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新海月1
必要的时候,帝国可以站出来公开支持西班牙出兵占领摩洛哥地区,尽可能打乱他们的谈判进程。
就算是最终无法阻止他们达成交易,也不能让神罗轻易拿下摩洛哥地区。”
明知道是西班牙政府的算计,罗伯特·塞西尔也不得不配合。站在不列颠的立场上,宁愿便宜了西班牙人,也不能让神圣罗马帝国轻易拿到了摩洛哥地区。
……
神圣罗马帝国 第七十一章、心灵导师弗朗茨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神圣罗马帝国最新章节!
买不买?
这根本就不是一道选择题。
站在维也纳政府的立场上,摩洛哥地区必须要拿下,无非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空军的“终结者计划”,虽然有些理想化,但也不是全然没有可取之处。
强攻皇家海军的老巢不现实,但是把摩洛哥当成一艘巨型航母,在上面部署几百架轰炸机,锁死西大门还是可以的。
对神圣罗马帝国来说,拿下摩洛哥的最大价值,就是掌握了战略主动权。
地中海东西两道大门都在手中,神罗海军就可以主动出击了,不需要天天窝在老巢看家。
最近这些年,维也纳政府表现的非常安分,很少介入区域冲突,并非是不会搞事情了,主要是机动能力不足。
皇家海军的大半主力都留在本土舰队,就是为了看住神罗海军。为了保证对地中海的掌控力,维也纳政府也只能留下主力舰在老巢蹲着。
没有办法,英国海军的实力太强大了。神罗只能让海军和空军配合,才能够在地中海占据上风。
要是主力外出,英国人来个狠的,直接从背后发起突袭炸毁苏伊士运河,将神罗海军堵在外面,那就完犊子了。
涉及到了霸权之争,从来都是无所不用其极。谁也不敢保证,不列颠就出不了狠人。
拿下摩洛哥地区就不一样了,西大门被锁上了。不管外界如何风云变幻,神罗都能够保证对地中海的掌控。
就算是战争爆发,英国人最多也就送几艘潜艇进来搞事情。至于水面舰艇,估计通过海峡就差不多废了。
飞机炸不沉军舰,那只是短时间突袭很难做到。要是跟在屁股后面一直炸,再牛逼的军舰也得下海喂鱼。
只要地中海还在手中,维也纳政府就可以通过海路,在最短时间内调集亚欧非三洲的资源。
……
又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无所事事的弗朗茨,带着一帮孙子出现在了维也纳宫中的人工湖畔。
不知道为什么,每一位富裕的皇帝都喜欢修宫殿? 弗朗茨也没能例外。
眼前这座巨型人工湖,就是弗朗茨的杰作之一。经过了几度扩建之后,夕日的美泉宫和霍夫堡宫已经连成了一片? 形成了现在的维也纳宫。
若单纯计算占地面积? 维也纳宫绝对是全世界最大的宫殿? 没有之一。
如果弗朗茨愿意的话,完全可以在自己家中飙车。要是搁在东方世界,皇帝这么大肆圈地造宫殿? 绝对会文官们被喷得狗血淋头。
不过在神圣罗马帝国? 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大事。作为一个拥有领土接近四千万平方公里的大帝国,什么都有可能缺,就是不会缺土地。
维也纳本来就是皇帝直属领? 大部分土地都是皇室私产? 皇帝要在自家的土地上加一道围墙? 谁也管不着。
没错? 所谓的扩建就是加了一道围墙。增加了皇室卫队的巡逻范围? 反倒是建筑物增加的不多。
原来的农场、庄园仍然存在? 迁移离开的只是工厂。
皇宫内部的时临蔬菜,就是这些农场提供的。全都是纯天然产品,绝对不含任何化肥农药添加剂。
主要是为了方便,要不然两处宫殿跑来跑去,虽然不怎么伤财? 但是真的很劳民。
没办法? 谁让弗朗茨怕死呢?
