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新海月1
原本购买这些军舰的目的就是为了压制神罗海军,巩固海上霸权。
怎奈后面的局势发生了一点点变化,预想中的军备竞赛没有爆发,拥有大量军舰的皇家海军只能选择封存部分军舰。
买了一堆大玩具回家,最后只能锁在抽屉里,英国人同样也是有苦说不出。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明知道有坑英国人只能往里面跳,要不然军舰落入神罗海军手中,皇家海军的优势地位就难保了。
毕竟,军舰建造也是需要时间的。皇家海军如果没有优势,万一哪天维也纳政府突然脑袋抽风,跑来和皇家海军玩儿兑子,那就悲剧了。
神罗是陆权国家输得起,不列颠可顶不住。真要是皇家海军损失惨重,国际局势推倒重新洗牌,不列颠再想要恢复海上霸权就难了。
错过了一次迅速追赶的机会之后,马上又迎来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经济危机,钱都拿去搞经济了,军费开销自然就少了。
自从欧陆战争结束后,神罗的军费开销就在原地踏步。军费总额没有增加,分到海军头上的军费数额自然也不可能增加。
战后军方为了筹措军费,陆军和空军都卖起了二手装备。不说赚得盆满钵满,但是改善一下生活还是可以的。
海军就苦逼了,因为此前军舰大甩卖的缘故,国际市场早就饱和了,根本就没有他们发挥的余地。
事实上,就算是有发挥空间都没有用。陆军和空军大肆卖装备,那是反法战争中剩下来的,再怎么挥泪大甩卖,也比拆了卖废铁强。
海军就不一样了,不仅没有剩下一堆军舰,还要面临英国人的竞争。
神罗海军的军费上预算没有增加,但是竞争对手的海军预算却是年年增长。海军部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只是光“急”也没用,政府每年的财政预算就那么多,顾了这头就顾不了那头,政府预算只能优先向更需要的地方倾斜。
毫无疑问,神罗海军明显不是最亟待发展的。皇家海军的优势本来就大,再大一点儿也无妨,反正他们也不敢进入地中海。
皇家海军的威名实在是太盛了,包括腓特烈在内,维也纳****很多人都对海军缺乏信心。
在和英国人对抗的问题上,维也纳政府中一直都有另一种声音,那就是:在沿海地区多建机场部署空军防守,同时大力发展潜艇作为补充。
不需要把敌人军舰都击沉,只要空军能够击伤敌人的军舰,海军就可以上去捡漏了。
要求这么低,难度自然高不到哪里去。现在皇家海军主力不敢进入地中海,就是在这一理论下完成的。
毕竟,空军的机动性远比海军高,维也纳政府又在沿海地区修建了大量的简易机场。
如果维也纳政府愿意的话,可以在任何一个地区集结数百、乃至上千架飞机。
面对密集的机群,任何人都会头皮发麻。皇家海军虽然厉害,但是对头顶上的敌人还是忌惮三分。
空军部甚至还制定了一个对英战略轰炸计划,即:一次性集中上千架轰炸机,对皇家海军发起空袭,终结英国人的海上霸权。
在现有技术下虽然做不到,但是考虑到航空技术的发展速度,未来二三十年后未必不能做到。
毕竟,英吉利海峡就那么点儿距离,作为欧陆霸主的神罗完全可以把战机部署在法兰西、比利时一带,发起空袭并不难。
尽管计划充满了理想性,但是对比同英国人进行海上决战,大家对空军的信心还是要更足一些。
在这种背景下,神罗海军的日子自然不好过。军费争夺不赢陆军就算了,就连空军都跑来和他们抢夺资源,海军部着急才是正常的。
军费预算有限,海军部原计划“依靠神罗工业上优势,直接堆数量砸死英国人的战略”,明显是不具备可行性。
再次尝试遭到腓特烈后,卡斯塔格尼拿出了新的文件递了过去:“殿下,这是我们海军部准备的备选方案。
帝国海军和英国皇家海军差距甚远,想要追赶势必要投入大量的财力。
考虑到帝国财政收入有限,为了节省军费开销,海军部准备推动海军工业技术革命。
这是我们采用全新设计理念,设计的一艘不同于以往任何军舰的新式战列舰。
