印象。
即便是号称“最懂外交沙皇的亚历山大三世”,实际上也只是缓和一下同欧洲各国的关系,让俄罗斯帝国被欧洲世界接纳。
最大的外交成果,大概是进一步巩固了俄奥同盟。让俄罗斯同神罗之间的经济绑得更紧了一些,彻底免去了西线的威胁。
不吹不黑,这确实是一项伟大的外交成就。靠经济上的捆绑,将俄罗斯和神罗的利益交织在了一起。现在的情况是一家完蛋,另一家也要跟着遭殃。
其它欧洲国家都要担心,神圣罗马帝国崛起带来的威胁,但是沙皇政府却可以完全不用理会。
两国的利益牵扯太深,神圣罗马帝国要同俄罗斯帝国开战,第一刀就得先砍在了自己身上。
“自残”的事情,没有正常人会喜欢。在两国经济分离之前,沙皇政府都不需要担心来自欧洲的威胁,可以放心大胆的南下或者是东进。
事已至此,除了自我安慰之外,英国政府能够做得真心不多。除非他们能够放弃针对俄罗斯帝国阴谋,终止西伯利亚铁路建设计划。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别看神圣罗马帝国是不列颠最大的威胁,但是俄罗斯帝国才是英国人最直接的威胁。
这并不矛盾。神圣罗马帝国虽然强大,但是海军超越皇家海军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纵使真的超过了,也不代表着两国立即就要开战。
只要英国政府不率先动手,那么神罗更大的可能还是通过长时间对抗消耗,慢慢的将不列颠拉下马。
那种刚刚拥有微弱优势,马上就跑出去玩儿赌博式决战,只有中二少年才干得出来,一个成熟的国家是不会盲目赌国运的。
相比远期威胁的神圣罗马帝国,俄国人才是眼下的威胁。现在距离中亚铁路通车,就那么三四年了。
根据俄罗斯帝国每一任沙皇继位,必然发动对外战争的原则,不用想罗伯特·塞西尔也知道俄国人目标在哪里。
有神罗这样的变态敌人,就已经他们够受得了,罗伯特·塞西尔实在是没有精力和俄国人在印度来一场友谊赛。
死道友不死贫道。为了自家的安全,那就只能祸水东引了。不管在远东地区能不能坑死俄国人,伦敦政府都必须要尝试。
财政大臣帕威尔:“利用西伯利亚铁路消耗俄国人国力的计划,现在失败了三分一,那么剩下得三分二就再也不允许失败了。
不管怎么说,都必须先让俄国人把西伯利亚铁路项目启动起来。法国劳工只能减少沙皇政府在人力上的投入,但是财力和物力投入还是少不了的。
有铁路项目拖累,至少在未来数年之内,俄国人都无力南下和我们争夺印度。
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要加大对法国抵抗组织、波兰革命党、保加利亚独立组织、俄国革命党、以及阿富汗游击队等反俄团体的支持。
不管他们最终能不能成功,只要闹了什么,就能够消耗俄国人的实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