每次出行护卫都要监控方圆两公里? 绝对不给敌人留下任何机会? 阵仗一点儿也不比行军打仗动静小。
为了大家方便,干脆将两地连通好了,省得来回跑折腾周边的居民。
反正皇帝现在有钱了? 养得起足够多的皇室卫队,皇宫再怎么大也监控得过来。
抛开私产不提,光年金都足够弗朗茨挥霍了。
要知道立宪的时候,见维也纳政府财政困难,弗朗茨主动做出了牺牲,提出了要和国民同甘共苦,早早定下了皇室年金按财政收入1.5%提取。
真的是“牺牲”,当时的维也纳政府那是真的穷。提取的皇室年金,连宫廷卫队都养不起。
最初的几年,弗朗茨就没少倒贴钱。当时媒体还做了宣传,着实感动了不少人。
只是谁也想不到,国家会发展的这么快。在短短的四十余年里,从一个不到70万平方公里的奥地利,滚雪球般变成了现在的神圣罗马帝国。
国家在壮大,经济又在蓬勃发展,维也纳政府的财政收入自然是水涨船高,居然膨胀了数十倍之多。
没得说,上市公司都还有股权激励一说。作为推动国家发展的功臣,皇帝自然要跟着受益了。
时至今日,当年的一次政治作秀,已经成为了一段佳话,流传到了全世界。
据弗朗茨所知,目前已经有多位有志之君效仿。最终的结局就是,这些跟风者纷纷养成了勤俭持家的好习惯。
没有办法,这年头一个国家想要发展起来,要面临的挑战实在是太多了。
奥地利当年虽然衰落,好歹也是世界第四大列强,撑场面的实力还是有的。
不仅不需要担心外敌威胁,还可以在推动社会改革的同时,玩儿殖民扩张转移国内矛盾。
没有这份儿家底,也跳出来跟风作秀,不过苦日子还想咋地?
要知道工业化可是非常耗费本钱的,没有对外殖民掠夺的收益,仅仅靠种田积攒家底,那个发展速度绝对感人。
被誉为君主楷模的弗朗茨,对无意中被坑的同行,只能默默的表示精神支持。
简单的来说,就是时常让侍从官给这些后辈们写信鼓励,不断的灌输心灵鸡汤。
总之,前路是曲折的,未来是光明的。只要坚持做下去,总有一天能够取得成功。
本着忽悠一个算一个的原则,弗朗茨在君主圈子里的声望,那是蹭蹭往上冒,拥有了一大批的信徒。
至于最后的结局如何,这就不是弗朗茨能够控制的了。
作为一名合格的心灵导师,弗朗茨非常清楚“多做多错,不做不错”的道理。
所以他从来都只做精神鼓励,不提任何具体建议,美其名曰不干涉他国内政。
都是给闲出来的。当年打天下创业的时候,弗朗茨可是恨不得其他国家统治者都醉生梦死,更不用说鼓励他们奋斗了。
现在不一样了,神圣罗马帝国的优势地位已经确立。后来者再怎么能折腾,也改变不了大局。
那就干脆做个好人吧,激励后辈们努力学习,早日完成工业化,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鱼吃倒霉食”的缘故,弗朗茨每次钓鱼都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这次也不例外,望着一帮蹦蹦跳跳的孙子,弗朗茨就知道今天是很难有所收获了。
不过这都是小问题,钓鱼本来就是为了打发时间,有没有收获其实并不重要。
“父亲,英国人又出来搞事情了!”
听到身后熟悉的声音传来,弗朗茨知道麻烦事又来了。最近这几年,神罗和不列颠的暗战是越发激烈了。
今天你坑我,明天我又坑你。日积月累下来,两国之间的恩怨,早就捋不清了。
尤其是腓特烈主事的这段时间,维也纳政府就没有少吃亏。本着交学费的原则,只要不涉及核心利益,弗朗茨都懒得过问。
“摩洛哥的问题么?”