我们摒弃了以往的多种火炮配合理念,改为全部配置重型火炮。火力强度相对于传统战列舰的三倍。
如果这次尝试成功,那么以往的传统战列舰,都要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试验舰”,这一点很重要。维也纳政府虽然在海军投入上扣扣搜搜,但是为了鼓励海军技术创新,对采用新技术的“试验舰”却是格外大方。
直接后果就是神罗海军,每年都会有不少奇葩设计问世。不过想要推动海军技术的发展,这些付出都是必须的。
纵观人类海军的发展史,就会知道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是一次次踩雷踩出来的。
为此弗朗茨还专门搞了一个海军奇葩设计展览馆,专门用来展览海军发展道路上的各种技术创新。成功的、失败的都是一股脑的放了进去。
没有指责,没有抨击,仿佛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时间长了大家也就习惯了,设计师们的脑洞被打开了,在花样作死的道路上越玩儿越嗨。
当然,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军舰设计图纸,最后都留在了档案室,真正能够变成军舰的还是连百分之一都不到。
勇于尝试,也不等于无脑尝试。至少也得符合最基础的力学原理,保证军舰造出来不会沉,才可以进入到下一步论证中。
经过内部筛选完毕,最后启用的设计方案,实际上已经是比较靠谱的了。
腓特烈对海军技术了解不深,但是最基础的常识还是有的。看着眼前的军舰设计图,腓特烈疑惑的问:“将以往的战列舰全部扫进垃圾堆,你们确定能行?”
倒不是心疼军舰被淘汰,事实上军舰技术再怎么变更,都不会影响之前军舰的价值。
毕竟,海军技术革命不是每一个国家都能够跟上的。现在算得上对手的,也就神罗和不列颠,剩下的都是小弟弟。
想要参与海军技术革命,还是等长大了再说吧,眼下还轮不到他们凑热闹。
真要是爆发海军技术革命,如同当年铁甲舰诞生一样,对神圣罗马帝国绝对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今时不同往日,从同一起跑线开局,凭借强大的工业实力,神罗完全不怕和英国人竞争。
虽然老式战列舰被淘汰会损失惨重,但损失最大的还是英国人。在财力上“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对神罗来说还是可以试试的。
海军大臣卡斯塔格尼摇了摇头:“殿下,新技术的诞生总是免不了意外。在问世之前,谁也不能保证一定可行。
我只能告诉你,这款新式战列舰有这样的潜力。凭借三倍于传统战列舰的火力,理论上来说确实可以做到虐杀。”
仅仅只是“潜力”,那也足够了。为了一个可以迅速和英国海军拉近实力差距的机会,拿出四百多万神盾做一次试验,完全是可以接受的。
略加思索过后,腓特烈缓缓说道:“这份文件我暂时先留下了,原则上来说我不反对。
至于什么时候启动计划,等内阁讨论过后再说吧!”
四百多万神盾可不是一笔小数字,已经接近了维也纳政府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一,在政府财政预算中占有重要比重。
腓特烈觉得自己还是慎重一点儿的好,谁也不知道后面会不会出现更重要的项目。不能第一次主持预算分配,就给搞砸了。
尤其是新舰试验成功后,还会带来一场规模空前的军备竞赛,那就更加不能马虎了。
腓特烈可不认为神罗能够建造的军舰,英国人就搞不出来了。尽管神罗的工业综合实力更强,但是在海军技术上不列颠才是王者。
即便是欧陆战争结束后,神罗继承了法国人的海军技术,补足了一部分短板,但那也只是将双方拉到了同一档次,仍然没能够超过英国人。
神圣罗马帝国 第六十八章、大忽悠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神圣罗马帝国最新章节!