从西班牙政府要出售摩洛哥地区的消息传开,弗朗茨就知道英国人要搞事情了。
国际政治的本质就是:敌人支持的我反对,敌人反对的我支持;敌人想干的事情,让他们干不成。
腓特烈:“没错。英国人四处散播谣言,说我们威逼西班牙政府,要强夺摩洛哥地区。
就在今天上午,英国外交大臣还公开发表宣言,支持西班牙政府维护自身权益,建议西班牙政府将摩洛哥地区彻底纳入掌控之中。”
弗朗茨饶有兴致的点评道:“看来这届英国政府进步的很快,政治手段是越发成熟了。
不过这些小手段,也就能恶心一下人。除非英国人肯出钱,要不然支持西班牙掌控摩洛哥地区就是一个笑话。
只要西班牙政府的财政问题不解决,他们出售摩洛哥地区的决心就不会轻易动摇。现在闹了起来,无非是方便西班牙人抬价而已。
密切关注着吧,英国人肯定还有后手。警告西班牙政府,让他们警惕国内爆发革命。”
英国政府没有跳出来竞争摩洛哥地区,着实有些令人吃惊。不过考虑到之前英国人吃过类似的亏,现在吸取教训也不奇怪。
至于舆论上的压力,无非是价钱问题。只有钱给少了,才是强买强卖;只要价格合理,那就是一次普通的殖民地交易。
简简单单的算计一下,维也纳政府就要为此多支付上千万神盾的资金,英国人没有不干的理由。
腓特烈沮丧着脸说道:“道理是没错,可是英国人的算计,让我们和西班牙人的谈判再次陷入了僵局。
不光在国际的引发了舆论关注,国内的民众同样也非常关心这个问题。民间甚至还出现了多个筹款委员会,想要替政府出这笔钱。
自从西班牙政府有意出售摩洛哥地区的消息传开,前来游说的人就络绎不绝,我都快被烦死了。”
显然,突然出现的“筹款委员会”,想要替政府出钱,并不是他们有多爱国。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利益。神圣罗马帝国可是讲究对等原则的,为帝国事业付出了多少,就分多大的蛋糕。
维也纳政府出钱购买摩洛哥地区,那就是中央政府直属地,大家最多也就跟着喝一口汤。
要是民间团体出钱购买了摩洛哥地区,并且完成了武装占领,那么又是一帮封地贵族崛起。
负责牵头的政府,最多也就拿几个大城市和重要港口,大部分利益都会分给出钱出力的人。
涉及到了切身利益,大家的反应自然快了。至于钱的问题,那根本就不用担心,有的是想要跨越阶层的资本家赞助。
财力+武力=殖民成功。
伴随着世界瓜分殆尽,获得封地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少了。每一次机会出现,都会有一大帮子人去争去抢。
尤其是摩洛哥地区距离欧洲还非常近,气候也非常不错,吸引力就更强了。
对儿子的郁闷,弗朗茨没有表现出半分同情,反而幸灾乐祸的说道:“习惯了就好。
这种事情,未来还会遇到很多,你要学会着适应。
当你练就了一颗强大的内心后,就会发现这些琐碎,只是生活中一抹尘埃,根本就不算事儿。”
有时候多灌点儿鸡汤,对身体也是很有好处的。无法实现、超脱现实的梦幻鸡汤,才是带毒的。
弗朗茨的话虽然有忽悠成分,但真要是自身内心强大,确实可以把这些烦心事当成一抹尘埃。
毕竟,腓特烈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储,只要自己能够坚持住原则,游说的人也无能为力。
对这样的结果,腓特烈是非常郁闷。本来过来向父亲汇报,就是为了寻求的帮助的。
解决方案没有找到,反倒是被灌了一肚子鸡汤。如果是年轻的时候,腓特烈肯定会热血沸腾,拿出十二分的精神去完成。
不过年过四旬的腓特烈,显然已经过了热血的年纪。对于鸡汤之内的鼓励,早就实现了免疫。一般来说,现在都是他给别人灌鸡汤。
弗朗茨没有给出答案,那么就意味着摩洛哥地区的利益分配,要他这个皇储自己做主。
显然,这不是一项轻松活计。任何时候,利益分配都是最令人头疼的。
摩洛哥地区就那么大,窥伺的人又那么多。明显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胃口,分配就非常考验人了。
很快腓特烈就反应了过来,摩洛哥地区都没有拿到,就先一步考虑利益分配的问题,明显是自己想多了。
望着在湖边嬉戏玩闹的一帮小不点儿,腓特烈流露出了羡慕的目光。
童年得时光,才是最美好的,可以什么都不用想,尽情的玩闹。可惜时光一去不复返,再也回不去了。
……
神圣罗马帝国 第七十二章、第二罗马帝国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神圣罗马帝国最新章节!