伴随着预算争夺战的愈演愈烈,十月底的时候弗朗茨返回了维也纳宫,提前结束了这次度假之旅。
度假随时都可以去,作为皇帝总是要以国事为重的。虽说锻炼皇储,那也不等于就彻底撒手不管了。
要知道政治上别的不多,就是前路上的坑多。小坑踩踩也无妨,就当是吸取经验教训了。
不过同样也有些坑是万万不能踩的,一脚踩下去那就有可能陷进去,再也出不来了。
比如说:现在正进行中的年度预算分配,一旦捅出篓子来,那就是致命的硬伤。
如果不能平衡各方需求,想当然的做预算,或者是仅从理想、效益出发,将预算投入到了某一个或几个方面,那就完犊子了。
万一有人推波助澜,即便腓特烈是皇储,也要吃不了兜着走。至少无能的帽子,那是摘不掉了。
一个尚未继位就顶着“无能”帽子的皇储,就算是继承了皇位,也很难令人信服。
类似的事情,又不是没有发生过。包括弗朗茨继位之初就吃过亏,只不过当时的恰好赶上反击撒丁王国,将责任甩锅给了战争。
现在可是天下太平,没有战争帮忙背锅,财政预算分配就相当考验人了。
当然,如果不想担责任,也可以把这项工作推给首相。只不过这会导致相权做大,一不小心皇帝就会变成橡皮章。
那就把命运交到了别人手中,万一碰到一个心黑的,搞不好皇室就变成了前台小丑。
最后变成下面的人捞好处,皇帝负责背锅,不听话就来个暴毙。类似的事情,历史上可没有少发生。
在这个问题上,国家和企业其实都是一样的。
很多人幸幸苦苦创业,最后被人忽悠缺了,不培养自己的后人接班,反而交给职业经理人打理。
看似非常的科学,但是最终的结局,通常都是以悲剧收场。
看看上市企业的表现就知道了。在过去的37年内,美股上市企业退市率高达“72%”,这些企业的退市几乎都是职业经理人的功劳。
并且伴随着道德的沦丧? 社会快节奏的持续,这个比率还在不断的攀升中。
企业虽然被折腾完蛋了,但是管理企业的职业经理人? 却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发家致富。真正利益受损的只是股东。
即便是偶有几个企业发展起来的? 可企业的主人却发生了变化? 和企业创始人没有了一毛钱的关系。
真正靠经理人打理,没有出现问题的企业,都是大股东亲自约束着? 不让企业管理层放飞自我。
国家也一样? 皇帝一旦不管事,官僚们很快就会放飞自我。然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堕落下去,直到最后掏空……
“花无百日红”? 盛极而衰本来就是自然规律。浇水施肥? 无非是让花多挂几天。
国家同样也是如此? 未来会如何谁也不知道。反正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那还不如自己的江山留给自己人折腾。
就算是要败家? 败在自己的后代手中? 也比送给别人败家的好。在这个问题上,弗朗茨看得非常清楚。
包括筹备中的分封邦国计划,除了现实需要外,同时也是在分散投资。将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尽可能的增加抗风险能力。
眼下能做的都做了? 剩下的那就不是弗朗茨关心的了。反正他活着的时候? 肯定不会出问题。
维也纳宫
听了腓特烈的工作报告? 弗朗茨满意的点了点头。没有出现大的失误? 这已经够了。
能够在和平年代,保证帝国的正常运转,就证明了腓特烈有执掌帝国的能力。
至于战争年代?
估摸着腓特烈是遇不到了? 一旦海上霸权争夺落下帷幕,神圣罗马帝国就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
凭借神罗雄厚的实力,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找不到势均力敌的对手。
除非外星人入侵,要不然只有神罗揍别人的份儿。
到了腓特烈时代,最多也就一些局部战争,根本就称不上挑战。再往后就是“核平”时代,爆发大战的概率就更小了。
汇报结束后,弗朗茨笑问道:“腓特烈,海军部捣鼓的全重火炮战列舰计划,你觉得怎么样?”