任何矛盾争议,归根结底都是利益作祟。英国政府的跳出来捣乱,确实给谈判带来了麻烦。
不过这也改变不了英国人嘴炮的本质,张口闭口都在支持西班牙政府,到了实际行动上就是各种借口拖延。
这是必然的结果,精神鼓励没有问题。可是要拿出真金白银支持西班牙,那就要人命了。
自从俄国人开了赖账的先例后,最近这些年,不列颠可没有少遭遇债务违约。
虽说后面的债务人,没有像俄国人那么光棍直接赖账,但人家是真没钱,伦敦的金融机构也很无奈。
要么接受债务延期,要么接受债务重组,反正正常支付是别想了。这些问题贷款,能够收回成本都是上帝保佑,赚钱就别想了。
有了前车之鉴在,英国资本也学聪明了。国际放贷的时候,那是谨慎谨慎再谨慎。
以西班牙目前的财政状况,明显不符合债务发放条件。除非英国政府肯兜底,要不然根本就没人趟这潭浑水。
胆大包天的资本家都担心风险,伦敦政府那就更不用说了。反对党又不是瞎子,敢把不列颠的钱白白送出去,那就是将把柄送到竞争对手面前。
经过了大半年的谈判拉锯战后,陷入财政困境的西班牙政府,终于还是认清了现实。
1898年6月6日,神罗外交大臣韦森贝格同西班牙代表在维也纳签订了《摩洛哥主权交易协定》。
伴随着条约的签订,又一项世界纪录诞生了。为了购买摩洛哥地区,维也纳政府给出了1.8亿神盾的天价,直接刷新了土地交易金额的历史记录。
一分钱一分货,维也纳政府肯给出这样的高价,自然也是有原因的。除了摩洛哥地区确实重要外,更重要的还是故意做给欧洲各国看的。
反正西班牙政府欠了神罗一屁股债,眼瞅着就要发生债务违约了,现在正好充抵掉。
在扣除乱七八糟的贷款之后,1.8亿的天价交易合同,维也纳政府需要拿出的现金实际上也就一千多万。
西班牙人没有拒绝的底气? 要不是可以用贷款充抵,维也纳政府根本就不可能给出这样的天价。
至于利益分配的问题,那就要等拿下摩洛哥地区之后? 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了。
值得一提的是? 腓特烈拒绝了民间捐款。有钱花不出去? 只能算他们运气不好,没有赶上砸钱买爵位的好时代。
自弗朗茨继位过后,贵族管理制度就逐步完善了起来? 奥地利正式进入到了军功封爵时代。
除了军功之外? 想要成为贵族:要么靠投胎,继承祖宗传下来的爵位;要么为国家做出过重大贡献,被皇帝授予爵位。
伴随着制度的日益完善? 氪金的效果也是大幅度削弱? 现在神罗的贵族要么是运气型选手? 要么是能力型选手。
爵位的册封由皇帝决定? 几十万、几百万根本就入不了弗朗茨的眼? 同样也不能让腓特烈动心。
规矩早就立下了? 现在只是遵守,纵使有人不满也只能憋着。想要分好处,那就赶快抄家伙上,没准还能够赶上。
这种可能性也很小。在条约的签订当天,就有若干民间武装向摩洛哥地区发起了进攻? 那个效率把弗朗茨都吓了一跳。
或许是大家知道未来获得封地的机会越来越难? 不愿意错过这波机会。谈判还在进行中? 就有民间武装向阿尔及利亚地区汇聚。
根据阿尔及利亚省政府的报告? 截止到战争爆发前,当地就聚集了二十万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武装。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的主力不是非洲的新兴贵族? 反而是国内的老牌贵族居多,甚至还出现了某些邦国君主的身影。
想想也对,要吃这一波肉,就必须要在谈判结束前,提前带兵过去候着。
这可以高风险的买卖,没有家底显然是不行的。万一谈判崩了,或者是拖上了两三年,一般人的身家可撑不住。
新兴贵族连自己的封地都经营不过来,纵使想要出兵凑热闹,兜里也没钱啊!