似乎没有想到,弗朗茨会问这个问题。腓特烈先是一愣神,随即回答道:“看上去很不错,就是太费钱了。
全重火炮战列舰我们能搞,英国人自然也能够搞出来。到时候,又是一场海军军备竞赛。
尽管我们的工业实力超过了英国人,但是政府能够投入到海军上的军费,并不会比英国多多少。最后很有可能是两败俱伤的结局。
获胜的概率可能还不如空军的终结者计划,最起码空军被逼急了,还可以用飞机撞军舰。
当然从长远来看,两败俱伤的结局,我们也不是不能接受。只不过这样一来,就便宜了美国人和俄国人。
最近一段时间,合众国和沙皇政府可是打得火热。没准什么时候,这两个边缘国家就结盟了。
虽然短时间内,他们的国力远不如英国人,但是发展潜力均在不列颠之上。
拼掉了英国人,当出两个潜力更大的竞争对手,完全就是得不偿失的买卖。
为了帝国的利益考虑,我们在将英国人拉下马的同时,也必须要继承英国人的遗产,要不然就白忙活了。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保证在击败英国人后,帝国海军仍然要具备压制世界各国的实力。”
不看好,这是必然的。
神圣罗马帝国的财政收入虽然高,可是开销同样惊人。政府不可能将所有的收入,都投入到海军建设上。
纯粹拼财力,短时间内神罗并不具备优势。除非把时间往后拖个十几二十年,等神罗的经济进一步发展,维也纳政府才能够拥有碾压英国人的财力。
相比之下,空军的“终结者计划”反而更加被人看好。伴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飞机的载重量也是与日俱增。
截止到目前为止,神罗空军最大的战略轰炸机,已经能够装载两吨弹药。
配上特制的巨型炸弹,已经足以对战列舰造成威胁。唯一的问题在于准头不够,很难精准命中。
不过这个问题,空军已经开始想办法解决了。实在是准头不行,还可以拿数量来凑。
大不了拼运气,上千架轰炸机齐上阵,总会有几个运气好的。只要舍得砸钱,砸也能将皇家海军砸死。
万一真的运气不好,还可以拿飞机撞军舰。虽然这是玩笑话,但这种自杀式攻击确实非常有效。
在反法战争中,就有侦察机在空中遭遇意外,无法正常返航。
最后关头飞行员英勇了一把,直接朝着一艘法国军舰撞了上去,爆了一个大烟花。
类似的案例,还不只有一个,只不过大部分都没有命中目标。不过只要命中了,效果都是格外的好。
当然,并不是说神罗飞行员就真的不怕死了。主要是这年头的飞机,一旦在海上遭遇意外,本来就十死无生。
海上迫降,那完全是想多了,又不是水上飞机。普通飞机在海上降落,就是扑通一声沉入海底。
跳伞等于下海喂鱼,莫说是消息传不回去,就算是传回去了,也等不到救援人员赶来。
选择对着敌人的军舰撞上去,那就是临死前拉一个垫背的。顺便为家人做点儿贡献,毕竟人死了军功还是有效的,该有的奖励一样不会少。
按照空军部的计划,真要是到了关键时刻,还真可以拼上一把。敢死队只要认真找,总是能够找到的。
实在是凑不够人数,还可以人为制造意外。最后选择拉着敌人垫背的,那就太多了。
政治这玩意儿,那是要多黑有多黑。只要利益足够大,那就没有政客们干不出来的事。
弗朗茨笑骂道:“空军的终结者计划,才是真正的馊主意。上千架轰炸机,亏他们还真敢想。
航空技术在发展的同时,飞机的建造成本也在不断攀升,对飞行员的素质要求同样在不断增加。
真要是等技术到位了,上千架轰炸机的成本,估计都能够造上百艘战列舰了。
还便宜,我看未来最贵的就是空军。等着吧,要不了三十年,空军的军费开销就要向陆海军看齐了。”
如果不是前世的经历,没准弗朗茨也会被空军的计划糊弄住。毕竟,空军给出的画饼,看上去确实非常诱人。
只可惜这玩意儿,美味是美味,但是真的不便宜啊!
现在的飞机不值钱,上千架轰炸机也就几千万神盾,算上飞行员后勤维护,也贵不到哪里去。
未来就不一样了,很快价值上万的飞机就落伍了,取而代之的是价值十几万、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天价货。
整个神圣罗马帝国,能不能养得起上千架轰炸机都是一个未知数,更不用说一次性集结上千架轰炸机了。
何况敌人又不是傻子,英国人同样在发展空军。跑到人家老巢去搞袭击,人家的空军也是会反击得。
要掩护上千架轰炸机,需要多少战斗机护航?
这个问题只要想想都令人觉得可怕,要不然二战时期,德三的空军就把皇家海军全部送下海了。
不是不想,而是根本就做不到。与其执行空军这项不靠谱的计划,弗朗茨反倒是觉得海军的计划不错。
“全重火炮战列舰”,就是原时空的无畏舰。本来是英国人搞出来的,结果差点儿埋葬了皇家海军。
不管最后能不能超过英国海军,至少将双方拉到了同一起跑线,抹平了皇家海军前期积累的优势。
神圣罗马帝国 第六十九章、地中海是我们的内海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神圣罗马帝国最新章节!
在弗朗茨的干涉下,海军部的全重火炮战列舰计划,顺理成章的获得了通过。
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也没有刻意保密。
毕竟只是试验舰,谁也不能保证一定成功。在海军技术的探索道路上,维也纳政府已经踩了太多的坑。
没有任何意外,每一次失败后,都会引来一帮“事后诸葛亮”抨击。搞得海军部就像是废物一样,只会浪费纳税人的钱。
事实上,新技术尝试失败不算什么,关键是海军缺乏令人信服的战绩。要是换了战绩彪悍的陆军,绝对不会有这么非议。
“吃一堑,长一智”。
有了前面的经验教训之后,在探索新技术、新理念的时候,海军部都是采取冷处理。
成功了对外公布,享受掌声就可以了。要是失败了,自然是默默的咽下苦果。
这是走在时代前沿,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在科研领域,从来都没有所谓的常胜不败。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是无数次失败堆砌起来的。
当然,失败和失败之间同样存在着差距。试验舰性能达不到设计要求,或者是缺乏实战能力,都是可以原谅的,但是基本的力学原理还是要遵循的。
如果造出来的船,还没出港就沉没了,那就要追责了。
不宣传可以,但是“保密”就没必须要了。事实上,军舰这种大家伙事儿,一旦上了船台就保不了密。
19世纪的战列舰,就是一个国家最高工业水平的体现。要建造一艘合格的战列舰,至少也要上百家相关企业的配合。
这么大的动静,根本就瞒不过过去。能够隐藏的无非是军舰性能参数,建造军舰的事根本就不是秘密。
即便是神圣罗马帝国,能够建造战列舰的造船厂,也就那么几家。早早就被国际间谍给盯上了,材料运了进去就知道在造船了。
当然,如果维也纳政府愿意的话,也可以玩儿战略欺骗。把商船放进战列舰的船坞中,同样可以忽悠人。
只是这没有必要。如果不是担心太过刻意,引起英国人的怀疑,弗朗茨都把全重火炮战列舰的参数捅了出去。
军备竞赛嘛? 自然要人参加才行。要是英国人不知道,还怎么玩儿?
“保密”,利用新技术的优势? 打敌人一个突然袭击? 那只存在于理论上。
最关键的还是“无畏舰”充满了不确定性。在军舰下水前? 谁也不敢保证一定能够成功。
要是有百分百的把握成功,弗朗茨不介意一口气开工十几艘,服役之后立即打英国人一个措手不及。
事实上? 原时空无畏舰的诞生之路? 都是充满了曲折的。大家只看到了英国人的成功,没有人关注背后经历过的挫折。
时间提前了十年,弗朗茨不敢保证海军部的“无畏舰”计划? 就真的完美无缺了。
万一设计存在问题? 造出一堆没有实战价值的大玩具? 那就尴尬了。皇帝同样也承担不起这样的政治风险。
赌博是君主的大忌? 民众需要的是一个稳重的皇帝。
小国没有更多的选择? 才需要冒险;大国有更多的选择? 有更高的容错率,保守才是王道。
军舰的参数没有泄露,外界只当是一艘普通的战列舰,神罗几乎每年都要建造,自然没有引起波澜。
对于这一切? 弗朗茨丝毫都不着急。反正等军舰下水了? 英国人就会知道。到时候伦敦政府受到的刺激还会更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