有家底、有实力,又迫切需要封地的,主要还是北德意志那帮贵族。
虽然他们也参与了殖民运动,但是参与时间和投入力度,明显慢了南德意志地区的贵族一步。
一步慢,步步慢。
伴随着非洲本土化进程的推进,非洲的这帮封地领主在神罗政治上的话语权也是与日俱增。
在这种背景下,本身就占据优势的南德意志贵族,在帝国中的话语权就更高了。
没有人想要被边缘化,无论是为了政治上的话语权,还是为了家族的发展,北部地区的贵族都迫切需要拿到更多的封地。
在危机意识的驱使下,出现几个小邦国君主,也就不奇怪了。
名义上神罗各邦国地位都是平等的,可实际操作中却是两码事。很多小邦国除了邦国的名头,实际上就是一个自治市。
对普通民众来说,邦国和自治市也没有多少差别,反正都是高度自治,但是对邦国君主来说就不一样了。
现在他们在帝国议会中还有一票,可是在帝国中没有足够的影响力,未来他们还能够保住那一票么?
在神罗的历史上,连选帝侯席位都能够易主,帝国议会的席位自然也是可以变化的。
不想没落下去,那就必须要增强自身实力。欧洲地区的领土想要扩张,除非是复制下半身堡的套路,联姻恰好遇上亲家绝嗣。
那种概率实在是太低了,不比买彩票的几率大多少,除非是运气爆棚。
与其赌这种小概率事件,还不如去开扩更加容易。制度再怎么完善,也躲不过人情世故。
同样的军功,落到不同的人头上,最终获得的收益也不一样。
凭借帝国议会中的那一票,这些邦国君主只要过去刷点儿军功当门票,剩下的靠内幕交易就可以搞定了。
政治是利益,同样也是人情世故。神圣罗马帝国不仅是一刀一枪打下来的,同样也是哈布斯堡王朝的人脉关系网给拉起来的。
在这个问题上,弗朗茨看得非常透彻。皇帝从来都不是好当的,该坚持的原则必须坚持,能够圆滑的地方也必须要圆滑。
作为一名合格的君主,可以没有高超的智商,但是情商绝对不能低。要不然光协调关系,就能把人搞崩溃。
坦率的说,在这方面弗朗茨都是有所欠缺的。只不过他的运气好,赶上了封建帝制的末班车。
未来就不行了,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君主再想一言九鼎几乎是不可能的,更多的时候都需要协调各方关系。
这么多人都去抢摩洛哥,显然不可能都有收获。何况购买摩洛哥地区的钱还是中央政府出的,拿出来分封的土地也要缩水。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维也纳政府大概是没有机会出兵了。
如何分配各方利益,就成为了一个挑战。毫无疑问,这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成为了腓特烈的又一大考验。
这还不是最难的,更麻烦的是维也纳政府要换届了。原有的政府班子成员,一个个都七老八十了,工作精力早就不能满足需求。
留着他们到现在,可不仅仅是因为弗朗茨念旧,更重要的还是权力交替。
“一朝天子一朝臣”,或许说得绝对了一点儿,但是不得不承认古人的话,还是非常有道理的。
欧洲这种情况,虽然不怎么明显,但影响还是有的。
眼瞅着世界霸权之争,就要进入到最后阶段。从目前双方的实力对比来看,神罗的胜算高达九成。
可以说无论谁上去,都能够从中捞取大量的声望。凭借这笔政治声望,只要当事人不作死,连任几乎是必然的。
弗朗茨在位的时候,下面的大臣声望高自然不是问题,反正再高也越不过他这个老皇帝。
搁在腓特烈身上就不行了。看看现在的政府就知道,下面的大臣一个个都是功勋卓著,作为摄政皇储的腓特烈,遇到他们一样要保持足够的尊重。
没有闹出幺蛾子,一方面是这些人都老了,不想继续折腾;另一方面则是弗朗茨还活着,轮不到他们放肆。
这年头的人均寿命都不到五十岁,要是换届肯定要上一批年轻的,再找七老八十的放在上面,明显是不现实的。
说句不好听的,要是遇到一帮老家伙,皇帝说话都不敢太重了。万一不小心刺激了他们,送走了其中一位或几位,那就一场政治灾难。
神罗的政治体制,就决定了换政府的频率不可能太高。四五十岁的内阁官员只要做出了成绩,连任几乎是百分百的。
尽管弗朗茨的身体还好,但是也不敢保证,再熬过新一代的政府高层。
猜你喜欢